玉米螟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治措施》
2023-11-01
CATALOGUE 目录
•
玉米螟的发生特点
•
玉米螟的危害症状
•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效果及防治建议•参考文献
01
玉米螟的发生特点
成虫
体淡黄色,背面淡褐色,雄蛾体长10-13毫米,翅展20-30毫米,前翅较狭;雌蛾体长13-15毫米,翅展24-35毫米,前翅较宽。
玉米螟的形态特征
卵
椭圆形,初产时白色,孵化前为黄白色。
幼虫
初孵时灰黑色,老熟时变为黄色,体表有许多长短不等的纵行条纹。
蛹
黄褐色,有臀刺,蛹外附有玉米螟的幼虫皮。
玉米螟的生物学习性
玉米螟的幼虫在孵化后会钻入玉米叶片内取食,随着虫龄的增大,它们会钻入玉米植株内
部取食。
玉米螟的幼虫可以耐受低温,因此在早春和深秋的低温季节
也能存活。
玉米螟的成虫需要补充营养才
能产卵,因此它们会取食花蜜
或蚜虫的排泄物。
玉米螟的发生规律
在我国,玉米螟一年可发生两代,以第二代幼虫在玉米秸秆内越冬。
在华北地区,第一代幼虫主要为
害春玉米,第二代幼虫主要为害
夏玉米。
发生代数还与各地的气候条件有
关,越冬代蛹主要分布在北纬
31度以北地区,而一代蛹则分
布在北纬27度以南地区。
02
玉米螟的危害症状
玉米螟幼虫在心叶期钻蛀叶片,导致心叶出现扭曲、畸形,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
心叶扭曲
叶片破损
蛀孔
玉米螟幼虫还会在心叶内咬食叶肉,造成叶片破损,影响光合作用,降低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玉米螟幼虫在心叶内咬食后,会在叶背面留下蛀孔,这些蛀孔可以通过观察来进行识别。
03
玉米心叶期受害症状
02
01
玉米螟幼虫在穗期钻蛀玉米穗,导致玉米穗发育不良,籽粒不饱满,影响玉
米的产量和质量。
穗发育不良
玉米螟幼虫还会在穗内咬食籽粒和穗轴,造成穗腐烂,影响玉米的品质和产量。
穗腐烂
玉米螟幼虫在穗内咬食后,会在穗上留下蛀孔,这些蛀孔可以通过观察来进行识别。
蛀孔
玉米穗期受害症状
降低产量
玉米螟的危害会导致玉米心叶破损、穗发育不良、穗腐烂等问题,这些都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增加损失
玉米螟的危害会导致农民经济损失增加,因为需要采取防治措施来减少损失。
玉米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03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措施
选择对玉米螟具有抗性的品种,降低玉米螟的发生风险。
选用抗螟品种
调整播种期
清除田间杂草
减少虫源
根据历年的玉米螟发生情况,合理安排玉米的播种期,尽量避免与玉米螟的主要发生期重叠。
定期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玉米螟的越冬场所和食物来源。
在冬季或春季,通过耕翻、灭茬等方式破坏玉米螟的越冬环境,减少虫源。
保护和利用玉米螟的天敌,如赤眼蜂、瓢虫等,通过释放天
敌控制玉米螟的数量。
天敌控制
利用一些对玉米螟有害的微生物,如Bt(苏云金芽孢杆菌)等,进行生物防治。
微生物防治
使用一些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等,对玉米螟进行防治。
植物源农药
心叶期防治
在玉米心叶期,使用一些内吸性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如三唑酮、氯虫苯甲酰胺等。
穗期防治
在玉米抽穗前,使用一些内吸性药剂进行喷雾防治,以防止玉米螟对玉米果穗的危害。
药剂拌种
在播种前,使用一些内吸性药剂对玉米种子进行拌种,使药剂均
匀附着在种子表面,有效预防玉米螟的发生。
04
防治效果及防治建议
防治效果评价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如杀螟硫磷、辛硫磷等对玉米螟进行防治,见效快,但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农业防治
采取秋翻、春耙等农事操作,结合清除田边地头的杂草,破坏玉米螟的越冬场所,可有效降低越冬虫源。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如寄生蜂、瓢虫等控制玉米螟的数量,防治效果较好,
但需要较长时间持续控制。
防治建议与展望
加强对玉米螟的监测,及时掌握其发生动态,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强化监测与预报
综合运用生物、化学、农业等多元化防治手段,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多元化防治手段
加强对玉米螟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高农民对防治技术的掌握程度,实现科学防控。
加强科研与推广政府应加大对玉米螟防治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防治效果和农产品质量。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0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赵胜涛,孙建伟,刘合昌,等. 2019. 玉米螟
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 河南农业,(10):
20-21.
王志慧,张宁,王丽丽,等. 2018. 玉米螟的
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1):14-17.
张震,马勇,王玉洁,等. 2017. 玉米螟的发
生与防治措施[J]. 农业科技通讯,(6):33-
36.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