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

合集下载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024)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024)
许多铜原子 聚集成金属铜
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归纳总结
结合 分裂
聚集 聚集
微粒间隔不 同,物质的 状态不同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___水__、__氧__气__、__二__氧__化__碳__等_________________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___金__属__、__稀__有__气__体__、__部__分__固__态__非__金__属__等_____
3.下列有关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结论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原子也会破裂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使人类对化学的认识由表象转化为内部 本质
【答案】B
4.下列微观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变化前
变化中
变化后
思考:分子和原子 相比,谁大谁小呢?
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但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
氢原子
氢分子
氯原子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
分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 概念 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分子由原子构成
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个氧分子是由 1个氢分子是由 2个氧原子构成的 2个氢原子构成的
氧分子 O2
由同种原子构的分子
氢分子 H2
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个氨分子是由1个氮原 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原子的定义
原子是 的
化学变化中
粒子
最小
【注意】1.“最小”
2. 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例如:金属、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 气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的性质
(根据分子的性质推断原 子的性质)
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 小。 2.原子在不断运动。 3.原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 同种原子性质不同。
讨论: 1.分子和原子有什么本质区别?
加热
氧化汞分子
汞原子
氧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 分,原子不能再分
2.从分子观点分析,物理变
化和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
化学变化: 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
区别:是否有
新分子生成
化学反应的实质: 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 组合成新的分子。
通过以上分析,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和原子有什么区别呢?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 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 化,它的分子发生了变化。
什么叫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的最小粒子。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水蒸发
变化 分子 化学 性质
过氧化氢分解
水通电分解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不变 发生改变
发生改变 发生改变
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 的是分子,原子没有发生 变化。
3.从分子、原子观点分析,纯 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不同?
纯净物 由同种(或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混合物 由不同种(或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思考:根据下列的图形给物质分类(混合物、 纯净物):
纯净物
纯净物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寨河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导学案印前签字:班级:姓名:课题: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课时安排:第二课时年级:九年级科目:化学设计者:马学军内容学习注解学习目标:知识: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了解分子、原子的区别,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技能:学会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重点: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难点:了解分子、原子的区别,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新课预习: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构成物质的微小粒子有_____和_____等,如:氧气是由________构成的,铁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

如:氧分子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3.回顾教材中分子分解示意图,在水分解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

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________,而原子________。

4.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另一种微观粒子——原子。

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阅读】课本P50-51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探究:化学变化中的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讨论:氢气与氯气的反应:在该变化中,___分成更小的粒子—_____,_____又重新组合成新的__________。

分析:(1)在化学变化中,_____分成更小的粒子—______,_____又重新组合成新的_______。

(2)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 ________没有发生变化。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共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共2课时)教学设计
2.提出问题:教师提问:“为什么湿衣服能晾干?香水为什么会扩散?铁为什么会生锈?”让学生尝试用已有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3.导入新课: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指出这些现象都与微观粒子——分子和原子有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及作用”。
(二)讲授新知
1.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教师用PPT或板书形式,讲解分子和原子的定义,强调它们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观粒子。
2.完成课后练习册题目时,要求书写工整,解答过程简洁明了,注重细节。
3.实验方案需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行性,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4.提出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和思考价值,与同学交流时要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5.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时,做好笔记,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分子和原子在物质组成中的作用是什么?
-举例说明分子和原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分子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哪些?
2.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在各小组之间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3.小组分享:各小组向全班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的稳定电中性实体。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2.分子和原子的性质:教师讲解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如体积小、质量小、运动速度快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3.分子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介绍分子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离子键、共价键等,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分析。
1.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分子和原子知识,选取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燃烧、腐蚀、溶解等,写一篇小论文,阐述分子和原子在这些现象中的作用和表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导学案一、课前导学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概念,了解了它们在物质世界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深入了解分子和原子的特性和性质,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本导学案将帮助我们回顾、巩固和拓展我们的知识。

二、学习目标•理解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掌握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了解原子的稳定和不稳定状态。

三、导学内容分子和原子的关系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形成的复合粒子。

分子和原子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个分子都是由一个或多个原子组成的。

例如:一个氧气分子(O2)是由两个氧原子(O)组成的。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分子是原子的集合体,分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它包含了物质的所有性质。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是不可再分的。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电子绕着原子核旋转,带负电。

原子的稳定性原子将尽最大努力使其外层电子填满,以达到稳定状态。

填满外层电子壳的原子是稳定的,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而外层电子壳不满的原子是不稳定的,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四、思考问题1.分子和原子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什么是原子的稳定状态?3.为什么原子会追求稳定状态?五、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分子和原子的重要性和作用。

分子和原子的特性和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属性和行为。

深入了解分子和原子的结构与性质对于我们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课后作业1.列举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

2.思考:为什么化学反应发生后,物质的性质会发生变化?请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回答。

完成以上课后作业后,请同学们提交作业,并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参考答案: 1. 氢元素(H)的原子结构: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0个或1个中子,电子层中有1个电子。

氧元素(O)的原子结构:原子核中有8个质子、8个中子,电子层中有2个电子。

人教版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教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教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教案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参考课时:2课时)1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②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③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1.2过程与方法:①研究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②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③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

②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③渗透物质的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2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2.1教学重点①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

②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2教学难点①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②如何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③分子和原子间的区别和联系。

2.3教学易考点①分子的性质特性?②分子和原子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③利用分子的性质特性,申明生活中的各类相干征象。

3专家建议4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入情境——进行实验——思考练5教学用具尝试仪器:三个50ml烧杯,一个200ml烧杯,胶头滴管,量筒,温度计,玻璃棒。

尝试样品:浓氨水溶液,酚酞溶液、酒精溶液、品红溶液。

6教学过程6.1第一课时在上课之前,以创设情境的体式格局开始本堂课的教学。

可以向学生们设置一些问题情境,例如:1.把一瓶香水带进课堂,放在讲台上,翻开瓶塞,同学们为何会闻到香味?2.糖放入水中为何会不见了?3.衣柜中的樟脑片为何不翼而飞了?4.湿衣服为何经太阳晒会变干?实在,这些问题在很久从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讨乐趣,他们颠末反复的尝试和探讨,提出了物质都是因为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假想。

并用这一没想来申明上述问题。

那么,事实是否是如此呢?这些微小粒子到底是什么呢?科学事实证明,这些微小粒子就是我们本课题将要进修的分子和原子。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
(2)原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3)原子间有间隔;
(4)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硫等)
(5)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Cu
金属铜 铜原子的聚集
铜原子
化学式
H 2O

水分子的聚集 水分子
化学式
NaCl
化学式 氯化钠 Na+和Cl-的聚集 Na+∶Cl-=1∶1
宏观现象和微观现象:
知识点: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分子不是最小的粒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氢
分子是由两个原子构成,氨分子是由四个原 子构成的。
2个氧原子 2个氧原子 1个碳原子 1个氮原子
3个氢原子
氧化汞 HgO
加热
汞 + 氧气 Hg O2
这些物质 是由分子 构成的
加热
氧化汞分子 ( HgO )
这种物质是 汞原子 破裂成汞原 由原子构成 的 (Hg) 子和氧原子
加热 水 水蒸气
物理变化
二、对比以上两个变化可知: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 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 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生成新 的分子。
讨 论⑵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生成氯化氢。
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 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分子是微粒
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 1、分子大,原子小。 × 2、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则先 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 3、分子的质量比原子的质量要大。× 4、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 5、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 可分。

3、下列微粒中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 B、 C、 D、
C

氢原子
氧分子 (O2)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思考】从分子观点分析,纯净物 和混和物有什么不同?
• 5、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 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练一练】根据下列图形给物质分类(混合物、纯净物)
纯净物
纯净物
混合物混Βιβλιοθήκη 物纯净物混合物课题2 分子和原子
达标检测: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在水结冰的过程中,水分子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B.分子比原子大 C.纯净物是含有多种分子的物质 D.20 mL的酒精和20 mL的水混合后,溶液的 总体积 小于40mL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水的 蒸发
分解 过氧 化氢
加热
水 二氧化锰

水蒸气
氧气
过氧化氢
水蒸发
过氧化氢分解
化学变化 发生改变 发生改变
变化
分子是否 改变
物理变化 没有改变
化学性质
没有改变
思考:从微观的角度 讲,水、过氧化氢的 化学性质要不变, 一定要构成它的____ 不变
分子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1、分子的定义: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思考】从分子的角度分析,物理 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 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物理变化:
• 2、 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 变化。
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 化学变化: 生成新 的分子。
区别:是否有新分子生成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思考】在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 水的过程中,我们已知道分子发生了 改变,那构成过氧化氢分子的氧原子 和氢原子发生了改变吗?
氧原子
氢原子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思考】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发 生改变了吗?
观察: 氧化汞的分解 播放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名师教案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名师教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核心素养】通过对分子和原子概念的探究,使学生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的变化,并进一步构建学生的微粒观。

【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的第二课时。

该节课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分子、原子的概念及分子的构成。

首先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的不同情况从而揭示出分子的概念,并从中指出分子的构成以及得出原子的概念。

该节课使我们对宏观世界的认识延伸到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也是我们研究微观世界的基础,对后面学习原子和离子打下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该节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微观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究分子、原子的概念以及分子的构成。

虽然学生已经了解了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也能利用微观粒子去解释一些宏观世界的现象,但学生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以及学生的抽象思维属于刚起步阶段,因此学生对于这节课的学习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再加上刚接触到看不到、摸不着的微观世界时从心理上就会产生畏难情绪,所以对于分子、原子的概念、分子构成的理解上还是模糊不清、理解不能够到位;同时对于初学者来说构建微观粒子模型和微观粒子的规范表达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宏观实验使学生知道分子的概念。

2.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flash动画、投影图片、拖动原子模型等方法使学生知道原子的概念以及了解分子的构成。

3.通过分析、讨论、类比、推理、模型等方法,培养学生将宏观思维与微观思维相结合的方法。

4.体会到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艰难曲折的,并体会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统一性。

【教学重点】1.分子、原子的概念;2.分子的构成。

【教学难点】分子的概念。

【课前准备】1.课前作业准备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详细任务请登录“优教-同步学习网”,浏览“名师预习”)。

2.实验准备①药品:碘、水、新鲜的馒头片。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化学《3.1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化学《3.1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错误。故选C
例4.下列各斟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
混合物的是( B )
A
B
C
D
【解析】有多种分子。A中含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B中含有
三种分子,是混合物;C中含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D中含有一
种分子,是纯净物。
例5.下列微粒的模型中,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的是( D )
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二氧化硫中含有氧分子和硫分子 B.二氧化硫分子是氧分子和硫原子构成 C.二氧化硫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D.原子构成分子,只有分子才能构成物质
【解析】二氧化硫中含有氧原子和硫原子,AB都错误; 微
观粒子都在不停的运动,C正确.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
质,如金属汞就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一般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物 质 构 成 的 奥 秘
课题1 分 子 和 原 子
第二课时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学习目标:
1.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 变化。
2.能说出分子、原子的定义和他们之间的区 别和联系。
3.能用分子原子观点分析常见的化学反应实 质。
温故知新
从分子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例2.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 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这一现象说明( C ) A.同种分子质量相等 B.同种分子体积相等 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同
【解析】固态碘和碘蒸气中含有相同的碘分子,都能使淀粉 溶液变蓝,说明相同的物质具有相同的分子,其化学性质也 相同,与分子的质量、体积、运动速度无关.故选C
构成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分子可分为原子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分子可分为原子
学练优九年级化学(RJ) 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 分子可分为原子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欧洲科学家研制出世界上体积最小的四轮纳米汽车。纳米车 拥有能够转动的轮子, 它们的体积如此之小, 即使有两万辆 纳米车并列行驶在一根头发上也不会发生交通拥堵。
3.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D )
A.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原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C.原子可以构成物质 D.原子很小, 不可再分
氧化汞
加热 氧气

氧化汞分子
氧分子
汞原子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 当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 不变 (填“改变”或“不变”), 当发生化学变化时分
子本身 改变 (填“改变”或“不变”)。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基本性质 定义
分子
原子
体积小、质量小、不停地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 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本质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而原子不能再分
联系
分子可以分裂为原子, 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课堂小结
一、分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三、分子与原子的区别、联系
随堂训练
1.下列有关原子或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构成, 知道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2.学会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物理变化
和化学变化 3.明确分子和原子的区别、联系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分子可分为原子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分子可分为原子

3.1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分子可分为原子一、学习目标:1.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联系及区别难点:原子概念的理解【课前预习】1.分子有那些性质?2.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预习自测】课本P52第3、4题【我的疑惑】通过预习,你对本节课内容有何疑问?【情境导入】一杯水若一分为二,再将其中一份一分为二……这样继续分下去最终会怎样?二、自主探究:知识点3:分子可分为原子1、分子【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P50并思考下列问题:1.“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这一说法对吗?2.在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有哪些?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①水受热变成水蒸气;②水−−→−通电氢气+氧气;③蔗糖放入水中一会就“不见了”。

【结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变成了。

⑴分子的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性质的粒子。

例如: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⑵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以氧化汞受热分解为例:加热氧化汞时,分解为和,每2个构成1个氧分子,许多聚集成金属汞。

【交流讨论】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分子、原子各是怎样变化的?2.比较分子、原子的相同点区别及联系2、原子⑴原子的概念:原子是 中的 粒子。

⑵原子的性质:①(与分子的性质相似)体积、质量小;②运动;③有间隔。

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三、自我测评1.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钟后玻璃管内有一团白烟(如图所示), 白烟是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NH 3+HCl=NH 4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运动的速率相等 C .氯化铵微粒不运动D .该反应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不可再分 2.下列各项推断合理的是( )A .水滴到烧红的炭火上时,一瞬间火苗更旺,所以水分子中有氧气B .压强为101kpa 时,氧气在-183℃时可变为淡蓝色液体,所以液态氧气中有氧气分子C .加热高锰酸钾能分解出氧气,所以高锰酸钾中有氧气D .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 2,所以二氧化碳中有氧气分子3.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分子 原子备注概念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 微粒 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一定比分子小吗?否 特征 “小、 、间”;相同的微粒,性质 。

[2024新版]人教版九年化学课件 3.1.2第3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

[2024新版]人教版九年化学课件 3.1.2第3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2 课时)问题5:你能基于资料、定律以及氢分子、氧分子及水分子的质量等信息,分析氢气和氧气生成水的微观过程吗?18 世纪末,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J.Priestley,1733-1804)把“易燃空气”和空气混合后盛2 体积“易燃空气”与1 体积氧气恰好化合成水。

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壁出现了液滴。

另一位英国科学家卡文迪什(H.Cavendish,1731-1810)用纯氧代替空气进行上述实验,确认所得液滴是水,并确认大约2 份体积的“易燃空气”与1 份体积的氧气恰好化合成水。

2 体积“易燃空气”与1 体积氧气恰好化合成水。

问题5:你能基于资料、定律以及氢分子、氧分子及水分子的质量等信息,分析氢气和氧气生成水的微观过程吗?3.0×10-26kg3.3×10-27kg5.3×10-26kg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

氢分子氧分子水分子18 世纪末,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J.Priestley ,1733-1804)把“易燃空气”和空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壁出现了液滴。

另一位英国科学家卡文迪什(H.Cavendish ,1731-1810)用纯氧代替空气进行上述实验,确认所得液滴是水,并确认大约2 份体积的“易燃空气”与1 份体积的氧气恰好化合成水。

3.0×10-26kg3.3×10-27kg 5.3×10-26kg 问题5:你能基于资料、定律以及氢分子、氧分子及水分子的质量等信息,分析氢气和氧气生成水的微观过程吗?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

氢分子氧分子水分子2×1×2×+=18 世纪末,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J.Priestley ,1733-1804)把“易燃空气”和空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壁出现了液滴。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导学设计()含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导学设计()含导学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分子可以分为原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一节课为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一第二课时内容。

这个单元是学生微观世界的开始。

通过第一课时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将化学学习由从宏观转向微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宏观现象和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以前学习过的一些变化和化学反应,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形成概念。

便成了学好本课题的关键和难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空气和氧气的性质,初步从宏观上建立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

学生已经能用一些宏观现象证明分子的性质。

但是难以理解物质变化过程中微观粒子的变化。

宏观的现象及概念不能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加以解释。

三、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学会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3.学习类比、模型等科学方法,培养抽象、想象、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通过用磁扣组装常见分子,展示氧化汞和过氧化氢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并解释宏观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

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四、学习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用分子的观点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实质(二)教学难点1.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

2.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实质。

五、资源准备课件、六组学生实验磁扣,磁性黑板六、学习策略1.主要以启发式、体验式教学为主。

2.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想象动手机会。

3.应用典型物质、典型反应为例,降低理论学习难度。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教材分析分子和原子是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观粒子,本节课是学生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首先将认识物质的可分性——分子、原子的存在,然后通过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这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基础和生活经验,在小学科学、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

学生能够在宏观角度理解物质的变化及性质,但缺乏对物质的微观认识,对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头脑中未形成分子、原子的化学概念。

三、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二课时:课时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微粒(分子)的基本性质课时2 分子的定义、分子可分为原子课时2 分子的定义、分子可分为原子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物质的模型,初步认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学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子、原子的概念。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三、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物质由、等微观粒子构成2.微粒(分子)的基本性质有哪些?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 1个氢分子的质量约为3.3×1027kg——分子的质量很小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C.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分子间隔变小D.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分子本身发生改变【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子的一些基本性质,那分子到底是什么呢?【板书】一、分子的定义【播放视频】水蒸发的微观过程。

【九年级化学精品课件】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九年级化学精品课件】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铜由铜原子构成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思考讨论 相同点
水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变化中分 子本身改变了吗?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2.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D )
A.碘受热升华 B.加热水,水会变成水蒸气 C.铁矿石磨成粉末 D.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
状态改变,物理变化。
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汞原子和氧原子,汞原子聚集成汞; 2个氧气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
配套人教版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粒子。 2.会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 混合物。 3.学习一些类比、模型等科学方法,培养抽象、想象分析和推 理等思维能力 。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观察动图,说说化学变化的实质。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成 新的分子,聚集成新物质,有的原子直接聚集成物质。

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学案(第二课时)

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学案(第二课时)

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学案(第二课时) 班级____姓名____ 教学——学习目标: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用分子的观点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混合物和纯净物。

通过观察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教学——学习重难点:分子和原子的定义;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学习过程:新课引入:1.写出氧化汞(HgO )加热生成汞(Hg )和氧气(O 2)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变化,属于____反应2.已知:表示氧原子,表示汞原子(1)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2)1个氧化汞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1个汞原子构成;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

请根据下图——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回答:在该反应中发生了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氧化汞分子是否发生改变?____在该反应中氧化汞的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____在该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的分子是如何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的?一、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1.分子、原子的概念(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性质的____粒子。

(2)原子的定义:原子是____变化中的____粒子。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学会说话:根据p50图3-5完成下题:(注意划线部分)(1) 1个氧分子(O 2)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

(2)1个氢分子(H 2)是_______________。

(3)1个二氧化碳分子(CO 2)是_______________。

(4)一个氨分子(NH 3)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 1个过氧化氢(H 2O 2)分子是_______________。

(上述5种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__________,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两课时)第二课时[提问]上节课我们讲到,氨气、水、糖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那么分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的粒子,它能不能再进行分割了呢?如果能分,那分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阅读P49,第三段回答此问题)[回答]分子不是最小的粒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投影]展示水分子、氧气分子、氢气分子等的模型。

[总结]从以上模型可以看出,1个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1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即分子都是山原子构成的。

[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现在我们又认识了分子和原子,那么如何用我们现在学到的分子、原子的微观知识去解释宏观世界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呢?这将是我们本节课探讨的问题。

[板书]二、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师]请大家根据前面学过的有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知识以及我们现在掌握的分子、原子的知识,讨论下面的问题。

[投影]展示“讨沦”。

1.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小成氯化氢(如图所示)。

试分析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水的分解等化学变化小,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1.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本质区别。

在水的蒸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只是水的状态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水分子也没有发生变化,仍为原来的水分子,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了。

而在水的分解过程中生成了两种新物质——氢气和氧气,此变化是一个化学变化。

在此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反应物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生成物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构成的。

2.从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反应示意图可见,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

反应物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氯气是由氯分子构成的,而生成物氯化氢则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

可见分子发生了变化,而氢气中的氢、氯化氢中的氢是同样的氢原子;氯气中的氯、氯化氢中的氯也是同样的氯原子。

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而不是原子。

3.由示意图可以看出,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在反应中被拆成氢原子和氯原子,而氢原子和氧原子又重新组合成了氯化氢分子。

[评价]同学们的发言很全面。

[过渡]经过刚才的讨论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而不是原子。

下面,我们就分别从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板书]1.分子的观点[提问]1.物理变化的实质是什么?2.举一些物理变化的例子。

[回答]1.物理变化的实质是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变化的只是物质的状态、形状等等。

2.例如:水的蒸发、汽油的挥发、铁铸成锅、木材制成桌椅、瓷碗破碎等等。

[追问]在这些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有没有变化呢?举例说明。

[回答]在这些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如在水的蒸发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即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水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如水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电解水实验),水蒸气也可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拉瓦锡让水蒸气通过烧红的枪管得到“易燃空气”)。

[总结]可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补充]一定要强调说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若某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而是由其他粒子构成的,则此说法失去了它的化学意义。

[板书]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提问]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举出生活中有关化学变化的实例。

[回答]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在变化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2.例:煤的燃烧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食物腐烂钢铁生锈[追问]在这些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行没有变化呢?举例说明。

[回答]在这些变化的过程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

如水电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了。

再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时,氢分子和氯分子都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氯化氢分子,氢气和氯气的化学性质也不再保持。

[总结]可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生变化时。

分子的本身发生了变化。

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

[板书]②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厂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

[设问]那么,根据分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特征,我们应该如何给分子下一个定义才比较科学呢?[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是否体现原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总结]从我们刚才分析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可知: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而这些变化后的新分子不再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

由此可见,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板书]③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说明]这里所说的“最小”,前提条件是指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不是泛指所有的物质。

[过渡]那么,构成分子的原子又有哪些特点呢?[板书]2.原子的观点[教师]根据前面的讨论题可知,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时候,分子要发生变化,分子要分成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例如在水电解的反应里,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

[投影]展示水分子分解的微观实质。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回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发生变化,只是进行重新组合。

[过渡]事实确实如此吗?请大家再看氧化汞的分解实质。

[投影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讲解]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时,氧化汞分子会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总结]可见,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如:氧原子无论在水中、氧气中,还是在氧化汞中始终是氧原子。

[板书]①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师]以上分析说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也是原子的概念。

[板书]②原子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思考: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那分子是不是一定比原子大呢?[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生]不一定,因为不同种类的原子的大小不一定相同。

[讲解]尽管分子可以分成原子,但分子不一定就比原子大,只有拿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才比原子大。

如1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所以水分子肯定比氢原子和氧原子大。

再比如1个氧化汞分子中有1个汞原子和1个氧原子,所以氧化汞分子肯定比汞原子和氧原子大。

但毫无关系的分子和原子则无法说谁大谁小。

如水分子和汞原子则无法进行比较。

[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并且知道如何利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去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从而知道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来的分子破裂,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我们在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我们认识到看起来非常庞大的物质,其实都是由一些非常小的粒子构成的;看起来千差万别的物质,其组成原子竟有许多是相同的,可见世界真奇妙呀![布置作业]习题1、2、4、5板书设计二、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分子的观点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②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

③分子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观点①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②原子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考题回顾1.酒精跟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它们的体积之和,这一事实说明……………………………………………………………………………( )A.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B.分子是可以再分的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A. 铁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铁离子 B.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氧气和汞C.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制成干冰 D.固体碘受热后变为碘蒸气3.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1)槐花开了,漫步槐树林中能闻到浓郁的花香。

(2)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把石油气加压变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

答案:1.A 2.B3.(1)是槐树花的香气分子(粒子)在空气中扩散(或运动)的结果。

(2)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增大压强,分子间间隔变小。

备课资料1.什么叫做微观世界、宏观世界?物质是由大量肉眼看不到的粒子——分子、原子或离子等构成的。

而分子则是由更小的粒子(原子)构成的。

至于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都非常小。

通常将人们感官所不能直接感觉到的微小的物体和现象分别叫做“微观物体”和“微观现象”,而将这些物体和现象的总体叫做“微观世界”。

又将人们感官所能直接感觉到的比较大的物体和现象分别叫做“宏观物体”和“宏观现象”,而将这些物体和现象的总体叫做“宏观世界”。

人们不能直接感觉到分子、原子或离子等粒子以及这种粒子的运动,但由大量数目的粒子构成的一个体系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性质,人们就可以感觉到。

例如一个容器内盛有许多气体分子,单个分子人们不可能感觉到,但是每个气体分子运动对器壁的碰撞结果,人们就能量出压力来,压力则是宏观现象。

因此微观现象和宏观现象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个别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微小质点所表现出的行为和属性是微观现象。

由大量数目的粒子构成的体系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属性是宏观现象。

微观粒子的变化决定宏观物质的变化。

2.分子、巨大分子和高分子分子能独立存在,它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个结构单位。

分子是可数的。

每个分子都有相同的组成,可用同一个分子式表示。

气体都由分子组成。

惰性气体是单原子分子,氧气、氮气是双原子分子,二氧化碳、甲烷是多原子分子。

对于许多天然的和合成的固体物质,如塑料、食盐、铁等都不存在由几个或几十个原子构成的小分子。

金刚石是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一个“巨大分子”,铁等金属也可看作“巨大分子”,食盐晶体也是一个“巨大分子”。

高分子是另一类大分子。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橡胶、塑料等一类物质都是由单体聚合而成的高聚物。

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常大到几万,甚至几百万,每个高聚物大分子是由成百个,上千个小分子聚合而成。

我们把这类物质叫高分子化合物。

化学是研究分子的科学。

人们将能设计出给定性能的分子,这种从事分子设计的科学称为“分子工艺学”和“分子技术”,分子技术必将造福于人类。

3.分子、原子小议(1)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