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视阈下的外宣英译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otal No.486
摘 要 :外 宣 翻 译 是 外 宣 工 作 的 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外 宣 翻 译 的 合 理 、规 范 和 准 确 将 大 大 提 升 中 国 的 国 际 形 象 ,推 广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文 章 结 合 翻 译 实 例 ,从 文 化 语 境 顺 应 、翻 译 目 的 的 动 态 顺 应 、语 气 的 顺 应 角 度 分 析 了 外 宣 文 体 翻 译 对 原 语 的 顺 应 ,阐述
收稿日期:2021—0丨一27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顺应论视角下的城市外宣英译研究” ,编 号 :(16YY16)。 作者简介:张学玲(1982—),女 ,宁夏吴忠人,南昌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
曾 勇 (1966—),男 ,江西泰和人,南昌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
着 ( 语 言 结 构 的 各 个 层 次 )可 供 选 择 的 范 围 ;顺 应 性 作为语言的一种属性,使使用者能够从各种变异可 能选项中做出商讨性选择,以满足基本的人类交际 需 求 。其 中 ,协 商 性 、多变性是条件和基础,顺应性 是根本和目的(何 自 然 2010:291 )。[2]
由 于 语 言 顺 应 论 理 论 优 良 的 解 释 力 、包 容 性 和 实用 性 ,近 2 0 年来我国翻译学界掀起了将顺应论和 翻 译融合的热潮。2 0 0 1 年戈玲玲的《语境关系顺应 论对词义选择的制约》[3]— 文 ,第一次将顺应论运用 到 翻 译 研 究 中 。随 后 ,很多学者投身于研究将顺应 论 应 用 于 分 析 翻 译 的 原 则 及 策 略 ,并 取 得 了 众 多 成果。
(二 )翻 译 目 的 的 动态顺应策略 翻译目的的动态顺应包括话语构建成分的选 择 ,如 词 素 与 词 汇 、分句和句子以及超句结构等的 选 择 。语言的选择不仅受到语境或者语言使用者的 制 约 ,还 受 到 语 码 转 化 中 存 在 的 各 种 语 体 的 影 响 (戈玲玲 2002)。[71 Verschueren(1999:115)提 出 , 语 言 意 义 的 表 达 通 过 语 言 各 层 面 的 顺 应 性 ,包括语 言 表 达 目 的 的 动 态 顺 应 。总 的 来 说 ,文化差异主要 是 由 以 下 几 个 因 素 导 致 :地 理 位 置 使 之 产 生 的 文 化 差 异 、人 们 对 事 物 认 识 的 文 化 差 异 、表达目的的文 化 差 异 ,等 等 。[8]由于普遍客观存在文化的差异,所 以 原 文 中 所 要 表 达 的 目 的 ,许 多 情 况 下 是 很 难 翻 译 到 目 的 语 中 去 的 。因 而 ,翻译时特别要关注如何正 确 无 误 地 选 择 词 汇 和 句 式 ,使 译 文 表 达 上 顺 应 目 标 语 言 表 达 的 目 的 ,使 目 标 语 的 阅 读 者 最 大 可 能 地 理解。 1.原语与目的语文化联想意义不同的顺应 “dragon”(龙)在英语里的文化含义具有恶毒的 怪 物 的 意 思 ,是 恶 魔 的 象 征 。圣 经 中 罪 恶 的 撒 旦 (Sa tan)就被 命名为 the great dragon。同 时 ,dragon 还包 括 “泼 妇 ”的含 义 。而 (龙 )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皇 权 ”,是 “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权威”的象 征 ,从而导致 许 多 人 名 、商 品 名 、商标名以此命名。因此,dragon在 英 语 语 言 国 家 的 联 想 意 义 与 中 国 人 心 目中的“龙 ” 联 想 意 义 是 完 全 不 相 同 的 。鉴 于 此 ,我们在翻译具 有 与 龙 相 关 的 文 本 时 ,要 顺 应 目 标 语 的 文 化 。如在 翻 译 “亚 洲 四 小 龙 ”时 ,要 将 其 译 为 Four Asian Ti
以上一段纪念南京大屠杀的文字无论是在内 容的表达方式和修辞的运用上都带有很浓的汉语 语 言 民 族 风 格 ,是 按 汉 语 的 习 惯 书 写 成 的 。文本的 文 字 声 韵 对 仗 ,排 比 的 运 用 渲 染 了 气 氛 ,大量运用 了 四 字 格 和 对 偶 结 构 ,大 大 加 强 了 气 势 。原文短短 几 十 余 字 ,四字格多达4 个 ,读 起 来 铿 锵 有 力 ,充满 激 情 ,表达了作者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同情以及 为 建 设 一 个 和 平 、和 谐 的 新 世 界 的 渴 望 。基于语言 顺 应 论 ,笔 者 将 这 一 段 译 为 : In Nanjing Massacre Memorial Day, in order to commemorate history, to comfort the souls of the dead, to pay homage to the martyrs, to learn from history, to let the bones can be buried, and the souls can sleep peacefully, to ensure no more weeping, to let the war stay away from man kind, to let the peace spread all over the world, all the peace-loving people to unite and to build a peace ful and harmonious new world together〇Let us strug gle together!
渲 染 气 氛 的 毫 无 实 际 意 义 的 华 丽 词 句 ,以使英译文 符 合 英 语 语 言 民 族 的 风 格 ,使 译 文 读 者 与 原 文 读 者 能 做 出 基 本 相 同 的 理 解 ,真正 达 到 具 有 实 际 意 义 的 宣传效果。
如 原 文 ,“井 冈 山 ,革 命 历 史 辉 煌 ,自然风光绚 烂 ,红 绿 辉 映 ,融 为 一 体 ,是全国著名的革命圣地和 5A 级旅游景区。井 闪 山 ,以其辉煌灿烂的革命历史, 铸 就 了 蜚 声 中 外 的 ‘红 色 摇 篮 ’”。下面根据英文的 习惯表达方式,笔者试着翻译如下: Jinggang Moun tains, with its gorgeous natural scenery, andred and green colors blending together, is a famous Revolu tionary Holy Land and a class 5A tourist attraction. Jinggang Mountains, with its glorious and brilliant revolutionary history, has created the famous “red cradle”at home and abroad。这段译文不但在结构和 表 达 形 式 上 与 原 文 非 常 顺 应 ,而且在基 本 意 义 功 能 上 也 是 顺 应 的 ,非 常 符 合 外 国 受 者 的 思 维 模 式 、表 达 方 式 及 习 惯 ,能 起 到 对 外 宣 传 的 目 的 。
以上译文已超出了单纯的语言符号转换的范 畴 ,它 既 考 虑 到 了 原 文 的 民 族 深 层 次 的 思 维 方 式 、 价值 观 和 审 美 观 ,同时也考虑到了目的语受众的文 化 差 异 。译 文 顺 应 了 目 的 语 文 化 语 境 ,可以引起目 的 语 读 者 的 熟 悉 感 和 认 同 感 ,从 而 达 到 外 宣 的 效 果 。译文虽省去了原文中的某些成分,但 在 结 构 、语 境 及 语 言 的 民 族 风 格 功 能 上 基 本 实 现 了 的 顺 应 ,使 译文受众与目的语受众具有基本相一致的阅读体 验 与 反 应 ,达 到 了 宣 传 的 效 果 和 目 的 。在语言表达 风格及语言结构上译文也与原文达到了动态顺应, 实 现 了 文 化 语 境 的 顺 应 。由 于 英 汉 语 言 民 族 风 格 上 的 差 异 ,英 语 语 言 的 表 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 是 以 直 观 明 快 为 主 , 而汉语语言文字的表达常常以辞藻华丽溢美突出, 因此在翻译时,有时很有必要省去中文中一些用来
2021年第6 期 第 37卷
( 总第486期 )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顺应论视阈下的外宣英译策略研究
张学玲,曾 勇
(南昌工程学院外语学院,江 西 南 昌 330029)
No.6,2021 Vol.37
三、顺应论视阈中的外宣翻译 (一)文化语境顺应的外宣翻译策略 多样化的文化语境给予了文字语言强大的生 命 力 。文化语境的顺应促使译者深人揣摩和掌握原 文 的 特 有 语 境 ,并 将 自 己 置 身 于 原 文 的 特 有 语 境 中 ,认 真 理 解 原 文 作 者 所 要 的 表 达 真 实 意 图 ,尽最 大 可 能 地 使 译 文 能 真 正 顺 应 目 的 语 的 文 化 语 境 。翻 译 可 以 是 顺 应 文 化 语 境 内 容 的 直 接 转 换 ,也 可 以 是 顺 应 文 化 语 境 内 容 的 间 接 等 值 (吴 远 宁 ,杨雪 菲 2015 )。[4,语境顺应(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 ity)、语言结构 的顺应 (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动态顺应( dynamics of adaptability)以及顺应的
167
意识程度( salience of the adaptation processes )4 个方 面构成了语言顺应的任务(Verschueren 1999)。'_5
下 面 是 南 京 大 屠 杀 纪 念 日 宣 传 文 稿 。为了展现 对 死 难 者 的 怀 念 ,文字的表达以庄严和严肃的形式 出 现 ,因 此 译 文 也 要 达 到 文 化 语 境 的 顺 应 ,即语言 结 构 的 顺 应 、语 境 顺 应 、动态顺应以及顺应的意识 程 度 。“南 京 大屠杀纪念日,纪 念 历 史 ,告 慰 亡 魂 ,祭 奠 先 烈 ,以史 为 鉴 ,让白骨 得 以 入 殓 ,让冤魂能够安 眠 ,把 屠 刀 化 为 警 钟 ,把逝者名字刻作史鉴,让孩童 不 再 恐 惧 ,让母 亲 不 再 悲 泣 ,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 平 洒 满 人 间 ,一 切 爱 好 和 平 的 团 体 和 人 士 团 结 起 来 ,为 建 设 一 个 和 平 、和谐的新世界共同努力、一起 奋斗! ”【*]
了顺应论视阈下的外宣英译策略。
关 键 词 :顺 应 论 ;外 宣 翻 译 ;策略
doi :10.16083/ki. 1671-1580.2021.06.039
中 图 分 类 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 编 号 :1671— 1580(2021)06—0167—04
— 、弓I言 外宣翻译的目的是让外国读者能明确无误地 理 解 中 译 文 所 传 递 的 各 种 信 息 ,使 外 宣 翻 译 能 取 得 更 好 的 翻 译 效 果 。随 着 我 国 经 济 的 迅 猛 发 展 和 我 国 在 国 际 社 会 地 位 的 提 升 ,中 国 文 化 的 影 响 力 在 全 世 界也日益增强,对外宣传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我 国 的 国 际 形 象 ,因 此 全 面 准 确 地 传 播 中 国 优 秀 文 化 就 变 得 非 常 重 要 。近 年 来 ,我国非常重视外宣工作 和 外 宣 翻 译 工 作 ,学 者 们 从 关 联 理 论 、功能翻译理 论 、目的论等视角就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 的 对 策 进 行 了 详 细 的 研 究 。文 章 从 顺 应 论 的 角 度 探 讨外宣翻译策略。 二 、顺应论概述 1999年 在 《语 用 学 新 解 》一 书 中 , Jef Verschueren 提出 了 语 言 顺 应 论 (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该 理 论 以 一 种 崭 新 的 视 角 来 研 究 语 言 的 应 用 。语 言 顺 应 论 提 出 语 言 的 应 用 就 是 一 种 顺 应 过 程 ,是 一 个 不 断 选 择 语 言 的 过 程 。语言的应用要 顺 应 不 同 的 交 际 氛 围 、环 境 和 对 象 ,要根据不同的 交 际 对 象 和 语 言 使 用 环 境 选 择 顺 应 的 语 言 。其 核 心 概 念 是 语 言 的 协 商 性 (negotiability) 、多 变 性 (vari ability)和顺应性 (adaptability )。「协商性指的是语 言的选择不是机械的,而是基于灵活多变的原则和 策 略 做 出 的 ;多 变 性 是 语 言 的 一 种 特 殊 属 性 ,决定
摘 要 :外 宣 翻 译 是 外 宣 工 作 的 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外 宣 翻 译 的 合 理 、规 范 和 准 确 将 大 大 提 升 中 国 的 国 际 形 象 ,推 广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文 章 结 合 翻 译 实 例 ,从 文 化 语 境 顺 应 、翻 译 目 的 的 动 态 顺 应 、语 气 的 顺 应 角 度 分 析 了 外 宣 文 体 翻 译 对 原 语 的 顺 应 ,阐述
收稿日期:2021—0丨一27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顺应论视角下的城市外宣英译研究” ,编 号 :(16YY16)。 作者简介:张学玲(1982—),女 ,宁夏吴忠人,南昌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
曾 勇 (1966—),男 ,江西泰和人,南昌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
着 ( 语 言 结 构 的 各 个 层 次 )可 供 选 择 的 范 围 ;顺 应 性 作为语言的一种属性,使使用者能够从各种变异可 能选项中做出商讨性选择,以满足基本的人类交际 需 求 。其 中 ,协 商 性 、多变性是条件和基础,顺应性 是根本和目的(何 自 然 2010:291 )。[2]
由 于 语 言 顺 应 论 理 论 优 良 的 解 释 力 、包 容 性 和 实用 性 ,近 2 0 年来我国翻译学界掀起了将顺应论和 翻 译融合的热潮。2 0 0 1 年戈玲玲的《语境关系顺应 论对词义选择的制约》[3]— 文 ,第一次将顺应论运用 到 翻 译 研 究 中 。随 后 ,很多学者投身于研究将顺应 论 应 用 于 分 析 翻 译 的 原 则 及 策 略 ,并 取 得 了 众 多 成果。
(二 )翻 译 目 的 的 动态顺应策略 翻译目的的动态顺应包括话语构建成分的选 择 ,如 词 素 与 词 汇 、分句和句子以及超句结构等的 选 择 。语言的选择不仅受到语境或者语言使用者的 制 约 ,还 受 到 语 码 转 化 中 存 在 的 各 种 语 体 的 影 响 (戈玲玲 2002)。[71 Verschueren(1999:115)提 出 , 语 言 意 义 的 表 达 通 过 语 言 各 层 面 的 顺 应 性 ,包括语 言 表 达 目 的 的 动 态 顺 应 。总 的 来 说 ,文化差异主要 是 由 以 下 几 个 因 素 导 致 :地 理 位 置 使 之 产 生 的 文 化 差 异 、人 们 对 事 物 认 识 的 文 化 差 异 、表达目的的文 化 差 异 ,等 等 。[8]由于普遍客观存在文化的差异,所 以 原 文 中 所 要 表 达 的 目 的 ,许 多 情 况 下 是 很 难 翻 译 到 目 的 语 中 去 的 。因 而 ,翻译时特别要关注如何正 确 无 误 地 选 择 词 汇 和 句 式 ,使 译 文 表 达 上 顺 应 目 标 语 言 表 达 的 目 的 ,使 目 标 语 的 阅 读 者 最 大 可 能 地 理解。 1.原语与目的语文化联想意义不同的顺应 “dragon”(龙)在英语里的文化含义具有恶毒的 怪 物 的 意 思 ,是 恶 魔 的 象 征 。圣 经 中 罪 恶 的 撒 旦 (Sa tan)就被 命名为 the great dragon。同 时 ,dragon 还包 括 “泼 妇 ”的含 义 。而 (龙 )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皇 权 ”,是 “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权威”的象 征 ,从而导致 许 多 人 名 、商 品 名 、商标名以此命名。因此,dragon在 英 语 语 言 国 家 的 联 想 意 义 与 中 国 人 心 目中的“龙 ” 联 想 意 义 是 完 全 不 相 同 的 。鉴 于 此 ,我们在翻译具 有 与 龙 相 关 的 文 本 时 ,要 顺 应 目 标 语 的 文 化 。如在 翻 译 “亚 洲 四 小 龙 ”时 ,要 将 其 译 为 Four Asian Ti
以上一段纪念南京大屠杀的文字无论是在内 容的表达方式和修辞的运用上都带有很浓的汉语 语 言 民 族 风 格 ,是 按 汉 语 的 习 惯 书 写 成 的 。文本的 文 字 声 韵 对 仗 ,排 比 的 运 用 渲 染 了 气 氛 ,大量运用 了 四 字 格 和 对 偶 结 构 ,大 大 加 强 了 气 势 。原文短短 几 十 余 字 ,四字格多达4 个 ,读 起 来 铿 锵 有 力 ,充满 激 情 ,表达了作者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同情以及 为 建 设 一 个 和 平 、和 谐 的 新 世 界 的 渴 望 。基于语言 顺 应 论 ,笔 者 将 这 一 段 译 为 : In Nanjing Massacre Memorial Day, in order to commemorate history, to comfort the souls of the dead, to pay homage to the martyrs, to learn from history, to let the bones can be buried, and the souls can sleep peacefully, to ensure no more weeping, to let the war stay away from man kind, to let the peace spread all over the world, all the peace-loving people to unite and to build a peace ful and harmonious new world together〇Let us strug gle together!
渲 染 气 氛 的 毫 无 实 际 意 义 的 华 丽 词 句 ,以使英译文 符 合 英 语 语 言 民 族 的 风 格 ,使 译 文 读 者 与 原 文 读 者 能 做 出 基 本 相 同 的 理 解 ,真正 达 到 具 有 实 际 意 义 的 宣传效果。
如 原 文 ,“井 冈 山 ,革 命 历 史 辉 煌 ,自然风光绚 烂 ,红 绿 辉 映 ,融 为 一 体 ,是全国著名的革命圣地和 5A 级旅游景区。井 闪 山 ,以其辉煌灿烂的革命历史, 铸 就 了 蜚 声 中 外 的 ‘红 色 摇 篮 ’”。下面根据英文的 习惯表达方式,笔者试着翻译如下: Jinggang Moun tains, with its gorgeous natural scenery, andred and green colors blending together, is a famous Revolu tionary Holy Land and a class 5A tourist attraction. Jinggang Mountains, with its glorious and brilliant revolutionary history, has created the famous “red cradle”at home and abroad。这段译文不但在结构和 表 达 形 式 上 与 原 文 非 常 顺 应 ,而且在基 本 意 义 功 能 上 也 是 顺 应 的 ,非 常 符 合 外 国 受 者 的 思 维 模 式 、表 达 方 式 及 习 惯 ,能 起 到 对 外 宣 传 的 目 的 。
以上译文已超出了单纯的语言符号转换的范 畴 ,它 既 考 虑 到 了 原 文 的 民 族 深 层 次 的 思 维 方 式 、 价值 观 和 审 美 观 ,同时也考虑到了目的语受众的文 化 差 异 。译 文 顺 应 了 目 的 语 文 化 语 境 ,可以引起目 的 语 读 者 的 熟 悉 感 和 认 同 感 ,从 而 达 到 外 宣 的 效 果 。译文虽省去了原文中的某些成分,但 在 结 构 、语 境 及 语 言 的 民 族 风 格 功 能 上 基 本 实 现 了 的 顺 应 ,使 译文受众与目的语受众具有基本相一致的阅读体 验 与 反 应 ,达 到 了 宣 传 的 效 果 和 目 的 。在语言表达 风格及语言结构上译文也与原文达到了动态顺应, 实 现 了 文 化 语 境 的 顺 应 。由 于 英 汉 语 言 民 族 风 格 上 的 差 异 ,英 语 语 言 的 表 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 是 以 直 观 明 快 为 主 , 而汉语语言文字的表达常常以辞藻华丽溢美突出, 因此在翻译时,有时很有必要省去中文中一些用来
2021年第6 期 第 37卷
( 总第486期 )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顺应论视阈下的外宣英译策略研究
张学玲,曾 勇
(南昌工程学院外语学院,江 西 南 昌 330029)
No.6,2021 Vol.37
三、顺应论视阈中的外宣翻译 (一)文化语境顺应的外宣翻译策略 多样化的文化语境给予了文字语言强大的生 命 力 。文化语境的顺应促使译者深人揣摩和掌握原 文 的 特 有 语 境 ,并 将 自 己 置 身 于 原 文 的 特 有 语 境 中 ,认 真 理 解 原 文 作 者 所 要 的 表 达 真 实 意 图 ,尽最 大 可 能 地 使 译 文 能 真 正 顺 应 目 的 语 的 文 化 语 境 。翻 译 可 以 是 顺 应 文 化 语 境 内 容 的 直 接 转 换 ,也 可 以 是 顺 应 文 化 语 境 内 容 的 间 接 等 值 (吴 远 宁 ,杨雪 菲 2015 )。[4,语境顺应(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 ity)、语言结构 的顺应 (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动态顺应( dynamics of adaptability)以及顺应的
167
意识程度( salience of the adaptation processes )4 个方 面构成了语言顺应的任务(Verschueren 1999)。'_5
下 面 是 南 京 大 屠 杀 纪 念 日 宣 传 文 稿 。为了展现 对 死 难 者 的 怀 念 ,文字的表达以庄严和严肃的形式 出 现 ,因 此 译 文 也 要 达 到 文 化 语 境 的 顺 应 ,即语言 结 构 的 顺 应 、语 境 顺 应 、动态顺应以及顺应的意识 程 度 。“南 京 大屠杀纪念日,纪 念 历 史 ,告 慰 亡 魂 ,祭 奠 先 烈 ,以史 为 鉴 ,让白骨 得 以 入 殓 ,让冤魂能够安 眠 ,把 屠 刀 化 为 警 钟 ,把逝者名字刻作史鉴,让孩童 不 再 恐 惧 ,让母 亲 不 再 悲 泣 ,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 平 洒 满 人 间 ,一 切 爱 好 和 平 的 团 体 和 人 士 团 结 起 来 ,为 建 设 一 个 和 平 、和谐的新世界共同努力、一起 奋斗! ”【*]
了顺应论视阈下的外宣英译策略。
关 键 词 :顺 应 论 ;外 宣 翻 译 ;策略
doi :10.16083/ki. 1671-1580.2021.06.039
中 图 分 类 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 编 号 :1671— 1580(2021)06—0167—04
— 、弓I言 外宣翻译的目的是让外国读者能明确无误地 理 解 中 译 文 所 传 递 的 各 种 信 息 ,使 外 宣 翻 译 能 取 得 更 好 的 翻 译 效 果 。随 着 我 国 经 济 的 迅 猛 发 展 和 我 国 在 国 际 社 会 地 位 的 提 升 ,中 国 文 化 的 影 响 力 在 全 世 界也日益增强,对外宣传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我 国 的 国 际 形 象 ,因 此 全 面 准 确 地 传 播 中 国 优 秀 文 化 就 变 得 非 常 重 要 。近 年 来 ,我国非常重视外宣工作 和 外 宣 翻 译 工 作 ,学 者 们 从 关 联 理 论 、功能翻译理 论 、目的论等视角就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 的 对 策 进 行 了 详 细 的 研 究 。文 章 从 顺 应 论 的 角 度 探 讨外宣翻译策略。 二 、顺应论概述 1999年 在 《语 用 学 新 解 》一 书 中 , Jef Verschueren 提出 了 语 言 顺 应 论 (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该 理 论 以 一 种 崭 新 的 视 角 来 研 究 语 言 的 应 用 。语 言 顺 应 论 提 出 语 言 的 应 用 就 是 一 种 顺 应 过 程 ,是 一 个 不 断 选 择 语 言 的 过 程 。语言的应用要 顺 应 不 同 的 交 际 氛 围 、环 境 和 对 象 ,要根据不同的 交 际 对 象 和 语 言 使 用 环 境 选 择 顺 应 的 语 言 。其 核 心 概 念 是 语 言 的 协 商 性 (negotiability) 、多 变 性 (vari ability)和顺应性 (adaptability )。「协商性指的是语 言的选择不是机械的,而是基于灵活多变的原则和 策 略 做 出 的 ;多 变 性 是 语 言 的 一 种 特 殊 属 性 ,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