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五 有机实验
高三化学高考热点辅导:有机实验
有机化学高考热点辅导--有机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回扣1、甲烷、乙烯、乙炔、苯、甲苯的化学性质比较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与溴水反应点燃反应甲烷乙烯乙炔苯甲苯2、甲烷与氯气的光照取代现象化学方程式试管内的气体颜色逐渐,试管壁出现,试管内有,试管内液面。
3、石蜡油分解装置图步骤现象结论(1)将分解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石蜡油分解产物中含有(2)将分解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3)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石蜡油分解产物为4、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装置图反应原理除杂方法溶液,除去乙炔中的杂质收集方法性质实验①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乙炔被②将乙炔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发生反应③将乙炔点燃,火焰,有5、溴乙烷中溴元素的检验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及方程式①取适量溴乙烷加入到溶液中溴乙烷于水,比水②加热充分反应③加入酸化④加入溶液6、乙醇的化学性质(1)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向盛有无水乙醇的试金属钠,管中加入一小块钠有,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反应生成的气体点燃。
结论:乙醇中上的H是活泼氢(2)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和化学方程式①在酒精灯上灼烧铜丝铜丝表面②将红热的铜丝插入到乙醇中铜丝(3)乙醇被强氧化剂氧化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向少量重铬酸钾酸性溶液中滴加适量乙醇,振荡溶液由色变为色(4)乙醇的消去反应装置图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除去乙烯中可能存在的和杂质实验现象①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乙烯被②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发生反应特别提示①圆底烧瓶中加入,向其中缓慢加入,二者体积比约为,7、苯酚的化学性质及其检验(1)苯酚的弱酸性(2)苯酚与溴水反应(苯酚的检验方法)注:苯酚与氯化铁显色,也可以作为苯酚的检验方法。
8、醛基的检验(1)银镜反应得向上述盛有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加入3滴乙醛溶液,加热试管内壁结论:乙醛中—CHO具有(2)醛基被氢氧化铜氧化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在试管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mL,滴入的硫酸铜溶液滴,得到新制的请氧化铜,振荡生成色沉淀加入乙醛溶液mL,生成色沉淀结论:乙醛中—CHO具有注:新制请氧化铜悬浊液中,氢氧化钠应!9、乙酸的化学性质(1)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比较装饰图实验现象①盛有碳酸钠固体的瓶中有②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瓶中有③盛有苯酚钠溶液的瓶中化学方程式①②③结论酸性:﹥﹥(2)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乙酸乙酯的制取)装置图特别注意①试剂加入顺序:先、再、后②用小火加热,防止大量蒸出反应物③导管(“能”或“否”)插入碳酸钠溶液中,防止④实验现象:有色状,比水的体生成⑤碳酸钠溶液可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乙醇,降低乙酸乙酯10、乙酸乙酯的水解装置图试剂现象结论①乙酸乙酯+水②乙酸乙酯+稀硫酸③乙酸乙酯+氢氧化钠溶液①酯层②酯层③酯层酯水解需要、催化,其中催化较慢,反应;催化较快,反应方程式:①催化水解(可逆):②催化水解(不可逆):高考试题分类解析一、有机物除杂例1.(07年宁夏理综·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① 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 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③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④ 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2024届高三化学新高考大二轮复习教师用书 专题五 选择题专攻 1-物质能量、能垒变化图像分析
1.物质能量、能垒变化图像分析1.基元反应与非基元反应例如H++OH-===H2O,反应几乎没有过程,瞬间平衡一步到位,称为简单反应;而2HI===H2+I2的实际机理是分两步进行的,每一步都是一个基元反应:2HI―→H2+2I·、2I·―→I2,存在未成对电子的微粒称为自由基,反应活性高,寿命短,2HI===H2+I2称为非基元反应。
2.过渡态A+B—C―→[A…B…C]―→A—B+C备注:(1)以上为一种基元反应,其中正反应活化能E a正=b-a,逆反应活化能E a逆=b-c,ΔH=E a正-E a逆。
(2)过渡态(A…B…C)不稳定。
3.中间体备注:处于能量最高点的是反应的过渡态,在多步反应中两个过渡态之间的是中间体,中间体很活泼,寿命很短,但是会比过渡态更稳定些。
4.催化机理能垒图(1)在催化机理能垒图中,有几个活化状态,就有几个基元反应。
可以用图中每步基元反应前后的活性物质,写出其热化学方程式。
注意:如果纵坐标相对能量的单位是电子伏特(eV),焓变应转化成每摩尔。
(2)每步基元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其能垒的大小,能垒越大,反应速率越慢。
例如:在Rh催化下,甲酸分解制H2反应的过程如图所示。
其中带“*”的物种表示吸附在Rh表面,该反应过程中决定反应速率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HCOO*+H*;甲酸分解制H2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COOH(g)===CO2(g)+H2(g)ΔH=-0.16N A eV·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 A表示)。
应用示例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CO2与H2在TiO2/Cu催化剂表面生成CH3OH 和H2O的部分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
反应历程中最小能垒(活化能)E正=________ eV。
写出历程②的化学方程式及焓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轮专题五 基础实验题型特点与答题技巧
二轮专题五基础实验题型特点与答题技巧【课堂目标】1.会选择常见实验所使用的常用仪器,熟悉过滤、蒸发、萃取、蒸馏等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
2.能准确描述常见的实验操作:气密性的检查、气体的验满、气体的收集方法、离子的检验、pH试纸的使用、滴定终点的判断、洗涤(判断洗净)、沉淀是否完全。
3.关注实验安全:防倒吸装置、尾气处理。
4.借本专题着力提高高考试题中第5题、第13题中的有效得分率。
【基础梳理】活动一:熟悉过滤、蒸发、萃取(分液)、蒸馏、灼烧、配制溶液、滴定等操作并能进行内容填充与正误辨析,有的为填充内容,有( )的为辨析内容。
1.过滤过滤的玻璃仪器:。
( )用右图所示装置分离溴苯和水2.蒸发( )①用右图所示装置蒸发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②用右图所示装置蒸发KCl溶液制备无水KCl( )③用右图所示装置蒸发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3.萃取(分液)盛装液溴需水封,装在玻璃塞的棕色的细颈瓶中。
溴、碘单质、蒸气及有关溶液颜色:( )①用右图所示装置分离乙醇和碘的混合液( )②用右图所示装置分离乙醇和乙酸( )③用苯提取溴水中的Br2后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水接着再放出苯的溴溶液4.蒸馏(1)温度计水银球位置:。
(2)冷凝水的进出口:。
(3)蒸馏的适用对象:。
5.灼烧灼烧的仪器:酒精灯、坩埚钳、三脚架、、。
( )①用右图所示装置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②用瓷坩埚可以将KOH、KClO3、MnO2的混合物加热熔融进行反应6.配制溶液配制95mL 1mol·L-1的H2SO4溶液的仪器:玻璃棒、量筒、烧杯、。
( )在配制过程中容量瓶有水,会导致配制结果偏低。
7.滴定( )①用右图所示装置可以准确量取15.00mLNaOH溶液。
( )②在滴定实验中,滴定管、锥形瓶都要用待装液润洗,否则会造成实验误差。
③已知:2S2O32-+I2=2I-+S4O6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溶液,指示剂为,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全国通用)专题05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含解析
专题05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考点热度★★★★★【化学素养要求】【考纲导向】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依据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彼此关系和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5.通过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6.通过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理解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7.通过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认识化学键。
【命题分析】对原子结构、化学键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各微粒数量间的关系,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的表示方法及化学键、化合物类型的判断等方面上,试题难度不大,一般属于了解层次。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以元素周期表为工具考查“位、构、性”三者的关系,该部分内容既能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进行单独考查,同时也能将元素及其化合物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试题的综合度较高,命题的空间大。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难度适中。
该部分内容是过去命题的热点,未来将是一个必考点。
题型依然会以选择题为主,难度变化不大。
核心考点一微粒结构与化学键1.抓住描述对象判断“四同”(1)同位素——原子,如11H、21H、31H。
(2)同素异形体——单质,如O2、O3。
(3)同系物——有机化合物,如CH3CH3、CH3CH2CH3。
(4)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如正戊烷、新戊烷。
2.原子结构中易混淆的4个问题(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即核素种类远大于元素种类。
(2)元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3)同位素是同一元素不同原子的互相称谓,不指具体原子。
(4)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原子其质量数不同,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其原子、单质及其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某些物理性质略有差异。
3.理清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1)从图中可以看出,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离子键只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有机实验
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7)本实验的产率是
D
g。回答: 产率计算
(填标号)。
实验评价
A.30% B.40% C. (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
50% D.60% ℃开始收集馏分,产率偏
高
(填“高”或者
“低”), 会收集少量的未反应的异戊醇
2、(2012新课标Ⅰ28)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 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 b
仪器和装置的使用
(填标号)。
1、(2014新课标Ⅰ26)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质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 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异戊醇 乙酸
乙酸异戊酯
相对分子质量 88 60 130
密度/(g·cm-3) 0.8123 1.0492 0.8670
异戊醇 乙酸
乙酸异戊酯
相对分子质量 88 60 130
密度/(g·cm-3) 0.8123 1.0492 0.8670
沸点/℃ 131 118 142
水中溶解性 微溶 溶 难溶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 g的异戊醇,6.0 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
流50分钟,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
异戊醇 乙酸
乙酸异戊酯
相对分子质量 88 60 130
密度/(g·cm-3) 0.8123 1.0492 0.8670
沸点/℃ 131 118 142
水中溶解性 微溶 溶 难溶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 g的异戊醇,6.0 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五 化学实验基础
钮放水,C 正确;由于正丁醇与正丁醚互溶,正丁醇微溶于水,经碱液洗涤、干燥后的产品含正丁醇、碱,不能
得到纯醚,D 错误。
【补偿训练】 (2021·德州一模)下列实验中,对应的实验现象及结论或解释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A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
现象 未出现白色沉淀
结论或解释 苯酚溶解度小
放水,实验结束打开分水器旋钮放水得到粗正丁醚。B 的作用是冷凝,为保证冷凝管充满水,得到最好的冷凝效
果,则 b 为冷凝水进水口,A 错误;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温度应控制在 135 ℃,温度达到 170 ℃正丁醇可能发生消
去反应,副产物增多,正丁醚产率降低,B 错误;由分析可知若分水器中水层超过支管口下沿,应打开分水器旋
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先加入少量 MgCl2 溶 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少量 CuSO4 溶液
C H2O2 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
D 向碘水中加入少量苯,振荡静置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 证明 Cu(OH)2 比
蓝色沉淀
Mg(OH)2 难溶
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 H2O2 具有氧化性
溶液分层,上层紫红色, 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水中大
【补偿训练】
实验室提供的玻璃仪器有试管、导管、烧杯、酒精灯、玻璃棒(非玻璃仪器任选),选
用上述仪器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乙醇的性质(制取乙烯) B.葡萄糖的性质(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C.乙酸乙酯的制备
D.酚醛树脂的制备
【解析】选 A。实验室制备乙烯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温度计,故用上述玻璃仪
器不可以完成制备乙烯的实验,A 错误;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在试管
中进行即可,B 正确;由试管、导管和酒精灯三种玻璃仪器即可完成乙酸乙酯的制备
2021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有机化学实验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有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一、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特点1.加热方法的变化水浴加热的特点2.产物一般需分离提纯3.温度计的使用注意温度计的位置4.常用到冷凝、回流装置*二、有机制备反应1.乙烯的制备(1)装置(2)反应原理、浓硫酸的作用可能的副反应(3)气体收集(4)实验现象及解释2.乙炔的制备(1)装置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
为什么?(2)反应原理3.乙酸乙酯的制备(1)装置(2)反应原理、浓硫酸的作用(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除去乙酸等杂质、增大乙酸乙酯与水溶液的密度差,有利于液体分层。
4.溴苯的制备*(1)装置(2)反应原理(3)溴苯的提取5.硝基苯的制备*(1)装置(2)反应原理、浓硫酸的作用(3)浓硝酸与浓硫酸应这样混合?三、有机分离、提纯实验1.分液用于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同)的液体的分离。
2.蒸馏用于沸点不同的液体的分离。
分馏的原理与此相同。
3.洗气用于气体的吸收。
一般用液体吸收(即洗气)、也可用固体吸收。
其他不常用的还有如盐析、渗析、过滤等四、有机性质实验1.卤代烃水解及卤原子的检验注意水解后溶液的酸化2.银镜反应注意银氨溶液的制备、水浴加热、银镜的洗去3.糖类水解及产物的检验注意产物检验前用碱溶液中和酸五、有机定量实验乙醇分子结构的确定[练习1]经测定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
由于有机化合物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推测乙醇的结构可能是下列两种之一为确定其结构,应利用物质的特殊性质进行定性、定量实验。
现给出乙醇、钠反应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学生甲得到一组数据根据以上数据推断乙醇的结构应为__________(用Ⅰ、Ⅱ表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乙分别称量60g乙醇进行多次实验,结果发现已排到量筒内的水作为生成氢气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后都小于12L。
最新高三化学高考复习专题:有机实验
高三化学高考复习专题:有机实验------------------------------------------作者xxxx------------------------------------------日期xxxx有机实验专题(附参考答案)一、几种有机物的制备1、甲烷i)原理:∆+↑−−→−+3243CO Na CH NaOH COONa CH CaO ii )药品:无水醋酸钠、碱石灰i ii)用碱石灰的理由:吸水、降低氢氧化钠的碱性、疏松反应物有利于CH4放出2、乙烯原理:CO H CH CH OH CH CH SO H ︒+↑===−−−→−-1702222342浓 i)药品及其比例:无水乙醇、浓硫酸 (体积比为1:3)ii )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反应液中iii)碎瓷片的作用: 防暴沸iv)温度控制: 迅速升至170℃v)浓硫酸的作用: 催化剂、脱水剂vi )用NaO H洗气:混有杂质CO 2、SO 2、乙醚及乙醇vi i)加药顺序:碎瓷片无水乙醇ﻩ浓硫酸3、乙炔 原理:↑+→+22222)(2H C OH Ca O H CaCi)为何不用启普发生器:反应剧烈、大量放热及生成桨状物i i)为何用饱和食盐水: 减缓反应速率iii )疏松棉花的作用: 防止粉末堵塞导管4、制溴苯 + Br 2 + HBr─Br Fe △原理:i)加药顺序: 苯、液溴、铁粉ii)长导管作用: 冷凝回流 原理:C C SO H NO HO ︒︒−−−→−-+60~55242浓NO 2O H 2+i)加药顺序:浓硝酸 浓硫酸(冷却) 苯iii)温度计水银球位置:水浴中i v)水浴温度:55℃--—60℃v )粗产品的性质:淡黄色油状,密度比水大比混合酸小vi )如何提纯: 碱洗6、酚醛树脂的制取原理:nOH −−→−+)(2H O nCH 催OHCH 2n O nH 2+i)沸水浴 ii )长导管的作用:冷凝回流、导气iii )催化剂: 浓盐酸(或浓氨水) i v)试管清洗: 酒精浸泡7、酯化反应原理:CH 3C OH O +H 18OC 2H 5浓H 2SO 4CH 3C O18OC 2H 5+H 2Oi)加药顺序:乙醇 浓硫酸 醋酸iv)长导管作用:冷凝v)饱和碳酸钠:吸收乙醇、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小结:相似实验的比较①水浴温度比较:制硝基苯、制苯磺酸、制酚醛树脂、乙酸乙酯水解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的比较:制乙烯、制硝基苯、石油蒸馏、溶解度测定③导管冷凝回流:制溴苯、制硝基苯、制酚醛树脂只冷凝:制乙酸乙酯、 石油蒸馏(冷凝管)二、有机物的性质实验㈠ 银镜反应含有醛基的烃的衍生物:(1)醛类 (2)甲酸、甲酸盐、甲酸酯(3)醛糖(葡萄糖、麦芽糖) (4)不含醛基的果糖也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实验要点1、银氨溶液的制备:稀AgN O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消失。
高三化学有机化学实验
C 2 H4 乙醇,浓硫酸
C2 H 2 电石、水
制 取 装 置
启普发生器
(二)三种液体制备
溴苯 原料 苯、液溴 、Fe 粉 反 应 取代反应(卤化) 原理 硝基苯
长导管作用: 饱和Na2CO3溶液作用: 浓 H2SO4 在 此 反 应 中 作 用 :
苯、浓硝酸、浓硫酸 取代反应(硝化)
乙酸乙酯 CH3COOC2H5 乙酸、乙醇、浓硫酸 取代反应(酯化)
4. 银氨溶液:
Ⅳ、 银氨溶液: 与醛基(
O C H
)反应, 出现银镜现象。
含有醛基的物质主要有:醛、甲酸、甲酸酯、 甲酸盐、葡萄糖、麦芽糖等。
5. 金属钠 5
5 Ⅴ、金属钠
醇、酚、羧酸都能和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出氢气,而 烃、醚、酯等则不能。
6. 酸碱指示剂
Ⅵ、酸碱指示剂 ① 酸性:羧酸 ② 碱性:羧酸钠、苯酚钠等的溶液 、乙醇钠溶液
例 1 :下列一种试剂能将乙醇、乙醛、乙 酸三种物质的水溶液区分开的是: A.银氨溶液 B.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C.石蕊指示剂 D.氯化铁溶液
答案:B
例2:下列混合物,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乙醇和水
B.硝基苯和水 C.溴苯和水 D.四氯化碳和水
答案:A
练
习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酒精清洗沾在皮肤上的苯酚 B.用向下排空气集气法收集乙烯 C.用稀硝酸洗去做完银镜反应后的试管 D.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答案:A、C
填写下列空白: (1) 配制一定比例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和酸时, 操作注 意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步骤③中,为了使反应在 50-60ºC 下进行,常用 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步骤④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步骤④中粗产品用 5%NaOH 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纯硝基苯是无色,密度比水_____(填“小”或 “大”),具有_______气味的油状液体。
高中化学总复习 有机实验归纳
(一)有机物的制备实验 1.溴苯的制备原理:+Br 2―→Fe+HBr(1)加药顺序:铁粉→苯→液溴。
(2)长导管作用:冷凝回流。
(3)导管出口在液面上方:防倒吸。
(4)粗产品的物理性质:褐色油状物。
(5)提纯溴苯的方法:碱洗。
2.硝基苯的制备原理:+HO —NO 2―――→浓H 2SO 460 ℃+H 2O(1)加药顺序:浓硝酸→浓硫酸(冷却)→苯。
(2)长导管的作用:冷凝回流。
(3)温度计水银球位置:水浴中。
(4)水浴温度:60 ℃左右。
(5)粗产品的性质:淡黄色油状物,密度比水大,比混合酸小。
(6)提纯硝基苯的方法:碱洗。
3.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H—18OC2H5浓H2SO4+H2O△(1)加药顺序:乙醇→浓硫酸→醋酸。
(2)导管口在液面上方:防倒吸。
(3)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4)长导管作用:冷凝。
(5)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吸收乙醇、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二)有机物的性质实验 1.银镜反应 实验要点(1)银氨溶液的制备:稀AgNO 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消失。
Ag ++NH 3·H 2O===AgOH ↓+NH +4AgOH +2NH 3·H 2O===[Ag(NH 3)2]++OH -+2H 2O(2)原理:RCHO +2Ag(NH 3)2OH ――――→水浴加热RCOONH 4+2Ag ↓+3NH 3+H 2O 。
(3)反应条件:水浴加热。
(4)反应现象:产生光亮的银镜。
(5)注意点:①试管内壁洁净;②碱性环境;③银氨溶液必须现用现配。
2.醛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1)Cu(OH)2的制备:过量的NaOH 溶液中滴加几滴CuSO 4溶液。
Cu 2++2OH -===Cu(OH)2↓。
(2)反应原理:RCHO +2Cu(OH)2+NaOH ――→△RCOONa +Cu 2O ↓+3H 2O 。
(3)反应条件:加热。
(4)反应现象:产生砖红色沉淀——Cu 2O 。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复习有机实验专题课件
盐析
三、物质的检验鉴别方法 (1)依据水溶性鉴别
(2)依据密度大小鉴别
(3)依据有机物的结构特征或官能团鉴别
官能团
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苯的同 系物、有还原性的物质等
加试剂
酸性高锰酸钾
碳碳双键
溴水
-OH 醇羟基
钠 灼热的铜丝
酚羟基
氯化铁
-CHO 醛基 -COOH 羧基
例题
在提纯粗苯甲酸(C6H5—COOH,常温下为晶体)过程中,下列操作未 涉及的是( A )
提纯粗苯甲酸(C6H5—COOH,常温下为晶体)的步骤为:①将粗苯甲酸充分溶解于少量热水中, 用到C装置;②将溶液蒸发浓缩得到苯甲酸的饱和溶液,用到装置D;然后趁热过滤,除去不溶 性杂质,用到B装置;③滤液冷却结晶,滤出晶体;④洗涤晶体。并未涉及A操作,因此选A。
3.乙炔的实验制法和性质检验 实验原理:
注意要点; 注1.不意能要使点用; 启普发生器; 12..不用能饱使和用食启盐普水发代生替器水;(减小反应速率) 23..用用饱分和液食漏盐斗水来代控替制水滴;加水的速度; 4.产物中混有杂质硫化氢、磷化氢 5.用硫酸铜溶液除杂。
4.溴苯实验室制法
注意要点: 1.反应原料不能用溴水 2.长玻璃导管口接近液面,不能插入液面以下(防倒吸) 3.长导管作用:冷凝回流、导气 4.溴苯:水洗、碱洗、水洗、干燥、蒸馏
3.过滤
※如何洗涤沉淀 沿玻璃棒向漏斗(或过滤器)中注入少量 水,使水浸没过沉淀,重复2~3次
※如何证明沉淀已洗涤干净 ①取样(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一洁净的试管中) ②加试剂[加入××试剂] ③现象(不产生××沉淀、溶液不变××色或不产 生××气体) ④结论(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高三有机实验复习(专题复习、比赛优质课件)
2、制乙烯
CH2-CH2 H OH
浓H2SO4 170℃
CH2=CH2 ↑+H2O
实验要点
1)药品及其比例:无水乙醇、浓硫酸(1:3) 2)温度计水银球位置: 反应液中 3)碎瓷片的作用: 防爆沸 4)温度控制: 迅速升至170 ℃ 5)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6)用NaOH洗气:混有杂质CO2、SO2、乙醚及乙醇 7)加药品顺序:碎瓷片、无水乙醇、浓硫酸 8)收集: 排水集气
(1)仪器B的名称是 , (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液后(填标号〕 . a、直接将乙酸异戊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异戊从分液端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脂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酚从上口倒出 (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 . (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 · (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_ (填标号)。
二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
(C) 甘油和水,乙醛和水,乙酸和乙醇
(D )
油酸和水, 甲苯和水,己烷和水
练习: 请判断下列除杂所用试剂和分离方法是否正确:
分散系
乙酸乙酯(乙酸、乙醇 )
所用试剂
分离方法
饱和 Na2溶液 CO3 NaOH
NaOH溶液 Na2SO NaOH 溶液 3溶液
酸性KMnO4、碱石灰
对溴苯制备的装置的改进和探究
反 应 装 置 的 改 进
尾气吸收的装置
改变吸收试剂,得到不同的反应现象
H2O
浓NH3•H2O
AgNO3溶液
高三必修化学知识点有机实验
高三必修化学知识点有机实验
1.注意加热方式
有机实验往往需要加热,而不同的实验其加热方式可能不一样。
⑴酒精灯加热。
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用酒精灯加热。
教材中用酒精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乙烯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蒸馏石油实验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⑵酒精喷灯加热。
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比酒精灯的火焰温度要高得多,所以需要较高温度的有机实验可采用酒精喷灯加热。
教材中用酒精喷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煤的干馏实验。
⑶水浴加热。
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100℃。
教材中用水浴加热的有机实验有:银镜实验(包括醛类、糖类等的所有的银镜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水浴温度为60℃)、酚醛树酯的制取实验(沸水浴)、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水浴温度为70℃~80℃)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等)水解实验(热水浴)。
⑷用温度计测温的有机实验有: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以上两个实验中的温度计水银球都是
插在反应液外的水浴液中,测定水浴的温度)、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度)和石油的蒸馏实验(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具支烧瓶支管口处,测定馏出物的温度)。
在高中复习阶段,大家一定要多练习题,掌握考题的规律,掌握常考的知识,这样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分数。
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必修化学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高中化学有机物专题复习有机实验内容选修五
如:己烷、己烯、乙醇、乙醛、溴乙烷五种无 色液体。
第八页,共二十八页。
有机物的鉴别 : (jiànbié)
二、烃的衍生物鉴别的常用(chánɡ 方法: yònɡ)
3、加金属钠—有无气泡。 4、加Na2CO3—有无气泡。
5、加NaOH和酚酞溶液—红色褪去;煮沸 后红 色褪去。
6、银氨溶液—有无银镜反应。
7、新制Cu(OH)2—沉淀溶解;红色沉淀。
第九页,共二十八页。
有机物的鉴定 : (jiàndìng)
一、卤代烃中卤原子的鉴定:
1、步骤(含试剂(shìjì)):
(1)取少量卤代烃,
(2)加氢氧化钠溶液,
(3)充分振荡或加热,
(4)加硝酸酸化, (5)加硝酸银溶液,
2、现象:若产生白色(淡黄色、黄色)沉淀。 3、结论: 有-Cl、(-Br、-I)。
有机物的提纯 、分离: (tíchún)
有机物提纯的三种常用方法:
一.洗气法: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某些杂质气体, 洗涤剂必须只能吸收杂质气体。
如实验室制取的乙烯中常混有SO2等,为
了提纯乙烯,通常(tōngcháng)可将其通入盛有NaOH溶 液的洗气瓶以除去SO2。又如要除去甲烷中的乙 烯或乙炔,可将其通入盛有溴水的洗气瓶。
练习:不洁净(jiéjìng)玻璃仪器洗涤方法正确的是 ( )B
A.做银镜反应后的试管用氨水洗涤
B.做碘升华实验后的烧杯用酒精洗涤 C.盛装苯酚后的试管用盐酸洗涤 D.实验室制取O2后的试管用稀HCl洗涤
第十三页,共二十八页。
有机实验 专题: (shíyàn)
练习:区别(qūbié)乙醛、苯和溴苯,最简单的方法 是( A)
2023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常见有机实验课件
(2)长直玻璃导管作用: 冷凝回流。或加球形冷凝管:冷凝回流,可增大 原料利用率和产物产率。
(3)控制温度50~60 ℃,采用水浴加热。(优点:易于控温、受热均匀) (4)浓硫酸作用: 催化剂和吸水剂。 (5)试剂添加顺序: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浓硝酸中,并不断振荡降温
,冷却后再逐滴滴入苯,边滴边振荡。 若将硝酸加入硫酸中,产生的不良后果:液体飞溅、硝酸挥发、硝
4.饱和碳酸钠溶液作用: 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 酸乙酯的溶解度。
5.浓硫酸作用: 催化剂和吸水剂 6.长弯导管作用:导气、冷凝 7.试管A加热的目的:a.加快反应速率 b. 促进乙酸乙酯的挥发,使平衡正向移 动,提高产率 8.B装置现象:溶液分层,上层为油状物,有香味。获得乙酸乙酯的方法:分 液(酯类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酸分解
(6)将反应液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底部有黄色油状物质,混有NO2的硝基苯。
(7)纯硝基苯为无色、具有苦杏仁气味的油状液体,其密度大于水,有毒。
(8 )简述粗产品获得纯硝基苯的实验操作:
①水洗:用蒸馏水洗,优点:可减少后续碱的用量。水洗后分液。
②碱洗: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洗涤(作用:除去硝酸和硫酸),碱洗 后分液。 ③水洗:再用蒸馏水洗涤(作用:除去氢氧化钠溶液及与其反应生成的 盐),分液。 ④干燥:常用有机物干燥剂:无水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钠,干燥剂 体现吸水性。
SO2
Cu+2H2SO4(浓)==(加 热)CuSO4+SO2↑+2H2O
通入浓硫酸 浓硫酸
收集装置
排水或向上 排空气
排水或向上 排空气
排水或向上 排空气
尾气处理 无 无 无
气体检验
用带火星 小木条检 验,小木 条复燃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实验复习(37张)
(有机实验内容)
有机物的制备:
一、乙烯的制备:
1、反应原理:CH3CH2OH
浓硫酸 170℃
CH2=CH2 +H2O
2、反应条件:加浓硫酸加热至170℃
3、发生装置:课本P126图5-10 4、注意点:(1)乙醇与浓硫酸的体积比,(2)温
度计的作用和位置,(3)沸石,(4)反应过程中 混合液变黑的原因。
4、反应现象:光亮的银镜
5、注意点:(1)试管内壁洁净,(2)碱性环境。
重要的有机实验:
八、红色沉淀反应: 12、、C反过u应量(CO的原uH2N+理)+2a2的O:OH新H溶-制=液:C中u滴(O加H)几2↓滴CuSO4溶液。 CH3CHO+2Cu(OH)2 2CH3COOH+Cu2O↓+2H2O 3、反应条件:加热 4、反应现象:红色沉淀-Cu2O 5、注意点:(1)Cu(OH)2须新制,
(2)碱性 1、实验原理: 2、反CH应3CO条OC件2H:5+H2O 无机酸或碱 C2H5OH+CH3COOH
(1)水浴加热,(2)无机酸或碱作催化剂, (3)若加碱不仅是催化剂而且中和水解后 生成的酸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3、实验现象: (1)酯的香味变淡或消失, (2)酯层变薄或消失使不再分层。
重要的有机实验:
一、甲烷的氯代: 1、实验原理: 2、反应条件:光照 3、反应装置:P116图5-5 4、实验现象:(1)气体颜色变淡,(2)液面上
升,(3)油状液体产生。 5、注意点:(1)产物的状态,
(2)产物不是纯净物。
重要的有机实验:
二、石油的分馏: 1、实验原理:利用混合物各组份的沸点不同,
三、醛基的鉴定: 1、试剂:碱性环境下加入银氨溶液,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5_____有机实验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五有机实验知识点:一、实验室制乙烯1、药品配制:=;2、原理:;3、发生与收集装置:;4、所用仪器:等。
5、温度剂位置:二、实验室制乙炔1、药品:;2、原理:;3、发生装置:;4、收集方式:。
5、注意问题:三、实验室蒸馏石油的几个问题:1、仪器装置:2、碎瓷片的感化:;3、温度计的位置:;4、冷凝管的感化:;5、冷凝管的进水、排水标的目的:。
四:乙酸乙酯的制备1、药品的配制:2、化学反映:3、浓硫酸的感化:4、反映加热的原因:4、制出的乙酸乙酯中经常含有的杂质:除去杂质的方式是:五、卤代烃卤素原子的检验:检验方式:六、某醛结构简式如下 (CH3)2C=CHCH2CH2CHO(1)检验分子中醛基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检验C=C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2)实际操作中,哪一个官能团应先检验?七、淀粉水解产物的检验。
1、检验是否已经开始水解:2、检验是否已经完全水解:八、分液:分手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可用分手的方式。
九:洗气:用液体反映物除去气体中的杂质的方式称为洗气典型例题:例1:除杂问题:(1)溴苯(Br2)(2)苯(苯酚)(3:甲烷(乙烯)(4)乙酸乙酯(乙酸、乙醇)(5):淀粉(葡萄糖)(6):乙醇(H2O)(7):苯(甲苯)(8)番笕(甘油和过量碱)例2:(07北京模拟)某校学生小组为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并证明乙酸为弱酸,进行下述实验。
Ⅰ.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关系该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1)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大理石与乙酸溶液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A中反映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中,实验现象为,反映的离子方程式为。
(3)有学生认为(2)中的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理由是,改善该装置的方式是。
Ⅱ.证明乙酸为弱酸。
(4)现有pH=3的乙酸溶液、蒸馏水、石蕊试液及pH试纸,用最简便的实验方式证明乙酸为弱酸:例3、(09年北京顺义有机)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映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获得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
高考有机化学二轮复习研究有机物步骤
高考有机化学二轮复习研究有机物步骤
2.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
(1)蒸馏
适用: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物。
注意事项:
①该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
②该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
(2)重结晶
适用:常用于分离、提纯固态有机物。
注意事项:
①杂质在所选溶剂中溶解度很小或很大。
②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3)萃取、分液
利用有机物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将有机物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
(3)物理方法
①红外光谱:分子中化学键或官能团对红外线发生振动吸收,不同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上将处于不同的位置,从而获得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有机实验知识点:一、实验室制乙烯1、药品配制:=;2、原理:;3、发生与收集装置:;4、所用仪器:等。
5、温度剂位置:二、实验室制乙炔1、药品:;2、原理:;3、发生装置:;4、收集方法:。
5、注意问题:三、实验室蒸馏石油的几个问题:1、仪器装置:2、碎瓷片的作用:;3、温度计的位置:;4、冷凝管的作用:;5、冷凝管的进水、排水方向:。
四:乙酸乙酯的制备1、药品的配制:2、化学反应:3、浓硫酸的作用:4、反应加热的原因:5、制出的乙酸乙酯中经常含有的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是:五、卤代烃卤素原子的检验:检验方法:六、某醛结构简式如下 (CH3)2C=CHCH2CH2CHO(1)检验分子中醛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C=C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际操作中,哪一个官能团应先检验?七、淀粉水解产物的检验。
1、检验是否已经开始水解:2、检验是否已经完全水解:八、分液: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可用分离的方法。
九:洗气:用液体反应物除去气体中的杂质的方法称为洗气典型例题:例1:除杂问题:(1)溴苯(Br2)(2)苯(苯酚)(3:甲烷(乙烯)(4)乙酸乙酯(乙酸、乙醇)(5):淀粉(葡萄糖)(6):乙醇(H2O)(7):苯(甲苯)(8)肥皂(甘油和过量碱)例2:(07北京模拟)某校学生小组为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并证明乙酸为弱酸,进行下述实验。
Ⅰ.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关系该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1)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大理石与乙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A中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中,实验现象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有学生认为(2)中的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理由是,改进该装置的方法是。
Ⅱ.证明乙酸为弱酸。
(4)现有pH=3的乙酸溶液、蒸馏水、石蕊试液及pH试纸,用最简便的实验方法证明乙酸为弱酸:例3、(09年北京顺义有机)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
(2)反应中加入过量的乙醇,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改为在蒸馏烧瓶内先加入乙醇和浓硫酸,然后通过分液漏斗边滴加乙酸,边加热蒸馏。
这样操作可以提高酯的产率,其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拟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下列框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则试剂a是:____________,分离方法I是____________,分离方法II是____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______,分离方法III是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位同学欲将所得含有乙醇、乙酯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提纯,在未用指示剂的情况下,他们都是先加NaOH溶液中和酯中过量的酸,然后用蒸馏法将酯分离出来。
甲、乙两人实验结果如下:甲得到了显酸性的酯的混合物乙得到了大量水溶性的物质丙同学分析了上述实验目标产物后认为上述实验没有成功。
试解答下列问题:①甲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乙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化训练:1、(07宁夏)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2、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A.碘和乙醇B.丙醇和乙二醇 C.溴苯和水 D.甘油和水3、用括号内试剂及操作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A、苯中的甲苯(Br2水、分液)B、溴乙烷中的乙醇(水、分液)C、乙醇中的水(CaO、蒸馏)D、溴苯中的溴(NaOH溶液、分液)4、只用一种试剂,区别甲苯、四氯化碳、已烯、乙醇、碘化钾溶液、亚硫酸六种无色液体,应选用()A、酸性KMnO4溶液B、溴水C、碘水D、硝酸银溶液5下列物质中,可用来鉴别苯酚、乙醇、甲苯、氢氧化钠、硝酸银溶液的一种试剂是( )A.溴水B.新制Cu(OH)2C.FeCl3溶液D.Na2CO3溶液6、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A、福尔马林(蚁酸):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蒸馏,收集馏出物B、乙醇(乙醛):加新制Cu(OH)2溶液,加热至沸腾,过滤取溶液C、苯(苯酚):加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去下层液体D、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在NaOH溶液中滴入少量CuSO4溶液,其中NaOH是过量,来配制新制Cu(OH)2B.在稀氨水中逐渐加入稀的硝酸银溶液来配制银氨溶液C.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层后,除去水层D.溴乙烷在氢氧化钠存在下进行水解后,加入硝酸银溶液,可检验溴离子的存在8、欲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有下列操作:①蒸馏②过滤③静置、分液④加入足量金属钠⑤通入过量的CO2 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⑦加入足量的FeCl3的溶液⑧加入乙酸与浓H2SO4混合共热。
合理的操作步骤是:()A.④⑤⑧B.⑥①⑤③C.⑧①D.⑧②⑤③9、、一个学生做乙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取1mol/L CuSO4溶液和0.5mol/L NaOH溶液各1ml,在一支洁将的试管内混合后,向其中又加入5ml 40%的乙醛,加热煮沸,结果无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失败原因可能是() A未充分加热 B加入乙醛太少C加入NaOH溶液的量不够 D加入CuSO4溶液的量不够10、可用于鉴别以下三种化合物的一组试剂是()乙酰水杨酸丁香酚肉桂酸①银氨溶液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③氯化铁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A ②与③B ③与④C ①与④D ①与②11、(02上海)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之,再与溴水反应。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主要的化学方程式。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炔与澳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多选扣分)。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3)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
(4)请你选用下列四个装置(可重复使用)来实现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将它们的编号填入方框,并写出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
(a)(b)(c)(d)→→→(电石、水)()()(溴水)(5)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
12、已知:以铜作催化剂,用空气氧化醇制取醛,事实上是空气先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热的氧化铜再氧化醇生成醛。
某实验室中用甲醇、水、空气和铜粉(或氧化铜)制取甲醛溶液。
左表给出甲醇、甲醛的沸点和水溶性:右图是两个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右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左边的气体发生装置不同,分别如甲和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仪器组装完成后,加装试剂前必须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按甲装置进行实验,则通入A的X是______,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若按乙装置进行实验,则B管中应装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 ____ 。
(4)试管C中应装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套装置中都需要加热的仪器有__________(填A、B、C)。
(6)若欲得到较浓的甲醛溶液,你认为选用哪套装置较好?__________(填“甲”或“乙”)。
13、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4-1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请回答:(1)浓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D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____________;再加入(此空从下列选项中选择)_________;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A.五氧化二磷B.碱石灰C.无水硫酸钠D.生石灰典型例题:例1:(1)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 (2)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 (3)溴水 洗气 (4)饱和碳酸钠溶液 分液 (5)渗析 (6)氧化钙 蒸馏 (7)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分液 (8)氯化钠 过滤 例2:(1)(3分)关闭止水夹,从左管向C 型管内加水,至管液面高于右管,静置一段时间 后,若U 型管两侧液面差不发生变化,则气密性好(2分) CaCO 2+2CH 3COOH=(CH 3COO )2Ca+CO 2↑+H 2O (2)(1分)试管内溶液出现浑浊;(2分) —O -+CO 2+H 2O → →OH+HCO 3-(3)乙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乙酸也可以和苯酚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2分)装置A 和B 之间连接一个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 (4)(3分)取一定体积的乙酸溶液,加蒸馏水稀释100倍,用 pH 试纸测其pH ,pH<5,则证明乙酸是弱酸(答案合理均给分)例3: (1)碎瓷片,防止爆沸 (2)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3)及时地蒸出生成物,有利于酯化反应向生成酯的方向进行 (4)a :饱和Na 2CO 3溶液;I :分液;II :蒸馏;b :硫酸;III :蒸馏 (5)①所加的NaOH 溶液较少,没有将余酸中和 ②所加的NaOH 溶液过量使酯完全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