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实验专题完整版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复习蒸发皿液体的蒸发、浓缩和结晶;直接加热体积<2/3;取、放要用坩埚钳;瓷质蒸发皿不能骤冷(通常放在石棉网上冷却),以免破裂或烧坏桌面;强碱溶液加热应用铁质蒸发皿坩埚固体的干燥或结晶水合物的脱水;可直接加热,冷却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取、放坩埚须用坩埚钳;一般与泥三角,三脚架配套使用存放容器细口玻璃瓶广口玻璃瓶主要用途:都是用于分装各种试剂。

使用注意事项:①广口瓶盛装固体试剂,细口瓶盛装液体试剂,滴瓶盛装常用试剂。

②见光易分解或易挥发的试剂装入棕色瓶。

③盛放强碱性试剂不能用磨口玻璃塞,可用橡皮塞。

滴瓶胶头滴管主要用途:取用或滴加少量液体。

使用注意事项:①吸液后不得倒置,以免药液腐蚀或污染胶头。

②向容器内滴加试剂时,滴管尖不应伸入容器内(做Fe(OH)2的制取实验时例外)。

③用毕洗净,不能未经洗净而一管多用。

集气瓶主要用途:用于收集气体和做固体在气体中的燃烧实验。

使用注意事项:①注意与广口瓶区别,集气瓶是口上面磨砂,以便用毛玻璃片密封瓶内气体,而广口瓶是口内侧磨砂,以便与瓶塞配套使用。

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集气瓶内要装满水,在盛水的水槽中倒立后瓶内无气泡。

③收集气体后,盖好毛玻璃片,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正放在桌上,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倒在放桌上。

④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实验时,应根据反应气体的性质,瓶底有时应有水或一层细砂。

支撑夹持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火焰高度确定铁圈的高度,垫上湿棉网三角架铁架台的替用品滴定管夹滴定专用试管夹从底部往上套坩埚钳用于夹持坩埚或蒸发皿加热仪器酒精灯热源500℃左右;酒精容积<2/3防溢出着火;不能<1/3,防蒸气多点火炸;禁止灯的引燃及燃着时加酒精;用外焰加热,仪器不触灯芯,防骤冷炸裂;灯帽盖灭,不得吹灭。

酒精喷灯高温加热用练习:1.现有下列仪器,①集气瓶;②量筒;③烧杯;④表面皿;⑤蒸发皿;⑥容量瓶;⑦圆底烧瓶。

其中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A.②③⑤ B.③⑥⑦ C.①③④D.③⑤⑦2.下列实验操作过程均必须用到的仪器是()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③过滤④蒸发⑤硫酸铜晶体里的结晶水测定 A.烧杯B.玻璃棒C.胶头滴管D.漏斗3.下列操作中的仪器使用不正确的是()A.用碱式滴定管盛装高锰酸钾溶液B.用铁坩埚灼烧烧碱C.用铁坩埚除去纯碱晶体中的结晶水D.加热蒸发皿时不用石棉网4.实验室中保存下列药品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硝酸银固体盛放在棕色的细口瓶中B.浓硫酸长期盛放在带磨口玻璃塞的细口瓶中C.金属锂长期盛放在装有煤油的广口瓶中 D.烧碱溶液长期盛放在带磨口玻璃塞的细口瓶中5.双球洗气管是一种多用途仪器,常用于去除杂质、气体干燥、气体吸收(能防止倒吸)等实验操作。

【高考化学】高考化学实验3500个(精校版)

【高考化学】高考化学实验3500个(精校版)

【高考化学】高考化学实验3500个(精校版)本文档收集了3500个精选的高考化学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复和准备高考化学科目。

以下是一些实验的简要介绍和相关实验内容提要。

1. 酸碱滴定实验: 通过滴定分析法确定溶液中的酸碱物质的含量和浓度。

酸碱滴定实验: 通过滴定分析法确定溶液中的酸碱物质的含量和浓度。

2. 电解质性质实验: 通过电解分解物质来研究电解质的特性和变化。

电解质性质实验: 通过电解分解物质来研究电解质的特性和变化。

3.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实验: 研究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的性质和特点,包括金属活动性的比较和非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实验: 研究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的性质和特点,包括金属活动性的比较和非金属的化学性质。

4.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研究酸与碱中和反应的特性和变化,包括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和物质消耗。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研究酸与碱中和反应的特性和变化,包括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和物质消耗。

5. 化学平衡实验: 研究化学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关系,包括影响平衡位置变化的因素。

化学平衡实验: 研究化学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关系,包括影响平衡位置变化的因素。

6.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 研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和特点,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和氧化态的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 研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和特点,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和氧化态的变化。

以上只是部分实验的简要介绍,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请参考相关实验手册和教材。

希望这份实验集对你的高考化学复有所帮助。

祝你取得优异的成绩!请注意,本文档的内容仅供参考,实验操作时请遵守安全规范并在指导下进行。

高三化学必修一课本实验大全

高三化学必修一课本实验大全

必修一实验大全(一)物质及其变化实验实验1-1【P8,胶体实验】【实验操作】取两个100 mL小烧杯,分别加入40 mL蒸馏水和40 mL CuSO4溶液。

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

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观察制得的Fe(OH)3胶体。

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结论】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而光束通过CuSO4溶液时,则看不到此现象。

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可被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丁达尔效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例如,当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或者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人密林中时,都可以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也属于丁达尔效应。

实验1-2【P13,物质的导电性】【实验操作】在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干燥的NaCl固体、KNO3固体和蒸馏水,如图1-9所示连接装置,将石墨电极依次放入三个烧杯中,分别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现象。

取上述烧杯中的NaCl固体、KNO3固体各少许,分别加入另外两个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溶液。

如图1-9所示,将石墨电极依次放入NaCl溶液、KNO3溶液中,分别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结论】实验表明,干燥的NaCl固体、KNO3固体都不导电,蒸馏水也不导电。

但是,NaCl溶液、KNO3溶液却都能够导电。

实验1-3【P16,Na2SO4与BaCl2的反应】【实验操作】向盛有2 mL Na2SO4稀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 mL BaCl2稀溶液,观察现象并分析。

通过上述现象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Na2SO4稀溶液与BaCl2稀溶液混合时,Na+、Cl-都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而SO42-与Ba2+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的BaSO4白色沉淀。

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汇总

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汇总

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汇总高中化学实验汇总一、《必修一》1、粗盐提纯这个实验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Cl2、MgCl2和一些硫酸盐。

试剂的添加顺序应按照规定顺序添加。

实验操作包括:加水搅拌、过滤、再结晶等步骤。

2、溶液中SO42-检验方法这个实验介绍了检验溶液中SO42-的方法。

同时还介绍了检验溶液中Ag+的方法。

3、蒸馏这个实验介绍了蒸馏的仪器和注意事项,如沸石、冷却水流向、弃去开始的馏出液等。

4、萃取分液这个实验介绍了萃取分液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查漏和观察溶液颜色。

同时还介绍了溴水、溴的CCl4溶液、液溴、溴蒸气、碘水、碘的CCl4溶液、碘、碘蒸气和玻璃塞上的小孔作用等知识点。

5、电解水这个实验介绍了气体摩尔体积、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等知识点。

同时还解释了实验中正负极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的原因。

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这个实验介绍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7、胶体的性质和制备1)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将FeCl3加入NaOH溶液中,搅拌并加热,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2) 丁达尔效应:将NaCl加入AgNO3溶液中,观察到白色沉淀,说明Ag+离子被Cl-离子取代,产生了丁达尔效应。

3) 浊液和胶体过滤后:浊液可以通过滤纸过滤,而胶体则需要使用特殊的过滤器,例如著名的___-赫维法。

补充:利用半透膜实验可以区分浊液、溶液和胶体。

半透膜只允许溶剂通过,而不允许悬浮物通过。

因此,溶液可以通过半透膜,而浊液和胶体则不能。

4) 电泳:带正电的胶粒会向阴极移动,而带负电的胶粒则会向阳极移动。

这种现象可以用于分离胶体中的不同成分。

8、离子反应1) Na2SO4 + KCl → 无明显反应。

2) Na2SO4 + BaCl2 → 生成白色沉淀,表明SO42-离子与Ba2+离子反应生成BaSO4.3) NaOH + HCl → 生成水和氯化钠。

4) CuSO4 + NaOH → 生成蓝色沉淀,表明Cu2+离子与OH-离子反应生成Cu(OH)2.5) NaOH(酚酞)+ HCl → 酚酞指示剂的颜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表明OH-离子被H+离子取代。

(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汇总

(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汇总

高中化学课本实验汇总一、《必修一》1、粗盐提纯P5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Cl2、MgCl2和一些硫酸盐按顺序写出所选试剂添加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涉及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中SO42—检验方法P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Ag+检验方法P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馏P7-8所涉及的实验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沸石、冷却水流向、弃去开始的馏出液……4、萃取分液P9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查漏(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颜色:溴水_______ 溴的CCl4溶液_______ 液溴_______ 溴蒸气_______碘水_______ 碘的CCl4溶液_______ 碘_______ 碘蒸气_______玻璃塞上的小孔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电解水P13气体摩尔体积、正氧负氢、氧一氢二实验中正负极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的原因:(2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P16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误差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胶体的性质和制备P26(1)氢氧化铁胶体制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丁达尔效应:(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浊液和胶体过滤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浊液、溶液、胶体利用半透膜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泳(P28科学视野)补充:带正电的胶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负电的胶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离子反应P31-33(现象)(1)Na2SO4+KCl_____________ (2)NaSO4+BaCl2_____________(3)NaOH+HCl_____________ (4)CuSO4+NaOH_____________(5)NaOH(酚酞)+HCl_____________ (6)Na2CO3+HCl_____________9、钠单质的性质P47、P49(1)如何取一小块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钠的切割、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钠与水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铝单质的性质P48铝熔化实验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铁单质与水反应P50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棉花、肥皂液、氢气的检验1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P55注意:放热反应,滴加酚酞(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P56(1)外观差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于水温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加酚酞溶液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热分解实验(大管套小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酸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焰色反应P57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焰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氢氧化铝的性质P58(1)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2)Al(OH)3加稀盐酸和NaOH溶液16、铁的氢氧化物P60(1)FeCl3溶液和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2)Fe(OH)2的制备沉淀在空气中放置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设计实验长时间观察到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Fe3+的检验P61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Fe2+的检验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Fe2+和Fe3+的相互转化P61FeCl3溶液中加Fe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FeCl2酸性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P62现象,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硅酸的制备P76Na2SiO3(1:2或1:3稀释)+酚酞+稀盐酸,至红色变浅接近消失。

(完整word版)[高考理综]高三化学实验专题训练精品合集.doc

(完整word版)[高考理综]高三化学实验专题训练精品合集.doc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补充一、基本操作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是一种基本技能,是进行实验操作的基本功。

它包括:试纸的使用、仪器的安装、滴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苹取和分液、结晶、蒸馏、蒸发、过滤、加热、溶解、药品的取用和存放、器皿的洗涤、气密性检验等。

(1)器皿的洗涤原则:不能留有任何杂质。

洗净标志:内壁附着水均匀,既不聚成水滴,又不成股流下。

常见的几种除掉容器内壁杂质的方法:①内有油脂的试管:用热碱液洗涤。

②内有 MnO 2的试管:用盐酸洗涤,需加热后再用水冲洗。

③做完银镜反应的试管:应用稀HNO 3洗涤。

④做完酚醛树脂实验的试管:应用酒精浸泡后洗涤。

⑤内壁附有硫磺的试管:可以用CS2洗涤或用热的碱液洗涤。

③沾有不溶性碱、难溶性碳酸盐的试剂瓶:应用浓盐酸洗涤。

( 2)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取用时,用量筒(粗制量器)或用移液管、滴定管(精确量器),注意无色或浅色的液体取用时看液体的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在取液体到最后阶段时,应改用胶头滴管添加液体,勿使液体超过刻度线。

固体药品取用时,块状物用镊子,顺器壁慢慢滑落底部;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用纸槽将药品伸进底部倒入。

定量的固体取用时应用托盘天平,在使用时要注意调节零点;在称取易变质的、易潮解的药品时应该用器皿盛装。

( 3)试剂的存放一般来说,固体药品宜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应用细口瓶盛放。

碱性溶液不宜用磨口玻璃瓶塞。

受热或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则应用棕色试剂瓶盛装,并放置低温处。

对一些特殊试剂的保存,应采用特殊的方法。

例如:①易吸水、易潮解、易被氧化的物质应密封存放。

如浓硫酸、苛性钠、碳化钙、苯酚、绿矾、亚硫酸钠等。

②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应用棕色试剂瓶存放。

如浓硝酸、硝酸银、新制氯水、高锰酸钾、双氧水等。

③水溶液呈碱性或具有粘性的物质应用软木瓶塞或用橡皮塞。

如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水玻璃、偏铝酸钠溶液等。

④由于橡胶成分中含具有不饱和键的物质,故装有浓硝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等物质的试剂瓶不能采用橡胶塞或软木塞。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讲解教案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讲解教案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讲解教案
实验名称: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能够了解酸和碱的性质,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特点。

实验材料:
1. 盐酸溶液
2. 碳酸钠溶液
3. 酚酞指示剂
4. 试管
5. 坩埚和黏合剂
6. 火钳
7. 火柴
实验步骤:
1. 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倒入一个试管中。

2. 在另一个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溶液。

3. 将酚酞指示剂加入碳酸钠溶液中,并轻轻摇匀。

4. 将盐酸溶液中加入的盐酸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直到出现颜色变化。

5. 记录所需盐酸溶液的滴数,并计算反应中生成的盐和水的化学计量比。

实验原理:
碳酸钠为碱性物质,盐酸为酸性物质,当二者反应时会产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酚酞指示剂为酸碱指示剂,在酸性环境下呈现无色,在碱性环境下呈现粉红色。

因此,在实验中,当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时,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使溶液呈现粉红色,从而可以观察到反应的进行。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使用的化学品需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2.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火源的安全,避免发生火灾事故。

3. 实验结束后需将化学废液正确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实验延伸:
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的酸和碱在反应中产生的产物的比例,或者尝试将其他酸碱对组合进行实验,探究不同酸碱对之间的中和反应特点。

高考化学主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具体实验80例

高考化学主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具体实验80例

⾼考化学主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具体实验80例主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具体实验80例1.镁条在空⽓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量的热,⽣成⽩烟同时⽣成⼀种⽩⾊物质。

2.⽊炭在氧⽓中燃烧:发出⽩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焰,放出热量,⽣成⼀种有刺激性⽓味的⽓体。

4.铁丝在氧⽓中燃烧:剧烈燃烧,⽕星四射,放出热量,⽣成⿊⾊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味⽓体⽣成,试管上有液滴⽣成。

6.氢⽓在空⽓中燃烧:⽕焰呈现淡蓝⾊。

7.氢⽓在氯⽓中燃烧:发出苍⽩⾊⽕焰,产⽣⼤量的热。

8.在试管中⽤氢⽓还原氧化铜:⿊⾊氧化铜变为红⾊物质,试管⼝有液滴⽣成。

9.⽤⽊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成⽓体通⼊澄清⽯灰⽔,⿊⾊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属颗粒,⽯灰⽔变浑浊。

10.⼀氧化碳在空⽓中燃烧:发出蓝⾊的⽕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体⽣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晶体逐渐变为⽩⾊粉末,且试管⼝有液滴⽣成。

13.钠在氯⽓中燃烧:剧烈燃烧,⽣成⽩⾊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冷烧杯罩在⽕焰上:发出淡蓝⾊⽕焰,烧杯内壁有液滴⽣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沉淀⽣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沉淀⽣成。

17.⼀带锈铁钉投⼊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并有⽓体⽣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絮状沉淀⽣成。

19.将Cl2通⼊⽆⾊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的物质产⽣。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沉淀⽣成。

21.盛有⽣⽯灰的试管⾥加少量⽔:反应剧烈,发出⼤量热。

22.将⼀洁净铁钉浸⼊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有红⾊物质附着,溶液颜⾊逐渐变浅。

23.将铜⽚插⼊硝酸汞溶液中:铜⽚表⾯有银⽩⾊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灰⽔的试管⾥,注⼊浓的碳酸钠溶液:有⽩⾊沉淀⽣成。

高中化学实验(必考)超详细

高中化学实验(必考)超详细

高中化学实验(必考)超详细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进行一系列化学实验,帮助高中学生加深对化学原理和实验操作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实验材料
- 烧杯
- 试管
- 温度计
- 平衡
- 燃烧器
- 酒精灯
- 输液器
实验步骤
实验1: 酸碱滴定
1. 准备100 mL稀硫酸。

2. 将酸放入烧杯中。

3. 使用输液器,滴加碱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呈现中性。

实验2: 气体收集与测定
1. 准备氢气生成装置。

2. 在试管内加入适量的锌粉和稀硫酸。

3. 收集气体,并进行气体测量及密度计算。

实验3: 反应速率测定
1. 将一定量的亚硫酸钠和稀盐酸放入试管中。

2. 记录反应开始时间。

3. 观察反应的变化,并记录下消耗时间。

实验4: 非金属元素的检验与鉴定
1. 在燃烧器中加入适量的非金属物质。

2. 点燃燃烧器,并通过燃烧观察其特征变化,以鉴定该非金属
物质。

注意事项
- 在进行实验时,务必佩戴实验室服和护目镜,确保安全。

- 每次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操作正确。

- 所有废弃物应按照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不可乱丢乱放。

高中化学课外实验大全

高中化学课外实验大全

高中课外实验示温溶液【原理】(1)二氯化钴所含的结晶水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较大,存在如下平衡:从上述平衡看出,温度越低,蓝色的无水二氯化钴越容易跟水结合而生成红色的六水二氯化钴。

在高温、干燥条件下,红色的六水二氯化钴容易变成蓝色的二氯化钴。

(2)铬离子能跟不同数量的水分子形成不同程度的水合异构体。

例如,温度较高时形成绿色的五水合铬离子,温度较低时变成蓝紫色的六水合铬离子。

(3)蓝色硫酸铜溶液会跟无色溴离子作用,生成绿色的四溴合铜离子。

当温度升高时,该溶液中四溴合铜离子的浓度增大,所以溶液呈绿色。

四溴合铜离子在低温下浓度极小,溶液呈硫酸铜的蓝色。

【操作】(1)取一粒二氯化钴晶体,放在一支洁净的试管里,逐滴加入95%的酒精使它溶解。

这时得到的溶液呈蓝紫色。

在溶液里逐滴滴加清水,每滴一滴就振荡均匀,直到溶液刚呈粉红色为止。

慢慢加热这试管,不久溶液转为紫色,继续升温,溶液慢慢由紫色变蓝色,即温度越高,溶液颜色越接近蓝色。

把溶液冷却到室温,溶液颜色又慢慢恢复到粉红色。

(2)在一只小锥形瓶中加入50mL稀硝酸,再加入4g三氧化二铬,得到蓝紫色的浓度约10%的硝酸铬溶液。

给这溶液加热变成绿色,冷却后又变成蓝紫色。

这个实验的颜色变化能反复进行。

(3)取一只小烧杯,先后加入15mL0.2mol/L硫酸铜和5mL溴化钾饱和溶液(约5gKBr加5mL热水),混合均匀后得到蓝绿色溶液。

把这溶液等量分装在三支小试管中。

把第一支试管放在酒精灯灯焰上加热到接近沸点,第二支试管放在冰水中,第三支试管作为对照。

这时加热的溶液呈绿色,浸在冰水里的溶液呈蓝色,处于室温下的试管仍呈蓝绿色。

碘时钟【原理】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和亚硫酸钠会发生如下一些反应反应式(2)产生的单质碘,在反应式(3)中被亚硫酸氢根消耗,所以当溶液中有淀粉时不会显蓝色。

当溶液中亚硫酸氢根离子消耗完以后,反应式(3)不再继续,于是单质碘的浓度突然增大,使淀粉溶液变蓝色。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精品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精品

实 验 专 题1、某化学爱好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学习2O 2与2的反应时,就提出2与2O 2反应的问题。

同学们设计试验探究2与2O 2的反应。

(1)甲同学认为2O 2和2的反应与2O 2和2的反应类同,设计了下图试验装置,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导管口,预期现象与结果相反,假如甲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请你分析试验失败的缘由是(2)反应完毕后,综合大家的观点,认为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成分有多种可能: 可能Ⅰ:全部为23;可能Ⅱ:为23和2O 2的混合物;可能Ⅲ: 可能Ⅳ:为23和24的混合物;可能Ⅴ:为2O 2和24的混合物; 可能Ⅵ:为2O 2、23和24的混合物。

(3)乙同学认为,无论哪种观点正确,甲同学设计的装置都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4)丙同学对可能Ⅳ持怀疑的看法。

现有下列试验用品:几支试管、带胶塞的导管(单孔)、滴管、药匙、品红溶液、蒸馏水、(3)2溶液、2溶液、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请你帮助丙同学从中选出合适的用品对“可能Ⅳ”进行验证,完试验步 骤编号 试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①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到室温后,用药匙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

② 向①的试管中加入,塞紧带导管的胶塞,并将导管通入。

③ ④解析:(1)假如甲同学的观点正确,则2与2O 2反应有O 2放出,如2通入过快,O 2中会带有过多的2,O 2浓度低木条不会复燃。

(2)依据它五种预料,第Ⅲ种预料会全部为24。

(3)流淌气体与固体反应,气体很难反应完全,故应有对2尾气处理的装置。

(4)验证23和24的混合物,依据其两者的性质进行检验,23为弱酸盐,加入酸溶液为有2放出,24溶液能与2生成白色沉淀,依据试验现象可得出结论。

答案:(1)木条复燃,氧气需达到肯定浓度才行;假如通入的2量太快,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太少,则不复燃。

(2)全部为24(3)没有尾气处理装置(4)(方法有多种,合理均给分。

但假如加入稀硝酸、或硝酸钡则可能将氧化为,这时检验就不精确了,则从今步骤起后面步骤均不给分。

(完整版)高考化学实验题归纳汇总+习题(解析版),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考化学实验题归纳汇总+习题(解析版),推荐文档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专题4 化学实验基础一、能力要求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二、知识归纳1、基本化学仪器及其使用(1)容器及反应器: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燃烧匙可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平底烧瓶、圆底烧瓶、蒸馏烧瓶、锥形瓶用于盛放物质的仪器:集气瓶、滴瓶、细口瓶、广口瓶(2)加热器:酒精灯、酒精喷灯、水浴装置(控制一定温度≤100℃)(3)计量器:①温度计②天平:粗略称量药品(固体)的质量(精度≥0.1g)③滴定管(酸式、碱式):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或溶液(精度0.01ml)④容量瓶:用于准确配制一定体积和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精度0.01ml)常用规格有50ml、100ml、250ml、1000ml等⑤量筒:用于粗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或溶液(精度≥0.1ml)⑥移液管: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或溶液(精度0.01ml)(4)过滤(分离)器:普通漏斗、分液漏斗、长颈漏斗(5)干燥仪器:干燥管、干燥器、洗气瓶(6)夹持(支撑)器:试管夹、铁夹、镊子、坩埚钳、铁圈、三角架、泥三角、石棉网、试管架、漏斗架、铁架台、滴定管夹(7)连接器:导管(玻璃、橡胶)、胶塞、活塞、接液管(牛角管)(8)其他:药匙、研钵、玻璃棒、试管刷、冷凝器、滴管、表面皿、水槽、U形管练习1、(1)图(Ⅰ)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

如果刻度A为4,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

(2)图(Ⅱ)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代号) 。

A.是a ml B.是(50-a)ml C.一定大于a ml D.一定大于(50-a)ml解析:一般情况下,量筒的最小分度值与其全容量关系如下:答案:(1)3.2ml (2)D2、如图所示由常用玻璃仪器组成的六种实验装置(根据需要可在其中加入液体或固体)。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修正版)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修正版)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修正版)
实验一:化学成分的检定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分析化学基本技能,如溶解、过滤、酸碱滴定等。

实验器材
- 三角瓶、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等。

实验步骤
1. 把有机酸或无机酸等化学品依比例放入烧杯中进行溶解。

2. 过滤溶液,得到纯净透明的溶液。

3. 对溶液进行酸碱度滴定,确定其酸碱度值。

4. 完成实验后,做好记录。

实验二:水杨酸的提取和纯化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有机物的提取、溶解、过滤、干燥以
及其常见分析方法。

实验器材
- 水杨酸、碱性溶液、烧杯、具有隔绝光照功能的玻璃棒等。

实验步骤
1. 将水杨酸溶于碱性溶液中,反应产生出某些物质。

2. 用有机溶剂从反应液中提取水杨酸。

3. 将有机溶剂根据特定条件进行蒸发,得到纯净透明的水杨酸。

4. 对水杨酸进行常见分析方法的检测,例如熔点测定。

5. 完成实验后,做好记录。

实验三:燃烧反应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掌握燃烧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了
解燃烧反应的特点和应用。

实验器材
- 灯盏、气球、木条等。

实验步骤
1. 点燃灯盏,观察其内部燃烧过程。

2. 用气球收集灯盏燃烧后产生的气体,并观察气球的变化。

3. 用木条等物品进行简单的燃烧实验,观察不同物品的燃烧现象。

4. 完成实验后,做好记录。

以上三个实验仅供参考,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应注意操作规范和实验安全,遵守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

高三化学实验题专题复习训练题及答案

高三化学实验题专题复习训练题及答案

高三化学实验题专题复习训练题及答案高三化学实验题专题复习训练题及答案高三化学实验题专题复习训练题1(北京市东城区示范校2011届高三3月份综合练习(零模),25)某工业废水中仅含下表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0.1mol/L。

阳离子 K+ Cu2+ Fe3+ Al3+ Fe2+阴离子 Cl- CO32- NO3- SO42- SiO32-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Ⅰ.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紫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Ⅱ.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

Ⅲ.另取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

Ⅳ. 向Ⅲ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推断:(1)由Ⅰ、Ⅱ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2)Ⅲ中加入少量盐酸生成无色气体的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Ⅲ中所得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气体变无色,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同学最终确定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是,阴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5)另取100mL原溶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g。

(6)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以下是乙同学针对含不同污染物的废水提出的处理措施和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污染物处理措施方法类别A 废酸加生石灰中和物理法B Cu2+等重金属离子加硫酸盐沉降化学法C 含复杂有机物的废水通过微生物代谢物理法D 碱性的废水用CO2来中和化学法2(北京市东城区示范校2011届高三3月份综合练习(零模),27)可利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测定足量铜与适量一定浓度的浓硝酸反应生成的NO气体和NO2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用m表示),其中装置C由广口瓶和量气管组成,量气管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mL~50mL),乙管可上下移动。

(完整word版)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知识归纳(完整版)

(完整word版)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知识归纳(完整版)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知识归纳(完整版)教学目标要求分析一、知识目标要求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3.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4.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5.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2)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基本实验方案.(3)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6.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二、实验能力要求1.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4.能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5.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三、高考试题的特点和趋势根据近年来化学高考试题中有关化学实验内容的题目分析,下列内容是化学实验部分考查的重点:l.实验基本操作和技能这类试题的特点通常是给出限定的仪器、药品和一些操作步骤,要求正确完成某项实验操作,既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又有基本操作的正误辨别,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的情况,题目的难度不高,但并不容易得满分。

2.正确运用实验原理和正确认识实验装置这类试题通常是给出限定的实验装置、反应条件、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要求考生根据实验原理及试题中所给予的信息,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选用仪器药品,正确认识、选择装置,说明装置中某些仪器的作用,描述实验现象,写有关化方程式,进行数据分析.指出实验中必须注意的某些问题等等,主要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综合及评价的能力。

这类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具有较大的区分度。

3.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或处理近年来,实验题中新情境试题不断增多,这类试题的特点是将基本的实验操作设计置于新的情境中(主要是中学课本没有的新反应或新装置或是能使中学生理解的最新科技知识、简化的改进的装置等),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仪器组装、现象描述、数据分析、考虑安全和防污等,用来考查考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综合及评价的能力。

2024年高考化学:化学实验基础专项汇编

2024年高考化学:化学实验基础专项汇编
9.答案:B
解析:A.被水蒸气轻微烫伤,先用冷水冲洗一段时间,再涂上烫伤药膏,故A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酸溅到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 的 溶液,故B错误;C.苯酚有毒,对皮肤有腐蚀性,常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性不大,但易溶于乙醇,苯酚不慎沾到手上,先用乙醇冲洗,再用水冲洗,故C正确D.酒精灯打翻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湿抹布可以隔绝氧气,也可以降温,故D正确;故选B。
溶液变绿色
金属活动性:Fe>Cu
B
向 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具有氧化性
C
以 为指示剂,用 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
先出现浅黄色沉淀,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D
向盛有淀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水浴加热。冷却至室温后加入 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
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淀粉发生了水解
④锥形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最终铜丝与液面脱离接触,反应停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阶段铜丝表面气泡释放速度缓慢,原因是铜丝在稀 中表面钝化
B.锥形瓶内出现了红棕色气体,表明铜和稀 反应生成了
C.红棕色逐渐变浅的主要原因是
D.铜丝与液面脱离接触,反应停止,原因是硝酸消耗完全
9.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不合理的是( )
A.实验室储存的镁条着火时,不可以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C.做蒸馏实验时,应在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D.海带中碘元素的提取和检验中,为制取海带灰,可以将海带放在通风处加热灼烧,使其充分灰化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高中化学课本实验全(完整答案,教参版)

高中化学课本实验全(完整答案,教参版)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必修1课本实验实验1-1 题目:过滤食盐和泥沙蒸发食盐水实验目的:粗盐的提纯(粗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如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CaCl2和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①“一贴”是指滤纸折叠角度要与漏斗内壁口径吻合,使湿润的滤纸紧贴漏斗内壁而无气泡,因为如果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②“二低”是指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中还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这样可以防止杂质未经过滤而直接流到烧杯中,这样未经过滤的液体与滤液混在一起,而使滤液浑浊,没有达到过滤的目的。

③“三靠”一是指待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中时,盛有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的烧杯嘴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飞溅和待过滤液体冲破滤纸;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以防碰破滤纸(三层滤纸一边比一层滤纸那边厚,三层滤纸那边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颈部要紧靠接收滤液的接受器的内壁,以防液体溅出。

原理:利用泥沙不溶于水来分离出来操作步骤及现象:思考:你认为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是比较纯的氯化钠吗?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它们?不纯CaCl2和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Ca2+用碳酸根除去,镁离子用氢氧化钠除去实验1-2:题目:除杂:除去食盐中的硫酸盐、CaCl2和MgCl2原理:利用碳酸钙是沉淀除去钙离子,利用硫酸钡除去硫酸根,利用氢氧化镁除去氢氧根步骤:(加的试剂及化学方程式)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Na2SO4:BaCl2+Na2SO4==BaSO4↓+2NaCl然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MgCl2:MgCl2+2NaOH==Mg(OH)2↓+2NaCl然后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Cl2和BaCl2(两个反应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过滤最后滴加适量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除去NaOH和Na2CO3(可以用PH试纸检测酸碱度,也有两个反应方程式):HCl+NaOH==NaCl+H2O2HCl+Na2CO3==2NaCl+H2O+CO2↑蒸发溶液,析出NaCl晶体。

高三化学知识实验演示

高三化学知识实验演示

高三化学知识实验演示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目的1.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2.掌握中和反应的观察方法。

3.学会使用指示剂判断中和点。

实验原理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反应的实质是H+离子和OH-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实验材料2.氢氧化钠溶液3.酚酞指示剂实验步骤1.取一只试管,加入2mL稀盐酸。

2.向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3.用滴定管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边滴边振荡试管,直至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4.记录滴定管中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实验现象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继续滴加,溶液颜色逐渐加深,最后变为深红色。

当达到中和点时,溶液颜色突然变为无色。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学会了使用指示剂判断中和点,掌握了中和反应的观察方法。

实验二:氧气的制备与性质实验目的1.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

2.了解氧气的性质。

3.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材料1.过氧化氢溶液2.二氧化锰3.带火星的木条实验步骤1.取一只试管,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二氧化锰。

2.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中。

3.把试管倒立放入水槽中,确保木条露出水面。

4.观察木条的燃烧情况。

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产生大量气泡。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会了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了解了氧气的性质,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三: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实验目的1.了解金属腐蚀的原理。

2.学习金属的防护方法。

3.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金属腐蚀是金属与周围环境中的氧气、水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采用防护措施,如涂覆保护层、阴极保护等,可以减缓金属腐蚀的速度。

实验材料3.硫酸铜溶液4.直流电源实验步骤1.取两只试管,分别放入铁片和铜片。

2.向两只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金属片完全浸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实验专题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学习Na2O2与CO2的反应时,就提出SO2与Na2O2反应的问题。

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SO2与Na2O2的反应。

(1)甲同学认为Na2O2和SO2的反应与Na2O2和CO2的反应类同,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导管口,预期现象与结果相反,如果甲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请你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完毕后,综合大家的观点,认为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成分有多种可能:可能Ⅰ:全部为Na2SO3;可能Ⅱ:为Na2SO3和Na2O2的混合物;可能Ⅲ:________可能Ⅳ:为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可能Ⅴ:为Na2O2和Na2SO4的混合物;可能Ⅵ:为Na2O2、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

(3)乙同学认为,无论哪种观点正确,甲同学设计的装置都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对可能Ⅳ持怀疑的态度。

现有下列实验用品:几支试管、带胶塞的导管(单孔)、滴管、药匙、品红溶液、蒸馏水、Ba(NO3)2溶液、BaCl2溶液、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请你帮助丙同学从中选出合适的用品对“可能Ⅳ”进行验证,完成下表(可以不填满):解析:(1)如果甲同学的观点正确,则SO2与Na2O2反应有O2放出,如SO2通入过快,O2中会带有过多的SO2,O2浓度低木条不会复燃。

(2)根据它五种预测,第Ⅲ种预测会全部为Na2SO4。

(3)流动气体与固体反应,气体很难反应完全,故应有对SO2尾气处理的装置。

(4)验证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根据其两者的性质进行检验,Na2SO3为弱酸盐,加入酸溶液为有SO2放出,Na2SO4溶液能与BaCl2生成白色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

答案:(1)木条复燃,氧气需达到一定浓度才行;如果通入的SO2量太快,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太少,则不复燃。

(2)全部为Na2SO4(3)没有尾气处理装置(4)(方法有多种,合理均给分。

但如果加入稀硝酸、或硝酸钡则可能将SO2-3氧化为SO2-4,这时检验就不准确了,则从此步骤起后面步骤均不给分。

如试剂的用量不合理,要扣分,不重复扣分)2、现有NaHCO3和Na2CO3·x H2O的混合物,为了测定x值,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CaCl2、碱石灰均足量)。

(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装置A的试管中装入NaHCO3和Na2CO3·xH2O的混合物3.7 g,用酒精灯加热到反应完全,此时B管增重1.89 g,C管增重0.22 g,则x的值为________。

(5)该装置还不是很完善,可能使测定结果偏小,应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4)B管增重1.89 g是产生的水的质量,H2O来自于NaHCO3的分解和Na2CO3·x H2O失水。

C管增重0.22 g是产生的CO2的质量。

由CO2的质量可求出NaHCO3的质量及其产生H2O的质量。

2NaHCO3=====△Na2CO3+CO2↑+H2O2×84 44 180.84 g 0.22 g 0.09 g即Na2CO3·x H2O的质量为3.7 g-0.84 g=2.86 g,Na2CO3·x H2O含水:1.89 g-0.09g=1.80 g,在Na2CO3·x H2O中:M(Na2CO3)M(H2O)=10618x=2.86 g-1.80 g1.80 g=1.06 g1.80 g,得x=10。

答案:(1)加热,使NaHCO3分解,使Na2CO3·x H2O失水(2)吸收反应中生成的水(3)吸收反应中生成的CO2(4)10 (5)在C装置后再加一个装有碱石灰的U形管为了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被C装置中的碱石灰吸收3、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A 中试剂为________。

(2)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 ,测得氢气体积为b 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 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 g ,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答案:(1)NaOH 溶液(2)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3)33 600a -c b(4)偏小解析:铝镁合金中二者与酸都反应,但铝和碱反应镁不反应,所以A 中的试剂应选择NaOH 溶液。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可利用产生的氢气求解,A r =m /n =a -cb ×10-322.4×23=33 600a -cb ,如果在实验过程中未洗涤固体,则残留物质量偏大,铝的质量偏小,结果偏小。

4、Fe 2O 3和Cu 2O 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红色粉末的成分,该粉末可能是Fe 2O 3或Cu 2O 或两者的混合物。

探究过程如下:查阅资料 Cu 2O 溶于稀硫酸生成Cu 和CuSO 4,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

提出假设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滴加KSCN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氧化铁。

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________。

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滴加KSCN试剂时溶液不变红,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__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探究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答案:(1)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红色(2)不合理因Cu2O与H2SO4反应会生成Cu,Cu可将Fe3+还原为Fe2+,故Cu2O、Fe2O3混合物溶于稀H2SO4,可能无Cu、Fe3+产生(3)Fe2O3与Cu2O的混合物Cu2O+2H+===Cu+Cu2++H2O,Fe2O3+6H+===2Fe3++3H2O,2Fe3++Cu===Cu2++2Fe2+解析:(1)Fe3+可与SCN-生成红色络合物。

(2)不合理,若是两者的混合物,因Cu2O可与稀硫酸作用生成Cu,Cu可将Fe3+还原为Fe2+,Fe2+不能与SCN-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

(3)结合(2)的分析可知粉末一定是两者的混合物,否则若是Fe2O3,会出现红色;若是Cu2O一定有沉淀。

5、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

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下图:(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填各接口处的字母):______接____;____接____;____接____;____接____。

(2)装置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OH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实验中常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是否有Cl2产生。

如果有Cl2产生,可观察到________,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①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NaOH溶液中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KMnO4的氧化性比MnO2强得多,实验室也可以用KMnO4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①请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②该反应中被氧化和未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如果将20 mL 12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KMnO4充分反应,实际能收集到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将________。

A.≥1.68 L B.>1.68 L C.≤1.68 L D.<1.68 L答案:(1)E C D A B H G F(2)除去氯气中的HCl杂质吸收过量的氯气(3)试纸变蓝2KI+Cl2===2KCl+I2(4)①MnO2+4HCl(浓)△,MnCl2+Cl2↑+2H2O②2NaOH+Cl2===NaCl+NaClO+H2O(5)②5:3 D解析:(1)按照制备气体的“反应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的顺序可确定仪器连接的正确顺序。

(2)上述装置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杂质;浓H2SO4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水分;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过量的Cl2;(3)湿润的淀粉-KI试纸遇Cl2时发生反应:Cl2+2KI===2KCI+I2,I2遇淀粉变蓝。

(5),②参加反应的16 mol HCl中有10 mol被氧化,故被氧化和未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的体积为V,则依据量之比为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