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的几点思考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

近年来,市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科学规划、优化使用,为全市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智力保证,探索出了一些新路子,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大局、与人才成长的需要相比,都还有很大的差距和不足。

作为人才工作的管理部门,如何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念,适应形势的发展,更好地做好人才工作,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建设服务,是一项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更新人才观念,科学制定人才规划
做好新时期的人才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地发展,要求我们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念。

一是要树立人才是要务之要务的“新”人才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归根到底要靠发展,但发展离不开资源,由人才组合而成的人才资源,是具有带动性、创造性的资源,是可以持续开发、产生递增收益的资源,是所有资源的首位资源。

二是要树立有用即是人才的“实”人才观。

要把具有一定知识和能力,可以进行创造性劳动,能够为“三个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人员全部作为人才看待,按照“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选才要求,以辩证的观点,正确处理好学历、资历和能力、业绩的关系,做到既讲究标
准、又不唯标准,既要有格、又不拘一格,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谁勤于学习、善于创新、能够对经济和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谁就是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是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大”人才观。

坚持人才使用的“刚性”与“柔性”相统一,由重行政管理向市场化管理转变,破除在人才工作上的“关门主义”、部门垄断等做法,实现由静态性人才开发观向动态性人才开发观的转变。

二、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大力拓宽用人渠道
一方面要下大力气改革传统的人才使用管理制度,面向社会,打破身份、部门行业和地域限制,实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快人才市场建设,努力形成功能齐全、措施配套、行为规范、服务周到、快捷高效、运行灵活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和主渠道作用。

国有企业要加快建立能上能下、人员能出能进、企业用人自主、个人择业自由、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要按照国家制定的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积极探索建立管理人员职员制,强化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

同时,通过科研机构改革,鼓励和引导高级科技人才进入企业技术开发中心或自办科研实体,不断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建功立业。

三、注重智力引进,多元壮大人才队伍
为了给县域经济快速高效地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我们要积
极引导各级广开渠道,引智揽才。

一是要加强院校合作引进智力。

一方面采取与他们进行项目合作和信息交流,全方位获得智力支持。

另一方面经常不断地从这些院所中邀请专家前来讲学授课、技术指导,实施对口智力帮扶。

二是通过跨国交流引进智力,大力实施引进国外智力工作。

三是突出外出揽才引进智力。

广泛采取聘用、借用、兼职、技术入股、技术合作等方式加大引才力度。

四、强化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人才素质
教育培训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最重要手段。

要牢固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把人才教育培训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作为总抓手,建立起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人才教育培训网络。

一是大力强化成人教育。

支持人才参加国民教育系列各种形式的函授、进修等。

二是扎实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三是积极选派人才到外地大企业、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挂职锻炼。

五、优化管理使用,充分发挥人才效能
人才的使用是一个全局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

我们要建立起长效的人才管理机制,给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天地。

一是完善政策保障。

进一步制定出台人才工作规定,完善以培养、评价、使用、流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体系,使人才的管理和使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政策环境。

二是畅通人才流动。

建立人才信息管理网络,将所有人
才名单上网入库,实行分类管理,并定期不定期地对全市的人才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在人才流动过程中,打破部门、地区和所有制壁垒,打破户籍、身份、学历等限制,为人才来、走、去、留畅通一路绿灯。

三是规范人才评价。

建立起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主要内容的科学评价体系。

全面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竞标聘任和竞岗聘任制。

四是完善人才服务。

大力推行人事代理制,对人才职称评定、工资审核、工龄计算、户口等全权代为办理。

对各项涉及人才的事务,实行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做到快速、方便、周到,努力创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的优质环境,真正使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把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集聚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业之中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