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一课时导学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23、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一课时)
23、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一课时)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学会本课的佳” 念” 采”3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诗人写作的背景和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找到诗句相对应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了解诗人写作的背景和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找到诗句相对应的自然段。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感情调动,导入课题:1、板书佳节师:像中国传统节日当中的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都称之为佳节”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呢?生:喜欢,因为过节有好吃的、好玩的,大家聚在一起,吃团圆饭。
2、t:看来,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不过,唐朝有位诗人王维(课件:诗人背景)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板书:每逢佳节倍思亲)手势引读课题,熟悉吗?在哪儿见过?s:熟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的。
(课件:古诗)二、初读古诗1、t:想读吗?一起来自由的朗读,回味一下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指名读,正音。
3、t:同学们读得真不错,字音读得准,诗句也读顺了,读了这么多遍了,你知道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吗?s:就是一到节日,诗人就更加思念亲人。
(指名2-3个)在课件上标出生字的意思,逢”遇到;倍”更加;佳节”这里指的是九月初九的重阳节,你知道古时候重阳佳节有哪些风俗吗?s:登高、吃重阳糕取的是步步登高”的吉祥祝福,配插茱萸、饮菊花酒来驱邪避灾的习俗。
t :这明明是合家欢聚的重阳佳节,诗人为何会有如此的感叹呢?让我们走进这首诗背后的一段故事中,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三、初读课文1、初读课文,t: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注意读书姿势)3、检查字音,带拼音读佳(ji节)加倍(b e王维(w e重(ch o ng)扶(f(老携(xi 幼(y o U兴高采(c a烈思念(ni a 兄(xi o n弟(d )回忆(y )i每逢(f e r手挽(w a n手思绪(x U万千(1)课件出示生字词,t :会读吗?指名读,读得好的领读指导读兴高采烈”(字音读得很准确,就是我没有听出高兴的感觉,范读,你再试一试,齐读)(思念”是如影随形、悠长绵绵的,范读,再读,齐读)(2)齐读(读一遍)(3)去拼音读,自由练习读(4)开小火车读(5)齐读4、分自然段朗读(1)疏通句子t :这篇课文几小节?请四位同学来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看看把生字词带进文章中还能读好吗?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纠正错误。
23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一课时教案
⑶、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自学生字词,指名朗读,师范读。
4、指导写字。
⑴、刚刚生字宝宝们在诗句中大家都认识,现在他们一个个单独蹦出来了,你还能叫出他的名字吗?
⑵、(师:汉字我们不光要知其音,悟其义,还要观其形)出示生字,观察字形,说说书写时的注意点。
4学习生字:
佳(横多的字写时要注意:距离要相等,长短有变化)、
倍(左窄右宽)。
二、初读古诗,走近文本
1、课题是一句流传千古的名句,它出自哪首诗?
出示整首诗。
2、谁来读这首诗?
3、孩子们,以往我们是怎么学习古诗的呢?(交流学习古诗方法:查字典、读课文理解)说得好,这是一篇文包诗,诗句的意思就藏在课文中。下面请同学们走进课文,走进诗人的心灵。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出示自读要求。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⑴、出示词语:
兄弟异乡思念无限深情情景佳节登高兴高采烈
重阳节、茱萸、思念,指导学习。
(师: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每一个汉字都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学习汉字不光要知其音,还要悟其义,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来理解他们。)
课
科目
语文
主备人
学校
中心社区小学
修改人
学校
年级
三
姓名
姓名
教学内容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教
学
目
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一课时教学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一、教师激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课下你们一定背诵了许多古诗!还记得我们在二年级学过的《静夜思》吗?(生:记得)(教师指名背诵)是啊!对于远在他乡的游子来说,家乡就是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今天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另一首思乡的古诗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师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指名读、齐读。
关于这首古诗,还隐藏着一段感人的的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3课(教师板书课题,指导“佳”的写法和注意事项。
生书空)。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少年时的故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大声的朗读全文。
注意读书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认识的字和生词画下来。
2、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3、师:课文读完了,文章的题目中有“佳节”,你知道“佳节”是指什么节呢?题目又是什么意思呢?(教师指名回答)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
逢:遇到。
倍:更加。
请你连起来说说好吗?4、师:看来大家刚才读书的确很用心,上面的难题迎刃而解。
在课文中还出现了一些词语,大家认识吗?让我们和它们打声招呼吧!(教师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重阳佳节一年一度登高热闹扶老携幼欢聚游玩兴高采烈异乡兄弟天各一方师:你读的真不错,都读正确了,了不起!让我们齐读这些词语。
5、师:既然大家把这些词语读的这么好,那么谁能用上面的词语来试着说说课文的内容呢?(教师指名说,教师适当点拨。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同学们,这些字词大家都认识了。
我们再把它放到文章中你还认识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长句子多读几遍。
(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四、教师指名读课文,检查读课文情况。
五、诗文对照,情感涌现1、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1-3小节,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拿出笔做上不同的记号。
2、组织同桌交流。
(一)教师出示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
“15岁”“两年”——年龄小,离家时间长。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8单元 23每逢佳节倍思亲(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
23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一篇典型的文包诗。
课文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题,一股浓浓的亲情溢于纸面。
文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简要介绍了诗的写作背景和缘由。
第二部分则是王维真情流露而写下的诗。
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重”的读音。
指导“佳、幼”的写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体会“文包诗”的特点,通过诗文对照,抓住一些关键词,借助语境、联系生活等方式,揣摩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感情。
3.抓住文中对比描写的语段精读,联系上下文,体会“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天各一方、思绪万千、更加”等词语表达的情义,体会王维的思乡之情。
4.对比朗读文中饱含情感的句子,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对比阅读”的读书方法。
【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体会诗人身居异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理解并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抓住文中对比描写的语段精读,联系上下文,体会“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天各一方、思绪万千、更加”等词语表达的情义,体会王维的思乡之情。
【难点】1.结合“文包诗”的特点,诗文对照,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在角色体验中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家乡、思念亲朋的思想感情。
2.对比朗读文中饱含情感的句子,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对比阅读”的读书方法。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已经接触过,但对于诗歌的创作背景和缘由却不清楚,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将故事短文与古诗对照起来阅读思考,借助短文,理解诗句,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感情。
要通过反复指导朗读,感受诗人内心的激动与神往。
诗中所表达的思亲之情学生一定也曾有过。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课文,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师准备】1.检查预习单,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2.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完成预习单。
(收集关于重阳节、王维等资料)2课时第课时1.学会本课的生字,掌握多音字“重”的读音。
《每逢佳节倍思亲》三年级上语文教案
《每逢佳节倍思亲》三年级上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亲情的感受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内涵和意义。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亲情的感受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准备:PPT、黑板、教学录音机、课件、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可以通过播放一首歌曲或者一段视频来引起学生对亲情的思考和感受。
2. 引导学生分享一下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二、呈现(15分钟)1. 准备幻灯片,展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认读“每逢佳节倍思亲”。
2. 解释佳节和思亲的意思,并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
三、讲解(10分钟)1. 通过幻灯片和课件展示有关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传统节日中亲情的重要性。
2. 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佳节和思亲的内涵,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
四、体验(15分钟)1. 给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张图片,让学生围绕这张图片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来班级前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五、朗读(15分钟)1. 教师让学生大声朗读《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课文,并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 学生跟读整篇课文,教师进行篇章导读。
六、展示(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编排小短剧,用表演的方式来展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景。
2.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学生观看并给予评价和意见。
七、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含义。
2. 点名,提问学生关于今天所学内容的问题。
八、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自己对亲情的感受的作文,字数不少于150字。
2. 下节课要求学生将作文带到教室,教师进行点评和讨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内涵,增长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
2. 能够正确解读课文内容,并能表达自己对亲人思念的情感。
3. 能够通过亲情故事的阅读,培养学生对家人的关爱与尊重。
教学准备:
1. 课文《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副本。
2. 板书:《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
3. 图片、PPT等辅助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关于亲人团聚的图片,引起学生思考,提问引导学生回答:你们家有什么特殊的节日吗?你们家人团聚的时候有哪些习俗?
2. 呈现:让学生阅读《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课文,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并解释一些生字词的意思。
3. 运用: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例如:你们有过与课文中小豆子一样思念亲人的经历吗?你们会怎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4. 延伸:给学生展示几个亲情故事的图片或视频,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故事进行阅读或观看。
5. 创作:让学生以自己的亲情故事为题材,写一篇短文或绘制一幅图画,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思念和爱。
6. 总结:让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讲述他们对家人的思念和爱。
7. 拓展:引导学生找到更多有关亲情的诗歌、故事、影视资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感悟亲情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对亲人的感谢信,并在下节课分享。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一课时教案
8:151、练习描红。
2、练习朗读课文。
一、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辨别字形,注意写法,提醒学生怎么样写。
(看、讲)2、着重讲“幼”和“忆”的写法。
(听)3、用钢笔描红。
(做)一 、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轻声练读课文三遍。
2、画出生字词,读准生字。
(3)标好自然段的序号,难读句子多读几遍。
二、查自读情况。
(听、讲、)1、抽读词语卡片。
2、指导读长句,注意停顿。
出示句子:王维思绪万千,提起笔来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揭示课题 二、教学生字。
1、带拼音采用各种方式读。
2、去拼音采用各种方式读。
3、重点指导如下的字 幼:指名读这个字。
念:读准三拼音节,理解字义。
忆:指名拼读,注意右边的笔顺。
佳:提醒学生右边的笔顺,不要写揭示课题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初步理解布置作业指导写字教学素材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5个生字只是认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型:要素组合课时形态:标准课23、每逢佳节倍思亲课时:第一课时教案备课人:杨彩茜、蒙春霞、杨院萍、梁淑玲、曹秀君、吴丽芝富不贵只能是土豪,你可以一夜暴富,但是贵气却需要三代以上的培养。
孔子说“富而不骄,莫若富而好礼。
” 如今我们不缺土豪,但是我们缺少贵族。
高贵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气与悲悯之怀,高贵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壮志与担当之志高贵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之心。
精神的财富和高贵的内心最能养成性格的高贵,以贵为美,在不知不觉中营造出和气的氛围;以贵为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我们的素质。
以贵为尊,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精神也提升一个境界。
一个心灵高贵的人举手投足间都会透露出优雅的品质,一个道德高贵的社会大街小巷都会留露出和谐的温馨,一个气节高贵的民族一定是让人尊崇膜拜的民族。
别让富而不贵成为永久的痛。
分享一段网上流传着改变内心的风水的方法,让我们的内心高贵起来:喜欢付出,福报就越来越多;喜欢感恩,顺利就越来越多;喜欢助人,贵人就越来越多;喜欢知足,快乐就越来越多;喜欢逃避,失败就越来越多;喜欢分享,朋友就越来越多。
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古诗中的关键词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懂得珍惜亲情。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 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难点:1. 古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体会诗人对亲人的深厚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或黑板,展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 准备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图片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或黑板,展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学生齐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2. 学习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古诗,解释生僻词语的意思。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古诗的意境。
3. 体会情感:(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身处异乡,佳节时倍感思念亲人,体会诗人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感受亲情的珍贵。
4. 朗读与背诵:(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集体背诵古诗,加强记忆。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的意义和亲情的重要性。
(2)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相关的写作或口头表达练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朗读等,评估学生的积极性。
2. 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学生回答,评估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分享亲情故事时的表达能力和情感投入。
4. 背诵效果:检查学生对古诗的背诵情况,注意语调和节奏的准确性。
七、作业布置:1. 抄写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遍,加强记忆。
三年级上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三年级上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三年级上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王维孤独、思念之情。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1、抓住重点词句,小组合作体会王维在重阳节长安大街上热闹场面下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2、诗文对照理解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人物的内心体会王维的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诗人思念之情教学难点:借文学诗,理解古诗的意思及其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导入课文1、(板书课题)朗读课题,你读懂了什么?佳节:美好的节日,文中指重阳节(课文中心词)思亲:思念亲人(华山以东)2、简介王维(1)文章的主人公王维是唐代一位大诗人,课题就来自这首有名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指名读、齐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在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的基础上,师范读奠定本诗忧伤的基调。
(2)说说这首诗中哪些词语你不理解。
独异茱萸倍忆山东3、讲解本课的题材:本文的题材比较特殊,文章中包含了一首古诗,这篇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故事主要围绕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创作的背景及本诗所抒发思念之情来写的。
这篇文章的题材称为“文包诗”。
学习方法:诗歌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在课堂上我们抓住相关语句来理解诗人当时身处环境和的心理来理解古诗,简称为“借文学诗”二、诗文对照,理解古诗(一)细读第一自然段1、自读第一小节,画出令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圈出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2、交流相关语句,体会王维的孤独(1)15岁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王维年纪很小就离开父母,离开兄弟,离开朋友。
(2)与我们同学相比较,体会王维的孤独。
(3)不觉已经两年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王维离开家乡的时间很长。
再次与自己比较体会王维的孤独。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王维的孤独。
3、理解异乡,异客说话练习:长安再繁华,这里没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_那么,长安对于王维来说就是“异乡”,王维对于长安来说就是“异客”。
《每逢佳节倍速思亲》语文教学教案
《每逢佳节倍思亲》语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了解古代的节日习俗,如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和古诗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
(3)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珍惜亲情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了解古代的节日习俗,如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等。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的把握。
(2)对古代节日习俗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并理解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收集有关重阳节的资料,制作课件或黑板报。
(3)准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了解重阳节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2)引导学生思考重阳节与亲情之间的关系。
2. 学习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解释古诗中的生僻字词和句子的含义。
(3)分析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 讨论与思考(1)分组讨论:学生们各自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2)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共同探讨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诗中表达的亲情和节日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 课堂小结(2)强调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2. 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写一篇关于重阳节的小作文,描述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上23《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一课时课案
思绪万千手挽着手
遍插茱萸登高远眺
(2)让学生开火车读词语,字音的指导,词语的理解穿插其中。
(3)指导写字。
①出示生学生说说书写注意点,并交流记忆的方法,表扬鼓励有个性的方法。
③让学生描红书后生字。
3.初读课文。
(1)让学生给课文标一下小节序号。
(2)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3.再读古诗,要求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儿。
孤单在外的王维已经好久没有见到自己的亲人了,恰逢今天又是重阳节,如果他在家就可以和兄弟们一起插茱萸,如果他在家就可以和兄弟们一起登高,如果他在家就可以尝到妈妈做的重阳糕,可他却一个人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此时此刻只有这首诗能表达他的心情,谁能读出王维的心情?
1.初读课文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一课时课案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一课时
执教
理论支持
叶圣陶曾经说过:“老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三年级是学生学习的转型期,这个阶段孩子的阅读容易浮于表面,词句分离,从而影响对课文的品读,所以教学中教师的相机点拨是很重要的。教学时教师尽量帮助学生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词,根据文包诗的特点,努力做到诗不离文,文不离诗,诗文对照,让学生的学习处于一定的情境中。
《每逢佳节倍思亲》导学案
23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1课时) 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学习过程:一、学情调查1、这课文采用“文包诗”的形式,诗中的“佳节”指什么节?2、谁来读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谁写的?二、学习板块(一)——合作学习生字词。
(一)学习导引(1):1、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
2、把你认为最容易读错的生字用笔圈出来,自已多读几遍。
(注意:“逢、重”是后鼻音,“挽、念”是前鼻音,“采”是平舌音。
)3、同桌互读互查(一人读,一人听,帮助正音)。
4、组内交流(一人读,其他人听,帮助正音)(二)学习导引(2):1、自由认读下列生词:异乡思念无限深情天各一方扶老携幼兄弟重阳情景佳节登高兴高采烈2、组长带读,再个别正音。
3、借助工具书理解上面词语的意思。
(三)展示交流: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
2、小组比赛读生词。
3、“扶老携幼、兴高采烈”是什么意思?三、学习板块(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学习导引:1、标上自然段序号,自由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2、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
3、组内交流:组长检查朗读情况,及时帮助朗读困难的同学。
(二)展示交流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小组竞赛读。
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四、学习板块(三)——品读第1、自然段(一)学习导引: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3、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二)展示交流1、指名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你体会到了什么?2、此时的王维一人孤身在长安,这就叫——()。
3、谁再来读读读“独在异乡为异客”这句话?4、王维一个人在他乡为客,这里的异乡指哪里?5、齐读第一小节五、学习板块(四)——生字的书写(一)学习导引:1、自由书空“采、幼、念”3字的笔顺。
2、同桌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3、你会写这些生字了吗?试试看!(要按笔顺书写呦!)(二)展示交流比一比,看谁写的最美观。
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古诗,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懂得亲情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 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含义。
2. 学会欣赏古诗,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文本、图片、动画等。
2. 学生准备课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引导学生读题。
(2)学生自主阅读古诗,理解大意。
2. 学习古诗(1)教师讲解古诗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王之涣。
(2)学生合作探讨,分析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3. 欣赏古诗(1)学生朗读古诗,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5. 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以“我的亲人”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六、教学拓展:1.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交流欣赏感悟。
2. 教师推荐类似的思乡诗,如《登高》、《静夜思》等,供学生课后阅读。
七、评价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古诗鉴赏方法。
九、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3、每逢佳节倍思亲导学案
23、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诗人写作的背景和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找到诗句相对应的自然段。
活动单导学案活动一:初读古诗1、到课文中找出王维写的古诗。
2、大声地读一读古诗。
3、小组内评选出读得最棒的进行全班交流。
活动二:初读课文1、认真地将课文读一遍。
2、小组交流一下,诗人为什么会写下这首诗?你读懂了诗人那时的心情吗?3、全班交流。
活动三:学习生字词语1、各小组长带领组员学习生字。
2、各小组展示学习的方式。
3、全班交流。
出示:佳、倍、重、扶、幼、采、念、兄、忆、独相机进行习字册的描红。
兄弟异乡、重阳、天各一方、情景、佳节、登高、一年一度、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家家户户、登高远眺、此时一、感情调动,导入课题:1、板书“佳节”师:像中国传统节日当中的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都称之为“佳节”,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呢?生:喜欢,因为过节有好吃的、好玩的,大家聚在一起,吃团圆饭。
2、看来,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不过,唐朝有位诗人王维却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板书:每逢佳节倍思亲)手势引读课题。
王维在重阳节那天写下了著名的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你们想不想读一读整首诗。
请看活动一的要求。
二、活动一:初读古诗1、到课文中找出王维写的古诗。
2、大声地读一读古诗。
3、小组内评选出读得最棒的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合作学习。
全班交流。
明明是合家欢聚的重阳佳节,诗人为何会有如此的感叹呢?让我们走进这首诗背后的一段故事中,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请看活动二三、活动二:初读课文1、认真地将课文读一遍。
2、小组交流一下,诗人为什么会写下这首23、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23、《每逢佳节倍思亲》导学案
23、《每逢佳节倍思亲》导学案设计三年级6 班姓名:主备教师:家长签字: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大体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中的情感;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体验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课件:PPT【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1、我来读课文:声音要响亮,吐字要清晰,发音要准确,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自己检测一下吧!能达到以上要求吗?如果达不到的话,可要再读几遍哦!2、学习生字词。
在文中标画出生字词,并反复读一读。
以自己的方式记忆生字,并总结记字方法。
(1)我找出了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认真抄写2遍。
生字:生字组成的词:(2)出示词语,指名认读单独异乡回忆思念兄弟挽着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头插茱萸登高远眺天各一方思绪万千3、朗读课文。
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至少朗读3遍课文。
4、课文内容我知道。
我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二、检测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兴高采烈:扶老携幼:天各一方:思绪万千:2、“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是哪首诗中的?作者是谁,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的?“佳节”在这里指什么节?三、精讲点拨1、王维为什么会在重阳佳节如此思念亲人呢?读读课文1-3小节,你可以抓住一些关键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2、组织交流。
A:“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15岁”说明王维很小便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
(你们几岁了?15岁,正需要父母的关心与照顾。
而王维却远离了家乡,而且这一走就是两年。
)你们从两年,又有何感受?你离开过你爸爸妈妈一段日子吗?心情如何?B:“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
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每逢佳节倍思亲导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
每逢佳节倍思亲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1、通过感悟,对诗、文的理解更多元化,从而达到读文悟情的目的。
2、在读文中逐步理解感悟诗句的意思。
并熟读成诵。
学法指导:以读促思,读中感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习准备:给学生发放导学案。
学习过程:课前【学案自学】资料袋: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九为阳数,故称“重阳”,也叫“重九”。
古时这一天有佩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来祛邪避灾的习俗。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以下自主学习。
1.读本文,想一想王维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的?2.文中有诗,诗中有文,请大家再次读读文,品品诗,将文中的句子和相应的诗句用铅笔标出来。
3.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将古诗熟读成诵。
.4.课外知识补充: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课中【小组合作】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内交流要求:由小组长主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针对问题,展开学习和讨论,人人参与,交流自学成果、问题、疑惑,自学中有疑惑的同学争取在组内解决。
【班级展示】:展示学习成果要求:组长整理小组意见及问题,确定本组的发言人,展示自学成果、问题与疑惑。
1.请第一小组展示第1题;2.请第二小组展示第2小题;3.请第三小组展示第3小题;4.请第四五小组展示第4小题;(其他同学补充)【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解决不了,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自悟自得】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或感悟?(可参照学习目标)【达标测评】一、我是拼写小能手jiājiéchónɡyánɡxiōnɡdìsīniàn()()()()qínɡjǐnɡdúzìhuíyìyìxiānɡ()()()()四、细读课文回答答问题1.重阳节指农历(),这一天,人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绪万千
课堂检测
####################################################################################
练
1、完成创新成功练习第一、二题(必做题)。 课后作业 2、完成创新成功练习第六题(选做题)。
学案设计
亲
“天各一方”等词语的意思。
1、教师督促巡视 2、反馈检查: (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读错? 注意。 (2)、小组比赛读生词。 (3)、“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 思? 3、质疑解疑。
任务二: 合作 1、小组成员互读课文,相互纠错。 学习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 (小组交流) 合作) 展示 交流 解疑
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内交流 小组长主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 题,展开学习和讨论,人人参与, 、问题、疑惑,自学中有疑惑的同 组内解决。 教师巡视、参与、点拨
成果、问题与疑惑)
学
不了,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思绪万千
》
பைடு நூலகம்
#############################################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读了课文,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要求:组长整理小组意见及问题,确定本组的发言人,展示自学成果、问题与疑惑) 3、小结。
教
教
质疑 探究
【质疑探究】 习至此,我还有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解决不了,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自悟自得】 学了这篇课文,我的收获是什么?(可参照学习目标) 【小结】 板书设计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15岁离开家乡 重阳佳节 回想以前 写下诗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导 案 1、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传统佳节,(板 书:佳节)“佳节”什么意思?(美好的节 日)像这样美好的节日有哪些?你喜欢这些 佳节吗?选择一个说说。 2、每当佳节来临,我们总会和自己的亲朋好 友相聚一堂,度过令人难忘的快乐时光。 3、在大家看来,过节总是开开心心的,可有 一位著名的诗人:王维。却在重阳佳节的时 候,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板书:“每逢佳 节倍思亲”)(引读课题) 4、对于王维,你们了解吗?(补充:他的“ 山水田园”诗尤其出色。九岁时开始写作, 被称为“神童”,15岁便离开家乡,离开亲 人,到长安求学。他是唐代着名的诗人、画 家。)今天就让我们乘坐历史的列车,跨越 时空,一起走进王维少年时的故事。 5、揭示目标(指名读) 1、教师督促巡视 2、反馈检查: (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提醒大家 注意。 (2)、小组比赛读生词。 (3)、“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是什么意 思? 3、质疑解疑。 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内交流 要求:由 小组长主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针对问 题,展开学习和讨论,人人参与,交流成果 、问题、疑惑,自学中有疑惑的同学争取在 组内解决。 教师巡视、参与、点拨
自主学 习(自 学)
学
任务一(自学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词, 利用生字表注上音多读几遍,并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勾出不理解的词语,想办法作出批注(方法:①查字典,②联系上下 文理解等) 3 、不能识记的生字和无法理解的词语请打上“?”和小组交流,还有不理 解的由小组长归纳提出,全班讨论。
步骤 环节
导
谈话 导入
1、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传统佳节,“佳节”是什么意思?像这样的节 日有哪些?你喜欢这些佳节吗? 2、在大家看来,过节总是开开心心的,可有一位著名的诗人:王维。却 在重阳佳节的时候,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王 维,你们了解多少?
导 案 1、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传统佳节 书:佳节)“佳节”什么意思?( 日)像这样美好的节日有哪些?你 佳节吗?选择一个说说。 2、每当佳节来临,我们总会和自己 友相聚一堂,度过令人难忘的快乐 3、在大家看来,过节总是开开心心 一位著名的诗人:王维。却在重阳 候,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板书: 节倍思亲”)(引读课题) 4、对于王维,你们了解吗?(补充 山水田园”诗尤其出色。九岁时开 被称为“神童”,15岁便离开家乡 人,到长安求学。他是唐代着名的 家。)今天就让我们乘坐历史的列 时空,一起走进王维少年时的故事 5、揭示目标(指名读)
《每逢佳节倍思亲》导学案设计
课题 课型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新授课 课时 第1课时 年级 三年级上 执教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我能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理解“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天各一方”等词语的意思。 3、我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 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