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毛母细胞瘤1例报告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中西医结 合外科杂志2l 月笠 ! 蔓 塑 ol 鲞
43 7
病例 报告 面部毛母细胞瘤 1 例报告
王 东明 , 于庆 生
关键词 : 毛母细胞瘤; 面部; 诊断; 治疗
中图分 类 号 :79 1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 号 :0764( 1) —470 R 3. 8 A 10—98 0 0 03—2 2 14
限清楚 。由于毛母 细胞瘤报道的病例数较少 , 人们 对它 的认识 不足 , 经常误 诊为表 皮或皮 肤 附件肿
瘤 。由于毛囊 、 皮脂腺 、 大汗腺的共同胚胎学起源 , 故毛母细胞瘤体 中可出现皮脂腺分化 。其临床表现 和病理变化 与皮脂腺瘤相似 , 常需鉴别。毛母细胞 瘤的明确诊断需依靠病理组织学形态 以及免疫组化 染 色 , 细 寻找 具 有特 征性 的 细胞 , 仔 确诊 需要 见 到毛
节, 少数呈斑块状 , 在躯干 、 四肢有时为皮下结节 , 界
肿胀 及其他 不适 。肿块呈 黑色 , 规则 , 不 隆起 , 约 20c ×1 m大小 , 韧 , 明显 压 痛 , 毛发 生 . m .c 5 质 无 无
长, 界限清楚 , 基底不深 , 活动度差 , 表面皮肤完整 、 光滑 。双侧颌下及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 无面瘫 体 征 。于 2 1 年 9 1 00 月 5日在 2 %利 多 卡 因局 部 浸润 麻醉下行右侧 面部肿物切除术 , 术中见肿块界限清
( 稿 :( 1 【 一) 修 回 :0 1 0 — o) 收 21 一1 ( 1 l 6 2 1— 3 1
( 责任编辑
孔 棣)
第九次全 国中西 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会议纪要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办、 江苏省中医院承办的第九次全国中西 医结 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于2 1 年 6 1 日至6 l 日在南京召开。 01 月 0 月 2
2 0 1 0—1 2 0 6:7 7.
h ls t i ee it a a elc rio rmb ng rc o lsi ep o df rnt e b s lc l acn ma f a o e in tih batc
【 王侠生。 2 】 廖康煌, 国亮 坡 肤病学 [】上诲 : 杨 M.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 出
此次会议是中西 医结合泌尿外科的一次的学术盛会 , 会议选题源于临床实际 , 内容全面 , 展现
了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泌尿系疾病的优势和特色。
为推动学会后备力量的储备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 , 经 会议增补青年委员 2 , 人 为学会发
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中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
d i1. 6 0i n10 — 9 8 0 . . 5 o:03 9 .s. 7 6 4 . 1 0 0 9 s 0 2 14 4
患者女性 ,O 。右侧颧部皮肤上色素性肿块 7岁 3 , 年 初始肿块黄豆大小 , 表面无破溃 , 局部无疼痛 、
毛母细胞瘤多发 于头面部 , 呈淡褐色丘疹或结
毛母 细胞 瘤 为 良性 肿瘤 , 目前 主 张早 期 完 整切 除肿瘤 , 一般采用手术切除 、 激光或冷冻治疗 , 很少
发生恶变 。由于少数毛母 细胞瘤可伴有基底 细胞
( 毛母细胞) , 癌 且表浅活检对毛母细胞瘤确诊有 困 难, 因此对于有些诊断不确切的病例 , 需要再次切除
送检。
大会主席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亚强教授致开幕词, 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 医政司吴厚新处长 、 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刘沈林教授到会并致辞 ; 大会执行主席 、 江苏省 中 医院顾晓箭教授主持开幕式。 参加会议及学 习班 的代表来 自全国2 多个省市, 30 0 共 0 多人。会议共收到论文 12 , 8 篇 内容涉 及泌尿外科结石、 肿瘤 、 前列腺疾病等各个方面。 本次大会体现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特点 , 出“ 突 泌尿系结石的预防和治疗” 这一主题 , 邀请 国内
楚, 瘤体 剖面质地均匀 。连 同基底完整切 除肿块 。 病理诊断: 右侧面部结节性毛母细胞瘤 , 肿瘤细胞呈
结节状分布 , 境界清楚 , 推挤表皮 , 细胞生长活跃 , 核 圆形 , 短梭形 , 核分 裂象易见 , 伴有色素沉积 。术后 创 口一期愈合 , 随访 3 个月无复发。 毛母细胞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良性皮肤附属器 肿瘤 , 主要由毛囊生发细胞组成 , 属于毛源性 良性肿 瘤 。毛源 性肿 瘤 由 H ai t 90 首次 提 出 , ed g n 17 年 no A kr a 等将 毛母 细胞瘤 、 cem n 毛母 细胞 性纤 维瘤 、 毛源 性 毛母细胞瘤和毛源性黏液瘤统称为毛母 细胞瘤 。 这4 种肿瘤可理解为一个肿瘤谱 系 , 同一肿瘤 向 是 毛囊分化 的不 同阶段 , 这种观点正在被人们逐步接 受 。WH ( 0) O2 6皮肤肿瘤分类 , 0 将这一类主要 由基 底样细胞构成的肿瘤统称为毛母细胞瘤 , 于伴有 属 毛囊 分化 的 良性肿 瘤mID 1 编码 :100。 ( 一0 C 80 /) 毛母细胞瘤病因及发病机制 尚不清楚 。组织病 理特 点 是瘤 细胞 为 毛囊 生发 细胞 , 卵 圆形 , 核 深染 而 染色质不均匀 , 部分核可空淡 , 核仁不 明显。根据瘤 细胞排列分成大结 节 、 小结节 、 筛孔状 、 葡萄串状及 网状等型 , 、 大 小结节型较常见 , 周边呈栅栏状 , 中央 瘤细胞可囊变『 2 I 。毛母细胞瘤免疫表型 比较复杂, 不 同分化阶段有不 同的表达, 特异性并不高【 3 J 。
版社。 0 : 7 2 5 8. 0 9 【 夏作 云, 3 】 吴波, 波, 皮肤 毛母细胞瘤 l 例临床病理 分析 f . 周航 等. O J 】 诊 断病理学杂志, 0 , () 6 2 85 :. 0 1 29
tmos[ . m ema p to,052 () 1 u r J A JD r t ahl 0 , 2: . 1 o 2 7 9 【1 c uzT P seS Hat h hW,t 1 ih gaer h bat a- 6 h l , r k , r cu e . s- rd tc olsccr S o s aH i i
参考文献 :
… 廖松 林 . 肿瘤 病 理学 和遗 传学 【 】北 京: 民卫 生 出版 社, 皮肤 M. 人
1 安徽中医学院外科研究生 ( . 合肥 2 0 3 ) 30 1 2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 . 合肥 2 0 3 ) 30 1
4 8 3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 杂志 2 l年 8 0 1 月第 l糟第 4 7 期
cn ma r ig n r h blso : rra n x l e pa m o e io a sn i ti o atmaa ae d e a n o ls i c t f n
[ 王斌 , 4 ] 陈静, 建 建, 臀 部 毛 母细 胞 瘤 [. 朱 等. J 临床 皮 肤 科 杂志, 】
卢建新 、 徐彦 、 宋竖旗 、 张亚强整理
21年 7 01 月
碎石术后残石的排 出, 而且中药提取物可抑制结石 的形 成 , 体现了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 良好前
景。在泌尿系肿瘤治疗方面, 中药同样显示 出确切的治疗作用 。如采用扶正抑瘤法治疗 , 可使激素
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转化时间推迟 3 多个月。此外 , 0 中医辨证治疗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
发现中医药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 显示了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优势 。
2 0 , 69: 7 . 0 7 3 ()5 6 【】Iisn , h n A, e o iz A n rgn rcpoepeso 5 z o L B a Z mbwc .A doe ee t x rsi k r n
so igme s t ped【 . m emaoah 1 0 52 () . h wn t t i s ra J A JD r t to. 0 ,71: a ac 】 p 2 9
细胞 团周围有 收缩间隙 。另外 , 雄激素受体 的表达 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5 】 。孤立型毛发上皮瘤临床上多 发生于面部 , 损害表现同多发型毛发上皮瘤 , 呈半球
形或圆锥形结节 , 坚实 、 透明。毛发上皮瘤组织学特 点: 瘤细胞在真皮 内, 可与表皮连接 , 在角化上皮 中
有很多角质囊肿 , 可见透明角质颗粒 , 常无典型毛源 性肿瘤所见广泛的上皮条索 , 不同细胞角蛋 白的表 达有 助 于与 毛母 细胞 瘤鉴 别 。 J
母细胞上皮成分 以及与其形影不离的相关间质 , 主
要 是毛 乳 头 。
毛母细胞瘤一般应与基底细胞癌 、 孤立 型毛发
上皮瘤鉴别诊断 。与基底细胞癌不同的是其 边界 清楚 , 多位于较深的皮下组织或真皮与皮下组织交
界处 , 上皮巢或索较基底细胞癌规则 , 间质内成纤维 细胞形态一致 , 炎症反应无 。基底 细胞癌组织病理 学特 点为 癌 细胞似 基 底细 胞 , 细胞 间桥 常不 明显 , 癌
外著名泌尿外科专家 T e u( i l s瑞典)M r s德国) 余宏政( si 、a u ( k 、 台湾 )顾晓箭 ( )赵高贤( 、 南京 、 河南) 、
王树声( 广州 ) 等十余位教授分别作专题讲座 , 内容涉及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外科常见病 、 泌尿系肿
瘤、 前列腺疾病 、 微创泌尿外科等 , 反映该领域的国内外新进展。有研究发现 , 中药不但能促进激光
43 7
病例 报告 面部毛母细胞瘤 1 例报告
王 东明 , 于庆 生
关键词 : 毛母细胞瘤; 面部; 诊断; 治疗
中图分 类 号 :79 1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 号 :0764( 1) —470 R 3. 8 A 10—98 0 0 03—2 2 14
限清楚 。由于毛母 细胞瘤报道的病例数较少 , 人们 对它 的认识 不足 , 经常误 诊为表 皮或皮 肤 附件肿
瘤 。由于毛囊 、 皮脂腺 、 大汗腺的共同胚胎学起源 , 故毛母细胞瘤体 中可出现皮脂腺分化 。其临床表现 和病理变化 与皮脂腺瘤相似 , 常需鉴别。毛母细胞 瘤的明确诊断需依靠病理组织学形态 以及免疫组化 染 色 , 细 寻找 具 有特 征性 的 细胞 , 仔 确诊 需要 见 到毛
节, 少数呈斑块状 , 在躯干 、 四肢有时为皮下结节 , 界
肿胀 及其他 不适 。肿块呈 黑色 , 规则 , 不 隆起 , 约 20c ×1 m大小 , 韧 , 明显 压 痛 , 毛发 生 . m .c 5 质 无 无
长, 界限清楚 , 基底不深 , 活动度差 , 表面皮肤完整 、 光滑 。双侧颌下及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 无面瘫 体 征 。于 2 1 年 9 1 00 月 5日在 2 %利 多 卡 因局 部 浸润 麻醉下行右侧 面部肿物切除术 , 术中见肿块界限清
( 稿 :( 1 【 一) 修 回 :0 1 0 — o) 收 21 一1 ( 1 l 6 2 1— 3 1
( 责任编辑
孔 棣)
第九次全 国中西 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会议纪要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办、 江苏省中医院承办的第九次全国中西 医结 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于2 1 年 6 1 日至6 l 日在南京召开。 01 月 0 月 2
2 0 1 0—1 2 0 6:7 7.
h ls t i ee it a a elc rio rmb ng rc o lsi ep o df rnt e b s lc l acn ma f a o e in tih batc
【 王侠生。 2 】 廖康煌, 国亮 坡 肤病学 [】上诲 : 杨 M.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 出
此次会议是中西 医结合泌尿外科的一次的学术盛会 , 会议选题源于临床实际 , 内容全面 , 展现
了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泌尿系疾病的优势和特色。
为推动学会后备力量的储备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 , 经 会议增补青年委员 2 , 人 为学会发
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中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
d i1. 6 0i n10 — 9 8 0 . . 5 o:03 9 .s. 7 6 4 . 1 0 0 9 s 0 2 14 4
患者女性 ,O 。右侧颧部皮肤上色素性肿块 7岁 3 , 年 初始肿块黄豆大小 , 表面无破溃 , 局部无疼痛 、
毛母细胞瘤多发 于头面部 , 呈淡褐色丘疹或结
毛母 细胞 瘤 为 良性 肿瘤 , 目前 主 张早 期 完 整切 除肿瘤 , 一般采用手术切除 、 激光或冷冻治疗 , 很少
发生恶变 。由于少数毛母 细胞瘤可伴有基底 细胞
( 毛母细胞) , 癌 且表浅活检对毛母细胞瘤确诊有 困 难, 因此对于有些诊断不确切的病例 , 需要再次切除
送检。
大会主席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亚强教授致开幕词, 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 医政司吴厚新处长 、 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刘沈林教授到会并致辞 ; 大会执行主席 、 江苏省 中 医院顾晓箭教授主持开幕式。 参加会议及学 习班 的代表来 自全国2 多个省市, 30 0 共 0 多人。会议共收到论文 12 , 8 篇 内容涉 及泌尿外科结石、 肿瘤 、 前列腺疾病等各个方面。 本次大会体现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特点 , 出“ 突 泌尿系结石的预防和治疗” 这一主题 , 邀请 国内
楚, 瘤体 剖面质地均匀 。连 同基底完整切 除肿块 。 病理诊断: 右侧面部结节性毛母细胞瘤 , 肿瘤细胞呈
结节状分布 , 境界清楚 , 推挤表皮 , 细胞生长活跃 , 核 圆形 , 短梭形 , 核分 裂象易见 , 伴有色素沉积 。术后 创 口一期愈合 , 随访 3 个月无复发。 毛母细胞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良性皮肤附属器 肿瘤 , 主要由毛囊生发细胞组成 , 属于毛源性 良性肿 瘤 。毛源 性肿 瘤 由 H ai t 90 首次 提 出 , ed g n 17 年 no A kr a 等将 毛母 细胞瘤 、 cem n 毛母 细胞 性纤 维瘤 、 毛源 性 毛母细胞瘤和毛源性黏液瘤统称为毛母 细胞瘤 。 这4 种肿瘤可理解为一个肿瘤谱 系 , 同一肿瘤 向 是 毛囊分化 的不 同阶段 , 这种观点正在被人们逐步接 受 。WH ( 0) O2 6皮肤肿瘤分类 , 0 将这一类主要 由基 底样细胞构成的肿瘤统称为毛母细胞瘤 , 于伴有 属 毛囊 分化 的 良性肿 瘤mID 1 编码 :100。 ( 一0 C 80 /) 毛母细胞瘤病因及发病机制 尚不清楚 。组织病 理特 点 是瘤 细胞 为 毛囊 生发 细胞 , 卵 圆形 , 核 深染 而 染色质不均匀 , 部分核可空淡 , 核仁不 明显。根据瘤 细胞排列分成大结 节 、 小结节 、 筛孔状 、 葡萄串状及 网状等型 , 、 大 小结节型较常见 , 周边呈栅栏状 , 中央 瘤细胞可囊变『 2 I 。毛母细胞瘤免疫表型 比较复杂, 不 同分化阶段有不 同的表达, 特异性并不高【 3 J 。
版社。 0 : 7 2 5 8. 0 9 【 夏作 云, 3 】 吴波, 波, 皮肤 毛母细胞瘤 l 例临床病理 分析 f . 周航 等. O J 】 诊 断病理学杂志, 0 , () 6 2 85 :. 0 1 29
tmos[ . m ema p to,052 () 1 u r J A JD r t ahl 0 , 2: . 1 o 2 7 9 【1 c uzT P seS Hat h hW,t 1 ih gaer h bat a- 6 h l , r k , r cu e . s- rd tc olsccr S o s aH i i
参考文献 :
… 廖松 林 . 肿瘤 病 理学 和遗 传学 【 】北 京: 民卫 生 出版 社, 皮肤 M. 人
1 安徽中医学院外科研究生 ( . 合肥 2 0 3 ) 30 1 2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 . 合肥 2 0 3 ) 30 1
4 8 3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 杂志 2 l年 8 0 1 月第 l糟第 4 7 期
cn ma r ig n r h blso : rra n x l e pa m o e io a sn i ti o atmaa ae d e a n o ls i c t f n
[ 王斌 , 4 ] 陈静, 建 建, 臀 部 毛 母细 胞 瘤 [. 朱 等. J 临床 皮 肤 科 杂志, 】
卢建新 、 徐彦 、 宋竖旗 、 张亚强整理
21年 7 01 月
碎石术后残石的排 出, 而且中药提取物可抑制结石 的形 成 , 体现了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 良好前
景。在泌尿系肿瘤治疗方面, 中药同样显示 出确切的治疗作用 。如采用扶正抑瘤法治疗 , 可使激素
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转化时间推迟 3 多个月。此外 , 0 中医辨证治疗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
发现中医药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 显示了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优势 。
2 0 , 69: 7 . 0 7 3 ()5 6 【】Iisn , h n A, e o iz A n rgn rcpoepeso 5 z o L B a Z mbwc .A doe ee t x rsi k r n
so igme s t ped【 . m emaoah 1 0 52 () . h wn t t i s ra J A JD r t to. 0 ,71: a ac 】 p 2 9
细胞 团周围有 收缩间隙 。另外 , 雄激素受体 的表达 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5 】 。孤立型毛发上皮瘤临床上多 发生于面部 , 损害表现同多发型毛发上皮瘤 , 呈半球
形或圆锥形结节 , 坚实 、 透明。毛发上皮瘤组织学特 点: 瘤细胞在真皮 内, 可与表皮连接 , 在角化上皮 中
有很多角质囊肿 , 可见透明角质颗粒 , 常无典型毛源 性肿瘤所见广泛的上皮条索 , 不同细胞角蛋 白的表 达有 助 于与 毛母 细胞 瘤鉴 别 。 J
母细胞上皮成分 以及与其形影不离的相关间质 , 主
要 是毛 乳 头 。
毛母细胞瘤一般应与基底细胞癌 、 孤立 型毛发
上皮瘤鉴别诊断 。与基底细胞癌不同的是其 边界 清楚 , 多位于较深的皮下组织或真皮与皮下组织交
界处 , 上皮巢或索较基底细胞癌规则 , 间质内成纤维 细胞形态一致 , 炎症反应无 。基底 细胞癌组织病理 学特 点为 癌 细胞似 基 底细 胞 , 细胞 间桥 常不 明显 , 癌
外著名泌尿外科专家 T e u( i l s瑞典)M r s德国) 余宏政( si 、a u ( k 、 台湾 )顾晓箭 ( )赵高贤( 、 南京 、 河南) 、
王树声( 广州 ) 等十余位教授分别作专题讲座 , 内容涉及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外科常见病 、 泌尿系肿
瘤、 前列腺疾病 、 微创泌尿外科等 , 反映该领域的国内外新进展。有研究发现 , 中药不但能促进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