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MART原则的德育助理队伍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第14期总第566期
No.14,2022
Sum
No.566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1引言
SMART原则最早是由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的,旨在让管理考核更加科学规范,并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开和公平。

概括地说,SMART原则主要指具体性(specific)、量化性(measurable)、可及性(attainable)、相关性(rel⁃evant)、时限性(time-bound)。

本文结合笔者所在院校开展的德育助理工作,应用SMART原则对德育助理的选拔、管理、考核、反馈进行多角度评价分析,以促进制度建设和优化[1]。

2德育助理制度的背景
德育助理制度最早是由清华大学于1995年确立的,通过选拔综合素质好、思想觉悟高的研究生兼职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研究生的自我管理,培养德才兼备的骨干力量。

虽然清华大学一直在坚持此项制度,且不断完善,但20余年来鲜有其他高校借鉴实施,德育助理制度的普适性和推广性受到挑战。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在此背景下,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顺势而为,大力推进实践育人,并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生德育工作实际,制定研究生德育助理管理办法,开启德育助理制度在我校的“新里程”。

3德育助理制度的意义
3.1落实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的顺利召开为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指导实践,正确把握其中蕴含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努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扎根中国本土努力办学育人的前提。

推行德育助理制度,是高校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的切实体现,是新时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
基于SMART原则的德育助理队伍建设
肖瑶1田野2吴文珊1付四清1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30;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武汉430030)
摘要:该文阐述了德育助理制度的背景、意义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的德育
助理队伍建设情况,并运用管理学常用的SMART原则(具体性、量化性、可及性、相关性、时限
性)详细分析了德育助理选拔、考核和反馈的全过程,综合运用一定的统计学方法佐证管理
制度的科学性,也从客观上分析了目前德育助理制度实施的成效和局限性。

总体来说,基础
医学院德育助理的工作,内容明确、可衡量、考核较为科学、整体受众满意度较高,但也存在
博士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现实问题,对这几年以来的具体实践予以总结,也为接下来的研究
提出了新问题和新角度。

关键词:SMART原则;德育助理;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ki.kjwh.2022.14.006
作者简介:肖瑶(1995—),女,硕士,助教,研究生辅导员,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田野(1989—),男,硕士,七级职员,研究生办公室职员,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吴文珊(1974—),女,本科,六级职员,研究生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研究生管理;付四清(1970—),男,博士,六级职员,研究生办公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与管理。

教育管理
法宝[2]。

3.2完善研究生干部队伍“职业化”的必要途径
长久以来,我们的研究生干部队伍存在思想散漫、功利主义、综合素质欠佳以及处理问题“任性”“业余”等方面的问题,这些也是研究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弊端。

同时,研究生干部重技能轻品德修炼、重专业学习轻学生工作、重事务轻总结、重任用轻锻炼,造成思想意志不坚定、工作能力弱、行事不端等素质问题凸显。

德育助理制度可以在研究生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反馈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把控,力求实现研究生干部队伍的“职业化”。

3.3实现师生沟通“无缝连接”的必要手段
随着国家对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视和投入,辅导员队伍日益壮大,但天然的“师生门槛”决定了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局限性。

德育助理制度的建立可以更好地以德育助理为桥梁,力求做好辅导员和研究生之间的沟通纽带,实现师生沟通的“无缝连接”。

3.4强化研究生素养提升和自我管理的必要基础
德育助理制度的根本作用是实现研究生政治立场、思想觉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同时,德育助理工作的开展也是对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从而为研究生群体的领导力培养打下基础。

4德育助理队伍建设情况概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以下简称基础医学院)承担着繁重的研究生教学管理和培养工作,现有在院研究生570余人。

按照学校德育助理与研究生规模1∶100的配比,基础医学院5位德育助理通过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在通过面试筛选后脱颖而出。

依照《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德育助理管理办法》的整体要求,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德育助理分为纵向助理和横向助理两种类型。

其中,纵向助理主要参与研究生的党建团建、就业、资助等工作内容,横向助理主要参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生活管理。

结合班级设置的实际情况,基础医学院设置纵向助理1名,协助辅导员处理事务性工作;横向助理4名,分管7个研究生班级(4个博士班
级,3个硕士班级)[3]。

5基于SMART 原则的德育助理队伍建设
前文提到,SMART 原则主要分为5个方面:具体性、量化性、可及性、相关性以及时限性,而这5个方面贯穿德育助理选拔、任用、管理、考核、反馈的全过程。

5.1具体性(specific )
Specific 一般指具体、特定、明确等含义,其核
心的理念是评价指标要明确、要具体。

一个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指标会让工作变得“无据可依”,评价体系始终无法真正产生作用,对于被管理者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一个明确具体的评价体系,是要让被管理者有标准可依、有措施可行、有规则可守。

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德育助理管理办法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内容,其中,纵向德育助理工作包括:①参与研究生党建工作。

协助做好研究生党建、团建的常规工作,对所带支部的“三会两制一课”进行监督管理,以党建为核心,做好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②参与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了解熟悉研究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协助解决研究生的实际诉求。

③协助参与完成研究生的资助工作。

牢固树立公开透明的评定原则,认真开展评优评先、助学贷款、经济困难认定以及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的聘任管理工作。

④协助辅导员做好研究生的就业工作,包括毕业材料的核查、答辩材料归档以及离校手续办理、就业数据上报等工作。

⑤协助指导研究生社团组织开展科技、文体等活动,鼓励引导研究生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横向德育助理工作包括:①协助参与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充分发挥自身作为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和定位优势,在研究生群体中逐步开展具体的、深入的、广泛的思想教育,督促研究生认真学习思政理论课;同时积极引导研究生群体做好自我管理,协助研究生干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政活动。

②参与研究生的日常生活管理。

了解所带班级研究生的基本情况,熟悉研究生群体思想动态,掌握研究生干部队伍情况。

同时,针对特殊人群采取约谈建档制度,遇到重要危机事件要及时上报,并协助学校和院系管理部门处理突发情况。

③协助做好研究生质量管理工作。

配合院系教务部门和临床科室教研组,参与做好所带班级的入院教育、中期筛选、社会实践、违规违纪处理等工作。

研究生德育助理本身也是一名研究生,虽然在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上可能优于大多数同龄人,但要完成好对于同龄人的“德育”工作,没有“操作指南”给予参考是难以有效落实的。

在对基础医学院在读570位研究生的问卷调查中,92.8%的学生认为德育助理对于自身的工作内容了解并熟悉,可见
教育管理
制定明确具体的工作内容成效斐然。

5.2量化性(measurable )
这一原则具体是指一项指标可以从多方面(如时间、空间、成本、数量、质量等)予以考量,如果某一个指标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不能直接衡量,可以将该指标拆分成多个子指标进一步衡量,或者提供某一个参照标准或者主流价值观予以考量。

根据管理办法,基础医学院对研究生德育助理的工作内容进一步细化,制定了详细的、可衡量的工作项目,以每周工作为例,横向德育助理的具体工作项目包括:与所带班级研究生谈心谈话,了解研究生诉求和思想动态,工作时间10小时;走访宿舍,协助宿管中心检查用电安全,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时间3小时;协助做好社会实践安排以及学分审核认定工作,工作时间4小时;做好突发事件和特殊情况的上报以及协助处理,工作时间1小时。

纵向负责党建工作的德育助理,其工作项目包括:党员、团员档案核查,工作时间5小时;支部“三会两制一课”日常督查管理,工作时间3小时;党团电子系统信息管理统计,工作时间7小时;党团组织关系转接,工作时间4小时;党团常态化工作,工作时间2小时。

虽然在实际执行中,由于任务工作量、轻重缓急、任务对象的不同,每个工作项目的工作时间难以稳定,但每一位研究生德育助理对照项目任务表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各项工作有系统性的时间规划,这是一系列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

标准化的工作项目表有助于德育助理将“挤时间”变为“安排时间”,让德育工作成为与课程学习、科研实验同样重要的“常规项目”,更有利于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常态化和延续性。

5.3可及性(attainable )
可及性主要包含两点:(1)评价指标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匹配现实状况,既定的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和完成的,人为地设置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完全不能实现,评价体系也会因为缺少实效性而“土崩瓦解”,更为严重的是会让人因此丧失信心,对其个人修养和能力的提升无疑是无益的。

(2)评价指标的数据一定要是有能力获得的,如果某项指标的数据难以甚至不能获得或者代价昂贵,那么该项指标就不太具备可操作性,其意义也会因此存疑。

因此,在确定某些获取难度非常大的指标、尤其是一些质性指标的时候,可以运用近似或者估量的方式获得。

在对基础医学院570位在读研究生的调查中,笔者发现,90.1%的研究生更愿意与理论知识丰富的德育助理交流,96.2%的研究生更愿意相信有实战经验或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德育助理。

这一结果也与面试内容不谋而合,可以说理论水平扎实、经验丰富、自信的德育助理可以更大程度地保证工作内容顺利完成。

5.4相关性(relevant )
相关性是指某一体系内的评价指标不应该是相互抽离的,而应该是系统性的、存在严密逻辑联系的“内圆”,这种内在的联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指标的确立与评价体系的准则、目标有着必然联系;第二,每一个评价指标应该对服务对象有一个全方位的阐述,而且是可以相互验证、补充,甚至是相互关联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指标时一定要注意各项指标之间的“相互独立”,即不重复、不重叠、不矛盾。

一支队伍的选拔任用和管理如果离开了考核将不能持续稳定。

基础医学院德育助理的考核采取360度全方位考核模式,包括年终现场工作述职答辩(工作总结、管理绩效展示)、日常工作档案完整性考察(横向助理包括谈心谈话记录表、寝室检查记录表、社会实践学分认定记录、突发事件记录,纵向助理包括党团、就业、资助等专项事务性事件记录)和辅导员评议,综合评定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类,并与津贴挂钩。

由于德育助理整体样本量较小,因此,笔者对在读研究生群体开展了对于德育助理的满意度调查,并与德育助理的考评结果对比分析。

经统计,5位德育助理中有3位满意度大于90%,1位满意度在80%-90%,1位满意度低于80%,而从考评结果分析,满意度大于80%的4位德育助理考评结果均为合格或优秀,其余1位考评结果为基本合格。

受众满意度是衡量工作开展有效性的重要指标,该分析也进一步佐证了考核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5.5时限性(time-bound )
时限性是指一个评价体系的目标一定要有一个时间上的界定,具体的可以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以及任务的重要程度等,分阶段、分步骤确定完成目标的时间要求,同时也要定期了解项目的推进程度,及时准确地进行业务指导,并及时调整不符合工作计划的项目。

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德育助理必须至少有一年的任期,且上文中提到的工作任务表也提供了明确
可以衡量的时间参考。

对德育助理的考核分为学期考核和年终考核,学期考核在第一学期期末进行,目的是对第一阶段的德育工作进行进一步梳理总结,改进工作方式;年终考核在第二学期期末进行,考核中也将对学期考核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以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

6目前德育助理队伍建设的成效和局限性
在短短一年的实践过程中,基础医学院德育助理的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包括协助辅导员处理十余起突发事件、全年共完成谈话700人次(有些研究生需要多次谈话)等;但在具体实践和反馈中,笔者也发现了目前德育助理工作所存在的局限性:6.1博士生的参与度和参与热情不高
相较于硕士生,博士生有着更加丰富的社会阅历、更加扎实的理论水平,然而最终当选德育助理的总共有5人,其中只有1人为博士且是一年级博士。

分析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主观上博士生学业繁重,科研压力大,不愿意承担科研以外的“无关”工作;客观上分配任务的时间限制也增加了博士生完成任务的难度。

我们后续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第一,让学有余力且有过学生工作经验的博士生积极参加德育助理队伍建设;第二,随着各省各地区选调生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博士生有意向毕业后投身基层建设,可以鼓励有这方面职业规划的博士生积极加入。

6.2低年级德育助理管理高年级学生有难度,特别是延期博士
结合平时德育助理的考核及德育助理交流会等形式,可以发现德育助理工作最大的难点是担任德育助理的低年级学生分管高年级学生,特别是延期博士,工作开展起来难度太大,因为延期博士的状态本来就很焦虑,急于毕业,但是低年级的德育助理在学业、科研方面确实起不到帮助他们的作用。

因此,德育助理更多的是提供生活和情感沟通上的帮助。

我们针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相应的职责分配改革,一方面尽可能多地覆盖德育助理的年级来源,另一方面主要以硕士分管硕士、博士分管博士的原则进行德育助理的职责分配[4]。

参考文献
[1]南彬,范媛吉,何妮翰.基于SMART 原则的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培养研究[J].科教文汇,2021(1):25-27.
[2]罗荣富.论习近平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五个维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18(11):4-7.
[3]蒋铃.论我国高校德育助理制度的优化和推广:以清
华大学德育助理队伍的建设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58-62.[4]陈菲艳.研究生德育工作“研工助理”队伍建设的问
题与对策[J].智库时代,2018(24):88,92.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ral Education Assistant Team Based on the SMART Principle
XIAO Yao,TIAN Ye,WU Wenshan,FU Siqing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moral education assistant 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ral education assistant team in School of Basic Medicine,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election and assessment of the moral education assistant by using the SMART principle commonly used in management (specific,measurable,at⁃tainable,relevant and time-bound).In the whole process of feedback,we use some statistical methods to prove the scientificity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and also objectively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moral education assistant system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Generally speaking,the work content of the moral edu⁃cation assistant in School of Basic Medicine is specific,measurable,scientifically assessed,and the overall audi⁃ence satisfaction is high.However,there are still some practical problems,such as the low enthusiasm for partici⁃pation of doctoral student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crete practice in the past year,and also puts forward new problems and new perspectives for the following research.
Key words:SMART principle;moral education assistan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编辑:
李金枝
教育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