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导致疲倦和劳力性疲劳不良反应新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汀类药物导致疲倦和劳力性疲劳不良反应新进展
发表时间:2020-11-05T02:22:44.805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1期作者:廖胜秋[导读] 本文就他汀类药物导致疲倦和劳力性疲劳不良反应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他汀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 545900摘要:他汀类药物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是临床上常用的调脂药物,但是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对患者的临床用药依从性产生不利影响,还可能因此中断治疗。

疲倦、劳力性疲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会导致不良
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本文就他汀类药物导致疲倦和劳力性疲劳不良反应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他汀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疲倦;劳力性疲劳;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在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1],合理应用他汀类药物能够起到一级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不仅能够减少甲羟戊酸、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2],还可借助负反馈调节作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具有较好的调脂、稳定斑块作用[3,4],并能使血小板的高反应性降低及血管内皮功能改善。

一般情况下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时间较长[5],因此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肌肉毒性、肝毒性等。

近年来临床发现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导致部分患者出现身体低能量、疲劳等情况,可能对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造成影响。

人的体能、功能状态为生活质量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疲倦、劳力性疲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可为临床合理应用他汀类药物提供指导,故本文进一步综述他汀类药物导致疲倦和劳力性疲劳不良反应新进展。

1.他汀类药物的分类
根据化合物来源,可以将他汀类药物分为3个种类;(1)真菌衍生物:包括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等。

(2)真菌衍生物分离提纯得到的化合物:以美伐他汀比较常见。

(3)人工合成化合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氟伐他汀等。

疲倦是指劳累困倦,劳力性疲劳是指在工作或体力劳动时出现疲劳情况,以往的研究中更加关注肌毒性、肝毒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而本次对常见的他汀类药物引起疲倦和劳力性疲劳的情况进行综述。

2.他汀类药物导致疲倦和劳力性疲劳发生的分析 2.1 辛伐他汀
辛伐他汀为口服降脂药,李华[6]等人在其文章中写道,1例男性患者口服辛伐他汀20mg/次治疗,一日一次,次日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进行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术治疗,并予以阿司匹林片100mg口服,一天一次,并在入院6d后出院。

在患者出院后经过电话随访发现,其在出院后第二天出现轻度疲劳感,分析原因在于患者擅自将辛伐他汀的剂量增至40mg/次,并连续服用了6天,未出现肌肉疼痛等其他不适症状,且肝功能、血脂功能均正常,医生叮嘱其立即停用辛伐他汀后,出院1个月后再次随访,患者主诉无疲劳感。

因此可以得知,辛伐他汀的剂量翻倍会导致明显的疲劳感出现,在药物停用后可得到缓解,说明辛伐他汀疲劳反应的发生同剂量相关。

2.2 阿托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能够可对肝脏内HMG-CoA还原酶及胆固醇的合成进行抑制,促使血浆胆固醇、脂蛋白水平下降,在冠心病等疾病治疗中比较常用。

服用阿托伐他汀后出现疲乏感会对患者服药依从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其相关机制可能在于:(1)阿托伐他汀可使肌肉的兴奋性下降,促使肌肉对疲乏的适应程度降低[7-9]。

(2)阿托伐他汀会使循环血清中辅酶的浓度下降,引起机体三磷酸腺苷合成障碍,导致辅酶利用率、线粒体细胞色素酶的活性下降,对线粒体的结构以及功能产生影响[10],还会导致肌细胞的减少,从而导致疲乏感出现。

另外冠心病患者在PCI术后应用阿托伐他汀出现疲乏感,说明患者容易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因此需要对阿托伐他汀的剂量或用药方案进行调整。

2.3 瑞舒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的降血脂作用明显,可选择性作用于肝细胞,减少对肝细胞的损伤,能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拮抗,是他汀类药物中耐受性、安全性均较好的一种。

长期使用瑞舒伐他汀不仅会导致咽炎、疼痛、流感样综合征、肌痛等不良反应,还会导致疲倦或劳力性疲乏发生,目前临床上尚未完全明确瑞舒伐他汀导致疲倦或劳力性疲乏发生的原因,但认为可能是瑞舒伐他汀对患者的肌肉功能产生了影响,并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11-13],故使患者出现疲劳感。

2.4 氟伐他汀
氟伐他汀的不良反应比较少见,偶尔会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便秘、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若是长期应用大剂量氟伐他汀,则会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导致疲乏、反应迟钝等症状发生[14]。

3.影响因素
3.1 剂量因素
他汀类药物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多与剂量有关[15,16],小剂量药物所起到的效果不明显,剂量过大则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如辛伐他汀20mg/次口服,几乎不会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疲乏等症状,而剂量增至40mg或80mg/次且长期服用时,会容易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疲乏等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合理控制辛伐他汀的使用剂量,在促进疗效提升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3.2 药物相互作用
他汀类药物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基础药物,多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特别是老年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疾病[17],服用的药物种类多,他汀类药物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属于水溶性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属于脂溶性他汀,水溶性他汀的溶解性好,经过肝细胞的主动转运选择性进入肝细胞,起到降血脂作用;而脂溶性他汀的生物利用度高,可对细胞合成胆固醇的作用进行抑制,从而发挥降脂效果。

大部分他汀类药物在肝脏中经P450酶系统代谢,瑞舒伐他汀经由P2C9、P2C19酶代谢,辛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分别经P3A4酶、P2C9酶系统代谢,普伐他汀可转化为无活性产物。

不同他汀类药物的代谢方式存在差异[18,19],当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同P3A4酶抑制剂(克拉霉素、红霉素等)联用时会促使他汀血药浓度提高,导致肌肉疲乏等不良反应发生。

因此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时应充分考虑药动学特征[20,21],选择合适的药物联合应用,以减少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3.3 患者依从性
部分患者在应用他汀类药物后会出现疲乏、失眠等情况,为了加深疲乏程度进入睡眠状态,会出现擅自增加用量情况的情况,因此会导致疲乏程度加重,影响机体耐受性和临床疗效,故需要加强对患者遵医用药方面的健康宣教。

4.小结与展望
他汀类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已被临床认可,在批准剂量范围内,他汀类药物的耐受性及安全性均较好,但应谨慎使用中、高剂量他汀类药物;另外还需重视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目前国内外关于他汀类药物引起疲倦和劳力性疲劳等不良反应的报道不多,且未明确相关机制,因此需要进一步对疲倦和劳力性疲劳发生机制进行研究,对他汀类药物于各种疾病中发挥的效果进行明确,以提升他汀类药物的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黄骞.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主要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J].智慧健康,2019,5(12):79-80.
[2]李登云,岳丽晓.他汀类药物的用药安全性及研究进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06):68-69.
[3]赵敏.他汀类药物临床使用不良反应分析及对策[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04):632-633.
[4]肖慧霞.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相关建议[J].北方药学,2020,17(02):192-193.
[5]周春仲,邓锡岳.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所致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1):223-224.
[6]李华,曾静妮,陈晓.辛伐他汀疲劳反应致滥用1例[J].中国乡村医药,2019,26(05):44.
[7]邹淑连,邱勤卫.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2):4695-4696.
[8]庄丽君,金岩女.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9):134-135.
[9]雷宏.探析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148-149.
[10]马建林,黄文杰.他汀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2019,14(07):1118-1120.
[11]陈红梅.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4):89.
[12]刘青,叶鹏,Nanna MG,Navar AM,等.年龄>75岁成人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8,26(07):615.
[13]李慧.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所致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4):96-98.
[14]张晓丹,向倩,赵侠,等.SLCO1B1基因T521C多态性对氟伐他汀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药物不良反应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11):1380-1382.
[15]张颖.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9,27(01):74-76.
[16]周玉敏.他汀类药联合其他药物用药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88+92.
[17]刘晓嘉.他汀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北方药学,2019,16(02):157+196.
[18]袁成莹,侯原平,常晶,等.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主要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8,17(12):949-951.
[19]陈世雄,翟青.老年冠心病患者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8,24(06):147-148+81.
[20]陈弋千.他汀类药物的临床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7):123.
[21]吉别克·努尔孜汗.他汀类降脂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和重要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6):119+1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