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萃取技术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辣椒素提取
辣椒素提取简介辣椒素是一种常见的辣味物质,广泛存在于辣椒等植物中。
辣椒素不仅赋予了辣椒特有的辛辣味道,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因此,对于辣椒素的提取和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辣椒素的提取方法、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
提取方法辣椒素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溶剂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等。
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是一种传统的提取方法,主要步骤包括样品研磨、溶剂萃取和溶剂蒸发浓缩等。
常用的溶剂包括乙醇、乙酸乙酯和正己烷等。
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提取效率相对较低。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是一种新兴的提取方法,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使溶剂达到临界点以上的状态,从而提高提取效率。
常用的超临界流体包括二氧化碳和乙醇等。
该方法能够快速提取辣椒素,提取效率高,无溶剂残留问题。
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利用微波加热的特性,促进溶剂与辣椒素的相互作用,从而加快提取速度。
该方法操作简便,提取时间短,并且提取效果较好。
常用的溶剂包括乙酸乙酯、乙醇和二氯甲烷等。
应用辣椒素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食品工业辣椒素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能够增加食品的香辣味道,提高食欲。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包括辣椒粉和辣椒酱等。
医药工业辣椒素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用于治疗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辣椒素对于抗肿瘤、抗炎和抗氧化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农业辣椒素在农业中可用作昆虫杀虫剂,能够有效控制一些害虫的滋生。
此外,辣椒素还可以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研究进展在辣椒素的提取和应用研究方面,科研人员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近年来,一些学者将超临界流体提取法与微波辅助提取法相结合,发展出了超临界微波辅助提取技术,该技术能够充分发挥超临界流体和微波的优势,提高辣椒素的提取效率。
此外,一些研究人员还使用纳米技术对辣椒素进行了改性和包埋,提高了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应用概述
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年级专业:07级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姓名:邓婷婷学号:s200700293 课程论文题目: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应用概述课程名称:现代食品分析技术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应用概述学生:邓婷婷(07级食品科技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学号s200700293)摘要:本文介绍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的萃取原理、特点、基本流程及其影响萃取的因素,对此技术在食品、医药、农药残留分析、化工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
关键词: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原理特点流程影响因素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简称SCFE,是利用超临界状态的流体具有强溶解能力而对物质进行提取分类的技术。
1897年,Hannay和Hogarth发现了超临界乙醇异乎寻常的溶解特性[1]。
近20年来,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开始应用于工业实践并引起广泛关注,现已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石油、和香料等领域。
1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基本原理超临界流体是物质处于其临界点(Tc、Pc)以上状态时所呈现出的一种高压、高密度,具有气液两重性的液体。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就是以超临界状态的CO2流体为溶剂,利用超临界CO2在临界点附近所具有的高渗透性、高扩散性和高溶解能力,对萃取物中的目标组分进行提取分离,从而达到分离精制的目的[2]。
超临界CO2流体对溶质的溶解度取决于其密度,当在临界点附近,压力和温度发生微小的变化时,密度即发生变化,从而会引起溶解度的变化。
因此,将温度或压力适当变化,可使溶解度在100-1000倍的范围内变化,因而具有较高的溶解性[2]。
一般情况下,超临界CO2流体的密度越大,其溶解能力就越大。
在恒温下随压力升高,溶质的溶解度增大;在恒压下随温度升高,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利用这一特性可从物质中萃取某些易溶解的成分。
超临界萃取原理范文
超临界萃取原理范文超临界萃取技术是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来改变超临界流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实现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相和液相之间的状态,在临界点以上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存在。
这种特殊状态下的流体具有低粘度、高扩散性以及高溶解能力等特点,因此适用于分离和提取化学物质。
超临界萃取技术广泛应用于天然药物的提取和分离,特别是对于具有热敏感、易挥发的化合物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超临界萃取中,首先选择合适的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然后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来改变超临界流体的性质,实现对目标化合物的分离。
超临界流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温度来控制分离效果。
此外,超临界流体的密度也可通过压力控制,从而进一步优化提取效果。
然后,将待处理的物质与超临界流体接触,目标化合物会溶解在流体中。
最后,通过降压或改变温度等方式,将目标化合物从超临界流体中提取出来。
超临界萃取技术在天然药物的提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超临界萃取的工作条件相对温和,可以避免化学物质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降解和变性。
其次,超临界流体的溶剂力强,对于不同极性的化合物都有很好的溶解能力。
此外,在超临界萃取中,溶剂能够快速在物质中扩散,因此可以大大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
同时,超临界流体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来改变其物化性质,从而实现对目标化合物的选择性提取,避免了传统萃取方法中的繁琐操作过程。
超临界萃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食品工业中,超临界萃取被用于咖啡因和可可中多酚化合物的提取。
在化工工业中,超临界萃取被用于精制石油产品、聚合物的分离和废水处理。
在制药工业中,超临界萃取被用于提取天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
在环境保护方面,超临界萃取可以高效地去除土壤和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因此,超临界萃取技术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总之,超临界萃取是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进行化学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作者:张恺容解铁民来源:《农业科技与装备》2020年第06期摘要:综述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萃取流程、溶剂、装置和技术特点,介绍其在啤酒、烟草、色素、植物籽油,咖啡等食品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和相关试验研究成果,为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食品;应用;原理中图分类号:TS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20)06-0048-03近年来,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用于食品加工的绿色分离萃取技术备受青睐,这使得一种新型绿色的食品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超临界流体在超临界状态下具有双重特性(高密度和低黏度),可以有目的地从一些天然物质中提取所需组分,多用于筛选或去除食品中的某些成分。
与传统的提取工艺相比,它具有高效、环保、节能、易控等特点。
为此,介绍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萃取流程和技术特点,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为其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在超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下,与待萃取溶质有异常相平衡行为及传递性能,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它对溶质的溶解能力也会发生很大改变。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利用这一特点达到萃取目的。
用超临界流体作溶剂,能够使需要提取的组分从多种液态混合物或固态混合物中萃取出来。
1.1 基本原理超临界流体是指当某种物质超出其本身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时,气液两相混合成均一的流体状态,且同时具有气体的高渗透性和液体的高溶解性。
在较高压力下,溶质被溶解在流体中;当压力渐渐减少或温度增高时,流体的溶解能力变弱、密度减小,溶质析出后被萃取分离。
根据流体密度根据温度和压力值变化的特性,使超临界流体与要分离的物质接触后建立流动相后,通过改变压力和温度溶解其中的某些成分,再按溶解能力、沸点、分子量的大小依次将萃取物提取出来,从而达到萃取有效成分或清除有害成分的目的。
消除农药的方法
消除农药的方法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药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消除农药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消除农药的方法。
一、生物控制法生物控制是利用寄生、捕食、繁殖竞争等方式控制有害生物种群的数量和繁殖速度,达到减少农药使用的目的。
生物控制的优点在于消除农药残留,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安全性,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寄生防治是生物防治中的一种方法,将寄主有害生物的天敌引入到实验室中,并在对寄主有害生物没有影响的情况下增加其种群密度,以达到消灭有害生物的目的。
寄生防治不仅可以减少农药使用,而且对于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是非常可靠的。
捕食防治:采用天敌食物链上的捕食生物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
对于害虫的防治效果非常杰出。
蚂蚁可以防治曲莴苣管虫和白粉虱等害虫。
繁殖竞争法:将天敌引入农田,使其与目标害虫争夺食物和栖息地,使其数量减少。
放养宽颈金龟子等天敌可有效控制稻田中的稻田螟虫。
二、生物除草剂生物除草剂是指从天然有机材料,如植物组织提取的化学物质中选取有效的生物活性成分对杂草进行控制。
生物除草剂能够更好的代替农药,有效消除有害物质,减轻环境污染,改善土壤和农产品的质量,并发挥了防范意识。
目前,已有一批生物除草剂的生产和应用企业,生产的生物除草剂,应用发展较快。
所生产的除草剂的锦带花苷有效成分取自一种植物——锦带花,在除草的同时还能预防农田害虫。
三、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技术,它包括:生物制品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生物遗传工程技术等。
通过对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解析及改造,产生更具生物安全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的新型产品和新的生产方式,维护了卫生与社会文明的统一。
目前,据统计,中国已经有超过50种优势生物农药在生产和应用中。
新疆河西硒砂灰蝶释放培育基地开发的大鳞缨小蜂对抗害虫卷叶蛾和银耳蚜,在广州首次成功,为全球农业技术提供了新的参考方式。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作者:汪新来源:《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1年第05期摘要:农药残留是影响我国农产品对外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应用越来越成熟。
本文主要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近几年来的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正朝着高效、快速、便捷、準确的方向发展,本技术的不断成熟可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我国农产品对外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农产品种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农药的大量使用,农药使用不合理导致农产品农药大量残留,严重降低农产品质量,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尤为重要,可以解决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过多制约对外出口等问题,因此需要科研人员加强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深入研究,借助先进的检测技术控制农产品农药残留量。
1 样品前处理技术分析1.1 固相萃取技术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固相萃取技术,其应用原理是借助固体吸附剂吸附液体样品中目标化合物,可以将干扰化合物与样品基体分离开来,之后再借助洗脱液洗脱等方式实现目标化合物分离和富集的目的。
固相萃取技术中对待测样品进行测定,在选择萃取柱和洗脱液时,需要考虑待测农药性质、样品种类等,以确保所选择萃取柱和洗脱液的合理性,实现一步完成萃取、富集和净化的目的。
固相萃取技术操作较为简单,使用溶剂较少,有较好的重现性和较高的回收率,并能避免其他杂质的加入,因此国内外的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
1.2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该技术要微波加热样品,借助极性分子将微波能量迅速吸收。
在一些极性溶剂上可以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技术来加热,起到样品目标化合物萃取并分离杂质的目的。
1.3 加速溶剂萃取技术提升温度和压力可以提高物质溶解度和溶质扩散效率,从而进一步加快萃取效率。
加速溶剂萃取技术所使用溶剂较少、萃取效率较高,因此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样品前处理中被广泛应用。
山茶油精深加工与新产品开发关键技术应用与示范
山茶油精深加工与新产品开发关键技术应用与示范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山茶油是一种珍贵的植物油,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和营养价值。
在山茶油的生产过程中,经过精深加工可以提高其附加值,开发出更多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本文将探讨山茶油精深加工与新产品开发的关键技术应用与示范。
一、山茶油精深加工技术1. 脱臭技术脱臭是山茶油精深加工的重要工艺环节。
传统的脱臭技术包括物理脱臭和化学脱臭。
物理脱臭主要采用蒸馏、吸附、渗透等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山茶油中的异味和杂质;化学脱臭则是通过添加各种吸附剂或脱臭剂来去除油脂中的不良气味。
2. 冷压技术冷压是一种保留山茶油营养成分的重要加工技术。
传统的热压加工会导致山茶油中的一些营养成分被破坏,而冷压则能够有效保留山茶油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提高山茶油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3.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超临界CO2萃取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提取技术,可用于提取山茶油中的活性成分。
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等条件,可以有效提取山茶油中的维生素E、类黄酮、植物固醇等成分,制备出更具保健功效的山茶油产品。
二、山茶油新产品开发1. 山茶油保健食品山茶油含有丰富的油酸和亚油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降压、抗氧化等功效。
可以开发山茶油软胶囊、山茶油营养片等保健食品,满足消费者不同的营养需求。
山茶油具有保湿、抗氧化、修复等功效,适合作为化妆品原料。
可以开发山茶油面霜、山茶油护发素、山茶油手部护理霜等产品,帮助消费者改善肌肤问题,保持健康肌肤。
3. 山茶油家居用品山茶油还可以用于制作家居用品,如山茶油蜡烛、山茶油香薰等产品。
山茶油具有天然的清香气味,可以给家居环境带来清新的气息,同时具有抗菌、净化空气等功效,受到消费者喜爱。
三、技术示范与推广为了促进山茶油精深加工与新产品开发技术的应用,可以进行技术示范与推广。
可以建立山茶油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吸引企业、科研机构等参观考察,推广山茶油新产品的开发情况,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山茶油产业的发展。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美国应⽤分离公司超临界 CO2流体萃取仪⼀、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起源及发展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 作为⼀种技术应⽤于分离提取最早可追溯到1879年,当时J.B.Hannay 等就发现,⽤超临界的⼄醇可溶解⾦属卤化物,压⼒越⾼,溶解能⼒越强。
1962年E.klesper等⾸次成功⽤超临界的⼆氯⼆氟甲烷从⾎液中分离铁卟啉,1966年开始⽤超临界CO2和超临界正戊烷来分析多环芳烃、染料和环氧树酯等。
1978年klesper⼜将超临界流体技术应⽤于聚合物⼯业,从聚合物中提取各类添加剂,使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范围不断扩⼤。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业中也早有应⽤,最为典型的例⼦就是⽤CO2流体萃取咖啡⾖中的咖啡因,即脱咖啡因。
⼆、超临界流体萃取仪的⼯作原理及特点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 是⼀种以超临界流体作为流动相的分离技术。
超临界流体是指物质⾼于其临界点,即⾼于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时的⼀种物态。
它即不是液体,也不是⽓体,但它具有液体的⾼密度,⽓体的低粘度,以及介⼊⽓液态之间的扩散系数的特征。
⼀⽅⾯超临界流体的密度通常⽐⽓体密度⾼两个数量级,因此具有较⾼的溶解能⼒;另⼀⽅⾯,它表⾯张⼒⼏近为零,因此具有较⾼的扩散性能,可以和样品充分的混合、接触,最⼤限度的发挥其溶解能⼒。
在萃取分离过程中,溶解样品在⽓相和液相之间经过连续的多次的分配交换,从⽽达到分离的⽬的。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仪的基本流程和重要部件典型的超临界流体萃仪的⼯作流程如下图所⽰。
它⼤体上可分为三个部分即流动相系统、分离系统、和收集系统。
Micrometering ValveModifier Pump Module流动相对流动相的选择⾸先要考虑它对萃取样品的溶解能⼒,流动相的密度越⼤,其溶解能⼒越强;次外,在实际应⽤中还必需考虑流体的超临界条件、腐蚀性和毒性等。
我国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新技术及应用
May. 2020 CHINA FOOD SAFETY 187食品科技在农业市场中,农产品加工技术能为农产品赋予更高的价值,从而为销售者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部分农产品的保质期很短,所以贮藏技术是为农产品保值的重要技术。
因此,每一项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新技术,都能迅速得到广泛应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1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新技术种类1.1 分离提取技术分离提取技术是一种农产品加工技术,包含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和膜分离技术两种。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利用特殊溶剂将农产品中的精华提炼出来的分离技术,这种特殊溶剂是一种压力和温度都处于超临界的流体,具有超强渗透、强溶解力的特性,而且具有环保、粘性低的优点。
膜分离技术是通过透析性强的高分子膜,进行物理、化学作用下的挤压,从而分离多种气液混合物,达到提纯效果的提取技术。
具有适用常温环境、减少营养流失和避免气味挥发的特点,是一种适用性广的优良技术。
1.2 检测与分选分级技术当前,检测与分选分级技术出现了多种新型技术,包含了像声学特性技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与电磁特性技术等技术含量高的新技术。
声学特性技术主要利用声波的各种特性去影响农产品,从而达到分选分级的目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项利用近红外光谱对农产品进行分析检验的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优势,代替人的视觉观察,从而精准地对农产品进行分选;电磁特性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的各种性质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检测的技术。
1.3 贮藏与保鲜技术贮藏与保鲜技术主要包括真空技术和气调贮藏技术。
真空保鲜技术是我国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新技术及应用□ 白 露 九师职业技术学校摘 要: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最基础的物质保障。
农产品技术的革新,能为人们的膳食提供丰富的营养,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其中,新的贮藏与加工技术,更为农业现代化、品牌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因此,本文研究了我国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的新技术及应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农业资源回收方面应用案例分享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农业资源回收方面应用案例分享近年来,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农业资源回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本文将通过分享几个实际案例,探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农业资源回收中的应用,包括农作物废弃物的能源利用、农业废水处理和农药残留物的去除等。
首先,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农作物废弃物的能源利用方面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农作物废弃物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副产品,通常会导致环境污染和浪费。
然而,借助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可以从农作物废弃物中提取出有价值的化学物质,如纤维素和木质素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被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质燃料和生物柴油,用于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
这种能源利用方式不仅减少了农业废弃物的排放和处理成本,还为农民提供了一种新的收入来源。
其次,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农业废水处理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农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包含了各种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机物等。
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往往存在着处理效果不佳和处理成本高等问题。
然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具有极高的溶解性和选择性,可以有效提取和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例如,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高效地去除农药残留物,而利用超临界水可以去除重金属离子。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将废水中的有价值物质回收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最后,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物的去除。
农药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化学物质,但过量使用农药会对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可以通过溶解和分离的方式,高效地去除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物。
例如,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可以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植物油中的农药残留物,而又不破坏植物油的营养成分。
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还可以减少农药残留物对环境的污染。
总的来说,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农业资源回收方面的应用案例不胜枚举。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首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控制的重点是农药使用。
一是品种控制,二是安全间隔期的控制。
其次,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中检测的重点是农药残留(种植业产品)。
一、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类别1.农药残留的生物测定技术利用指示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来判断农药残留及其污染情况。
例如,可以用实验室养的敏感性家蝇为测定材料,以其接触待测样品后的中毒程度来表示该样品中的杀虫剂残留;以病菌生长受抑制的程度来检测杀菌剂的残留,以玉米或其它指示植物根长受抑制的程度来检测土壤中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等。
该方法无需对样品前处理比较简单快速或无需进行前处理,但对指示生物要求较高,测定结果不能确定农药品种,并且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该方法可作为快速检验方法用于农产品引起中毒或在现场使用。
2.农药残留的理化检测用于农药残留的化学检测方法有分光光度法、极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薄层层析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同位素标记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色质联用法等。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现代化学分析技术日新月异,许多新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如毛细管电脉仪技术(CZE),色质联用技术(GC-MS、HPLC-MS)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SFC),直接光谱分析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农药残留分析的灵敏度,简化分析步骤,提高了分析效率。
但是,这些分析方法有的灵敏度不高,如分光光度法、薄层层析法等。
有的需要昂贵的仪器,如色质联用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等。
还有的需要特殊的设备,如同位素标记法等。
因此,目前,普遍采用的还是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它们具有简便、快速、灵敏以及稳定性和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宽、耗资低等优点。
(1)气相色谱法(GC)采用气体作流动相的色谱法,用于挥发性农药的检测,具有高选择性、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快速和特点,是农药残留量检测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目前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的检测器主要有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u-ECD)、火焰光度检测器(FPD)、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P-FPD)、氮磷检测器(NPD)等。
中药行业中的药品生产工艺改进与效率提升
中药行业中的药品生产工艺改进与效率提升近年来,中药行业一直在追求药品生产工艺的改进与效率的提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工艺的革新,中药行业不断追求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
本文将探讨中药行业中药品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效率提升的一些重要举措。
一. 原材料采集和处理的改进中药的质量和疗效与原材料的采集和处理密切相关。
传统上,中药企业主要依靠人工采集和加工,效率低下且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为了提升效率和保证质量,中药行业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1. 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种植药材的质量和产量得到提升。
例如,利用生物技术改良中药材的耐病性和抗逆性,提高产量和品质。
2. 引进机械化采集设备和自动化加工设备,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原材料处理的效率和规范性。
3. 建立采购与种植基地的合作模式,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质量可控。
二. 药品生产工艺的改进中药生产的工艺改进是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资源浪费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中药行业中一些常见的工艺改进方法: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减少生产时间和资源消耗。
2. 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通过发酵、培养等方式,提高药材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和产量。
3. 制定科学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保证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减少工艺失误和质量问题的发生。
三. 质量检测技术的改进中药品质量的确保是中药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药品生产工艺改进过程中,质量检测技术的改进与优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中药行业中质量检测技术的一些改进措施:1. 引进和应用现代化的分析仪器和设备,提高药材和药品的质量分析和鉴别能力。
2. 开展药材和药品的质量标准研究,建立更加完善和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3. 推行药品生产工艺全程监控,确保每一个生产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
四.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在提升中药行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中药行业在此方面进行的改进措施:1. 建立药品生产过程的电子监管系统,实现对生产环节的全程监控和追溯,提高生产管理的精确性和高效性。
中药化学常用提取方法及应用
中药化学常用提取方法及应用中药是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药效备受关注。
中药提取方法是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从植物、动物或矿物中提取出来的过程,是中药制备的关键环节之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药提取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使得中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效果更加显著。
本文将就中药化学常用提取方法及应用进行探讨。
一、中药化学常用提取方法1. 水提取法水提取法是最常见的中药提取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水溶性成分的特性,将中药材浸泡于水中,并通过加热或搅拌等手段,使溶质释放到水中,最后通过蒸发浓缩的方式得到提取物。
水提取法提取的成分主要是水溶性的多糖、酚类物质等,适用于中草药的提取。
2. 乙醇提取法乙醇提取法是利用乙醇对中药材中的成分有较好的溶解性,通过浸泡、加热、搅拌等方式将中药材中的活性成分溶解到乙醇中,再通过蒸发乙醇得到提取物。
乙醇提取法适用于一些脂溶性成分和挥发性成分的提取。
3.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是将二氧化碳等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利用其特殊的溶解性和渗透性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提取的提取物质具有高纯度、高活性和无残留溶剂的特点,适用于提取高价值成分和药用精华油。
4. 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是将中药材置于液体中,通过超声波的作用,产生局部高压差和温度变化,使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得以释放和扩散,从而提高提取效率。
超声波提取法操作简便、速度快、效果好,并且可减少对中药材的破坏,适用于提取脆性和热敏性的成分。
5. 固-液萃取法固-液萃取法是将中药材与溶剂直接接触,在适当的温度、压力和时间条件下,溶剂将中药材中的活性成分溶解出来,再通过过滤或脱溶剂得到提取物。
该方法适用于提取一些热稳定的成分,并较好的保留了中药材的生物活性成分。
二、中药提取方法的应用1. 制药工业中药提取物在制药工业中广泛应用,可以用于制备中药注射剂、颗粒剂、口服液、药酒等各种剂型。
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如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等,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可以通过精炼、浓缩制备各种药物产品。
美国ASI公司超临界萃取SFE-2 推荐书(标准)
2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的特点
目前被用作超临界流体的溶剂有乙烷、乙烯、丙烷、丙烯、甲醇、乙醇、水、二氧化碳 等多种物质,其中二氧化碳是首选的萃取剂。这是因为二氧化碳的临界条件易达到(Tc=31.1 °C,Pc =73.8 Bar),且无毒、无味、不燃、价廉、易精制,这些特性对热敏性和易氧化的产 物更具有吸引力。
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原理
超临界流体是指物质高于其临界点,即高于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时的一种物态。它既 不是液体,也不是气体,但它具有液体的高密度和气体的低粘度,以及介入气液态之间的扩 散系数的特征。一方面超临界流体的密度通常比气体密度高两个数量级,因此具有较高的溶 解能力;另一方面,它表面张力几近为零,因此具有较高的扩散性能,可以和样品充分的混 合、接触,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溶解能力。在萃取分离过程中,溶解样品在气相和液相之间经 过连续的多次的分配交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技术保障
在超临界萃取设备这一块,长期以来,ASI公司和美国农业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其萃取仪是和美国农业部合作研发的,这为公司的产品品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 障。并且美国农业部的食品安全标准实验室就是采用我们的设备。
主要产品 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的萃取釜,大大提高分析速度。 当然,您也可以根据需要一次只处理一个样品,
您只需很简单的关闭另外一条线路的阀门即可。 在分析实验中,由于并联萃取两条管路互不影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西藏白花杜鹃花中活性成分及GC-MS初步分析
利用超临界co 2萃取法提取西藏白花杜鹃花中活性成分及GC-MS 初步分析杜鹃属植物化学主要成分为土荆芥油素、异土 荆芥油素、O 皮素、山奈素、金丝桃貳、红色素、谷k吴金措姆1,四郎玉珍1,班 旦1,格桑卓嘎1,郝宝成2,拉巴次旦1*(1.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0医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00;2.中国农业科学院兰r 畜牧与0药研究所,甘' 兰r 730050)摘要:确定超'界CO,萃取西藏白花杜鹃花的最[工艺条件和初步鉴定其提取物的化V©分。
以提取率为UT 指标,利用正交试©对西藏白花杜鹃花超 '界C02萃取有效©分条件进行了 [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graphy-mass spec trometry , GC-MS )分析了萃取物的化V©分。
结果表明,超 '界C02萃取西藏白花杜鹃花的最[提取工艺为开花期白花杜鹃的花粉碎为200目、萃取压力25 MPa 、萃取温度为40 T 、反应时间2.5 h,GC-MS 检测分离出24种含量较高的化合物。
由此可得,经与质谱谱图数据库比对,初步鉴定主要为烷D 及其含CB 生物(62.32 %J 、A 和@(8.09 %J 、?(4.87 %■)等化合物,其中含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肿瘤作用的98A (1量达4.79 %J 等药用活性©分,具有很好的研究开发前景。
关键词:白花杜鹃;超'界CO,萃取法;化V©分;GC-MS 中图分类号:R284. 1 ; R285文献标识码:A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for Flowers ofRhododendron mucronatum (Blume )G. Don and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by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GC-MS)Wujincuomu 1 , SilangyuzheJ , Bandon 1 , Gesangzhuog^1 , HAO Bao-cheng 2 , Labacid^n 1 *(1.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Tibet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s , Tibet Lhasa 850000 , Chi na ; 2. Lanzhou Institute of Husbandry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 Gansu Lanzhou 730050,China )Abstract : The present paper aim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extraction process of the flowers of Rhododendron mucronatum ( Blume ) G.Don ,and preliminarily identify and analyze the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extract. Taking the extraction rate as the evaluation index,the flowers of Rhododendron mucronatum ( Blume ) G. Don were extracted with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by orthogonal optimization meth od.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extract were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 GC-MS ) .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 mum conditions for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of the flowers of Rhododendron mucronatum ( Blume ) G. Don were as follows :crushing into 200 mesh , extraction pressure 25 MPa , extraction temperature 40 弋,reaction time 2. 5 hours. 24 compounds with high con tent were detected and separated by GC-MS. To conclude , compared with the mass spectrum database,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xtractionfor the flowers of Rhododendron mucronatum ( Blume ) G. Don was mainly composed of Alkanes and their oxygen-containing derivatives (62.32 % ), alkenes and alcohols (8.09 %■ ) , esters (4. 87 %■ ) , etc.Key words : Rhododendron mucronatum- (Blume ) G. Don ;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 Chemical composition ; Gas chromatogra phy mass spectrometry ( GC-MS)醇等。
超临界萃取甘草黄酮工艺研究及主要成分分析
比、 萃取温度、 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对甘草黄酮萃取
率和浸膏中黄酮含量的影响ꎮ
1 2 5 2 正交试验
在单因素试 验 的 基 础 上 选 择 萃 取 温 度、 萃 取 压
力、 携带剂种类、 上样量为响应变量设计正交试验得
到最佳工艺条件ꎮ
1 2 6 HPLC 分析
24 37
1 42
24 61
0 6
30 1
9 65
25 11
1 38
黄酮萃 黄酮含量
取率 / %
/%
12 31
22 64
12 79
21 76
17 32
16 98
14 57
15 46
13 74
14 27
14 61
31 63
29 93
19 54
23 65
20 06
[2]
ꎮ 研究表明ꎬ 甘草黄酮
在上述效果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3]
ꎮ 由于甘草黄酮种
类繁多、 含量低、 水溶性较差ꎬ 目前市场上缺少甘草
黄酮的相应标准品ꎮ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是一种
先进的萃取分离技术ꎬ 利用超临界 CO 2 流体具有的特
宁夏固原人工种植的乌拉尔甘草ꎬ 芦丁标准品ꎬ
纯度 99%以上的二氧化碳ꎬ 其余试剂均购于国药ꎮ
1 2 试验方法
1 2 1 甘草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采用硝酸铝比色法测定黄酮含量 [5] ꎮ 以芦丁作为
对照标品进行黄酮含量测定ꎬ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ꎬ 以
对照品溶液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ꎮ
1 2 2 黄酮萃取率和浸膏中黄酮含量计算
以黄酮萃取率和黄酮含量为标准优化萃取参数ꎬ
AOAC 农残
用柠檬酸盐将pH调节到5至5.5的范围,可使 大部分遇酸和遇碱不稳定农药保持稳定。为了改 善样品提取物中遇碱不稳定化合物的稳定性,在
常规固相萃取基础上发展而来,同时具有制备、 萃取和净化样品的优点,MSPDE将样品和键合相
万方数据
使用伯仲胺(PSA)吸附剂净化后,少量的甲酸将 加入最终的提取物之中。粗提物中的酸性农药可 在PSA净化后直接进行测定。在Schenck提出的
要利用超临界流体中不同组分溶解度不同,且不 同压力状态下溶解能力会发生变化,改变萃取剂
保有效提取易受pH影响的化合物(如苯氧羧酸 类),尽可能减少不稳定化合物(如碱性或酸性不 稳定农药)的降解,以及拓展可使用此方法的食
品基质种类的范围。在第一步提取和分离的时候
流体压力,可将组分逐一萃取。SFE具有极好的 萃取效力和速度,与分析仪器在线联机,大大提
少色谱干扰峰,避免检测器和色谱柱污染,样品
品,分析氯化除草剂、多环芳烃等。除此之外, 还有微波辅助萃取、膜萃取、搅拌棒吸着萃取等 都在农药残留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QuEChERS方法简介
2003年美国农业部的S.Lehotay等建立了一
个非常重要的检测蔬菜、水果中农药多残留GC/ MS分析的快速方法(QuEChERS法),乙腈提取, 硫酸镁和氯化钠混合,上清液加入PSA和无水硫 酸镁净化分离,最后加入分析保护剂进行GC/MS 分析。 QuEChERS方法实际上包含一个液液微萃取
分析的灵敏度。工作效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提高
样品净化产物的质量来减少潜在的干扰物的含
量,从而获得干净的色谱图,并减少可能的仪器
维修时间。 多残留分析方法适用于许多农药,它的优点 是性价比高、快速、灵敏和具有足够高的准确
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及分析技术
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及分析技术一、概述作为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一直以来都是药物研发、医疗保健、食品工业等领域的重要原料来源。
活性成分是天然产物发挥生物活性的关键所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对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分析技术的研究,不仅是推动相关领域技术进步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天然产物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天然产物中的活性成分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且含量往往较低,使得提取分离过程变得尤为困难。
不同的活性成分在性质、稳定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需要针对不同成分的特性制定相应的提取分离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被应用于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领域。
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提取分离的效率和质量,也拓展了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应用范围。
分析技术的发展也为活性成分的结构鉴定、生物活性评价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尽管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及分析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如何进一步提高提取分离的效率和纯度,如何实现对活性成分的全面深入了解,以及如何将这些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都是未来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 天然产物的定义与分类是指未经人为加工、改造,而由自然界直接产出的各种形式的生命体和具备一定结构的有机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
天然产物作为药物、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原料等,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植物源天然产物:包括各种中草药、植物提取物等,这些天然产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是药物研发的重要来源。
许多中药材如人参、黄芪等,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调节人体代谢、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2)动物源天然产物:包括海洋生物、昆虫、动物组织等中提取的活性物质。
这些天然产物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和结构特点,在抗肿瘤、抗病毒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板栗壳色素的研究
板 栗 ( at e o i i ) C s n a ls ma 毛榉 科植 物 , a m ls 为落 叶乔 木, 在我 国有非常广泛的种植 , 以华北和长江流域各 地 栽培集 中i 产量居世界第 一 , 1 】 , 达到全世 界板栗产量 的 6 %以上 ,近年来 ,板栗果 肉的深加工越来越受到关 0 注 , 由此产生 的板栗壳则未被充分 、 但 合理地利用 。 据 中药大词典记载 , 板栗壳具有健脾益气 , 肾强 补 筋, 散结解 毒之功效 , 治疗丹毒 、 肿毒等疾病圈 。板栗壳
1 材料与方法
氧化 、抗衰老的功效 ,故板栗 壳色 素不仅具有着色 功
能, 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
作者简介: 郑剑(9 8 )男 ( )讲师, 17 一 , 汉 , 硕士, 研究方 向: 农林特产品的
贮藏与加工利用。
1 材料 与仪器 . 1
板栗壳 ( 生剥壳 )取 自富阳鸿利食 品有 限公司 ; : 超
度为 2 5℃ , 间 为 3h 时 。
关键词 : 栗壳; 临界流体 ; 板 超 色素
RES ARCH E ON EXT RAC 1 I 0N OF CHESI IS . ’NU’ HEL GM EN’ 1 1 L PI IBY SUP 1 ERCRI l f CAL F I LUI T D ECHNOL0GY
的天然色素对保障人 民身体健康 ,促进食品工业的发
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板栗壳 中提取色素不仅有
利于提高板栗 的综合利用价值 ,同时也是获取天然色
素 的重 要 途 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临界萃取技术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超临界萃取技术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超临界萃取(SFE)是近年来发展很快、应用很广的一种新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它克服了传统的索氏提取(液体溶剂提取)费时费力、回收率低、重现性差、污染严重等弊端,使样品的提取过程更加快速简便,特别是基本消除了有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本文阐述了分析型超临界萃取的现代技术、原理、性能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一、超临界萃取的基本原理
超临界萃取所用的萃取剂为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液之间的一种既非气态又非液态的物态,这种物质只能在其温度和压力超过临界点时才能存在。
超临界流体的密度较大,与液体相仿,而它的粘度又较接近于气体。
因此超临界流体是一种十分理想的萃取剂。
超临界流体的溶剂强度取决于萃取的温度和压力。
利用这种特性,只需改变萃取剂流体的压力和温度,就可以把样品中的不同组分按在流体中溶解度的大小,先后萃取出来,在低压下弱极性的物质先萃取,随着压力的增加,极性较大和大分子量的物质与基本性质,所以在程序升压下进行超临界萃取不同萃取组分,同时还可以起到分离的作用。
温度的变化体现在影响萃取剂的密度与溶质的蒸汽压两个因素,在低温区(仍在临界温度以上),温度升高降低流体密度,而溶质蒸汽压增加不多,因此,萃取剂的溶解能力时的升温可以使溶质从流体萃取剂中析出,温度进一步升高到高温区时,虽然萃取剂的密度进一步降低,但溶质蒸汽压增加,挥发度提高,萃取率不但不会减少反而有增大的趋势。
除压力与温度外,在超临界流体中加入少量其他溶剂也可改变它对溶质的溶解能力。
其作用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清楚。
通常加入量不超过10%,且以极性溶剂甲醇、异丙醇等居多。
加入少量的极性溶剂,可以使超临界萃取技术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极性较大化合物。
二、超临界萃取的实验装置与萃取方式
2.1 超临界萃取的实验装置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流程如附图所示,它包括:
(1)超临界流体发生源,由萃取剂储瓶、高压泵及其他附属装置组成,其功能是将萃取剂由常温压态转化为超临界流体;
(2)超临界流体萃取部分,由样品萃取管及附属装置组成,处于超临界态的萃取剂在这里将被萃取的溶质从样品基质中溶解出来,随着流体的流动,使含被萃取溶质的流体与样品基体分开。
(3)溶质减压吸附分离部分,由喷口及吸收管组成,萃取出来的溶质及流体,必须由超临界态经喷口减压降温转化学常温常压态,此时流体挥发逸出,而溶质在吸收管内多孔填料表面,用合适溶剂洗吸收管,就可把溶质洗脱收集备用。
高压泵-- 萃取管-- 吸收管-- 收集器--超临界流体钢瓶--溶剂洗脱泵
2.2 超临界萃取的方式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方式可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动态法简单、方便、快速,特别适合于萃取在超临界流体萃取剂中溶解度很大的物质,而且样品基体又很容易被超临界流体渗透的场合。
静态法适合于萃取与样品基体较难分离或在萃取剂流体内溶解度下大的物质,也适合于样品基体较为致密、超临界流体不易渗透的场合,但萃取速度较慢。
三、超临界流体及萃取条件的选择
3.1 超临界流体的选择
CO2是目前用得最多的超临界流体,用于萃取低极性和非极性的化合物,从溶剂强度考虑,超临界氨气是最佳选择,但氨很易与其他物质反应,对设备腐蚀严重,而且日常使用太危险。
超临界甲醇也是很好的溶剂,但由于它的临界温度很高,在室温条件下是液体,提取后还需要复杂的浓缩步骤而无法采用,
低烃类物质因可燃易爆,也不如CO2那样使用广泛。
3.2 萃取条件的选择
萃取条件的选择有几种情况:一是用同一种流体选择不同的压力来改变提取条件,从而提取出不同类型的化合物;二是根据提取物在不同条件下,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性来选择合适的提取条件;三是将分析物沉积在吸附剂上,用超临界流体洗脱,以达到分类选择提取的目的;四是对极性较大的组分,可直接将甲醇加入样品中,用超临界CO2提取,或者用另一个泵按一定比例泵入甲醇与超临界CO2,来达到增加萃取剂强度的目的。
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除了萃取剂流体的压力、组成、萃取温度外,萃取过程的时间及吸收管的温度出会影响到萃取及收集的效率,萃取时间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被萃取物在流体中的溶解度,溶解度越大,萃取效率越高,速度也越快;二是被萃取物质在基体中的传质速率越大,萃取越完全,效率也越高。
收集器或吸收管的温度也会影响到回收率,降低温度有利于提高回收率。
超临界流体减压后,用于收集提取物的方法主要有两类--离线SFE及在线SFE或联机SFE,离线SFE
本身操作简单,只需要了解提取步骤,样品提取物可用其他合适的方法分析。
在线SFE不仅需要了解SFE,还要了解色谱条件,而且样品提取物不适用于其他方法分析,其优点主要是消除了提取和色谱分析之间的样品处理过程,并且由于是直接将提取物转移到色谱柱中而有可能达到最大的灵敏度。
四、超临界萃取技术在农业的应用
超临界萃取以其高效、快速、后处理简单的特点,近年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既有从原料中提取和纯化少量有效成分的功能,又能从粗制品中除去少量杂质,达到深度纯化的效果。
由于农业样品涉及范围广,组成复杂,而且有些组分含量很低,从10-4到10-9级,甚至10-12级,特别是农产品中微量农药残留物和土壤中有害化学污染物的提取,常常需要采用多种有机溶剂和多个萃取步骤,才能得到大体积的含有目标分析物的稀泽液,蒸发浓缩后方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这一过程不仅费时,还消耗了大量的有机溶剂,有时还常常要使用含有卤素的有机溶剂,即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更重要的是由于提取步骤繁多,使样品的回收率降低,重现性较差,影响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自从超临界萃取仪商品化以来,超临界萃取技术在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得到了快速的推广,越来越多成熟的超临界萃取样品前处理方法被国家标准局采用作为标准方法。
附表列出了超临界流体在农业上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实例。
这些实验大多数在1小时内完成,溶剂的用量仅几毫升;而要达到同样的提取效果,溶剂萃取至少需要8小时至几天的时间、溶剂用量达几百毫升。
在我国超临界萃取技术才刚刚进入实用阶段,商检部门和公安部门已成功将超临界萃取技术运用于粮食中农药残留的提取和毒品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我们也对辣椒粉和银杏叶的提取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虽然目前超临界萃取仪价格比较昂贵,但从长远考虑还是值得的。
附表超临界流体在农业上的应用实例
五、结束语
超临界流体由于密度大、粘度低、扩散率高等固有的特点,使超临界流体萃取作为样品制备与前处理的技术具有其他经典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它可以缩短处理时间1-2个数量级,避免使用大量有毒溶剂,降低了产生污染的可能性。
超临界萃取与其他方法联用,避免了样品转移的损失,对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和精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应用对象多数是非极性或低极性物质,对极性较大的物质仍有许多困难,虽然可在萃取剂中加入改性剂来提高萃取剂的强度,但应用范围仍然有限。
如何将其从弱极性物质扩大到极性甚至离子性物质将是超临界萃取技术今后发展的方向之一。
王多加周向阳(深圳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518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