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初三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滨州市初三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3分)
1.题目:七年级的小明在学习了《师生交往》一课后,决定要主动关心老师、理
解老师,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 故意找茬,挑老师的毛病和缺点
B. 当老师出错时,要立即指出,毫不留情
C. 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
D. 课上顶撞老师,课下向老师道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如何与老师交往。
A选项“故意找茬,挑老师的毛病和缺点”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错误;B选项“当老师出错时,要立即指出,毫不留情”可能会让老师感到尴尬,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错误;C选项“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是正确与老师交往的表现,正确;D选项“课上顶撞老师,课下向老师道歉”虽然道歉是积极的,但课上顶撞老师是不尊重老师的行为,错误。
2.题目:小丽放学回家后,主动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对班上有些学习成
绩不好的同学,她从不嘲弄、取笑,而是主动给予学习上的帮助;她平时很注
意节约,从不浪费一粒粮食、一滴水、一度电。
小丽的这些行为表明她()
①积极追求“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
②善于辨别是非善恶,能做出正确选择
③能“日省其身”,有“慎独”的精神
④养成了自我省察的习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止于至善的相关知识。
题干中小丽的行为是积极追求“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的表现,①正确;小丽能辨别是非善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②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小丽能“日省其身”,有“慎独”的精神,也没有体现她养成了自我省察的习惯,③④不符合题意。
3.题目: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它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
A. 要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B. 要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C. 要换位思考,为人着想
D. 要宽容他人,悦纳自己
答案:C
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己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C符合题意;A“理解至上”、B“平等待人”、D“宽容他人,悦纳自己”都与题意不符。
4.题目:青春是活力的象征,它蕴含着智慧、勇敢和意志。
下列行为中属于青春
期正常心理表现的是()
A. 遇到困难时,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B. 敢于标新立异,打扮得与众不同
C. 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
D. 学习成绩优秀,不允许别人超过自己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青春期的心理表现。
A“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是意志薄弱的表现,不属于青春期正常心理表现,错误;B“打扮得与众不同”是追求表面时尚的表现,不属于青春期正常心理表现,错误;C“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
是青春期渴望得到关爱的正常心理表现,正确;D“不允许别人超过自己”是嫉妒心理的表现,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不属于青春期正常心理表现,错误。
5.题目:中学生小刘因为打架斗殴,被公安机关拘留10天,罚款500元。
小刘的
行为属于()
A. 民事违法行为
B. 刑事违法行为
C. 行政违法行为
D. 严重违法行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种类。
小刘因为打架斗殴被公安机关拘留并罚款,这是受到了行政处罚,说明他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C符合题意;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A不符合题意;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B不符合题意;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的另一种表述,D不符合题意。
二、多选题(每题4分)
1.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说法,正确的有()
A. 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B. 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
C. 青春期可以任性而为,不受任何约束
D. 青春期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答案:ABD
解析: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也是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故A、B正确;青春期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悦纳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故D正确;青春期虽然有很多变化,但也要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不能任性而为,故C错误。
2.下列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A. 主动关注、了解社会问题
B. 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C. 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
D. 沉迷于网络游戏
答案:ABC
解析: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主动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都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故A、B、C正确;沉迷于网络游戏是荒废学业、不珍惜美好青春时光的行为,不利于自身健康成长,不是亲社会行为,故D错误。
3.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A. 彼此尊重
B. 平等相待
C. 互相学习
D. 彼此替代
答案:ABC
解析: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应该彼此尊重、平等相待、互相学习,这是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故A、B、C正确;老师与学生之间有明确的角色定位,不能彼此替代,故D错误。
4.下列关于情绪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情绪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外在表达方式
B. 情绪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C. 情绪总是积极向上的
D. 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答案:ABD
解析:情绪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外在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故A、B、D正确;情绪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分,并非总是积极向上的,故C错误。
5.我们在网络上交往时,应该注意什么?()
A. 注重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
B. 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更不可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
C. 学会“信息节食”,学会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
D. 随意在网络上发布个人信息
答案:ABC
解析:我们在网络上交往时,应该注重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在无
关信息面前停留,更不可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要学会“信息节食”,学会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故A、B、C正确;我们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能随意在网络上发布个人信息,故D错误。
三、判断题(每题3分)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
和法律效力。
()
答案:正确
2.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它包括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
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
答案:正确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
基本方式。
()
答案:正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答案:错误(解释: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
的自由和权利。
()
答案:正确
6.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
答案:正确
7.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但任何权利和自由都是绝对的,不受任何限
制。
()
答案:错误(解释: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8.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
答案:正确
9.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
答案:正确
10.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
答案:正确
四、填空题(每题3分)
1.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它代表着社会的____ 和____ 。
答案:正面价值取向;判断行为善恶
2.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
发展规律,维护____、增加社会福祉、促进人与社会____ 发展。
答案:公民的基本权利;共同
3.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____ 。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答案:准绳
4.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积极面对
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我们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
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培养
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____ 心理。
答案:矛盾
5.在我们的成长中,与思维的独立性相伴随的是思维的____ 。
思维的批判性,
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
“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学贵有疑”,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
答案:批判性
五、问答题(每题5分)
1.材料:小明在初一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尤其是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上,
他觉得课本内容枯燥难懂,上课经常走神,成绩也不太理想。
对此,他很烦恼。
问题:
请运用所学知识,给小明提一些建议,帮助他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效果。
答案:
小明应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关注社会热点,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
2.材料:小华在校园里经常帮助同学,关心集体,但他在家里却经常与父母顶嘴,
不做家务,还常常沉迷于网络游戏。
问题: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小华的行为,并给他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
小华的行为体现了他在不同环境中表现不一,缺乏全面的道德修养。
他应该在家庭
中也做到尊重父母,关心家庭,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同时避免沉迷网络游戏,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
建议小华加强自我约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做到在学校和家庭中都能表现出良好的道德品质。
3.材料:某校为了加强学生的法治教育,组织了一次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们扮
演法官、律师、公诉人、被告人等角色,模拟真实的法庭审判过程。
问题:
请谈谈学校组织模拟法庭活动的意义。
答案:
学校组织模拟法庭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知识和法律程序;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们能够亲身体验法庭审判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增强对法律的敬畏感;此外,模拟法庭活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材料:小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在地,周围的人都在围观,
但没有人上前扶助。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