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联考八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一)答苏迈书①辱书勤恳千万②,观所自道③从学就仕,而知病之所在。

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顾④既在官,如此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之法。

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 【注释】①答苏迈书: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给苏迈的回信摘录。

苏迈是苏轼的长子。

②辱书勤恳千万:意为你在来信中恳切地说了许多求学的感觉。

③自道:自己所说。

④顾:只是。

【阅读指津】在文中,黄庭坚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告诫苏迈“学无止境〞的道理。

学习要勤奋,要珍惜时间,做事要集中精力,方可有所成就。

言之凿凿,其情感人。

1.解释如下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而知病之.所在( )(2)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 )(3)顾既.在官( )(4)又少.读书之光阴( )2.用现代汉语翻译如下句子。

(1)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2)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3. 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是门人所编写的。

4.从文中内容来看,黄庭坚希望苏迈如何去做?(二)海鱼马嘉海有鱼曰马嘉,银肤燕尾,大者视晬儿①。

脔②,用火薰之,可致远。

常潜渊③不可捕,春夏乳子,如此随潮出波上,渔者用此时帘而取之。

帘为疏目,广袤数十寻④,两舟引X之,缒⑤以铁,下垂水底。

鱼过者,必钻触求进,愈触愈束愈怒,如此颊X鬣⑥舒,钩著其目,致不可脱。

向使触网而能退却,如此悠然逝矣。

知进而不知退,用罹烹醢⑦之酷,悲夫!(摘自《南宋文录录》) 【注释】①晬儿:婴儿满百日或满一周岁者称晬儿。

②裔(luán):切成碎块的肉。

③潜渊:潜进深水。

④寻:古代长度单位。

八尺为一寻。

⑤缒:用绳子拴着从上面往下送。

⑥鬣:兽颈上的长毛,这里指鱼鳍。

⑦醢(hǎi):切成肉泥、肉酱。

【阅读指津】当马嘉鱼遇到阻拦的时候,不会转弯,越受阻越往前冲,所以一条条“前赴后继〞地陷入网孔中,网孔随之紧缩。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生物综合含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生物综合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综合Ⅲ期中学情调研生物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1.牛肉炖土豆是营养丰富的美味。

当把出芽的一小块土豆植入土中,能长成新马铃薯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叫()A.有性生殖 B.出芽生殖 C.营养生殖 D.组织培养2.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在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毛毛虫”是()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3.绿色开花植物的个体发育起点是()A.种子萌发 B.受精卵 C.雌蕊 D.卵细胞4.种子的胚由下列哪种结构发育而来的()A.胚乳 B.卵细胞 C.受精卵 D.精子5.下列生物的生活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是()A.蟋蟀 B.蟑螂 C.苍蝇 D.青蛙6.下列动物的精子与卵细胞在水中受精的是()A.蝗虫 B.蚕 C.鸡 D.青蛙7.最近,某植物园引进了一种稀有花卉,技术人员想在短时期内将其大量繁殖,比较理想的方法是()A.嫁接 B.组织培养 C.压条 D.扦插8.“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俗语说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A.遗传现象 B.生殖现象 C.进化现象 D.变异现象9.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大眼睛与单眼皮B.羊的白毛与牛的黑毛C.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D.狗的卷毛与黄毛10.父母的性状传递给子女是通过下列细胞中的()A.神经细胞 B.生殖细胞C.体细胞D.肌细胞11.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患有先天性缺陷的新生儿中,约有7%﹣8%是由于遗传因素造成的,以下疾病属于遗传病的是()A.手足口病 B.狂犬病C.呆小症D.色盲12.下列人体的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A.男性的肌肉细胞 B.精子 C.受精卵 D.卵细胞13.将乙肝病毒的基因导入到西红柿内,人们通过食用西红柿获得对乙肝病毒的抵抗力,该过程使用的生物技术属于()A.发酵技术 B.转基因技术C.干细胞移植技术 D.嫁接技术14.下列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采用发酵技术的是()A.啤酒B.橙汁 C.酸奶D.面包15.一株高茎豌豆(DD)和一株矮茎豌豆(dd)杂交后,后代都表现为高茎,若后代进行自花传粉,则受精卵的基因组成可能有()A.一种B.二种C.三种D.四种16.如图表示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的关系,图中1、2、3、4依次表示()A.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B.DNA、基因、细胞核、染色体C.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D.染色体、细胞核、基因、DNA 17.人类正常和白化这对相对性状中,决定正常的基因(A)是显性,决定白化的基因(a)为隐性.现有一对正常夫妇,他们生下了一个白化病的女孩.该夫妇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为()A.0 B.25% C.50% D.100%18.牛的体细胞内含30对染色体,那么牛的生殖细胞和受精卵中所含染色体数分别是()A.30对、30条B.30条、30对C.30条、30条D.30对、30对19.如图是真空保鲜盒,其保存食品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A.防止食品中水分的蒸发B.防止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流失C.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D.缺氧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20.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科学高速发展,新成就层出不穷。

(新)苏教版2016-2017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第1周)组合阅读带答案

(新)苏教版2016-2017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第1周)组合阅读带答案

2016-2017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第1周)组合阅读【诗词鉴赏】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1—2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字更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蜈蚣与蚓一蜈蚣盘旋蚓穴之上。

蚓匿穴中,忽探首拔去蜈蚣一足。

蜈蚣怒,欲入穴,而穴小不能容。

正仿徨①旋绕③,蚓复乘间拔其一足,蜈蚣益怒而无如之何,守穴口不肯去。

蚓遂渐拔其足,阅③一时许,则蜈蚣已无足,身虽未死,而不能转动,横卧于地,如僵蚕焉。

蚓乃公然④出穴,噬⑤其腹而吸食之。

(选自《庸庵笔记》)【注】①仿徨:来回地走而不前进。

②旋绕:环绕。

③阅:经过。

④公然:公开地,毫无顾忌地。

⑤噬(shì):咬。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蚓匿.穴中()(2)蜈蚣怒,欲.入穴()(3)蜈蚣益.怒()(4)阅一时许.()4.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噬其腹而吸食之.A. 至之.市(《郑人买履》)B. 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C. 而置之.其坐(《郑人买履》)D. 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5.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蚓复乘间拔其一足。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十三校中考二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十三校中考二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阶段学业质量联合测试初三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25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4分)最近,“一不小心拍到语文课本封面”登上热搜。

以山河湖海为“封”的语文课本,撬动了人们共同的青春记忆,引发了强烈共鸣 A 山河美景,或秀丽壮美,或温柔浪漫,那些令我们魂牵梦萦的一面面风景,每一帧都被“语文课本封面”框住了,而这些风景无不让人为之动容。

教科书是一代代学子的集体记忆,当印象中的课本封面k uàyuè时空,鲜活又真实地出现在眼前,那段天真烂漫的求学时光也在脑海中逐渐清晰,大众藏在课本里的记忆被唤醒。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万里路上连绵起伏的山峦、碧波荡漾的河流、清澈见底的湖泊和波澜壮阔的大海,都是我们学生时期对万卷书里“诗和远方”的chōng jǐng。

1.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k uàyuè( ) chōng jǐng( )2.A处标点符号为(1分)3.下列短语中,结构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1分)A.魂牵梦萦B. 碧波荡漾C. 温柔浪漫D.天真烂漫4.综合性学习(5分)“世界读书日”已至,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4·23世界读书日”已至,作为全民阅读主阵地的公共图书馆,海安市图书馆将策划并推出一系列精彩纷呈的阅读活动。

市图书馆将联合市区各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组成专家团,举办线上与线下的日常讲座和专题讲座:依托该馆原有品牌活动“‘共读半小时’阅读分享周”、“‘赓续精神血脉,凝聚奋进力量’红色经典图书主题展”、“‘花开阅读季,最是读书时’朗读亭主题诵读活动”等,以“走出去”或线上直播、阅读打卡等多种形式,引领全市读者参与经典诵读,同时开展线上线下主题书展、书画展、摄影展等活动。

【材料二】(1)请根据材料一,为广播站采编一则一句话新闻。

(18个字以内)(3分)(2)根据材料二,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从表格中得到的结论。

2016-2017学年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word版

2016-2017学年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word版

2016-2017学年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word版2016-2017学年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一、细心填一填本大题共有13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4的平方根是2;124的算术平方根是11;9的立方根为-2.2.计算:(1)a÷a=1;(2)(m+2n)(m-2n)=m^2-4n^2;(3)0.3.在数轴上与表示3的点距离最近的整数点所表示的数是3.4.如图,△ABC中,∠ABC=38°,BC=6cm,E为BC 的中点,平移△ABC得到△DEF,则∠DEF=38°,平移距离为6cm。

5.正九边形绕它的旋转中心至少旋转40°后才能与原图形重合。

6.如图,若□ABCD与□EBCF关于BC所在直线对称,且∠ABE=90°,则∠F=90°。

7.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以BC为边在正方形外部作等边三角形BCE,连结DE,则∠CDE的度数为60°。

8.如图,在□ABCD中,∠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且AE=DE=1,则□ABCD的周长等于4+2√2.9.AD∥BC,∠A=2∠B=40°。

10.在梯形ABCD中,∠C=90°,则∠D的度数为90°。

11.如图,在△ABC中,AB=AC=5,BC=6,点E,F是中线AD上的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6.12.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3,m,则m=√5.13.矩形ABCD的周长为24,面积为32,则其四条边的平方和为100;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其中AC+BD=28,CD=10.(1)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则△OCD的周长为22;(2)若四边形ABCD是菱形,则菱形的面积为48;(3)若四边形ABCD是矩形,则AD的长为8.二、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有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五人墓碑记》同步训练苏教版必修3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五人墓碑记》同步训练苏教版必修3

《五人墓碑记》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发:拿出B、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除:治,整理C、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按:依据D、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先:表率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句是A.断头置城上,颜色..不稍变B.吾社之行为..士先者C.余稍为修葺..D.非常..之谋难于猝发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中丞匿于.溷藩以免②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B、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C、①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②当其.南北分者,长城也D、①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②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4.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安能屈.豪杰之流②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③慷慨得志之徒,疾病.而死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A.两个“屈”字相同,两个“病”字相同B.两个“屈”字相同,两个“病”字不同C.两个“屈”字不同,两个“病”字相同D.两个“屈”字不同,两个“病”字不同5.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句是例句: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A.慷慨得志之徒.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弟子D.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徒.以吾两人在也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和文章内容的解说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人墓碑记》,选自《七录斋集》,作者张溥,明末著名文学家。

他所写的文章多为抨击明末宦官专权及揭露腐败的政治之作,内容充实,风格质朴。

B.本文记述和颂扬了在苏州市民反抗阉党的斗争中就义的颜佩韦、马杰等五人,肯定了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阐明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

C.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他们是为义而死的。

D.蓼洲周公和五人都得到朝廷的封赏,并且按他们的德行都加了封号。

二、精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古代诗词四首》春望同步练习苏教版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古代诗词四首》春望同步练习苏教版

春望一、诗中“草木深”表面上是写_______________ ,实际上是写 ____________ 。

答案:表面写(城村)。

实际写(国家沦陷、城空人稀)二、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

请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抒发作者(忧国忧民/忧国思家)的感情三、“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原指古代边境地区设置烽火台,发现敌情,常烧柴禾升起烟火作为警报,这里借指________ 。

答案:战争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景象?答:残破凄凉。

五、《春望》一诗中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妻子儿女强烈思念的诗句是答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六. 解释诗中加点的字⑴城: ⑵搔: ⑶浑:答案:⑴长安城(2)抓⑶简直七.颔联寄于,表达之感,运用了的修辞。

答案:情;物;悲切;对偶、拟人八•用衬托手法写由于国破家亡,使人极度悲伤变得更加苍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九•本文以______ 为线索,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 之情。

答案:望;忧国伤时,思亲悲己十.表达思念亲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 ________ 。

答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十^一、望中所见,写长安城破败萧条的景象,看到国破家亡之后十分悲痛的情怀,山河依旧而国事已非。

这句是_______ , ________ 。

答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十二、写花写鸟且是古今传唱的伤时警句是:答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1、春望中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近及远,由大到小,非常细腻的描绘出了------------等意象(例举至少四种)春望中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近及远,由大到小,非常细腻的描绘出了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百姓颠沛流离、妻离子散,鱼雁不通等意象。

2、清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初级中学等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初级中学等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传递了珍贵的孩童间情谊”语序不当,“珍贵”与“孩童间”调换位置,改为:传递了孩童间珍贵的情谊。
4.班级正在开展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为配合这次主题活动,你们班打算办一期黑板报,下面是黑板报设置的一个版块,请你再拟两个版块名称。
B.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
C.断代为书,尽可充分利用史料,尽其颂述功德的职分。文字趋向骈体,句子比散体长。
【答案】①.B②.C③.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常识积累。
第一空,《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故选B;
二、阅读理解(59分)
(一)(6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别薛华
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注】本诗作于王勃入蜀之后,诗人因触怒唐高宗,不得重用。薛华是王勃的同乡和密友。
8.请简要赏析首联中“送送”“遑遑”二词的妙处。
9.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示例: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朱自清先生在翻译时删去了一些无关的内容,如李陵的任务、匈奴拦截退路等,而专注于描述李陵军队面临的困难,如“箭完了,又没吃的”“救兵竟没有影子”等,反映出战争的惨烈,读起来明快利落。

盐城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

盐城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

冈中初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2017.03.13命题人:蒋志才审核人:李爱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积累及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盐城地处淮河下游的东海之滨.,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串场河蜿蜒屈折由北向南穿城而过,西望是一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茫茫湖荡,东去则是“cāng茫一望海天寥”的涛涛黄海。

聪慧勤奋、自强不息的盐城人“煮海为盐”,更创造了粗犷.朴实、灿烂辉煌的海盐文化。

散落在盐阜大地上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海盐历史文化遗存,充分证明了盐域这个地域、这座城市的文化之根,就是历千年而蕴存的yìyì生辉的海盐文化。

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东海之滨.粗犷.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cāng茫 yìyì生辉这段文字中有两处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加以订正。

(2分)改为改为2、默写(10分)①故园渺何处,。

②翅湿沾微雨,。

③爱人者,人恒爱之,,。

④言着无罪,。

⑤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⑥文章本天成,。

⑦《池鹤》中可以用成语“鹤立鸡群”来概括的两句诗 :, 。

3、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 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B. 一进会场就看见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 红杨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活动的。

D. 我们班的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某些编导急功近利....,不愿精雕细刻作品,甚至边播出边拍摄,几近立等可取,如此“速成法”拍出的电视剧怎能成精品?B.“最清晰的脚印,印在最泥潭的路上”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语,如果不是妙手偶得....,便是生活磨砺的总结。

C.这位摄影大师极善于捕风捉影....,常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D.鸟儿能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实在是悦耳动听。

苏教版 初一语文上学期目标检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 初一语文上学期目标检测试卷(含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目标检测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0分)12A.干瘪.(biě)熙来攘.(rǎng)往B.诠( quái)释憧(chōng)憬(jǐng)C.半明半昧(mèi)死乞白籁( làn)D.锱(zhī)铢必较锃.(zèng)亮.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B )A.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

B.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

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扬州的城市节特色。

D.住宿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都是宾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4.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博览群书是读书的一大要诀。

,可以让我们知悉社会的变迁,更新自己的观念;,可以让我们了解名人身处逆境时的奋发图强,振作自己的志气;,可以让我们体验世道的沧桑,增加自己的阅历;,可以让我们怡情养性,高尚思想。

①读诗词歌赋②读小说③读传记④读历史A. ④①③②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5、下文横线处选填哪项最恰当( A )(3分)2014年春节刚过,啤酒巨头青啤、燕京“淮海战役”便拉开了帷幕。

其实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这两家啤酒厂各有所长:____。

A.青岛啤酒的水质比燕京啤酒好,燕京啤酒的装备水平比青岛啤酒好B.燕京啤酒的水质没有青岛啤酒的水质好,装备水平比青岛啤酒好C.燕京啤酒的水质没有青岛啤酒的水质好,青岛啤酒的装备水平没有燕京啤酒好D.青岛啤酒的水质比燕京啤酒好,装备水平没有燕京啤酒好6.根据课文默写。

(6分)①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②,月有阴晴圆缺。

③但愿人长久,。

④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⑤不应有恨,。

⑥,独怆然而涕下。

二、阅读与欣赏(40分)(一)诗歌鉴赏(3分)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测试卷习题苏教版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测试卷习题苏教版

第二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含1-7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4题。

“谁怜爱国千行泪”“一寸山河一寸金”。

心灵遨.游在“爱国情怀”这一单元的课文里,________________,体会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力的亡国者,品味著名科学家始终眷.恋着祖国的深情,领悟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酬的忧愤,感受古代外交家维护国家尊严、不辱.使命的凛然正气……无论你走向哪里,或从哪里走来,无论你生活在哪个时代,你始终都要记住:你是一个“炎黄子孙”。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词语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分)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2分)遨.游(áo)剥.夺(bō)眷.恋(juàn)不辱.(rǔ)3.请结合本单元课文,在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与后面的句子句式相同。

(2分) 示例:倾听已届风烛残年的海外游子的心声4.语段中有一处有语病,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体会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力的亡国者的痛楚。

5.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1)嫣红踏访诫尺衣兜风烛残年(2)山坳篱笆遛冰眷恋故弄玄虚(1)“诫”改为“戒”(2)“遛”改为“溜”6.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B)(2分)A.《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的。

B.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烽火”指战乱,“家书”指家信。

D.《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都德,课文以“我”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解析:B项杜甫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7.按要求默写。

(每空1分,共8分)(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2)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苏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有答案)AwnKwl

(苏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有答案)AwnKwl

邱升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40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

(8分)在充满希望的九月,我们走进了初中语文的课堂,在文学的殿堂里cháng yáng(),感受到了文学潜移默化的力量:读着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明白了青年应该“发展你自己”“奉献你自己”的道理;读着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明白了她“要多读书、读好书”的淳淳教导;,。

阅读真是一件对人生大有bìyì()的事情。

不经意间,散发着馨香的十月已走近你我,我们开始憧憬着五彩纷陈的未来。

(1)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4分)①cháng yáng()②bìyì()(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2分)改成改成(3)根据语言环境,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

(2分),。

2.默写课文,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心中的风雨来了,。

(冰心《母亲》)②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冰心《纸船》)③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④舟已行矣,而剑不行,,?(《》)⑤,必细察其纹理。

(《幼时记趣》)⑥青女素娥俱耐冷,。

(李商隐《霜月》)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国庆期间,大街上熙来攘往....,商场里人头攒动,餐桌上觥筹交错,真是一派繁荣。

B.王玲学习认真仔细,对作业中出现的任何一点小问题都不放过,真是锱铢必较....。

C.站在一望无际的大海边,真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D.我们老师非常和蔼可亲,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

4.选择下列选项中与课文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

(3分)()A.《为你打开一扇门》课文标题用形象化的语言揭示了文学对青少年读者的重要性,同时又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郑人买履》通过人物对话深刻的揭示出郑人固执迂腐的特点,增强了寓言的讽刺意味。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我的母亲》阅读同步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我的母亲》阅读同步练习

2016-2017学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课《我的母亲》阅读同步练习【课内阅读】当我八岁的时候,二弟六岁,还有一个妹妹三岁。

三个人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母亲自己做的。

她还时常收到一些外面的女红来做,所以很忙。

我在七八岁时,看见母亲那样辛苦,心里已知道感觉不安。

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深夜,我忽然从睡梦中醒了起来,因为我的床背就紧接着母亲的床背,所以从帐里望得见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

于是想出一个借口来试试看,便叫声母亲,说太热睡不着,要起来坐一会儿。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母亲居然许我起来坐在她的身边。

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

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到滴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

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歉疚,又感到坐着陪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些心里的不安。

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却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

现在我的母亲不在了,她始终不知道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过这样的一段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

1.选文回忆了母亲哪一个生活片断?从中可以看出母亲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2.作者写夜深人静,“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却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

”请你想像一下,当时“我”会对母亲说什么?(不少于50字)4.说说“她始终不知道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过这样的一种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

”一句中“这样”是指什么?“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指什么样的心理状态?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阅读】窗前的母亲①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②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

2016-2017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训练:第一单元《我与地坛》 含答案

2016-2017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训练:第一单元《我与地坛》 含答案

苏教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我与地坛》同步训练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宿.命(sù)坍圮.(pǐ)弥.漫(mí)猝.然(cù)B.恪.守(kè)隽.永(juàn) 活跃.(yào)玉砌.雕栏(qiè)C.焦灼.(zhuó)蝉蜕.(tuì)熨.帖(yù)亘.古不变(ɡèn)D.炫.耀(xuàn) 倔.强(jué)颓.墙(tuí)真知灼.见(zhuó)解析:选B。

跃读“yuè”;砌读“qì”.2.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荒芜冷落历尽苍桑玉砌雕栏自在坦荡B.失魂落魄亘古不变专心至志急于求成C.坦然安卧变换莫测声名狼藉恪守不渝D.淋漓尽致猝然去世绰有余裕荡然无存解析:选D.A项,苍-沧;B项,至-致;C项,换—幻。

3.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上填上一句话,与上下文的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只是到了这时候,________,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A.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B.我眼前才幻现出纷纭的往事C.我眼前才幻现出清晰的纷纭往事D.纷纭的往事清晰地幻现在我眼前解析:选A。

注意前后句内容上的关联和句式上的一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B.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C.所以死是一件不必心想事成....日。

D.这件事搞得我声名狼藉。

....解析:选C。

“心想事成”不能与前后语意连贯,应改为“急于求成”.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世界经济增长总体趋缓、国内物价上涨压力较大等情况,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大了.B.理科班的大多数同学喜爱数理化,把很多精力投放在做题上,所以就对语文不感兴趣了。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老王》同步训练苏教版必修3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老王》同步训练苏教版必修3

《老王》(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基础巩固(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蹬.车(dēnɡ) 惶恐.(huānɡ) 田螺.(luó)B.夜盲.(mánɡ) 塌.败(tān) 闲聊.(liáo)C.取缔.(tì) 边缘.(yuán) 伛.偻(yǔ)D.翳.蔽(yì) 骷髅..(kū lóu) 愧怍.(zuò)解析A项,“惶”应读huánɡ;B项,“塌”应读tā;C项,“缔”应读dì。

答案 D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费用浪废冲耳不闻入不敷出B.凑合谛听扬长而去言简意赅C.肿胀涨潮计日成功自暴自弃D.恪守惶乱义不容辞按步就班解析A项,废—费,冲—充;C项,成—程;D项,惶—慌,步—部。

答案 B3.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________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②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________了。

③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________。

A.荒僻取消惭愧B.荒僻取缔愧怍C.偏僻取缔愧怍D.偏僻取消惭愧解析“荒僻”是指荒凉偏僻,与“偏僻”比较,更适合句意。

“取缔”是指明令取消或禁止。

“取消”是指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利等失去效力。

“惭愧”是指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多用于口语。

“愧怍”是指惭愧,常用于书面语。

答案 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B.瑞典和芬兰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某些癌症存在“基因开关”,这一成果有助于未来的癌症防治,但距离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

2016-2017第二学期试卷

2016-2017第二学期试卷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试卷职高一年级 Word、Excel(命题范围:全册)(考试时间 75分钟,满分 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Word2003是Microsoft公司提供的一个()。

A.操作系统B.系统软件软件C.文字处理软件D.数据库管理系统2.以下属于Windows自带的文本编辑器的是()。

A.写字板和记事本B.写字板和Word2003C.记事本和Word2003D.写字板、记事本和Word20033.以下操作不能退出Word2003的是()。

A.单击标题栏左端控制菜单中的“关闭”命令B.单击菜单栏右端的“×”C.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D.单击应用程序窗口标题栏右端的“×”4.在Word2003中,有关“编辑”菜单中“复制”命令的错误介绍是()。

A.使用“复制”命令,可将选中的文字和图片复制到剪贴板中B.使用“复制”命令,可将全文复制到剪贴板中C.使用“复制”命令,可将选定表格的单元格复制到剪贴板中D.使用“复制”命令,可将选中的文字和图片复制到其他文档中5.在Word2003中设为“改写”的方法是()。

A.单击状态栏“改写”按钮B.按一下“End”键C.按一下“Insert”键D.按一下“Home”键6.在Word2003文档中建立分栏必须切换到()显示方式。

A.大纲视图B.页面视图C.普通视图D.主控文档7.对Word文档中的字符进行格式化时,可以对字符进行缩放。

对字符进行缩放是指()。

A.对字符的横向尺寸进行缩放B.只改变字符在文档窗口中的显示比例C.对字符的纵向尺寸进行缩放D.对字符的横向和纵向尺寸进行缩放8.能使所有行的左右两端完全对齐(首行除外)的对齐方式是()。

A.左对齐B.右对齐C.居中D.分散对齐9.Word2003中实现多个文档之间的切换,可以选择()。

A.“工具”菜单命令B.“窗口”菜单命令C.“文件”菜单命令D.“格式”菜单命令10.在Word2003编辑时,文字下面有红色波浪下划线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联考八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你从书的世界感知生命的yú悦,精神的光亮,灵hún的静美。

这些优yǎ的文字,传达世间美好的一切:智慧,良知,悲mǐn,至善,信仰,理想和爱。

似水流年里,唯有它们,能活过岁月、时间和未来。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在过去3年多时间里,‘一带一路’建设项目遍地开花,我看到这一设想正从愿景变成现实。

”库恩表示。

B.我生平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C.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头,没有二心,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D.“年轻精神”充分的,虽老而不死;“年轻精神”丧失的,年虽轻而人已死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

B.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国巴西是第一个首次承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国家。

C.我欣喜地发现昔日的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D.新能源汽车能否在补贴取消后获得长足发展,关键看本土企业在技术上取得突破。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每空1分)①,三日不绝。

②,;人不学,不成行。

③,病树前头万木春。

④用志不分,。

⑤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最能表现其豪情逸兴的的诗句是,。

⑥《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5.名著阅读。

(6分)⑴《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中的“花和尚”和“豹子头”指的是梁山哪两位好汉?①(2分)②上述两位好汉性格有何不同?(2分)⑵根据《水浒传》的内容,下面说法哪一个不正确()(2分)A.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吴用,也被称为“赛诸葛”。

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劫了生辰纲。

B.“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老虎粪门。

……那老虎朝他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老虎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老虎颔下。

”文段中这位打虎的英雄正是李逵。

C.“智取生辰纲”这一情节中白胜原先挑的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

晁盖在另一桶酒里打了半瓢酒吃,故意给军士等人看;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抖在瓢里,用瓢去打酒时,把药搅在酒里,假意打半瓢吃;最后,白胜夺过吴用手里的瓢,将酒倒进桶里。

D.林冲在早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

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

林冲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8分)《朗读者》作为众多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已经流淌了好多时日。

主词人董卿说: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

⑴遇见是一种的缘分,阅读中你也一定遇见过让你怦然心动甚至改变你一生的一句话。

学习“叶专题”,我们就在《一片树叶(节选)》中遇见了:“只要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爱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庆幸。

”请写下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0字左右)(3分)。

⑵学校准备开展以“读红叶,品人生”为主题的活动,你的好朋友佳佳朗读的是歌德的《二裂银杏叶》,听后,思考回答:(3分)①请你说说这首诗阐明的人生哲理:②银杏叶有何非凡本领?再举一例说说叶在预报气象中的非凡本领。

(2分)二、阅读理解(共6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7题。

(6分)恨别①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②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③。

【注释】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诗。

②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③760年,校检司徒李光弼在此大败叛军。

7.⑴联系诗中“四千里”“五六年”,品味“兵戈阻绝老江边”中的“老”字的表达效果。

(3分)⑵颈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并作简析。

(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8—11题。

(共14分)张仪①受辱张仪者,魏人也。

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②,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已学游说诸侯。

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

”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③之。

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

”仪曰:“足矣!”……张仪既相秦,为文檄④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⑤璧,若笞我。

若善守汝国,我顾⑥且盗而城!”(选自《史记》)【注释】①张仪:与苏秦同为战国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②学术:学习游说之术。

③醳(shì):通“释”,释放。

④檄(xí):征讨的文书。

⑤而:你的。

⑥顾:却,反而。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⑴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①已而楚相亡.璧( ) ②安.得此辱乎 ( )③为.文檄告楚相( ) ④我顾且.盗而城 ( )⑵下列各项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例句:苏秦自以为不及张仪A. 以.中有足乐者B.以.为妙绝C. 不以.木为之者D.策之不以.其道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

(2分)张仪已学游说诸侯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

⑵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11.张仪作为杰出的纵横家出现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对天下形势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这归功于他不凡的精神品格。

请结合文章具体情节,分析张仪主要性格特点。

(2分)(三)阅读《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完成12—15题。

(10分)①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递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

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

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

2012年9月17日,微信注册用户过2亿。

③因为是通过网络传送,因此微信不存在距离的限制,即使是在国外的好友,也可以使用微信对讲。

其实微信相当于另一个QQ。

但是不同于QQ的是,它在交友这块表现的更具时效性,也更强大。

不论是塞班、安卓还是苹果的手机用户,只要安装了微信,就可以进行跨手机平台的畅通聊天。

④而微信交友的方式也是非常的独特,那么微信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交友的?微信怎么用?请继续往下看。

微信的使用方法其实非常简单的。

它与所有的即时聊天软件一样,需要注册与登入。

但相对于其它即时聊天软件,微信的注册和登入更加的方便。

QQ微信注册账号:如果你拥有QQ帐号,就可以不需要注册而直接使用QQ帐号登入微信。

如果你不想使用QQ帐号登入的话,可以用手机号码进行快捷注册。

只要选择好自己所在的国家,然后填下手机号码与登入密码就可以了,非常方便,10秒钟就能搞定。

注册成功之后,你就将拥有一个微信帐号,你下次除了使用QQ帐号、手机号码登入之外,还可以使用微信帐号登入。

⑤说完微信注册问题,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微信都拥有什么独特的交友方式吧。

⑥一:查看附近的人。

微信将会根据用户的地理位臵找到附近同样开启这项功能的人,使用户轻松找到身边正在使用微信的他们。

这个距离在100-1000米之内,只要是开启了查看附近的人的微信用户,都能在列表中看到。

也许,就因为这个功能,你就找到了心目中的TA。

二:摇一摇。

摇一摇是微信最独特也是最强大的交友方式。

支持通过摇一摇手机找到同时也在摇手机的朋友。

只要是在同一时间摇动手机的微信用户,不论你在地球哪一个角落,都可以通过这个功能认识彼此,非常强大。

三:漂流瓶。

微信支持扔漂流瓶匿名交友。

相信大家对于漂流瓶都不会陌生,就是将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纸上,然后放入瓶子,将它扔进水里,等待有缘人拾取。

微信还支持将语音放进漂流瓶,非常给力。

漂流瓶可以让你将自己想说的话装进瓶子,扔进大海,等待有缘人拾取。

基本上,微信的交友方式就是这三大类别了。

当然,你也可以通过搜索对方的微信号进行添加。

⑦除了这几个给力的交友方式,微信还拥有很多辅助功能,比如QQ离线助手,微博私信助手等等。

⑧对于喜欢交友的朋友来说,微信绝对是一款神器。

12.文章先概说微信的,接着具体说明微信的,最后具体说明微信的。

全文使用的说明顺序是。

(4分)13.第⑥段中加点的“基本上”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14.第④段主要运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15.下面的说法或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A.微信是一种独特(全新)的交友方式。

B.微信不仅能将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纸上,放入瓶中,将它扔进水里,等待有缘人拾取,还能够将语音放进漂流瓶。

C.微信在距离上有所限制,在国外的好友,不可以使用微信对讲。

D.第⑥段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微信独特的交友方式。

(四)阅读刘绪斌的《成大事当养静气》一文,完成16~18题。

(10分)①“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以通俗之语把自然之美和童真童趣刻画得活灵活现,不著一“静”字,而境界全出。

②文静,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为美;心静,不单在经历,尤在觉悟透彻。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莫不是广阔心胸的外在写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莫不是静夜游子的心灵呼唤?“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莫不是青山绿水的诗意寄情?浩如烟海的中华诗词,随手可及充满静美的细腻文字、传神之笔,因为静的心态、美的意境,早已融进中国人的心灵深处。

③静,一种超凡脱俗的心灵状态。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陷于名缰利锁,何得心灵的自如?“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背负外物重负,怎会有真实的自我?在静的世界里,开展叩问心灵的对话,青涩消褪,迷茫渐远,推开尘世间的权利情色、世故圆滑,复归生命的本原。

静能涵养简约心态,美便升腾在胸间。

④静,一种厚积薄发的精神气度。

身心之静,不同于孤独和寂寞。

孤独与寂寞,是对自我处境的艰难咀嚼,如鲠在喉,如石压胸,有一种吐纳不出、吞咽不进的味道;身心之静,则是一种个体的内省和审视,若倒啖甘蔗,若曲径通幽,显示出内敛精神和进取气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