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化学高考苏教版第一轮复习专题11《有机化学基础》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1《有机化学基础》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乙酸橙花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分子式为C12H20O2①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①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①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可能有芳香族化合物,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①1mol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1molNaOH. ①1mol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和H2反应,共消耗H2为3mol.
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①
2.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羟基的电子式:
B. 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C.乙烯的实验式:CH2
D.苯乙醛结构简式:
3.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迷迭香酸属于芳香烃
B. 1 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9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迷迭香酸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
D. 1 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含5 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4.分子式是C3H6Cl2的有机物,若再有一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则生成的C3H5Cl3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则原有有机物C3H6Cl2应该是()
A. 1,3-二氯丙烷B. 1,1-二氯丙烷C. 1,2-二氯丙烷D. 2,2-二氯丙烷
5.鉴别苯酚溶液、己烷、己烯、乙酸溶液和乙醇5种无色液体,可选用的最佳试剂是()
A.溴水、新制的Cu(OH)2悬浊液
B. FeCl3溶液、金属钠、溴水、石蕊试液C.石蕊试液、溴水
D.酸性KMnO4溶液、石蕊溶液
6.下列有机物的鉴别中,所选用的试剂及产生的现象不完全正确的是( )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7.美国科学家最近发明了利用眼泪来检测糖尿病的装置,其原理是利用氯金酸钠(NaAuCl4)溶液与眼泪中的葡萄糖反应生成纳米金单质颗粒(直径为20nm~60nm),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B.葡萄糖的结构简式CH2OH(CHOH)4CHO
C.检测时NaAuCl4发生氧化反应
D.纳米金单质颗粒分散在水中所得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
B.棉、丝、毛、油脂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白菜上洒少许福尔马林,既保鲜又消毒
D.石英玻璃、陶瓷都属于硅酸盐产品
9.最新研究表明,咖啡中含有的咖啡酸是某种抗氧化剂成分之一,对人体中的氧自由基有清除作用,使人的心脑血管更年轻。

咖啡酸的球棍模型如图
,下列有关咖啡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咖啡酸的分子式为C9H8O4
B.咖啡酸中的含氧官能团只有羧基、羟基
C.咖啡酸可以发生氧化反应、消去反应、酯化反应、加聚反应
D.是咖啡酸的一种同分异构体,1 mol该物质与NaOH 溶液反应最多消耗NaOH物质的量为3 mol
1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使用漂白液时不可与酸性洁厕剂混用
B . 淘米水中含有淀粉可以直接检测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
C . 葡萄糖、油脂、蛋白质等进入人体内经水解后被吸收
D . 铝壶表面有致密氧化膜耐腐蚀,可长期存放食醋
11.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各项性质中,它不可能具有的是( )
①可以燃烧 ①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①能跟NaOH 溶液反应 ①能发生酯化反应 ①能发生
聚合反应 ①能发生水解反应 ①能发生取代反应
A . 只有①①
B . 只有①
C . 只有①
D . 只有①①
12.S 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
B . 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
C . 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
D . 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
13.已知某有机物X 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 X 的化学式为C 10H 10O 6
B . X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 . 1 mol X 分别与足量的Na 、NaOH 溶液、NaHCO 3溶液反应,消耗这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
为3 mol 、4 mol 、1 mol
D . X 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和酯化反应
14.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有关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试剂添加的顺序为硫酸一乙醇一乙酸
B.为增加产品乙酸乙酯的产量,应急速加热至反应所需温度
C.试管B中的试剂为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D.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1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
D.新型复合材料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使用和新潮
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乙醇是制取饮料、香精、染料、涂料、洗涤剂等产品的原
料.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室用乙醇制取乙烯时,浓硫酸的
用量远远超过作为催化剂的正常用量,原因是.(2)验证乙烯加成反应性质时,需对乙烯气体中的干扰物质进行处理,可选用的试剂是(填写化学式);能确定乙烯通入溴水中发生了加成反应的事实是.(选填编号) a.溴水褪色 b.有油状物质生成 c.反应后水溶液酸性增强 d.反应后水溶液接近中性(3)实验室用乙醇和乙酸制备乙酸乙酯时,甲乙两套装置如图1都可以选用.关于这两套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选填编号)
a.甲装置乙酸转化率高 b.乙装置乙酸转化率高 c.甲装置有冷凝回流措施 d.乙装置有冷凝回
流措施(4)用乙装置实验时,提纯乙中乙酸乙酯的流程如图3 以上流程中试剂A的化学式是;操作①的名称是;操作①一般适用于分离混合物.(5)如图2是用乙醇制备溴乙烷的装置,实验中有两种加料方案:①先加溴化钠→再加乙醇→最后加1①1浓硫酸;①先加溴化钠→再加1①1浓硫酸→最后加乙醇.按方案①和①实验时,产物都有明显颜色,若在试管中加入,产物可变为无色.与方案①相比较,方案①的明显缺点是.
17.煤是重要的能源,也是生产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试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煤的转化技术通常包括煤的气化技术和液化技术.其中煤的液化技术又可以分为和;
(2)在煤燃烧前需对煤进行脱硫处理.煤的某种脱硫技术的原理如图所示:
这种脱硫技术称为微生物脱硫技术.该
技术的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工业煤干馏得到的产品有焦炭、、等.
(4)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是烟气脱硫技术中最成熟的一种方法.其工艺流程是:烟气经锅炉预热器出来,进入电除尘器除掉大部分粉煤灰烟尘,再经过一个专门的热交换器,然后进入吸收塔,烟气中的SO2与含有石灰石的浆液进行气液接触,通入空气后生成石膏,经脱硫的烟气,应用循环气体加热器进行再加热,进入烟囱,排入大气.
①写出湿法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
①用石灰石浆液作SO2吸收剂而不用熟石灰吸收SO2的原因是:;
①上述过程中得到的石膏,如果含氯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煤)超过杂质极限值,则石膏产品性能变坏.工业上消除可溶性氯化物的方法是;
(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烟气脱硫所得石膏的组成(CaSO4•xH2O)即测定x值,做如下实验:将石膏加热使之脱水,加热过程中固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数据表明当固体的质量为2.72g后不再改变.
①石膏的化学式为;
①图象中AB段对应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18.(1)为了防止水源污染,用简单而又现象明显的方法检验某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有无苯酚,此方法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废水中回收苯酚的方法是:①用有机溶剂萃取废液中的苯酚;①加入某种药品的水溶液使苯酚与有机溶剂脱离;①通入某物质又析出苯酚。

试写出①①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处理含苯酚的工业废水的流程如下:
①在设备①中,物质B 的水溶液和CaO 反应后,产物是NaOH 、H 2O 和________。

通过________(填写操作名称)操作,可以使产物相互分离。

①上面流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 6H 6、CaO 、________、________。

(3)为测定废水中苯酚的含量,取此废水100 mL ,向其中滴加溴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得到沉淀0.331 g ,求此废水中苯酚的含量(mg/L)是________。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9.氯乙烯是合成聚氯乙烯(PVC)的单体。

乙烯氧氯化法是生产氯乙烯的主要方法,分三步进行(如图所示):
(1)下列关于乙烯、氯乙烯和聚氯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

A.都能在氧气中燃烧
B.都能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C.都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D.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氧氯化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3)某学生设计了下列反应:
请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肉桂酸用途广泛,常被用作食品保鲜剂、食品添加剂、有机合成中间体等。

其一种合成原理如下:
21.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分泌紊乱而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

长期摄入高热量的食品和缺乏运动都易导致糖尿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C6H12O6)。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可表示为C6(H2O)6,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6个H2O分子
B.糖尿病病人的尿中糖含量很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C.葡萄糖可用于制镜工业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2)木糖醇[CH2OH(CHOH)3CH2OH]是一种甜味剂,糖尿病病人食用后血糖不会升高。

①木糖醇与葡萄糖________(填“互为”或“不互为”)同系物。

①请预测木糖醇的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

(3)糖尿病病人宜多吃蔬菜和豆类食品,因为蔬菜中富含纤维素,豆类食品中富含蛋白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B.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胃肠的蠕动
C.纤维素和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D.纤维素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不同,但组成元素完全相同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①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2H20O2,故正确;①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正确; ①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酯基,能发生取代反应,故错误; ①有机物含有3个双键,对应同分异构体中不可能为芳香族化合物,因芳香族化合物的不饱和度至少为4,故错误; ①1mol该有机物水解生成1mol羧基,只能消耗1molNaOH,故正确; ①只有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和H2反应,共消耗H2为2mol,故错误.2.【答案】C
【解析】氢氧根离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相连,电子式为,羟基电子式为,故A错误;该模型是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不是球棍模型,故B错误;乙烯的实验式为CH2,故C正确;苯乙醛的结构简式为,故D错误.
3.【答案】C
【解析】分子式为C18H16O8,属于烃的衍生物,A错误。

分子中2个苯环,一个C=C,共需要7 mol H2,B错误。

分子中含有-COOH,可发生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含有-COO-,可发生水解反应,含有酚羟基,可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

分子中含有4个酚羟基,1个羧基和1个酯基(水解生成醇和羧基),则1 mol迷迭香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6 mol NaOH,D错误。

4.【答案】A
【解析】题中选项提供的四种有机物中,只有A项有机物中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5.【答案】C
【解析】A、B、C选项中试剂均可鉴别上述5种物质,A项中新制Cu(OH)2需现用现配,操作步骤复杂;用B选项中试剂来鉴别,其操作步骤较繁琐:用石蕊试液可鉴别出乙酸溶液,用FeCl3溶液可鉴别出苯酚溶液,用溴水可鉴别出己烯,余下的乙醇和己烷可用金属钠鉴别。

而C选项中试剂则操作简捷,现象明显:用石蕊试液可鉴别出乙酸溶液;再在余下的4种溶液中分别加入溴水振荡,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使溴水褪色的是己烯,发生萃取现象的是己烷,和溴水互溶的是乙醇。

6.【答案】C
【解析】将乙烯通入溴水,现象为溴水的橙色褪去;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混合加热,现象为产生红色沉淀;淀粉溶液遇碘溶液变蓝,而不是出现蓝色沉淀;浓硝酸可使蛋白质变黄。

7.【答案】C
【解析】A.葡萄糖中含有醛基,醛基具有还原性,正确;B.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正确; C.氯金酸钠变为金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错误;D.纳米金单质颗粒直径为20nm~60nm,分散在水中所得的分散系为胶体,正确.
8.【答案】A
【解析】A.麦芽糖和水解产物葡萄糖中的官能团都有醛基,则麦芽糖、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可发生银镜反应,正确;B.棉、丝、毛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错误;C.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错误,D.含有硅酸根离子的盐属于硅酸盐,传统硅酸盐产品包括:普通玻璃、陶瓷、水泥,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氧化物,不属于硅酸盐产品,错误.
9.【答案】C
【解析】根据题中所给物质的球棍模型,将其转化为结构简式,可知咖啡酸的分子式为C9H8O4,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羧基,可发生氧化反应、酯化反应、加聚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
应,故A,B正确,C错误;是咖啡酸的一种同分异构体,
2个酯基分别消耗1 mol NaOH,生成的酚羟基又消耗1 mol NaOH,故消耗3 mol NaOH,D正确。

10.【答案】A
【解析】A.洁厕精呈酸性,漂白液呈碱性,二者相混合,会发生反应而降低效果,同时混用生成氯气,污染环境,正确;B.碘与淀粉变蓝是指与碘单质与淀粉变蓝,而不是碘的化合物,而食盐加碘加入的是碘的化合物,错误;C.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错误;D.铝的氧化物能与酸反应,不可长期存放食醋,错误.
11.【答案】B
【解析】大多数有机物能燃烧;含有CHCH2,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能发生加聚反应;含—COOH,能与NaOH溶液反应,能发生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含—CH2OH,能发生酯化反应。

12.【答案】A
【解析】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不含有苯环和酯基,B、C、D错误。

13.【答案】D
【解析】A.根据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X的化学式为C10H10O6,正确;B.由于在X的分子中含有酚羟基,所以X在一定条件下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正确;C.在X的一个分子中含有一个酚羟基、一个醇羟基、一个羧基、一个酯基,醇羟基、酚羟基、羧基都可以与金属钠发生反应,所以1 mol X与足量的Na消耗的物质的量是3mol;酚羟基、羧基和酯基都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由于酯基水解产生一盒乙酸分子、一个酚羟基,所以1mol的X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是4mol,在X的分子中只有羧基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所以1mol的X消耗NaHCO3的物质的量是1mol。

故1 mol X分别与足量的Na、NaOH溶液、NaHCO3溶液反应,消耗这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4 mol、1 mol,正确;D.X分子中含有羧基及羟基,因此可以发生酯化
反应,由于醇羟基连接的邻位C原子上没有H原子,因此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发生消去反应,错误。

14.【答案】D
【解析】A、制取乙酸乙酯时,先加人乙酸和乙醇,再加入浓硫酸,以防止混合液体溅出,发生危险,错误;B、为防止反应物挥发,应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以增加产品乙酸乙酯的产量,错误;
C、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酸杂质,选用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酯能够和碱溶液反应,不能用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杂质,错误;
D、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正确.
15.【答案】B
【解析】A正确,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的醋酸钙;B 错误,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D正确。

16.【答案】(1)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乙烯的方向进行;(2)NaOH;d;(3)b、d;(4)Na2CO3;分液;相互溶解但沸点差别较大的液体混合物;(5)Na2SO3;先加浓硫酸会有较多HBr气体生成,HBr挥发会造成HBr的损耗.
【解析】(1)乙醇制取乙烯,生成物中含有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使反应可以向有利于生成乙烯的方向进行;(2)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乙烯,产物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存在会对乙烯的验证造成干扰,由于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故可以利用氢氧化钠将二氧化硫除去;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而溴乙烷,是油状液体;(3)甲装置采取边反应边蒸馏的方法,乙装置则采取直接回流的方法,待反应后再提取产物,所以乙装置更充分反应,乙酸转化率高,故选b、d;(4)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水的物质,乙醇和乙酸均是易溶于水的,乙酸和乙醇的碳酸钠水溶液是互溶的,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实现酯与乙酸和乙醇的分离,分离油层和水层采用分液的方法即可.对水层中的乙酸钠和乙醇进一步分离时应采取蒸馏操作分离出乙醇.然后水层中的乙酸钠,根据强酸制弱酸,要用硫酸反应得到乙酸,再蒸馏得到乙酸,蒸馏一般适用于相互溶解但沸点差别较大的液体混合物;(5)按方案①和①实验时,产物都有明显颜色,即会有溴单质生成,溶于水形成橙红色,溴单质具有氧化性,能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溴化钠;溴化氢具有挥发性,把浓硫酸加入到溴化钠中会有HBr生成,导致HBr损失.
17.【答案】(1)直接液化技术;间接液化技术;
(2)2FeS2+7O2+2H2O=4H++2Fe2++4SO42﹣;4Fe2++O2+4H+=4Fe3++2H2O;
(3)焦炉煤气、粗氨水、煤焦油;
(4)①SO2+CaCO3=CaSO3+CO2,2CaSO3+O2+4H2O=2(CaSO4•2H2O);
①用石灰石浆液的成本较低;
①用水洗涤;
(5)①CaSO4•2H2O;
①2CaSO4•H2O.
18.【答案】(1)向废水中加入FeCl3溶液,若看到溶液变成紫色,说明含有苯酚
C6H5OH+NaOH―→C6H5ONa+H2O
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2)①CaCO3过滤①NaOH溶液CO2
(3)940 mg/L
【解析】
m(C6H5OH)=0.094 g=94 mg
废水中苯酚含量==940 mg/L。

19.【答案】(1)A、D
(2)利用二氯乙烷热裂解所产生的HCl作为氯化剂,从而使氯得到完全利用,不向环境排放毒害气体
(3)+HNO3+H2O
【解析】(1)聚氯乙烯不含有双键,所以不能再加成,也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故题中B、C项不正确。

(2)从图示框图可看出,二氯乙烷热裂解所产生的HCl作为氯化剂循环使用,不向环境排放毒害气体。

(3)注意在书写硝化反应时不要丢掉产物H2O。

20.【答案】(1)a
(2)有利于除去产物中的苯甲醛
(3)检验装置气密性平衡气压,检查装置是否阻塞
(4)液体变为无色透明
(5)dcba
【解析】(1)冷凝水流向为下进上出;
(2)有利于除去产物中的苯甲醛;
(3)装置B在进行水蒸气蒸馏之前,需进行的操作为检查装置气密性,玻璃管的作用为平衡气压,检查装置是否阻塞;
(4)当观察到冷凝管中液体变为无色透明时说明水蒸气蒸馏结束;
(5)正确的顺序为加入静置,趁热过滤得肉桂酸钠溶液,再加浓盐酸调节pH=3,冷却、抽滤,水洗晶体,最后重结晶。

21.【答案】(1)B、C、D(2)①不互为①与Na反应放出H2,与O2在Cu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被酸性KMnO4氧化,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任写一种即可)(3)B
【解析】(1)糖类中不含水,只是为了表达方便拆成碳水化合物的形式。

(2)木糖醇中含有的官能团与葡萄糖不完全相同,故不能与葡萄糖互称为同系物,由于木糖醇中含有羟基,可以与Na反应,催化氧化,与酸性KMnO4溶液、K2Cr2O7溶液反应,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等。

(3)蛋白质需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纤维素与淀粉虽然化学表达式均为(C6H10O5)n,但二者结构不同,n值也不同,故不是同分异构体关系;蛋白质分子中含有氮元素而纤维素分子中不含氮元素,故二者组成元素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