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料:第62讲_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2)、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计算题】(2013年试卷1)甲公司有锅炉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分别为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蒸汽和电力,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相互提供产品,2013年9月份的辅助生产及耗用情况如下:(1)辅助生产情况
项目锅炉车间供电车间
生产费用60000元100000元
生产数量15000吨200000度
(2)各部门耗用辅助生产产品情况
耗用部门锅炉车间供电车间
辅助生产车间锅炉车间75000度供电车间2500吨
基本生产车间12000吨100000度
行政管理部门500吨25000度
要求:(1)分别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对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单位:元
项目锅炉车间供电车间合计
待分配费用
分配
基本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单位:元
项目锅炉车间供电车间合计待分配费用
交互分配锅炉车间供电车间
对外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对外分配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
(2)说明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各自的优缺点,并指出甲公司适合采用哪种方法对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

【答案及解析】(1)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单位:元
项目锅炉车间供电车间合计
待分配费用60000100000160000
分配基本生产成本5760080000137600管理费用24002000022400
解析:锅炉车间蒸汽分配率=60000/(15000-2500)=4.8元/吨
基本生产成本分配蒸汽成本=4.8×12000=57600(元)
管理费用分配蒸汽成本=4.8×500=2400(元)
供电车间电力分配率=100000/(200000-75000)=0.8(元/度)
基本生产成本分配电力成本=0.8×100000=80000(元)
管理费用分配电力成本=0.8×25000=20000(元)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单位:元
项目锅炉车间供电车间合计
待分配费用60000100000160000
交互分配锅炉车间37500-37500供电车间-1000010000
对外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
60000+37500-10000=87500100000+10000-37500=72500160000
对外分配基本生产
成本
8400058000142000管理费用35001450018000
解析:第一次分配:
锅炉车间蒸汽分配率=60000/15000=4(元/吨)
供电车间电力分配率=100000/200000=0.5元/度
锅炉车间分配给供电车间的蒸汽成本=4×2500=10000(元)
供电车间分配给锅炉车间的电力成本=0.5×75000=37500(元)
第二次分配:
锅炉车间蒸汽分配率=(60000+37500-10000)/(15000-2500)=7(元/吨)
基本生产成本分配蒸汽成本=7×12000=84000(元)
管理费用分配蒸汽成本=7×500=3500(元)
供电车间电力分配率=(100000+10000-37500)/(200000-75000)=0.58(元/度)
基本生产成本分配电力成本=0.58×100000=58000(元)
管理费用分配电力成本=0.58×25000=14500(元)
(2)直接分配法的优点:在各辅助生产费用只是对外分配的情况下,采用直接分配法的计算工作简便。

直接分配法的缺点:当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量差异较大时,如果使用直接分配法,其分配结果往往与实际不符。

交互分配法的优点:采用交互分配法,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全都进行了交互分配,从而提高了分配结果的准确性。

交互分配法的缺点:由于各辅助生产费用要计算两个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进行两次分配,因而增加了计算工作量。

甲公司适合采用交互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

考点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
【基本关系】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一)在产品收发结存的核算
1.从广义的或者就整个企业来说,企业的在产品是指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在产品,包括正在车间加工中的在产品和已经完成一个或几个生产步骤但还需继续加工的半成品两部分。

对外销售的自制半成品,属于商品产品,验收入库后不应列入在产品之内。

从狭义的或者就某一车间或某一生产步骤而言,在产品仅包括该车间或该生产步骤正在加工中的那部分在产品,不包括车间或生产步骤完工的半成品。

2.在产品结存数量的核算管理,类同于其他材料物资,亦应同时具备账面核算资料和实际盘点资料。

企业一方面要做好在产品收发结存的日常核算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在产品的清查工作。

(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成本分配方法
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这种方法是指虽然月末有结存在产品,但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价值很低,并且各月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从而可对月末在产品成本忽略不计的一种分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本月生产费用全部视为完工产品的成本,将本月各产品发生的生产耗费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2.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采用这种方法,某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就是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或者在产品数量虽多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

3.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这种方法是在产品成本按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其他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这种方法适合于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全部投入的情况下使用。

4.约当产量法。

所谓约当产量,是指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约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

约当产量法下具体分为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法:
(1)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完工产品成本=单位成本×完工产品产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提示】在具备产品工时定额的条件下,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可按每道工序累计单位工时定额除以单位产品工时总定额计算求得。

为了简化核算,在计算各工序内在产品完工程度时,按平均完工50%计算。

【教材·例13-6】某产品本月完工26件,月初无在产品;月末在产品10件,平均完工程度为40%,本月发生生产费用共3000元。

分配结果如下:
单位成本=3000/(26+10×40%)=100(元/件)
完工产品成本=26×100=26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10×40%×100=400(元)
【教材·例13-7】丙产品单位工时定额50小时,经两道工序制成。

各工序单位工时定额为:第一道工序20小时,第二道工序30小时。

在产品完工程度计算结果如下:
第一道工序:[(20×50%)/50]×100%=20%
第二道工序:[(20+30×50%)/50]×100%=70%
【教材·例13-8】假如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产量600件,在产品100件,完工程度按平均50%计算;原材料在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

甲产品本月月初在产品和本月耗用直接材料费用共计70700元,直接人工费用39650元,燃料动力费用85475元,制造费用29250元。

甲产品各项费用的分配计算如下:
因为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所以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数量作比例分配,不必计算约当产量。

(1)直接材料费的计算:
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费=[70700/(600+100)]×600=60600(元)
在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费=[70700/(600+100)]×100=10100(元)
直接人工费用、燃料和动力费、制造费用均按约当产量作比例分配,在产品100件折合约当产量50件(100×50%)。

(2)直接人工费用的计算:
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39650/(600+50)]×600=36600(元)
在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39650/(600+50)]×50=3050(元)
(3)燃料和动力费的计算:
完工产品负担的燃料和动力费=[85475/(600+50)]×600=78900(元)
在产品负担的燃料和动力费=[85475/(600+50)]×50=6575(元)
(4)制造费用的计算:
完工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29250/(600+50)]×600=27000(元)
在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29250/(600+50)]×50=2250(元)
通过以上按约当产量法分配计算的结果,可以汇总出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成本=60600+36600+78900+27000=203100(元)
甲产品本月末在产品成本=10100+3050+6575+2250=21975(元)
【例题·单选题】(2018年试卷1)甲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乙产品,依次经过三道工序,工时定额分别为40小时、35小时和25小时。

月末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采用约当产量法(假设在产品存货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分配。

假设制造费用随加工进度在每道工序陆续均匀发生,各工序月末在产品平均完工程度60%,第三道工序月末在产品数量6000件。

分配制造费用时,第三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是()件。

A.3660
B.3450
C.6000
D.5400
【答案】D
【解析】第三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6000×[(40+35+25×60%)/(40+35+25)]=5400(件)。

【例题·单选题】(2014年试卷1、试卷2)甲公司生产某种产品,需2道工序加工完成,公司不分步计算产品成本。

该产品的定额工时为100小时,其中第1道工序的定额工时为20小时,第2道工序的定额工时为80小时。

月末盘点时,第1道工序的在产品数量为100件,第2道工序的在产品数量为200件。

如果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均按50%计算,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为()件。

(假设在产品存货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
A.90
B.120
C.130
D.150
【答案】C
【解析】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100×[(20×50%)/100]+200×[(20+80×50%)/100]=130(件)
选项C正确。

(2)先进先出法。

在先进先出法下,假设先开始生产的产品先完工。

这样,如果有月初在产品,生产车间就先完成月初在产品的生产,待月初在产品完工后,再开始本期投入的产品的生产。

先进先出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月初在产品约当产量(直接材料)=月初在产品数量×(1-已投料比例)
月初在产品约当产量(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即转换成本)=月初在产品数量×(1-月初在产品完工程度)
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品数量=本月全部完工产品数量-月初在产品本月完工数量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直接材料)=月末在产品数量×本月投料比例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转换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
单位成本(分配率)=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品数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本月发生的加工成本+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品数量×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约当产量×分配率+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品数量×分配率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分配率
【教材·例13-9】假如甲产品月初在产品数量200件,月初在产品完工程度60%,本月投入生产700件,本月完工产品8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70%,原材料均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

月初在产品成本3200元,本月发生直接材料成本8400元,发生转换成本(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6000元。

假设在产品存货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用约当产量法计算确定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分配计算如表13-6和表13-7所示:
表13-6 先进先出法约当产量计算表单位:件
实际数量(第1步)
约当产量(第2步)
直接材料转换成本
月初在产品数量200本月投入生产数量700小计900本月完工产品数量800月末在产品数量100小计900
月初在产品约当产量200
200×
(1-100%)=0
200×(1-60%)=80
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
品数量
600600600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100100×100%
=100
100×70%=70
小计900700750
表13-7 先进先出法下用约当产量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表单位:元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转换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3200
(第3步)本期生产费用1440084006000
总约当产量700750
(第4步)分配率(单位约
128
当产量成本)
总成本17600
(第5步)成本分配
完工产品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3200
月初在产品本月加工成本640080×8=640
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品直接
7200600×12=7200
材料
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品转换
4800600×8=4800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15840
月末在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1200100×12=1200
月末在产品转换成本56070×8=560
月末在产品成本1760
总成本17600
5.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
如果在产品数量稳定或者数量较少,并且制定了比较准确的定额成本时,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
产成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产成品单位成本=产成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
6.按定额比例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如果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但制定了比较准确的消耗定额,生产费用可以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用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作比例分配。

通常,材料费用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而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计算公式如下(以按定额成本比例分配为例):
材料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材料费用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材料费用分配率
工资费用(或制造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工资(费用)+本月投入的实际工资(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工资(费用)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或制造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工资费用(或制造费用)分配率【例题·计算题】(2016年试卷1)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只生产和销售一种新型保温容器。

产品直接消耗的材料分为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

各月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多,波动较大,公司在分配当月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成本时,对辅助材料采用约当产量法(假设在产品存货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对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采用定额比例法。

2016年6月有关成本核算、定额资料如下:
(1)本月生产数量(单位:只)
月初在产品数量本月投产数量本月完工产品数量月末在产品数量
30037003500500
(2)主要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全部投入,辅助材料陆续均衡投入,月末在产品平均完工程度60%。

(3)本月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生产费用。

(单位:元)
主要材料辅助材料人工费用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3200031609600140046160
本月发生生产费用5080003484013840028200709440合计5400003800014800029600755600
(4)单位产品工时定额
产成品在产品
人工工时定额(小时/只)20.8
机器工时定额(小时/只)10.4
要求:(1)计算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主要材料费用。

(2)按约当产量法(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辅助材料费用。

(3)按定额人工工时比例计算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人工费用。

(4)按定额机器工时比例计算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制造费用。

(5)计算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答案及解析】(1)本月完工产品的主要材料费用=[540000/(3500+500)]×3500=472500(元)
本月月末在产品的主要材料费用=[540000/(3500+500)]×500=67500(元)
(2)在产品的约当产量=500×60%=300(只)
本月完工产品的辅助材料费用=[38000/(3500+300)]×3500=35000(元)
本月月末在产品的辅助材料费用=[38000/(3500+300)]×300=3000(元)
(3)本月完工产品的人工费用=[148000/(3500×2+500×0.8)]×(3500×2)=140000(元)
本月月末在产品的人工费用=[148000/(3500×2+500×0.8)]×(500×0.8)=8000(元)
(4)本月完工产品的制造费用=[29600/(3500×1+500×0.4)]×(3500×1)=28000(元)
本月月末在产品的制造费用=[29600/(3500×1+500×0.4)]×(500×0.4)=1600(元)
(5)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472500+35000+140000+28000=675500(元)
本月完工产品单位成本=675500/3500=193(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