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针对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019 年佛山模拟 )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丈量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快度.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 选填“沟通”或“直流” ) 电源的计时仪
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_V,当电源的频次为50 Hz 时,它每隔 ________s 打一次点.
(2)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小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过程的操作次序
应当是() A.先接通电源,后开释
纸带
B.先开释纸带,后接通电源
C.开释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哪个先,哪个后都能够
(3) 实验中该同学从打出的若干条纸带中选用一条纸带,如图实 1-12 所示,纸带上准时间次
序取 A、B、 C、 D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尺子测得相邻各
点间的距离为x1=3.62 cm, x2=4.75 cm, x3=5.88 cm.
依据纸带数据能够判断小车在做匀加快直线运动,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实 1- 12
( 请用文字描绘) ;在计数点C所代表的时辰,纸带运动的刹时速度是
2
分析: (1)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沟通电源的计时仪器,电压为频次为 50 Hz 时,它每隔0.02 s打一次点.________m/s,小220 V ,当电源
(2)
(3) 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固后再开释纸带,当
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都相等时,小车做匀加快直线运动.
A正确.x2+ x3
v C=2T,T=0.1 s
可求得 v C≈0.53 m/s
由 x= x2- x1= x3- x2=aT2可得: a=1.13 m/s2.
答案: (1) 沟通220 0.02(2)A
(3) 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0.53 1.13 m/s 2
2.(2017 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Ⅰ ) 某研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
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实 1- 13(a) 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
下小水滴,图实1- 13(b) 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 6 个水滴的地点.( 已知滴水计时器每
内共滴下46 个小水滴 )
30 s
图实 1- 13
(1) 由图实 1- 13(b) 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 ________( 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 该小组同学依据图实 1- 13(b) 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实 1
- 13(b) 中 A 点地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__m/s ,加快度大小为 ________m/s 2.( 结果均保存
2 位有效数字 )
分析: (1) 因为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必定遇到阻力作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相邻
水滴 ( 时间间隔同样 ) 的地点间的距离渐渐减小,因此由题图 1- 13(b) 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从右向左运动的.
30 s 2
(2) 滴水计时器每 30 s 内共滴下 46 个小水滴,其滴水的时间间隔为 T = 46- 1=3s. 根
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小车运动到题图
1- 13(b) 中 A 点地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 A = 0.117 + 0.133 m/s ≈ 0.19 m/s. 由 x = aT 2 和逐差法可得,小车运动的加快度大小为
a =
2T
(0.150 - 0.117 )+( 0.133 - 0.100 ) 2 2
4 2
m/s ≈ 0.037 m/s .
T
答案: (1) 从右向左 (2)0.19
0.037
3.(2018 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Ⅲ ) 甲、乙两同学经过下边的实验丈量人的反响时间.实验步骤以下:
(1) 甲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量程为 L 的木尺上端,让木尺自然下垂.乙把手放在尺的下端( 地点恰巧处于 L 刻度处,但未遇到尺 ) ,准备用手指夹住着落的尺.
(2) 甲在不通知乙的状况下,忽然放手,尺子着落;乙看到尺子着落伍迅速用手指夹住 尺子.若夹住尺子的地点刻度为 L 1,重力加快度大小为 g ,则乙的反响时间为 ______( 用 L 、
L 1 和 g 表示 ) .
(3)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快度大小为 g = 9.80 m/s 2, L =30.0 cm , L 1= 10.4 cm ,乙的反响时间为 ________s . ( 结果保存 2 位有效数字 )
(4) 写出一条提升丈量结果正确程度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依据题述, 在乙的反响时间
t 内,尺子着落高度 h =L - L 1,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 2 2(L -L )
可知, h =2gt ,解得 t =
1
g
. 代入数据得 t = 0.20 s.
2(-1)
答案: (2)
L L
g
(3)0.20
(4) 多次丈量取均匀值;初始时乙的手指尽可能靠近尺子( 答出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