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集成电路实验-反相器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次实验课 反相器(下)
实验日期:2014
2.3 分析如下电路,解答下列问题
上面的电路用两种方式实现了反相器,左图只使用了NMOS ,右图则使用了CMOS(NMOS 和PMOS)。
试完成:V F 3.0-=φ
1.仿真得到两个电路的VTC 图形
答:红色的为仅用NMOS 实现的反相器的VTC 图形;蓝色的为使用CMOS 的反相器的VTC 图形,如图:
2.计算两种电路的V OH ,V OL 及V M 。
可参考波形确定管子的工作状态。
答:①当Vin=2.5V 时,N 管导通
有在体偏置条件下阀值电压公式:
)22(0F SB F T T V V V φφγ-+-+=
()()()⎥⎦⎤⎢⎣⎡--=⎥⎦⎤⎢⎣⎡--=⎥⎦
⎤⎢⎣⎡--=22220'2011'222'OL OL T in n DS DS T GS M M n d DSAT DSAT T DD M M n DSAT V V V V L W k V V V V L W k I V V V V L W k I (M2速度饱和)
将下列数据代人
V
V V A k V V V D SAT n F T 63.0,/10115,3.0,43.026'0=⨯=-==-φ25
.075.0,25.0375.01122==M M M M L W L W
解得: V V OL 2875.0=
当Vin=0V 时,N 管截止,Vout=OH V =2.5V
求解M V :
当out in V V =时,由于GS DS V V =,M1工作在饱和区
此时流过M1(速度饱和)的电流为:
()⎥⎥⎦
⎤⎢⎢⎣⎡--=22011'1DSAT DSAT T in M M n DSAT V V V V L W k I (1) 流过M2的电流为(速度饱和)
()⎥⎥⎦
⎤⎢⎢⎣⎡---=2222'2DSAT DSAT T out DD M M n DSAT V V V V V L W k I (2) )22(0F SB F T T V V V φφγ-+-+=(3)
M out in SB V V V V ===
联立方程解得
M V =1.017V
②对于CMOS 器件
当Vin=0时,V V V out O H 5.2==
当Vin=2.5时,V V V out O L 0==
求解M V :
当out in V V =时,由于GS DS V V =,NMOS 与PMOS 工作在饱和区
由于T M D SAT V V V -<,此时已经发生了速度饱和(参考波形)
代入,联立解得:
将下列数据
V V V V V V V V V A k V A k L W k k L W k k V k V k r r V V V r V V V V V V V V k V V V V k DSATp DSATn Tp Tn p n p
p p p n
n n n DSATn
n DSATp
p DSAT TP DD DSAT Tn M DSATp Tp DD M DSATp p DSATn Tn M DSATn n 1,63.04.0,43.0,/1030,/101151)2/()2/(0
)2/()2/(26'26''
'-==-==⨯-=⨯====+++++=
=---+----
M V =1.132315968V
3.哪一种结构的反相器的功能性更好,为什么?(噪声容限,再生性,过渡区增益)
答:CMOS 反相器更好。
CMOS 反相器的输出特性曲线的过渡区更窄,噪声容限更大,且CMOS 反相器的OL V 更低。
2.4 分析下面的buffer 电路
1.单位反相器的输入电容为10fF ,为了驱动一个20pF 的电容,在单位反相器(尺寸系数为1)后面新加了两级反相器如上图所示。
单位反相器的本征延迟是70ps 。
如果输入栅电容和反相器尺寸成正比,试确定所加入反相器的尺寸(给出尺寸系数),要求使传播延迟最小。
并计算出该最小延迟。
解:N N g L F C C f ==1
, 带入数据解得6.12=f )1(0γN
p p F
Nt t += 1=γ 带入数据解得pS t p 779.3807
= 2.如果可以自由选择反相器链的级数来减小延迟,那么你会选择插入几级反相器?这个时候的传播延迟是多少?
解:最小延迟对级数求导,得
0=-+N
InF F F N
N γ 带入数据6.3=f 得6=N ,即插入六级反相器 pS F
Nt t N
p p 8054.1910)1(0=+=γ
3.比较1和2两种方法改善延迟性能的优缺点。
答:第一种方法延迟大,但第一种方法需要的反相器级数少,电路面积小;第二种方法延迟更小,但第二种方法需要的反相器级数多,电路面积大。
附:源代码
*sim_option*
.option post acct probe accurate
.option tnom=25
.option ingold=2 limpts=30000 method=gear
.option lvltim=2 imax=20 gmindc=1.0e-12
.TITLE exercise 2.3.1 CMOS
.lib'F:\test2\cmos25_level49.lib' TT
.global vdd
Mn3 out in 0 0 NMOS W=0.375u L=0.25u
Mp4 out in vdd vdd PMOS W=0.75u L=0.25u
Vdd Vdd 0 2.5V
Vin in 0 0
.DC Vin 0 2.5V 0.1V
.probe V(out)
.alter
.TITLE Exercise 2.3.2 2NMOS
.global vdd
Mn1 out in 0 0 NMOS W=0.75u L=0.25u
Mn2 out Vdd Vdd 0 NMOS W=0.375u L=0.25u
Vdd Vdd 0 2.5V
Vin in 0 0
.DC Vin 0 2.5V 0.1V .probe V(out)
.probe V(in)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