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语文九年级上册-词二首浣溪沙 晏殊
晏殊浣溪沙原文与译文
晏殊浣溪沙原文与译文浣溪沙是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
下面一起去看看小编整理的晏殊浣溪沙原文与译文吧!1、浣溪沙宋代:晏殊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译文片刻的时光,有限的生命,宛若江水东流,一去不返,深感悲伤。
于是,频繁的聚会,借酒消愁,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聊慰此有限之身。
若是登临之际,放眼辽阔河山,突然怀思远别的亲友;就算是独处家中,看到风雨吹落了繁花,更令人感伤春光易逝。
不如在酒宴上,好好爱怜眼前的人。
注释①一向:一晌,片刻,一会儿。
年光:时光。
有限身:有限的生命。
②等闲:平常,随便,无端。
③销魂:极度悲伤,极度快乐。
④莫辞频:频,频繁。
不要因为次数多而推辞。
⑤怜取眼前人:元稹《会真记》载崔莺莺诗:“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怜:珍惜,怜爱。
取:语助词。
赏析该词是宴会上即兴之作。
下片首两句虽然仍是念远伤春,但气度较大,从放眼河山到风雨惜别,引出眼前人,并与上片别宴离歌前后呼应。
词中所写的并非一时所感,也非一事,而是反映了作者人生观的一个侧面:悲年光之有限,感世事之无常;慨叹空间和时间的距离难以逾越,慨叹对已逝美好事物的追寻总是徒劳,在山河风雨中寄寓着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词人幡然感悟,认识到要立足现实,牢牢地抓住眼前的一切。
“ 一向年光有限身。
”,劈空而来,语甚警炼。
惜春光之易逝,感盛年之不再,有撼人心魄的效果。
紧接“等闲”句,加厚一笔。
词中所写的,不是生离,更不是死别,而只不过是寻常的离别而已。
“等闲”二字,殊不等闲,具见词人之深于情。
在短暂的人生中,别离是不只一次会遇到的,而每一回离别,都占去有限年光的一部分,词人唯有强自宽解:“ 酒筵歌席莫辞频”。
痛苦是无益的,不如对酒当歌,自遣情怀吧。
这句写及时行乐,聊慰此有限之身。
上片起调不做任何铺垫,直言年华有限,稍纵即逝,以精炼的语言表达富有深度的哲理,让人不觉为之一振。
紧接着,词人将离别看成是平常事,可见人的一生离别之多,因而“易销魂”,但词人转而又写“酒筵歌席莫辞频”,表达人生短暂,莫为离别伤神,应当及时行乐的思想。
浣溪沙晏殊原文及注释
浣溪沙晏殊原文及注释浣溪沙晏殊原文及注释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浣溪沙晏殊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参考!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作者: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①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②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已秋日伤感》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
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③夕阳:落日。
④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⑤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⑥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⑦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⑧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⑨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译文听着一曲诗词喝着一杯美酒。
想起去年同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
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花儿总要凋落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
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很眼熟,像旧时的相识。
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地走来走去。
赏析《浣溪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整首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整首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和赏析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和赏析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和赏析《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和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古诗简介《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翻译/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注释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浣溪沙晏殊晏殊《浣溪沙》的诗词赏析(精选3篇)
浣溪沙晏殊晏殊《浣溪沙》的诗词赏析(精选3篇)浣溪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
本文是作者勤劳的小编有缘人为大伙儿分享的3篇晏殊《浣溪沙》的诗词赏析,欢迎参考。
注释:篇一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⑴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⑴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⑴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⑴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作者介绍篇二晏殊[1](991-1055),字同叔,有名词人、诗人、散文家,汉族,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属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是抚州籍一个宰相。
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学士、左庶子,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知政事加尚书左丞,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欧阳修等,皆出其门。
代表作品有《清平乐红笺小字》、《踏莎行小径红稀》和《清平乐金风细细》等。
晏殊,字同叔,5岁就能创作诗,抚州临川人。
景德元年(1004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这件事,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
皇帝召见晏殊和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晏殊的神色毫不胆摄,用笔很快完成了答卷。
真宗要赏赐他,让他有着进士的身份。
宰相寇准说道:晏殊是外地人皇帝回答道:张九龄难道不是外地人吗?过了两天,又要进行诗、赋、论的考试,晏殊上奏说道我曾经做过这些题,请用别的题来测试我。
晏殊浣溪沙译文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译文及赏析晏殊浣溪沙译文及赏析晏殊浣溪沙译文及赏析1原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
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
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赏析这是晏殊词中流传最广的篇章。
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感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
“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
然而在作者的记忆中,最难忘怀的却是去年的那次歌宴。
“去年天气”句,点出眼前的阳春烟景既与去年无异,而作者置身的亭台也恰好是昔日饮酒听歌的场所。
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
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夕阳西下”句,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是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不返。
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
“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称为名对。
唯其如此,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
上句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
人间生死,同花开花落一样,不由自主,所以说“无何奈何”。
旧地重游,前尘影事,若幻若真,所以说“似曾相识”。
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
因此,此词不但以词境胜,还兼以理致胜。
后来苏轼的词,就大畅此风了。
晏殊浣溪沙译文及赏析2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诗词译文与赏析
晏殊《浣溪沙》诗词译文与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晏殊《浣溪沙》诗词译文与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晏殊《浣溪沙》诗词译文与赏析篇1浣溪沙晏殊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注释】①一向:一晌,片刻。
②有限身:意思是人生短暂。
③等闲:平常,一般。
④消魂:灵魂离开肉体。
意思是极度悲伤、痛苦,或极度快乐。
⑤怜:珍惜,怜爱。
⑥取:语助词。
频:多次。
译文1年华易逝,人生是多么的短暂,一次平常的离别也会引起极度的悲伤和愁苦,还是及时行乐欢歌筵饮吧,不要嫌歌舞酒宴太多太频而推辞。
登高望远,放眼辽阔的河山,便怀思远别的亲友;看到风雨摧落繁花,更是伤感春光易逝。
空念远亲和落花伤春都是徒劳无益,还不如去怜爱眼前这轻歌曼舞的美人吧。
译文2易逝的时光有限的人生,平常的离别也让人断肠伤心。
饮宴歌舞莫要嫌它频繁。
放眼山河徒然怀念远方亲友,看见风雨中落花纷纷更让人伤春。
不如赶紧怜爱眼前的亲人。
译文3:片刻的时光,有限的生命。
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别离是不只一次会遇到的,而每一回离别,都占去有限年光的一部分。
痛苦是无益的,不如对酒当歌,自遣情怀吧。
若是登临之际,放眼辽阔的河山,徒然地怀思远别的亲友;就算是独处家中,看到风雨摧落了繁花,更令人感伤春光易逝,倒不如怜惜眼前曼舞的歌女。
译文4:芳年易去,人生苦短,平平常常的离别也会使人消魂断肠。
对酒当歌,及时行乐,不要推辞这频频而来的歌舞欢宴。
极目辽阔无际的山河,会加重对远方亲友的怀念,见到风雨吹落鲜花,更加感伤春光的短暂。
倒不如放开情怀,怜爱眼前这俏丽的佳人,她会给我带来快乐无限。
【评点】本篇为晏殊的代表作品,是春日感怀之作。
晏殊《浣溪沙》原文和诗意(含赏析)
晏殊《浣溪沙》原文和诗意含赏析晏殊《浣溪沙》原文和诗意(含赏析)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晏殊《浣溪沙》原文和诗意(含赏析),欢迎阅读。
原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
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
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赏析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
“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
然而在作者的记忆中,最难忘怀的却是去年的那次歌宴。
“去年天气”句,点出眼前的阳春烟景既与去年无异,而作者置身的`亭台也恰好是昔日饮酒听歌的场所。
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
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夕阳西下”句,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是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不返。
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地笔法申发前意。
“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称为名对。
唯其如此,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
上句对春光地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地归来兴怀旧之感。
人间生死,同花开花落一样,不由自主,所以说“无何奈何”。
旧地重游,前尘影事,若幻若真,所以说“似曾相识”。
渗透在句中地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地人生怅触。
晏殊《浣溪沙》译文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译文及赏析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我填上一曲新词,倒上一杯美酒,这时的天气,与去年相同。
当夕阳西下,何时才能回转?令人无可奈何,看见花儿又残落了;似曾相识,春燕又飞回。
美好的事物无法挽留,只不过是似曾相识而已,想到这些令人感伤。
我独自在小径里徘徊,感觉很伤感。
赏析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
“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
然而在作者的记忆中,最难忘怀的却是去年的那次歌宴。
“去年天气”句,点出眼前的阳春烟景既与去年无异,而作者置身的亭台也恰好是昔日饮酒听歌的场所。
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
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夕阳西下”句,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是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不返。
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
“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称为名对。
唯其如此,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
上句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
人间生死,同花开花落一样,不由自主,所以说“无何奈何”。
旧地重游,前尘影事,若幻若真,所以说“似曾相识”。
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
因此,此词不但以词境胜,还兼以理致胜。
后来苏轼的词,就大畅此风了。
作者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
晏殊《浣溪沙》原文、注释及译文
晏殊《浣溪沙》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似曾:好像曾经。
香径:指花间小路。
徘徊(páihuái):来来回回地走着。
【大意】
我一边听着新填上词的曲子,一边喝着芳香浓郁的美酒。
眼前的这一切,一点也没有变化,还是和去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仍是同样的楼台亭阁。
渐渐落下的夕阳什么时候再重新升起呢?春来复春去,时序飞快地轮转着,枝头鲜艳的花朵转眼就零落萎谢,纷纷扬扬落了一地,显得那样无可奈何。
翩翩飞舞的燕子,好像是去年曾经见过的那几只,又回到了我身边。
在幽静的花园里,我独自在花间小路踱步,深深地感叹春色易逝,时光无情。
九年级语文上册《浣溪沙》的古诗文翻译及赏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浣溪沙》的古诗文翻译及赏析九年级语文上册《浣溪沙》的古诗文翻译及赏析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
村子的南北头响起剿车的支呀声,是衣着朴素的农民在卖黄瓜路途遥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谩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
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
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注释】[1]徐门:即徐州。
谢雨,雨后谢神。
[2]簌簌:花落貌,一作蔌蔌,音义皆同。
[3]缲车(sāo骚),抽思之具。
缲,通缫。
[4]牛衣:编草使暖,以披牛体,盖蓑衣之类也。
[5]谩思茶:很想喝茶。
谩,泛,满,一作漫。
【赏析】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
现在,不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意识活动来体验一下这首词的构思过程。
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
突然,籁籁之声传来耳际,并好象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
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
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
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
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
些少三句,农村的季节特点,村中的劳动生活以及农村的贫困面貌,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接触并形象地折射出来。
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
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
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
晏殊《浣溪沙》诗词译文与赏析
晏殊《浣溪沙》诗词译文与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晏殊《浣溪沙》诗词译文与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晏殊《浣溪沙》诗词译文与赏析篇1浣溪沙晏殊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注释】①一向:一晌,片刻。
②有限身:意思是人生短暂。
③等闲:平常,一般。
④消魂:灵魂离开肉体。
意思是极度悲伤、痛苦,或极度快乐。
⑤怜:珍惜,怜爱。
⑥取:语助词。
频:多次。
译文1年华易逝,人生是多么的短暂,一次平常的离别也会引起极度的悲伤和愁苦,还是及时行乐欢歌筵饮吧,不要嫌歌舞酒宴太多太频而推辞。
登高望远,放眼辽阔的河山,便怀思远别的亲友;看到风雨摧落繁花,更是伤感春光易逝。
空念远亲和落花伤春都是徒劳无益,还不如去怜爱眼前这轻歌曼舞的美人吧。
译文2易逝的时光有限的人生,平常的离别也让人断肠伤心。
饮宴歌舞莫要嫌它频繁。
放眼山河徒然怀念远方亲友,看见风雨中落花纷纷更让人伤春。
不如赶紧怜爱眼前的亲人。
译文3:片刻的时光,有限的生命。
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别离是不只一次会遇到的,而每一回离别,都占去有限年光的一部分。
痛苦是无益的,不如对酒当歌,自遣情怀吧。
若是登临之际,放眼辽阔的河山,徒然地怀思远别的亲友;就算是独处家中,看到风雨摧落了繁花,更令人感伤春光易逝,倒不如怜惜眼前曼舞的歌女。
译文4:芳年易去,人生苦短,平平常常的离别也会使人消魂断肠。
对酒当歌,及时行乐,不要推辞这频频而来的歌舞欢宴。
极目辽阔无际的山河,会加重对远方亲友的怀念,见到风雨吹落鲜花,更加感伤春光的短暂。
倒不如放开情怀,怜爱眼前这俏丽的佳人,她会给我带来快乐无限。
【评点】本篇为晏殊的代表作品,是春日感怀之作。
晏殊《浣溪沙》原文及译文
晏殊《浣溪沙》原文及译文晏殊《浣溪沙》原文及译文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
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
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晏殊《浣溪沙》原文及译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原文:《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
去年这个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什么时候会再回来呢。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
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当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赏析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
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
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
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
浣溪沙 (北宋) 晏殊注释和译文
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①《浣溪沙》,词牌名。
浣:音huàn。
②香径:散发着花香的小路。
③旧亭台:昔日的亭台楼阁。
④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译文:
我填上一曲新词,倒上一杯美酒,这时的天气,与去年相同。
当夕阳西下,何时才能回转?令人无可奈何,看见花儿又残落了;似曾相识,春燕又飞回。
美好的事物无法挽留,只不过是似曾相识而已,想到这些令人感伤。
我独自在小径里徘徊,感觉很伤感。
赏析: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晏殊《浣溪沙》两词赏析
晏殊《浣溪沙》两词赏析《浣溪沙》两词,一个是过片前的两句,一个是过片后的三句。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两首词都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和意境?初春日宴于新昌。
可怜流水素商情,欲入东城陌上行。
走马归来长酩酊,夜深花底卧吹笙。
这首词写于词人被贬离开朝廷之后的某个春天。
全词借咏景写出了作者在官场失意,面对大自然的无限风光而萌生的隐逸情怀。
这里“玉壶冰”指美酒,这里点明时间,这是在一个春日里。
诗人相邀约朋友到郊外踏青赏春,有感而发。
这两句中的“流水素商情”指当时有名的女歌手谢素商。
唐代宰相元载妻子出身豪门望族,丈夫却因为受到宰相的压制而怀恨在心,暗中与人勾结杀死元载。
所以后来被捕入狱,自缢身亡。
这位大唐贵族妇女,不幸成为阶下囚。
作者称她为流水,不仅以其貌美清丽传达出诗人对她的赞美,而且暗示出世道的险恶,人心的复杂。
这又正应了韩愈所说的“穷人乍富贵,常有颠倒意。
”这位歌女的遭遇反映出朝廷对官员私下谋划政事十分痛恨,有识之士会对此很敏感的。
过片前两句是词人面对大自然的无限风光而产生的一种幽居避世的念头。
虽是晚春时节,但仍然百花争妍。
令人陶醉的微风使得自然界万物都带上了温柔妩媚的风韵,这是一个热闹的季节。
词人对大自然的这种馈赠充满着惊奇和赞美,同时他还想把它占为己有,向他表达自己由衷的爱恋之情。
“走马归来长酩酊”这句,紧扣主题,点明他是沉溺在这自然的抚慰之中,使得自己陶醉了。
他要在这里酣饮狂欢,因为,山花已经败落,夜幕将至,寒气袭人,喝一杯美酒暖暖身子吧。
接下去,“夜深花底卧吹笙”,用典故进一步表现出这种豪迈的感情,这两句还提到了汉武帝时的音乐家李延年,《汉书·李延年传》记载:李延年曾制作了一种叫作《佳人》的歌曲,歌词十分旖旎。
武帝听后极为赞赏,特地设宴招待李延年,并让李延年坐在御座旁,叫宫女们弹奏李延年做的《佳人》歌曲。
歌声中深深体现出了无限美好的意境。
这首词抒写了作者内心深处那种情思难以排遣的苦闷,在风格上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晏殊《浣溪沙》原文和翻译译文
晏殊《浣溪沙》原文和翻译译文《晏殊《浣溪沙》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晏殊《浣溪沙》原文和翻译译文晏殊《浣溪沙》原文和翻译原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
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
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2、《晏殊初仕》原文及翻译译文《晏殊初仕》原文及翻译沈括原文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
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
”上极爱其不隐。
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寮择胜宴饮(通假字:寮通僚,燕通宴),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宴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
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
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批除晏殊。
执政莫谕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寮无不嬉游宴赏,弥日继夕,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
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宴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具。
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
”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
仁宗朝,卒至大用。
(卷九)译文晏殊是童生时,张知白把他推荐给朝廷,召至殿下,正赶上皇帝亲自考试进士,就命晏殊做试卷。
晏殊一见到试题,就说:“我十天前已做过这样的题目,草稿还在,希望能另选试题。
”皇帝非常喜欢他的质朴不隐瞒。
在史馆任职时,当时天下无事,容许百官各择胜景之处宴饮(通假字:寮通僚),当时的朝臣士大夫们各自饮宴欢会,以至于市楼酒馆,都大设帷帐提供宴饮游乐的地方。
晏殊当时很穷,不能出门游玩宴饮,独自居住家中,与兄弟们讲习诗书。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浣溪沙》赏析
《诗词五首》《浣溪沙》赏析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1]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注释:[1]“去年”句:语本唐人邓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2]香径:花园里的小路。
赏析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灸人口的篇章。
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
“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
然而在作者的记忆中,最难忘怀的却是去年的那次歌宴。
“去年天气”句,点出眼前的阳春烟景既与去年无异,而作者置身的亭台也恰好是昔日饮酒听歌的场所。
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
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夕阳西下”句,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是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不返。
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
“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称为名对。
唯其如此,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
上句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
人间生死,同花开花落一样,不由自主,所以说“无何奈何”。
旧地重游,前尘影事,若幻若真,所以说“似曾相识”。
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
因此,此词不但以词境胜,还兼以理致胜。
后来苏轼的词,就大畅此风了。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17 浣溪沙 晏殊
总结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 之情。 上片: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叹 流光的易逝;
下片:巧借眼前景物(落花、归燕),着 重抒发伤春怀人的感慨。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 意蕴深沉,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 术享受。
当堂练习
1、全诗思绪都围绕_“__独__”_字来抒写
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将自然现象 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抒发了青春易逝,伤别怀 旧之情。在无可奈何的消逝中,仍有令人欣慰的 美好事物重现,被称为千古奇偶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个“独”字写出了词人的落寞孤独。
主题
作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 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忘事情的留恋, 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无限惆怅。 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 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 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 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 重现毕竟不等于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 曾相识”罢了。
3、“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 天气亭台都与去年一样,暗含着:物是人非, 时光不再的悲叹。
《浣溪沙》
晏殊
晏殊简介
北宋初期著名的宰相、词人。七岁能文, 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他一生富 贵优游,卒谥元献。
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 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 为当时词坛耆宿,历有 “此宗令词之专精者, 首推晏殊”的评价。作品有《珠玉词》。
品读诗词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4、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原文和诗意(含赏析)
晏殊《浣溪沙》原文和诗意含赏析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晏殊《浣溪沙》原文和诗意(含赏析),欢迎阅读。
原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
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
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赏析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
“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
然而在作者的记忆中,最难忘怀的却是去年的那次歌宴。
“去年天气”句,点出眼前的阳春烟景既与去年无异,而作者置身的.亭台也恰好是昔日饮酒听歌的场所。
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
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夕阳西下”句,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是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不返。
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地笔法申发前意。
“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称为名对。
唯其如此,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
上句对春光地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地归来兴怀旧之感。
人间生死,同花开花落一样,不由自主,所以说“无何奈何”。
旧地重游,前尘影事,若幻若真,所以说“似曾相识”。
渗透在句中地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地人生怅触。
因此,此词不但以词境胜,还兼以理致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落花、归燕),着 重抒发伤春怀人的感慨。全词语言圆转流 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 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 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品读背诵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
晏 殊
教学目标
1、在自由诵读中感受本词的语言清丽自然的 特色。(课前温习内容) 2、体会词的意思,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深刻感 受。 3、理解词中“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 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所蕴含的深刻 内涵。 (重难点)
品读诗词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作 者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临川人 (今江西杭州)。景德初年,报刚十四岁,就以 “神童”的才名应殿试考中进士。浣溪沙,唐教坊 曲名,后用为词牌。
晏殊是一名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长短句), 尤擅小令。风格婉转,历有 “此宗令词之专精者, 首推晏殊”的评价。他的名作《浣溪沙》
第一次“先学后教”
当堂练习
【练习】二 1、全诗思绪都围绕“独”字来抒写。 2、“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天气亭台都与去年
一样,暗含着:物是人非,时光不再的悲叹。
3、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 赏。
答:结句直接抒发寂寞和忧伤之情。“独”字突出了凄
凉寂寞之感。“徘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 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4、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课外拾金
1、正确、有感情的吟诵《浣溪沙》。 2、结合今天的授课内容,重温该词,完 成目标。对该课讲解的重点加以记忆。 (下节课上课时抽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当堂练习
【练习】一 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去年天气、夕阳西下、花落去、燕归来。 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 暮春。从花落去可以看出。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 活哲理?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 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 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 罢了。 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 面对美好事物的流逝,作者表现出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 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难点词赏识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个“独”字写出了词人的落寞孤 独。
富安中学刘瑛
诗词赏识
思想感情: 作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 好景物及难以忘怀事情的流连,同时也不 免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无限惆怅。
9.3
总
结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 之情。 词之上片: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 感叹流光的易逝;
自学指导: 根据课下注释,品读本词的意思 3分钟
富安中学刘瑛
品词明意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 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但眼 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品词明意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 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 巢来了。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 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既写景,又是对心情的反映,倾吐 了满腔的沉郁,抒发不尽的幽思。
9.3
富安中学刘瑛
难点赏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花落”是伤春,“似曾相识”是伤别, “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再次形 成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赏析: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 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抒发了青 春易逝,伤别怀旧之情。 千古奇偶
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一:
赏析本词的上片,找出运用了什么写作 手法,并赏析它的妙处。
9.3
诗词赏析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只身一人,新词“一曲”,清酒“一杯”,孤 单冷寂,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新——唱新词,旧——唱词喝酒的环境(旧亭 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惆怅 情思。
难点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