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古诗词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导语】这篇关于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的文章,是作者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塞下曲五月天山雪(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歌颂和战士杀敌报国的决心。
2、扼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答:手法是反衬和用典。
用典,就是指用“折柳”一典。
所谓反衬,在本诗中有两处①用环境的荒凉来反衬战士的杀敌报国的大胆精神。
②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战士的戍边为国的情操。
3、任选一个角度对本诗作点赏析。
答:例如:“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是借用傅介子大方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
“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化力。
4、“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反应了怎样的物候现象,为何会这样?答:适逢盛夏,可是天山之上却依然白雪皑皑,只有冰冷,没有浪漫的鲜花,这是有与高二、读王之涣的《凉州词》,回答问题。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①,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①此句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
⑴诗中“怨”的内容是什么?答: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
⑵“何须”二字有什么意味?答:“何须”有宽解婉劝之意。
虽然将士有思乡之怨,但也意识到戍边的责任重大,这二字使全诗基调悲中有壮,悲凉中有大方。
(3)首句写诗人眺望黄河的特别感受。
这一句的视察顺序是“自下而上”或“由近及远”;使画面具有动感的关键词是“上”。
第二句写塞上“孤城”及环境。
从表现“孤城”的角度看,这一句运用了“反衬”的修辞手法。
(4)这首诗如一幅画卷。
如果说“孤城”是“画卷”的主体部分,那么首句与“孤城”是什么关系?答:首句是“孤城”的背景画面。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苏教版九年级(上)古诗词理解性背诵默写汇编
一《诗经·关雎》
1.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就是佐证。
二《相见欢》(李煜)
1.李煜《相见欢》中以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的纷乱和难解的诗句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三《浣溪沙》(晏殊)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写送别场面后,把惜别的惆怅深情融入雪景之中)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四《龟虽寿》(曹操)
1.人们常引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来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
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苏教版古诗文-九年级全
九上《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唐代)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朝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商山早行》温庭钧(唐代)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咸阳城东楼》许浑(唐代)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无题》李商隐(唐代)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行香子》秦观(宋代)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苏教版九上课内古诗
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类的特性或情感,以增强表达效果。如《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 驰蜡象”,将山峰和原野拟人化为舞动的银蛇和奔跑的蜡象,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的北国 风光。
夸张
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尺寸、数量、程度等,以突出表达某种情感或强调某个特点。如《望 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地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象。
《次北固山下》王湾
《旅夜抒怀》杜甫
表达了作者在外漂泊,思念家乡的情 感。
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忧愁, 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渡荆门送别》李白
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 情。
03
苏教版九上课内古诗的文学手法
修辞手法
比喻
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情感或描述事物。例如,《观 刈麦》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将农夫的辛苦劳作比喻为不知疲倦的竭力付出。
结合诗中的情境
在古诗中,诗人常常通过描绘特 定的情境来表达情感。例如,杜 甫在《春望》中通过描绘春天的 景象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国 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 慨。
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
了解诗人在创作古诗时的背景,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古诗的 情感。例如,李清照在《如梦令》 中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自己的感 受,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感慨和 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苏教版九上课内古诗
目
CONTENCT
录
• 苏教版九上课内古诗概述 • 苏教版九上课内古诗的主题分类 • 苏教版九上课内古诗的文学手法 • 苏教版九上课内古诗的鉴赏与理解 • 苏教版九上课内古诗的拓展阅读
01
苏教版九上课内古诗概述
苏教版九上课内古诗的选取标准
文学价值
选取的古诗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能够代表某一 时期或某一作家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苏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文
苏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文
以下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必背古诗文:
1. 《论语》十则
2. 鱼我所欲也(孟子)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 曹刿论战(《左传》)
5.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 出师表(诸葛亮)
7. 桃花源记(陶渊明)
8. 三峡(郦道元)
9. 马说(韩愈)
10. 陋室铭(刘禹锡)
11. 小石潭记(柳宗元)
12. 岳阳楼记(范仲淹)
13. 醉翁亭记(欧阳修)
14. 爱莲说(周敦颐)
15.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以上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部分必背古诗文,具体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和教学要求而有所不同。
苏教版九(上)诗词鉴赏
苏教版九(上)诗词鉴赏(一.《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3.诗的五六句写出了战士怎样的生活?前六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4.整首诗表现了戍边将士怎样的精神面貌?5.试从某一个角度,赏析本诗表达技巧上的特色。
6.对李白的《塞下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两句,抓住环境、气候的特点,描写边塞生活的艰难困苦,为下文作了铺垫,表现诗歌的主旨。
B、第五、六句运用对仗,选取了一天的军旅生活进行具体描写,反映了边塞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战士奋勇杀敌报国的精神面貌。
C、皑皑的白雪,凛冽的寒风,幽怨的笛声,惨烈的厮杀,一幅幅形象鲜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反战态度和对戍边战士的同情。
D、这首诗借用戍边战士的身份和化用“楼兰”这个典故,抒发了诗人渴望为国杀敌的满腔豪情和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答案: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扬和战士杀敌报国的决心。
2、手法是反衬和用典。
用典,就是指用“折柳”一典。
所谓反衬,在本诗中有两处:①用环境的荒凉来反衬战士的杀敌报国的英勇精神;②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战士的戍边为国的情操。
3、写出了战士们紧张的战斗生活。
在全诗中起到反面烘托的作用,没有那样艰苦的环境则不足以显示出如此之精神。
4、表现出戍边将士积极奋发、昂扬向上的爱国激情。
5、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
“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衣春煞费苦心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奋战,英勇杀敌。
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家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
6、C二.《凉州词》 [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杨柳:汉横吹曲辞名《杨柳枝》的省称。
又名《折杨柳》。
唐俗,赠别常以柳枝,取其“丝长”(与“思长”偕音)之意。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9)上册背诵内容
塞下曲六首(其一)(唐·李白) 选自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五。
五月天山[山脉名,横贯我国新疆,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最高峰托木尔峰高达7000多米]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汉代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曲],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汉代西域的鄯(shàn)善国,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南。
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凉州词选自高步瀛《唐诗举要》卷八。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塞下曲》选自清人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卷七。
卢纶(748-799) ,唐代诗人。
月黑雁飞高,单于[chányú,匈奴君主的称号]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坚决、果断和所率士兵英勇杀敌精神的赞颂,给人以激昂振奋之感。
相见欢[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乌夜啼”]选自《全唐五代词》正编卷三。
李煜[yù](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字重光,世称李后主。
以词著名,后人把他及其父李璟(中主)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本篇是他降宋后囚居汴京时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去国之愁]。
别是一般[别是一番,另有一种]滋味在心头这首书写离愁的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
全篇如诉如叹,凄婉动人,明白如话,句句精彩。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选自唐圭璋《全宋词》。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词人,著有《玉珠词》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语本唐人邓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天气旧亭台。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诗词鉴赏整理
九年级诗词鉴赏(上)《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李白《塞下曲》“宵眠抱玉鞍”中的“抱”能否换成“枕”?“抱”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将士们只能抱鞍打盹,一有警情,“抱鞍”者即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
故“抱”更合军中习惯,较“枕”准确。
(2)请从诗中举例说明古代诗词中的物候现象。
诗句: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分析:农历五月正是盛夏季节,但天山都是非同寻常的寒冷,这反映了气候的高下差异。
(3)尾联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将士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和无怨无悔驻守边关的赤胆忠心。
(4)请赏析颈联的妙处。
(1)颈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紧承前意,生动传神描写出了当时军旅生活的紧张气氛;(2)“金鼓”声声,烘托出战争的紧张气氛和严明军纪;(3)“晓战”、“宵眠”用词精准,突出战争的紧张状态;(4)“抱”一词用得更为传神,烘托出军营枕戈待旦的高度戒备状态。
(5)对李白的《塞下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诗歌开头两句,抓住环境、气候的特点,描写边塞生活的艰难困苦,为下文作了铺垫,表现诗歌的主旨。
B、第五、六句运用对仗,选取了一天的军旅生活进行具体描写,反映了边塞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战士奋勇杀敌报国的精神面貌。
C、皑皑的白雪,凛冽的寒风,幽怨的笛声,惨烈的厮杀,一幅幅形象鲜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反战态度和对戍边战士的同情。
D、这首诗借用戍边战士的身份和化用“楼兰”这个典故,抒发了诗人渴望为国杀敌的满腔豪情和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6)诗歌中“折柳”一词语意双关,请作具体分析。
将士们常年驻守在边关,根本见不到内地那种常见的春风杨柳的景致,所以只能奏起《折杨柳》的曲子。
“折柳”既指《折杨柳》这首曲子,又指内地那杨柳依依的春天景致。
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1—2两句极富暗示性,你从中体验到什么,请分点写出。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古诗词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古诗词第一篇: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古诗词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古诗词【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唐)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凉州词】(王之涣•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塞下曲】(卢纶•唐)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苏轼•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相见欢】(李煜•五代南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白雪歌】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古诗词饮酒(陶源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舌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第二篇:九年级上古诗词考点[推荐]九年级上册古诗词填空1、《沁园春雪》中描写雪后群山、高原壮观景象,化静为动的对偶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上册语文古诗词苏教版古诗词
初三上册语文古诗词苏教版古诗词【望江南】(温庭筠“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北宋)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李清照"南宋)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南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南宋)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元)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明)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观刈麦】(白居易"唐)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译文
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唐)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译文五月的祁连山仍有积雪,看不见鲜花开放只有刺骨的严寒。
笛子吹着折杨柳的曲调,又何处寻觅杨柳青青的春天。
白天随金鼓之声作战,晚上靠着马鞍入眠。
只愿挥起腰下的宝剑,过关斩将,打败敌人。
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诗经》二首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教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古诗文
1. 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 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3. 相见欢南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4. 浣溪沙北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5. 龟虽寿三国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7. 与朱元思书南朝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8. 得道多勤,失道寡助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2020年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古诗词:【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唐)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凉州词】(王之涣·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塞下曲】(卢纶·唐)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苏轼·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相见欢】(李煜·五代南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雪歌】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最新苏教版九年级上下册古诗词曲赏析资料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曲赏析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首句起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此句统摄全篇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为一篇中心,全篇写追求过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抒写单相思之苦,一往情深,但哀而不伤。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后两章是想象,自己与淑女两情相悦,弹琴鼓瑟,亲近友好的情景,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和敲锣打鼓把姑娘娶进家门的热闹欢乐场面。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思想感情:通过描绘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表现了他对美满婚姻期盼感情基调:健康明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练习: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至春秋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故又称“诗三百”。
整部诗集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部分,并多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苏教版九年级诗词及译文
九年级上册《塞下曲》(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译文:五月的天山雪花仍在飘洒,看不见花朵开放只有刺骨的严寒。
笛子吹着折杨柳的曲调,又何处寻觅杨柳青青的春天。
白天随金鼓之声作战,晚上枕着马鞍入眠,只愿挥起腰下的宝剑,过关斩将,打败敌人。
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
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
惠崇春江晚景(北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沙洲。
善良美丽的姑娘,好男儿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醒来做梦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醒来做梦长相思。
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取。
善良美丽的姑娘,敲钟击鼓取悦她。
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古文
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古文)古文:《陈涉世家》《陈涉世家》是司马迁《史记》中的一篇,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的传记。
本词条介绍的是《陈涉世家》中的选段,该选段被选为中学语文课本的课文。
文章介绍《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
世家,《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是为那些对全国政局有影响的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陈胜虽出身雇农,但首事反秦,功大,同时又曾一度建立政权,发号施令,故给予他重要的历史地位,而入“世家”。
公元前209年,以陈胜、吴广为首的戍卒九百人在大泽乡举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节选的这一部分记述了这次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军的浩大声势。
陈涉正是怀着这种“鸿鹄之志”带领农民揭竿而起,揭开了反抗秦王朝残暴统治的序幕。
作者及其作品简介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芝川镇)人。
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他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为帝王作传)、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为王侯作传)、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为名人作传)、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成语:1.篝火狐鸣2.伙涉为王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4.苟富贵,无相忘5.披坚执锐6.揭竿而起7.伐无道,诛暴秦原文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折楼兰。
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子。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栗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威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威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古诗词
【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唐)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凉州词】(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塞下曲】(卢纶•唐)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苏轼•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相见欢】(李煜•五代南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浣溪沙】(晏殊•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雪歌】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古诗词
饮酒(陶源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舌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