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检查1

合集下载

第1章 口腔检查

第1章  口腔检查
检查龋洞深浅,有无探痛。 1、龋齿 检查龋洞深浅,有无探痛。 探测龈表面松软或坚实感; 2、牙周 探测龈表面松软或坚实感;检测牙周 袋深度;龈下牙石部位及数量等。 袋深度;龈下牙石部位及数量等。 指一端有开口的通道,有时也称瘘管。 3、窦道 指一端有开口的通道,有时也称瘘管。 注意检查窦道方向,以便找出患牙。 注意检查窦道方向,以便找出患牙。
(二)局部麻醉检查
急性牙髓炎正在发生放射性疼痛,无法确定患牙位于 上颌还是下颌时,作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若疼痛停止, 可确定患牙位于下颌。
(三)X线检查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最常用的是X线 线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最常用的是X 摄片检查有全景片和口内片两种。
(四)实验室检查
(四)叩诊
一般均采用镊子末端,主要检查牙根尖部炎症。 一般均采用镊子末端,主要检查牙根尖部炎症。 应从两则正常牙位开始叩诊,逐渐至可凝患牙, 应从两则正常牙位开始叩诊,逐渐至可凝患牙, 叩诊时力量应均衡力求取得客观结果, 叩诊时力量应均衡力求取得客观结果,避免主观 诱导。 诱导。
(五)触诊
医师用手指或借助器械触扪可凝病变部位,了 解病变范围、形状、硬度、活动度等为触诊。 颌下、 颏下、 1 、 颌下 、 颏下 、 颈部淋巴结检查 检查时应注意 淋巴结大小、数目、硬度、压痛、粘连等情况。 2、颞颌关节 3、牙周组织 可令患者作叩齿动作及咬合运动,医 师将食指触诊于可疑病变牙的颈部与牙龈交界处。 手感震动较大时提示可能有创伤性咬合关系存在。
(六)咬诊
检查单个牙或一组牙有无早接触和咬合创伤时,可用 咬诊。方法有下列几种: 1 、 空咬法 嘱患者咬紧上下牙,或作前伸、侧向咀嚼 运动,询问患者有无疼痛,观察牙有无动度。 2、咬实物法 嘱患者咬棉签或其他实物,感痛者,表 明牙周组织有病变,或牙有隐裂存在。 咬合纸(脱色纸) 3、咬合纸(脱色纸)法 将咬合纸置于上、下牙列之间, 嘱患者作正中、前伸、侧向运动,从牙上所染色迹确定 早接触的部位。 4 、 咬蜡片法 将蜡片烤软后置于上颌牙的面,嘱患 者作正中咬合,待蜡片冷却后取出。蜡片上最薄处或穿 孔处即为正中早接触的部位。

口腔健康检查表(医生记录)

口腔健康检查表(医生记录)

病历号:就诊日期: 2020年x月xx日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血型
手机地址
如何知晓我们机构的: 附近居住 网络 宣传单 朋友介绍其他
身体状况
1.您是否对某些药物、食物或者其他物质过敏?
2.您近期的身体状况如何?
3.以下为女性客户填写:
(1)您现在是否怀孕或者有备孕计划?
(2)您现在是否在生理期?
4.您是否患过以下疾病:请用“√”表示
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肝病肾病
甲状腺结核病哮喘病癫病癌症
血液病风湿病艾滋病贫血
其他疾病:
主要口腔问题
牙龈出血: 牙根尖部炎症或脓肿:
牙结石: 龋齿:
缺失牙: 残根:
牙髓炎: 智齿:
牙齿咬合情况: 正常合 对刃合 深覆盖 反合 开合 深覆合
口内检查:
患者主诉:
治疗方案
方案一
1、
2、
3、
备注:
方案二
1、
2、
3、
备注:
预估费用
就诊项目项目计价项目备注
合计:
记录人员:。

牙齿检查报告

牙齿检查报告

牙齿检查报告1. 引言牙齿检查是保持口腔健康的重要环节。

本报告旨在记录一次牙齿检查的结果,帮助您了解口腔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2. 检查过程2.1 首先,牙医将进行口腔外观检查。

他们会观察您的嘴巴、牙龈和舌头,寻找任何异常迹象,如肿胀、出血或疱疹。

2.2 接下来,牙医会使用口腔探针检查牙齿表面和牙龈之间的间隙。

这有助于检测牙龈炎、牙周病或其他牙齿问题。

2.3 牙医还会使用小镜子来观察口腔内部的细节。

他们会查看牙齿表面是否有蛀牙、牙垢或其他问题,并仔细检查牙龈的健康状况。

2.4 如果有必要,牙医可能会要求您进行X光检查,以进一步评估牙齿和牙根的健康情况。

X光可以帮助检测牙齿间隙中的蛀牙、牙周病或其他隐藏的口腔问题。

3. 检查结果3.1 牙齿表面:本次检查中,未发现明显的蛀牙或牙垢。

您的牙齿保持较好的清洁状态,这是保持牙齿健康的重要基础。

3.2 牙龈状况:牙龈呈淡红色,无肿胀或出血迹象。

这表明您的牙龈健康良好。

3.3 牙周状况:根据口腔探针检查,未发现牙周病或牙龈退缩的迹象。

牙齿周围组织的状态良好。

3.4 X光结果:经X光检查,未发现牙齿根部或齿槽骨的异常情况。

牙齿根部牢固,与邻近牙齿没有明显的间隙。

4. 建议和预防措施4.1 口腔卫生习惯:继续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刷牙、使用牙线和使用漱口水。

定期刷牙两次,每次至少两分钟,并确保使用合适的刷牙技巧。

4.2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牙齿检查是确保口腔健康的重要措施。

建议每六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可能的口腔问题。

4.3 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对口腔健康的影响。

减少高糖和酸性食物的摄入,适量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保持健康的牙齿。

4.4 牙科治疗:如果在检查中发现任何问题,建议及时进行治疗。

例如,如有蛀牙,应进行填充或根管治疗以防止进一步损害。

5. 结论本次牙齿检查结果显示您的口腔健康良好,未发现明显的问题或疾病。

然而,为了保持牙齿的健康,我们建议您继续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口腔检查指南(标准)

口腔检查指南(标准)

口腔检查指南(标准)1. 引言此文档提供了一份口腔检查的指南,旨在确保其符合标准和规范。

口腔检查是口腔医生和牙科专业人员用于评估口腔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

本指南将涵盖以下内容:检查前的准备、检查过程、记录和报告,以及一些常见口腔问题的检测方法。

2. 检查前的准备在进行口腔检查之前,医生和专业人员应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 仔细询问和记录患者的病史,包括过去的口腔问题和治疗情况。

- 准备必要的检查工具,如口腔镜、探针、X光片等。

3. 检查过程口腔检查的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1. 口腔外观检查:观察患者的面部、唇、口腔黏膜等,寻找异常症状,如溃疡、肿块等。

2. 牙齿检查:使用口腔镜和探针检查牙齿的健康状况,包括龋齿、充填物的状态等。

3. 牙龈检查:检查牙龈的颜色、形状和出血情况,评估牙周病的存在。

4. 咬合检查:检查患者的咬合情况,观察牙齿对合、牙弓对称性等。

5. X光检查:根据需要,拍摄X光片以评估牙齿和牙周组织的情况。

4. 记录和报告口腔检查的结果应准确记录并及时向患者和其他医生报告。

记录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例资料- 检查的日期、时间和地点- 口腔检查的过程和结果- 对发现问题的诊断和治疗建议5. 常见口腔问题的检测方法常见口腔问题的检测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龋齿的探针检查- 牙周病的牙龈探测- 口腔黏膜病变的观察和拍照- 牙齿对合的观察和记录6.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口腔检查的标准指南,供口腔医生和牙科专业人员参考。

通过遵循这些指南,可以确保口腔检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帮助患者提供优质的口腔医疗服务。

cpi探诊评分标准(一)

cpi探诊评分标准(一)

cpi探诊评分标准(一)CPI探诊评分标准什么是CPI探诊评分标准?CPI探诊评分标准是针对口腔医学专业人员制定的一套标准,用于评估口腔疾病的种类、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效果。

CPI代表的是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 of Treatment Needs的缩写,中文名为社区牙周病诊断评估系统。

CPI探诊评分标准的评估内容CPI探诊评分标准主要评估以下内容:•牙周状况:包括牙周袋深度、牙龈出血、牙龈萎缩等因素。

•牙齿缺失:综合评估口腔中缺失的牙齿种类、位置、数量等因素。

•错位和牙列不齐:主要评估牙齿错位、过分拥挤、间隙等因素。

•龋病情况:评估口腔中存在的龋齿数量和严重程度。

CPI探诊评分标准的分级标准根据评估内容的不同,CPI探诊评分标准将口腔疾病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的级别:•CPI-0级:指口腔中没有牙齿缺失、牙周病和牙菌斑。

•CPI-1级:指口腔中存在牙周病或牙菌斑,但是没有牙齿缺失。

•CPI-2级:指口腔中存在牙齿缺失,但是没有牙周病或牙菌斑。

•CPI-3a级:指口腔中既有牙周病或牙菌斑,又有少量的牙齿缺失。

•CPI-3b级:指口腔中既有牙周病或牙菌斑,又有大量的牙齿缺失。

CPI探诊评分标准的应用范围CPI探诊评分标准广泛应用于口腔健康教育、口腔预防保健以及口腔疾病的治疗。

在口腔医疗机构和口腔保健机构中,CPI探诊评分标准也被作为评估患者口腔健康状况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标准。

总结CPI探诊评分标准是一套评估口腔健康的标准,主要评估口腔中存在的牙周病、牙齿缺失、错位和牙列不齐以及龋病情况。

通过CPI探诊评分标准的应用,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口腔健康状况,并制定对应的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使用CPI探诊评分标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评估应在充足的光线下进行,确保准确无误。

•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告知评估目的和内容,并尊重患者的意愿。

•评估结果仅为参考,不能作为治疗方案的唯一依据,应结合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评估和治疗。

体检报告龋齿数字1

体检报告龋齿数字1

体检报告:龋齿数字1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口腔健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龋齿(蛀牙)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是牙齿表面的硬组织受到酸性物质的侵蚀而导致的。

本文将从体检报告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龋齿数字1的情况,并给出一些预防和治疗的建议。

体检报告在本次体检中,经过口腔检查,发现你有一个龋齿,我们将其标识为“龋齿数字1”。

这意味着你的牙齿中的第一个磨牙(即第三颗大牙)受到了龋齿的侵蚀。

龋齿的成因龋齿的形成是由于口腔中的细菌通过摄入食物后产生的酸性物质,导致牙齿表面的矿物质溶解。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发生,牙齿的硬组织会因酸性侵蚀而变得脆弱,最终形成龋齿。

龋齿数字1的症状龋齿数字1可以表现出以下几个症状: 1. 牙齿表面的颜色变化:受到龋齿侵蚀的部位在开始阶段可能会显示出白色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斑点可能会变成棕色或黑色。

2. 对冷热刺激的敏感:如果你在进食冷热食物时感觉疼痛或不适,这可能是龋齿的症状之一。

3. 牙齿表面的凹陷或坑洞:受到龋齿侵蚀的部位牙齿可能会出现凹陷或坑洞。

预防和治疗建议龋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 1.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或牙间刷进行清洁,使用含氟牙膏。

2. 控制食物摄入:减少食物中含糖量高的食物和饮料的摄入,尤其是粘性糖类食物。

3. 定期口腔检查: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龋齿问题。

4. 龋齿治疗:如果你已经被诊断出龋齿,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口腔医生治疗。

治疗方法可能包括牙齿充填或根管治疗,取决于龋齿的程度。

结论龋齿数字1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

通过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定期的口腔检查,我们可以预防和治疗龋齿。

重要的是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口腔医生建议,以确保龋齿问题得到适当的处理。

保持良好的口腔健康对于我们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口腔检查

口腔检查
儿童口腔检查 及儿童放射剂量 高倩、王灿&林易谆
主要方法
一.基本检查方法 1.视诊 2.触诊 3.探诊 4.叩诊 5.牙松动度检查 6.牙合检查
二.辅助检查方法 1.X线检查 2.龋活跃性检测 3.牙髓状态检测 4.模型分析 5.实验室检查
[1]儿童口腔医学第四版 – 葛立宏
基本检查方法
一视诊inspection 1.1 颌面部情况:表情与意识神态检查,注意查看有无合 并颅脑损伤;颜面部外形和色泽,如根尖周炎时颜面部肿 胀。 1.2口腔内部检查:(1)口腔前庭检查,注意有无颜色 异常、质地改变、瘘管或窦道、假膜、组织坏死或新生 物。上前牙间隙过大者,注意检查唇系带附着是否过低。 (2)牙齿检查:所处牙列时期;牙齿萌出状态、形态、 数目、颜色、排列等;牙石、软垢和充填体情况;龋洞 位置大小深浅;外伤牙有无裂纹、折断部位范围等(3) 开口度:正常为患儿自身示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末节合拢 宽度。(4)固有口腔及口咽:腭、舌、口底、口咽。
儿童可接受放射剂量
放射剂量:患 儿年龄不是进 行X线检查要考 虑的绝对因素, 而应视患儿口 腔健康状况而 定。一般相当 于成人2/3-3/4 即可。
六 牙合检查 检查覆牙合覆盖是否正常,检查牙弓形状、对称性、间隙及拥挤情况。 牙列不齐牙外伤时,检查有无个别牙齿早接触造成的牙合创伤。
辅助检查方法
一 X线检查 1 X线片 1.1根尖片:用于检查牙体、牙周、根尖周及根分叉病变,应用最广泛。 根充时常规拍摄以评价根管充填质量,术后定期复查。儿童根尖片,一 般用10张2*3cm的胶片P12页 儿童乳牙根尖片中需注意观察根分叉部位的密度变化及下方围绕恒牙胚 的硬骨板的连续性 1.2牙合翼片:用于检查前磨牙和磨牙区上下颌牙合关系、牙冠结构、牙 髓腔大小、邻面龋深度、髓石、牙槽嵴顶、邻面充填物边缘密合情况、 根分叉病变、乳牙牙根的吸收、恒牙胚位置及其与乳牙牙根关系 1.3 全口牙位曲面体层X线片 1.4x线头影测量片 1.5 牙合片 2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 尤其在弯曲牙,多生牙和阻生牙等定位上具有重要意义

口腔诊所一级二级诊疗科目

口腔诊所一级二级诊疗科目

口腔诊所一级二级诊疗科目
口腔诊所根据病人不同情况,将诊疗项目分为一级和二级两级。

一级诊疗科目包括:
1. 平时口腔检查:检查牙龈健康情况,检查有无龋齿等问题。

2. 极光治疗:利用极光灯对口腔内进行消炎、减疼处理。

3. 口腔清洁:帮助病人清洁牙弓、牙龈以杜绝细菌繁殖。

4. 临床咨询:就病人的口腔卫生情况提出相关咨询建议。

二级诊疗科目包括:
1. 小手术:如牙齿抽炎、拔牙等小范围手术。

2. 复杂口腔疾病诊断:对病人进行更详细的检查以诊断隐藏性口腔疾病。

3. 成人矫治:针对成年病人进行牙齿矫正治疗。

4. 儿科口腔保健:对儿童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和成长监测。

5. 美容口腔保健项目:齿列美白、填充壮口唇等美容项目。

以上是根据标题构思的口腔诊所一级二级诊疗科目的大致内容,如有需要可做进一步细化。

口腔检查表

口腔检查表

口腔检查表 检查人:
被检查者姓名: 性别: 男 女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1) 检查结果
松动度 扣痛 扪痛 牙石
右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左
松动度 扣痛 扪痛 牙石
2.口腔其他情况视诊所见:用“√”,牙式或文字记录。

(1)口腔颌面部情况 未见异常 异常情况
(2)口腔软组织情况
牙龈 未见异常 异常情况
(3)义齿修复 a 无 b 有
(4)发育异常 a 无 b 有
(5)阻生齿 a 无 b 有
(6)其他
1表格各项不能有空白,末检查及阳性体证者(√)表示 2 .1)缺失牙或末萌牙者(-)表示 2)龋齿者用1.2.3.4.5表示 3)完好充填体者(F)表示 4)不良充填体者(X)表示 5)非龋性牙体缺损者(D)表示 6)全冠者(C)表示 7)瘘管者(O)表示


3.松动度:0度 Ⅰ度 Ⅱ度 Ⅲ度
叩痛:(-)无疼痛 (±)感觉不明确或酸痛 (+)轻度疼痛 (++)疼痛介于 + —+++ 之间 (+++)轻叩即疼痛或统统剧烈医学全在.线提供 扪痛:无0 有1表示 牙石:无0 有1表示。

口腔体检报告文案模板

口腔体检报告文案模板

口腔体检报告文案模板
前言
口腔检查是预防口腔疾病的重要手段,定期检查可以帮助您及时发现口腔问题,保护您的口腔健康。

此份口腔体检报告将为您提供详细的口腔健康评估,以及建议的治疗方案。

检查结果
在本次检查中,您的牙齿、牙龈、咬合、口腔黏膜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评估。

具体情况如下:
•牙齿:您的牙齿整体比较健康,没有发现蛀牙、龋齿等问题,每颗牙齿都有一定的磨耗,但不影响正常咀嚼功能。

•牙龈:您的牙龈有点红肿,出现了轻微的出血现象,建议加强口腔清洁,每天用牙线清理牙齿周围的牙菌膜。

•咬合:您的咬合情况比较正常,没有出现牙齿错位等明显问题。

•口腔黏膜:您的口腔黏膜整体健康,没有发现溃疡、肿瘤等症状。

建议治疗方案
针对您本次检查的结果,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建议加强日常口腔清洁,每天刷牙2次以上,每次刷牙至少2分钟,
并用牙线清理牙齿周围的牙菌膜。

2.如果牙龈发炎,建议使用漱口水或口腔喷雾剂,好清洁口腔并消炎缓
解。

3.定期复查。

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口腔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得到治疗。

4.对于牙齿出现过多的龋齿、出现无法修复的牙齿损伤等问题,需要及
时到牙医处治疗,以保护口腔健康。

结论
本次口腔体检没有发现严重问题,但仍需要好好维护口腔健康。

请您按建议进
行治疗和保养,以保持良好的口腔健康状态,并注意定期口腔体检。

口腔诊所一级二级诊疗科目

口腔诊所一级二级诊疗科目

口腔诊所一级二级诊疗科目一级诊疗科目:
1. 预防口腔疾病
- 口腔卫生教育及咨询
- 口腔卫生检查
- 口腔健康指导
2. 龋病治疗
- 补牙
- 根管治疗
- 牙冠修复
3. 牙周疾病治疗
- 基础治疗(刮治、洁治)
- 手术治疗(翻瓣手术、骨植入等)
- 功能重建(义齿、种植修复)
4. 口腔外科
- 拔牙
- 阻生牙冠周手术
- 小手术(如囊肿切除、粘膜切除等)
5. 口腔修复
- 活动修复(活动义齿)
- 固定修复(固定义齿、种植体修复)
二级诊疗科目:
1. 口腔正畸
2. 口腔颌面外科
3. 口腔粘膜病诊治
4. 儿童口腔
5. 牙体牙髓病诊治
6. 口腔影像诊断
7. 种植修复
8. 面颅面部美容修复
9. 口腔门诊手术
10. 口腔修复体
以上列出了口腔诊所常见的一级和二级诊疗科目,为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诊所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开设相关科室。

同时注重诊疗技术及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专业的口腔诊疗服务。

第三章-口腔检查与修复前准备(1)教学内容

第三章-口腔检查与修复前准备(1)教学内容

第四节 修复前准备与处理
一、修复前口腔的一般处理
1、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目的:确保牙龈、牙周组织健康、印模准确 建议:修复前全口洁牙
洁 治 前 洁 治 后
喷 砂 前 喷 砂 后
2、龋病的治疗 3、牙周病的治疗 4、拆除不良修复体
二、余留牙的保留与拔除
1、松动牙
牙槽骨吸收在2/3以上,牙松动达 Ⅲ度者应该拔除。
乳牙:
右上 55 54 53 52 51 61 62 63 64 65 左上 右下 85 84 83 82 81 71 72 73 74 75 左上
• 国内
恒牙:
右上 8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左上 右下 8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左上
以牙齿松动方向计算:
一度松动:仅有唇舌向或颊舌向松动 二度松动:唇(颊)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松动 三度松动:伴有垂直向松动
3、牙列检查:
✓ 牙体牙髓疾病 ✓ 邻面接触点情况
✓ 牙列情况(牙列大小、形状,有无错位牙,基牙有无倾
斜、移位、伸长等)
4、关系检查 • 正中牙合位关系检查 • 息止牙合位 • 牙合干扰检查
检查
• 一般检查(口外、口内) • X线 • 模型(了解) • 咀嚼功能(了解)
一、口腔外部检查
• 颌面部检查(对称性、比例关系、面下1/3 高度、前牙位置与口唇关系等)
• 颞下颌关节区检查(活动度、弹响、外耳 道前壁触诊)
• 下颌运动的检查(张口度、开口型) • 咀嚼肌的检查(咬肌、颞肌)
二、口腔内检查
糖尿病(可影响牙周病)
三、采集专科病史
一般包括开始发病的时间、原因、发 展进程以及曾接受过的检查和治疗。缺牙 患者还应了解缺牙时间和原因。

口腔检查流程(标准)

口腔检查流程(标准)

口腔检查流程(标准)口腔检查流程(标准)1. 目标本文档旨在介绍口腔检查的标准流程,以确保口腔检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准备工作在开始口腔检查之前,确保准备以下工作:- 消毒口腔检查工具:口罩、手套和消毒液;- 检查工具齐全:口镜、探针、检查镜等;- 记录工具:病历表、笔、乳胶手套等。

3. 流程步骤步骤一:接待病人1. 与病人友好打招呼,确认其身份信息。

2. 给病人提供任何必要的准备事项,例如漱口水等。

步骤二:病史询问1. 向病人询问其口腔健康状况、疼痛感受等相关病史。

2. 记录病人的主诉和疾病病史。

步骤三:全口检查1. 佩戴口罩和手套,确保个人卫生。

2. 使用口镜和检查镜仔细观察病人口腔的整体情况,包括牙齿、牙龈、口腔粘膜等。

3. 用探针检查牙齿的表面,寻找任何异常或问题。

4. 检查牙齿的张口度和咬合情况。

步骤四:详细检查1. 根据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检查,例如牙齿冷热敏感、牙龈出血状况等。

2. 根据需要,拍摄口腔X光片或进行其他辅助检查。

步骤五:诊断和建议1. 根据检查结果,给予口腔疾病的诊断。

2. 向病人解释检查结果,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

步骤六:整理记录1. 将口腔检查结果记录在病历表中,包括发现的问题、诊断和治疗建议等。

2. 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保密性。

4. 结论通过按照上述标准流程进行口腔检查,可以提高口腔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口腔健康服务。

在整个流程中,要确保个人卫生和消毒工作的落实,并妥善记录检查结果和病历信息。

口腔检查—实验室检查(口腔内科学课件)

口腔检查—实验室检查(口腔内科学课件)

实验室检查
二 细菌学检查
牙髓根尖周疾病本质上属于感染性疾病,细菌在疾病的 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菌学检查包括涂片、 细菌培养、药敏实验等,必要时进行细菌学检查有助于 对临床用的选择提供指导。
例如在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时,可以根据感染根管细菌 学检查结果,针对性地选择抗菌药物的使用,并可通过 药敏实验等,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实验室检查
三 细胞学检查
(一)适应症
主要用于缺乏症状、取材困难的颌面部上皮来源的癌瘤; 非上皮来源的肿瘤如肉瘤等,因细胞不脱落而不能应用。
实验室检查
三 细胞学检查
(二)取材方法
从病变表面刮下少许组织,往复或转圈法涂片, 干燥后甲醇(乙醚甲醇比为1:1)固定,苏木精-伊红染色后, 即可用显微镜观察有无形态异常的肿瘤细胞。
实验室检查
四 活体组织检查
活体组织检查对口腔及颌面部可疑病变, 无法确诊时可采用活体组织检查(活检)。 活检结果常常对治疗方案和手术范围的 确定产生重要影响。
实验室检查
四 活体组织检查
(一)适应症 1.判断口腔肿瘤性质、浸润情况。
2.判断口腔黏膜病是否为癌前病变,有无恶变倾向。
3.确定是否为特殊感染,如梅毒、结核等。 4.术后标本的检查:有些肿块切除后,还需要对切 除物进行活检,为的是进一步明确诊断,以确定下 一步的治疗方案。
实验室检查
所有医学检验如血、尿、粪的检验,即 “三大常规”都适用于口腔医学中的检 查,可根据需要选择。
一、血常规检查 二、细菌学检查 三、细胞学检查 四、活体组织检查
目录
CONTENT
实验室检查
一 血常规检查
1.了解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其形态 的检查,是最常用的基本检查手段。

口腔检查实验报告

口腔检查实验报告
6、完成牙冠
个轴面外将各个轴面角刮圆钝,并完成各个轴面的外形高点及邻接点。
7、完成牙尖、切嵴和牙尖角
牙尖由四条嵴和四个斜面构成,牙尖偏向近中,牙尖角近似直角。
8、绘出颈缘曲线
完成颈部的雕刻,使牙冠在颈缘处较牙根在此处稍微园而突出,使牙冠牙根过渡自然。
9、雕出牙冠唇面形态
将牙冠上未雕刻出的结构按照其所在的位置雕刻出
2.握刀的基本方法
(1)掌拇指握式:将刀柄全部握在第二、三、四、五指内,刀的根部位于食指的第二、三指间关节处。用刀时刀口向着雕刻者,对准石膏块,同时用左手握着石膏块,以握刀手的拇指顶住石膏块作为支点。此种方法多用于修牙冠各面。
(2)握笔式:最常用的一种雕刻方法,和握钢笔的方法基本相似,称为握笔式。用拇指、食指、中指握刀,无名指和小指做支点。此种握刀法用于比较细微的雕刻,也可以用中指作为主要的支点。(3)切割式:食指按于刀背,其余四指平握刀柄,手掌的小部分压住刀柄的远侧部。此种握刀方法多在切石膏或石膏时使用。
(4)病变的部位和性质:病变的部位、大小、范围、深度、形态及有无移动度、触痛、波动感、捻发音等体征,另外还需进行面部左右对称部位的棉丝拂诊试验及“板机点”检查。
(5)语音及听诊检查:检查有无病理语音、舌根部肿块的含橄榄语音、蔓状血管瘤的吹风样杂音、颞下颌关节的弹响等。
3.颈部检查
(1)一般检查:注意观察颈部的外形、色泽、轮廓、活动度、有否肿胀、畸形、斜颈、溃疡及瘘管。
实验三上颌尖牙的雕刻
[目的要求]
通过对上颌尖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与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
雕刻右上颌尖牙。
[试验器械]
石膏块85mm*35mm*25mm游标卡尺雕刀垫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检查器械
根管长度测量仪 牙片机
口腔检查前的准备
医生、护士和患者的准备
医生:白大衣、帽子、口罩
剪指甲、洗手、戴手套
护士:衣和帽、准备检查器材 患者:围胸巾,调节椅位
椅位
医生:位于治疗椅右前方或右后方,钟表9:30-12:30间 助手:位于钟表12:30-2:30间 患者:一般仰卧位
口腔检查的黏膜 : 色泽﹑外形 ﹑完整性和功能.
---一般检查法
扁平苔藓--丘 疹 (连成网纹)
基本方法

---一般检查法
视诊 舌:
基本方法

---一般检查法
探诊 龋 牙周 窦道

叩诊 水平叩诊: 牙周膜 垂直叩诊: 根尖周: 急性 慢性
剧痛 轻痛

叩诊顺序:
反射影像扩大视野 聚光,增加局部亮度 牵拉口角和推压舌、颊 牙齿叩诊 调拌材料
基本器械

探针
牙面点隙、裂沟和龋洞 牙本质暴露区的敏感性 牙面隐裂、釉突、 畸形 中央尖、牙折 、穿髓点 、 根管口等 牙面菌斑和牙石的分布 牙周袋的位置和深度.
基本器械

镊子 夹持棉球和敷料 夹去污物和异物 测试牙齿的松动度 叩诊
口腔内科学
赵茗茗

口腔内科学
口腔内科学
儿童牙病
老年牙病
牙体牙髓病
牙周病
口腔黏膜病
一、研究主要内容
-------病因、病理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防
二、口腔内科学发展史
(一)中国 (二)国外
叩 齿

唐代名医孙思邈主张“清晨叩齿三百下”。明朝有位 长寿者叫冷谦,史载活了一百五十岁,他的长寿经验就是 “每晨睡醒时,叩齿三十六遍。”宋朝大诗人苏东坡也有 叩齿健身的习惯。他曾说:“一过半夜,披上上衣面朝东 南,盘腿而坐,叩齿三十六下,当会神清气爽。”乾隆皇 帝是清朝在位最久、寿命最长的皇帝,他的长寿秘诀之一 也为“齿宜常叩”。 叩齿吞津,自古有之,“叩齿吞津保健法”是传统中 医重要养生术之一。古人认为齿健则身健,身健则长寿。 据文献记载,一千四百年前梁武帝时的医学家陶弘景,年 过八旬,齿紧完好,身体健壮,他的主要健身方法就是叩 齿法。他认为“齿为筋骨之余”,叩齿则会筋骨健壮,精 神爽快。古谚语曰“晨起,叩齿三百响,齿坚固”。
基本方法
咬诊:有无早接触和合创伤
---一般检查法
常用方法:
1. 空咬法
2. 咬实物法
3. 咬脱色纸法
4. 咬蜡片法
基本方法
---一般检查法

嗅诊
腐败性口臭:牙髓坏疽、坏死性龈口炎 丙酮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

染色法
谢 谢!
这颗牙是不 是有点疼?
基本方法
---一般检查法

视诊:
主诉部位 其它部位
基本方法

---一般检查法
视诊
牙体: 色﹑形﹑质﹑透明度﹑
数目﹑大小﹑接触关系﹑排列 关系﹑咬合关系。
正常牙齿:
异常牙齿 灰黑色牙齿-死髓牙 粉红色牙齿-牙内吸收
基本方法

---一般检查法
视诊 牙龈及牙周组织 : 色﹑形 ﹑质

第二章 口腔检查
口腔检查前的准备

工作室的布置 医生、护士和患者的准备
口腔检查前的准备

工作室的准备
光线 空气 环境 消毒
口腔检查前的准备
医生、护士和患者的准备
医生:白大衣、帽子、口罩
剪指甲、洗手、戴手套
护士:衣和帽、准备检查器材
基本器械 口镜 探针 镊子
基本器械 口镜:



先扣对照牙,后扣患牙

叩诊力量:
先轻叩,无反应再逐渐加力

正常牙与炎症牙叩诊反应 叩诊记录:(-)、(+)、 (+)、(++)、(+++)
基本方法
---一般检查法

扪诊
根尖部检查 咬合创伤检查 淋巴结检查 口内外联合扪诊 颞下颌关节检查
基本方法
---一般检查法

松动度
检查方法: 记录方法:

一般检查法 特殊检查法
基本方法
---一般检查法

问诊
内容: 主诉:部位、症状和时间. 现病史: 发病的诱因﹑时间﹑ 症状﹑发 生和发展﹑治疗经过和效果 ﹑伴随症状. 既往史:健康状况﹑过敏﹑嗜好﹑生活习 惯. 家族史:有无类似疾病的发生.有无遗传 病或传染病. 态度:真诚和蔼 语言:通俗易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 不暗示或诱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