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最新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光、相对论
2024年浙江省新高考测评卷 物理(第四模拟)
2024年浙江省新高考测评卷物理(第四模拟)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如图所示,EFGH为柱状玻璃砖的横截面,EHG是以O为圆心的一段圆弧,H为圆弧的中点,圆弧EHG刚好与EF边和FG边相切,圆弧的半径为R,。
一束单色光照射在EF边的中点D,入射角为,进入玻璃砖后,折射光线从圆弧上射出后刚好过圆弧的圆心O。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不考虑光在圆弧上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砖对光的折射率为B.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为C.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距离为D.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为第(2)题风力和空气阻力会影响雨滴下落的轨迹,如图为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的雨滴在水平x方向和竖直y方向的运动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雨滴做匀变速曲线运动B.雨滴的初速度是C.内,雨滴重力的瞬时功率一直增大D.内,重力和风力对雨滴做的功大于雨滴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第(3)题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传到M点时波形如下图所示,再经0.6s,N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和频率f为()A.A=1m f=5HzB.A=0.5 m f=5 HzC.A=0.5m f=2.5 HzD.A=1 m f=2.5 Hz第(4)题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6名宇航员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如图,对接前神舟十五号飞船在圆形Ⅰ轨道运动,核心舱在距地面高度的轨道Ⅱ运行。
飞船从Ⅰ轨道加速到达Ⅱ轨道与核心舱对接,对接后共同沿轨道Ⅱ运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接后飞船的运行速度小于B.对接后核心舱的运行周期将增大C.考虑稀薄大气阻力,若核心舱不进行干预,运行速度将越来越大D.飞船在轨道Ⅰ与地心连线和在轨道Ⅱ与地心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同第(5)题操场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喇叭,分别安装在A、B两点,。
操场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为C、D两点,如图所示,。
喇叭中播放声音的频率为.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列声波的波长为B.出口和入口处的同学听到的声音是加强的C.出口和入口的连线上,有40处的声音是减弱的D.在矩形区域正中间的P点,声音是加强的第(6)题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连接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将小球托起至O点,弹簧恰好处于原长,松手后小球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小球最远能到达B点,A点为OB的中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O点时的机械能最小B.小球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gC.小球在B点时受到的弹力大小为2mgD.O、B两点间的距离为第(7)题截至2024年2月23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南大西洋顺利完成23次下潜,并创造九天九潜的下潜新纪录。
全国高考物理分类汇编
全国高考物理分类汇编
尊敬的用户,以下是全国高考物理分类汇编的一些常见题目类型:
1. 动量和能量守恒:
- 完全弹性碰撞问题
- 不完全弹性碰撞问题
- 动能转化问题
- 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的应用
2. 电路和电磁感应:
- 高阻值电阻问题
- 串、并联电路问题
- 电流、电压和电阻相关问题
- 感应电动势和电磁感应问题
3. 声音和光学:
- 波动性质和波动方程问题
- 声音传播和光传播问题
- 光的反射和折射问题
- 光的干涉和衍射问题
4.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 狭义相对论问题
- 波粒二象性问题
- 斯特恩-盖拉赫实验问题
-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射问题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题目类型,具体的分类和题目难度可能因地区和教材而有所不同。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最新6年高考4年模拟(更新到高考)之光、相对论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最新6年高考4年模拟(更新到2010年高考)之光 学第一部分 六年高考题荟萃2010年高考新题1.2010·重庆·20如题20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折射率为2的玻璃柱体,其横截而是圆心角为90o,、半径为R 的扇形OAB 、一束平行光平行于横截面,以45o 入射角射到OA 上,OB 不透光,若考虑首次入射到圆弧AB 上的光,则AB 上有光透出的部分的弧长为A. 1/6 πRB. 1/4πRC. .1/3 πRD. 5/12 πR 【答案】B【解析】根据折射定律,rsin 45sin 2︒=可得光进入玻璃后光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过O 的光线垂直入射到AB 界面上点C 射出,C 到B 之间没有光线射出;越接近A 的光线入射到AB 界面上时的入射角越大,发生全反射的可能性越大,根据临界角公式21sin =C 得临界角为45°,如果AB 界面上的临界点为D ,此光线在AO界面上点E 入射,在三角形ODE 中可求得OD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80°-(120°+45°)=15°,所以A 到D 之间没有光线射出。
由此可得没有光线射出的圆弧对应圆心角为90°-(30°+15°)=45°,为1/4πR 。
2.2010·全国卷Ⅰ·20某人手持边长为6cm 的正方形平面镜测量身后一棵树的高度。
测量时保持镜面与地面垂直,镜子与眼睛的距离为0.4m 。
在某位置时,他在镜中恰好能够看到整棵树的像;然后他向前走了6.0 m ,发现用这个镜子长度的5/6就能看到整棵树的像,这棵树的高度约为A .5.5mB .5.0mC .4.5mD .4.0m 【答案】B【解析】如图是恰好看到树时的反射光路,由图中的三角形可得0.4m 0.4m6cm 眼睛距镜的距离眼睛距镜的距离树到镜的距离镜高树高+=,即0.4m0.4m.06m 0+=L H。
【物理】最新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光、相对论
最新6年高考4年模拟:光 学第一部分 六年高考题荟萃2010年高考新题1.2010·重庆·20如题20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折射率为2的玻璃柱体,其横截而是圆心角为90o,、半径为R 的扇形OAB 、一束平行光平行于横截面,以45o 入射角射到OA 上,OB 不透光,若考虑首次入射到圆弧 AB 上的光,则AB 上有光透出的部分的弧长为A. 1/6 πRB. 1/4πRC. .1/3 πRD. 5/12 πR【答案】B 【解析】根据折射定律,r sin 45sin 2︒=可得光进入玻璃后光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过O 的光线垂直入射到AB 界面上点C 射出,C 到B 之间没有光线射出;越接近A 的光线入射到AB 界面上时的入射角越大,发生全反射的可能性越大,根据临界角公式21sin =C 得临界角为45°,如果AB 界面上的临界点为D ,此光线在AO 界面上点E 入射,在三角形ODE 中可求得OD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80°-(120°+45°)=15°,所以A 到D 之间没有光线射出。
由此可得没有光线射出的圆弧对应圆心角为90°-(30°+15°)=45°,为1/4πR 。
2.2010·全国卷Ⅰ·20某人手持边长为6cm 的正方形平面镜测量身后一棵树的高度。
测量时保持镜面与地面垂直,镜子与眼睛的距离为0.4m 。
在某位置时,他在镜中恰好能够看到整棵树的像;然后他向前走了6.0 m ,发现用这个镜子长度的5/6就能看到整棵树的像,这棵树的高度约为A .5.5mB .5.0mC .4.5mD .4.0m【答案】B【解析】如图是恰好看到树时的反射光路,由图中的三角形可得树的像0.4m0.4m 6cm 眼睛距镜的距离眼睛距镜的距离树到镜的距离镜高树高+=,即0.4m 0.4m .06m 0+=L H 。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电磁波、相对论选修
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电磁波、相对论(选修-)————————————————————————————————作者:————————————————————————————————日期:专题14 光 电磁波 相对论(2012 浙江)20、为了测量储罐中不导电液体的高度,将与储罐外面壳绝缘的两块平行金属板构成的电容C 置于储罐中,电容器可通过开关S 与线圈L 或电源相连,如图所示。
当开关从a 拨到b 时,由L 与C 构成的回路中产生周期的振荡电流。
当罐中的液面上升时A.电容器的电容减小B. 电容器的电容增大C. LC 回路的振荡频率减小D. LC 回路的振荡频率增大20【答案】BC 【考点】电容器【解析】根据平行板电容的电容公式 4SC kdεπ=,知道液面上升,则板间的平均电介质ε 增大,得C 增大,B 项对;LC 振荡电路周期 ,在C 增大时,T 增大,所以频率减小,C 项对。
(2012新课标)34.(2)(9分)一玻璃立方体中心有一点状光源。
今在立方体的部分表面镀上不透明薄膜,以致从光源发出的光线只经过一次折射不能透出立方体。
已知该玻璃的折射率为2,求镀膜的面积与立方体表面积之比的最小值。
(2)【考点】全反射解:如图,考虑从玻璃立方体中心O 点发出的一条光线,假设它斜射到玻璃立方体上表面发生折射。
根据折射定律有sin sin n θα= ①式中,n 是玻璃的折射率,入射角等于θ,α是折射角。
现假设A 点是上表面面积最小的不透明薄膜边缘上的一点。
由题意,在A 点刚好发生全反射,故2A πα=②设线段OA 在立方体上表面的投影长为R A ,由几何关系有A 22sin =()2A A R a R θ+③式中a 为玻璃立方体的边长,有①②③式得221A a R n =-④由题给数据得2A a R =⑤ 由题意,上表面所镀的面积最小的不透明薄膜应是半径为R A 的圆。
所求的镀膜面积S′与玻璃立方体的表面积S 之比为2266AR S S a π'=⑥ 由⑤⑥式得4S S π'=⑦ (2012 北京)14. 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 ( )A 速度变慢,波长变短B 速度不变,波长变短C 频率增高,波长变长D 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答案:A14解析:本题属于光学知识,考查光的折射。
新课标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四章第四讲光的波动性电磁波相对论教案
第四讲 光的波动性 电磁波 相对论一、光的干涉 1.产生条件两列光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且具有恒定的相位差,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 2.两种典型的干涉 (1)杨氏双缝干涉. ①原理如图所示.②明、暗条纹的条件(Ⅰ)单色光: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中心为明条纹.a .光的路程差Δr =r 2-r 1=kλ(k =0,1,2,…),光屏上出现明条纹.b .光的路程差Δr =r 2-r 1=(2k +1)λ2(k =0,1,2,…),光屏上出现暗条纹.(Ⅱ)白光:光屏上出现彩色条纹,且中心亮条纹是白色(填写颜色). ③相邻两个亮条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公式:Δx =Ldλ. (2)薄膜干涉.①相干光:光照耀到透亮薄膜上,从薄膜的两个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②图样特点:单色光照耀薄膜时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白光照耀薄膜时,形成彩色条纹.同一条亮(或暗)纹对应薄膜的厚度相等. 二、光的衍射 偏振 1.光的衍射(1)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只有当障碍物的尺寸与光的波长相差不多,甚至比光的波长还小的时候,衍射现象才会明显. (2)衍射条纹的特点:①单缝衍射和圆孔衍射图样的比较:当光照到不透亮(现亮斑(在阴影外还有不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圆环). 2.光的偏振现象 (1)偏振光波只沿某一特定的方向的振动. (2)自然光太阳、电灯等一般光源发出的光,包括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这种光叫作自然光. (3)偏振光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某个特定方向振动的光.光的偏振证明光是横波.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就得到了偏振光.三、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1.试验原理:相邻两条明条纹间距Δx 与入射光波长λ,双缝S 1、S 2间距d 及双缝及屏的距离l 满意的关系式为Δx =l dλ.2.试验器材:双缝干涉仪、光具座、光源、学生电源、导线、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毛玻璃屏、测量头、刻度尺. 3.试验步骤 (1)安装仪器.①将光源、遮光筒、毛玻璃屏依次安放在光具座上.②接好光源,打开开关,使白炽灯正常发光.调整各部件的高度,使光源灯丝发出的光能沿轴线到达光屏. ③安装单缝和双缝,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使双缝和单缝的缝平行. (2)视察与记录.①调单缝与双缝间距为5~10 cm 时,视察白光的干涉条纹. ②在单缝和光源间放上滤光片,视察单色光的干涉条纹.③调整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第1条亮条纹的中心,登记手轮上的读数a 1;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向一侧移动,当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第n 条相邻的明条纹中心对齐时,登记手轮上的读数a 2,则相邻两条纹间的距离Δx =|a 1-a 2|n -1. ④换用不同的滤光片,测量其他色光的波长.(3)数据处理:用刻度尺测量出双缝到光屏间的距离l ,由公式λ=dlΔx 计算波长,重复测量、计算,求出波长的平均值.四、电磁场、电磁波、电磁波谱 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改变的磁场能够在四周空间产生电场,改变的电场能够在四周空间产生磁场. 2.电磁场改变电场在四周空间产生磁场,改变磁场在四周空间产生电场,改变的电场和磁场总是相互联系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就是电磁场. 3.电磁波(1)电磁场在空间由近及远的传播,形成电磁波.(2)电磁波的传播不须要介质,可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传播速度是相同的(都等于光速). (3)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其速度是不同的,频率越高,波速越小. (4)v =λf ,f 是电磁波的频率. 4.电磁波的放射(1)放射条件:开放电路和高频振荡信号,所以要对传输信号进行调制(包括调幅和调频). (2)调制方式①调幅:使高频电磁波的振幅随信号的强弱而变.调幅广播(AM)一般运用中波和短波波段. ②调频:使高频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的强弱而变.调频广播(FM)和电视广播都采纳调频的方法调制. 5.无线电波的接收(1)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相等时,激起的振荡电流最强,这就是电谐振现象. (2)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作调谐.能够调谐的接收电路叫作调谐电路.(3)从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中“检”出调制信号的过程,叫作检波.检波是调制的逆过程,也叫作解调. 6.电磁波谱五、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 质速关系、相对论质能关系式 1.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1)狭义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2)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光速与光源、观测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 2.相对论的质速关系(1)物体的质量随物体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物体以速度v 运动时的质量m 与静止时的质量m 0之间有如下关系:m =m 01-(v c)2.(2)物体运动时的质量总要大于静止时的质量m 0. 3.相对论质能关系用m 表示物体的质量,E 表示它具有的能量,则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为:E =mc 2.[小题快练]1.推断题(1)横波、纵波都能发生偏振现象.( × )(2)当振动状况完全相同的两个光源与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等于0时,出现亮条纹.( √ ) (3)在双缝干涉试验中,双缝的作用是使白光变成单色光.( × ) (4)阳光下茂密的树荫中地面上的圆形亮斑是光的衍射形成的.( × )(5)阳光在水面的反射光是偏振光.( √ )(6)电磁波的传播须要介质.( × )(7)电场四周肯定存在磁场,磁场四周肯定存在电场.( × )(8)电谐振就是电磁振荡中的“共振”.( √ )(9)无线电波不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 )(10)波长不同的电磁波在本质上完全相同.( √ )(11)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是不同的.( × )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衍射的是( B )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通过一个狭缝视察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C.空中楼阁现象D.日光照耀在肥皂膜上出现彩色条纹3.电磁波已广泛运用于许多领域.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C )A.电磁波不能产生衍射现象B.常用的遥控器通过发出紫外线脉冲信号来遥控电视机C.依据多普勒效应可以推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D.光在真空中运动的速度在不同惯性系中测得的数值可能不同4.下列关于狭义相对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狭义相对论认为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B.狭义相对论认为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都等于c,与光源的运动无关C.狭义相对论只涉及无加速运动的惯性系D.狭义相对论任何状况下都适用考点一光的干涉及衍射 (自主学习)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的比较1-1.[双缝干涉] 关于杨氏双缝干涉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缝的作用是获得频率相同的两相干光源B.双缝的作用是获得两个振动状况相同的相干光源C.光屏上距两缝的路程差等于半个波长的整数倍处出现暗条纹D.照耀到单缝的单色光的频率越高,光屏上出现的条纹越宽答案:B1-2.[单缝衍射] (多选)抽制高强度纤维细丝可用激光监控其粗细,如图所示,激光束越过细丝时产生的条纹和它通过遮光板的同样宽度的窄缝规律相同.视察光束经过细丝后在光屏上所产生的条纹即可推断细丝粗细的改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这里应用的是光的衍射现象B.这里应用的是光的干涉现象C.假如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变粗D.假如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变细答案:AD1-3.[干涉、衍射的图样] (多选)下列所示的图片、示意图大都来源于课本,关于这些图的下列推断中,精确无误的是( )A .甲图是小孔衍射的图样,乙图为“泊松亮斑”B .甲图为“泊松亮斑”,乙图是小孔衍射的图样C .丙图是双缝干涉图样,丁图是单缝衍射图样D .丙图是单缝衍射图样,丁图是双缝干涉图样 答案:AC考点二 光的偏振现象 (自主学习)自然光和偏振光的比较2-1.[偏振光的性质] 如图所示,白炽灯的右侧依次平行放置偏振片P 和Q ,A 点位于P、Q之间,B 点位于Q 右侧.旋转偏振片P ,A 、B 两点光的强度改变状况是( )A .A 、B 均不变 B .A 、B 均有改变C .A 不变,B 有改变D .A 有改变,B 不变答案:C2-2. [偏振光的应用] 奶粉的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是一个重要指标,可以用“旋光法”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鉴定含糖量.偏振光通过糖的水溶液后,偏振方向会相对于传播方向向左或向右旋转一个角度α,这一角度α称为“旋光度”,α的值只与糖溶液的浓度有关,将α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相比较,就能确定被测样品的含糖量了.如图所示,S是自然光源,A、B是偏振片,转动B,使到达O处的光最强,然后将被测样品P置于A、B之间.(1)偏振片A的作用是.(2)偏振现象证明白光是一种.(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到达O处光的强度会明显减弱B.到达O处光的强度不会明显减弱C.将偏振片B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强度最强,偏振片B转过的角度等于αD.将偏振片A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强度最强,偏振片A转过的角度等于α答案:(1)把自然光变成偏振光(2)横波(3)ACD考点三电磁波相对论 (自主学习)电磁波与机械波的比较3-1.[电磁波的性质]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B.电场随时间改变时肯定产生电磁波C.做变速运动的电荷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D.麦克斯韦第一次用试验证明白电磁波的存在答案:C3-2.[电磁波与机械波的区分] (多选)电磁波与声波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波的传播不须要介质,声波的传播须要介质B.由空气进入水中时,电磁波速度变小,声波速度变大C.由空气进入水中时,电磁波波长变小,声波波长变大D.电磁波和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由介质确定的,与频率无关答案:ABC3-3.(多选)(2024·河南开封考试)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射线对生命物质有较强的作用,过量的X射线辐射会引起生物体的病变B.γ射线是波长最短的电磁波,它比X射线的频率还要高C.紫外线比紫光更简单发生干涉和衍射D.在电磁波谱中,最简单发生衍射现象的是γ射线E.在电磁波谱中,无线电波一般可用于通信解析:X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实力,过量的X射线辐射会引起生物体的病变,故A正确;γ射线是波长最短的电磁波,它比X射线的频率还要高,故B正确;紫外线比紫光的波长短,更不简单发生衍射,故C错误;电磁波谱中,最简单发生衍射现象的是无线电波,故D错误;在电磁波谱中,无线电波一般可用于通信,选项E正确.答案:ABE考点四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自主学习)4-1.[试验数据处理] (2015·全国卷Ⅰ)在双缝干涉试验中,分别用红色和绿色的激光照耀同一双缝,在双缝后的屏幕上,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1与绿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2相比Δx1Δx2(填“>”“<”或“=”).若试验中红光的波长为630 nm ,双缝到屏幕的距离为1 m ,测得第一条到第6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10.5 mm ,则双缝之间的距离为 mm.解析:依据Δx =ldλ,因为红光的波长比绿光的长,所以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 1比绿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 2大;由题意得相邻亮条纹的间距为Δx =10.55mm =2.1×10-3m ,再由Δx =l d λ可以解得d =0.300 mm.答案:> 0.3004-2.[试验操作] (2024·武汉模拟)在视察光的双缝干涉现象的试验中: (1)将激光束照在如图甲所示的双缝上,在光屏上视察到的现象是图乙中的 .(2)换用间隙更小的双缝,保持双缝到光屏的距离不变,在光屏上视察到的条纹宽度将 ;保持双缝间隙不变,减小光屏到双缝的距离,在光屏上视察到的条纹宽度将 (以上均选填“变宽”“变窄”或“不变”). 解析:(1)双缝干涉图样是平行且等宽的明暗相间的条纹,A 图正确.(2)依据Δx =ldλ知,双缝间的距离d 减小时,条纹间距变宽;当双缝到屏的距离l 减小时,条纹间距变窄. 答案:(1)A (2)变宽 变窄1.(多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BCD )A .阳光下肥皂膜上的彩色条纹属于光的衍射现象B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产生的彩色条纹是由于折射造成的C .一束光由介质斜射向空气,界面上可能只发生反射现象而没有折射现象D .水面油膜呈现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现象,这说明白光是一种波E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说明声波有衍射现象而光波没有衍射现象 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A .手机通话时放射的无线电波都是经过调制的B .当敌机靠近时,战机携带的雷达接收反射波的频率小于其放射频率C .当变压器的铁芯不闭合时,其原副线圈的电压比不等于其匝数比D .LC 振荡电路中产生随时间t 按 i =a sin bt 的规律改变的振荡电流时,放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为2πcb(c 为真空中的光速)3.(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DE )A .若两列机械横波相遇,在相遇区肯定会出现干涉现象B .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沿传播方向上,在任何相等时间内传播相同的距离C .光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光的频率有关D .狭义相对论认为:一切物理规律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E .紫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可能大于红光双缝干涉条纹间距4.(2024·福建永安三中月考)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试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L ,双缝间距d .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登记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登记此时手轮上的读数.(1)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 1、 对准第4条时读数x 2= _ mm(2)写出计算波长λ的表达式,λ= _(用x 1、 x 2 、L 、d 表示,不用计算). (3)在屏上视察到了干涉条纹.假如将双缝的间距变大,则屏上的干涉条纹的间距将 _解析:(1)第4条时读数x 2=7.5+0.01×36.9=7.869mm.(2)依据Δx =L d λ,可得:λ=Δxd L =d (x 2-x 1)3L(3)依据Δx =L dλ知双缝间距d 增大时条纹间距变窄. 答案:(1) 7.869 (2)d (x 2 -x 1 )3L(3)变窄[A 组·基础题]1.(2024·北京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 传播 B .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 C .声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光须要介质才能传播2.如图甲所示,在安静的水面下有一个点光源S,它发出的是两种不同颜色的a光和b光,在水面上形成了一个被照亮的圆形区域,该区域的中间为由a、b两种单色光所构成的复色光的圆形区域,周边为环状区域,且为a光的颜色(见图乙).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a光的频率比b光的大B.水对a光的折射率比b光的大C.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D.在同一装置的杨氏双缝干涉试验中,a光的干涉条纹比b光的窄3.如图所示,两束平行单色光a、b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出射光为①和②,对这两束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出射光①是a光B.在该三棱镜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C.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比b光的小D.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形成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4.(多选)关于光的干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在波峰与波峰叠加处,将出现亮条纹;在波谷与波谷叠加处,将出现暗条纹B.在双缝干涉试验中,光屏上距两狭缝的路程差为1个波长的某位置,将出现亮纹C.把入射光由黄光换成紫光,两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变窄D.当薄膜干涉的条纹是等间距的平行线时,说明薄膜的厚度到处相等5.(多选)(2024·长春模拟)应用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推断如图所示的表示电场产生磁场(或磁场产生电场)的关系图象中(每个选项中的上图表示改变的场,下图表示改变的场产生的另外的场),正确的是( BC )解析:A图中的上图磁场是稳定的,由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四周空间不会产生电场,A图中的下图是错误的;B 图中的上图是匀称改变的电场,应当产生稳定的磁场,下图的磁场是稳定的,所以B图正确;C图中的上图是振荡的磁场,它能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且相位差为π2,C 图是正确的;D 图的上图是振荡的电场,可在其四周空间产生同频率振荡的磁场,但是下图中的图象与上图相比较,相位差为π,故D 图不正确.6.(多选)(2024·岳阳模拟)如图所示为用a 、b 两种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获得的干涉图样,现让a 、b 两种光组成的复色光穿过平行玻璃砖或三棱镜时,光的传播路径与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AD )解析:因为单色光斜射入平行玻璃砖时的出射光线应平行于入射光线,故选项B 错误;依据干涉图样,a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所以a 光的波长较长,在同种介质中的折射率较小,故沿相同方向斜射入平行玻璃砖时a 光的侧移量小,选项A 正确;由于a 光的折射率小,临界角较大,则更不易发生全反射,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 7.(多选)关于波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DE ) A .当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B .光波从空气进入水中后,更简单发生衍射C .波源沿直线匀速靠近一静止接收者,则接收者接收到波信号的频率会比波源频率低D .不论机械波、电磁波,都满意v =λf ,式中三参量依次为波速、波长、频率E .电磁波具有偏振现象8.(多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CD )A .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重力和摆线拉力的合力B .照相机镜头采纳镀膜技术增加透射光,这是利用了光的薄膜干涉原理C .古代某寺庙里的磬常自鸣自响,属于声音的共振现象D .假如某一遥远星球离地球远去,那么地球上接收到该星球发出光的波长要变长E .不同波长的声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一样;不同频率的光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频率越高,波速越大[B 组·实力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B .只有发生共振时,受迫振动的频率才等于驱动力频率C .高速飞离地球的飞船中的宇航员认为地球上的时钟变慢D .鸣笛汽车驶近路人的过程中,路人听到的声波频率与该波源的频率相比减小 10.(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E ) A .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仅由介质本身所确定B .雨后路面上的油膜形成的彩色条纹是由光的干涉形成的C .杨氏双缝干涉试验中,当两缝间的距离以及挡板和屏的距离肯定时,红光干涉条纹的相邻条纹间距比蓝光干涉条纹的相邻条纹间距小D .光的偏振特征说明光是横波E .水中的气泡看起来特殊光明,是因为光从水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的原因11. 如图所示,市场上有种灯具俗称“冷光灯”,用它照耀物品时能使被照物品处产生的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缘由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一层薄膜(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退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以λ表示红外线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最小厚度应为( B )A.18λ B .14λ C.12λ D .λ12.如图所示,在同一匀称介质中有S 1和S 2两个波源,这两个波源的频率、振动方向均相同, 且振动的步调完全一样,S 1与S 2之间相距为4 m ,若S 1、S 2振动频率均为10 Hz ,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 m/s ,B 点为S 1和S 2连线的中点,今以B点为圆心,以R =BS 1为半径画圆. (1)该波的波长为多少?(2)在S 1、S 2连线之间(S 1和S 2两波源点除外)振动减弱的点有几个? (3)在该圆周上(S 1和S 2两波源点除外)共有几个振动加强的点?解析:(1)由公式λ=v f =1010m =1 m.(2)S 1、S 2之间恰好有4个波长,振动减弱点距两波源的距离之差Δr =λ2(2n +1),故当n =0、1、2、3时,Δr =12,32,52,72.由对称性可知B 点左右各4各点,一共8个点. (3)振动加强点距两波源距离之差Δr =nλ.当n =0、1、2、3,时,距离差值小于4个波长.依据对称性,在上半圆上共有7个,由对称可知下半圆上也有7个,故共有14个. 答案:(1)1 m (2)8个减弱点 (3)14个加强点。
2024高考物理相对论基础习题集及答案
2024高考物理相对论基础习题集及答案一、选择题1. 相对论的提出是基于下列哪个实验事实?A. 光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B. 物体的质量与速度无关C. 质量与能量的转化关系D. 质量对时间的影响2. 相对论中的洛伦兹变换用于描述什么?A.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 速度趋近于光速时的时间变化C. 光在不同参考系中的传播速度D. 物体速度相对于观察者的变化3.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下列哪个命题是正确的?A. 时间是绝对恒定的B. 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C.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恒定的D. 空间的长度会随时间变化4. 在相对论中,同时性是相对的概念,这意味着什么?A. 不同参考系中的事件发生时间可能不同B. 运动物体会比静止物体时间快C. 光的速度与参考系无关D. 远离观察者的物体速度越快5.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A. 能量与速度成反比B. 质量与能量之间存在等效关系C. 能量可以转化为质量D. 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二、填空题1.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基于对光速不变的观察而提出的。
2. 相对论中的洛伦兹变换可以描述运动物体的时空坐标变换。
3. 根据相对论,光的速度在任何参考系中都是恒定的。
4. 相对论中的同时性是相对的,不同参考系中的事件发生时间可能有差异。
5.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描述了质量与能量之间的等效关系。
三、解答题1. 请简要说明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物理理论,它主要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两个部分。
狭义相对论是基于光速不变原理提出的,它指出光的传播速度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都是恒定的。
根据狭义相对论,物体的质量会增加、长度会收缩、时间会变慢等效应将随着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而变得显著。
狭义相对论还引入了洛伦兹变换来描述时空坐标的变换。
广义相对论是在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建立在等效原理的基础上。
广义相对论认为,物体的引力与其所在区域的时空弯曲有关,而不仅仅是质量的作用。
高中物理相对论知识点汇总
高中物理相对论知识点汇总相对论是一门深奥而又重要的物理学分支,涉及到时间、空间、运动等方面的理论和实验。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相对论知识点通常属于较为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但却是建立在经典物理基础上的重要理论。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中涉及到的相对论知识点进行汇总和解读,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物理学科。
1. 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是相对论的最早形式,建立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理的基础上,主要研究运动的物体之间的相对性。
在狭义相对论中,最著名的是质能方程E=mc^2,其中E代表能量,m代表质量,c代表光速。
这个公式揭示了质量和能量之间的等价关系,即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反之亦然。
2. 相对论效应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时间和空间会发生相对论效应,即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扭曲会随着观察者相对速度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状态。
著名的双生子悖论就是相对论效应的一个经典例子,其中一个双生子在高速运动后回到地球时,发现自己的另一半已经年老,这展示了时间流逝的相对性。
3. 光速不变原理光速不变原理是狭义相对论的重要基础,即不论光源相对于观察者的运动速度如何,光速恒定不变。
这一原理改变了牛顿的经典物理观念,揭示了光速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
光速不变原理也是相对论原理的一部分,为后续的广义相对论奠定了基础。
4. 相对论的应用相对论不仅在理论物理学中有着重要地位,也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科学技术中。
GPS卫星导航系统就是基于相对论原理设计的,考虑到卫星运动速度较快和地球引力场的影响,GPS系统能够实现高精度和高稳定的导航定位。
相对论还可以解释核反应、宇宙演化等现象,对整个宇宙的理解和科学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总结:相对论作为物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为人类理解宇宙和改变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对论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物理学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相对论知识点的汇总和解读,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这一重要物理学科,为未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5年物理高考试题分类汇编
近5年物理高考试题分类汇编
本文将汇总整理近5年(2016-2020)物理高考试题的分类,以期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
考生可按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弱点攻克和提高。
以下是分类列表:
第一部分:力学
1.一维运动
2.二维运动
3.力的合成与分解
4.牛顿定律及应用
5.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6.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
7.万有引力与行星运动
第二部分:热学
1.温度
2.热量
3.热传递
4.热力学第一定律
5.热力学第二定律
6.热力学循环
第三部分:波动光学
1.近似理论
2.光的干涉
3.光的衍射
4.光的偏振
5.光的反射与折射
6.光的全反射
7.光的色散
8.光的衍射格与全息
第四部分:电学
1.静电场与电势
2.恒定电流
3.电阻与电功率
4.电容器
5.磁场力学
6.电磁感应与电磁波
7.电磁振荡
第五部分:现代物理
1.相对论
2.光量子说
3.原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4.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每个分类里面,题目数量相近。
题目难度也是相对平均的。
考生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分类练习。
此外,考生要熟练掌握公式推导和公式的应用,掌握一定的物理思维方法,分析问题时要讲究逻辑,尽量做到严密的推理。
以上是本文的物理分类汇编。
良好的复习方式是有效提高成绩的重要保证,深入分类复习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成绩,还可以提高应对变形题和摆脱往年重复题的实力。
祝愿各位考生,早日成功迎来自己喜欢的高校!。
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第十七章 相对论
第十七章 相对论
2009江苏⑴如图甲所示,强强乘坐速度为0.9c (c 为光速)的宇宙飞船追赶正前方的壮壮,壮壮的飞行速度为0.5c ,强强向壮壮发出一束光进行联络,则壮壮观测到该光束的传播速
度为 。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 )0.4c (B )0.5c
(C )0.9c (D )1.0c
(2011江苏第12题B3-4)
(1)如图所示,沿平直铁路线有间距相等的三座铁塔A 、B
和C 。
假想有一列车沿AC 方向以接近光速行驶,当
铁塔B 发出一个闪光,列车上的观测者测得A 、C 两
铁塔被照亮的顺序是
(A)同时被照亮
(B)A 先被照亮
(C)C 先被照亮
(D)无法判断
2013江苏12B2(2)如题12B-2图所示,两艘飞船A 、B 沿同一直线同向飞行,相对地面的速度均为v (v 接近光速c )。
地面上测得它们相距为L ,则A 测
得两飞船间的距离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L 。
当B 向A 发出一光信号,A 测得该信号的速度为___▲____。
强强
壮壮
光束
甲。
2024全国高考真题物理汇编:光章节综合
2024全国高考真题物理汇编光章节综合一、单选题1.(2024海南高考真题)一正三角形OPQ 玻璃砖,某束光线垂直火OP 射入,恰好在PQ 界面发生全反射,则玻璃砖的折射率()ABC D .22.(2024浙江高考真题)如图为水流导光实验,出水口受激光照射,下面桶中的水被照亮,则()A .激光在水和空气中速度相同B .激光在水流中有全反射现象C .水在空中做匀速率曲线运动D .水在水平方向做匀加速运动3.(2024江苏高考真题)用立体影院的特殊眼镜去观看手机液晶屏幕,左镜片明亮,右镜片暗,现在将手机屏幕旋转90度,会观察到()A .两镜片都变亮B .两镜片都变暗C .两镜片没有任何变化D .左镜片变暗,右镜片变亮4.(2024江苏高考真题)现有一光线以相同的入射角θ,打在不同浓度NaCl 的两杯溶液中,折射光线如图所示(β1<β2),已知折射率随浓度增大而变大。
则()A .甲折射率大B .甲浓度小C .甲速度大D.甲临界角大5.(2024辽宁高考真题)某同学自制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纸板上割出一条窄缝,于窄缝中央沿缝方向固定一根拉直的头发丝形成双缝,将该纸板与墙面平行放置,如图所示。
用绿色激光照双缝,能在墙面上观察到干涉条纹。
下列做法可以使相邻两条亮纹中央间距变小的是()A.换用更粗的头发丝B.换用红色激光照双缝C.增大纸板与墙面的距离D.减小光源与纸板的距离6.(2024山东高考真题)检测球形滚珠直径是否合格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标准滚珠a与待测滚珠b、c放置在两块平板玻璃之间,用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平板玻璃,形成如图乙所示的干涉条纹。
若待测滚珠与标准滚珠的直径相等为合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滚珠b、c均合格B.滚珠b、c均不合格C.滚珠b合格,滚珠c不合格D.滚珠b不合格,滚珠c合格7.(2024广东高考真题)如图所示,红绿两束单色光,同时从空气中沿同一路径以 角从MN面射入某长方体透明均匀介质。
2024版《5年高考3年模拟》B版 专题16 光学、 电磁波和相对论 新高考版 训练册(含答案)
专题十六光学、电磁波和相对论五年高考基础题组1.(2022北京,2,3分)下列现象能说明光是横波的是()A.光的衍射现象B.光的折射现象C.光的偏振现象D.光的干涉现象答案C2.(2022浙江6月选考,8,3分)如图所示,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演示了水球光学实验,在失重环境下,往大水球中央注入空气,形成了一个空气泡,气泡看起来很明亮,其主要原因是()A.气泡表面有折射没有全反射B.光射入气泡衍射形成“亮斑”C.气泡表面有折射和全反射D.光射入气泡干涉形成“亮纹”答案C3.(2020北京,1,3分)以下现象不属于干涉的是()A.白光经过杨氏双缝得到彩色图样B.白光照射肥皂膜呈现彩色图样C.白光经过三棱镜得到彩色图样D.白光照射水面油膜呈现彩色图样答案C4.(2021福建,5,6分)(多选)以声波作为信息载体的水声通信是水下长距离通信的主要手段。
2020年11月10日,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创造了10909米深潜纪录。
此次深潜作业利用了水声通信和电磁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进行指令传输或数据交换,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奋斗者”号与“探索一号”通信的信息载体属于横波B.“奋斗者”号与“沧海”号通信的信息载体属于横波C.“探索一号”与通信卫星的实时通信可以通过机械波实现D.“探索一号”与“探索二号”的通信过程也是能量传播的过程答案BD5.(2023山东,5,3分)如图所示为一种干涉热膨胀仪原理图。
G为标准石英环,C为待测柱形样品,C的上表面与上方标准平面石英板之间存在劈形空气层。
用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上方石英板,会形成干涉条纹。
已知C的膨胀系数小于G的膨胀系数,当温度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劈形空气层的厚度变大,条纹向左移动B.劈形空气层的厚度变小,条纹向左移动C.劈形空气层的厚度变大,条纹向右移动D.劈形空气层的厚度变小,条纹向右移动答案A6.[2022广东,16(2),6分]一个水平放置的圆柱形罐体内装了一半的透明液体,液体上方是空气,其截面如图所示。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相对论简介分类汇编(3)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相对论简介分类汇编(3)一、选择题1.在以光速c前进的特殊“列车”上向前发射一束光,在地面上的观察者看来这束光的速度是()A.0B.c C.2c D.c-2.如图所示,地面上A、B两处的中点处有一点光源S,甲观察者站在光源旁,乙观察者乘坐速度为v(接近光速)的光火箭沿AB方向飞行.两观察者身边各有一只事先在地面校准了的相同的时钟.下列对相关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甲测得的AB间的距离大于乙测得的AB间的距离B.甲认为飞船中的钟变慢了,乙认为甲身边的钟变快了C.甲测得光速为c,乙测得的光速为c-vD.当光源S发生一次闪光后,甲认为A、B两处同时接收到闪光,乙则认为A先接收到闪光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核裂变与核聚变都伴有质量亏损,亏损的质量转化成能量B.β射线和光电效应中逸出的电子都是原子核衰变产生的C.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D.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不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4.关于科学家在物理学上做出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申磁感应现象B.爱因斯坦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D.开普勒提出了狭义相对论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B.光的干涉和衍射说明光是横波C.铁路、民航等安检口使用红外线对行李内物品进行检测D.狭义相对论指出,物理规律对所有惯性参考系都一样6.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爱因斯坦提出:在一切惯性参照系中,测量到的真空中的光速c都一样C.开普勒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D.由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可知,质量就是能量,质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转化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简谐运动的单摆,其振动能量与振幅和摆球质量无关B.泊松亮斑是光的干涉现象,全息照相利用了激光的衍射原理C.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都是随物体与观察者的相对运动状态而改变的D.高级照相机镜头在阳光下呈现淡紫色是光的偏振现象8.关于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中是物体以光速运动的动能B.是物体的核能C.是物体各种形式能的总和D.是在核反应中,亏损的质量和能量的对应关系9.如图所示是黑洞的示意图,黑洞是质量非常大的天体,由于质量很大,引起了其周围的时空弯曲,从地球上观察,我们看到漆黑一片。
2020版《6年高考4年模拟》:光学
【物理精品】2014版《6年高考4年模拟》光学第一部分六年高考荟萃2013年高考题1. (2013高考福建理综第14题)一束由红、紫两色组成的复色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三棱镜。
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复色光经三棱镜分离成两束单色光的是答案:B解析:复色光在界面折射就分成两束光,且紫光由于折射率较大,偏折较多,能正确表示该复色光经三棱镜分离成两束单色光的是图B。
2.(2013高考上海物理第3题)白光通过双缝后产生的干涉条纹是彩色的,其原因是不同色光的(A)传播速度不同(B)强度不同(C)振动方向不同(D)频率不同答案:D解析:白光通过双缝后产生的干涉条纹是彩色的,其原因是不同色光的频率不同。
3.(2013高考天津理综物理第8题)固定的半圆形玻璃砖的横截面如图.O点为圆心,OO’为直径MN的垂线。
足够大的光屏PQ紧靠玻璃砖右侧且垂直于MN.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O点,入射光线与OO’夹角θ较小时,光屏NQ区城出现两个光斑。
·逐渐增大θ角.当θ=α时,光屏NQ区城A光的光斑消失,继续增大θ角,当θ=β时,光屏NQ区域B光的光斑消失,则A.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大B. A光在玻璃砖中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C.α<θ<β时,光屏上只有1个光斑D.β<θ<π/2时,光屏上只有1个光斑答案:AD解析:入射光线与OO’夹角θ较小时,在O点从MN射出的折射光色散为A、B两种单色光,射到光屏上,光屏NQ区城出现两个光斑。
·逐渐增大θ角.当θ=α时,光屏NQ区城A 光的光斑消失,说明A光的临界角等于α。
当θ=β时,光屏NQ区域B光的光斑消失,说明A光的临界角等于β。
由sinC=1/n可知,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大,选项A 正确。
由n=c/v可知A光在玻璃砖中传播速度比B光的小,选项B错误。
α<θ<β时,A 光发生全反射,光屏上只有1个光斑,选项C正确。
高三物理 《6年高考4年模拟》 热光学
质对市爱慕阳光实验学校19 热光学2005—高考题 一、选择题:1. 2021·物理·28用DIS 研究一质量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关系的装置如图Ⅰ所示,步骤如下:①把注射器活塞移至注射器中间位置,将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逐一链接;②移动活塞,记录注射器的刻度值V ,同时记录对的由计算机显示的气体压强值P ;③用1/V P -图像处理数据,得出如图2所示图线,〔1〕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变,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2〕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和_____; 〔3〕如果操作标准正确,但如下图的1/V P -图线不过原点,那么0v 代表_____。
【解析】〔1〕用润滑油凃活塞 〔2〕慢慢抽动活塞,活塞导热。
〔3〕体积读书值比实际值大0V 。
根据0()P V V C +=,C 为值,那么0CV V P=-。
2.〔08物理〕以下中,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一面的有 答案:AB3.〔08物理〕用如下图的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预现象.图〔a 〕是燃的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图〔b 〕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线圈.将金属线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观察到的现象是〔A 〕当金属线圈旋转30°时,干预条纹同方向旋转30° 〔B 〕当金属线圈旋转45°时,干预条纹同方向旋转90° 〔C 〕当金属线圈旋转60°时,干预条纹同方向旋转30° 〔D 〕干预条纹保持不变 答案:D4.〔07物理〕为焦耳装置简图,用绝热性良好的材料将容器包好.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里的水,引起水温升高.关于这个,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这个装置可测热功当量B.做功增加了水的热量C.做功增加了水的内能D.功和热量是完全价的,无区别解析 可通过重力做功与水温升高吸收的热量,测热功当量,做功增加了水的内能,而热量只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量度,所以做功与热量是不同的.答案 AC5.〔07物理〕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 )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的做无规那么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那么性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先减小后增大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高&考%资(源#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它元素[解析]分子间作用力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假设r<r0时,随分子间距离r 的增大,分子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假设r>r0时,随分子间距离r的增大,分子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故B项说法是错误的.答案 B6.〔07物理〕光的偏振现象说是横波.以下现象中不能..反映光的偏振特性的是( )A.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透射光的强度发生变化B.一束自然光入射到两种介质的面上,当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时,反射光是偏振光C.日落时分,拍摄水面下的景物,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偏振滤光片可以使景像更清D.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彩色条纹[解析]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着某个特方向振动的光是偏振光,A、B选项反映了光的偏振特性,C是偏振现象的用,D是光的衍射现象.答案 D7.〔07理综〕为估算池中睡莲叶面承受雨滴撞击产生的平均压强,小明在雨天将一圆柱形水杯置于露台,测得1小时内杯中水位上升了45mm.查询得知,当时雨滴竖直下落速度约为12m/s.据此估算该压强约为(设雨滴撞击睡莲后无反弹,不计雨滴重力,雨水的密度为1×103kg/m3)Pa B.0.54 Pa C. Pa D. Pa[解析]设圆柱形水杯的横截面积为S,那么水杯中水的质量为m=ρV=103×45×10-3S=45S,由动量理可得:Ft=mv,而p=SF,所以p=stm v=36001245⨯⨯SS Pa=0.15Pa.答案 A8.〔061理综〕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预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A.将屏移近双缝,干预条纹间距变窄B.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的,干预条纹间距变宽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预条纹间距变宽D.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预条纹间距变窄E.去掉滤光片后,干预现象消失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答案:ABD9.〔06物理〕用隔板将一绝热容器隔成A和B两,A中盛有一质量的理想气体,B 为真空〔如图①〕,现把隔板抽去,A中的气体自动充满整个容器〔如图②〕,这个过程称为气体的自由膨胀,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自由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只做向运动B.自由膨胀前后,气体的压强不变C.自由膨胀前后,气体的温度不变D.容器中的气体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能自动回到A[解析]气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那么运动,故A错;自由膨胀后,气体对外做功W=0,容器绝热,其热传递能量Q=0,由热力学律可知,其内能不变,气体温度不变,但由于膨胀体积变大,故压强减小,所以B错,C对;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故D错.答案 C二、非选择题:10.〔08物理〕(1)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缸中的气体做功为2.0×105 J,同时气体的内能增加了×l05 J.试问:此压缩过程中,气体(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于 J.(2)假设一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按以下图所示的三种不同过程变化,其中表示压变化的是 (填“A〞、“B〞或“C〞),该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设想将1 g水均匀分布在地球外表上,估算1 cm2的外表上有多少个水分子?(1 mol 水的质量为18 g,地球的外表积约为5×1014 m2,结果保存一位有效数字)答案〔1〕放出 5×104〔2〕 C 增加〔3〕7×10311.〔08物理〕如下图,用导线将验电器与洁净锌板连接,触摸锌板使验电器指示归零.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发生明显偏转,接着用毛皮摩擦过的橡棒接触锌板,发现验电器指针张角减小,此现象说明锌板带电〔选填“正〞或“负〞〕;假设改用红外线重复以上,结果发现验电器指针根本不会发生偏转,说明金属锌的极限频率_ __红外线的频率〔选填“大于〞或“小于〞〕.答案:正大于12.〔07物理〕(1)放射性物质21084Pb和6027Co的核衰变方程分别为:21084Po→20682Pb+X16027Co→6028Ni+X2方程中的X1代表的是 ,X2代表的是 .(2)如下图,铅盒内装有能释放α、β和γ射线的放射性物质,在靠近铅盒的顶部加上电场E或磁场B,在图(a)、 (b)中分别画出射线运动轨迹的示意图.(在所画轨迹上须标明是α、β和γ中的哪种射线)(3)带电粒子的荷质比mq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探究电场和磁场对电子运动轨迹的影响,以求得电子的荷质比,装置如下图.①他们的主要步骤如下:A.首先在两极板M1M2之间不加任何电场、磁场,开启阴极射线管电源,发射的电子束从两极板通过,在荧屏的心处观察到一个亮点;B.在M1M2两极板间加适宜的电场:加极性如下图的电压,并逐步调节增大,使荧屏上的亮点逐渐向荧屏下方偏移,直到荧屏上恰好看不见亮点为止,记下此时外加电压为U.请问本步骤的目的是什么?C.保持步骤B中的电压U不变,对M1M2区域加一个大小、方向适宜的磁场B,使荧屏心处重现亮点,试问外加磁场的方向如何?②根据上述步骤 ,同学们正确地推算出电子的荷质比与外加电场\,磁场及其他相关量的关系为22dBUmq=.一位同学说,这说明电子的荷质比大小将由外加电压决,外加电压越大那么电子的荷质比越大,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解析 (1)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1代表的是42He(或α粒子),X2代表的是01-e(或β粒子)(2)其轨迹如以下图所示(曲率半径不作要求,每种射线可只画一条轨迹)(3)①B 步骤的目的是使电子刚好落在正极板的近荧屏端边缘,利用量表达q/m.C 步骤中要使亮点出现在荧屏中心,使电子受到的电场力与洛伦兹力相平衡,故由左手那么可判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垂直电场方向向外).②他的说法不正确,电子的荷质比是由电子本身决的,是电子的固有参数,与外加电压无关.答案 (1)42He(或α粒子)01-e(或β粒子) (2)(3)见解析13.〔07物理〕一量的理想气体与两种实际气体Ⅰ、Ⅱ在大气压下做压变化时的V-T 关系如下图,图中2100=''--'V V V V .用三份上述理想气体作为测温物质制成三个相同的温度计,然后将其中两个温度计中的理想气体分别换成上述实际气体Ⅰ、Ⅱ.在大气压下,当环境温度为T 0时,三个温度计的示数各不相同,如下图,温度计(ⅱ)中的测温物质为实际气体 (图中活塞质量忽略不计);假设此时温度计(ⅱ)和(ⅲ)的示数分别为21℃和24℃,那么此时温度计(ⅰ)的示数为 ℃;可见用实际气体作为测温物质时,会产生误差.为减小在T 1~T 2范围内的测量误差,现针对T 0进行修正,制成如下图的复合气体温度计,图中无摩擦导热活塞将容器分成两,在温度为T 1时分别装入适量气体Ⅰ和Ⅱ,那么两种气体体积之比V Ⅰ∶V Ⅱ为 .解析 从V —T 图象可看出,温度为T1时,气体的体积相同;温度为T0时,Ⅱ的体积最小,所以温度计(ⅱ)中的测温物质为实际气体Ⅱ,在温度为T0时,T ⅱ=21℃,T ⅲ=24℃,由于21ii 00iii 00=--=''--'T T T T V V V V ,代入数据得T0=23℃.对T0校正,在温度T1时装入的气体体积比为2∶1.答案 Ⅱ 23 2∶114.〔062理综〕一块玻璃砖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外表,其中一个外表是镀银的〔光线不能通过此外表〕.现要测此玻璃的折射率,给的器材还有:白纸、铅笔、大头针4枚〔P 1、P 2、P 3、P 4〕、带有刻度的直角三角板、量角器.时,先将玻璃砖放到白纸上,使上述两个相互平行的外表与纸面垂直.在纸面上画出直线aa ′和bb ′, aa ′表示镀银的玻璃外表,bb ′表示另一外表,如图6所示.然后,在白纸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 1、P 2〔位置如图〕.用P 1、P 2的连线表示入射光线.ⅰ.为了测量折射率,如何正确使用大头针P 3、P 4?试在题图中标出P 3、P 4的位置.ⅱ.然后,移去玻璃砖与大头针.试在题图中通过作图的方法标出光线从空气到玻璃中的入射角θ1与折射角θ2.简要写出作图步骤.ⅲ.写出用θ1、θ2表示的折射率公式为n= .解析:ⅰ:在bb ′一侧观察P1、P2〔经bb ′折射、aa ′反射,再经bb ′折射〕的像,在适当的位置插上P3,使得P3与P1、P2的像在一条直线上,即让P3挡住P1、P2的像;再插上P4,让它挡住P2〔或P1〕的像和P3,P3、P4的位置如下图.ⅱ.①过P1、P2作直线与bb ′交于O ;②过P3、P4作直线与bb ′交于O ′;③利用刻度尺找到OO ′的中点M ;④过O 点作bb ′的垂线CD,过M 点作bb ′的垂线与aa ′相交于N,如下图,连接ON ;⑤∠P1OD=θ1,∠CON=θ2ⅲ.由折射率的义可得n=21sin sin θθ答案 见解析15.〔06物理〕利用光电管产生光电流的电路如图3所示,电源的正极接在 端(填“a 〞或“b 〞);假设电流表读数为8μA,那么每秒从光电管阴极发射的光电子至少是个(电子电量为1.6×10-19C).解析 光电管产生的电子,经电场加速打到阳极,故a 端接电源的正极.由电流强度的义,电路中每秒通过的电量Q=It,所以,每秒从光电管阴极发射的光电子数至少是:n=eIt e Q ==5×1013个.答案 a 5×101316.〔06物理〕为了测试某种平安阀在外界环境为一个大气压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内部压强,某同学自行设计制作了一个简易测试装置,该装置是一个装有电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的可密闭容器.测试过程可分为如下操作步骤:a.记录密闭容器内空气的初始温度t 1;b.当平安阀开始漏气时,记录容器内空气的温度t 2;c.用电加热器加热容器内的空气;d.将待测平安阀安装在容器盖上;e.盖紧装有平安阀的容器盖,将一量空气密闭在容器内.(1)将每一步骤前的字母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 .(2)假设测得的温度分别为t 1=27℃,t 2=87℃,大气压强为1.0×105Pa,那么测试结果是:这个平安阀能承受的最大内部压强是 .解析 (1)将平安阀安装在容器盖上,然后密封空气,记录其初始温度t1,然后加热密封空气,待漏气时记录容器内空气温度t2,故正确操作顺序为deacb.(2)T1=300K,T2=360K,p0=1.0×105Pa,由于密封空气的体积不变,由查理理可得:210T P T p =,p=120T T P =300360100.15⨯⨯Pa=×105Pa.答案 (1)deacb (2)×105Pa17.〔06物理〕在用插针法测玻璃砖折射率的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 ′、bb ′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①、②和③所示,其中甲、丙两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它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a ′、bb ′为界面画光路图,那么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解析 〔2〕用图①测折射率时,玻璃中折射光线偏折大了,所以折射角增大,折射率减小;用图②测折射率时,只要操作正确,与玻璃砖形状无关;用图③测折射率时,无法确折射光线偏折的大小,所以测得的折射率可大、可小、可不变.答案〔2〕偏小不变可能偏大、可能偏小、可能不变18.〔05理综〕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透红光的滤光片E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图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预装置,用来测量红光的波长.(1)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为C、、A. (2)本的步骤有:①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轴线把屏照亮;②按合理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③用米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④用测量头(其读数方法同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条亮纹间的距离.在操作步骤②时还注意和 .(3)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乙中手轮上的示数 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Δx为mm.(4)双缝间距d为2.0×10-4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为0.700m,由计算式λ= ,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 nm.答案 (1)E、D、B (2)单缝和双缝间距5~10cm 使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3)170 10(4)ldΔx ×102解析 (1)滤光片E是从白光中选出单色红光,单缝屏是获取线光源,双缝屏是获得相干光源,最后成像在毛玻璃屏上.所以排列顺序为:C、E、D、B、A.(2)在操作步骤②时注意的事项有:放置单缝、双缝时,必须使缝平行;单缝、双缝间距离大约为5~10cm;要保证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3)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该:先读整数刻度,然后看半刻度是否露出,最后看可动刻度,读数为13.870mm,甲图读数为2.320mm,所以相邻条纹间距Δx=5320.2870.13-mm=2.310mm.(4)由条纹间距公式Δx=dlλ,得:λ=lxd∆,代入数值得:λ=×10-7m=×102nm 19.〔05物理B〕(1)如下图,在“用双缝干预测光的波长〞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①光源、②、③、④、⑤遮光筒、⑥光屏.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可采取或的方法。
2025届高中物理一轮复习一课一练(五十五) 光的波动性 电磁波 相对论(含解析)
一课一练(五十五) 光的波动性 电磁波 相对论[基础训练]1.(2024·江苏淮安模拟)如图所示是蓝色大闪蝶,在阳光下可以看到其翅膀灿烂闪烁.蓝色大闪蝶的翅膀表面有凸起的翅脊,这些翅脊有一串类似台阶的结构.光照射翅脊上“台阶结构”的典型光路如图所示,则( )A .翅膀灿烂闪烁是光的干涉现象B .翅膀灿烂闪烁是光的色散现象C .翅膀灿烂闪烁是光的全反射现象D .光在空气中的波长约是在翅脊中波长的232.(2023·江苏卷)用某种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图甲所示,改变双缝间的距离后,干涉条纹如图乙所示,图中虚线是亮纹中心的位置.则双缝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 )A .13倍B .12倍C .2倍D .3倍3.(2024·山东威海期末)如图所示,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可用于检查工件表面的平整度.某次检测发现待检测工件表面某处发生凹陷,从上向下可以观察到的干涉条纹是( )4.国产新能源汽车安装了防撞预警安全系统.如图所示,其配备的雷达会发射毫米级电磁波(毫米波),并对前车反射的毫米波进行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毫米波是由于原子核受到激发而产生的B.毫米波由空气进入水中时传播速度会变小C.毫米波遇到前车时会发生明显衍射现象D.毫米波不能发生偏振现象5.(多选)如图甲所示,在一块平板玻璃上放置一平凸薄透镜,在两者之间形成厚度不均匀的空气膜,让一束单一波长的光垂直入射到该装置上,结果在上方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同心内疏外密的圆环状干涉条纹,称为牛顿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干涉现象是由凸透镜下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B.干涉现象是由凸透镜上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C.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不是均匀变化的D.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是均匀变化的6.(2024·河北阶段检测)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这些信息都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的.关于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的磁场一定能产生电磁波B.磁场一定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C.不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不均匀变化的电场D.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理论:光是电磁波7.(2024·江苏南京六校调研)在LC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且电流正在减小,则该时刻( )A.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下极板带正电B.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正在减小C.电场能正在向磁场能转化D.电容器正在放电8.(1)干涉条纹除了可以通过双缝干涉观察到外,把一个凸透镜压在一块平面玻璃上,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其中R为凸透镜的曲率半径),从上往下看凸透镜,也可以观察到由干涉造成如图乙所示的环状条纹,这些条纹叫作牛顿环.如果改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照射,观察到的圆环半径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换一个表面曲率半径更大的凸透镜,观察到的圆环半径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采用波长为690 nm的红色激光作为单色入射光,牛顿环的两条相邻亮条纹位置所对应的空气膜的厚度差约为________.A.345 nm B.690 nmC.几微米D.几毫米[能力提升]9.如图甲所示为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为用该装置实验时得到的A、B两种单色光的干涉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光是蓝光,则B光可能是红光B.若双缝到P点的距离差为0.75 μm,用频率ν=6×1014 Hz的光做实验,则P处为亮条纹C.测量过程中,把B光干涉条纹的亮条纹少数一个,会导致波长测量值偏大D.用B光做实验时,若把双缝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光屏上的O点为亮条纹10.甲、乙两竖直方向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 )A.磁场甲能够产生匀强电场B.磁场乙能够产生匀强电场C.磁场乙的磁感应强度最大时产生的电场最强D.磁场乙的磁感应强度为零时产生的电场最强11.如图甲所示,某实验小组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双缝间距d=0.4 mm,双缝到光屏间的距离l=0.5 m,实验时,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发光,调整光路,使得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1)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组同学可________.A .将单缝向双缝靠近B .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C .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D .使用间距更大的双缝(2)正确操作后,该组同学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的干涉条纹如图乙所示,分划板在图中A 、B 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在图丙(a)(b)中所给出,则分划板在图中A 、B 位置时由游标卡尺读数求得相邻两条纹间距Δx =________mm.(3)该单色光的波长λ=________m.答案及解析1.解析:翅膀灿烂闪烁是光的薄膜干涉现象,A 正确,B 、C 错误;λ空气λ翅脊=v 空气T v 翅脊T =c c n=n =32,D 错误.答案:A2. 解析:根据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与波长关系有Δx =L d λ,由题图知Δx 乙=2Δx 甲,则d 乙=12d 甲.故选B .答案:B3.解析: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同一条纹处空气膜的厚度相同,故亮、暗条纹均垂直于MN 方向;某处发生凹陷,则该处的空气膜厚度与后面的空气膜厚度相同,即该处条纹与后面条纹相同,B 正确.答案:B4. 解析:毫米波属于无线电波,由电磁振荡产生,A 错误;由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与折射率n 的关系可知v =c n,又水的折射率(相对空气)大于1,故毫米波由空气进入水中时传播速度会变小,B 正确;汽车大小远大于毫米波的波长,故毫米波遇到前车时不会发生明显衍射现象,C 错误;毫米波属于电磁波,是横波,可以发生偏振现象,D 错误.答案:B5. 答案:AC6. 解析: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磁场周围能产生电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电场,不会产生电磁波,故A 错误;稳定的磁场在其周围不产生电场,故B 错误;不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磁场有可能是均匀变化的,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电场,故C 错误;麦克斯韦推算出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提出了光的电磁理论:光是电磁波,故D 正确.答案:D7. 解析:在振荡电路中,当电容器充电时,电流减小,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增大,此时,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根据题中电流的方向可以判断,此时电容器在充电,电容器上极板应该带负电,下极板带正电,故A 正确,C 、D错误;由C =Q U可得Q =CU ,结合上述分析可得,电容器电荷量增大,两极板间的电压也增大,故B 错误.答案:A8. 解析:(1)当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是亮条纹,当光程差为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时是暗条纹;用波长更长的光照射,则出现亮条纹的这一厚度需远离中心,则圆环的半径变大;换一个表面曲率半径更大的凸透镜,出现亮条纹的这一厚度偏移中心,知圆环的半径变大.(2)由题意知相邻亮条纹对应的空气层的厚度差为半个波长,故为345 nm ,故选项A 正确,B 、C 、D 错误.答案:(1)变大 变大 (2)A[能力提升]9. 解析:由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x =l dλ可知,红光比蓝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故A 错误;频率ν=6×1014 Hz 的光的波长λ=c ν=3×1086×1014 m =0.5×10-6 m =0.5 μm ,而双缝到P 点的距离差为0.75 μm =1.5λ,故P 处为暗条纹,B 错误;在测量过程中,若把B 光干涉条纹的亮条纹少数一个,则条纹间距测量值偏大,结合Δx =l dλ可知,会导致波长测量值偏大,C 正确;用B 光做实验时,若把双缝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生干涉的相干光到O 点的光程差不再为零,故O 点不一定是亮条纹,D 错误.答案:C10. 解析:均匀变化的磁场能产生恒定的电场,但不是匀强电场,A 错误;周期性变化的磁场能产生同频率周期性变化的电场,B 错误;对于磁场乙,当B =0时,磁感应强度变化率最大,此时产生的电场最强,C 错误,D 正确.答案:D11.解析:(1)双缝干涉实验中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Δx =l dλ,要增加观察到的条纹个数,可减小l ,减小λ,或者增大d ,D 正确.(2)A 位置的读数为11.1 mm ,B 位置的读数为15.6 mm ,相邻两条纹间距Δx =4.56mm =0.75 mm.(3)根据相邻亮条纹间距离公式Δx =l d λ,可得λ=d ·Δx l=6×10-7 m.答案:(1)D (2)0.75 (3)6×10-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6年高考4年模拟:光 学第一部分 六年高考题荟萃2010年高考新题1.2010·重庆·20如题20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折射率为2的玻璃柱体,其横截而是圆心角为90o,、半径为R 的扇形OAB 、一束平行光平行于横截面,以45o 入射角射到OA 上,OB 不透光,若考虑首次入射到圆弧 AB 上的光,则 AB 上有光透出的部分的弧长为A. 1/6 πRB. 1/4πRC. .1/3 πRD. 5/12 πR【答案】B【解析】根据折射定律,r sin 45sin 2︒=可得光进入玻璃后光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过O 的光线垂直入射到AB 界面上点C 射出,C 到B 之间没有光线射出;越接近A 的光线入射到AB 界面上时的入射角越大,发生全反射的可能性越大,根据临界角公式21sin =C 得临界角为45°,如果AB 界面上的临界点为D ,此光线在AO 界面上点E 入射,在三角形ODE 中可求得OD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80°-(120°+45°)=15°,所以A 到D 之间没有光线射出。
由此可得没有光线射出的圆弧对应圆心角为90°-(30°+15°)=45°,为1/4πR 。
2.2010·全国卷Ⅰ·20某人手持边长为6cm 的正方形平面镜测量身后一棵树的高度。
测量时保持镜面与地面垂直,镜子与眼睛的距离为0.4m 。
在某位置时,他在镜中恰好能够看到整棵树的像;然后他向前走了6.0 m ,发现用这个镜子长度的5/6就能看到整棵树的像,这棵树的高度约为A .5.5mB .5.0mC .4.5mD .4.0m【答案】B树的0.4m 0.4m 6cm 眼睛距镜的距离眼睛距镜的距离树到镜的距离镜高树高+=,即0.4m 0.4m.06m 0+=L H。
人离树越远,视野越大,看到树所需镜面越小,同理有0.4m 6m 0.4m .05m 0++=L H ,以上两式解得L =29.6m ,H =4.5m 。
【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平面镜的反射成像,能够正确转化为三角形求解3. 2010·全国卷Ⅱ·20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1和2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玻璃板后,其光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色光1的波长小于单色光2的波长B.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2 的传播速度C.单色光1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小于单色光2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D.单色光1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单色光2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4.2010·北京·14对于红、黄、绿、蓝四种单色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在相同介质中,绿光的折射率最大B.红光的频率最高C.在相同介质中,蓝光的波长最短D.黄光光子的能量最小【答案】C【解析】红、黄、绿、蓝四种单色光的频率依次增大,光从真空进入介质频率不变,B 错。
由色散现象同一介质对频率大的光有大的折射率,A 错。
频率大的光在真空中和介质中的波长都小,蓝光的波长最短,C 正确。
频率大,光子能量大,D 错。
5.2010·江苏物理·12(B)(1)激光具有相干性好,平行度好、亮度高等特点,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面关于激光的叙述正确的是(A )激光是纵波[来源:高考资源网ZXXK](B )频率相同的激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波长相同(C )两束频率不同的激光能产生干涉现象(D )利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可以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2)如图甲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激光的波长为5.30×710-m,屏上P 点距双缝1s 和2s 的路程差为7.95×710-m.则在这里出现的应是 (选填“明条纹”或“暗条纹”)。
现改用波长为6.30×710-m 的激光进行上述实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屏上的条纹间距将 (选填“变宽”、“变窄”、或“不变”。
(3)如图乙所示,一束激光从O 点由空气射入厚度均匀的介质,经下表面反射后,从上面的A 点射出。
已知入射角为i ,A 与O 相距l,介质的折射率为n,试求介质的厚度d.答案:6. 2010·新课标·33(1)如图,一个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ABC ,A ∠为直角.此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BC 边的方向射到AB 边,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AC 边上,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_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 2B 、32 D 答案:A 解析:根据折射率定义有,2sin 1sin ∠=∠n ,13sin =∠n ,已知∠1=450∠2+∠3=900,解得:n=27.2010·海南物理·18(1)一光线以很小的入射角i 射入一厚度为d 、折射率为n 的平板玻璃,求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距离(θ很小时.sin ,cos 1θθθ==) 【答案】(1)n d in -【解析】如图,设光线以很小的入射角i 入射到平板玻璃表面上的A 点,折射角为γ,从平板玻璃另一表面上的B 点射出。
设AC 为入射光线的延长线。
由折射定律和几何关系可知,它与出射光线平行。
过B 点作B D A C ⊥,交A C 于D 点,则B D 的长度就是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距离,由折射定律得sin sin i nγ=① 由几何关系得 BAD i γ∠=-② cos dAB γ= ③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距离为sin()B D A B i γ=- ④当入射角i 很小时,有sin ,sin ,sin(),cos 1i i i i γγγγγ==-=-=由此及①②③④式得 (1)n dB D in -= ⑤2009年高考题1.(09·全国卷Ⅰ·15) 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离左镜4m ,右镜8m ,如图所示,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物体的距离是( B )A .24m B .32mC .40mD .48m解析: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从右向左在左镜中的第一个像是物体的像距离物体8cm,第二个像是物体在右镜所成像的像,第3个像是第一个像在右镜中的像在左镜中的像距离物体为32cm.2.(09·全国卷Ⅱ·21)一玻璃砖横截面如图所示,其中ABC 为直角三角形(AC边末画出),AB 为直角边∠ABC=45°;ADC 为一圆弧,其圆心在BC 边的中点。
此玻璃的折射率为1.5。
P 为一贴近玻璃砖放置的、与AB 垂直的光屏。
若一束宽度与AB 边长度相等的平行光从AB 边垂直射入玻璃砖,则 ( BD )A. 从BC 边折射出束宽度与BC 边长度相等的平行光B. 屏上有一亮区,其宽度小于AB 边的长度C. 屏上有一亮区,其宽度等于AC 边的长度D. 当屏向远离玻璃砖的方向平行移动时,屏上亮区先逐渐变小然后逐渐变大解析: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宽为AB 的平行光进入到玻璃中直接射到BC 面,入射角为45o >临界角5.11arcsin =θ,所以在BC 面上发生全反射仍然以宽度大小为AB 长度的竖直向下的平行光射到AC 圆弧面上.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到在屏上的亮区宽度小于AB 的长度,B 对.D 正确。
3.(09·上海物理·6)光电效应的实验结论是:对于某种金属 ( AD )A .无论光强多强,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B .无论光的频率多低,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就能产生光电效应C .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强度越弱,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小D .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解析:每种金属都有它的极限频率0ν,只有入射光子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0ν时,才会发生光电效应,且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则产生的光子数越多,光电流越强;由光电效应方程0k E h W h h ννν=-=-,可知入射光子的频率越大,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越大,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所以AD 正确。
4.(09·上海物理·10)如图为双缝干涉的实验示意图,若要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大可改用长更___________(填长、短)的单色光,或是使双缝与光屏间的距离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
答案:长,增大。
解析:依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规律Lx d λ∆= ,可知要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大,需要改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应将增大双缝与屏之间的距离L 。
5.(09·广东物理·4)硅光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制成的器件。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A .硅光电池是把光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B .硅光电池中吸收了光子能量的电子都能逸出C .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D .任意频率的光照射到硅光电池上都能产生光电效应解析:硅光电池是把光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A 正确;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制成的器件,依据光电效应方程0k E h W h h ννν=-=-可见只有当入射光子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B 错误,C 错误,D 错误。
6.(09·广东物理·14)(1)在阳光照射下,充满雾气的瀑布上方常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
彩虹是太阳光射入球形水珠经折射、内反射,再折射后形成的。
光的折射发生在两种不同介质的 上,不同的单色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不同。
答案:(1)界面,传播速度7.(09·上海·6)英国科学家瑞利于1871年证明:一束光穿过大气x 距离后,其强度从0I 下降为()I x 的公式为0()ax I x I e -=,其中4242|1|3n c N ωαπ=-叫做吸收系数,式中ω为光的频率,c 为光速,标准状况下,192.6910N =⨯个/厘米3,41 2.7810n --=⨯。
定义1A α-=,叫做衰减长度,它表示光经过A 距离后其强度降低到原来的10.368e =。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 ( B )A .可见光中衰减最厉害的是红光B .可见光中衰减最厉害的是紫光C .可见光中衰减最厉害的是黄绿光D .不同颜色的光衰减程序基本相同8.(09·宁夏·36)(1)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A ) A .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B .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C .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D .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9.(09·天津·7)已知某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比对红光的折射率大,则两种光 ( C )A.在该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较大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该玻璃中,蓝光折射角较大C.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反射时,红光临界角较大D.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相邻条纹间距较大解析:由n Cv =可知,蓝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大,蓝光的速度较小,A 错;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蓝光的折射率大,向法线靠拢偏折得多,折射角应较小,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