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要引进“活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堂要引进“活水”
作者:郭府育
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10年第08期
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是改革教学中最关键的,尤其是新课程教学就要在内容上引进“活水”,在教学思路设计上要求新,讲创意,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把课堂搞得“活”起来,让课堂气氛浓起来。

同时要在教学方法上改进,一改过去的注入式为启发式、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达到教与学的和谐交流,真正把学生教“活”,把思想更“新”,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和适用性。

充分利用资源不断引进时代“活水”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把课文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实际情况的需要,广闻博采,时时引进时代的“活水”,处处增设文化“快餐”,每堂课用三到五分钟开设“三分钟激情演讲”,“每天一首诗歌”,“每课一个成语”等栏目,让学生广泛搜索、收集材料,开发资源。

同时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让学生自行组织,自由活动,互相交流,彰显才华,展示时代创新风貌。

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思想
精心设计教学思路与方法是我们实施教学的重要环节,处理好教材和安排好教学步骤尤为重要。

开课导语、闭课结语的设计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最佳保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我们急切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和“终曲”回味无穷。

课堂开头数分钟的开场白作用不容忽视,无论是设置一个悬念、演示一个实验、一句幽默的话语……就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认真求知,就像掀起一个小高潮,我们应该感悟到起如爆竹,结如鸣钟的道理所在。

点评课文,指导学生,在品读作品的基础上以片言只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从文中的某个细节、道具,切入新的角度,用语简洁,一语道破,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带动学生研读课文、鉴赏识别,从而回味无穷。

切中突破口开辟新创意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顺着课文段落切入突破口,莫要一味拘泥从段首依次分析至篇末,否则会湮没某些课文的特色,特别是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难以生动活泼地发展。

既然我们选准突破口,就必须要践行独出新意,独创新路,要注重设计有新意的教学思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发现、感悟为契机,从课文中选取关键性的语句或问题作为切入点,奇峰突起,优化课堂组织过程,切记抓住文章要点、要害,增强教学的有效性,突出教学的趣味性,指导学生的新型创意思维,帮助学生深层理解课文内涵,点拨学生探索奥秘知识的新亮点、新思路和新捷径。

改进教学方法践行启思导学
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应使教法建立在学生学法的基础上,强调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
深入实践活动,我们教师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引导的作用,说穿了就是帮助学生探究学习。

巧设思维情境、开拓学生想象空间和激发学生创造欲望本身就是大胆鼓励、正面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手段。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需求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问题的情境,并不失时机地提出来以触及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其求知欲,拨动他们思考的琴弦,撞击他们创新探究的思想火花。

我们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可有针对性地创设某些问题:文章为什么不刻画主人翁的正面形象而写“背影”呢?作者是如何刻画他的“背影”的呢?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某个细节呢?课文主人翁的“背影”在行文中起了什么作用?你如何构思、感受呢?如此的问题一旦出现,学生学习情绪就会高涨,思绪也就随之而“活”了起来,提问也会接二连三,意见自然是各说东西,这不就“活”起来了吗?
激活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我们千方百计地设计好“扣人心弦”的开场白、“引人入胜”的主旋律和“回味无穷”的结束语,积极创设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情境,全力营造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平台,真正地把课堂激活,把学生教活,把老师的思想更新,把学生学习的环境更新,充分利用资源,不断引进时代“活水”,让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大胆探究学习,奋勇开拓创新,切切实实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和适用性。

(作者单位陕西省府谷县武家庄学校)责任编辑丁洪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