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公路工程中边坡综合治理方法张秋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公路工程中边坡综合治理方法张秋霞
发布时间:2023-05-27T01:45:01.748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6期作者:张秋霞
[导读] 现阶段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于道路交通的需求不断提升推动了公路行业的发展。

而公路在建设过程中,边坡作为公路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产生各种问题。

所以现阶段公路施工中,边坡的治理就成为现阶段建筑事业发展的关键,要求相关人员结合工程作业实际对边坡进行研究,分析边坡可能存在的隐患,并且分析其隐患产生的原因,然后结合实际工况选择综合治理的手段,保障公路质量。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公路院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现阶段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于道路交通的需求不断提升推动了公路行业的发展。

而公路在建设过程中,边坡作为公路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产生各种问题。

所以现阶段公路施工中,边坡的治理就成为现阶段建筑事业发展的关键,要求相关人员结合工程作业实际对边坡进行研究,分析边坡可能存在的隐患,并且分析其隐患产生的原因,然后结合实际工况选择综合治理的手段,保障公路质量。

关键词:公路工程;边坡;综合治理;难点要点
交通工程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社会对于公路的需求不断提升,而随着公路里程的增加,问题也频繁出现。

边坡作为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路基的稳定具有重大影响力,对于公路的安全运营起着决定性作用。

由于边坡在连续强降雨、地震等外界因素影响下,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会造成公路结构物、周边建筑物损毁,危及来往车辆及行人的生命安全,对道路交通造成严重破坏。

在此背景下,为保障沿线构筑物及人民生命安全,相关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对边坡治理的重视程度;并且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结合公路的实际情况分析边坡可能存在的隐患,在此基础上研究出针对边坡问题的治理策略。

然而现阶段公路的发展历程中,随着地质及气候条件的复杂多变,边坡出现灾害的概率越来越大。

在地形、地质、生态环境的多重因素限制下,相关人员在解决边坡问题方面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因此,公路工程行业从业人员需结合实际加强对边坡的重视,以实现对边坡的综合全面处治。

一、公路工程以及边坡综合治理概述
公路工程指公路构造物的勘察、测量、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工作。

公路工程中,边坡作为重要一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直接影响公路的质量,作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就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其的重视。

边坡综合治理作为保证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采用的支挡加固与防护措施【1】。

由于影响边坡的因素较多,公路工程的边坡就很容易出现故障,对其的综合治理也就十分必要。

二、公路工程中边坡综合治理方法
(一)原因研究
要想实现对边坡的综合治理,关键就在于对其原因进行研究,结合其原因研究出针对性的治理策略。

边坡作为公路两侧的陡坡,在自然环境或者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边坡失稳事故,影响公路质量。

现阶段常见的类型主要有落石型、滑动型及流动型三种类型,三种类型的边坡灾害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共同出现,已经成为制约边坡质量的关键一环,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其的重视;综合分析边坡失稳的原因,可粗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岩体自身节理裂隙较为发育,在坡面上被风化为可坠落的石块;或软硬岩层互层段发生差异风化形成凹岩腔,硬质岩形成危岩等工况,均可形成危岩影响下方道路的安全运营;②岩层边坡或土质边坡,在降雨、地震等不良地质工况的影响下,坡体内基岩或土体的抗剪强度及粘聚力降低造成边坡滑动;③沿河边坡受到洪水冲刷作用,导致路堤坡脚损坏,从而牵引上部边坡发生整体破坏【2】。

针对上述工况,可采用清除危岩、挂网喷浆、主/被动柔性防护网、拦石墙、清方减载、抗滑挡土墙或抗滑桩等技术手段进行处治。

除此之外,造成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多与连续强降雨有关,故需要加强坡面和坡体内排水措施,从根本上降低边坡失稳的概率。

(二)排水工程的设计
公路工程的边坡问题主要来源之一就是降水或者是地下水导致的,所以要想实现对其的综合治理就需要结合实际建立排水工程。

现阶段水的作用主要有降水、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等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边坡的质量,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实际进行解决。

首先是地表水以及降水的处理,相较于地下水来说,地表水以及降水较为醒目,容易被作业人员观察,对其的治理也较为简单。

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降水实际以及地表径流状况设计地表排水系统,做好拦截、疏干和排除滑动区域内外的地表水作业。

这样就能够实现拦截、引离边坡范围外的地表水的目的,规避其对边坡的影响;对于地下水来说,作业人员则需要通过地质勘察对地下水状况进行分析,了解其走向、水位、径流面积以及分布范围等,然后对公路工程地走线进行调整,实现对地下水的规避。

如果难以实
现规避,则需要结合实际设计排水沟、垂直排水井等,实现降低孔隙水压力,增加有效正应力从而提高抗滑力的目标,规避地下水对边坡的影响。

(三)边坡形态的设计
边坡问题的解决还可以依托于形态的改变,实际作业环节,由于边坡灾害经常是由于边坡过高或者是坡度过陡导致的,所以作业环节就可以通过改变边坡形态这一方式实现对边坡的治理。

实际作业环节,工作人员可以适当消除边坡区域内的不稳定岩体,并且在易产生滑坡的区域增加阻拦装置,降低边坡的角度,以提升其稳定性。

而在清理之时,相关人员结合清理需要加强对安全作业的重视,工作人员作业环节必须要在系好安全带的基础上跟随安全绳缓慢向下,然后在松动的岩石上方通过携带的凿石等工具对边坡中松动的岩石块以及存在裂缝和裂纹的岩石面进行治理,以规避可能存在的岩石掉落等状况。

这种作业手段在保证边坡质量的同时成本较低,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其的重视【3】。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手段的效果取决于削减和堆填的位置是否得当,而且作业环节会产生较大的生态破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实际进行设计,尽可能地降低其影响。

(四)挡土墙技术
挡土墙是价为常见的边坡治理技术之一,作业环节工作人员将其设计在边坡的前缘,埋置于滑面以下一定深度,借助墙体的自重抵挡来自边坡的侧向压力,以实现防止墙后土体坍塌和增加其稳定性的目的。

现阶段常见的挡土墙形式主要有重力式、悬臂式以及扶壁式等,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实际进行合理的选择。

根据相关人员的研究,现阶段的挡土墙可以起到支撑路堤、支撑边坡、防止水流冲刷路基以及处理路基边坡滑坡崩坍等方面,而且效果较好,是现阶段较为常见的方法之一。

而且实际作业环节,挡土墙的设计也较为简单,只需要在合适的位置设计墙体即可,适用范围较广。

但是却很容易出现越顶等状况,还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实际进行设计。

(五)抗滑桩的设计
抗滑桩是一种大界面侧向受荷桩,是承受侧向荷载、整治滑坡的支撑建筑物。

实际作业环节,工作人员将抗滑桩打入容易发生滑坡的边坡中,利用抗滑桩对边坡进行支撑,实现对其的综合治理。

具体作业环节,工作人员将满足需要的抗滑桩进行掩埋,保证其根部在稳定的地层中,并且依靠桩体以及其周围岩层的牵制作用,实现整个坡体的稳定。

而且现阶段抗滑桩的设计环节,一般将其集体布置,充分发挥抗滑桩的功能。

根据其特点,现阶段的抗滑桩一般适用于滑动幅度不大而且岩层刚度较强的区域,充分发挥抗滑桩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抗滑桩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技术性,作业人员需要合理确定抗滑桩的位置,进一步保证坡度的稳定性。

结语
公路工程发展过程中,边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公路功能的发挥,所以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就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公路边坡实际,对其进行综合治理,以保证边坡的质量。

然而边坡状况较为复杂,要想实现对其的治理,就需要从抗滑桩布置、挡土墙设计、形态改变以及排水设计等多方面入手,实现对边坡有效且经济的治理。

参考文献:
[1]冯忠居,孟莹莹,霍建维,赵瑞欣,王富春,江冠.改扩建公路岩质高边坡爆破开挖稳定性分析[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23,40(01):112-122.
[2]黄锋,马希磊,于孙相,谢秉忠,王周望,廖言丰,赵志豪,查文华.福州某公路岩质高边坡逐级开挖及支护稳定性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3,8(01):14-17.
[3]刘洋铭,李顺兴,张亮峰,刘意楠,桂志成.地下水位变化对公路路堤边坡稳定性及施工成本的影响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22(12):57-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