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市场投资运营的成本收益分析_基于澳大利亚超级年金经验的实证分析及其启示

合集下载

增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增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增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一、引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保险领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规模虽然巨大,但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比如资金短缺、财政压力、资产安全等。

因此,如何增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借鉴国际经验和启示,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提出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国际经验1.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基金中,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成为其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

例如,加拿大养老基金会在投资方面采用了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基础设施等在内的多种资产,降低了风险的同时也提高了收益率。

此外,挪威政府养老基金在投资方面更加注重环保和社会责任,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同时,也注重相关公司的人文环境和道德标准。

2. 增强市场化投资能力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基金在投资领域中更加市场化,通过招标选股、外包管理等方式引入更多的市场主体,提升了基金的投资回报能力和市场透明度。

例如,荷兰养老基金会将决策权下放给专业机构,委托其进行投资管理;澳大利亚超级养老基金将投资管理外包给了不同的专业机构,实现了管理模式的多元化。

3. 加强风险管理外国一些养老保险基金也注重风险管理,不断强化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例如,美国的社会安全养老基金制定了详细的投资风险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保障基金安全和可持续性;瑞典政府养老基金在投资中采取了分散风险和规避风险的策略,对投资对象进行了严格的实地考察和风险评估,在保证长期收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规避了不可预测的风险因素。

三、启示及建议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在投资配资方面应考虑到投资风险的多样化和实现长期稳定的回报。

因此,应加大在各项投资领域的投入力度,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

此外,应注重投资市场的定期监测、分析和风险控制,提高基金投资风险控制和回报水平。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应加强市场化的基金投资管理能力,提高资产负责人、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等参与者的市场化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

增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增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增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国际经验及启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为了增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上一些成功的经验,并从中学习启示。

本文将从国际经验和启示两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一、国际经验1. 多元化投资许多国家的养老保险基金都会选择多元化投资,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等不同类型的资产。

通过多元化投资,可以降低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并且在长期内获得较高的回报。

加拿大养老金投资基金(Canada Pension Plan Investment Board)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他们通过多元化投资,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2. 提高投资收益率一些国家在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方面做了一些创新。

澳大利亚的超级基金(superannuation fund)就采取了不同的投资策略,包括积极管理的股票投资、大宗商品投资等,以提高整体的投资回报率,增强基金的可持续性。

3. 提高透明度和监管制度一些发达国家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制度比较完善,透明度较高。

他们建立了严格的投资标准和监管机制,保障了基金的安全稳健运行。

挪威的政府养老基金通过透明度和公开度,建立了公众对基金管理的信任,使得基金的可持续性得到了保障。

4. 鼓励个人储蓄和补充养老金一些国家在养老保险基金之外,还鼓励个人进行养老金储蓄和补充养老金计划。

这样可以减轻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提高整体的养老保障水平。

新加坡的中央储蓄基金(Central Provident Fund)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他们鼓励个人进行储蓄,并提供了多种选择的补充养老金计划。

二、启示从国际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对于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来说,多元化投资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多元化投资,可以降低风险,提高回报率,增强基金的可持续性。

2. 创新投资策略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投资策略,寻求新的投资方向,提高投资回报率。

可以考虑在科技、环保等领域进行投资,以获得较高的回报。

浅谈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模式的国际借鉴及我国的现实选择

浅谈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模式的国际借鉴及我国的现实选择

浅谈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模式的国际借鉴及我国的现实选择浅谈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模式的国际借鉴及我国的现实选择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努力完善本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是历史不断演进的结果,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密切相关。

面对世界人口老龄化加速、通货膨胀严重等社会问题,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完善本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管理方法,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

一、国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模式及经验借鉴(一)智利养老保险基金私有私营模式智利在养老保险基金私有化改革上做出了示范,对养老保险基金采用了完全积累方式和私营化、资本化的管理使得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仅将政府从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负担上解放出来,而且也较好地解决了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矛盾。

1.智利养老保险制度及养老保险基金私有私营模式在智利,根据新制度的规定,1983年以后就业的人员必须加入新制度,1983年以前就业的人员可在新旧制度中做出选择。

每个按新制度参加养老保险的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养老保险金账户,用来存放员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

保费按月缴纳,费率相当于职工月工资收入的12.3%。

新制度更加强调自我积累和自我保障,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现在缴费的数额。

因此,个人的努力程度和养老金的数额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

所有参保人员达到法定年龄即可以领取养老金。

2.智利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由此看出,智利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养老保险基金交给私营基金公司运营,投资运营的主体不再是政府。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效益低下,可以借鉴智利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模式,将养老保险基金交给私营基金公司运营,用市场化运作方法和手段提升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

由于智利的养老保险基金交由私营基金公司管理,而私营基金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且国家对其投资限制相对宽松,因此,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效率更高。

澳大利亚的养老金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澳大利亚的养老金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澳大利亚的养老金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在全球老龄化趋势下,传统的公共养老金计划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与运营机制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所进行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正是这一世界性潮流的反映。

《世界银行发展报告(1994)》大力提倡三支柱的养老体系,就曾以澳大利亚作为成功的案例。

作为一种典型模式,澳大利亚的养老体系在制度构建、运行机制、监管安排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能给我们提供许多启示。

在1986年养老金制度改革以前,澳大利亚人退休所能够领取的养老金主要有两种,即联邦政府提供的养老金和自愿性的职业养老金。

前者是符合一定条件的澳大利亚公民所享有的一种福利,作为财政支出的一部分来源于总税收,目的是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虽然覆盖面广,但是保障程度很低,替代率只有20%多;后者是一些雇主为吸引并留住某些特殊员工或为了奖励业绩优秀的老雇员而提供的,覆盖面很窄。

然而,日益加速的老龄化进程和巨额财政赤字困扰使得澳大利亚政府越来越不堪重负,于是,养老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澳大利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强制雇主为其雇员提供一定比例的职业养老金,并由私营机构运营,这就是所谓的“超级年金” (Superannuation)。

1986年,执政的工党与工会达成协议,由于生产率的提高和通货膨胀,雇主应给予雇员6%的工资增长作为补偿,但只将其中的3%以工资形式发给雇员,另外的3%则作为雇主为雇员缴纳的职业养老金费用,存入行业基金的个人账户,这就是生产率裁定职业养老金。

1991年澳大利亚政府通过立法,要求雇主为其雇员向经批准设立的职业养老金基金缴费,这就是著名的超级年金保证制度。

为了保证大多数雇员有足够的养老金积累,1992 年6月,《超级年金保证费法案》规定了雇主应为其雇员向合格职业养老金基金缴纳费用的最低标准,从1992~1993年度的3%~ 4%,逐渐增加到 XX~XX年度的9%。

养老金投资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养老金投资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养老金投资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在全球范围内,养老金投资是一项关乎数亿老年人福祉的重要任务。

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加大养老金投资力度,以确保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和增加回报率。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社会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养老金投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和吸取这些经验,以优化我国的养老金投资策略。

本文将重点探讨一些国际经验,并提供相关启示。

1. 多元化投资组合:在养老金投资中,多元化投资组合被广泛认为是降低风险、增加回报的有效手段。

例如,加拿大养老金计划投资管理机构(CPPIB)通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房地产、基础设施、私募股权等领域的投资,实现了资产配置的多元化。

同时,日本养老金基金通过投资境内外的股票、债券、房地产等,从而分散风险,提高了绩效表现。

启示: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对养老金投资的多元化程度,增加不同资产类别的配置比例,降低投资风险,并寻求更多高回报的投资机会。

2. 长期投资视角:养老金运营机构应当制定长期目标,以确保资金安全性和长期可持续性。

例如,挪威养老基金(GPFG)是一个长期投资者,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投资,该基金以其长期投资视角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可观的回报。

启示:我国养老金机构应更加注重长远规划,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投资策略,不受短期市场波动的干扰,以确保养老金的长期可持续性。

3. 环境、社会、治理(ESG)因素: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环境、社会、治理(ESG)因素纳入养老金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范畴。

例如,瑞典养老金基金(AP)要求其投资组合公司必须符合一定的环境和社会标准,特别是在气候变化和人权等方面。

启示:我国也应加大对ESG因素的关注,引入相关标准和指引,推动养老金投资朝着更加可持续和负责任的方向发展。

4. 科技投资机会: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养老金投资机构也应把握住科技领域带来的投资机会。

例如,美国加州公共养老金基金(CalPERS)积极投资科技创新企业,通过布局科技领域,实现了投资组合的增值。

启示:我国养老金投资机构应适应科技创新的浪潮,积极寻找具有潜力的科技企业,投资高科技领域,进一步增加养老金回报。

增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增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增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国际经验及启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问题愈发凸显。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已经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借鉴和学习国际经验,我国可以更好地提升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福利。

本文将探讨国际上关于增强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经验及启示,以期为我国的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路。

一、多元化投资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的养老保险基金都进行了多元化投资,以降低投资风险和提高回报率。

加拿大的养老金计划采取了广泛的资产配置策略,包括股票、债券、不动产等多种资产,并通过分散化投资来降低风险。

这种多元化投资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回报率,还可以减少基金经营的风险,从而增强基金的可持续性。

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国债和银行存款等低风险投资品种上,导致了回报率较低。

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步开放更多的投资渠道,如股票、债券、私募基金等,提高资产配置的多样性,以提升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率和可持续性。

二、提高缴费率和延迟退休年龄在一些国家,为了应对养老金支付的增加压力,政府逐渐提高了参保者的缴费率,并逐步延长了退休年龄。

德国和瑞典等国家通过逐步提高退休年龄的方式来缓解养老金支出的压力。

一些国家还逐步提高了养老金的缴费率,以提高基金的筹资水平。

这些举措有助于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稳定的福利。

三、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重,许多国家纷纷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的健康和护理服务。

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通过社会化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长期护理服务,有效缓解了家庭养老的压力,并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可以有效扩大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范围,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的福利,从而增强基金的可持续性。

四、加强养老金标准管理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在养老金标准的管理上也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

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机制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机制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中图分 类号 : 8 0 文献 标识 码 : 文章编 号 :0 9 1 4 (0 2 0 — 0 1 0 F3 A 10 — 2 6 2 1 )6 0 4 — 5
我 国 推 动社 会 保 障 和 养 老体 系 与 资 本 市 场
的 良性 互 动发 展需 要 健 全 的顶 层 制度 设 计 , 充 应
基 金 的形 式 , 择 部 分 国 民参 加 , 调 待 遇 与工 选 强 资 收入 及 缴 费 ( ) 关 联 。对 象 一 般 为 工 薪 劳 税 相 动者 , 老基 金 费 由雇 主 和雇 员 共 同负 担 。第 三 养 支柱 采 取 个人 储 蓄 性养 老 基 金 , 强调 自我 保 障 的 原则 , 实行 完 全个 人 积 累 的基 金模 式 。养 老基 金 费用 由雇 主 和雇 员 共 同分 担 。 当参保 人 退 休 或有 特殊需要时 , 个人 账 户 基金 将 定期 或 一 次性 支 付

融资方式 由税收进行 融 有 调 节 的 完 全 积 累 完全积累式 资, 现收现付 式
41
21 0 2年 第 6期
证 券 与 保 险
全 体 国 民必 须 参 加 , 纳 5 %的保 险 费 , 缴 0 中央 政
好 随支柱 不 同逐步 递增 。
府 负担 另外 5 %的保 险 费 和全 部 的行 政 管 理 费 0 用; 针对 民间工 薪族 的厚 生年 金 和针 对 公务 员 的 共济年金 , 职业收入相关联 , 与 由雇 主 和雇 员 平
模 式 。美 国养 老基 金分 为三个 部 分 , : 国统筹 即 全 的 国家强 制 性 的社 会养 老 基金 计 划 , 要来 源 于 主 雇 主 和雇 员 所 缴纳 的社 会 保 险金 , 发挥 最 低保 障 的作 用 ; 由雇 主发起 设 立 的非 强 制性 私 人 养 老基 金 ( 0 K计 划 、 B计 划 等 )家 庭个 人 自愿开设 的 41 D ; 个 人退 休 账 户 、 商业 人 寿保 险 、 蓄 、 资 或者 住 储 投 房 计划 等 。其 中 , 二 部分 和 第 三部 分 在美 国养 第 老 保 障 中 占 比超 过 6 %。然 而 , 0 1 3本养 老 基金 包 括 两个 层 次 , : 为基 础养 老层 次 的 国 民年金 , 即 作

最新-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模式探讨 精品

最新-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模式探讨 精品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模式探讨摘要在经济下滑和金融债务危机冲击下,一些国家养老金缺口越来越大,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西方国家积极改革养老金制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很多国家都掀起了养老金制度改革,其中,增强财务可持续性、扩大筹资渠道、增加资金来源等成为各国养老金改革的重要内容。

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通过市场化投资运营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建立养老储备金作为应对老龄化风险的举措、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以及延长退休年龄等。

其中开展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促进基金保值增值是西方国家最普遍的做法,也是当前我国亟需探索和实施的重要领域。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投资收益;模式1通过投资运营实现养老基金增值11国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模式。

归纳起来,国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政府部门投资运营模式。

一些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更倾向于使用这类模式,这些国家在养老保险发展的历史上已经积累起了规模相当可观的收支结余。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的联邦社会保障信托基金、西班牙的社会保障储备基金、英国的国家保险基金以及爱尔兰的社会保险基金等。

这一模式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以国债尤其是中央政府债券为主,主要由政府部门或下设机构进行运营管理,因此受到政府的干预较多,投资方式比较保守。

第二种模式是专门机构投资运营模式。

这一模式大多数分布在北欧和东亚一些国家,各基金的管理机构基本上都从政府部门独立出来,具有明显的商业机构特征,建立了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以最大化提高投资运营效率为根本宗旨,同时也与政府保持了相对距离,有效地防止了政府的过度干预[1]。

有代表性的如瑞典的国民养老基金、加拿大的养老金计划基金、芬兰的国家养老基金、丹麦的劳动力市场补充养老金和韩国的国民年金基金等属于这一模式。

第三种模式是市场机构投资运营模式。

这一模式的市场化投资程度最高,与政府之间的距离最远,例如智利、秘鲁、墨西哥、乌拉圭、哥伦比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拉美地区和东欧地区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属于这一投资运营模式。

增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增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增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国际经验及启示养老保险基金是指为保障老年人生活所筹集的资金。

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是指该基金的长期稳健增长和确保养老保险需求的长期满足。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保险基金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如何增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一个紧迫问题。

通过学习国际经验和启示,可以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一、加强基金的长期管理和监管加强基金的长期管理和监管是实现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关键。

要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长期稳健增长,必须加强对基金的投资管理、风险控制和收益风险平衡等方面的监管和管理。

此外,在基金的投资方面,也需要采取更加理性、稳健的投资策略,增加投资收益率。

二、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率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率是增强基金可持续性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等手段来增加收益率,可以有效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

同时,也可以通过拓宽投资市场、丰富投资品种等方式来增加投资收益率。

三、建立可持续性评估体系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评估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基金的管理和运作效率。

通过对基金的收支、资产负债、风险控制等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完善管理和运作机制,从而增强基金的可持续性。

四、建立基金运营风险分担机制建立基金运营风险分担机制,可以有效保障基金的运营稳定和可持续性。

国外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构通常采取分散化管理和风险分散的方式来减少风险,降低投资风险,保证基金的长期收益稳定增长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是我国当前需要重视的问题。

要加强基金的长期管理和监管,提高基金的收益率,建立可持续性评估体系,建立基金运营风险分担机制,从而增强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保障老年人的福利和生活水平。

养老金投资运营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养老金投资运营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养老金投资运营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养老金投资运营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支持养老金投资的决策,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数据收集与整理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我们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这涉及到从各个渠道获取相关的金融、经济、市场等数据,并进行筛选、比对和整合,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数据分析方法与技术1.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数据分析的基础方法之一。

通过对养老金投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出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情况。

2. 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是对数据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研究。

通过对养老金投资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可以挖掘出其中的趋势、周期和季节性规律,从而预测未来的投资走势。

3.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从中发现潜在的模式和关联性。

在养老金投资中,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来识别出潜在的投资机会或风险。

4.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一种通过训练模型来识别和预测模式的方法。

在养老金投资中,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来建立模型,从而预测不同投资组合的回报率和风险,为决策提供支持。

三、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的应用1. 风险管理通过对养老金投资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各种投资产品的风险水平,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比如,通过分析股票、债券、房地产等不同资产类别的历史数据,可以评估它们的波动性和相关性,从而实现资产配置的风险分散。

2. 绩效评估通过对养老金投资表现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不同投资组合的绩效,并对投资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

比如,通过比较不同投资组合的年化收益率、夏普比率等指标,可以评估其长期收益和相对风险水平。

3. 决策支持数据分析可以为养老金投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比如,通过对宏观经济数据、政策变动等因素的分析,可以预测市场的行情和趋势,从而指导养老金投资的决策。

四、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在进行养老金投资数据分析时,我们必须注意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的问题。

养老保险的国际经验和教训有哪些

养老保险的国际经验和教训有哪些

养老保险的国际经验和教训有哪些在当今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险成为了各国关注的重要议题。

不同国家在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方面有着各自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先来看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比如德国,其养老保险制度历史悠久且相对完善。

德国实行的是“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包括法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

法定养老保险覆盖了大部分劳动者,为他们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则是在法定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员工退休后的待遇水平。

私人养老保险则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这种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有效地分散了风险,保障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再看瑞典,其养老保险制度注重公平和可持续性。

瑞典采用了“名义账户制”,将个人的缴费与未来的养老金待遇挂钩,同时根据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这种制度在保障公平的同时,也提高了制度的可持续性,使得养老保险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在日本,养老保险制度强调家庭的支持作用。

日本鼓励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照顾,减轻了社会养老的压力。

同时,日本政府也通过不断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以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然而,也有一些国家在养老保险制度方面遭遇了挫折,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

希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希腊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过度慷慨的问题,导致养老金支出过高,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而且,其养老保险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改革机制,使得问题长期积累,最终引发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另一个例子是阿根廷。

阿根廷的养老保险制度在改革过程中过于激进,频繁变动政策,导致民众对制度失去信任,影响了制度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从国际经验来看,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要确保制度的公平性,让所有劳动者都能享受到合理的养老保障。

其次,制度要具有可持续性,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

再者,要注重多层次的保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作用。

澳大利亚养老基金投资中国运营研究

澳大利亚养老基金投资中国运营研究

澳大利亚养老基金投资中国运营研究张睿(RUILIANAUSTRALIAPTYLTD,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7005)摘要:澳大利亚养老基金规模庞大具有海外投资的优势。

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稳固,随着中澳自贸协定的签署和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加上沪港通的正式启动,澳洲养老基金投资迎来了与中国合作的良好时机。

在利弊共存的澳洲养老金海外投资路上,澳洲与中国金融机构的合作前景值得期待。

关键词:养老管理基金;投资;创新中图分类号:F840.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21)25-0268-01一、澳大利亚养老金定义及投资现状澳大利亚养老金体系主要有三部分组成,超级年金、管理基金和政府补贴。

其中,管理基金又称信托投资,它是将投资人的资金由专业机构进行管理投资使养老基金增值的一种投资形式,其投资方式包含股票、债券、房地产和货币投资。

根据澳洲税务局2021年上半年统计结果,澳洲目前管理基金规模正在逐渐扩大,总资产价值已超过49.5亿澳元。

海外投资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并且其投资方式主要以股票与房地产为主。

截至目前已有多家澳洲大型金融服务公司开展海外合作,包括安保集团(AMPLimited)和澳大利亚投资咨询公司(AzureCapital)等,他们都将眼光放到了亚洲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人群中,特别是中国,预计这一新兴阶层将在未来花费数千亿来购买保险、投资等金融产品。

二、澳大利亚养老金投资回报据SuperRatings数据显示,澳洲养老管理基金在2021年取得7.5%的高回报率。

高回报主要是受到了澳洲经济回温的作用,同时世界经济市场的推动也不容小觑。

中国作为澳大利亚养老金的海外投资国之一,其政治形势愈加稳固,随着中澳自贸协定的签署和金融市场的开放以及沪港通的正式启动,澳洲商业投资迎来了与中国合作的良机。

安保集团在2021年以2.4亿澳元收购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9.9%的股权,自此安保集团与该公司的互利共赢模式又向前迈进一大步。

澳大利亚超级年金监管框架及对我国养老金管理公司监管的启示

澳大利亚超级年金监管框架及对我国养老金管理公司监管的启示

作者: 无;张琦
作者机构: 银监会大型银行部课题组
出版物刊名: 金融监管研究
页码: 54-64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7期
主题词: 养老金;超级年金;“双峰”监管;受托人责任
摘要:澳大利亚超级年金体系发展较为成熟,运行相对规范,已成为澳大利亚养老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超级年金监管架构运行顺畅,监管法规制度体系健全,监管有效性较高,对我国开展养老金监管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本文对澳大利亚超级年金体系及其监管框架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超级年金的监管主体架构、制度特点和技术工具。

在此基础上,从建立覆盖养老金运行全流程的监管主体架构、加快构建养老金管理公司监管制度框架、健全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机制、强化审慎监管及加强行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养老金监管体系的政策建议。

澳大利亚养老金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澳大利亚养老金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澳大利亚养老金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赵彦苗;张志刚;董浩峰
【期刊名称】《中国货币市场》
【年(卷),期】2022()12
【摘要】近期,国务院就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提出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银保监会也发布了《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文章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澳大利亚养老金市场进行概括和分析,特别是探索其养老金管理投资策略及整个市场的发展管理经验,以期对当下我国养老金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有所启示。

【总页数】6页(P78-83)
【作者】赵彦苗;张志刚;董浩峰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悉尼分行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
【相关文献】
1.澳大利亚语言政策发展概况对我国语言政策制定的启示*--基于我国流动人口多语言、多方言状态
2.澳大利亚超级年金监管框架及对我国养老金管理公司监管的启示
3.澳大利亚养老金制度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4.澳大利亚养老金制度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5.澳大利亚养老金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澳大利亚养老保险体制和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澳大利亚养老保险体制和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澳大利亚养老保险体制和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澳大利亚的养老保险体制设计遵循了世界银行的三支柱模式,并被公认为世界上运作最为成功的模式之一,其养老保险体制由政府养老金(Age pension) 、企业年金(Superannuation) 和个人储蓄(Voluntary private superannu2ation and other savings) 三部分组成。

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针对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虽然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只是我国养老保险体制中的一部分,但是从缴费主体和社会保障税费方面却和澳大利亚的养老保险体制有一定的可比性。

通过比较,能够明显发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缺陷及政府在养老保险上的失职。

一、澳大利亚养老保险和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从项目角度的比较(一) 澳中两国养老保险项目的比较1 、政府养老金的比较。

澳大利亚的政府养老金是澳大利亚养老金体制中的第一支柱,资金来源于税收,由政府财政支付。

但对领取条件有所规定:男年满65 岁,女年满60 岁,要接受财产收入调查,收入和财产低于一定标准的老人才能享受全额养老金,高于规定收入和财产标准的部分按一定的比例减少养老金的支付额,直到减少到不再提供养老金了。

政府养老金是为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老年生活保障,其替代率大约为20 —25 % ,具有济贫性质,但由于政府还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交通、水电费等方面的优惠,因此,虽然政府养老金的标准低,但还可以勉强维持一种过得去的退休生活。

在我国,没有像澳大利亚那样的政府养老保险,没有那样的对低收入老年人进行慷慨的财政支出。

因此在政府提供养老金方面没有什么可比性。

2 、企业缴费的比较。

澳大利亚养老保险的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企业年金全部由雇主负担,按雇员工资的9 %缴纳,享受税收优惠,采用完全积累的方式,其养老金替代率大约是40 %。

这样,加上政府养老金,即使没有任何私人储蓄,澳大利亚人退休后也可以拿到相当于社会平均工资的60 —65 %的养老金,再加上老年人享有的各种社会福利待遇,就可以维持一种尊严的体面的生活。

澳大利亚的超级年金

澳大利亚的超级年金

五、超级年金的税收政策
政府给予超级年金计划(适用于除收入极低 的员工之外的所有人员)的税收优惠待遇的力度, 比给予其它任何储蓄和投资所得的税收优惠待遇 的力度都大。这一税优安排同时适用于强制性的 (第二支柱)超级年金和自愿性(第三支柱)的 超级年金。对于适用较高边际所得税税率的人群 而言,税优力度更大一些。澳大利亚每年对于超 级年金在税收方面的支持大约在100亿澳元左右。
第二支柱:强制性超级年金
在强制性超级年金担保制度的安排下,在盈 利的情况下,雇主必须为所有雇员缴纳最低的缴 费。这一制度安排未包括自雇人员和收入极低的 员工。具体而言,超级年金担保制度要求雇主为 所有月收入超过450澳元的雇员支付最低养老金 缴费,否则,雇主将向澳大利亚税务局支付更高 的罚金 。目前,超级年金担保制度已经有效地替 代了之前的价格与收入协议的规定。价格与收入 协议中规定的授予养老金缴费将并入超级年金担 保制度规定的缴费,两者之和达到最低缴费标准 即可。
除极端情况外,成员在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之
前,不得领取养老金,当然购买终身养老金或年金 形式的领取是被允许的。法规规定的极端情况包括 死亡、永久性的残疾、严重的财务困难以及人道主 义方面的考虑。法律对此有详细的定义。
四、超级年金的给付方式
强制性和自愿性的超级年金可一次性给付或分 期给付。根据不同的方案条款,超级年金计划既 可以分次部分给付,也可以一次性全部给付,即 趸付。需要强调的是,澳大利亚大多数的超级年 金计划的给付方式都是一次性给付。
目前大约有21.5万个超级年金计划,从 小型且简单的计划到大型且专业的计划, 各不相同。小型的计划大约有20万个,其 管理的个人账户的数量相当于全部个人账 户数量的2%,管理的资产占14%;大型计 划大约有几百个,其管理的个人账户的数 量占90%,管理的资产占80%,在这二者 之间,是几千个中型计划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No.1,2012养老金市场投资运营的成本收益分析*———基于澳大利亚超级年金经验的实证分析及其启示路锦非(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所,上海,200062)摘要:选取世界上成熟养老金市场中有代表性的澳大利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数据搜集、分析和计算,抽离和提炼出澳大利亚的超级年金在市场运行中的经验数据,得出了对我国健康发展养老金市场尤其是企业年金运营具有重要参考性的研究结论:养老金市场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

深入澳大利亚养老金市场运行的微观层面,考察其超级年金投资运作中涉及到的资产分配比例、管理成本、投资收益、风险程度等细节,并通过构建一个全新的效率指标———回报/成本比来考察基金运营机构的运营效率即成本收益状况,可以得到诸多启示:我国养老金市场基金管理费率目前设定为1.6%是偏低的,而将成本费率设定为1.74%、回报/成本比设定为3.32左右是比较适合的。

关键词:养老金市场;超级年金;企业年金;成本收益;回报/成本比本文将“养老金市场”定义为:有实际积累资金并需要进行市场化投资运作的、以养老为目的而积存的基金及其管理和运作体系。

据此,我国严格意义上的养老金市场形成的标志是2004年5月1日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出台,由此中国市场化运作的养老金市场的制度框架开始建立。

2005年年中,企业年金基金的正式入市投资,是中国养老金市场化投资运作的肇始。

显然,由于我国养老金市场刚刚起步,运营机构评价体系、市场信息披露规则、连续的投资运营数据等尚不完善和全面,使得我们很难对中国养老金市场的现实情况有一个完整的把握,因此,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养老金市场的实际运营经验,对刚刚起步的中国养老金市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文选择国际上成功运作养老金市场的典范———澳大利亚,实证地研究其养老金市场的运营经验,对其养老金特别是超级年金投资运营的成本收益关系进行研究,分离提炼出对我国养老金市场尤其是企业年金运营管理具有参考价值的成功经验。

一澳大利亚的养老金制度及有关投资回报(一)澳大利亚的养老金制度及超级年金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一系列的重大改革,澳大利亚逐渐形成了目前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联邦政府提供的养老金(Old Age Pension);强制性的超级年金(Superannuation);自愿性的个人储蓄(Vol-untary Contributions)。

其中,第一部分为最低生活保障福利安全网,养老金约为社会全部男性公民周平均工资的25%,①而与个人退休前的收入无关,其资金来源是政府税收,按现收现付原则支付;第二部分是由强制雇主缴费来提供资金,大部分雇员都可享受这种养老金;第三部分为雇员和雇主自愿参加*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1CRK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0YJC840051)的阶段性成果。

①Male Total Average Weekly Earnings(MTAWE)。

5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的额外退休储蓄(Bateman&Piggott,2007)。

详见表1。

表1澳大利亚雇员退休收入的构成政府养老金(Age Pension)超级年金(Superannuation)个人自愿储蓄(Voluntary Retirement Saving)1909年建立1992年建立缴费比例:无需缴费缴费比例:员工收入的9%,由雇主缴纳适用:男65岁及以上,女63.5岁及以上(2014年上升至65岁)适用:18—70岁、每月收入至少450澳元的员工受益:男性公民周平均工资的25%(单身)和20%(已婚)。

根据CPI和平均工资进行调整受益:取决于DC计划的积累额,不允许提前支取。

可选择一次性支取或者分期支取税收:免税税收:TTE 国家鼓励以退休收入为目的的自愿储蓄:税收优惠;对年收入少于58000澳元的职工和自雇人士政府提供配比缴款政府还给予住房帮助,85%的退休者拥有自己的住房覆盖率:75%的适龄人口覆盖率:96%的全职工作职工,79%的兼职工作职工,72%的自由职业者,73%的自雇人士资料来源:Bateman和Piggott(2007),作者翻译和整理。

本文重点考察其第二支柱即超级年金———采取雇主发起设立的DC计划模式。

澳大利亚的超级年金起始时间比较早,迄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覆盖率高,截至2007年底,已经覆盖96%的全职员工和79%的兼职员工,整体覆盖全国91%的职工(见表2),在20年内翻了一番。

表2澳大利亚超级年金覆盖率年份员工覆盖比例全职员工兼职员工全部员工198646%7%40%198955%18%48%199288%54%80%199594%72%89%199997%76%91%200496%77%90%200796%79%91%注:资料来源于澳大利亚财政部,Annual Report2010。

其中,大部分官方数据均采用2007年的覆盖率,没有发现更新的此项数据。

在澳大利亚,超级年金市场有多种分类。

根据发起人不同,可分为雇主基金、行业基金、公共部门基金、零售基金和小型基金;根据批准的政府机构不同,可分为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Australian 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APRA)批准基金和澳大利亚税务局(Australian Taxation Office,ATO)批准基金。

APRA基金包括公共基金、非公共基金、小型APRA基金和其他基金;ATO基金如自我管理超级年金基金,根据受益方式不同分为DB和DC计划,根据主办者是否营利分为非营利基金和营利基金等(Hazel Bateman&Geoff Kingston,2007)。

伴随良好的制度管理和市场运营,澳大利亚的超级年金发展速度很快,1996—2006年,超级年金资产规模由2453亿澳元增长到12254亿澳元,年均增速达到14.03%,而同期澳大利亚GDP年平均增速仅为4.98%(Hazel Bateman&John Piggott,2008)。

(二)澳大利亚超级年金的投资回报及资产比例澳大利亚超级年金的长期投资回报率如图1所示,根据投资净收入除以总资产计算得到,从1997年到2005年九年的平均投资回报率是6.1%,总体而言回报率比较令人满意(郑秉文、孙守纪,2008)。

从图1中可以看到,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超级年金的投资回报率也存在波动,从1999年到2001年投资回报率较低,在2000年甚至出现亏损。

这是由于澳大利亚超级年金资产投资于股票的比例较高,受市6路锦非:养老金市场投资运营的成本收益分析场风险的影响较大。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我们从澳大利亚的超级年金中选取存续已经超过五年的58个年金基金,并按投资资产类别分为国际股票组合、澳大利亚股票组合、混合资产组合以及固定利率资产组合四类,将它们五年的平均回报率(截至2009年12月31日)做一个排序,前20名、21—40名以及41—58名分别标记为高、中、低收益率的基金,如表3,可以发现,澳大利亚国内股票组合基金处于高收益区间的占68.2%,而国外股票组合基金处于低收益区间的占84.6%,混合资产和固定利率资产组合基金则基本处于中收益区间。

这说明,五年间澳大利亚的超级年金市场中投资国外资产的组合并不是明智选择,尽管股票等权益类投资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报率,但投资国际股票市场则需要更为谨慎。

总之,上述澳大利亚的经验数据表明:(1)养老金较高的股票投资比例对应其较高的投资收益率。

(2)养老金投资于本国的资产获得了较高收益,而投资于海外的基金项目其收益并不理想,尤其是投资于海外股票的养老基金,其收益率令人失望。

图1澳大利亚超级年金历年投资回报率资料来源:Annual Superannuation Bulletin,2005。

表3澳大利亚超级年金基金的投资分类及收益率国外股票澳大利亚股票混合资产固定利率资产高收益率21510中收益率05114低收益率11270注:由作者从所有超级年金中所选择的存续超过五年的基金,并根据APRA数据加以分类和整理。

二澳大利亚养老金市场运行的成本收益分析本节重点考察澳大利亚养老金市场运行的核心内容———超级年金的成本收益比。

(一)澳大利亚超级年金市场的规模经济效应近年来澳大利亚超级年金基金的规模、回报率和成本的数据如表4所示。

数据显示,澳大利亚超级年金的总资产不断增加,成本费率呈逐渐降低趋势,回报率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

表4澳大利亚超级年金历年资产、回报率与成本费率年份总资产(百万澳元)回报率(%)成本(%)2002377335-51.37200442900511.21.3200659962712.21.262008793475-7.81.21数据来源:总资产数据来自于Annual Superannuition Bullitin Report(2002—2008年);2002年、2004年、2006年的回报率数据来自于APRA Insight Issue Two,2007年,2008年的回报率数据来自于APRA2008年公告;成本数据来自于ISFA,Superannuation Fees Report,2008年。

澳大利亚的超级年金基金,根据其功能不同分为公司基金、行业基金、公共部门基金和零售基金等,不同的基金因为其收费结构不同,费率差别很大(见表5),它们之间不具有可比性。

但同种类型基金却表7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即随着基金规模的增加,其管理成本费率明显下降,如行业基金(见表6)。

表5澳大利亚不同超级年金基金10年平均成本(1996—2006年)平均成本费率(%)公司基金0.8行业基金1.18公共部门基金0.66零售基金2.11注:数据来源于A Response to Review of APRA’s Investment Performance Statistics of the Australian Superannuation Industry,September,2008,Table4。

其中回报率是毛回报率,风险用回报的波动率衡量。

表6澳大利亚超级年金中行业基金费率(%)基金规模行政管理费投资管理费顾问费总计小于5千万澳元1.300.710.022.025千万至5亿澳元0.980.700.021.705亿至10亿澳元0.740.690.021.4510亿至20亿澳元0.560.680.021.2620亿至50亿澳元0.420.670.021.11超过50亿澳元0.320.660.021.00总计0.380.670.021.07资料来源:IFSA,Superannuation Fees Report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