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 第2课时 遵守规则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框遵守规则课时训练新人教版45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框遵守规则课时训练新人教版45

遵守规则一、单选题1.在十字路口,尽管人多车杂,但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道路也就畅通无阻。

这一现象告诉我们A. 人们要遵守道德行为规范B.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C. 人们要学会尊重他人D. 遇事要谦恭礼让2.李某用手机发布恐怖信息,导致机场航班延迟起飞,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告诉我们①社会规则定了自由的边界②公民的行为要遵守法律的规定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④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要受到相应处罚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3.3.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这一观点说明①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能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②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③真正的自由需要社会规则的保障,才能促进社会有序的运行④真正的自由不受任何法律和规则的约束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4.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

这说明A.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B. 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自由C. 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被迫行为D. 公共生活的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不方便5.下列对漫画中人物的行为认识不正确的是A. 这种行为会破坏社会和谐B. 这纯属个人的生活小节,无可非议C. 这是缺乏文明礼貌、个人素质低下的表现D. 这种行为是缺乏自律的表现6.某地的农民工为要回被拖欠的工资,集体上街游行,引起众人围观,堵塞了交通,后在有关部门的干预下,他们要回了自己的工资,却因违反社会规则被拘留。

这说明①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要受社会规则的约束③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④倘若这些农民工不集体游行,他们就得不到工资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7.规则保证我们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规则保证社会公共生活有序、安全、和谐和文明。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2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3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框遵守规则教案新人教031134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2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3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框遵守规则教案新人教031134

遵守规则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

教学难点:维护社会规则。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链接视频——违反交通规则的后果)先观看视频,再谈谈感受。

按规则办事,往往需要我们的自觉。

如果不能自觉遵守规则,对规则没有认同感和敬畏感,那么,规则的效果必然大大折扣,规则就会形同虚设。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第2课时:遵守规则。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活动一:打手机的“自由”(多媒体展示材料和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候车室打手机”引发争执这一事例,帮助学生理解自由的边界,感悟自由和规则的辩证关系。

1.实际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类似的经历?当时的感受如何?(学生讨论回答)2.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机的“自由”?提示:这位男士有打手机的自由,但是他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应该尊重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教师总结:打手机是我们的权利和自由,在公共场所拥有安静的环境也是合理的权利和自由。

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我们需要通过规则来划定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因为社会生活中的自由,总是与别的人和事有关联,要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

活动二:我的自由谁做主(多媒体链接视频——挡车门阻碍高铁发车)2018年1月5日,由蚌埠南开往广州南站的G1747次列车在合肥站停站办客时,一名带着孩子的女性旅客以等老公为名,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铁路工作人员和乘客多次劝解,该女子仍强行扒阻车门,造成该列车晚点发车。

据了解,目前铁路公安已介入调查处理。

1.观看视频,谈谈感受。

2.为什么阻止高铁发车,看似是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调查?提示:挡车门阻止火车启动,损害了整列火车上乘客的利益,他们的自由和权利是建立在牺牲别人的权利基础上的,因此不应当受到保护。

3.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强行拦公交车或者出租车的经历?结果如何?(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框遵守规则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框遵守规则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遵守规则》教学设计
一、课时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规则意识,坚定维护规则并积极参与改进规则
2.能力目标:提高自律能力、敬畏规则、做到自觉遵守规则,积极主动维护、改进规则
3.知识目标:明确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知道如何遵守和改进规则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遵守规则、维护规则
2.教学难点:、理解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如何维护规则
3.重难点确定依据
基于课标:对应课标“我与国家社会”中“积极适应社会发展”本课所对应的内容是:理解遵守规则维护规则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基于学情:初中生与社会接触越来越多,开始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在与社会接触中,了解规则,遵守规则成为重点,只有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才能自觉自愿遵守规则,提高道德素质
和法治意识。

4.重难点突破的主要策略
本课力求通过案例分析探究,避免空洞说教,通过“诚信纸条”“欧洲国家遵守交规靠“罚”与“神圣感”突破遵守规则。

通过生活中的不遵守规则现象和“郑州电梯劝烟瘁死案”突破维护规则
等重点和难点通过广场无大妈的案例分析突破自由与规则的关系等难点。

因此在教学中以案例式教
学为主,合作探究教学为辅,通过学生分析案例,分析感受达到教学效果。

三、教学准备:
1、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活动和问题,搜集素材,制作课件
2、学生课前理解什么是规则,预习课本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具体过程设计意图解

新课导入展示2018年世界杯大力神杯图片
问:同学们,2018年世界杯在哪里举办?以2018年俄
罗斯举行世
1。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框遵守规则课件新人教版20190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框遵守规则课件新人教版20190

拓展延伸这个战士应该表扬 有一次,刘少奇同志去散步,走到某炮兵阵地,想进去看看。站岗 的战士不让进。随行人员上前对战士说:“少奇同志想去看看阵地。 ”战士认真地说:“上级有规定,要有上级指示才能看。”随行人员很 生气,少奇同志却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回去吧!”说着就往回走。 一边走一边告诉随行人员:“回去告诉那个战士的领导,不要批评他, 他做得很对。”后来部队领导知道了,要批评那个战士,少奇同志再 次让工作人员转告部队领导:“这个战士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不但不 应批评,还应该表扬。”这告诉我们任何人都要遵守规则、维护规则。
遵守规则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1.自由与规则有什么关系? 边界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 ,它受道德、 约束 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 。 保障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 限制自由 ,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 边界 ,促进社 不是 有序运行 会 。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 。 处罚 核心笔记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教材第27页 探究与分享 为什么这两位乘客看似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处罚? 答案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 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 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 两位乘客无视规则、违背规则,不是在行使自由和权利。
维护与改进规则 3.如何维护规则? 自觉遵守规则 自己 (1)一方面要从 做起 , 。 保护自身安全 (2)另一方面要在 的基础上 ,提醒、监督、帮助 他人 遵守规则。 4.劝导的技巧有哪些? 语言文明 ,态度和善。 (1)有“礼”。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 能够接受 (2)有“理”。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 的方 式告诉他。 适可而止 (3)有“节”。劝导时要注意 。劝导无效时 ,可以向公 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映情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二框遵守规则讲义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二框遵守规则讲义
第5页
二、自觉恪守规则
你怎么对待以上观点? 恪守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敬畏规则
第6页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两位同学讨论处理方案, 请你参加其中。 我方案:
♥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首先要从自己做起,自觉恪守规则 另首先要在保护自己 基础上,提醒、监督、 帮助他人恪守规则。
第7页
1、明确网购“后悔权”,有什么意义? 2、这一要求从无到有,再到不停完善,给你 怎样启发? 3、有消费者依据“7天无理由退货”这一要 求,将已穿过衣服退还给网店。对你你怎样 评价?
♥我们要主动改进规则: 使之愈加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可分
第2页
探究与分享
❖ 1.当打电话自由与孩子睡觉自由发生冲突时, 该怎么办?
❖ 2.为何这两位乘客不是在行使自由和权利?
第3页
❖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边界 ❖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受自由保障
第4页
1、你怎么对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观点? 2、你认为该怎样形成许衡所说“我心有主”? ♥恪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

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

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

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一框维护秩序1、社会秩序的种类有哪些?(P23)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2、★社会秩序的作用?(P23)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3、社会规则的种类有哪些?(P25)道德、纪律、法律等4、★社会规则的作用?(规则与秩序的关系)(P25)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易错陷阱】“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不能写成“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选择题常考】违反社会规则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违反社会规则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框遵守规则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P27-P28)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注意】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

2、★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P28-P29)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3、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规则?(P30)①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②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4、劝导的技巧(P30方法与技能)①有“礼”。

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②有“理”。

劝导时要晓之以理。

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③有“节”。

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

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映情况。

如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要机智地向他人求助,或拨打110报警电话寻求支援。

5、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P31)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202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框遵守规则说课稿新人教版

202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框遵守规则说课稿新人教版
3. 素质层面: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对周围的事物产生自己的看法。但部分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可能存在情绪化、偏激等情况。因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4. 行为习惯: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参与度不高、作业完成质量不高等问题。这些行为习惯对于课程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纠正。
4.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其能够尊重法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 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问题,教师需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纠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将采用讲授、讨论、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等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规则与秩序的关系、遵守规则的意义、如何遵守规则以及违反规则的后果等方面的知识。
情感升华:
结合规则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规则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规则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规则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规则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4. 批判性思维:通过讨论、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对生活中的规则进行深入思考,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5. 沟通协作: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使其能够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共同完成任务。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于社会规则的概念和重要性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遵守规则的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对规则的忽视或漠视现象。此外,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和沟通协作能力方面也有待提高。

部编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遵守规则

部编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遵守规则

新课讲解
归讨探论纳究与分享 列车即将启动,两位乘客却堵住车门,不让列车启动。 原因是同伴还未赶到。经劝阻无效,导致发车延误。公安 机关对两人予以行政拘留十天处罚。
为什么这两位乘客看似在行使 权力,最后却受到处罚?
新课讲解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1)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 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2)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当堂小练
2.“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条古训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 ,其含义是B( ) ①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准则,按自己的准则办事 ②做事要有规矩 ,懂规矩 ③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准则 ④人的社会生活少不了 规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拓展与延伸
易错警示:
对于规则,我们只要自己遵守就可以了。 辨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①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 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②作为公民,我们要发自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敬畏 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 于心、外化于行。③而社会规则的维护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我们不仅要自觉遵守规则,也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 助他人遵守规则。
渊,粉身碎骨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D )
A.自由应该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B.要规则就失去了自由 C.自由和规则是对立的两个方面 D.不加任何约束的自由是危险的
新课讲解
二、自觉遵守规则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1)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 约束,即自律。 (2)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 规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作业课件 第二单元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课时 遵守规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作业课件 第二单元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课时 遵守规则
A.要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 B.不遵守规则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C.遵守规则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D.遵守规则需要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0.(2020·广西梧州)“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一条小朋友们都能明白的基本交 通规则,但我们身边却有成年人未能遵守。2020年6月,梧州交警部门集中曝光 102名行人过马路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的行为。这启示我们( A )
4.小伟所在的小区全面推行了垃圾分类,但是,总有一些居民依然乱扔垃圾。 面对这种情况,小伟应该( D )
A.承担社会责任,殴打对方 B.勇敢制止对方,讽刺他们 C.不理睬他们,事不关己 D.提醒帮助他们,维护规则
5.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为适应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规范电子交易行为,民法典完善了电子合同订立规则,增加了预约合同的具体规 定,完善了格式条款制度等合同订立制度。这表明( ) B
材料二:近年来,青海格尔木市的315国道部分路段成了“网红公路”,吸引大 批游客前来打卡。站、坐、躺、跳……游客们摆出各种姿势,甚至有人特地等到 有车辆开过来,站在马路中间拍照,寻求错位拍摄的新鲜感。据统计,2018年至 今,315国道因拍照已发生8起交通事故。虽然当地已增派警力对相关路段巡逻喊 话,并在多处设置警示牌,但“拿命拍照”现象仍屡禁不绝!
(3)生活中,我们应如何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 严于律己,不断反省自己,改掉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 遵守规则;等等。
“旅行不止有诗和远方,还有文明与守法。”文明旅游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4)请你就如何做文明游客提出合理化建议。 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和当地风俗习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物古迹, 爱惜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维护旅游安全和秩序;等等。

初中道德与法治-遵守规则

初中道德与法治-遵守规则

A.小明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总是等绿灯亮了再走 B.小丽看见小明随地吐痰,上前告诉他不能随地吐痰的相关规定 C.小强看见一行人在翻越护栏,他上前制止并劝说 D.小红看见同学折了一枝桃花,她也随手折了一枝 答案 D A项小明的做法是自觉遵守规则的表现,B、C两项是在提 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D项既没有自觉遵守规则也没有提醒、 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故选D。
①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规则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③维护规则要从自身做起 ④规则的改进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2课时 遵守规则
栏目索引
解析 本题考查积极改进规则。题干材料“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 下调为八周岁以上”“诉讼时效由两年延长为三年”说明规则不是一 成不变的,需要调整和完善,①②正确;“增加保护虚拟财产规定”说明 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④正 确;③在材料中未体现。故选C。 答案 C
第2课时 遵守规则
栏目索引
2.(2018湖北武汉期中)下面漫画《抓住断线的风筝》告诉我们 (
)
A.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B.规则和自由谁也不依靠谁 C.遵守规则就限制了自由 D.违背规则也能有真正的自由
第2课时 遵守规则
栏目索引
答案 A 本题考查规则和自由的关系。漫画说明脱离线的约束,并不 是真正的自由,只有受到线的制约,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由此可知规则 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A项正确且符合题意。自由与规则不可分,遵守 规则是为了享有真正的自由,B、C、D三项说法错误。故选A。
第2课时 遵守规则
栏目索引
知识点三 维护与改进规则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作业课件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2课时 遵守规则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作业课件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2课时 遵守规则

8.(2020·湖南衡阳)如图漫画,小军了解到全国很多地方增加对驾驶机动车礼 让斑马线的规范标准。这说明( C )
①遵守社会规则只能靠他律 ②驾驶规则是司机享有自由的保障 ③规则保障 社会秩序的实现 ④要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①错误,遵守社会规则靠他律和自律;④不符合题意,题文未涉及制 定规则。故选C。
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②人们建立规则就是要限 制自由 ③要改进与自身利益有冲突的规则 ④要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3.(2020·云南昆明)据《元史·许衡传》记载:许衡与友人外出,因天热口渴难 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解道: “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 主吗?”这个故事教育我们D( )
公路不是游乐场,也不是取景地。在宝贵的生命面前,一张照片真的无足轻重。 世界那么大,守规矩才能多看看。
(2)生活中,我们应如何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 严于律己,不断反省自己,改掉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 遵守规则;等等。 “旅行不止有诗和远方,还有文明与守法。”文明旅游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3)请你就如何做文明游客提出合理化建议。 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和当地风俗习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物古迹, 爱惜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维护旅游安全和秩序;等等。
道德与法治 八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2课时 遵守规则
1.(2020·贵州黔西南)关于自由和规则的关系: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 道上运行;火车说,自由就是在铁轨上来回奔跑;鱼儿说,自由就是在河水里欢 快地嬉戏;风筝说,自由就是系着一根长线在空中飞舞;汽车司机说,自由就是 握好方向盘,按交通规则行驶。这说明( D )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3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二框 遵守规则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3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二框 遵守规则

第二框 遵守规则教学重点: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

教学难点:维护社会规则。

教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展示材料:近年来,某地出现了一群以大叔大妈为主的“健走队”,每天早上6点钟左右便集体列队上街,大喊大叫,敲锣打鼓,大声放音乐。

无独有偶,在地铁站同样出现了集体跳“广场舞”的队伍。

思考:“健走队”和“广场舞”是遵守规则的行为吗?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教师过渡:规则需要我们的自觉遵守。

如果不能遵守规则,对规则没有认同感和敬畏感。

那么,规则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规则就会形同虚设。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遵守规则》。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探究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1.阅读教材P27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电话的“自由”?提示:这位男士有打电话的自由,但是他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应该尊重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教师总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阅读教材P27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为什么这两位乘客看似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处罚?提示:这两位乘客为了等到同伴上车而阻止火车启动,损害了火车上其他乘客的利益,他们的自由和权利是建立在牺牲别人的权利基础上的,因此受到处罚。

教师总结: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探究二自觉遵守规则1.阅读教材P28“探究与分享”。

思考:(1)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2)你认为该如何做到许衡所说的“我心有主”?提示:(1)“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做人准则。

人生有许多机会,面临许多诱惑,面对诱惑不动心,身不被物役,心不被金迷,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

这是一种难得的定力,没有一定的精神支柱,没有一种良好的心态,没有高超的做人修养,是很难坚持的。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课时 遵守规则作业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课时 遵守规则作业

的是(
)
①溺爱之子不成材,小树不修不成(bùchéng)苗 ②春节期间很少有交警查酒驾,但司机
小李仍然坚持酒后不驾车 ③孙武练兵,纪律严明 ④小明经常反省自己,自觉纠正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第六页,共十八页。
5.军军今年上八年级了,他特别爱玩电脑游戏,常常为此完不成作业(zuòyè),还发出这样
B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 调整和完善 ③我们要积极为新规则的制定建言献策 ④不合适(héshì)的规则就应该 废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十三页,共十八页。
11.观察(guānchá)下图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第十四页,共十八页。
的叹B息:“我怎么管不住自己呢!”这主要表明他(
)
A.情绪不稳定B.缺Βιβλιοθήκη 自律,太放任自己C.兴趣太广泛
D.不能接受别人的帮助
第七页,共十八页。
6.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下列行为属于遵守社会
规则的是( )
B
A.在电影院看到激动时,小华大声喊叫
B.在公共汽车上,小红主动给老人让座
们(
)
①社会规则保障人们的自由,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
提醒(tíxǐng)、奖惩等外在约束,即自律 ③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将规则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④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第五页,共十八页。
4.遵守社会规则,需B 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下列言语或事例属于他律
第十五页,共十八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2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2

?遵守规那么?一、单项选择题(一共6题,一共76分)1.我们决不能把享有的自由和权利理解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是我的权利,谁也管不着〞。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①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利益②不得损害集体的利益③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④只需考虑自己的权利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在我国,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自由时,要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而不能超越其范围。

这说明〔〕①自由与规那么不可分②社会规那么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③人人都要遵守规那么④国家HY可以享有绝对的自由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HYHY自由等。

可见,规那么〔〕①不是限制自由②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③限制了自由④促进社会有序运行A.①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4.政府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像“11”一样顺序排列。

排队看似是一个简单的个人行为,却表达着社会成员的价值认同。

确定自觉排队日有利于人们〔〕A.不得不遵守规那么B.监视别人遵守规那么C.靠别人监视遵守规那么D.自觉遵守规那么5.“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

〞这句话启示我们要〔〕①坚决维护规那么②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那么③破坏规那么,从我做起④提醒、监视、帮助别人遵守规那么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6.葛洪说:“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涂不可以应万方。

〞这句话说明〔〕A.规那么促进社会有序运行B.规那么一旦制定,就不会改变C.规那么不是一成不变的D.要自觉遵守规那么二、材料分析题(一共2题,一共24分)1.结合材料,答复相关问题。

周某、王某、杨某未经有关部门答应,煽动、组织某小区业主一百余人到政府南门前进展示威活动。

示威人群从政府出发沿建国路行至建国大桥,对过往车辆进展拦截、拍打,造成交通堵塞长达三非常钟,且回绝民警劝阻和遣散。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框遵守规则教学反思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框遵守规则教学反思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框遵守规则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遵守规则》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怎样对待规则:自由与规则不可分,自觉遵守规则,维护与改进规则。

本节内容涉及知识点比较多,活动都针对具体知识点展开;由于本框题教材安排的探究与分享部分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所以设计活动时多以本课背景材料为主。

活动五的维护规则部分,应适当安排学生表演规劝别人遵守规则的情境,使学生通过体验明白与人沟通要讲究技巧.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遵守规则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明白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规则;2.懂得积极维护规则,参与改进规则;3.提高自律能力,敬畏规则,学会维护规则的技巧,锻炼参与改进规则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适当安排学生表演规劝别人遵守规则的情境,使学生通过体验明白与人沟通要讲究技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2.养自律意识和敬畏规则的意识,形成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理念。

教学重点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

教学难点维护社会规则。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6页“运用你的经验”。

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规则。

分析:人人遵守规则,社会生活才会井然有序,人民才会有充分地安排自己生活的自由。

如何对待规则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自由与规则不可分1.正确认识自由。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7页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机的“自由”?提示:这位男士有打手机的自由,但是他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应该尊重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下面这些场景,你觉得对吗?总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我的自由谁做主。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7页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为什么这两位乘客看似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处罚?提示:这两位乘客为了等到同伴上车而阻止火车启动,损害了整列火车上其他乘客的利益,他们的自由和权利是建立在牺牲别人的权利基础上的,因此不应当受到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他们予以行政拘留的处罚。

总结: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三、自觉遵守规则1.遵守规则。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8页“探究与分享”。

(1)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2)你认为如何形成许衡所说的“我心有主”?总结:(1)“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做人准则。

人生有许多机会,面临许多诱惑,面对诱惑不动心,身不被物役,心不被金迷,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

这是一种难得的定力,没有一定的精神支柱,没有一种良好的心态,没有高超的做人修养,是很难坚持的。

(2)许衡心目中的“主”无疑就是自律、自重、自爱,有了这种“主”,便会洁身自好,守住小节,也能保住大节。

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补充: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也就是说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2.中国式过马路:靠规则不如靠自己活动一:中国式过马路的思考观点一: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就跟着走。

观点二:只要没人看到,没人管,就可以闯红灯。

观点三: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

分组讨论:这三种观点是否正确,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交通规则?总结:这三种观点都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

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只靠外在约束,更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四、维护与改进规则活动二:请你也来守规则(1)生活中还有类似的行为吗?(2)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两种解决方案:①请相关工作人员批评教育他们。

②我会告诉他们正确的做法。

你的方案是什么?请具体演示一下这些方案。

提示:在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如:随地吐痰,在喷泉池里洗手等。

解决这种状况,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还应该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当然,我们在善意提醒别人时要注意有“礼”、有“理”、有“节”。

只有人人相互帮助,相互提醒遵守规则,才能维护规则的尊严,才能使规则真正保障每个人的利益。

1.改进规则活动三:改进规则我参与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1页的“探究与分享”。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被改进的规则?说说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提示:新版《中小学生守则》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不比吃喝穿戴等,并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养成阅读习惯、文明绿色上网、低碳环保生活等。

又如《刑法修正案》(九)进一步减少适用死刑的罪名,对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伪造货币罪、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战时造谣惑众罪等九个罪名的刑罚规定作出调整,取消死刑。

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就需要被改进或者废除。

2.如何看待利用规则漏洞的行为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1页的“拓展空间”。

(1)明确网购“后悔权”,有什么积极意义?(2)“7天无理由退货”这一规定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完善,给你怎样的启发?(3)针对网店店主所说的现象,你认为应该怎样进一步完善规则?提示:(1)①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②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消费者的信心。

③促使经营者与消费者实现双赢,促使消费环境健康有序发展,等等。

(2)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3)应该对“7天无理由退货”这一规则进行改进,进一步明确不适用退货的商品范围和商品完好的标准,引导消费者正确行使“后悔权”,以维护经营者的利益,减小“7天无理由退货”给经营者带来的损失。

总结: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五、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对待规则的三方面内容:了解了自由与规则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要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社会规则也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知道了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明白了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我们还要积极参与改进规则。

板书设计六、随堂演练例1 自由与规则有人曾经对自由和规则的关系作出这样的描述: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火车说,自由就是在铁轨上来回奔跑;鱼儿说,自由就是在河水里欢快地嬉闹;风筝说,自由就是系着一条长线在风里飞翔;汽车司机说,自由就是牢记交通规则,握好方向盘。

上述材料说明()。

①自由和规则毫无关系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③社会规则会限制我们的自由④社会规则保障了人们所享有的自由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对自由与规则不可分的认识和理解。

材料说明,我们所享有的自由需要在社会规则的限制之下,②说法正确;正是因为社会规则的制约和管理,才进一步保障了我们的自由,④说法正确;①③说法错误,排除。

故选C项。

答寨:C。

例2 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美好的人生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础上。

”这句话启示我们()。

A.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需要自制B.自律的作用是有限的C.遵守社会规则需要加强自我约束,增强自制力D.所有的人都会自律解析:本题考查对如何遵守社会规则的认识和理解。

题干中这句话强调了自律的重要性,我们在遵守社会规则的时候要加强自律,A项说法错误,C项说法正确;B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说法太绝对,排除。

答案:C。

例3 积极改进规则下列关于规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规则自制定之日起就不会再发生改变B.我们不能调整规则C.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D.原有的规则永远不会过时解析:本题考查积极改进规则的相关知识。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故C项正确,A、B、D三项说法都是错误的,排除。

答案:C。

综合考查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材料一傍晚放学的时候,某中学门口混乱不堪。

开着私家车、骑着电动车和步行前来接孩子的家长,都希望背着书包的孩子能迅速找到自己,但拥挤的车辆和人群将学校大门堵得水泄不通,如果遇到雨雪天气,情况会更加糟糕。

材料二首都北京,这座曾被无数国人向往的繁华大都市,如今却被戏称为“首堵”。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生活在北京这座城市里的人们,越来越起早贪黑、忙忙碌碌地奔波于上班和回家的路上。

从前干净、整洁、宽敞的街道上,现在每天挤满了大大小小、川流不息的汽车与行色匆忙的人群。

北京的交通变得愈发拥堵不堪,空气污染愈加严重,北京的宜居指数已滑入全国倒数之列。

(1)结合材料一,说说我们的社会生活为什么需要秩序。

(2)结合材料二,请你为缓解北京交通拥堵问题提至少两条建议。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自觉遵守规则?解析:本题属于对社会秩序的综合性考查。

第(1)问,结合社会生活有秩序的相关知识进行回答即可。

第(2)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可以根据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提出建议。

第(3)问考查自觉遵守规则的相关知识,结合教科书知识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1)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2)答案具有开放性。

例如:整治违章;加强交通法律法规宣传和教育;倡导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等。

(3)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既自律;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七、补充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1)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2)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3)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4)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5)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