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季度陕西省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1季度陕西省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014年西安市不断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发挥投资支撑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良好开局。
一、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从投资运行情况来看:开局良好,同比增速回落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71.07亿元,同比增长21.8%,总体趋势承接了2013年平稳运行态势。
从全省11个地市看,我市投资总量位于第一,增速第四位,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低于增速第一位的安康1.0个百分点;从15个副省级城市看,我市投资处增速居第一位,高于增速最后一位的哈尔滨70.3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6%,全市增速高于全国4.2个百分点。
从其他相关支撑指标来看,投资增速偏快。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回落1.3个百分点,限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2%,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7.8%,回落67.8个百分点。
建筑业营业税增长6.4%,回落7个百分点。
从同比增长来看,一季度投资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5.4个百分点,较1-2月回落1个百分点。
影响投资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如下:(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大幅回落。
受2013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投资回落以及企业资金紧张的持续影响,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249.96亿元,同比增长19.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3.7个百分点,影响全市投资增速回落4.7个百分点。
(2)季节性因素影响投资施工活动。
一季度适逢春节假期,加之全市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影响,平均气温低于去年同期,投资项目新开工受阻、施工进度缓慢。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127个,其中在建(有投资进度)施工项目796个,回落6.8个百分点,占全部项目的70.6%,回落2.3个百分点;本年新开工(有投资进度)项目71个,比上年减少76个。
(3)高基数影响投资增速回落。
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连续多年快速增长,随着基数的不断提高,持续高增长难度较大。
加之去年全市投资运行高位开局,1-2月增长28.7%,一季度增长27.2%,处于当年最高点,在高基数的影响下,持续高增长难度较大。
2013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情况
(二)从三次产业来看:一、二产业增速回落,第三产加快
一季度,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完成2.90亿元,同比下降34.2%,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8.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完成132.04亿元,增长15.9%,回落45.6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536.13亿元,增长23.9%,提高2.7个百分点。
从投资规模来看,三次产业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分别为0.4%、19.7%和79.9%,“三、二、一”的投资产业格局加速形成,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三)从主要领域来看:工业投资增速大幅回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提高、民间投资增速有所回落
1、工业投资增速大幅回落,但制造业投资增速提高
一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完成126.63亿元,同比增长19.5%,增速回落42.3个百分点。
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0.6%,比上年同期回落23.8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下降48.5%,回落175.8个百分点。
从工业的建设性质来看,改建和技改项目投资同比下降86.4%,单纯购置设备同比下降81.7%,这是影响工业投资回落的主要原因。
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提高
201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推进“八水润西安”工程,坚持铁腕治霾,切实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在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也将带来新一轮水利、环保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投资需求。
一季度,全市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完成49.61亿元,同比增长26.8%,增速同比提高20.2个百分点。
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4.26亿元,增长68.7%,提高94.6个百分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0.63亿元,增长5倍;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44.72亿元,增长22.5%,提高8.2个百分点。
3、民间投资增速回落
一季度,全市民间投资完成354.13亿元,同比增长27.2%,增速同比回落7.2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52.8%,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民间投资在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及教育业等领域投资增速较快,分别增长44.8%、80.4%、77.9%、2.6倍和6.4倍。
分区域看,民间投资增长较快的区县主要有长安区、临潼、周至县、高新、经开和沣东新城分别增长53.9%、71.4%、98.6%、99.7%、47.2%和2倍。
(四)从投资结构来看,投资增长“稳中显优”
1、文化产业投资高速增长
2013年,西安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广告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文化产业投资快速发展。
一季度全市文化产业投资29.53亿元,同比增长53.2%。
从增长情况来看,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行业增势较好,分别增长31.1%、36.5%、54.1%和50倍。
从投资构成来看,以上五大行业占文化产业投资的比重分别为9.1%、18.1%、21.3%、和27.9%。
2、民生工程领域投资持续加快
今年全市继续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批敬老院、公益性公墓、县级公共体育场馆及文化艺术中心建设项目加快推进。
一季度,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44.72亿元,同比增长22.5%;教育投资14.76亿元,增长3.7倍;文化体育和娱乐投资3.2亿元,增长66.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投资1.62亿元,增长3.6倍。
3、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回落,节能减排初见成效
一季度,全市高耗能行业投资20.50亿元,同比下降4.8%,回落99.4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比重16.2%,占比回落4.1个百分点。
在高耗能内部六大行业中,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39.4%,降幅最高,其他五大行业
投资增速均有回落。
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回落,体现了我市节能减排工作初见成效,这有利于西安市经济的后续发展。
二、投资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项目建设资金偏紧,自筹资金增速回落
2014年,为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经济社会转型,控制地方性债务风险,央行继续执行适度偏紧的货币政策,受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影响,资金流出明显,国内金融市场资金供求持续偏紧。
一季度,全市投资项目本年实际到位资金888.48亿元,同比增长2.3%,低于全市投资增速19.5个百分点;建设单位各项应付款合计155.54亿元,增速9.8%,资金保障度严重不足。
其中,自筹资金同比下降8.9%,企业资金紧张趋势仍未改观。
(二)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下滑,提振动力不足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是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拉动力,也是投资内涵效益型发展的重要体现。
一季度,全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6.10亿元,下降46.2%。
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仅为12.7%,工业技改投资持续不振,除受上年高增长的基数影响之外,也与企业资金紧张、投资意向不足等因素有关。
从工业投项目资金情况来看,一季度,全市工业投资本年到位资金增长11.4%,占到为资金大头的自筹资金同比下降32.8%。
(三)房地产开发投资回落
在春节假期效应和资金面持续偏紧的影响下,房地产市场开局冷清。
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49.96亿元,同比增长19.4%,增速回落13.7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较大。
商品房销售面积提高,一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46.7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7%,增速提高9.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18.13万平方米,增长12.7%,增速回落9.2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额167.18亿元,增长19.2%,增速回落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134.83亿元,增长4.5%,增速回落40个百分点。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仍较突出
城区建设步伐放缓,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
承接了2013年全年的趋势,城区建设放缓,由于城三区占地面积较少,加之前几年大规模的城中村及城区改造已完工,而新开工项目又不多,因此投资速度放缓,增速降幅较大。
户县由于高新区前几年的投资项目已完工,而本身的投资项目较少,因此投资呈现大幅下降趋势。
而开发区作为新区建设投资的支撑点,投资进度不断加快,特别是沣东新城新开发的项目较多,投资速度加快,增速较高。
因此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较为突出,各区域差距也非常明显。
(五)投资数据的匹配性不尽合理,我市投资总量已超过全市GDP总量2013年我市全社会投资总量占GDP总量105.1%,投资总量已超过GDP总量250亿元,其中13个区县中有9个区县已超过地区GDP总量。
一季度虽然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占GDP比重70.2%,但仍有几个区县固投总量超过本地区GDP总量。
三、对上半年的投资形势展望
虽然一季度资增速有所回落,下一阶段导致投资增速回落的因素仍然会发挥作用,但也要看到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积极变化,国家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不变,还有一批市级重点项目的积极推进等,这些积极的变化,预示着下一阶段经济走势会呈现出缓中趋稳的特点,投资增速虽然仍会有所回落,但降幅不会太大,预计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仍会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