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共产党员》的日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 2018.10下“我与《共产党员》”征文 |李 晓 lixiaoweixin2008
欣闻河北《共产党员》创刊60周年,仔细回想,我与《共产党员》结缘已34年,最让我难忘的,还是30多年前订阅《共产党员》的日
子。

1984年,我作为县委宣传部驻乡通讯员,参加工作伊始就接触到了河北《共产党员》杂
志。

因为工作关系,每期新出版的刊物发行到乡
里后,我都会第一时间阅读,那时的刊物在内文印刷上远没有现在精致,但其中感人的事迹、精彩的故事却常常感染着我,也让我学到了许多新
的写作方法,从中汲取了不少“营养”。

当时,除党报以外,农村接触杂志的机会相对较少,《共产党员》由于可读性强、又接地气,深受农村党支部和广大党员的喜爱,县、乡
两级因势利导,积极宣传推介,人们订阅的积
极性也很高。

我作为党委办公室工作人员,每年10月过后,便开始深入到全乡28个村,逐村宣
传、订阅《共产党员》杂志。

乡党委对订阅工作相当重视。

1987年,新调来的党委组织委员孟同志和我一同入村订阅。

那时,绝大部分村子都是土路,由于夏天雨水浸泡,土路中间被车辆碾轧形成两道深深的车辙,在道路两侧形成两条窄窄的小路。

我们骑着自行车,行走在路边的窄道上,非常考验车技。

有一天,我们上午一上班就出发了,一直到下午下班,骑着自行车跑了7个村。

返回单位的路上,孟同志突然从自行车上摔下来,倒在土路上牙关
紧闭,不省人事,只是“呼哧呼哧”喘着粗气。

我和同行的同事被吓呆了,连忙掐摁孟同志的人中穴。

四五分钟后,孟同志苏醒过来,见到我俩焦急的样子,摆摆手说:“没事,没事。

”我们见他真的没什么事了,便继续前行。

后来得知,孟同志患有“癫痫”,随时可能发病,他也从未和大家说起过。

那天是因为过于劳累,导致病情发作。

我们被孟同志带病坚持工作的作风深深打动,在此后《共产党员》订阅工作中更加卖力。

后来,经过北京大医院的进一步检查,才知道孟同志的“癫痫”是由于得了脑瘤造成的。

1988年春季,孟同志做了手术,住院期间,我陪乡领导前去探望,同去的几个人,他对别人都称“不
认识”,唯能叫出我的名字,想必是我们一起订阅《共产党员》的日子,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记。

我所在的乡年年被上级评为订阅《共产党员》先进单位,县委组织部作为主管部门,对我们这些基层订刊人员也像家人一样看待。

一天上午,我和同事到县委组织部缴纳订刊款,手续办妥后,已经到了下班时间。

接待我们的张同志见时间不早,拉着我们的手执意挽留吃午饭。

为了招待我俩,张同志自掏腰包,买来花生米、猪头肉、灌肠、大饼、二锅头等,在他的宿舍里,我们三人一边吃喝,一边聊着刊物中的人物故事,闲侃着工作中的趣闻趣事,其乐融融。

县委干部能像兄弟一样对待我们,我们心里感到暖暖的。

全乡订阅《共产党员》数量大,乡党委把学刊用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每月新刊发行后,我们都及时从组织部拉回刊物,分发给包村干部,让他们及时带给每个党支部,有时赶上乡里开大会,我们就直接将刊物发给各村干部。

有一次,开大会前我们把刊物发给了干部们,这下可好,有的村干部在台上领导讲话时就忍不住翻看,影响了会议的整体效果。

开会时读刊物当然不提倡,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共产党员》内容精彩,足以让人赏心悦目。

我们发现这一情况,以后就把会前发刊改为会后发。

我们在会议室前摆上一个长条桌,上面码放着整整齐齐的一摞摞《共产党员》,一手拿着发放登记表,一手还要按着刊物,不然的话就会让人“抢”光了。

每当这时,长条桌前人头攒动,就好像大集上卖紧俏商品的摊位一样。

后来,我调到了县直政工部门工作,单位从那时到现在始终订阅着《共产党员》,我每个月仍能坚持阅读学习。

现在的《共产党员》与时俱进,月刊改版成半月刊,不但印刷质量好,装帧精美、大气,而且办成了融媒刊物,还可以听和看视频,期期让人耳目一新。

这些年,《共产党员》改变了过去的订阅方式。

但我想,如果现在还需要再去订阅《共产党员》的话,我依然乐此不疲。

◎◎


洪良订阅《共产党员》的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