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为第三范式例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解为第三范式例题
摘要:
,然后根据撰写一篇文章。
一、数据库范式的基本概念
1.数据库范式的定义
2.范式的作用和目的
3.第一范式(1NF)
4.第二范式(2NF)
5.第三范式(3NF)
二、第三范式的概念和特点
1.第三范式的定义
2.第三范式的特点
3.第三范式的实例
三、将问题分解为第三范式例题
1.问题描述
2.问题分析
3.问题解答
正文:
一、数据库范式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范式是一种用于描述数据库中数据组织方式的方法。
通过将数据按
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拆分和组合,可以提高数据库的存储效率和查询性能。
范式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数据冗余,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数据库范式分为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
(3NF)。
在这三种范式中,第三范式是最高层次的规范化要求。
二、第三范式的概念和特点
第三范式(3NF)是指在第二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数据冗余,使得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主属性。
换句话说,第三范式要求一个表中的每一列都不包含冗余信息,且每个非主属性都直接依赖于主属性。
第三范式的特点如下:
1.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主属性。
2.表中的每一列都不包含冗余信息。
3.数据表中不允许有重复的行。
通过实现第三范式,可以确保数据表中的每个字段都具有原子性,即每个字段只包含一个最小的数据单元。
这有助于提高数据库查询性能,避免数据不一致性和冗余。
三、将问题分解为第三范式例题
假设有一个名为“学生选课”的表,包含以下字段:
- 学号(学号,字符串类型)
- 姓名(姓名,字符串类型)
- 年龄(年龄,整数类型)
- 课程号(课程号,字符串类型)
- 课程名(课程名,字符串类型)
- 学分(学分,整数类型)
问题描述:根据以下条件,将“学生选课”表进行第三范式分解:
1.一个学生可以选择多门课程。
2.每门课程可以被多个学生选择。
3.学生选课表中不应包含冗余信息。
问题分析:
在这个问题中,学生和课程之间的关系是多对多关系。
因此,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新的表来表示学生和课程之间的关系,同时确保原始表中不包含冗余信息。
问题解答:
根据第三范式的要求,我们可以将“学生选课”表分解为以下两个表:
1.学生表(学号,姓名,年龄)
2.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另外,我们还需要创建一个名为“学生选课关系”的新表,用于表示学生和课程之间的多对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