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单元整合名师课件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剧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弱小国家之间的矛盾。 关闭
故D 选D项。
解析 答案
1234567
4.(2017·湖南益阳中考)“为适应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 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 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
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及任何专利或优越权。”以上引文出自
评价:1.利: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 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弊:这种 高度集权的模式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 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直接目的:宰割战败国,瓜分战利品
巴 召开目的 根本目的:对战后世界重新安排,确立战后资本主
关闭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 府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
关闭
胜D 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选D项。
解析 答案
1234567
3.(2017·山东威海中考)巴黎和会后,一位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
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感到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
3
2
2
1
2
1
7
4
2
1
5
4
1937 年 世界 欧洲
2
1
2
1
2
1
3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1
3
2
(3)上述表格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什么?
1234567
参考答案 (1)特点:政府主导和推进;向西方学习技术和管理经验;将 国营企业转给私人资本家。
(2)措施:鼓励农民减产并予以补贴。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 预。
农业 集体 化
1.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2.到 1937 年基本完 成
斯 大 林 的 探 斯大 索 林模
式
标志:1936 年,苏联颁布了新宪法 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表现:1.政治上,党政不分,民主与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 家长制作风盛行;2.经济上,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 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造成经济部门发 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
盛 顿
主导国
会 议 《九国公
约》
对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的评 价
巴黎和会仅调解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矛盾,帝国 主义在亚太的矛盾仍尖锐,美日矛盾成为这一地 区的最主要的矛盾 美国、英国、日本 宣称“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 整” 实质:确认了“门户开放”政策,为美国扩张提供了 方便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但不可能 长期维持下去
解析 答案
1234567
5.(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据统计,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 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37.2%,工业产量倒退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的水平,各国失业率达30%—50%。这组数字反映出危机( )。 A.持续时间长 B.波及范围广 C.破坏性大 D.来势猛烈
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题干中的这组数字反映出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破坏性大。故选C项。 C
到 1925 年,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1.1925 年底,苏联制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 针;2.1928 年起,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 业化加速发展;3.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 第一,世界第二,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 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三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相对繁荣
繁荣 与 繁荣背后 危机 潜伏危机
1924—1929 年是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繁荣时期 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揭露了美国资本主 义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人民的消费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引起生 产过剩 最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无法避免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解析 答案
1234567
7.(2017·山东潍坊中考)经济政策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 济发展的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工业的措施。1870年 12月成立的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 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 1873年11月成立的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了千住呢绒厂、新町 纺纱厂和爱知纺纱厂等近代化的“模范工厂”。其目的是让它们 起示范作用,以推动私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为了加速工业化的 进程,政府在1880年下令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 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
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莱茵河东岸 50 千 米内不得设防 规定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 治” 规定德国应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 《凡尔赛和约》与协约国同奥、匈、土、保分 别签订的和约一起构成“凡尔赛体系”,它确立了 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召开
华 原因
A.玻利维亚的独立
B.农奴制的废除
C.人民委员会的建立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关闭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无产阶级的胜利”。A项是民族解放运动;B、D两
项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项是无产阶级的胜利成果,故C项符合题 关闭 C 意。
解析 答案
1234567
2.(2017·河南中考)没有别的事件能像十月革命那样对现代世界产 生如此决定性的影响,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1917年以 后,世界再也不能同过去一样了。这种不一样主要表现在( )。 A.马克思主义开始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C.打破了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封锁 D.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黎
义世界新秩序
和 会
控制会议 的“三巨头”
参加会议的共 27 国,但操纵会议的是英国首相 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 逊“三巨头”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 凡 尔 巴赛 黎和 和约 会》
领土
军事 殖民 地 赔款
“凡尔赛体 系”
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 土划归波兰等国
(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辛丑条约》
关闭
D据.《题联干合信国息家“中宣国言之》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不得谋取……专利或优越权”
等,可判断引文出自《九国公约》。《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
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规定各国遵守在中国的“门户开 关闭
放B ”“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单元整合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一 十月革命和苏俄(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深重灾难,激化了俄国复杂
而尖锐的社会矛盾
俄 国 十 月 革 命
历史 条件
2.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临时政府对外继 续参加帝国主义战争,对内压制人民革命,无产阶级 必须继续革命
3.列宁回国后根据当时的形势特点,及时制定了将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后来被许多国家所仿 效,影响了许多国家的经济政策,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 具有重要意义
它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234567
1.(2017·江苏南京中考)《共产党宣言》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
展……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
的。”“胜利”的重要代表是( )。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时间 长
范围
危 机
广
新 破坏
特 性大
点
深远
影响
1929—1933 年
地理范围广: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行业范围广:从金融业开始,波及工、农、商等经济部 门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 40%,贸易总额减少 2/3 经济危机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政局动 荡 国际局势紧张,一些国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以缓 解危机
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通过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来消除 经济危机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罗 作用
斯
福
新 政
影响
局限
经 大大缓解了经济危机,经济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 济 所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 政 阶级矛盾得到缓和;避免了美国的法西斯化;资本 治 主义民主制度得到了调整、巩固和发展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1)据材料一,归纳日本工业化的特点。
1234567
材料二 美国政府与农民签订合同,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 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在《农业调整法》(1933年5月通过)生效 的头一年,屠宰了二千三百万头牛,六百四十万头猪,减少了三百万 公顷小麦播种面积和四百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法案实施后,农产 品价格回升到1909—1914年农业繁荣时期的水平。
使苏维埃政权渡过了难关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背景
新经 济 政策 内容
作用
斯大 林的 探索
工业 化
1.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 济;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它产生 了诸多弊端
1.农业: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 自由买卖;2.工业: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让国 内外资本经营;3.商业:在一定范围进行自由贸易,允 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3)历史现象: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原因:实行计 划经济;农业集体化;优先发展重工业。
纠缠不清。”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巴黎和会后建立的“新秩
序”( )。
A.没有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秩序
B.彻底消除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C.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
D.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关闭
依据题干信息“离开时,则感到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
1.1917 年 11 月 6 日,列宁亲自来到起义总指挥部斯 彼得格 莫尔尼宫,领导起义
勒起义 2.1917 年 11 月 8 日凌晨,起义者占领冬宫,起义取得
决定性胜利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俄国 十月 革命
历史意 义
“战时 共产
内容
主义 政策
作用
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 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 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 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 20 世纪的历史进程产 生了深刻影响 1.实行余粮收集制;2.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3.取 消自由贸易等
——摘编自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调整农业政策的措施及特点。
1234567
材料三 1928—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 界的排名
年份 项目 工业生产总值 机器制造业 拖拉机 电力 石油 钢
1928 年 世界 5 4 4 10 3 5
1932 年 世界 欧洲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背景
罗 斯 主要 福 内容 新 政
特点 目的
前任政府采用传统缓解经济危机的办法,无任何实际 效果
(重点)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使经济恢复有了资金 保证
(核心)调整和恢复工业: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 规定了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规章,以防止盲目竞争引 起生产过剩。此外,政府还举办大型公共工程,以工代 赈,拉动消费,增加就业 让农民缩减耕地面积,销毁过剩农产品,损失由政府给 予补贴
解析
关闭 关闭
答案
1234567
6.(2017·广东中考)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活动中民主党候选人 罗斯福许诺,要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材料中的“计划 经济的方法”是指( )。 A.优先发展农业生产 B.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充分利用市场调节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指导
关闭
根据“要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可知这是指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故选D项。 关闭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