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2.3 河流和湖泊(第1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初中八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流和湖泊(第1课时)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河湖众多的国家,利用“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与湖泊。

2.理解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区等概念,并知道外流河与内流河水文特征的不同。

3.归纳内流河、外流河以及湖泊的分布特征,分析与地形、气候等的关系。

4.欣赏河流湖泊的壮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式
【教学方法】注重引导读图分析,讨论探究
【学法指导】通过自主读图、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
【教具准备】相关地图及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分析比较(二)河流的水文特征
展示:
《中国地形图》(见课本P24)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见课本P30)、
《中国降水量图》(见课本P32)、
《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见课本P35)、
问题1:为什么我国西部多内流河、东部多外流
河?
总结:由于外流区降水充沛,内流区降水稀少,
我国外流区约占2/3,内流区约占1/3。

它们的分
界线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也是季风区
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在非季风区内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河水的补给主要靠高山的冰雪融水,
水量小、流程短,为内流河,也称季节性河流。

季风区内,降水多,河水补给靠大气降水,水量
大、地势向海洋倾斜,多外流河。

问题2:同学们说说想要认识一条河流,应从哪
些方面入手?
总结:在众多的方面中,以河流的水文特征最为
重要,一般包括流量、含沙量、汛期(河水在一
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

“汛”就是水盛的
样子)、结冰期等方面。

问题3:比较外流区内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河流
的水文特征有什么不同?并填下表:
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
北方河流
界限
南方河流
合作探究(根据中国地形、
降水量等图分析比较、归
纳得出):
我国河流由于受地形、气
候的影响,我国西部多内
流河,东部多外流河。

小组讨论、归纳,
代表回答
小组讨论,分析比较,
回答表格内容:
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
界,北方地区的河流一般
汛期较短、有结冰期,大
多流量小,含沙量大。


方地区的河流大多流量
大、汛期较长、含沙量小、
无结冰期。

加强知识
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
的分析能
力及应用
能力。

通过分析
比较,使认
识更明确,
理解更深
入。

梳理总结引导梳理本课知识,指图落实主要知识点:通过梳理
总结,形成
完整的知
识体系,加
强了知识
间的联系,
有利于学
生加深理
解记忆我
国主要河
流湖泊。







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






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
水文特征:水量较______,多为季节性河
主要湖泊:某某湖、_________、洞庭湖、太湖、洪泽湖
1.(目标1、2)下列有关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B.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它位于外流区
C.某某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D.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它位于内流区
2.(目标1、2)以下关于四条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河是我国长度第二、流域面积第二、径流量第二的河流
B.长江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也是最难治理的河流
C.淮河水流缓慢,江阔水深,四季通航,内河航运最发达
D.珠江是我国南部的大河,也是各大河中汛期最长的河流
3.(目标1)以下四组河流中分别发源于我国地势第一、二、三阶梯的是()
A.长江、淮河、珠江 B.雅鲁藏布江、怒江、某某
C.黄河、金沙江、辽河 D.长江、汉江、松花江
4.(目标2)我国下列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是 ( )
5.(目标1)长江流域湖泊众多,从西向东依次是()
A.鄱阳湖、洞庭湖、太湖
B.洞庭湖、鄱阳湖、太湖
C.太湖、鄱阳湖、洞庭湖
D.太湖、洞庭湖、鄱阳湖
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河流名称。

①②③
④⑤⑥
⑦⑧⑨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湖泊名称。

A B C
D E。

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在教学本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地图,让学生在查找和观察分析比较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我国众多河湖的初步情况。

使学生的阅读地图的能力得到培养和训练。

同时适当插入图片等资料,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领略山河的美景,既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