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考研必备:政治预测50题(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 分析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增强我国企业⾃主创新能⼒的启⽰
「答案要点」
(1)绝对剩余价值⽣产和相对剩余价值⽣产的联系在于:第⼀,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致的。
第⼆,绝对剩余价值⽣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产的起点。
绝对剩余价值⽣产和相对剩余价值⽣产的区别在于:物质技术基础不同,以及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不同。
绝对剩余价值⽣产是与⽣产技术不变,或⽣产技术发展缓慢相适应的;⽽相对剩余价值⽣产是以⽣产技术的不断变⾰为条件的。
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资本家主要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来榨取绝对剩余价值。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就通过提⾼劳动⽣产率,降低⼯⼈所需要的⽣活资料价值,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榨取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产是整个社会劳动⽣产率提⾼的结果。
单个企业提⾼劳动⽣产率不能产⽣相对剩余价值,只能产⽣超额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产是通过单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
(2)根据上述原理,我国企业⾸先采⽤先进技术,可以⼤幅度地提⾼劳动⽣产率,使该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获得更多的利润。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不断加剧,我国不少⾏业和企业屡屡在核⼼技术上受制于⼈。
我国企业要引进和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技成果,但更重要的是要⽴⾜⾃主创新。
只有拥有强⼤的科技创新能⼒,拥有⾃主知识产权,才能提⾼我国企业的国际国内竞争⼒。
加快提⾼企业⾃主创新能⼒,对于我国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式的转变、谋求经济长远发展的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等具有重⼤现实意义。
增强企业创新能⼒,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必须做到:必须建⽴⼀套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保障络,从制度完善、法规制定、队伍建设、舆论环境等各个⾓度努⼒,使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全社会的⼀种⾃觉⾏为;必须进⼀步深化企业改⾰,使企业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成为⾃主经济、⾃负盈亏的法⼈实体;科技的根本在⼈才,要加快科技体制改⾰,进⼀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产⼒的转化,把科技⼯作者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充分发挥出来。
47 分析剩余价值与利润的相互关系对当前我国企业经营的启⽰。
「答案要点」
(1)当m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它就叫作利润。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是:它们本来是⼀个东西。
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的,⽽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这种现象从形式上歪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实质。
(2)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包括: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不变资本的节省、原料价格的变动。
(3)撇开资本主义形式,资本周转的上述原理,对社会主义企业的资⾦来说,是完全适⽤的,因为它反映的是社会化⼤⽣产的⼀般原理,资⾦周转速度是影响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加快社会主义企业资⾦的周转速度,可以节省资⾦,提⾼资⾦利⽤率,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48 分析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对我国企业经营的指导意义
「答案要点」
(1)产业资本运动的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其职能是购买⽣产资料和劳动⼒,为资本主义⽣产准备条件,即为⽣产剩余价值做准备;⽣产资本,其职能是让⼯⼈和⽣产资料相结合进⾏⽣产,不仅⽣产出产品,⽽且⽣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商品资本的职能是把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卖出去。
(2)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的必要条件:第⼀,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第⼆,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依次继起。
(3)这⼀理论撇开它的资本主义性质,对社会主义企业的资⾦循环也是适⽤的。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也必须根据再⽣产要求分为三个部分,也必须使三部分资⾦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和在时间上相继转化,即做到⼈、财、物合理配置和产、供、销三者互相衔接,保持平衡,才能使资⾦循环连续不断。
这也是社会主义企业资⾦运动的规律。
只有⾃觉认识和利⽤这⼀规律,才能加速资⾦运动,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产经营。
49 根据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地出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答案要点」
(1)⼀切形态的地租都是以⼟地所有权的存在为前提的,是⼟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地所有权本⾝在⽣产过程中不执⾏任何职能,对地租的占有只是它在经济上的实现。
地租的本质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由农业雇佣⼯⼈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
其中:
①级差地租是指和⼟地优劣程度相联系的、数量有等级差别的地租;它实质上是由于优等地和中等地⽣产的农产品的个别⽣产价格低于由劣等地⽣产条件所决定的农产品的社会⽣产价格⽽形成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的产⽣原因是⼟地的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
级差地租的产⽣条件是⼟地优劣程度不同。
②绝对地租指因⼟地私有权存在,租种任何⼟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它由农产品价值⾼于社会⽣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
绝对地租的产⽣原因是⼟地私有权的垄断。
绝对地租的产⽣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
(2)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地出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是,征⽤农民⼟地补偿低,⼟地增值分配严重不合理。
这是农民反应⽐较强烈的⼀个问题,也是造成耕地占⽤多的重要因素。
农户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地经营权是农民的基本权益。
农民集体⼟地转为建设⽤地的过程,应当是农民分享城市化和⼯业化成果的过程。
因此,第⼀,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公开招标拍卖,防⽌权钱交易、⼈为压低⼟地出让⾦⽔平、公开剥夺农民;第⼆,依据⼟地市场价格,调整⼟地收⼊分配结构,给被征地农民以公平、合理的补偿,纠正给农民补偿低的现象。
并且,第三,要改变⼟地出让⾦⼀次性⽀付的制度,探索被征地农民长期分享⼟地增值收益的办法。
50 分析固定资本折旧及其与⾼新技术发展的关系
「答案要点」
(1)固定资本的价值按其磨损的程度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去,随着产品的销售,不断以货币形式积累起来,这叫固定资本折旧。
(2)固定资本的磨损分有形磨损和⽆形磨损。
有形磨损是指由于⽣产性使⽤或⾃然⼒作⽤⽽造成的固定资本在物质上的损耗,⼜叫物质磨损;⽆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由于科技进步和劳动⽣产率提⾼引起的价值贬损,⼜叫精神磨损。
技术进步造成的固定资本⽆形磨损有两种情况:⼀种由于⽣产完全同类的劳动资料的劳动⽣产率提⾼,使原有固定资本价值下降;另⼀种是由于出现了更为低廉的替代品,引起原有固定资本价值贬值。
(3)⽆形损耗的固定资本价值是不能转移到产品中去的,在技术不断进步条件下资本家往往通过轮班制和加快折旧来减少固定资本价值贬值。
在⾼新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固定资本的⽆形磨损逐渐呈上升趋势,为了避免承担固定资本⽆形磨损带来的损失,企业普遍提⾼折旧率,固定资本的折旧加快。
加速折旧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固定资本的加速折旧反过来⼜推动了⽣产中的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