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洪秀全
洪秀全的故事
洪秀全的故事洪秀全,字咸豐,又名洪秀全,祖籍广东花县,出生于广西横县。
他是太平天国的领袖,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洪秀全自幼聪慧过人,深受家庭教育的熏陶。
他早年曾在家乡当过教书先生,后来又到广州学习基督教。
在接触基督教的过程中,洪秀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开始对基督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深信基督教的教义,坚信上帝的存在和对人类的拯救。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洋务运动的兴起,外国列强的侵略,使得中国人民生活困苦。
洪秀全深受中国人民的疾苦所感动,他开始思考如何能够拯救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他开始酝酿着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大计划。
1851年,洪秀全正式发动了太平天国起义。
他以“拯救中国、消灭鬼子”为口号,号召广大农民起义,推翻清朝统治。
太平天国军队迅速壮大,一路推进,攻占了一些重要城市,威胁到了清朝的统治。
太平天国的军队在一时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反清力量。
然而,太平天国军队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
由于内部管理不善、军事指挥失误等原因,太平天国在一些战役中遭受了失败。
同时,清朝政府也不甘示弱,积极调集军队对太平天国进行镇压。
最终,太平天国在历经多次战役后,于1864年被清军攻破太平天国都城南京,洪秀全被迫逃亡,最终病逝于南京。
洪秀全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
他是一个具有远大抱负和改革精神的人物,他试图通过太平天国的起义来改变中国的命运,挽救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然而,他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洪秀全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命运。
史上最腐败的落第秀才洪秀全
史上最腐败的落第秀才洪秀全一个落第秀才何以能成为夜夜入洞房、时时有女人侍候的新郎,这要从这位秀才的发迹史说起。
若问这位落第秀才是谁?他便是大名鼎鼎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
其实,洪秀全的性格特征,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两样。
他原名洪火秀,广东花县官禄布村人,出生于公元1814年,也就是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
洪家兄弟三个,洪秀全排行老三。
洪秀全的父亲名叫洪镜扬,家中有地几亩,有牛数头,家道还算殷实,所以还有余钱给洪秀全读书考秀才。
?说到考秀才这件事,实在是洪秀全心中永远的痛。
小时候的洪秀全还算聪明过人,十三岁就通过县试当上童生,取得考秀才的资格。
然而秀才这道小坎,梦寐以求走仕途之路的洪秀全愣是跨不过去,最后走上的造反之路。
现实总是残酷的,成千上万的读书人中,金榜题名的能有几个?洪秀全在最基础的考秀才这一关上,就狠狠跌了三个跟头。
从十六岁那年开始,他接连考了三次,成绩是一次比一次差。
最为可恨的是,每次初试,洪秀全的名次总在前十,但到院考复试的时候,却总是无一例外地名落孙山。
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初试名列前茅,复试给刷了下来,心中的愤懑当然可想而知。
是天意弄人,还是洪秀全根本就没有什么才学?从洪秀全留下的诗词作品来看,可以说广州府的主考官还是比较公正的。
什么“手提三尺定山河,四海民家共饮和”;什么“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什么“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等等,言语无不粗劣低俗,而后来洪秀全在天京留下大量的打油诗歌,读来更是让人叹为观之。
屡屡落第的洪秀全,对科举考试和大清王朝恨之入骨。
他撕了那些圣贤书,满腔怒火地发誓,再也不考清朝试,再也不穿清朝服,老子以后要自己开科取士!然而让人惊奇的是,这一番豪言壮语并没有空谈,结果竟然他还真做到了。
打下天京后,洪秀全果然自己开科取士。
只可惜,洪秀全因考不上秀才而恨上孔老夫子,所到之处砸孔庙,烧儒书,那些自小熟读孔孟之书的士子们,避之还唯恐不及,哪里还敢前来应考呢?没人应考,最后就强索那些读书人去应试,甚至逼出人命。
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起义
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起义以下是店铺为你收集的相关资料: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应该是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举行“团营”,正式宣布武装起义。
从此,洪秀全走上了领导农民起义的道路。
1851年12月17日,洪秀全在永安建制封王,建立革命政权。
1853年3月29日,洪秀全在南京建都,改名“天京”。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历时14年,席卷18省,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核心提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它的失败,既是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所致,同时也反映出洪秀全思想和作风的缺点。
然而,太平天国对近代中国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毛泽东称赞洪秀全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
今天,洪秀全故居已成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花都区正不遗余力地保护、开发和利用这笔重要的历史遗产。
时空透视“古来事业由人做”洪秀全的一生,既是一部英雄的史诗,也是一幕历史的悲剧。
他起自布衣,坚信“古来事业由人做”。
1856年,刚满38岁的他,在暮霭沉沉的金田村振臂一呼,一场历时14年、席卷18省的农民运动——也是整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在大江南北风起云涌,给腐朽的清王朝以沉重的打击。
囿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太平天国革命最终还是失败了。
这同时深刻地反映出洪秀全思想和作风的缺点。
他胜即骄,骄则堕;幽居深宫,脱离实际斗争。
他身上浓厚的宗教迷信思想,恶性膨胀的封建帝王思想,浮封滥赏、用人唯亲的思想等等,最终让他和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走上了早衰早亡的道路。
尽管如此,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还是对近代中国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甚至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有利条件。
孙中山说,洪秀全是反清第一人。
毛泽东称赞洪秀全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是最早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历史趣谈:洪秀全有多荒淫?小老婆挨打还被五马分尸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洪秀全有多荒淫?小老婆挨打还被五马分尸导语:据史料记载,至少有三个天王府的女人因为挨打的时候喊冤不认错而被杀。
被杀的人当中,有一个人至死不认错,还顶撞了天王,最后居然受到五马据史料记载,至少有三个天王府的女人因为挨打的时候喊冤不认错而被杀。
被杀的人当中,有一个人至死不认错,还顶撞了天王,最后居然受到五马分尸的酷刑。
——单从这一点来看,就可见洪秀全这个人有多么残暴!洪秀全自从道光二十三年(1843)创立拜上帝会起,就以“天下多男子,全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平等思想作号召,广泛发动农村的贫困妇女参加,在广西桂平县鹏隘山区曾经涌现出以杨云娇为首的许多妇女积极参加。
他还说过“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女如淫我妻”这样的话。
在起义初期,太平军里有全由妇女单独组成的女军,和男军一起上前线奋勇作战。
一直打到武汉,还是男女同职同官;攻克南京以后太平军东征,女军仍充前锋。
女将苏三娘就曾经率领女军首先攀登占领镇江城。
当时有人写诗咏赞苏三娘和她从广西带来的赤脚女兵的英姿:“绿旗黄袍女元戎,珠帽无龙结束工;八百女兵都赤脚,蛮衿扎裤走如风!”可是在刚刚取得小小的胜利,洪秀全认为半壁江山到手,大局已定,就要关门当太平天子,要把同打江山的妇女转为供他淫乐了。
在攻克南京前十七天,洪秀全就在芜湖江面的“龙舟”上突然颁发一道严分男女界限的诏令:“女理内事,外事非宜所闻。
还用四个“斩不赦”限制身边的妇女与外界联系。
攻克南京以后,跟随天王的妇女都要用纱巾蒙面,一进入天王府,就被禁锢起来,与外界完全隔绝了。
洪秀全早就迷恋后妃成群的帝王宫廷生活。
他创立拜上帝会的时候,生活常识分享。
洪秀全简介
No5:穷途末路
1864年3月,天京合围后,城内 粮食不足,洪秀全带头吃“甜露” (草团)充饥,因而致病。1864 年6月1日(同治三年四月二十七 日),洪秀全病逝天京(清方记 载称自杀),清军在城陷后将他
的遗体毁掉。
为继14年的太平天国 覆灭
失败之因
一、定都天京后,封建意识与日俱增,等级 观念、享乐思想尤其突出。 二、太平天囯后期,为防大权旁落, 用人唯 亲,形成一个排斥异姓的洪氏集团,使得后 期政治日益腐败。 三、上帝的代言人,却毫无仁爱信义。 四 、个人性格:扭曲的自卑感 性情暴烈 缺乏自信 。。。
No2:创教
人心太坏,政治腐 败,天下将有大灾大难, 唯信仰上帝入教者可以 免难。入教之人,无论 男女尊贵一律平等,男 曰兄弟,女曰姊妹。
NO3:骁勇岁月
1847年8月,赴广西桂平紫荆山会冯 云山,组织力量,开展政治斗争。 1851年1月11日,在金田营盘岭聚集 2万多会众,举行反清武装起义,建 立太平天国. 3日,在武宣“登极”,称“天王” 12月,在永安分封诸王。 翌年攻桂林,克全州,占领两湖,再 从武昌沿江东下,攻占南京。 1853年定都南京,改称天京。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 分兵西征、北伐
我也说几句...
就其个人而言,洪秀全留给我们的印象不 只是一个农民运动的领袖,更是一面历史的 镜子。从中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一个人该如何 的定位人生和不断的修正人生之路。 着眼于整个历史发展进程,在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里,农民有伟大的革命潜力,却同 时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落后思想,缺乏革命 远见。
No4:下坡路
入住天王府(即现在的南京总统府)后,洪秀全退居幕后少理朝政,大 权落在东王杨秀清手上。定都天京后,洪秀全主张把四书五经列为禁书, 杨秀清不同意,借“天父下凡”迫洪秀全让步,后者只好同意四书五经 在修改后可以刊印流传,然而,直至太平天国灭亡仍未曾刊行。后来洪 秀全又修改《圣经》,按照政治上的需要及个人喜恶改动内容,在太平 天国内颁行。 天王洪秀全与东王杨秀清的矛盾日渐加深。洪秀全知道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及燕王秦日纲对东王不满,在1856年密诏三人诛杀东王,9 月发生天京事变,东王、北王与燕王先后被诛。 翼王石达开在天京主政一段时间,为洪秀全所忌,洪秀全封自己的亲兄 弟洪仁发、洪仁达为王,以牵制石达开,引起石达开不满。1857年石带 领大军出走,脱离天王指挥。自天京事变及翼王出走后,洪秀全虽然掌 握了朝政大权,太平天国却开始走下坡。 秀全(1814.1.1—1864.6.1),原 名洪仁坤、小名火秀,汉族客家人, 原籍广东嘉应州,清嘉庆十八年十二 月初十(1814年1月1日)生于广东花县 (今广州花都区)福源水村。太平天 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称“天王”, 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人。道光年间屡 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 的平等思想,创立拜上帝会,撰《原 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 “天下为公”盛世。
社会实践报告洪秀全
一、引言洪秀全,原名洪仁玕,广东花县人,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人物。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自称“天王”。
太平天国运动持续了14年,对清朝的统治造成了沉重打击,也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本报告将从洪秀全的生平事迹、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洪秀全的生平事迹1.早年经历洪秀全生于1814年,家境贫寒。
他自幼聪明好学,但受限于家庭条件,无法接受正规教育。
青年时期,洪秀全受基督教思想影响,开始传播基督教教义。
2.创立拜上帝教1843年,洪秀全在广东花县创立了拜上帝教,宣扬平等、公平、公正的教义,吸引了大量贫苦农民加入。
拜上帝教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基石。
3.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宣布建立太平天国,自称“天王”。
起义军迅速发展壮大,占领了广西、湖南、湖北、江西等地。
4.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洪秀全自称“天王”,设立各级官职,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政权。
5.北伐、西征太平天国在洪秀全的领导下,先后发动北伐和西征,试图推翻清朝统治,但均以失败告终。
6.天京事变1856年,太平天国内部发生天京事变,导致太平天国势力大减。
1864年,天京陷落,洪秀全自杀身亡。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1.清朝统治的腐败19世纪中叶,清朝统治日益腐败,民不聊生。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社会矛盾激化。
2.列强的侵略19世纪中叶,列强开始侵略中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使国家陷入民族危机。
3.基督教思想的传入基督教教义传入中国,宣扬平等、公正,吸引了大量贫苦农民加入。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1.打击清朝统治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使清朝统治阶级陷入混乱,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2.促进民族觉醒太平天国运动使中国人民开始觉醒,认识到民族危机的严重性,为后来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民主运动奠定了基础。
历史趣谈天王洪秀全死因探究 百年后真相浮出水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天王洪秀全死因探究百年后真相浮出水边!
导语: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原名火秀,族名仁坤,太平天国天王清末农民起义领袖。
他一手缔造了和大清抗击的太平天国,被看做是民...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原名火秀,族名仁坤,太平天国天王清末农民起义领袖。
他一手缔造了和大清抗击的太平天国,被看做是民族英雄。
但是他本人还是没有脱离了愚昧落后的封建思想,太平天国后期腐败不堪,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1851年金田起义之后,太平天国势如破竹占领了江南很多省,不久便在南京建都,称天京。
但是自从建都之后洪秀全就基本窝在他的皇宫当中当宅男,也很少理朝政了,整日贪图享受,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比清政府还腐败,还荒淫无道。
洪秀全的好日子并没有过多久,1864年曾国藩的湘军攻破了天京,不久后太平军的残部也被逐渐剿灭,但是洪秀全的死因成了谜。
就在曾国藩的湘军进攻之时,据说洪秀全服毒自杀了。
这个说法最先是曾国藩给同治皇帝的奏折中所说的,说洪秀全“斯时焦虑,日日烦躁,即服毒身亡。
”这个说法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还真以为洪秀全是自杀的。
直到1960年代初,在曾国藩的家中发现了100年前李秀成的手迹,很清楚地写到洪秀全是当时已经病重,不久而故。
那么,为什么曾国藩要在同治皇帝的奏折中说洪秀全是自杀身亡的呢?
可能,曾国藩是想给同治皇帝以这样的感觉,因为强大的湘军逼近,才导致反贼洪秀全惊慌失措而自杀的。
如果说是病死的话,那么就会使湘军这种来势汹汹的威猛气质消减了不少。
看起来曾文正公是想让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真实的洪秀全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洪秀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真实的洪秀全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洪秀全
导语:真实的洪秀全,我们了解到洪秀全是因为太平天国这一场运动,而这场运动在数千年来都是农民战争里面的最高峰,这其中和洪秀全的贡献是有着紧
真实的洪秀全,我们了解到洪秀全是因为太平天国这一场运动,而这场运动在数千年来都是农民战争里面的最高峰,这其中和洪秀全的贡献是有着紧密联系的,那么历史上的洪秀全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真实面目呢?下面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一下历史上的洪秀全,看下他一生中到底有犯下什么样的错误?
真实的洪秀全
定都天京后,封建意识与日俱增,等级观念、享乐思想尤其突出。
洪秀全在天王府深居简出,严重脱离将士群众。
在太平天国革命政权向一个新的封建王朝政权蜕变的过程中,洪秀全起了特别恶劣的带头作用。
思想作风上的质变,使其愈往后,则更多地像一个封建帝王。
天京内讧就是领导集团内部这种封建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2.太平天国后期,为防大权旁落,洪秀全一反前期用人路线而“用人唯亲”,形成一个排斥异姓的洪氏集团,使得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给太平天国内部带来致命危机。
石达开是太平军最优秀的统帅,所部又是太平军精锐。
他德才兼备,深得全体军民拥戴,天京内讧之后,他是唯一能团结群众辅佐洪秀全重振国势的人选。
然而,洪秀全猜忌他,用安、福二王挟制和排挤他。
因此,石达开出走,致使太平天国出现分裂局面。
其后,陈玉成、李秀成打破江北大营、江南大营。
京围一解,洪秀全立刻大封王爵,根本不问才德、功劳,亲戚、广东同乡或捐有钱粮者,都可以封王。
封王人数竟达到2700人以上。
造成后期天国朝政混乱、吏治败坏、军事削弱的局面。
生活常识分享。
对洪秀全的介绍与评价
次年,石达开受猜忌负气出走,太平天国濒危。
洪秀全重用陈玉成、李秀成诸后起良将,自兼军师,又采取减赋和加强宗教宣传等措施,渡过难关。
同治二年(1863)冬,天京为清军围困,粮尽援绝,洪秀全拒绝李秀成突围的建议,固守天京。
同治三年四月病卒。
所著诗文及诏旨、文告等多收入《太平天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之一)及《太平天国史料》等书中年,命洪仁玕总理朝政。
清廷联合帝国主义加紧镇压太平天国,安庆、苏州、杭州等相继陷落,天京被围。
1843年)赴花县、广州应试,然而“初考时其名高列榜上,及复考则又落第。
”洪秀全发誓“不考清朝试,不穿清朝服”,“自己来开科取士”。
从洪秀全发动起义后,采取种种严厉的排孔斥儒活动中,宣称“推勘妖魔作怪之由,总究孔丘教人之书多错”。
杨秀清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又有“天父附体”的特权,所以在广大太平军将士中享有崇高威望。
而且,随着地位的稳固,他开始热衷于个人权威,“威风张扬,不知自忌”,直至发生“逼封万岁”的事件。
对东王的飞扬跋扈,洪秀全显得虚弱无力。
史学界一部分人否认天京事变中洪密诏召韦进京杀杨的事实。
实际上,从当时客观形势分析,如果没有洪的密令,韦是不敢也不能杀杨的。
屠杀事件发生之后,洪也没有出面制止和马上追查韦的反叛行为。
石达开回京,指责韦的擅杀,却遭韦威胁被迫逃出天京,韦杀其全家。
长期以来,他时时刻刻感到杨秀清对于自己地位和宝座的威胁,感到自己是在杨的阴影下生存。
借韦之手杀杨,对他来说,是解除了一个心头大患,对其自卑心理当是一种很好的补偿。
性情暴烈是洪秀全性格中最为突出的特征。
《天父诗》中有多处反映他发怒生气的情景。
如“亮(火)冲起来谁人受,亮(火)不救开烧死该!”“亮(火)起跪求要虔诚,亮(火)未救缩莫起身。
”诸如此类的句子,《天父诗》中随处可见。
杨秀清也曾借“天父下凡”指责洪秀全“性气太烈”。
洪秀全一旦火起,就会严厉地责罚人,斥责、饿饭、杖责.而且洪秀全性情固执,脾气暴烈如火,根本不给人分辩的机会,他说“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
洪秀全怎么死的
洪秀全怎么死的洪秀全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是太平天国的创立者和领导者。
太平天国是一个19世纪中期的农民起义团体,它与当时的清王朝进行了长时间的斗争。
然而,太平天国的最终失败意味着洪秀全的死亡。
洪秀全在1814年生于中国广西的一个贫穷农民家庭。
他从小就接受基本的教育,但由于家境贫困,他未能接受更高级的教育。
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他对儒家思想和基督教的深入研究。
后来,他成为一名士兵,并于1850年开始了他的反清起义。
在发动起义之前,洪秀全宣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
他声称,自己在梦中收到了上帝的启示,要他建立一个公平和平等的社会,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这个起义最初得到了一些地方知识分子和农民的支持,但在后来的几年里,他的支持者迅速增加。
太平天国起义出人意料地变得非常成功。
太平天国军队势如破竹,占领了重庆等重要城市,并威胁到了汉口、南京等重要城市。
然而,尽管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太平天国的军队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他们缺乏组织和纪律,这使得他们难以实现长期有效的统治。
洪秀全的死亡与太平天国的失败有关。
在1856年之后,太平天国的军队开始在清朝军队的围攻下处于劣势。
洪秀全由于创始人的身份而备受青睐,但他的领导才能受到质疑。
他在领导军队方面表现出的迟疑和决策不力被许多人认为是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之一。
1852年,太平天国军队攻占了南京,并将其改为天京,成为太平天国的临时首都。
然而,在一系列的军事挫败和内部纷争之后,太平天国军队逐渐失去了南京的控制。
1864年,清朝军队发动了最后一次攻击,夺回了南京,太平天国被迫撤退到安徽。
就在太平天国撤退期间,洪秀全也遇到了困境。
他的健康状况在这段时间内急剧恶化,他的头痛和失眠加重。
据传,洪秀全怀疑自己受到内奸的威胁,并怀疑他的一些亲信是叛徒。
传言称,他在寻找叛徒的过程中过度劳累,导致了他的死亡。
然而,洪秀全的确切死因至今仍然存在争议。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他可能是因为日益恶化的健康状况和缺乏适当的医疗条件而死亡。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生平简介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生平简介洪秀全,原名洪火秀,太平天国的建立者,太平天国运动的发起人。
公元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起了金田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自称为天王,定都南京,改称天京。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洪秀全生平简介洪秀全是广东人,原名仁坤,不止是晚清时期太平天国的发起者,也是整个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建立了太平天国,消灭了满清最后的八旗势力,将已经腐朽不堪的清王朝带入到了名存实亡的境地之中,洪秀全出身于1814年的一个耕读世家,1864年的时候在天京也就是现在的南京病逝。
洪秀全自幼饱读诗书,可是却与功名一直没有缘分,连着数次在童生试中落第,在这样屡试不第的情况下,洪秀全对于孔孟之道产生了怀疑,在吸收研究了基督教义之后,深受其中人人平等的观念的启发萌发了信仰上帝的念头,于是一气之下,抛弃了孔孟学说,改信了基督教的教义,开始发展他那所谓的“拜上帝教”。
起初,洪秀全的传道之路并不顺利,之后洪秀全说服了他的好友冯云山一起信奉基督教,这个冯云山确实有着这方面的才能,在他的帮助下,洪秀全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信徒人数与日俱增,后来洪秀全建立了“拜上帝教”,随着“拜上帝教”的不断发展,和当地政府的摩擦也日益激烈,遂决定反清。
在1851年,洪秀全终于做好准备,一举发动了“金田起义”,成立了太平天国,自立为天王,起义之后,太平天国不断吸收老百姓不断壮大,到了1853年,已经一举攻下南京,立为国都。
接着又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此时的太平天国还是如日中天,一切似乎都在向着好的地方发展,直到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当时的太平天国高层之间产生了政治冲突,彼此之间开始争权夺利,导致东王、北王、燕王、先后被杀,而翼王石达开又负气出走,整个太平天国的实力大大受损,走上了下坡路。
1864年,洪秀全病逝,之后没多久天京就陷落了,太平天国运动也宣告失败。
如何评价洪秀全对于洪秀全而言,要想正确的评价他首先得正视他,理智的去看待他和他所处的历史环境。
历史趣谈洪秀全封了自己家人多少个王?竟不许平民姓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洪秀全封了自己家人多少个王?竟不许平民姓王导语:洪秀全(1814年1864年)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
咸丰三年(1853年)定都南京,称天京。
颁布《天朝田亩洪秀全(1814年—1864年)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
咸丰三年(1853年)定都南京,称天京。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经过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为把控政权,先后分封了自家诸王,除干王洪仁玕外皆属碌碌之辈。
1859年,族弟洪仁玕抵达天京,洪秀全大喜,封仁玕为军师、干王,总理天国朝政。
由于洪仁玕未有立功而封王,洪秀全怕其他人不服,再次封异姓为王。
后来洪秀全分散诸王权力,开始滥封王爵。
如同东晋时期的“狗尾续貂”(注解),洪秀全大封王爵,造成后期天国朝政混乱、吏治败坏、军事削弱的局面。
洪秀全除封自己的兄弟儿子为王外,亲侄族侄十余人,一概封王。
据不完全统计,到1864年洪秀全自杀前共封王2700余人,封两个字的王不好找了,就用字典封王,一字一王。
幼天王洪天贵福洪天贵福(1849-1864):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长子。
登基后,玉玺于名下横刻有“真主”二字,清方又误称为“福瑱”。
1860年(文宗咸丰十年)起,以幼主名义发布诏旨。
1864年6月6日(太平天国甲子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同治三年五月三日)继位登基称“幼天王”(即幼主)。
族弟干王洪仁玕洪仁玕(1822-1864):太平天国后期主要领导者,受封干王。
洪秀全族弟。
执政之年,作《资政新篇》,提出一套统筹全局的革新方案。
因与洪秀全的观念颇有异同,引起洪秀全的猜疑。
洪秀全死后,他虽辅生活常识分享。
洪秀全搜狗百科
洪秀全—搜狗百科洪秀全家族的历史资料根据古老的洪氏世系资料编修的家谱,名为《万派朝宗》记载了从金田起义前后一直追溯远祖自江浙南迁到广东的过程------洪氏于汉魏时世居彭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晋怀帝永嘉之乱中南迁京口(今镇江),东晋安帝时续迁新安郡遂安县(今杭州市淳安县),此后在各种战乱中,辗转经由江西婺源、福建汀州等而入广东。
南宋名臣洪皓的曾孙洪璞出任福建泉州府晋江县县尉,举家迁到晋江。
元末社会动荡,唯岭南较安定,洪璞的第十世孙洪贵生从福建迁往广东潮州府海阳县(古代县名)的布心(今属梅州市丰顺县丰良镇布新村)。
所以洪贵生是洪氏迁入广东的始祖。
洪秀全便是洪氏迁入广东后的第十六世孙,也即是迁到花县官禄布后的第六代。
洪秀全其祖先洪皓是南宋时期的名臣与当时的岳飞都是同期的反金爱国民族英雄。
据史料和洪秀全族谱记载,明成祖永乐年间,又四世,有念九郎(即梅县石坑洪氏始祖)率妻子由丰顺布心到石坑定居,始建围屋“梅魁第”。
清朝康熙年间,洪秀全太祖随其父由嘉应州石坑(今梅县石坑)迁往花县(今花都)福源水(1814年1月洪秀全在此地出生),后又再迁官禄布居住。
广东花县《洪秀全族谱》所录宗祠对联为证:由嘉应徙杨梅,祖德宗功,经之营之,力图官禄之基础;籍花峰贯花邑,光前裕后,耕也学也,恢复敦煌之遗风;由嘉应居石坑,尊祖敬宗,长念馨香俎豆;迁花峰住官禄,光前裕后,宏开礼乐冠裳。
(花县官禄布洪氏宗祠壁联)。
此联之嘉应是指今日广东梅州市--梅州市在清朝时称为嘉应州。
与基督教(一)洪秀全从基督教中吸取了“独一真神唯上帝”的思想洪秀全是鸦片战争以后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他究竟向西方国家找到了什么?只要我们从事实出发,回答只能是基督教,而不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
没有任何材料足以说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洪秀全曾经接触过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思想。
洪秀全最早接触到的基督教教义也还不是圣经,仅仅是一本宣传基督教的蹩脚的小册子——《劝世良言》。
洪秀全太平天国的创始人中国近代民族英雄
洪秀全太平天国的创始人中国近代民族英雄洪秀全,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太平天国的创始人,是一位被广泛称为中国近代民族英雄的人物。
他的生平事迹以及他所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洪秀全的生平背景、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洪秀全作为中国近代民族英雄的历史地位等方面进行讨论。
洪秀全,生于1814年,在中国南方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中长大。
他在年轻时期接受了基本的汉字教育,但因家境贫寒,未能有机会接受更高级的学业教育。
然而,他对于中国社会的不公平和人民贫困的现实深感不满,并对基督教教义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这个背景下,他开始进行自我学习,并成为了一名地方教派领袖。
在1837年,洪秀全开始宣扬自己的新宗教观念,他相信自己是天父上帝的儿子,被上帝派遣来领导中国人民摆脱贫困和苦难。
他的宗教教义主张共享财富、平等互助,并积极强调革新、反腐败和反清朝封建统治。
随着时间的推移,洪秀全的教派逐渐扩大,成为了一股对清朝统治威胁极大的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他获得了许多支持者,其中包括了一些地主、农民和学者。
1843年,洪秀全正式成立了太平天国,并成为了其领导人。
太平天国的建立标志着洪秀全开始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并希望通过太平天国运动来推翻清朝的统治。
太平天国的军事力量迅速壮大,他们在南方地区与清朝军队进行多次大规模的战争,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他们占领了一些重要城市,并扩展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然而,太平天国的运动在一些方面也面临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洪秀全的领导能力和军事战略并不完美,这导致了太平天国军队在与清朝军队交战时出现了一些失利。
此外,太平天国军队的内部管理和组织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阻碍了他们实施一些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改革。
尽管太平天国并未最终取得胜利,而且洪秀全最终在1864年去世,但太平天国运动仍然被视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
这场运动揭示了中国人民的不满情绪和对变革的追求,并且对于中国近代的民族觉醒产生了重要影响。
了解一个真实的洪秀全
了解一个真实的洪秀全洪秀全(1814—1864),本名洪仁坤,洪火秀,出生于广东花县福源水村一个农民家庭,后迁居官禄村。
7岁入私塾读书,14岁考上童生,后连续4次历经17年都未能考上秀才。
在遭受科举失败的打击后,他断然改名“秀全”,意思就是要造清王朝的反,要革清政府的命,要做全中华人王。
如果做上人王,“吾就有对全国的臣民可用生死宰杀大权,天天锦衣玉食,夜夜美女相陪,世间万宝都是洪氏家族的了”。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
金田起兵不到两个月,连一个县城都没有占领,洪秀全就迫不及待在武宣东乡称天王,自封“万岁”。
洪秀全自封天王后,与之同时革命的杨秀清(1820—1856,广西桂平人)、肖朝贵(1820—1852,广西象州人)等人心存不满,意思就是也要封王。
洪秀全为了让太平天国迅速夺取全国江山,不得不对杨秀清等人作出一些妥协让步,来调动他们的“革命积极性”。
于是,在1851年12月攻下广西永安(今蒙山)后,又封了五个王,他们是:东王杨秀清,九千岁,节制诸王,掌握军事实权;西王肖朝贵,八千岁;南王冯云山(1815—1852,广东花县人),七千岁;北王韦昌辉(1823—1856,广西桂平金田村人),六千岁:翼王石达开(1831—1863,广西贵县人),五千岁。
1853年3月,洪秀全攻下南京后,将其定都,名日“天京”。
此后,他的权欲更加强烈,说什么“万国扶朕在天台”,“朕在梦里都在做王,稳坐江山”,“天朝江山万万年”。
一方面,要防备其他三王(东王、北王、翼王)与之争权。
这个问题洪秀全于1855年用血腥手段解决了:9月2日,他指使北王屠杀东王及其部下两万余人,然后又以北王杀人过多为名,将其处死,这就是“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后,洪秀全召翼王石达开回京辅政,但又猜忌石达开,他封自己两个蠢傻昏庸的哥哥洪仁发为安王,洪仁达为福王,让其把持朝政,压制和监视石达开。
堂弟洪仁轩到天京后,立刻封为干王……亲侄族侄十余人,一概封王,就连外甥、女婿也通通封王。
历史趣谈洪秀全是怎么死的?曾国藩欺骗世人上百年!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洪秀全是怎么死的?曾国藩欺骗世人上百年!
导语:关于洪秀全的事迹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太平天国天王,清末农民起义领袖、民族英雄。
其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对清王朝乃至整个
关于洪秀全的事迹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太平天国天王,清末农民起义领袖、民族英雄。
其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对清王朝乃至整个近代历史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1851年1月11日(咸丰元年十二月初十)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
1853年(咸丰三年)定都南京,称天京。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又分兵西征、北伐,与清政府形成对立的局面;
1864年6月1日(同治三年四月二十七日),洪秀全去世。
其子洪天贵福继承其位,其臣属用锦绣绸缎包裹他的遗体,藏在宫内,秘不发丧,十余日后方宣之于众;
7月19日(六月十六日),天京(今南京)陷于清军,太平天国首都被攻入,太平天国灭亡。
人们对于这个维持了十四年的农民政权最大的诟病就是其领袖洪秀全后期的昏庸统治,以至于他的死都没有受到尊贵的对待和传颂,甚至都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死的。
曾国藩在给同治皇帝回复时,奏折中写道“斯时焦虑,日日烦躁,即服毒身亡。
”因此这一说法就传了出去,人们、清政府也都相信此种说法。
但是在近百年后,这一说法别发现是一个大谎言。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曾国藩家中竟发现了百年之前李秀成的笔记,很清楚的写着洪秀全是病逝的,看来曾国藩骗了世人上百年,但到底曾国藩为何这样做,答案不得而知。
生活常识分享。
洪秀全对后世的影响
洪秀全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原名火秀,族名仁坤,太平天国天王,清末农民起义领袖、民族英雄。
籍贯广东嘉应州(今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人,家乡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汉族。
1814年(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生于广东花县福源水村,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
洪秀全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领袖,他的身上具有别人所没有的抗争精神。
他出身农民阶层,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志向远大以国家社稷为己任,立志披荆斩棘,试图在人世间建立一个公平正直的太平天国。
洪秀全为了发动推翻清政府的太平天国运动,利用宗教思想带领人民揭竿起义,并写下了多部文献,号召人们为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而斗争。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创始人和思想指导者,由他所带领的太平天国运动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起义,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发展有弊的表现:太平天国迟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太平天国打断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太平天国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近代化进程。
3、太平天国实行的政策是社会倒退,更加剧了历史的沉沦。
二、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发展有利的体现:1、太平天国运动敲响了大清帝国的丧钟;2、是辛亥革命的成功明灯与火种;3、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4、太平天国运动导致了广西省和湖南省的崛起;5、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西化的“催化剂”;6、太平天国运动使世人领略到了华南边陲的人们的力量,不论是客家人还是壮人,都令世界为之一惊。
这些边缘势力人群,让主流人群汗颜;7、太平天国运动改变了世界政治势力的版图。
大清帝国从此日落西山,古老的东方帝国从此让位于新兴的大国,而日本也剩机崛起。
即使太平天国运动鼓舞了后世的人民,激励他们去反抗专制为后来的辛亥运动、义和团运动做了铺垫,但同时太平天国运动也证明了旧式的农民起义无法拯救中国,因为即使推翻了清朝又会建立另一个中央集权王朝,权力依然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洪姓的历史名人
洪姓的历史名人
洪姓历史上有不少杰出的名人,他们或以政治、文化、科技等领
域的成就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以奋斗的人生态度及作为为人
师表的品质受到广泛的敬仰。
以下是介绍几位洪姓历史名人的事迹:
一、洪秀全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忠王,维新社会运动的先驱,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
之一。
他出生于1820年,自幼聪明好学,曾经入太学学习六年,学问
渊博。
在他的领导下,太平天国曾经勇猛异常,兵力达到一百万人之多,力图推翻清王朝,后来因种种原因,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洪
秀全逝世于1864年。
二、洪兆麟
洪兆麟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政治人物、社会名流,他的学识渊博,为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曾担任过中国的国家经济师、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发表过大量有
关经济学的著作和文章,深受业内人士的赞扬。
三、洪宪良
洪宪良是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师和地质工程师,他有良好的地质和水
利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专门知识。
他从事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达40余年,取得过一系列杰出的成绩,被誉为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
他的《黔中水利志》是中国水利工程学界经典的专著之一。
四、洪发林
洪发林是著名的电机工程学者,他是电机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是中
国电机工程学的缔造者、发展者。
他的许多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工程
技术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电机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综上所述,洪姓历史名人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创新的思维,将某一
领域推向了更高的峰顶,是我国众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之一。
他们的影
响与贡献在今天依然被人们广泛传颂,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洪秀全的为人,我认为有一点是无庸质 疑的——他只是以为人民谋利益的借口来满 足他的欲望。他以他强烈的占有欲为诓子编 制农民的美梦这种现象在他定都天京之后更 是暴露无遗。
历史发展的河流延伸至今,洪秀全已经成为一个完全的历史。
洪秀全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于时 代的意义,也就是要告诉我们 一个历史不变的真理——骄傲 和腐化是导致一个国家和民族 灭亡的主要原因,也许这就是 我们仍坚持学习中国历史的原 因——
作为一代领袖, 作为一代领袖, 洪秀全成功的引领了 太平天国起义的开始。 太平天国起义的开始。
然而,金无足赤, 然而,金无足赤,人 无完人。 无完人。也因为他导致了 起义的失败。 起义的失败。
洪秀全无法真正承担造反领袖的重任, 洪秀全无法真正承担造反领袖的重任,他只发展了有限的几个人才 。因此早期的准备 活动离不开冯云山。 —洪秀全显然缺乏领袖魅力 洪秀全显然缺乏领袖魅力 活动离不开冯云山。 洪秀全显然 洪秀全从一开始的激情、幻想,踉踉跄跄地扯起了大旗。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洪秀全从一开始的激情、幻想,踉踉跄跄地扯起了大旗。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个 因为不能自拔而干脆自我陶醉的过程。作为领袖, 因为不能自拔而干脆自我陶醉的过程。作为领袖,他应该对起义的目的和方向有个战 略性的基本设想。从金田到永安,到全州,到武昌,直到南京, 略性的基本设想。从金田到永安,到全州,到武昌,直到南京,洪秀全都在一种迷糊 的状态中领导着数十万至上百万人, 却一直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的状态中领导着数十万至上百万人, 却一直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包括后来的北伐和 西征,都是在犹豫不决中推行的。 洪秀全暴露出来的性格缺点 懦弱、多疑、自负, 洪秀全暴露出来的性格缺点:懦弱 西征,都是在犹豫不决中推行的。 --洪秀全暴露出来的性格缺点 懦弱、多疑、自负, 甚至癫狂 《天父诗》中有多处反映他发怒生气的情景。如“亮(火)冲起来谁人受,亮(火) 天父诗》中有多处反映他发怒生气的情景。 冲起来谁人受, 不救开烧死该!”“亮 起跪求要虔诚, 未救缩莫起身。 性情暴烈, 不救开烧死该 亮(火)起跪求要虔诚,亮(火)未救缩莫起身。” ——性情暴烈, 性情暴烈 力图通过严酷的刑罚维持其至高无上的特权地位。 力图通过严酷的刑罚维持其至高无上的特权地位。 他日益迷信自创的“上帝”而不能自拔。在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中,他信天不信人。 他日益迷信自创的“上帝”而不能自拔。在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中,他信天不信人。 广大将士出生入死,用鲜血和生命换取的胜利,在他那里变成了“天灵” 广大将士出生入死,用鲜血和生命换取的胜利,在他那里变成了“天灵”的结 ——洪秀全缺乏自信 洪秀全缺乏自信 果。 洪秀全 起义之初,面对清军的围剿,洪秀全消极防御,不能有效的打破清军的包围和封锁。 起义之初,面对清军的围剿,洪秀全消极防御,不能有效的打破清军的包围和封锁。 永安突围后 局面虽有所改观,但太平军仍然是流动作战, 突围后, 永安突围后,局面虽有所改观,但太平军仍然是流动作战,毫无定 ——无远虑,目光短浅 无远虑, 止。 无远虑
众所周知,这次运动是以失败告终的。但是它具有不可磨灭的 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 统治阶级。 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因此它就具有了不同于以往 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 度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它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势力,给侵略者以应得的教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洪秀全
业 绩 综 述
一、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对动员群众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起 年创立“拜上帝会” 原道醒世训》 了重要的宣传和组织作用﹔其后写的《原道救世训》 了重要的宣传和组织作用﹔其后写的《原道救世训》、《原道醒世训》、 原道觉世训》等著作,为太平天囯起义作好了思想舆论准备。 《原道觉世训》等著作,为太平天囯起义作好了思想舆论准备。经数年 努力,洪秀全在杰出的农民领袖冯云山的帮助下, 领袖冯云山的帮助下 努力,洪秀全在杰出的农民领袖冯云山的帮助下,拜上帝会得以迅速发 展,为金田起义奠定了基础。 为金田起义奠定了基础。 日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陷落前夕,洪秀全领 年天京陷落前夕, 二、从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到 年 月 日金田起义到 年天京陷落前夕 导了这场农民战争的全过程,历时14年 势力发展到18省 农民战争的全过程 导了这场农民战争的全过程,历时 年,势力发展到 省,先后攻占 600多座城市,给了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 多座城市, 多座城市 给了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 两次建立领导核心。前期, 永安建制分封诸王 分封诸王, 三、两次建立领导核心。前期,在永安建制分封诸王,使太平天囯 初具规模,加强了领导力量,提高了太平军战斗力, 初具规模,加强了领导力量,提高了太平军战斗力,为太平天国的迅猛 发展打下了基础﹔后期, 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上, 发展打下了基础﹔后期,在“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上,洪秀全 选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主持军事, 选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主持军事,任命族弟洪仁玕提理天朝 政务,形成了一个新的领导班子,使太平天国能继续坚持斗争。 政务,形成了一个新的领导班子,使太平天国能继续坚持斗争。 颁布革命纲领。前期, 年冬, 四、颁布革命纲领。前期,1853年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年冬 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提出改变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社会的措施。 提出改变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社会的措施。其内容表现了农民反封建的 要求和解决土地问题的强烈愿望。纲领内容的完备性和深刻性, 要求和解决土地问题的强烈愿望。纲领内容的完备性和深刻性,使太平 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历代农民革命所能达到的最高思想境界。 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历代农民革命所能达到的最高思想境界。 1859年颁布了洪仁玕为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写的《资政新篇》 年颁布了洪仁玕为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写的《 年颁布了洪仁玕为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写的 资政新篇》 一书。这是后期太平天囯的重要政纲,说明他在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上, 一书。这是后期太平天囯的重要政纲,说明他在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上, 较同时代的地主统治阶级思想开明,眼界开阔。 较同时代的地主统治阶级思想开明,眼界开阔。
——洪秀全
人物简介
),广 (1814-1864),广 ), 东花县人。 岁起先后4次参加科举 东花县人。从16岁起先后 次参加科举 岁起先后 考试,但都失败,最后一次失败已31 考试,但都失败,最后一次失败已 醒悟到科举制度的腐败, 岁,醒悟到科举制度的腐败,激起他对 现实的不满决心同科举功名决裂, 现实的不满决心同科举功名决裂,而去 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他受到《劝世良言》的启发,决心借助 他受到《劝世良言》的启发, 上帝”的权威,宣传反封建思想, “上帝”的权威,宣传反封建思想,以 推翻清朝统治。 推翻清朝统治。
能够从这血的 教训中深刻汲取 历史的精华。
原 因
四、由于洪秀全生活在“新旧嬗替”的时代,他的思想 具有先进和落后的二重性。他没有能坚持和发展自己在发动 起义初期的民主主义思想,以之去清算和取代封建旧思想, 反而是随着胜利和定都天京,自己高坐龙庭,愈来愈封建化 了
洪秀全所处的历史时代,正是列强人侵、 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十分激烈的、近代第一次 革命高潮时期。他是高潮的中心人物之一,他 是拜上帝教与太平天国的领袖和缔造者,是近 代中国人民反封建、反外侵的杰出代表。
——洪秀全
环设1101 孟晓雪 牛倩云 史世英 王维蔚
1.阶级矛盾的激化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的赔款把负担加在劳动人民的身上,巨额赔 款使各地群众反抗斗争风起云涌。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由于鸦片走私,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银贵钱贱,老百姓完粮纳税都 要用银两,使百姓的负担更加沉重。并且外国商品涌入造成传统手工业的破 产。 3.自然灾害严重 1846年到1850年,两广地区自然灾害不断,各地农民起义不断,最终汇集成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失
洪秀全的错误主要在于:
败
一、定都天京后,封建意识与日俱增,等级观念、享乐 思想尤其突出。洪秀全在天王府深居简出,严重脱离将士群 众。 二、太平天囯后期,为防大权旁落,洪秀全一反前期用 人路线而“用人唯亲”,形成一个排斥异姓的洪氏集团,使 得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给太平天囯内部带来致命危机。 三、身为上帝的代言人,却毫无仁爱信义。洪秀全本就 多疑,内讧之后,更是任人唯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