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安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题
一、选择题
1.北京的小王观看2016巴西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时是早晨,导致两地产生时差的原因是
A.纬度差异
B.经度差异
C.海陆差异
D.地势差异
2.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
A.板块的内部B.大河的沿岸地带
C.大陆的边缘D.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3.湘潭市某居民欲购买一套商品房,他相中了城郊一处依山傍水、远离闹市的花园式小区,他主要考虑的是该小区( )
A.靠近工厂,便于上下班B.物产富饶
C.环境优美,空气清新D.交通便利
4.下列各组气候类型,均为欧洲最典型是()
A.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5.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一般说来,黑人多分布在()
A.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
B.气候比较温和的温带地区
C.寒冷的极地地区
D.季风气候区
6.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带,与其形成无关的板块是
A.非洲板块B.美洲板块
C.南极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
7.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亚洲
B.人口总数最少的是北美洲
C.人口总数最多的是非洲
D.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
8.在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后,小聪和小明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地方是()A.产生现象B.运动方向C.运动周期D.绕转中心
9.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蕴含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某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B.某学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
C.某学校正午旗杆的影长夏季比冬季短
D.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
10.下图为全球降水与气温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关于全球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全球年降水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B.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少
C.中纬度地区,南半球比北半球降水量多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降水量多
11.下图中,按①、②、③的数字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12.某同学用手机中的Living Earth App,得到地球真实图片(如图所示),说明人类现在认识地球形状过程所处阶段是
A.天圆地方说阶段
B.观测日食、月食阶段
C.环球航行阶段
D.太空观测地球阶段
13.地图三要素是指:()
A.图名、比例尺、注记B.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C.地图名称、比例尺、方向D.地图名称、方向、注记
14.西亚村庄的房屋通常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原因是()
A.为了预防小偷进入民宅偷盗
B.减少太阳辐射和从沙漠吹来的热风
C.为了抵挡当地寒冷的气候
D.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决定的
15.被称为世界的“干极”的是()
A.乞拉朋齐B.阿塔卡马沙漠
C.火烧寮D.塔里木盆地
16.
下图为某岛国不同海拔的陆地面积所占比例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岛国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高原B.平原C.丘陵D.山地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岛国的颜色大部分是( )
A.白色B.黄色C.褐色D.绿色
17.读某品牌汽车说明书,我们能感觉到当今世界()
A.国际竞争日益激烈B.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C.经济联系促进国际合作D.金融危机促进经济走向分裂
18.亚洲文明大会于2019年5月15日在北京召开。

今天的亚洲,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汇聚在一起,共同组成多彩多姿的亚洲大家庭。

读亚洲示意图,完成下题。

关于亚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地跨寒、温、热三带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③从发展水平看,全部是发展中国家④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均发源于亚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9.世界人口稀少的地区是()
A.寒带气候分布的地区B.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地区
C.温带海洋气候分布的地区D.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
20.世界三大人种划分的依据是()
A.“高等”或“低等”的标准B.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
C.人们的风俗习惯、语言等D.居住地的自然环境
21.根据下面“气候资料图”,判断其气候特点是()。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终年炎热多雨
C.终年温和湿润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2.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变化②人类活动③地壳的变动④海平面的升降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3.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①②两地降水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处于同一纬度,降水相同B.①地降水比②地多
C.①地降水比②地少D.无法判断两地降水多少
2、造成①②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是
A.纬度位置B.季节因素
C.地形因素D.海陆位置
24.
下图是微信启动画面,图中的地球照片是宇航员1972年12月7日在太空中拍摄的。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中正对我们的大洲是(),拍摄时该大洲南部处于()季。

A.亚洲,冬B.北美洲,夏
C.非洲,夏D.亚洲,秋
2、照片中云的颜色越白表示()
①云层越薄
②云层越厚
③可能是晴朗天气
④可能是阴雨天气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5.
下图示意某地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信息,可判断出该地位于()
A.北半球B.南半球C.西半球D.东半球2、该市气温年较差约为()
A.25℃B.-6℃C.19℃D.31℃3、对该地区气候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温和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多雨
2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按①、②、③的数字顺序排列,对应代表的大洋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2、对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所在的大洲是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丙所在的大洲是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C.乙为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D.甲、丁各自所在的大洲是七大洲中相距最远的
27.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冰洋变暖,北极航线日益显露出巨大的航运价值。

2017年7月中俄领导人正式提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

下图为竖版世界地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 ( )
A.15°E, 23.5°N B.45°W, 23.5°S
C.15°E, 23.5°S D.45°W, 23.5°N
2、沿“冰上丝绸之路”从上海出发至鹿特丹,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
A.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B.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
C.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D.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
28.
读图,某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平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学校的花坛位于田径场的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2、学校教学楼东西方向长度约为
A.20米B.40米C.100米D.200米
29.
下图示意新西兰和惠灵顿气候统计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惠灵顿位于()
A.东半球、北半球B.东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
2、惠灵顿的气候类型为()
A.亚热带湿润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3、惠灵顿的气候特点为()
A.全年高温多雨B.夏季低温冬季高温
C.全年温和湿润D.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30.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大洲分别是
A.非洲和欧洲
B.亚洲和北美洲
C.北美洲和拉丁美洲
D.拉丁美洲和大洋洲
二、综合题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D、E四点的经纬度:
A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__
(2)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

(3)从地球五带看,A、B、C位于________,D位于_____________。

(4)C位于D_____方向,从低、中、高纬度范围看,位于中纬度的是______________。

32.读地球公转图(如左图)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图(如中图)回答问题:
(1)地球公转到甲处和丙处相比,我们襄阳正午时物体的影子朝向(相同/不同);(2)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丙位置时,我国东部地区盛行风向;
(3)太阳直射点从B移动到D时,北京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
(4)当太阳直射点从D移动到E过程中,我国的降水较(多/少);
(5)请你在右图中画出地球公转到甲处时的太阳光照图.(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太阳光线).
33.从地图读取地理信息是一项很重要的地理技能,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告诉我们:世界上的海陆大致比例是________.
(2)从右图中可知:赤道穿过了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的大陆部分,全部处于高纬度的是________洲.
(3)七大洲中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有亚洲、________和________,四大洋中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
34.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和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中等温线的变化可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

(2)图中A地的气温在_____℃以上,B点的气温在_____℃以下。

(3)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

(4)图中B地的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该地_____,联系一下世界地形图,该地主要地形区为_____。

(5)图中C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月,D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月。

(6)E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

(7)世界的年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洲。

35.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考察团4月份从我国青岛出发进行环球科学考察,预计总耗时300天。

考察路线如图所示:
(1)图中字母代表的是:A________洲、B________洲。

(2)D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好望角地处________(南、北)半球,巴拿马运河地处________(东、西)半球。

(4)科考船东出亚洲,途经太平洋、_________运河、南美洲、_________洋、非洲、
________洋、马六甲海峡,最后返回青岛。

(5)耗时300天,返回青岛时,青岛正值________(季节)。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目可知,北京的小王观看2016巴西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时是早晨,导致两地产生时差的原因是由于地球各地经度的差异,导致各地的地方时差异,故选A.
【点睛】
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球上是由六大板块构成,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而在板块内部则比较稳定,故选D。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湘潭市某居民欲购买一套商品房,他相中了城郊一处依山傍水、远离闹市的花园式小区,他主要考虑的是该小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远离闹市,位于郊区交通较落后,故选C。

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欧洲、亚洲、非洲)分布最广;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于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西风带的大陆西岸),以欧洲最典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于大陆东岸以亚洲最为典型;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以非洲、南美洲等分布较广;温带大陆性气候在亚洲分布最广。

故根据题意选A。

【点睛】
该题考查欧洲西部的气候,分析解答即可。

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一般说来,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的人多分布在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气候较温和的温带地区多为白色人种,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人种的有关知识。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

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太平洋位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及南极洲板块之间。

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上六大板块的分布,明确太平洋板块的位置。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图中看出,非洲的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亚洲的人口总数最多,大洋洲的人口总数最少,故选D。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不断地绕着太阳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自转的绕转中心是地轴,公转的绕转中心是太阳,产生的地理现象也不相同,故选B.
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某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属于四季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A错;某学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属于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B 错;某学校正午旗杆的影长夏季比冬季短属于正午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C错;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D对。

故选D。

1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全球年降水量从低纬向高纬不是一直递减,如南半球中纬度地区要比南回归线附近降水多,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多,中纬度地区,南半球比北半球降水量多,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降水量少,C对,ABD错。

故选C。

1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积分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世界上的四大洋可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读图可知,①是太平洋、②是大西洋、③是印度洋。

根据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四大洋的分布。

1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

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天之包地,“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最后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图片是地球的卫星照片,说明人类现在认识地球形状过程处于太空观测地球阶段;结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理解解答即可。

13.B
解析:B
【分析】
【详解】
地图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

地图三要素是指: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B符合题意。

【点睛】
识记地图三要素。

1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西亚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其当地的房屋墙厚窗小,厚墙是为了减少太阳热能通过传导进入室内,小窗是为了减少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故选B。

【点睛】
聚落的位置、形态和建筑特点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1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印度的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多降地形雨,且降雨量极大,被称为“世界雨极”.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该地区气候极其干燥,经常连续几年不降雨水,是世界上最为干燥少雨的地方.故根据题意选B。

【点睛】
该题考查世界雨极和干极,记住即可。

16.B
解析:1、B
2、D
【解析】
【分析】
1、读图分析可得:该岛国的主要地形类型的海拔低于200米,是平原,故选B。

2、由上题可知:该岛国的主要地形类型的海拔低于200米,是平原,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代表的是平原,故选D。

1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从图中看出,一种品牌的汽车有多国参与,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和协作越来越显著,经济联系促进国际合作.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国际经济与合作.
1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均穿过亚洲,南北回归线之间属热带,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属北温带,北极圈以内属北寒带,故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①正确。

从图中河流流向可以看出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根据水往低处流这一特性,可判断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②正确。

亚洲的日本属发达国家,③错误。

基督教形成与亚洲西部,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④正确,综合以上分析①②④正确。

故选C。

【点睛】
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对于亚洲的相关知识我们应牢固掌握,比如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大洲。

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三大宗教均发源于此,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等。

1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少。

根据题意,可知只有A选项符号题意。

2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人类体质(肤色、毛发、鼻梁、嘴唇)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故B符合题意。

21.C
解析:C
【解析】
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是研究气候特点的重要资料。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气温曲线最高
值为7月(夏季),约20℃,最低值为1月(冬季),约3℃,由此得出气温特点是终年温和;而从降水柱状图可知,全年各月降水分配均匀,因此该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故本题选C。

2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D正确。

故选D。

23.B
解析:1、B
2、D
【解析】
【分析】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东临太平洋,受海陆之间的影响,东部与西部之间的降水差异大。

1、关于图中①②两地降水多少的叙述,①、②位于同一纬度,但由于两地海陆位置不同,降水也不相同;①地离海近,降水比②地降水多;故选B。

2、由上题可知,①地离海近,降水比②地降水多,这是受海陆因素的影响,离海近的地区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明显,降水多,故选D。

24.C
解析:1、C
2、D
【解析】
【分析】
根据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在卫星云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内容。

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黄色表示沙尘暴,进行分析解答。

1、依据大洲轮廓及位置,读图分析可知,照片中正对我们的大洲是非洲。

拍摄时(12月7日)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因此,拍摄时非洲洲南部处于夏季。

依据题意。

故选C。

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照片中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可能是阴雨天气。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大洲的概况及学生看卫星云图的能力。

25.A
解析:1、A
2、D
3、B
【解析】
【分析】
1、分析图中每个月的气温和降水的分布情况,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最热月是7月,最冷月在1月,该地一定位于北半球。

故选A。

2、读图可知,该市的最高气温是25°C,最低气温是-6°C,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25°C-(-6°C)=31°C.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3、从气候资料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的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气温曲线图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

26.A
解析:1、A
2、C
【解析】
【分析】
1、读图可知,①是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②是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略呈“S”,③是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故选A。

2、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故A错误;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故B 错误;
乙是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故C正确;甲是亚洲,丁是北美洲,北美洲与亚洲隔白令海峡相望,其距离不远,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27.A
解析:1、A
2、D
【解析】
【分析】
“冰上丝绸之路”东起东亚太平洋沿岸,途径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连接北欧、东欧和西欧地区,比传统的海水航线短,大大节省运输成本。

1、从图中可知,甲地在北回归线上,其纬度为23.5°N,图中每相邻的两条经线度数相差30°,可以推断出甲的经度是15°E,A符合题意。

2、从图中可知,沿“冰上丝绸之路”从上海出发至鹿特丹,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D符合题意。

28.A
解析:1、A
2、A
【解析】
【分析】
1、该图是采用一般定向法定向,图中可知,学校的花坛位于田径场的东北方向,A符合题意,选A。

2、图中可知,该图的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50米,教学楼在图上大约是2厘米,故实际距离是100米,故C符合题意,选C。

29.D
解析:1、D
2、C
3、C
【解析】
【分析】
1、读图可知,惠灵顿位于东经174°,南纬41°,东西半球的接线是西经20°1和东经160°,南北半球的界线是赤道,由此判断,惠灵顿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故选D。

2、读气温和降水图分析可知,惠灵顿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选C。

3、读惠灵顿的气温和降水图分析可知,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年温差小,降水分配均匀,所以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新西兰的位置和气候,读图解答即可。

3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人口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三者具有这样的关系: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差别很大。

其中,非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大洲,故本题选A。

【点睛】
二、综合题
31.(180°,0°)(140°E,0°)(140°W, 0°)(180°,40°S) B E D 热带南温带东北 ED

解析:(180°,0°)(140°E,0°)(140°W, 0°)(180°,40°S)B E D 热带南温带东北ED
【解析】
【分析】
根据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1)已知,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故可判断,A为(180°,0°),B为(140°E,0°),C为(140°W, 0°),D为(180°,40°S)。

(2)已知,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故从所处半球位置看,位于东半球的是B;位于北半球的是E;位于南半球的是D。

(3)已知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是北温带,北极圈以内是北寒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是南温带,南极圈以内是南寒带,故从地球五带看,A、B、C位于热带,D位于南温带。

(4)已知,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故C位于D东北方向;已知0°至30°为低纬度,30°至60°为中纬度,60°至90°为高纬度,故从低、中、高纬度范围看,位于中纬度的是E、D。

【点睛】
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

32.(1)相同;(2)偏北;(3)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4)少;(5)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

【详解】
(1)地球公转到甲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直射丙处时,太阳直射南回
解析:(1)相同;(2)偏北;(3)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4)少;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