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宋拓九成宫(注音版)

合集下载

欧阳询九成宫全文及译文

欧阳询九成宫全文及译文

欧阳询九成宫全文及译文
欧阳询九成宫全文及译文
欧阳询,字永叔,唐代书法家,人称“书圣”。

他擅长隶书、楷书和行书,尤以草书突出,被誉为书法界的“三绝”。

九成宫是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一,是一件有着非常高艺术价值的书法作品,得到了很多书法爱好者的追捧。

下面是欧阳询九成宫的全文及译文:
全文:九成宫,永叔作。

一片池塘残月昏,金凤银鹭漫游猩。

翠屏风下画龙蛇,轻宵妙雨洒琼瑰。

孤舟一叶闲停柘,平岸几枝断月生。

酒散夜深人静后,有谁因此共兴叹。

译文:九成宫,由永叔创作。

池塘的残月昏沉,金凤和银鹭在其中自由地漫游。

翠色的屏风下画龙蛇,轻盈的夜雨洒在琼瑰上。

孤独的船只在烟波中静静地停着,平岸上几枝灰月从中生长。

饮酒散去,夜深人静后,有谁因此而一同兴叹呢?
以上就是欧阳询九成宫的全文及译文。

这件作品的内容非常丰富,气韵独特,展现了欧阳询卓越的书法技巧和创作才华,无愧为书法史上的一件传世之作。

千字文全文带拼音版(已排版可直接打印)

千字文全文带拼音版(已排版可直接打印)

千字文天地玄黄(tiān dì xuán huáng),宇宙洪荒(yǔ zhòu hóng huāng)。

日月盈昃(rì yuè yíng zè),辰宿列张(chén xiù liè zhāng)。

寒来暑往(hán lái shǔ wǎng),秋收冬藏(qiū shōu dōng cáng)。

闰余成岁(rùn yú chéng suì),律吕调阳(lǜ lǚ tiáo yáng)。

云腾致雨(yún téng zhì yǔ),露结为霜(lù jié wéi shuāng)。

金生丽水(jīn shēng lì shuǐ),玉出昆冈(yù chū kūn gāng)。

剑号巨阙(jiàn hào jù què),珠称夜光(zhū chēng yè guāng)。

果珍李柰(guǒ zhēn lǐ nài),菜重芥姜(cài zhòng jiè jiāng)。

海咸河淡(hǎi xián hé dàn),鳞潜羽翔(lín qián yǔ xiáng)。

龙师火帝(lóng shī huǒ dì),鸟官人皇(niǎo guān rén huáng)。

始制文字(shǐ zhì wén zì),乃服衣裳(nǎi fú yī shāng)。

推位让国(tuī wèi ràng guó),有虞陶唐(yǒu yú táo táng)。

《九成宫醴泉铭》原文加标点译文

《九成宫醴泉铭》原文加标点译文

《九成宫醴泉铭》原文加标点译文九成宫醴泉铭(原文)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chì]撰zhuàn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随之仁寿宫也。

冠guān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耸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jiāo gě,台榭参差。

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

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人从欲,良足深尤。

至于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

选自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宋拓本皇帝爰在弱冠,经营四方,逮乎立年,抚临亿兆,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

东越青丘,南逾丹儌jiǎo ,皆献琛chēn奉贽zhì,重译来王,西暨轮台,北拒玄阙,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

气淑年和,迩安远肃,群生咸遂,灵贶kuàng毕臻zhēn,虽藉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

遗身利物,栉zhì风沐雨,百姓为心,忧劳成疾,同尧yáo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pián zhī,针石屡加,腠理犹滞。

爰yuán居京室,每弊炎暑,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

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

以为随氏旧宫,营于曩代,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何必改作。

于是斫zhuó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qì其颓坏,杂丹墀chí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

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jiǎn],足垂训于后昆。

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

然昔之池沼zhǎo,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求而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

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己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

欧阳询《九成宮醴泉銘》碑刻原文繁体简体翻译

欧阳询《九成宮醴泉銘》碑刻原文繁体简体翻译

欧阳询《九成宮醴泉銘》碑刻原文繁体简体翻译X【简介】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碑刻,公元632年镌立于麟游(今陕西宝鸡麟游县)。

魏徵撰文,欧阳询正书。

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

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

该书作笔力劲健,点画虽然瘦硬,但神采丰润饱满,向上的挑笔出锋含蓄,带有隶书笔意。

字体结构典雅大方,法式严谨,看似平正,实则险劲。

字形采用长方形态势,字句、行距都较大,章法显得宽松而清晰。

点画精致准确定型,尤其结字布局险劲,中宫收缩,外展逶迤,疏密聚散对比强烈,却具有超级稳定感。

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稳健。

其字形偏修长,行笔于险劲之中寻求稳定,尤其在划末重收,笔至划尾便稳稳提起。

整体碑文高华浑朴,法度森严,一点一划都成为后世模范,是欧阳询晚年代表之作,故后人学习楷书往往以此碑作为范本。

【繁体版】九成宮醴泉銘:秘書監檢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

維貞觀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宮,此則隨之仁壽宮也。

冠山抗殿,絕壑為池,跨水架楹,分岩聳闕,高閣周建,長廊四起,棟宇膠葛,台榭參差。

仰視則迢遞百尋,下臨則崢嶸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暉,照灼雲霞,蔽虧日月。

觀其移山回澗,窮泰極侈,以人從欲,良足深尤。

至於炎景流金,無鬱蒸之氣,微風徐動,有淒清之涼,信安體之佳所,誠養神之勝地,漢之甘泉不能尚也。

皇帝爰在弱冠,經營四方,逮乎立年,撫臨億兆,始以武功壹海內,終以文德懷遠人。

東越青丘,南逾丹儌,皆獻琛奉贄,重譯來王,西暨輪台,北拒玄闕,並地列州縣,人充編戶。

氣淑年和,邇安遠肅,群生鹹遂,靈貺畢臻,雖藉二儀之功,終資一人之慮。

遺身利物,櫛風沐雨,百姓為心,憂勞成疾,同堯肌之如臘,甚禹足之胼胝,針石屢加,腠理猶滯。

爰居京室,每獘炎暑,群下請建離宮,庶可怡神養性。

聖上愛一夫之力,惜十家之產,深閉固拒,未肯俯從。

以為隨氏舊宮,營於曩代,棄之則可惜,毀之則重勞,事貴因循,何必改作。

震撼!宋拓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高清整碑复原版

震撼!宋拓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高清整碑复原版

震撼!宋拓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高清整碑复原版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的代表作,学欧书多以此为范本。

魏征撰文,唐大宗贞观六年(公元623年)立碑。

唐贞观五年,太宗皇帝命令修复隋文帝之仁寿宫,改名九成宫。

第二年,太宗帝避暑来到九成宫,在游览宫中台观时,偶然发现有一清泉。

太宗帝万分欣喜,便令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而立一石碑,这便是「九成宫醴(lǐ)泉铭」。

此碑高2.4米多,宽一1.4米,宇二十四行,满行五十字。

欧阳询书写此铭,时年七十六岁,其书法艺术已是炉火纯青,加之又是奉勑
(chì)用心之作,因而,此铭是书家之代表作。

自古以来,此铭一直被誉为「楷书之极则」,倍受人们喜爱。

“九成宫醴泉铭”,原石存于陕西省麟游县,残损严重。

其拓本多为重刻本,而珍贵的宋拓本极少。

现存的宋拓本以故宫博物院李祺藏本与藏于日本东京三井纪念美术馆的拓本最为知名。

两件拓本,前者笔墨丰厚,后者风姿瘦劲,可谓同曲异调,各具神彩。

现盛世艺拍商城以故宫博物院李祺藏宋拓本为底版,高清复原整拓并宣纸复制,复制的拓片高167cm,宽82cm,以这种形式呈现,相比字帖更要真实直观感受原碑的气息,非常适合学习及装饰悬挂。

宋拓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高清整碑复原版
宣纸复制整拓价格:258元
购买方式:
1、联系人:谢强151****1313(可加微信)
复原版整体效果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李祺本(宋拓故宫藏重字未损)原本赏析。

九成宫醴泉铭楷书全文字帖

九成宫醴泉铭楷书全文字帖

九成宫醴泉铭楷书全文字帖mìshūjiān jiǎn xiào shìzhōng jùlùjùn gōng 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chén wèi zhǐfèng chìzhuàn臣魏徵奉敕撰wéi zhēn guān liùnián mèng xiàzhīyuèhuáng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dìbìshǔhūjiǔchéng zhīgōng cǐzé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suízhīrén shòu gōng yěguān shān kàng diàn 隋之仁寿宫也。

冠山抗殿juéhèwéi chíkuàshuǐjiàyíng,绝壑为池,跨水架楹,fēn yán sǒng quēgāo gézhōu jiàn cháng 分岩耸阙,高阁周建,长láng sìqǐdòng yǔjiāo gétái xiè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cān chàyǎng shìzétiáo dìbǎi xún参差。

仰视则迢递百寻,xiàlín zézhēng róng qiān rèn zhūbìjiāo 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yìng jīn bìxiāng huīzhào zhuóyún xiá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bìkuīrìyuèguān qíyíshān huí,蔽亏日月。

《九成宫醴泉铭》部分字词注音及注释

《九成宫醴泉铭》部分字词注音及注释

《九成宫醴泉铭》部分字词注音及注释《九成宫醴泉铭》部分字词注音及注释九成宫醴泉铭全文秘书监检校侍中巨鹿郡公臣魏征奉敕chi4(皇帝的诏令)撰zhuan4(写作)。

维wei2(语气词,无义)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于、在)九成之宫,此则隋之仁寿宫也。

冠(覆盖)山抗(举兴)殿dian4(高大的房屋,帝王理事的房屋),绝(截堵)壑(山谷)为池(巧妙地将自然地河流修建成池沼和九成宫的护城河),跨水架楹(柱),分(开辟)岩(险峻的地方)竦阙que4(九成宫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楼:两层以及两层以上的房子】),高阁ge2(四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周围开窗多建筑在高处,可以凭高远望的大多是两层建筑物)周建,长廊lang2(屋檐下或独立有顶的过道)四起,栋宇(房脊房檐,屋脊屋檐)胶葛(错落有致的胶葛),台(平而高的建筑物,便于瞭望)榭(建在台上的房屋)参差,仰视则迢tiao2递di4(迢递,高远)百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下临则峥嵘(高峻)千仞(古时七尺或八尺为一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阳光),照灼云霞,蔽亏日月,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奢she1,以人纵欲,良足深尤(责备)。

至于炎景(夏天的酷热)流(熔化)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

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超过)也。

皇帝爰yuan2在弱冠,经营四方,逮乎立年,抚临亿兆。

始以武功一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

东越青丘,南逾丹徼jiao4(边界),皆献琛奉贽zhi4,重译来王。

西暨ji4轮台,北拒玄阙,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气淑年和,迩er3安远肃,群生咸遂,灵贶kuang4毕臻,虽籍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舍身利物,栉风沐雨,百姓为心,忧劳成疾,同尧肌之如腊xi(干肉),甚禹足之胼pian2胝zhi1,针石屡加,腠理犹滞。

爰居京室,每弊炎暑,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以为随氏旧宫,营于曩代,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何必改作,于是斫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其颓坏,杂丹墀chi2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ci2续于琼室,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足垂训于后昆,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

宋拓《九成宫醴泉铭》

宋拓《九成宫醴泉铭》

宋拓《九成宫醴泉铭》宋拓《九成宫醴泉铭》照片描述:九成宮醴泉銘,秘書監檢校侍中鉅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

維貞觀六年孟夏照片描述: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宮,此則隋之仁壽宮也。

冠山抗殿,絕壑為池,跨水架楹,分岩聳照片描述:闕,高閣周建,長廊四起,棟宇膠葛,臺榭參差;仰視則迢遞百尋,下臨則崢嶸千仞,珠壁交映,照片描述:金碧相暉,照灼雲霞,蔽虧日月。

觀其移山回澗,窮泰極奢,以人從欲良足深尤。

至於炎景流照片描述:金,無鬱蒸之氣;微風徐動,有淒清之涼,信安體之佳所,诚養神之勝地,漢之甘泉不能尚也照片描述:皇帝爰在弱冠經營四方逮乎立年,撫臨億兆;始以武功壹海內,終以文德懷遠人:東越青照片描述:丘,南逾丹徼,皆獻琛奉贄重譯來王;西暨輪台北拒玄闕,並地列州縣,人充編戶;氣淑年和,照片描述:邇安遠肅,群生咸遂靈貺畢臻,雖藉二議之功,終資一人之慮。

遺身利物,櫛風休雨,百姓照片描述:為心,憂勞成疾,同堯肌之如臘,甚禹足之胼胝,針石屢加,腠理猶滯。

爰居京室,每敝炎暑,群照片描述:下請建離宮,庶可怡神養性。

聖上愛一夫之力,借十家之產,深閉固拒,未肯俯從,以為隋照片描述:氏舊宮,營於曩代,,棄之則可惜,毀之則重勞,事貴因循,何必改作。

於是斫雕為樸,損之又損照片描述:去其泰甚,茸其頹壞,雜丹墀以沙礫,間粉壁以塗泥;玉砌接於土階,茅茨續於瓊室。

仰觀壯照片描述:麗,可作鑑於既往,俯察卑儉,足垂訓於後昆此所謂“至人無為,大聖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照片描述:功者也。

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澗,宮城之內,本乏水源,水而無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

照片描述:聖心懷之不忘。

粵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已亥,上及中宮,歷覽台觀,閒步西城之陰,躊照片描述:其清若镜,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东流度于双阙;贯穿青琐,萦带紫房;激扬清波,涤荡暇秽;照片描述:可以澄瑩心神。

鑑映群形,潤生萬物,同湛恩之不竭,將玄澤於常流,匪唯乾照片描述:象之精,蓋亦坤靈之寶。

謹案:《禮緯》雲:王者刑殺當罪,賞錫當功,得禮之宜,則醴泉出於闕庭。

九成宫醴泉铭全文加注拼音版【一】

九成宫醴泉铭全文加注拼音版【一】

九成宫醴泉铭全文加注拼音版【一】
《唐九成宫醴泉铭》作者魏徽(580—643),字玄成,魏州曲城(今河北省巨鹿县)人,青年时曾为道士,后参加隋末李密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起义失败后,投奔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魏徵成为重要辅臣,以直谏知名,官至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拜太子大师,卒溢文贞。

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

《醴泉铭》的书写者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人。

仕隋为大常博士,唐太宗时官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

他是著名的书法家,尤工于楷书,《宣和书谱》称:“询工书为翰墨之冠”,所书《醴泉铭》为其代表作之一。

后人亦称他为欧阳率更。

九成宫醴泉铭怎么读

九成宫醴泉铭怎么读

九成宫醴泉铭怎么读
九成宫醴泉铭读作:jiǔ、chéng、gōng、lǐ、quán、míng。

扩展资料: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
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碑刻者不可考)。

现存于陕西麟游县博物馆。

《九成宫醴泉铭》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最后提出“居高思坠,持满戒盈”的谏诤之言。

《九成宫醴泉铭》结体修长,中宫收紧,四边开张,左敛右纵,化险为夷。

字形随势赋形,左右结构作相背之势,上下结构上窄下宽,间架开阔稳定,气象庄严。

其布白匀整,字距、行距疏朗,为九宫最准者,全碑血脉畅通,气韵萧然。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视为楷书正宗,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

九成宫醴泉铭注音诵读、全文及注释

九成宫醴泉铭注音诵读、全文及注释

九成宫醴泉铭注音诵读、全文及注释《唐九成宫醴泉铭》正文及注释《唐九成宫醴泉铭》,作者魏徽(580—643),字玄成,魏州曲城(今河北省巨鹿县)人,青年时曾为道士,后参加隋末李密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起义失败后,投奔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魏徵成为重要辅臣,以直谏知名,官至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拜太子大师,卒溢文贞。

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

《醴泉铭》的书写者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另据史料记载欧阳询祖籍山东,祖辈在湖南做官后居住湖南。

)人。

仕隋为大常博士,唐太宗时官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

他是著名的书法家,尤工于楷书,《宣和书谱》称:“询工书为翰墨之冠”,所书《醴泉铭》为其代表作之一。

后人亦称他为欧阳率更。

“九成宫”遗址,在今陕西麟游县城西2.5公里,原为隋之“仁寿宫”,唐贞观五年(631)加以扩建,更名“九成宫”,并置禁苑、武库及宫寺。

“九成”之意:“成”训“重”,“九”训“多”,“九成”形容多层,高峻。

“铭”,文体之一,多用韵语,如作山川、宫室、器物之铭前面多用散文叙述,然后是韵语铭文。

《九成宫醴泉铭》撰作和书写于唐贞观六年(632年,据今1377年。

)夏历四月,全文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图见篇尾),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最后提出“居高思坠,持满戒盈”的谏诤之言宋曾巩在《九成宫酯泉铭?跋》中称:“九成宫乃隋之仁寿宫也,魏为此铭,亦欲太宗以隋为戒,可以见魏之志也”[正文」九成宫醴泉①铭,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②。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③,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④,此则隋之仁寿宫也⑤。

冠山抗殿6,绝壑为池7,跨水架楹(8),分岩耸阙(9),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10),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11),下临则峥嵘千仞(12),珠壁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0003:宫3单字浅析【宫】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0003:宫3单字浅析【宫】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0003:宫3单字浅析【宫】【注释】:宫,宫殿,古者贵贱同称宫。

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称宫焉。

——《释文》。

此处指指宫廷,帝王的住所。

九成宫,唐宫名,在陕西省麟游县西,原为仁寿宫,唐太宗贞观五年重修,为避暑之所,以山有九重,更名为九成宫。

此字涉及到一个部首,“宀”读mian[棉],做深屋讲,俗称宝盖儿,宝盖长横需要做到细平匀劲,细平指对形体的要求匀劲指对点画质量的要求,此横画宁上弓,不可下凹。

左点略低于中间竖点,宝盖需宽放,能覆盖下方。

一、笔顺笔法1、竖点【切笔起笔,点画笔力需送到位,收笔取势向左,承接左部短竖,不可轻漫。

】2、短竖【切笔起笔,向右下切笔收笔。

】3、横勾【横笔略细,起笔抗肩,折笔方笔,折后勾的朝向指向下面口的竖的起笔,有如小鸟低头视胸。

】下面口的写法,4、竖【切笔起,略细,】5、横折【切笔起笔,向右上抗肩行笔,折见方,折后竖笔略粗。

】6、底横【切笔起笔,收笔略粗。

】二、结构字势1、整个字呈方形。

2、注意点画均间,宝盖横折的折笔位置与宝盖左竖起笔位置等高。

3、上口偏方,下口略长方形。

口的左竖略细,右竖略粗,注意两口均间,实则三口叠起。

三、备注解析此字和欧公三十六法之复盖之法。

黄自元九十二法‘天覆者,凡画皆冒于下’ 宝盖头部点正中,横钩如同鸟视胸,左截横短右稍长,上下收缩要分明。

李淳曰:上盖大者,名曰“天复”。

其法要上面盖尽下面,宜上清而下浊,宇宙宫官都是这一类字。

复盖者,如宫室之复于上也。

宫室取其高大。

故下面笔画不宜相著,左右笔势意在能容,而复之尽也。

如[寳容)之类,点须正,画须圆明,不宜相著与上长下短也。

薛绍彭曰:篆多垂势而下含,隶多仰势而上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