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上好课】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精品系列(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扇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上好课】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精
品系列(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扇形的概念。

2、能够正确地认识、绘制和测量扇形。

3、熟练掌握扇形的性质。

4、能够解决简单的跟扇形有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
1、扇形的概念。

2、绘制和测量扇形。

3、掌握扇形的性质。

三、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
1、引入(5分钟)
老师出示一个大的纸扇,让学生观察,介绍扇形的概念。

然后问学生:“这个纸扇是什么形状?”学生回答后,老师再问:“你们知道这个形状的名字是什么吗?”
2、认识扇形(10分钟)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扇形,让学生来认识。

并引导学生观察扇形的特点和性质,并且画出扇形的构造。

3、绘制和测量扇形(20分钟)
首先,老师要用粉笔画出一幅比较大的扇形。

然后,让学生观察扇形,观察出扇形的中心和半径,并让学生来仿照老师,画出同样大小的扇形。

然后,老师让学生测量自己画的扇形的周长和面积,并且让学生用布条或纸片来测量扇形的弧长和扇形的角度。

4、掌握扇形的性质(20分钟)
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得出扇形的弧长公式、扇形的面积公式、扇形的周长公式,并且介绍扇形的对称性和扇形的角平分线。

5、练习测试(25分钟)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些简单的扇形练习题,例如:求扇形的周长、面积和弧长等。

根据学生们的掌握情况,再出一些稍微高难度的扇形问题,并且让学生互相交流答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再由老师来对答案。

6、总结(5分钟)
把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概括扇形的主要性质和公式。

并且提醒
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需要好好掌握扇形的知识,并且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把学习中的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如在场馆观看体育比赛中,可以看一下比赛场地上的扇形,来判断扇形比赛的引导作用等等。

四、教学方法
1、情景式教学法:老师用场景、物品或情境等来引导学生学习。

2、探究性学习法: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和发现科学知识。

3、带头透析法:老师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

五、教学评估
1、考查学生测量扇形面积、周长、弧长的能力。

2、评估学生对扇形性质的掌握情况。

3、评估学生解答扇形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实施
1、引入部分
在教学之初,老师通过让学生观察一把纸扇,让学生了解扇形的概念。

这样直观的引入,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

2、认识扇形部分
学生们认识了扇形,并且了解了扇形的特点和性质。

同时老师还向学生介绍了扇形的构造,让学生了解扇形有哪些元素组成,这也是后续学习扇形的重要基础。

3、绘制和测量扇形部分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幅比较大的扇形,学生们观察扇形,确定扇形的中心和半径,然后让学生仿照老师,画出同样大小的扇形,并且通过测量计算,得出扇形的周长和面积等公式。

这种认真观察和计算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扇形的性质和公式,也帮助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4、掌握扇形的性质部分
在掌握了扇形基本公式的同时,学生还要了解扇形的对称性和扇形的角平分线。

掌握扇形的对称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扇形和圆的关系,同时也对学生后续的形状判断有所帮助。

掌握扇形的角平分线则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角的基本概念,为以后角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5、练习测试部分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之后,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完成一些
简单的扇形练习题,例如求扇形的周长、面积和弧长等。

这样的练习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并提高他们的计算和逻辑思维能力。

6、总结部分
在课程的最后,老师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概括扇形的主要性质和公式,同时也提醒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需要好好掌握扇形的知识,并且能够将学习中的知识与生活相结合。

七、教学反思
整堂课下来,学生们主动性较高,课堂氛围也很活跃,课堂互动也很热烈。

但是我发现,有些学生刚学会一个知识点就急于进入练习,对知识点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这也影响了他们的练习效果。

因此,在下一次教学中,我会加强课前知识点的预习,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