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QTD-III型 曲柄滑块、导杆、凸轮组合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机构运动参数的测试和分析实验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一、目的1.学会根据实际机械模型的结构测绘机构运动简图的技能;2.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3.进一步巩固对机构结构分析的了解。

二、设备和工具1.各种机器实物;2.各种机构模型;3.钢皮尺;4.外卡;5.铅笔与橡皮(自备);6.草稿纸(自备)。

三、原理和方法1.应用符号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的构件数目和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的数目、种类、相对位置有关。

因此,在机构运动简图中可以避开构件的复杂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简略的符号来代表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购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由此说明实际机构的运动特征。

常用的符号示例,可参阅郑文纬等主编的《机械原理》(第七版)。

2.测绘方法(1)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测绘时使被测绘的机器或模型缓慢地运动。

从原动构件开始仔细观察机构运动,分清各个运动单位,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

(2)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种类——根据相联接的两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的性质,来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种类。

(3)绘制机构简图——在草稿纸上不按比例尺用徒手按规定的符号及构件的联接次序逐步画出机构简图,然后用数字l 、2、3 ……分别标注各构件,用拉丁字母A 、B 、C ,……分别标注各运动副。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仔细测量机构的运动学尺寸(如回转副的中心距和移动副导路间的夹角等)任意假定原动构件的位置,并按一定的比例尺将机构简图画成机构运动简图。

比例尺μl AB l AB =实际长度(米)图上长度(毫米)3.示例试绘出图1—1,a 所示偏心轮机构模型的机构运动简图。

(1)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当使原动构件(偏心轮)运动时,可以发现机构具有四个运动单元:机架l——相对静止;偏心轮2——相对机架作回转运动;连杆3——相对机架作平面复杂运动;滑块4——相对机架作直线运动。

(2)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种类根据各相互联接的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可知,全部四个运动副均系低副:构件2相对机架1绕O点回转,组成一个回转副,其轴心在O点;构件3相对构件2绕A点回转,组成第二个回转副,其轴心在A点;构件4相对构件3绕B点回转,组成第三个回转副,其轴心在B点;构件4相对机架l沿直线C—C作直移运动,组成一个移动副,其导路方向同C—C。

机构运动创新设计实验指导书

机构运动创新设计实验指导书

目录一、实验目的 (1)二、实验任务 (1)三、实验原理 (1)四、实验设备 (2)五、实验内容 (3)1、牛头刨床机构 (3)2、内燃机机构 (4)3、精压机机构 (4)4、两齿轮-曲柄摇杆机构 (5)5、两齿轮-曲柄摆块机构 (6)6、喷气织机开口机构 (6)7、双滑块机构 (7)8、冲压机构 (8)9、插床机构 (8)10、筛料机构 (9)11、凸轮-连杆组合机构 (9)12、凸轮-五连杆机构 (10)13、行程放大机构 (11)14、冲压机构 (11)15、双摆杆摆角放大机构 (12)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12)一、实验目的1、机构创新设计与运动分析实验是综合性实验,在掌握机构组成原理、基本机构的类型、结构、设计知识的基础上,以ZBS-C机构创意设计实验台作为操作平台,进行机构创新设计实验;2、培养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遵循机械设计的基本法则,对机构运动系统方案进行设计与研究。

以期通过实验使学生创新意识、综合设计能力得到加强,实验技能得到提高。

二、实验任务1、选用工程机械中各种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在ZBS-C机构创新设计实验台搭接、运行,满足机构运动要求。

2、根据设计机构创新方案、画出机构运动简图,在ZBS-C机构创新设计实验台搭接、运行,满足机构设计要求。

三、实验原理1、杆组的概念由于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原动件数目与机构的自由度数相等,因此机构由机架、原动件和自由度为零的从动件系统通过运动副联接而成。

将从动件系统拆成若干个不可再分的自由度为零的运动链,称为基本杆组,简称杆组。

根据杆组的定义,组成平面机构杆组的条件是:F=3n-2pL-pH=0其中构件数n,高副数PH和低副数PL都必需是整数。

由此可以获得各种类型的杆组。

当n=1,PL=1,PH=1 时即可获得单构件高副杆组,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图 3-1 单构件高副杆组因此满足上式的构件数和运动副数的组合为:n=2,4,6……,PL=3,6,9……。

曲柄导杆滑块等机构测试仿真实验报告

曲柄导杆滑块等机构测试仿真实验报告

曲柄导杆滑块等机构测试仿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对曲柄导杆滑块等机构进行测试仿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掌握该机构的运动规律和特性,为机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曲柄导杆滑块等机构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其主要由曲柄、连杆、导杆和滑块等部件组成。

在运动过程中,曲柄带动连杆运动,使导杆产生往复直线运动,从而驱动滑块完成工作。

三、实验器材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器材包括:计算机、SolidWorks软件、Matlab软件。

四、实验步骤1.建立曲柄导杆滑块等机构三维模型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曲柄导杆滑块等机构三维模型,并进行参数设置和装配。

2.进行运动分析利用SolidWorks Motion模块对该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并得出相关数据。

3.进行力学分析利用Matlab软件对该机构进行力学分析,并得出相关数据。

4.比较分析结果将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掌握该机构的运动规律和特性。

五、实验结果1.运动分析结果通过SolidWorks Motion模块对该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得到以下数据:曲柄转角:0~360度连杆长度:50mm导杆长度:100mm滑块位置:-50~50mm2.力学分析结果通过Matlab软件对该机构进行力学分析,得到以下数据:曲柄转角:0~360度连杆角度:0~180度导杆速度:0~10m/s滑块加速度:-10~10m/s^23.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比较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的数据,可以发现该机构的运动规律和特性与曲柄转角有关,当曲柄转角为180度时,导杆速度最大;当曲柄转角为90或270度时,滑块加速度最大。

此外,连杆角度与导杆速度呈正比关系。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曲柄导杆滑块等机构的运动规律和特性与曲柄转角、连杆角度等参数有关。

2.该机构在不同工况下具有不同的性能表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设计。

3.利用SolidWorks Motion模块和Matlab软件可以对该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力学分析,为机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QTD-III型 曲柄滑块、导杆、凸轮组合实验指导书

QTD-III型 曲柄滑块、导杆、凸轮组合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机构运动参数的测试和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机构运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学会机构运动参数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的测试原理和方法;2. 学会运用多通道通用实验仪器、传感器等先进实验技术手段开展实验研究的方法;3. 利用计算机对平面机构动态参数进行采集、处理,作出实测的动态参数曲线,并通过计算机对该平面机构的运动进行数值仿真,作出相应的动态参数曲线,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二、实验内容1.测试曲柄导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凸轮机构等机构的构件转角、移动位移等运动参数;2.比较实测参数曲线与理论仿真曲线的差异。

三、实验仪器QTD-III型曲柄、导杆、凸轮组合实验台该组合实验装置,只需拆装少量零部件,即可分别构成四种典型的传动系统。

他们分别是曲柄滑块机构、曲柄导杆机构、平底直动从动杆凸轮机构和滚子直动从动杆凸轮机构。

具体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a)曲柄滑块机构(b)曲柄导杆机构(c)平底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d)滚子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1、同步脉冲发生器2、涡轮减速器3、曲柄4、连杆5、电机6、滑块7、齿轮8、光电编码器9、导块10、导杆11、凸轮12、平底直动从动件13、回复弹簧14、滚子直动从动件15、光栅盘四、实验原理本实验仪由单片机最小系统组成。

外扩 16 位计数器,接有 3 位 LED 数码显示器可实时显示机构运动时曲柄轴的转速,同时可与 P C 机进行异步串行通讯。

在实验机构动态运动过程中,滑块的往复移动通过光电脉冲编码器转换输出具有一定频率(频率与滑块往复速度成正比),0-5伏电平的两路脉冲,接入微处理器外扩的计数器计数,通过微处理器进行初步处理运算并送入 P C 机进行处理,P C 机通过软件系统在CRT上可显示出相应的数据和运动曲线图。

机构中还有两路信号送入单片机最小系统,那就是角度传感器(同步脉冲发生器)送出的两路脉冲信号。

其中一路是光栅盘每20。

一个角度脉冲,用于定角度采样,获取机构运动线图;另一路是零位脉冲,用于标定采样数据时的零点位置。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第三篇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典型机构认知及机构运动简图测绘1.1典型机构认知1.1.1 实验目的1)通过参观各种机器、机构实物和教具模型,初步了解本课程所要研究与学习的基本内容,增强学生对各种常用机构(如连杆、凸轮、齿轮、槽轮和棘轮等机构)的感性认识。

2)深入理解构件、运动副、自由度等基本概念,正确掌握机器与机构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具有区分机构中的构件、运动副和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能力。

1.1.2 实验内容1)倾听录音机简单介绍机械原理课程的基本内容。

2)观看各种常用机构,各种典型组合机构和机器的展示,听其介110绍机械的组成、作用和特点。

1.1.3 实验步骤1)认真观察各种机构,以及机构中的构件是采用何种运动副进行连接的。

2)初步了解各种机构的组成、特点及功用等。

1.1.4 思考题1)机构分为几类,各有何特点?2)实现直线运动的机构有几种,试举例说明。

3)运动副分为哪几类?1.2机构运动简图测绘1.2.1 实验目的1)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定义,做到会根据各种机构实物或模型,按照规定的机构运动简图常用符号能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

并要求能够看懂机构简图。

1112)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根据机构的自由度会分析并验证机器或机构是否能动,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

1.2.2 实验内容1)将机构运动起来,观察其各构件的运动及联接情况,选择机构中多数构件的运动平面为投影面,并选择适当的比例尺,定出各运动副之间的相对位置,并以简单的线条和各种运动副符号将机构运动简图画出来。

机构运动简图常用符号见表1.1。

2)计算机构自由度,并指出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1.2.3 实验步骤1)了解被测绘机构的名称和用途。

2)启动机器,仔细观察并正确判定机架、主动件和从动件;从主动件开始,按照运动传递顺序,正112113确判定各相邻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进而确定出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

3)量取各构件的实际尺寸。

4)恰当地选择投影面(一般选择机构的多数构件的运动平面为投影面)和适当的比例尺,定出各运动副之间的相对位置,并以简单的线条和各种运动副符号从原动件开始,按照运动传递顺序,依次画出各构件和运动副,最终将机构运动简图画出来。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及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及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及报告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绩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学院目录1、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 (1)2、实验二齿轮齿廓范成原理 (4)3、实验三轴系结构测绘与分析 (7)4、实验四减速器拆装 (8)实验报告 (10)实验须知1.开课后根据自己课程安排要及时选课,不要多选或者少选;2.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实验,应提前向实验室老师请假。

进行必要调换。

否则一律按自己选定的时间参加实验,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3.参加实验的同学在实验前要做好本次实验的预习;4.携带实验指导书及实验相关的用具;5.在实验的过程中,要遵守实验室的各种规章制度;爱护仪器设备;注意节约原材料;不要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6.各种实验设备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实验做完后要及时切断电源,将仪器设备工具等整理摆放好,发现丢失或损坏应立即报告;7.要遵守设备仪器的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和设备的安全;8.要保持实验室内和仪器设备的清洁和整齐美观。

工作台面要干净并要搞好室内卫生;9.在离开实验室前,应由指导教师在相关的实验数据的记录纸上签字,以求确认对设备仪器的完好和已完成了在实验室内应完成的工作;10.对实验结果要进行分析、整理和计算,认真填写实验报告;11.按要求及时交实验报告;12.由于结课后实验报告要由实验室统一保管,因此做过的实验报告若有丢失其成绩只能按不及格处理;13.考核按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没有实验成绩以及实验成绩不合格的同学不能参加正式考试(确有特殊原因者可申请补做或重做实验)。

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学院2015年11月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能够熟练的掌握测绘实际机器和模型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技能;2、学会分析和验证机构自由度,进一步理解机构自由度的概念,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3、加深对机构结构的了解。

实验三机构组合创新实验指导书

实验三机构组合创新实验指导书

机构运动创新设计实验一、 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对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整体认识,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背景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设计及工程实践动手能力。

2、通过机构的拼接,在培养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可以发现一些基本机构及机械设计中的典型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可以对运动方案设计中的一些基本知识点融会贯通,对机构系统的运动特性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

3、加深学生对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组成的认识,了解平面机构组成及运动特性,进一步掌握机构运动方案构型的各种创新设计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1、创新组合模型一套,包括组成机构的各种运动副、构件、动力源及一套实验工具。

设备名称:ZBS-C 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方案实验台,实验台组件清单如下:序号 名称示意图规格数 量备注1 齿 轮M=2,α=20° Z=28、35、42、56 各3共12 D=56㎜;70㎜; 84㎜;112㎜ 2 凸轮基圆半径R=20㎜升回型; 行程30㎜ 33 齿条M=2 α=20°34槽轮4槽15拨盘双销,销回转半径R=49.5㎜ 1 6主动轴15㎜ 30㎜ 45㎜60㎜ 75㎜ 4 4 3 2 2序号名 称 示意图 规 格 数 量 备 注7 从动轴(形成回转副)15㎜ 30㎜ 45㎜60㎜ 75㎜8 6 6 4 4L= L=8 从动轴(形成移动副)15㎜ 30㎜ 45㎜60㎜ 75㎜8 6 6 4 49转动副轴(或滑块)L=5㎜3210复合铰链Ⅰ(或滑块)L=20㎜811复合铰链Ⅱ(或滑块)L=20㎜812 主动滑块插件40㎜55㎜1113 主动滑块座114 活动铰链座Ⅰ螺孔M816可在杆件任意位置形成转-移副15活动铰链座Ⅱ螺孔M516可在杆件任意位置形成移动副或转动副 16 滑块导向杆(或连杆)L=330㎜417 连杆Ⅰ100㎜ 110㎜ 150㎜160㎜ 240㎜ 300㎜ 12 12 8 8 8 8 序号名 称 示意图 规 格数 量备 注 18 连杆ⅡL 1=22㎜ L 2=138㎜819 压紧螺栓M564L= L= L=20 带垫片螺栓M54821 层面限位套4㎜ 7㎜ 10㎜ 15㎜30㎜ 45㎜ 60㎜ 6 6 20 40 20 20 1022紧固垫片(限制轴回转)厚2㎜孔¢16,外径¢222023 高副锁紧弹簧324 齿条护板625 T 型螺母20用于电机座和行程开关座的固定 26 行程开关碰块127 皮带轮628 张紧轮329 张紧轮支承杆330 张紧轮销轴3序号名 称 示意图规 格数 量备 注31 螺栓ⅠM10×15632 螺栓ⅡM10×206L=33 螺栓ⅢM8×15 1634 直线电机10㎜/s 1 带电机座及安装螺栓/螺母35 旋转电机10r/min 3 带电机座及安装螺栓/螺母36 实验台机架机架内可移动立柱5根,每根立柱上可移动滑块3块。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机械原理》课程课程编号:428014实验指导书主撰人:聂时君审核人:朱连池单位:通信与控制工程系二O一三年五月目录实验一、机构认知实验二、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实验三渐开线齿廓的范成实验实验四、渐开线齿轮参数的测定实验实验五、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实验注:红色标记为本学期我们所要做的实验项目,请大家写好预习实验报告。

前言1.实验总体目标通过实验教学,应达到以下目标:1.巩固本课程所要求的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实践认识,提高实践能力;2.了解一些与本课程有关的最基本的机械实验方法,并且运用实验方法研究机械的技术。

2. 适用专业年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年级3. 实验课时分配实验项目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验学时实验一预习实验报告验证 1 2实验二预习实验报告综合 1 2实验三预习实验报告设计 1 2实验四预习实验报告综合 1 2实验五预习实验报告综合 3 24. 实验环境主要面向机械专业开展机械基础实验与机械系统创新设计及制作的实践教学。

机械原理实验室包括“常用机构陈列柜参观及创新设计盒功用熟悉”、“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分析”、“渐开线齿阔范成原理”、“基本机构运动参数测量与分析”、“回转构件的动平衡”等。

5. 实验总体要求首先,学生应认真预习实验教材,明确实验的目的与要求,掌握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要做实验对象的内容;其次,了解实验所用的设备和仪器,实验时了解使用方法和操作过程,实验后对测试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6. 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1.了解典型的机械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各组成部分及其功用,认知机、电、液在机械设备上的应用,重点认知真实机器上的常见机构及其作用。

2.初步掌握测绘机构运动简图的技能;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并明确自由度数与原动件数的关系。

3.加深对机构组成原理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机构组成及其运动特性;提高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及综合设计的能力。

曲柄导杆滑块等机构测试仿真实验报告

曲柄导杆滑块等机构测试仿真实验报告

曲柄导杆滑块等机构测试仿真实验报告一、引言曲柄导杆滑块等机构是一种常用于机械系统中的机构,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或反之。

在实际工程中,对于该机构的性能和运动特性进行测试和仿真实验,对于机构的设计、优化和功能验证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报告将主要探讨曲柄导杆滑块等机构的测试方法、仿真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分析。

二、测试方法测试曲柄导杆滑块等机构的性能和运动特性,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 实际物理模型测试构建实际的曲柄导杆滑块等机构物理模型,通过测量和观察模型在运动过程中的性能和运动特性,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2. 数值仿真模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曲柄导杆滑块等机构进行建模,并进行数值仿真。

通过改变不同参数和条件,模拟机构的运动过程,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3. 动态仿真分析利用专业的仿真软件,对曲柄导杆滑块等机构进行动态仿真分析。

通过输入曲柄的运动轨迹和滑块的质量等参数,模拟机构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情况,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三、仿真实验步骤1. 建立模型首先,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建立曲柄导杆滑块等机构的三维模型。

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确定曲柄的形状和尺寸,导杆的长度和直径,滑块的质量和运动方式等参数。

2. 设置运动条件确定曲柄的运动轨迹和速度,以及滑块的初始位置和速度等运动条件。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置不同的运动条件,以观察和分析机构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和运动特性。

3. 进行仿真实验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实验,利用物理引擎模拟机构的运动过程。

根据设定的运动条件,观察和记录机构在仿真中的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等数据。

4. 数据分析与评估根据实验结果,对机构的性能和运动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估。

可以通过绘制曲柄导杆滑块等机构的运动曲线、速度曲线以及加速度曲线,来直观地了解机构的运动规律。

四、仿真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数值仿真实验,我们可以获取曲柄导杆滑块等机构在不同参数和条件下的运动特性数据。

曲柄(导杆)滑块机构设计分析正文

曲柄(导杆)滑块机构设计分析正文

目录1 引言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2)1.3 论文主要工作·······························································································(3)2 曲柄(导杆)滑块机构简介····································································(4)3 曲柄(导杆)滑块机构的运动学分析3.1 曲柄导杆滑块机构的运动分析······································································(5)3.1.1 机构装配的条件····················································································(6)3.1.2 建立数学模型·························································································(6)3.1.3 计算机辅助分析及其程序设计······························································(9)3. 2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分析3.2.1 机构装配的条件·····················································································(25)3.2.2 建立数学模型·······················································································(25)3.2.3 计算机辅助分析及其程序设计·····························································(27)4 曲柄(导杆)滑块机构实验台装置设计4. 1 实验台结构·································································································(40)4.2 实验台硬件操作说明···················································································(41)4.3 用SolidWorks 2006实现实验台的立体图形················································(42)总结·········································································································(46)参考文献·········································································································(47)致谢·········································································································(48)1 引言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1.曲柄(导杆)滑块机构定义曲柄滑块机构是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由若干刚性构件用低副(回转副、移动副)联接而成的一种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1.了解几种典型的机构特征。

训练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技能。

2.了解机构的组成形式,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及其意义。

二、实验基本要求1.每位学生能够绘制3个典型机构的运动简图。

2.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检验运动的确定性。

三、实验原理机构的运动简图是工程上常用的一种图形,是用符号和线条来清晰、简明的表达出机构的运动情况,使人对机器的动作一目了然。

在机器中各种机构尽管它们的外形和功用各不相同,但只要是同种机构,其运动简图都是相同的。

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所具有的构件数目和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有关。

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不考虑构件的复杂外形,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来代表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寸表示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画出能准确表达机构运动特性的机构运动简图。

四、实验设备和工具1.机构模型(实验室自备)2.尺、铅笔、纸张(学生自备)五、实验内容及主要步骤1.实验内容运动简图绘制和计算机构自由度,并回答思考题。

2.主要步骤(1)缓慢驱动机构模型,仔细观察并分析各运动单元,从而确定构件的数目。

(2)仔细观察并判定各直接接触构件之间的接触情况及其相对运动性质,从而确定各运动副的类型,并用规定符号表示。

(3)根据机构的运动尺寸选择适当的比例尺μl 。

μl =实际长度/图上长度(4)用符号代表运动副,用线条代表构件,并标出机架、原动件。

一般以1、2、3、…表示构件,以A、B、C、…表示运动副,得出机构示意图。

(5)根据绘制结果,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实验二:齿轮范成原理一、实验目的了解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二、实验基本要求要求每位学生学会使用齿轮范成仪绘制标准齿轮、正变位齿轮和负变位齿轮。

三、实验原理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互相啮合时其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轮齿的。

实验数学八: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规律

实验数学八: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规律
实验数学八曲柄滑块 机构的运动规律
目录
CONTENTS
• 曲柄滑块机构简介 • 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特性 • 曲柄滑块机构的建模与仿真 • 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优化 • 曲柄滑块机构的实验研究
01 曲柄滑块机构简介
曲柄滑块机构的基本概念
曲柄滑块机构是一种常见的机械机构 ,由曲柄、滑块和机架组成。曲柄通 常固定在机架上,滑块通过导轨或轴 承与曲柄相连,实现往复运动。
1 2 3
曲柄滑块机构的基本运动规律
曲柄滑块机构是由曲柄、滑块和机架组成的平面 连杆机构,其运动规律包括曲柄的旋转运动和滑 块的往复直线运动。
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周期
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周期是指完成一个完整的往 复直线运动所需的时间,通常由曲柄的长度和转 速决定。
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轨迹
滑块的往复直线运动轨迹取决于曲柄的长度和转 速,可以通过调整曲柄长度和转速来改变轨迹。
曲柄滑块机构可以通过改变曲柄的长 度、角度或滑块的行程等参数,实现 不同的运动规律和功能。
曲柄滑块机构的应用领域
01
曲柄滑块机构广泛应用于各种机 械系统中,如冲压机、压铸机、 剪切机等。
02
在汽车制造领域,曲柄滑块机构 常被用于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和曲 轴连杆机构中,实现气门的开闭 和活塞的往复运动。
设计一个用于实现大范围运动的曲柄 滑块机构,通过经验法和实验法进行 机构设计和优化。
实例二
设计一个用于实现高速传动的曲柄滑 块机构,通过仿真法模拟机构的运动 过程和特性,并进行实验验证。
05 曲柄滑块机构的实验研究
曲柄滑块机构的实验设备
实验台
用于固定和安装曲柄滑块机构 ,确保机构在实验过程中稳定
02
比较不同参数的影 响

基于QTD-Ⅲ型组合实验系统的机构综合创新实验的设计

基于QTD-Ⅲ型组合实验系统的机构综合创新实验的设计

基 于 QT 一 型 组 合 实 验 系 统 的机 构 D 川 综合 创 新 实验 的设 计
翁慧燕 ,徐
( .浙江海洋学院 机 电工程学院 ,浙江 舟山 1
静 ,章

32 0 ) 100
3 60 ; .绍兴文理 学院 元培 学院 ,浙江 绍兴 10 4 2

要: 该文介绍 了利用 Q D I 型组合实验系统 ,研 究开 发机械原 理常见 机构 的综合性创 新实 验 ,为更 T -I I
vr t, hoig32 0 C ia e i S axn 100, hn ) sy
Abtat A meh ns nvt nepr n bsdo T I xe m n ss m i peetd hc a ae src: cai i oa o xe met ae nQ D-I epr et yt s rsne ,w i cnm k m n i i I i e h
( )同步脉冲发生器——用于定角度采样和确 3 定数 据 采样 时 的零 点位 置 ;
维普资讯
翁慧燕 ,等 :基于 Q D I 型组 合实验系统 的机构综合 创新实验的设计 T —I I
4 5
( )Q D I 型 组合 机 构 实 验 仪—— 由单 片 机 4 T .I I 最小 系统 组成 ,外 扩 1 计 数器 ,接 有 3位 L D 6位 E 数码 显 示 器 ,可 实 时 显 示 机 构 运 动 时 曲柄 轴 的转 速 ,同时 可 与 P C 机 进 行 异 步 串 行 通 信 , 图 2
t e e p rme to a i c a imsi h oy o c i e n c a ims I ma e h x e me tt a h n r h x e i n fb sc me h ns n t e r fma h n s a d me h n s . t k s t e e p r n e c i g mo e i

qtd-iii型曲柄滑块、导杆、凸轮组合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机构运动参数的测试和分析实验.docx

qtd-iii型曲柄滑块、导杆、凸轮组合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机构运动参数的测试和分析实验.docx

qtd-iii型曲柄滑块、导杆、凸轮组合实验指导书实验⼀、机构运动参数的测试和分析实验.docx实验⼀、机构运动参数的测试和分析实验⼀、实验⽬的1.掌握机构运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学会机构运动参数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的测试原理和⽅法;2.学会运⽤多通道通⽤实验仪器、传感器等先进实验技术⼿段开展实验研究的⽅法;3.利⽤计算机对平⾯机构动态参数进⾏采集、处理,作出实测的动态参数曲线,并通过计算机对该平⾯机构的运动进⾏数值仿真,作出相应的动态参数曲线,从⽽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实验内容1?测试曲柄导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凸轮机构等机构的构件转⾓、移动位移等运动参数;2.⽐较实测参数曲线与理论仿真曲线的差异。

三、实验仪器QTD-III型曲柄、导杆、凸轮组合实验台该组合实验装置,只需拆装少量零部件,即可分别构成四种典型的传动系统。

他们分别是曲柄滑块机构、曲柄导杆机构、平底直动从动杆凸轮机构和滚⼦直动从动杆凸轮机构。

具体结构⽰意图如下图所⽰。

P7 \ 8(a)曲柄滑块机构(b)曲柄导杆机构15 14(d)滚⼦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1、同步脉冲发⽣器2、涡轮减速器3、曲柄4、连杆5、电机6、滑块7、齿轮8、光电编码器9、导块1O^导杆11、凸轮12、平底育?动从动件13、回复弹簧14、滚⼦直动从动件15、光栅盘四、实验原理本实验仪由单⽚机最⼩系统组成。

外扩16位计数器,接有3位LED数码显⽰器可实吋显⽰机构运动时曲柄轴的转速,同时可与P C机进⾏异步串⾏通讯。

在实验机构动态运动过程⼬,滑块的往复移动通过光电脉冲编码器转换输出具有⼀定频率(频率与滑块往复速度成正⽐),0-5伏电平的两路脉冲,接⼊微处理器外扩的计数器计数,通过微处理器进⾏初步处理运算并送⼊P C 机进⾏处理,P C 机通过软件系统在CRT 上可显⽰出相应的数据和运动曲线图。

机构⼬还有两路信号送⼊单⽚机最⼩系统,那就是⾓度传感器(同步脉冲发⽣器)送出的两路脉冲信号。

【免费下载】4曲柄滑块导杆凸轮运动学分析实验

【免费下载】4曲柄滑块导杆凸轮运动学分析实验

图 1 QTD-III 型组合机构实验台照片
(3)蜗轮减速箱速比 (4)实验台尺寸 (5)电源
1/20 长×宽×高 = 500×380×230 220V/50Hz
3、实验机构结构特点 该组合实验装置,只需拆装少量零部件,即可分别构成四种典型的传动系统,它们分
别是曲柄滑块机构;曲柄导杆滑块机构;平底直动从动杆凸轮机构和滚子直动从动杆凸轮 机构,如图 3 所示。而每一种机构的某一些参数,如曲柄长度、连杆长度、滚子偏心等都 可在一定范围内作一些调整,通过拆装及调整可加深实验者对机械结构本身特点的了解, 对某些参数改动对整个运动状态的影响也会有更好的认识。
异,并分析其原因,增加对运动速度特别是加速 度的感性认识;
4、比较曲柄滑块机构与曲柄导杆机构的性能差别;
5、检测凸轮直动从动杆的运动规律;
6、比较不同凸轮廓线或接触副,对凸轮直动从动杆运动规律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1、QID-III 型组合机构实验台(如图 1 所示); 2、活动扳手,固定扳手,内六角扳手,螺丝刀; 3、钢直尺,游标卡尺。
(d)滚子直动从动杆凸轮机构 图 3 四种机构类型
1、同步脉冲发生器 2、涡轮减速器 3、曲柄 4、连杆 5、电机 6、滑块 7、齿轮 8、 光电编码器 9、导块 10、导杆 11、凸轮 12、平底直动从动件 13、回复弹簧 14、滚 子直动从动件 15、光栅盘
4、组合机构实验仪 (1)实验仪外型布置
2、实验机构主要技术参数 (1)直流电机额定功率 (2)电机调速范围
100W 0-2000r/min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保通据护过生高管产中线工资敷艺料设高试技中卷术资配0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高与中中带资资负料料荷试试下卷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中3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实验一-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规律

实验一-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规律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数学实验报告题目: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规律姓名:周玲院系: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系学号:1112211115指导老师:许建强2015年3月30日目录一、实验目的 (2)二、实际问题 (2)三、数学模型 (2)四、数值积分方法 (4)五、实验任务 (6)任务一 (6)任务二 (7)任务三 (9)任务四...................................................................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涉及微积分中对函数特性的研究。

通过实验复习函数求导法, Taylor公式和其他有关知识。

着重介绍运用建立近视似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来研究讨论函数的方法。

二、实际问题曲柄滑块机构是一种常用的机械结构,它将曲柄的转动转化为滑块在直线上的往复运动,是气压机、冲床、活塞式水泵等机械的主机构。

右图为其示意图。

记曲柄OQ的长为r,连杆QP的长为l, 当曲柄绕固定点O以角速度w旋转时, 由连杆带动滑块P在水平槽内做往复直线运动。

假设初始时刻曲柄的端点Q 位于水平线段OP上, 曲柄从初始位置起转动的角度为θ,而连杆QP与OP的锐夹角为β(称为摆角) 。

在机械设计中要研究滑块的运动规律和摆角的变化规律, 确切的说,要研究滑块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关于θ的函数关系,摆角β及其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关于θ的函数关系, 进而(1)求出滑块的行程s(即滑块往复运动时左、右极限位置间的距离);(2)求出滑块的最大和最小加速度(绝对值), 以了解滑块在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3)求出β的最大和最小角加速度(绝对值), 以了解连杆的转动惯量对滑块的影响;在求解上述问题时,我们假定:====转r mm l r mmω100(),3300(),240(/min)符号说明:r-曲柄OQ的长; l-连杆PQ的长度; β-摆角(连杆PQ与OP的锐夹角); ω-角速度; P-滑块; x-滑块的位移; a-滑块的加速度。

实验1曲柄滑块

实验1曲柄滑块

3.滑块的行程、最大加速度(绝对值) (1)观察法 Do[Print[{θ,x[θ]//N},{θ,0,Pi,Pi/36}] 观察可能的xmin和xmax,并逐步加细(缩 小值的观察区间),最后得到xmin和 xmax的 近似值; 再将x[θ]换成a[θ],可得|a|max的近似值. (2)求根法 利用求根命令: FindRoot[v[θ]==0,{θ,0}] 等
实验1 曲柄滑块运动
根据教材P8 第3,4题的数据, 研究问题如下: 1.滑块运动规律(数学模型): 位移、速度、加速度表达式; 2.近似模型与精确模型的比较; 3.滑块的行程、最大加速度(绝对值); 4.进程时间T1、和退程时间T2 、 进退时间比k=T1/T2 。
dx = ω ⋅ dθ
dx dx dθ v = = ⋅ dt dθ dt
dv dv dθ dv d2 x a = = ⋅ = ω ⋅ = ω2 ⋅ 2 dt dθ dt dθ dθ
Hale Waihona Puke θ = ω ⋅t实验1 曲柄滑块运动
2.近似模型: 由Taylor公式: 有
(1 + x )α = 1 + α x +
实验1 曲柄滑块运动
(五) 结果分析
1.滑块运动规律: 位移= ; 速度= ; 加速度= ; 2.近似模型: 位移= ; 速度= ; 加速度= ; 近似程度如何?(列表说明误差情况) 3.滑块的行程 S=xmax−xmin = ; 最大加速度(绝对值) |a|max= .
实验1 曲柄滑块运动
实验项目1: 进退不等时的曲柄滑块机构
2 dv1 2 d x1 a1 = =ω ⋅ dt dθ 2
θ = ω ⋅t
,
r = 100 (mm),

曲柄导杆实验1

曲柄导杆实验1

实验报告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参数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典型机构的组装,掌握活动连接(运动副)和固定连接的特点。

2、通过实验方案设计和机构运动参数测试,掌握机构运动参数的实验测试方法。

3、通过运动参数测试实验,掌握闭链机构运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了解实际机构中非线性干扰因素对机构性能的影响。

4、通过利用传感器、计算机等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进行实验操作,训练掌握现代化的实验测试手段和方法。

5、通过对实验的结果与理论数据的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增强工程意识,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

二、实验装置实验对象为曲柄导杆机构,如图所示:上图曲柄为50mm上图曲柄为35mm实验装置如下:1、直流电机一台,输出转速为48r/min;2、曲柄一个,长度可调整为50mm或35mm;3、导杆一个;4、底板一块;5、电机支撑件一个;6、支撑座两个;7、角位移传感器一个,型号为WDD35D-4,独立线性度为0.1%,量程为0-360度;8、角位移传感器支撑架一个;9、光电编码器支撑架一个;10、实验装置电器控制箱一个;11、示波器一台,型号为54810A;12、电荷放大器一个;13、电源为220V/50Hz。

三、实验的方法及其原理观察上图,在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展开,得:移项,得:则有:即得:注意到:上式变为:对时间t 求导,得:再对时间t 求导,得:DCBAr摆动导杆机构简图l = 150 mm由此可得,导杆CD的角位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角速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角加速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与曲柄AB的转角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之间的关系分别为:由上述三个函数表达式,即可利用Matlab软件绘制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线图。

曲柄长度为50mm时,理论计算所得的曲线:上图为曲柄长度为50mm时,理论计算所得“角位移-曲柄转角”曲线上图为曲柄长度为50mm时,理论计算所得“角速度-曲柄转角”曲线上图为曲柄长度为50mm时,理论计算所得“角加速度-曲柄转角”曲线曲柄长度为35mm时,理论计算所得的曲线:上图为曲柄长度为35mm时,理论计算所得“角位移-曲柄转角”曲线上图为曲柄长度为35mm时,理论计算所得“角速度-曲柄转角”曲线上图为曲柄长度为35mm时,理论计算所得“角加速度-曲柄转角”曲线注:理论计算时,角位移取一个周期,即角位移的范围是0到360度,而实验所得数据是取多个周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机构运动参数的测试和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机构运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学会机构运动参数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的测试原理和方法;
2. 学会运用多通道通用实验仪器、传感器等先进实验技术手段开展实验研究的方法;
3. 利用计算机对平面机构动态参数进行采集、处理,作出实测的动态参数曲线,并通过计算机对该平面机构的运动进行数值仿真,作出相应的动态参数曲线,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二、实验内容
1.测试曲柄导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凸轮机构等机构的构件转角、移动位移等运动参数;
2.比较实测参数曲线与理论仿真曲线的差异。

三、实验仪器
QTD-III型曲柄、导杆、凸轮组合实验台
该组合实验装置,只需拆装少量零部件,即可分别构成四种典型的传动系统。

他们分别是曲柄滑块机构、曲柄导杆机构、平底直动从动杆凸轮机构和滚子直动从动杆凸轮机构。

具体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a)曲柄滑块机构
(b)曲柄导杆机构
(c)平底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
(d)滚子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
1、同步脉冲发生器
2、涡轮减速器
3、曲柄
4、连杆
5、电机
6、滑块
7、齿轮8、光电编码器9、导块
10、导杆11、凸轮12、平底直动从动件
13、回复弹簧14、滚子直动从动件15、光栅盘
四、实验原理
本实验仪由单片机最小系统组成。

外扩 16 位计数器,接有 3 位 LED 数码显示器可实时显示机构运动时曲柄轴的转速,同时可与 P C 机进行异步串行通讯。

在实验机构动态运动过程中,滑块的往复移动通过光电脉冲编码器转换输出具有一定频率(频率与滑块往复速度成正比),0-5伏电平的两路脉冲,接
入微处理器外扩的计数器计数,通过微处理器进行初步处理运算并送入 P C 机进行处理,P C 机通过软件系统在CRT上可显示出相应的数据和运动曲线图。

机构中还有两路信号送入单片机最小系统,那就是角度传感器(同步脉冲发生器)送出的两路脉冲信号。

其中一路是光栅盘每20。

一个角度脉冲,用于定角度采样,获取机构运动线图;另一路是零位脉冲,用于标定采样数据时的零点位置。

机构的速度、加速度数值由位移经数值微分和数字滤波得到。

与传统的R-C电路测量法或分别采用位移、速度、加速度测量仪器的系统相比,具有测试系统简单,性能稳定可靠、附加相位差小、动态响应好等特点。

五、实验操作步骤
<一>、系统联接及启动
1、连接RS232通讯线
本实验必须通过计算机来完成。

将计算机 Rs232 串行口,通过标准的通讯线,连接到 QTD-Ⅲ型组合机构实验仪背面的 Rs232 接口,如果采用多机通讯转换器,则需要首先将多机通讯转换器通过 Rs232 通讯线连接到计算机,然后用双端插头电话线,将 QTD-Ⅲ型组合机构实验仪连接到多机通讯转换器的任一个输入口。

2、启动机械教学综合实验系统
如果用户使用多机通讯转换器,应根据用户计算机与多机通讯转换器的串行接口通道,在程序界面的右上角串口选择框中选择合适的通道号(COM1或COM2)。

根据运动学实验在多机通讯转换器上所接的通道口,点击“重新配置”键,选择该通道口的应用程序为运动学实验,配置结束后,在主界面左边的实验项目框中,点击该通道“运动学”键,此时,多机通讯转换器的相应通道指示灯应该点亮,运动学实验系统应用程序将自动启动。

如图 6 所示,如果多机通讯转换器的相应通道指示灯不亮,检查多机通讯转换器与计算机的通讯线是否连接正确,确认通讯的通道是否是键入的通讯口(COM1或COM2)点击图 6 中间的运动机构图象,将出现如图 7 的运动学机构实验系统界面,点击串口选择,正确选择(COM1,COM2,)点击数据选择键,等待数据输入。

如果用户选择的是组合机构实验台与计算机直接连接,则在图 5 主界面右上角串口选择框中选择相应串口号(COM1或COM2)。

在主界面左边的实验项目框中点击“运动学”键。

同样在图7界面中点击串口选择键,正确选择(COM1或COM2)。

并点击数据和采集键,等待数据输入。

<二>、组合机构实验操作
1、曲柄滑块运动机构实验
按图 2(a) 将机构组装为曲柄滑块机构
a 、滑块位移、速度、加速度测量
(1)将光电脉冲编码器输出的5芯插头及同步脉冲发生器输出的 5 芯插头分别插入QTD-III组合机构实验仪上相对应接口上。

(2)打开实验仪上的电源,此时带有LED数码管显示的面板上将显示"0"。

(3)起动机构,在机构电源接通前应将电机调速电位器逆时针旋转至最低速位置,然后接通电源,并顺时针转动调速电位器,使转速逐渐加至所需的值(否则易烧断保险丝,甚至损坏调速器),显示面板上实时显示曲柄轴的转速。

(4)机构运转正常后,就可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了。

(5)请先熟悉系统软件的界面及各项操作的功能。

(请参阅操作系统软件简介)
(6)选择好串口,并在弹出的采样参数设置区内选择相应的采样方式和采样
数。

你可以选择定时采样方式,采样的时间常数有10个选择档(分别是:2ms、5ms、10ms、15ms、20ms、25ms、30ms、35ms、40ms、50ms),例如选采样周期25ms;你也可以选择定角采样方式,采样的角度常数有5个选择档(分别是:2度、4度、6度、8度、10度),例如选择每隔 4 度采样一次。

(7)在“标定值输入框”中输入标定值 0.05 (标定值计算方法见附录)
(8)按下“采样”按键,开始采样。

(请等若干时间,此时实验仪正在进行对机构运动的采样,并回送采集的数据给 PC机,PC机对收到的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得到运动的位移值)
(9)当采样完成后,在界面将出现“运动曲线绘制区”,绘制当前的位移曲线,且在左边的“数据显示区”内显示采样的数据。

(10) 按下“数据分析”键。

则“运动曲线绘制区”将在位移曲线上再逐渐绘出相应的速度和加速度曲线。

同时在左边的“数据显示区”内也将增加各采样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值。

(11) 打开打印窗口,可以打印数据和运动曲线。

b、转速及回转不匀率的测试
(1) 同“滑块位移、速度、加速度测量”的 (1) 至 (5) 步。

(2)选择好串口,并点击“数据采集 [Q] 在弹出的采样参数设计区内,你应该选择最右边的一栏,角度常数选择有5档(2度、4度、6度、8度、10度),选择一个你想要的一档,例如选择 6 度。

(3) 同“滑块位移、速度、加速度测量”的 (7)、(8)、(9) 步,不同的是“数据显示区”不显示相应的数据。

(4) 打印。

2、曲柄导杆滑块运动机构实验
按图 2(b)组装实验机构,按上述1.a 、1.b步骤操作,比较曲柄滑块机构与曲柄导杆滑块机构运动参数的差异。

3、平底直动从动杆凸轮机构实验
按图 2(c) 组装实验机构,按上述 1.a 操作步骤,检测其从动杆的运动规律。

注:曲柄转速应控制在每分40转以下。

4、滚子直动从动杆凸轮机构实验
按图 2(d)组装实验机构,按上述 1.a 操作步骤,检测其从动杆的运动规律,比较平底接触与滚子接触运动特性的差异。

调节滚子的偏心量,分析偏心位移变化对从动杆运动的影响。

注:曲柄转速应控制在每分40转以下。

机械运动参数的测试和分析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班级
日期指导教师成绩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机构及测试原理图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五、实验数据与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