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运输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集装箱运输基础知识
第一节概述
集装箱运输最早可以追逆到19世纪初,英国人詹姆斯.安德森博士就有了集装箱运输的设想,最早使用集装箱是在1900年的英国铁路上,后来逐渐传入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企业界为了降低产品成本,一方面通过技术革命,广泛采用机械来代替人力劳动,以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积极改善生产管理方法,提高原材料和设备的利用程度,降低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
许多国家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和应付海上运输的激烈竞争,都把船舶的大型化和专业化作为降低运输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最早实现船舶大型化和专业化的是石油运输和大宗散货运输,如:矿石,煤,等。
可是于此相反,件杂货仍然依靠杂货船来运输,两者在运输效率和费用上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为了提升件杂货的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集装箱运输的专业化,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专业化也成为大势所趋。
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20世纪六十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越来越被人们承认,以海上运输为主导的国际通行的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是世界交通运输进入集装箱化的关键时刻。
到1984年,现代集装箱运输虽只走了30年,但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开始已经开始走向成熟,集装箱运输已遍及世界上所有海运国家,世界海运货物的集装箱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集装箱运输方式与传统方式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效率的提高:
最有效地提高件杂货的装卸效率。
件杂货是国际贸易中进入集装箱的主要货种,现代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以下简称岸桥)平均每小时可以作业 30~40 TEU(标箱)。
每个标箱以 11t计,即每小时装卸 350~400 t。
过去装卸件货多采用门座起重机或船舶吊杆,由于件杂货堆码、出舱不便等原因,生产率低,如起重量力 10 t的门座起重机每小时平均生产率只有 30~35 t。
采用集装箱运输后,件杂货的装卸效率奇迹般地提高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多机作业)。
2、安全:
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防止货物被盗,大幅度减少甚至消灭了货损货差。
用传统方式装卸件杂货,出现1%~2%的货损和货差是难免的,对于玻璃类易碎货物则高达10%以上。
而集装箱运输基本消灭了令运输企业极为头痛的货损货差。
现在玻璃器皿、建筑村料和各种瓶装饮料能够大量地在国际间运送,首先应归功于这种安全可靠的运输方式,件杂货在运输过程中如何防偷盗始终是运输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而集装箱运输用“门锁+铅封”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了防止偷盗的问题。
3、全天候作业;
船舶装卸实现全天候作业。
过去在件杂货码头,为减少货损,作业规程规定逢雨天必须关闭舱口、停止作业。
在多雨季节,不少码头几乎有 1/3的日历时间不能作业。
为解决这个难题,不少专家出谋献策,但始终没有好办法。
集装箱运输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使件杂货装卸实现全天候作业。
4、节约空间;
充分利用了堆存货场面积和空间,基本取消了仓库。
过去件杂货到岸后必须进入仓库,即便放在货场,也需遮盖。
集装箱运输则利用原箱堆码在货场;它既可防雨,又可防盗。
一般集装箱堆场可以堆码4~5个箱高,在少风国家和地区,其堆码高度高达7个箱高(国际集装箱的设计规定每箱承压为9个高),充分利用了堆场面积和空间。
5、成本降低;
集装箱可重复使用。
运输件杂货过程必须有包装。
除去产品自身的外包装以外,作为一组货物必须有成组包装。
采用金属钢质的集装箱,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包装成本。
除去船公司拥有货箱以外,国际上出现了集装箱租赁业即租箱公司,为开展集装箱运输提供了方便,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如上所述,不论从节省码头建设投资还是从提高装卸运输效来看,集装箱运输都大幅度地降低了运输成本。
例如,目前从上海到美国西岸每个标准箱的运费大约为1000美元,标准箱按11t货物计,每千克货物的越洋运费仅为0.1美元。
低的越洋运输成本是促进国际贸易大发展、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前提。
6、高效运输;
实现了门到门的运送货物。
如何减少货物中间装卸环节,是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减少货损货差、降低成本的一大课题。
过去国际货运由产到销的运输过程常需8~10个装卸环节(铁路货场、装车船码头、船运、入库存放,经公路或铁路运输、库场存放、进入用户工厂、仓库或实现商场售货),每个环节都要有装卸作业,需要机具和劳力,易产生货损货差,而集装箱运输由于货物始终装在特制的集装箱内,由生产厂到用户,不必开箱倒载,实现了最高效率、最实全可靠的门到门运输。
7、节约时间;
缩短了货物运输时间。
集装箱运输是定点、定向、定船、定期的运输。
在两港之间航线相对固定,船舶固定,到达和启程时间也固定。
航运公司向世界公布各航线到达首尾港、中间港的船期和收货时间,因而可以准确预知货物启程和到达的时刻,从而最有效地计划货物的产销周期。
现代集装箱船航速高达 24~28 kn,高速集装箱班轮缩短了路途时间。
如从上海到美国西岸的定期集装箱班轮,每航次只需12~14天,而过去杂货船每航次约需1个半月。
由于缩短了货物的路途时间,所以大大提高了资金利用率,促进商品高速周转。
由于集装箱运输具有上述许多优越性,使它得到了高速的发展。
国际贸易量的95%是通过港口和海运业承担,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使杂货集装箱化率和集装箱运输增长速度逐年提高。
60年代,集装箱货运量在海运中的比重仅为12%~14%,进入90年代,已发展为30%(其他为散货和液体燃料)。
据近年统计,国际经济增长率虽为2%~3%,但集装箱货贸易平均增长率稳定在6%~7%之间。
第二节集装箱船
一、集装箱船舶的发展
最初的集装箱船舶是由杂货船改装而成的,其特点是不够专业化,装载的集装箱数量不多,一般只能够装载500—1000TEU,且不利于装卸效率的提高。
后来出现700——1500TEU 第二代集装箱船舶。
到了70年代后期,集装箱船舶的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一代集装箱船舶和过去比较有了两大特点,一是大型化,船舶载箱量达到2500—3000TEU,二是航速加快。
80年代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逐步出现了具有4000TEU载箱能力第四代集装箱船舶,90年代初期,出现5000——6000TEU的超巴拿马型第五代大型集装箱船舶,随后集装箱船舶很快进入了具有8000TUE载箱能力的第六代集装箱船舶的发展时期,到了今天,在欧洲甚至出现了10000TEU的巨轮。
二、集装箱船舶的分类
根据集装箱海运的发展需要,集装箱船舶也出现了许多类型。
我们按照装卸方式分类,主要有吊装式集装箱船,滚装式集装箱船,浮装式集装箱船三类。
1、吊装式集装箱船
吊装式集装箱船是指利用船上或岸边的起重设备将集装箱进行垂直装卸的船舶。
可分为集装箱—杂货两用船、半集装箱船和全集装箱船三种。
(A)集装箱杂货两用船
这是一种既可以装普通杂货又同时可以装载集装箱的两用船,其特点是大舱口,平舱盖,舱盖上也可以装载集装箱。
(B)半集装箱船
半集装箱船是将部分船舱作为集装箱专用舱位,而其余的船舱则用于装载其他的杂货。
其船上一般不具备集装箱起重设备。
由于集装箱和杂货混装在一个船上,所以要在不同的码头上装卸,即增加港口使用费,有降低运营效率,所以这种船舶很少被使用。
(C)全集装箱船
这是一种专门用于装载集装箱的船舶,也称为集装箱专用船。
舱内有永久性的箱隔结构,以便于装卸作业及定位。
此种船有时甲板上也配备有集装箱起重设备,但在某些专业集装箱码头不是很常用。
2、滚装式集装箱船
滚装式集装箱船是利用船侧、船首或船尾的开口,通过跳板将集装箱与牵引车一起进行滚动装卸的船舶。
此种船舶一般可分为:多层甲板滚装船、斜尾跳板滚装船和滚装-吊装两用船。
多层甲板滚装船
它是一种包括甲板在内的多层甲板船,集装箱通过拖挂车进入船舱,利用船内的装设备进行作业。
尾斜跳板滚装船
它是一种设有尾斜的船舶,集装箱拖挂车进出时,斜跳板与码头平面夹角不至于过大,同时又不扩大码头的作业面积。
滚装-吊装两用船
这是一种这是一种舱内利用滚动装卸,而甲板上用岸边集装箱起重设备进行垂直装卸的特殊船型。
3、浮装式集装箱船
这是一种把驳船作为“浮动集装箱”,利用推船顶推驳船在水面上浮进浮出母船,或利用母船上的其中设备把驳船有水面吊起,然后放入母船内的一种船舶。
统称为载驳货船。
第三节集装箱码头
一、集装箱码头的类型
集装箱码头按其所在的位置可以分为海港集装箱码头和河港集装箱码头。
海港集装箱码头位于沿海或河口港口,码头水位随潮汐而变化。
码头主要以装卸远洋和沿海集装箱为主。
河港集装箱码头位于内河和湖泊沿岸,码头水位随河流和湖泊水位季节性变化,一般水位变化较大。
主要以装卸内河集装箱船舶为主。
海港集装箱码头的基本功能:
海港集装箱码头是路陆运输到海陆运输的连接点,集装箱码头应具备如下功能:
(A)能够停靠集装箱船舶并进行集装箱船舶作业
(B)具备对集装箱堆存保管的能力
(C)用各种集疏运工具进行装卸集装箱作业
(D)可以进行对集装箱的拆装箱作业
(E)完成集装箱联运的有关业务
(F)其他有关集装箱运输和装卸的辅助作业
集装箱码头基本设施
为实现上述功能,集装箱码头应具备如下设施:
1、头岸线与前沿
码头岸线是供来港作业的船舶停靠使用,其长度应满足船舶装卸及系泊安全的需要,岸边水深应满足船舶吃水要求。
前沿是指码头岸线,从岸壁到货场前的面积。
集装箱码头前沿铺装有集装箱起重机的轨道,并且要有足够的纵深以满足装卸机械和搬运机械在码头前沿作业时对场地面积的需要。
2、货场
货场是供装卸船舶堆放集装箱的场所,同时也是临时保管和向货主交接集装箱的地方。
而且有的场地还应具有冷藏集装箱的电源插座。
3、货运站
货运站是拼箱货物进行拆箱和装箱的地方。
4、维修场地
对集装箱和码头上的设备进行保养维修的地方
5、控制室
是用于监视船舶和场地作业,以及向装卸司机和其他装卸人员发送指令的地方。
6、门房
也称为检查桥、道口,是集装箱码头的出入口。
在这里对进出集装箱码头的集装箱的单证、箱号、箱封号以及集装箱外表进行检查。
二、集装箱码头机械设备
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集装箱装卸搬运机械设备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现代大型专业集装箱码头主要是以岸边集装箱装卸桥为主与龙门式起重机组成码头前沿装卸的关键环节。
1、轨道式龙门起重机
轨道式龙门起重机是集装箱码头和集装箱中转站堆场进行装卸、搬运和堆码集装箱的专用机械。
2、轮胎式龙门起重机
轮胎式龙门起重机是集装箱码头堆场进行装卸、搬运和堆码作业的专用机械。
3、跨运车
跨运车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为与集装箱码头前沿机械相配套而发展起来的,他与轨道式龙门起重机和轮胎式龙门起重机工作原理类似,但是比较机动灵活,缺点是需要的场地较大。
由于机动性强,安全性相对来说也比较低。
4、正面吊运机
正面吊运机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出来的机型。
与叉车比较它具有机动性强,稳性好,轮压较低,堆码层数高,可隔箱作业,场地利用率高等优点。
是比较理想的货场搬运机械。
5、集装箱叉车
集装箱叉车是集装箱码头常用的一种装卸机械,有正面集装箱叉车和侧向集装箱叉车两种,特点是机动灵活,应用广泛,性能可靠,造价不高。
6、水平搬运机械
集装箱码头采用水平搬运机械有集装箱半挂车、叉车、跨运车、正面吊运机。
集装箱半挂车是专门用于集装箱水平运输的机械,由牵引车和半挂车两个部分组成。
主要有公路用和货场用两个类型。
三、集装箱码头作业流程
集装箱码头作业工艺可以根据采用不同的货场及水平运输机械来分类,主要有:底盘车系统、跨运车系统、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系统、轨道式龙门起重机系统、叉车系统、正面吊运机系统和综合系统。
在这里,我们主要讲解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系统的操作工艺(如图1—4)。
该系统码头前沿采用岸边集装箱装卸桥进行集装箱船舶的装卸作业,轮胎式龙门起重机承担货场装卸和堆场码箱作业,有时也可配备集装箱叉车和正面吊运机进行辅助作业。
从码头前沿到货场的集装箱水平运输由集装箱半挂车承担,轮胎式龙门起重机可堆5—6层集装箱,一般可以跨越6列以上箱和一列车道,并且可以从一个堆区移动到另一个堆区。
这种系统的主要优点是:1. 有效利用堆场。
2.减少场地铺面费用。
3.设备操作较简单。
主要缺点是:1.相对于跨运车灵活性不够。
2.轮胎式龙门起重机跨距大,箱位多,堆垛高,提取集装箱困难,有时还要倒垛。
3.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系统需配集装箱半挂车承担集装箱水平运输,增加了作业环节,组织作业较复杂。
4.初始投资较高。
随着大型现代化集装箱码头的不断发展,对装卸工艺的高速化和自动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码头的装卸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在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以及码头布置方面目前正处于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之中,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集装箱码头船舶装卸作业的效率。
将电子计算机用于起重机的控制系统,以实现整机各工序的自动化是今后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的发展趋势。
目前,研究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系统已成为热点。
荷兰鹿特丹的欧洲联合码头公司(ECT)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无人驾驶作业的公司。
1989年,该码头引进了第一台自动导向车(AGV)。
1996年日本的川崎和新加坡的巴西班让港都在制定计划建造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系统。
现代化大港的另一发展趋势是起重机作业的一体化,它同样是由计算机的控制系统支持的,例如集装箱定位于摆动控制和目标定位系统的集合能实现起重机堆存周期全自动化,是定位控制更平滑,精确和有效。
起重机自动控制系统和强大的远程控制系统能实现自动堆存和无人驾驶,确保长时间工作后仍能取得最优的生产效率,而且不受操作者水平高低的影响。
起重机监控和维护系统通过办公室里的计算机屏幕向操作人员提供起重机操作和系统状态的实时信息。
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操作人员可以在办公室内进行诊断、鉴别解决问题,并安排维修,以确保起重机运营的可靠性和生产率。
这系统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分别安装。
他们也可以和其它系统一起安装组成一个一体化的起重机控制系统,实现起重机功能的全部自动化操作,这是提高港口绩效的关键。
日本川崎港正在建造的现代化码头的装卸作业将采用高度的自动化,如在码头前沿采用双小车装卸桥将集装箱从船上移到岸上,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轨道式龙门起重机相连,使集装箱在装卸桥与堆场之间实现自动定位。
该港认为,高度的自动化能够有效地解决港区的
场地紧张的问题,不但能消除劳力紧张的需求,还能保持码头连续作业。
该港设想,装卸桥实现部分自动化,以减轻司机负担,在集装箱堆场,大部分轨道式起重机实行无人作业,并且配有遥控冷藏集装箱监控系统。
整个堆场的管理采用电脑化,以使码头与航运公司之间能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换,高效地对堆场进行管理。
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系统的布局与传统的码头布局完全不同,采用的主要设备是自动导向车和轨道式堆叠起重机。
在配备此类设备的区域里,人员和其他设备不得进人,而自动导向车辆也不得穿越分路底盘车车道。
整个码头的布局,包括进出口集装箱堆场、管理中心事务的中央大楼以及进出口大门的排列应使公路车辆通往堆场的路程尽可能缩短。
在第二期工程竣工时,为了提高自动化作业程度,在码头到堆场的运输将采用自动导向车来取代牵引车和底盘车相结合的运输方式。
新加坡港务局目前也在积极规划采用高度自动化技术。
该港准备在巴西班让集装箱码头采用超巴拿马型装卸桥,自动导向车、高架堆垛起重机和现代化的信息传递系统。
该码头堆场采用世界上最大的轮胎式龙门起重机(能堆放横向12排,高度8层的集装箱)。
龙门起重机将通过光缆同码头的集装箱装卸桥和中央控制室相连,并利用自动行走控制系统(ATCS)、自动定位指示系统(APLS),自动校准直线系统(AFAS)和船舶轮廓描摩系统(SPSS)。
第四节集装箱
一、集装箱
集装箱(Container)是一种可长期反复使用的货物运输设备,便于使用机械装卸,是运输包装货或无包装货的成组工具(容器)的总称。
也称作"货箱"或"货柜"。
集装箱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全部或局部封闭,构成一个装货用的仓;
(2)具有永久性,因此足够坚固,可供一再使用;
(3)具有特别设计,便于使用一种或一种以上运输方式载运货物,而无须中途重装;
(4)设计是为了易于装卸,特别是从一种运输方式搬到另一种运输方式的时候;
(5)设计是为了易于装满和卸空货物;
(6)内部容积为一立方米或一立方米以上。
二、集装箱分类
(一)根据组成材料分:
根据集装箱主体部件(侧壁、端壁、箱顶等)采用什么材料,就叫做什么材料制造的集装箱,按使用材料分类,集装箱可分成三种:
(l)铝合金集装箱,优点是重量轻,外表美观,防腐蚀,弹性好,加工方便以及加工费、修理费低,使用年限长;缺点是造价高,焊接性能差;
(2)钢制集装箱,优点是强度大,结构牢,焊接性高,水密性好,价格低廉;缺点是重量大、防腐性差;
(3)玻璃钢制集装箱,优点是强度大,刚性好,内容积大,隔热、防腐、耐化学性好,易清扫,修理简便;缺点是重量大,易老化,拧螺栓处强度降低。
(二)按结构分
按结构分类,集装箱可分为四种:内柱式集装箱、外柱式集装箱、折叠式集装箱和薄壳式集装箱,其中前两种主要指铝合金集装箱。
(1)内柱式集装箱(linterior post type container),内柱式集装箱是指侧柱(或端柱)位于倒壁或端壁之内
(2)外柱式集装箱(outsider post type container)外柱式集装箱是指侧柱(或端柱)位于倒壁或端壁之外
(3)折叠式集装箱(collapside container),指集装箱的主要部件(侧壁、端壁和箱顶)能简单地折叠或分解,再次使用时可以方便的再组合起来
(4)薄壳式集装箱(monocoque container),是把所有部件组成一个钢体,它的优点是重量轻,可以适应所发生的扭力而不会引起永久变形。
(三) 按使用目的分
(1)杂货集装箱(dry container);是适合各种不需要调节温度的货物使用的集装箱,一般称通用集装箱。
主要用于运输一般杂货,是最普通的集装箱。
(2)冷藏集装箱(refigerated container);是一种附有冷冻机设备,并在内壁敷设热传导率较低的材料,用以装载冷冻、保温、保鲜货物的集装箱。
外壳设有冷冻电机操作面板(含电源插头)
(3)散货集装箱(solid bulk container);是用以装载粉末、颗粒状货物等各种散装的货物的集装箱。
(4)开顶集装箱(open top container);是适用于装载玻璃板,钢制品,机械等重货,可以使用起重机从顶部装卸,开顶箱顶部可开启或无固定项面的集装箱。
(5)框架集装箱(flat rack container);是以箱底面和四周金属框架构成的集装箱,
适用于长大、超重、轻泡货物。
(6)罐装集装箱(tank container);是由箱底面和罐体及四周框架构成的集装箱,适用于液体货物。
(四)其它
还有一些特种专用集装箱,如汽车集装箱、牧畜集装箱、兽皮集装箱、平台集装箱等,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
按照尺寸大小,最常用的集装箱可分为10英尺,20英尺,20英尺高箱;30英尺,40英尺,40英尺高箱,45英尺高箱,当然根据用户需要,也发展出许多不同尺寸类型的集装箱。
在生产中我们经常会听到,Teu、自然箱等名词,这些都是国际上通用的计算箱量的通用名词。
TEU是英文Twenty Equivalent Unit的缩写。
是以长度为2O英尺的集装箱为国际计量单位,也称国际标准箱单位。
通常用来表示船舶装载集装箱的能力,也是集装箱和港口吞吐量的重要统计、换算单位。
自然箱(unit)是统计集装箱数量时用的一个术语。
也称"实物箱"。
自然箱是不进行换算的实物箱,即不论是40英尺集装箱,30英尺集装箱,20英尺集装箱或10英尺集装箱均作为一个集装箱统计。
第五节集装箱的起吊及固定
一、集装箱角件
为使集装箱的结构适应用起重搬运机械进行装卸搬运和在运输工具上进行固定,集装箱的箱顶四个角设有顶角件,箱底四个角设有底角件。
一部分6m(20英尺)以下的集装箱在箱底还设有叉槽,便于使用叉车进行搬运。
在起吊集装箱时,集装箱的全部重量(自重和货物重量)由角件承受,因而它是一个关键性的受力构件,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
一般都采用焊接性能良好,抗拉强度为480.5MPa 的铸钢制成。
在起吊集装箱时,集装箱起重搬运机械上的专用工具,通过吊具的旋锁装置与集装箱上的角件连接,因此在进行吊具设计时,必须考虑角件在集装箱体上的定位尺寸和极限偏差。
二、旋锁件
在采用起重搬运机械从上部起吊集装箱的情况下,吊具上需装有与集装箱顶角件相配合的旋锁件。
起吊时将旋锁件插进集装箱顶角件的吊孔中,转动90°,在四个角件均锁紧后,方可起吊。
当集装箱在卡车、半挂车、底盘车、铁路车辆和船舶上堆放,需固定其位置时,则采用与集装箱底角件相配合的旋锁件。
固定时将旋锁件插进集装箱四个底角件孔中,转动90°,锁紧即可。
旋锁件系锻造或铸造成型,并需要经过机械加工。
璇锁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向下载荷或者向上载荷、横向载荷、纵向载荷,并能在载荷解除后不致产生变形或损坏。
集装箱顶角件与上部起吊旋锁件的连接见图1—1,集装箱底角件与下部固定旋锁件的连按见图1—2。
图1-1装箱顶角件与上部起吊旋锁件的连接图1-2集装箱底角件与下部固定旋锁件的连接
三、集装箱的起吊方式
集装箱的起吊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一)上部四点起吊,吊具的旋锁与集装箱的顶角件自动结合
集装箱专用起重搬运机械,如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集装箱跨运车、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等,均采用专用吊具(伸缩式吊具或固定式吊具)起吊集装箱,吊具的旋锁通过机械液压装置,与集装箱的四个顶角件自动结合。
这是一种最理想的起吊方式。
集装箱采用四点起吊,钢丝绳垂直受力均衡,起吊平稳。
当吊具旋锁与集装箱上部四个顶角件全部锁紧,并通过装设在司机室里的显示装置确认无误后,方可起吊。
(二)上部单点起吊,吊具的旋锁与集装箱的顶角件半自动结合
一般动臂式起重机,如门座起重机、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等,通常采用简易吊具起吊集装箱。
这种吊具的四角钢丝绳集中于一处,采用单点起吊。
起吊集装箱时,将吊具对准集装箱上部四个顶角件孔,工人站在地面上,拉动拉索,带动旋锁机构,使旋锁在顶角件孔中转动90°,并目睹四个顶角件的旋锁确实锁紧后,再通知起重机司机开始起吊。
这种吊具结构简单,重量轻,但需要辅助工人操作,且一点起吊,集装箱容易打转。
这种起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