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杯子变热了》优质教案、教学设计(00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杯子变热了_科学_小学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课
【课标要求】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的现象。

知道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教学目标】
1.通过看、画、说温变油墨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轨迹,概述金属棒在加热过程中的热传导规律,即“热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2.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观察不同材料上温变油墨的变化轨迹,知道不同物体传热的能力不同,并能简单区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

3.能用热传导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探究热传导的途径及特点。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评价设计】
1. 说出和用图示的方式表示金属棒在加热过程中热传导是怎样进行的;解释杯子变色的原因。

(检测目标一的达成情况。


2. 说出热在不同材料物体上的传递过程。

(检测目标二的达成情况。


3. 解释厨房中各种用具的选材原因,解释不同材料的传热能力的不同;用所学知识改良金属杯。

(检测目标三达成情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引出课题
师:这是老师非常喜欢的杯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寻找它的特别之处。

(在杯中倒入热水,杯壁慢慢地出现老师的照片,进一步引发孩子的好奇心)
演示结束,提问:请全班探讨水杯受热变色的原因和过程。

引出并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探究1:探究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1. 大胆推测,初步设想
师:如果我们将杯子纵切,再放大,当倒入热水时,杯子里面的热是怎样传到外壁?你能用箭头的方式画出来吗?
师:能不能从杯子变热了这个现象推想一个问题——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生: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2. 选取材料,分组设计实验方案
师:请小组长从自己的桌子里拿出实验材料,分小组先来认识一下他么。

出示已经均匀涂抹了温变油墨的金属小棒,圆铁片等实验材料。

特别说明,可逆温变消色油墨的特性。

师:根据温变油墨的性质,能不能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交流方案,在交流中完善实验方案。

3. 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在实验中引导学生通过写和画的方式相结合,及时记录填写好实验记录表,然后实验后小组汇报交流,全班归纳小结出热传导的特性。

三、探究2:不同材料的传热能力相同吗?
1.总结提升,领会科学精神
师:回顾我们的学习历程——从观察一个杯子……科学就是需要这种从事实、证据出发探究结果的实证意识。

师:接下来,我们还从杯子说起。

金属杯、木头杯子。

倒入相同的热水,那种材料的杯子最快把热量传到杯子的外壁?——抢答
2. 推介材料,设计交流
师:金属比木头传热快,真的是这样吗?我们说科学要具有实证意识。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提供了验证我们猜想的实验材料,交流你找到的实验材料,并设计实验方案。

3. 分组实验验证,归纳
师:填写好实验记录单,并进行汇报交流,归纳小结。

学生得到结论:不同物体的传热能力的不相同,还物体分为热的良导体热和热的不良导体。

四、拓展延伸,创新应用。

1. 出示热源最集中的厨房的图片,请学生谈一谈里面的热的良导体与不良导体。

2. 提出小创客计划,设计一个不烫手的杯子。

让学生去思考,讨论设计方案,然后从辅助材料,形状,结构等多方面引导其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