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语文模拟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学校招生语文模拟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1.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______ ,夜泊秦淮近酒家。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 。
(3)______ ,于我如浮云。
(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 。
(5)野芳发而幽香,______ 。
(6)______ ,奉命于危难之间。
(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 。
(8)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剽.悍(biāo)撺掇睡眼惺.忪(xīnɡ)迫不急待
B. 荣膺.(yīnɡ)诀别强聒.(ɡuō)不舍一抔黄土
C. 和煦.(xù)澜语长吁.短叹(yū)鳞次栉比
D. 寒噤.(jìn)慰籍相形见绌.(zhuó)猝然长逝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正确的方法与刻苦努力的行动相结合是获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B. 四季的交替在地球的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C. 万家岭战役,中国军队大获全胜,万家岭成了日寇马.革.裹.尸.的坟墓
D. 老师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让大家各.得.其.所.地为班级作出自己的贡献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B. 前往医院看病的老李刚好路过此处,得知发生火警,立即奋勇冲进火场
C. 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现代的网络舆论场,已成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D. 这里的茶叶,虽然比不上太湖洞庭山的碧螺春,但自有它独特的色和香
5.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们不仅对长辈要恭敬有礼,对任何人都应维持相当的礼貌。
②这样的跋扈乖戾之气如果不早早地纠正过来,将来长大到社会服务,必将处处引
起摩擦不受欢迎。
③礼要从家庭里做起。
姑举一例:为子弟者“出必告,反必面”,这一点点对长辈
起码的礼,我们是否已经每日做到了呢?
④我们中国人最重礼,因为礼是行为的规范。
⑤我看见有些孩子早晨起来对父母视若无睹,晚上回到家来如入无人之境,遇到长
辈常常横眉冷目,不屑搭讪。
A. ④①⑤②③
B. ①③⑤②④
C. ④③⑤②①
D. ①④③⑤②
6.下列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B. 我隐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清晰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
C. 三月的微风像一只小猫一样舔舐着我的脸颊,弄得我浑身痒酥酥的
D. 在村民们的愤怒谴责声中,惊慌失措的骗子们夹着尾巴逃跑了
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7.综合性学习
根据下列材料,请你以“航天员食品的特性”为开头写一段话对航天员食品特征作介绍。
要求:(1)必须概括特征;(2)至少使用两种说明方法;(3)不超过120字。
主食、副食共六大类,100多种食品,食谱5天为一个周期。
食品要能够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素,尽可能符合航天员的饮食习惯,做到美味可口。
科研人员需关注航天员的身体状况变化,有一部分食品还有食疗作用。
科研人员充分运用食品工程的工艺技术,更好地包装和保存食品,使食品更加安全可靠。
航天员可以用舱内配置的专用食品加热器来加热。
既有酱牛肉、鱼香肉丝等家常菜,也有类似甜点的烘焙食品。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
南乡子•落日照楼船①
朱熹(宋)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
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②,永夜清霜透幕毡③.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注】①楼船:我国古代一种形体巨大、外观似楼的船。
②危弦:急弦,形容欢乐的场景。
③幕毡:帷幕。
(1)下列对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首句写出了黄昏时分,夕日映船,船稳江澄,浑然一体的景色。
B.次句点出别离的主角--使君和客,着重强调了使君的留客之情。
C.词中的“清霜透”“雁字连”,表明此次情真意重的送别是在秋季。
D.“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一句,写出了使君对客的依依不舍之情。
(2)下面对词的写作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侧面描写。
通过“永夜清霜透幕毡”写深夜的失眠,侧面反映客人对使君的思念之情。
B.虚实结合。
虚写“落日”“风月”,烘托眼前“江树”“晴空”,达到景壮而情豁的效果。
C.寓情于景。
通过写辽远晴空中的雁群,表现出使君与客人分别后的孤寂怅惘。
D.前后照应。
结句将人的视线上引于“晴空”,既照应首句的“落日”,又使感情得到升华。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9.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梓人①传(节选)
柳宗元(唐)裴封叔之第②,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③其门,愿佣隙宇④而处焉。
所职寻引、规矩、绳墨⑤,家不居砻斫之器。
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
委⑥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
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
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
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
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⑦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
凡执用之工不在列。
余圜⑧视大骇,然后知
其术之工大矣。
【注】①梓人:木工。
②第:居所。
③款:敲打,叩。
④隙宇:空屋。
⑤寻引、规矩、绳墨:与下文的“砻斫(lónɡ zhuó)”,都是木工的职业工具。
⑥委:积聚。
⑦曲尽:全面周详。
⑧圜:通“环”,围绕的意思。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余/甚笑之 B.视/木之能举
C.彼/执锯者趋而左 D.凡执用之工/不在列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嗜______
②俟______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②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4)请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5)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梓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
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回忆我的语文老师
曹文轩①我的高中是在文革中度过的。
说到这个时候,大家很快会想到一个词--荒漠。
因为这是一个一望无际的荒漠时代。
②可是你们大概谁都不会想到,本人受到的最好的教育恰恰是在文化大革命中。
为什么?因为当时有一批苏州城、无锡城名校里头的名师,下放在江苏盐城那一大片芦苇荡里。
他们到了我所在的中学,做了我的老师。
我的物理老师,我的化学老师,我的数学老师,乃至我们的体育老师,都是苏州城里头名校的名师。
本人在文革中受到的教育是“盛宴”,是“满汉全席”。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奇怪,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这个小小的环境,和大的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
③我的语文老师,她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非常扁平的女人。
这个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是再也没有找到过一位这样的女性。
④我还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时,她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没有带粉笔,
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
她望着我们,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什么叫“语文”。
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春天是春天的雨,夏天是夏天的雨,秋天是秋天的雨,冬天是冬天的雨。
”然后她又说:“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晚上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
”接着又说:“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发出来的声音都不是一样的。
”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把脑袋转向了窗口,那个时候,外面有一大片荷花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花塘里。
⑤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又开始走上讲台,那一天是作文课。
她走上讲台之后,
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写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
”
在此之前,我历届的语文老师都说写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
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
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了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
我至今还记得,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大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⑥晚上,我回到了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
我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
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
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请进来
坐一会儿。
”我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
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你的那些作文的字,非常地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地认真。
你再看看那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⑦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本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
你第一本里写春天
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地对春天的描写。
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词吗?你看看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
当那些老师们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
⑧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
⑨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卧室,走进校园,月亮特别的好:月色如水,清澈的
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
那个夜晚是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也许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
⑩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有删改)(1)文章在写“我的语文老师”之前还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2)“语文老师”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3)请从描写的角度对文中画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4)“良师益友”“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三人行必有师”,无不表明老师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请结合文章及你的成长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谈话的艺术
梁实秋①谈话不是演说,更不是训话,所以一个人不可以霸占所有的时间,不可以长篇大论地絮聒不休,旁若无人。
有些人大概是口部筋肉特别发达,一开口便不能自休,绝不容许别人插嘴,话如连珠,音容并茂。
他讲一件事能从盘古开天地讲起,慢慢地进入本题,亦能枝节横生,终于忘记本题是什么。
在英国文人中,约翰逊博士是一个著名的例子。
在咖啡店里,他一开口,老鼠都不敢叫。
那个结结巴巴的高尔斯密一插嘴便触霉头。
Sir Oracic(约翰逊博士)在说话,谁敢出声?约翰逊因此被称为当时文艺界的独裁者。
②谈话,和作文一样,有主题,有腹稿,有层次,有头尾,不可语无伦次。
写文
章肯用心的人就不太多,谈话而知道剪裁的就更少了。
写文章讲究开门见山,起笔最要紧,要来得挺拔而突兀,或是非常爽朗,总之要引人入胜,不同凡响。
谈话亦然。
开口便谈天气好坏,当然亦不失为一种寒暄之道,究竟缺乏风趣。
常见有客来访,宾主落座,客人徐徐开言:“您没有出门啊?”主人除了重申“我没有出门”
这一事实之外没有法子再作其他的答话。
谈公事,讲生意,只求其明白清楚。
禅师们在谈吐间好逞机锋,不落迹象,那又是一种境界,不是我们凡夫俗子所能企望得到的。
③在技巧上,谈话也有些个禁忌。
“话到口边留半句”,只是劝人慎言,却有人
认真施行,真个的只说半句,其余半句要由你去揣摩,好像文法习题中的造句,半句话要由你去填充。
有时候是光说前半句,要你猜后半句;有时候是光说后半句,要你想前半句。
一段谈话中若是破碎的句子太多,在听的方面不加整理是难以理解的。
费时费事,莫此为甚。
我看在谈话时最好还是注意文法,多用完整的句子为宜。
另一极端是,唯恐听者印象不深,每一句话重复一遍,这办法对于听者的忍耐力实在要求过奢。
谈话的腔调与嗓音因人而异,有的如破锣,有的如公鸡,有的行腔使气有板有眼,有的回肠荡气如怨如诉,有的于每一句尾加上一串格格的笑,有的于说完一段话之后像鲸鱼一般喷一口大气,这一切都无关宏旨,要紧的是说话的声音之大小需要一点控制。
一开口便血脉偾张,声震屋瓦,不久便要力竭声嘶,气急败坏,似可不必。
另有一些人的谈话别有公式,把每句中的名词与动词一律用低音,甚至变成耳语,令听者颇为吃力。
有些人唾腺特别发达,三言两句之后嘴角上便积有两滩如奶油状的泡沫,于发出重唇音的时候便不免星沫四溅,真像是痰唾珠玑。
人与人相处,本来易生摩擦,谈话时也要保持距离,以策安全。
(有删改)(1)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对“谈话的艺术”进行论述的?
(2)第①自然段中引用约翰逊博士事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我们日常谈话中是否能像禅师一样,谈吐中“好逞机锋,不落迹象”?为什么?请写出你的理由。
(4)作者认为谈话在技巧上有哪些禁忌?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12.人一生的学习不只是在学校和读书中进行的,尤其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智慧等,往
往在经历一些人和事后才能学会,生活有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请以“在中学会”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写作要求:
(1)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人名;
(3)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答案和解析
1.【答案】烟笼寒水月笼沙;芳草萋萋鹦鹉洲;不义而富且贵;不尽长江滚滚流;佳木秀而繁阴;受任于败军之际;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英雄末路当磨折
【解析】
(1)烟笼寒水月笼沙(重点字:沙)
(2)芳草萋萋鹦鹉洲(重点字:鹦鹉洲)
(3)不义而富且贵
(4)不尽长江滚滚流
(5)佳木秀而繁阴
(6)受任于败军之际
(7)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重点字:般)
(8)英雄末路当磨折
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2.【答案】B
【解析】
A.“剽悍”的“剽”应读作“piāo”,“迫不急待”应写作“迫不及待”;
B.正确;
C.“澜语”应写作“谰语”,“长吁短叹”的“吁”应读作“xū”;
D.“慰籍”应写作“慰藉”,“相形见绌”的“绌”应读作“chù”.
故选:B.
本题考查字音,大部分是多音字和形近字,解答时要根据意思认真作答.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平时善于积累,对于易错的字要善于总结,可以专门建立一个错题本,这样就能防止自己出错.
3.【答案】C
【解析】
A.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B.周而复始:转了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C.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在战场上英勇牺牲.使用错误.D.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故选:C
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总之,做好该题,理解词义是最关键的.
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
4.【答案】D
【解析】
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从”;
B.动宾搭配不当,改为“得知发生火灾”;
C.语序不当,改为“认识、把握、管理”;
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5.【答案】C
【解析】
此语段讲到现实生活中孩子们要尊崇“礼”,④句提出了话题,可作为第一句;
③由概括必的论点到具体到家庭,展开分析,可为第二句;
⑤再由一个家庭中的孩子行为,这一具体点展开论述,可作为第三句;
②是对以上两句的一个概括,可作为第四句;
①由此及彼,小结全语段,可作为尾句。
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④③⑤②①
故选:C。
此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
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
解答此题,可依据逻辑顺序排序。
6.【答案】A
【解析】
A.借代;
B.比拟;
C.比拟;
D.比拟.
故选:A.
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
做本题时注意比喻、拟人、借代修辞手法的运用.
7.【答案】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由题意可知,本题要求学生写一段介绍航天员食品的文字,需要从其特性写起,这一点可以从材料中提炼得出,然后还至少要用到两种说明方法,要使用自己最有把握的说明方法,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语意清晰,语序合理即可.答案:
航天员的食品的特性为:品种丰富,主、副食六大类,100多种,5天一食谱周期;膳食结构科学,有有食疗作用的,也有酱牛肉、鱼香肉丝等家常菜,还有类似甜点的烘焙食品;讲究个性化,食品大都符合个人饮食习惯;工艺技术精湛,安全可靠.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察学生的审
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简单地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8.【答案】D;B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是客对使君,而不是使君对客.不正确.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写作手法的理解与掌握.诗歌常用的写作手法有借物寓意,景中含情,想像等.分析其写作手法,一定要通读全诗,抓住诗中的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语,正确翻译,即可作答.
A:正确;
B:虚实内容反置.“落日”是实景,“风月”一指当前风月,一指两者相处的美好时光,由“明日”一词可知后文所写的才是想像中的情景.故不正确;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答案:
(1)D.
(2)B.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的小令,分上下两阕,共四句.每句都有一个直指或暗示时间的词,建立了这首词时间流动的架构:黄昏--前夜--后夜--清晨,在这段时间内,空间相应变换,景物和人物感情相应变换等,浓浓的离情别绪经过逐步变换,最后化为一片清澄,为这首小令的特色.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画面,联系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即可
作答.
9.【答案】C;喜欢,爱好;等待,等候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A正确;B正确;C彼执锯者/趋而左(主谓结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停顿);D正确;故选C.
(2)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觉得他是个没有技术却贪图工钱和财物的人.嗜:喜欢,爱好.
②句意为:等他说话,没有哪一个敢自己决定怎么干.俟:等待,等候.
(3)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中重点词语有胜任:担当.愠:怨恨;句意为:其中有个别担当不起任务的,(他就)生气地斥退那个人,也没有谁敢怨恨(他).
②中重点词语有计:按照;句意为:按照着图样的尺寸(大小)来建造大厦,就不会有出入了.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选文讲述了作者在裴封叔家遇上一位被他认为只是贪财物而无技能的木工,后来再遇上木工时,木工正在有条不紊地指挥工人修建衙门,并对木工的技能大为赞叹的故事.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
大意即可.木工是一位有着高超的技艺和卓越的组织才能的人.
答案:
(1)C.
(2)①嗜:喜欢,爱好.②俟:等待,等候.
(3)①其中有个别担当不起任务的,(他就)生气地斥退那个人,也没有谁敢怨恨(他).
②按照着图样的尺寸(大小)来建造大厦,就不会有出入了.
(4)选文讲述了作者在裴封叔家遇上一位被他认为只是贪财物而无技能的木工,后来再遇上木工时,木工正在有条不紊地指挥工人修建衙门,并对木工的技能大为赞叹的故事.
(5)木工是一位有着高超的技艺和卓越的组织才能的人.
参考译文:
裴封叔的住宅,在光德里.有个木匠师傅敲响了他的大门,想在他那里租间空屋居住.他的职业让他随身带有量尺(度量长短的工具)、圆规、曲尺(量方的器具)、墨线和墨斗等东西,家里没有木工用的磨刀石和刀斧这些工具.问他的技能,他说:“我善于计算建筑材料.看房屋建筑的规模,(考虑怎样用料)适合高低、深浅、方圆和长短的需要,(随后)我就指挥工匠们具体劳作.若是没有我,工匠们就无法建成一座房屋.所以,到官府干活谋生,我得到的工资(是工人们的)三倍;到私家干活,我得到的工钱是总收入的大半.”有一天,(我)到他的屋里去,看见他睡的床缺了一只脚(自己)却不会修理,说:“打算请别的木工来修.”我觉得他很可笑,觉得他是个没有技术却贪图工钱和财物的人.
后来,京兆尹要修建衙门,我经过那里,看到积聚了许多建筑材料,汇聚了许多工人.他们有的拿着斧头,有的拿着刀锯,都围成圈子面对那个木匠师傅站着.木匠师傅左手拿着度量工具,右手拿着一根棒,就站在中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