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合作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合作探究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合作探究
陈瑞娟山西省大同市一中南校区
马国斌山西省大同市机车中学
【摘要】:在“自主—探究—合作”新课改的环境下,如何能提高课堂效率成为了教师面临的新难题。

而合作这一环节在整节课堂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的学习思维创设宽松的氛围,更好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地理教学合作探究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具体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合作探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时至关重要的,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合作探究,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呢?
一、合作探究
1、合作探究
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威力完成共同任务,通过沟通和交流进行的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

在合作探究中,一方面,我们要理解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学生之间的差异为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可能和心理基础。

2、合作探究的条件:(1)必须是在学生经过充分的自主预习后,(2)必须带着明确的合作主题或疑难问题,(3)必须有与自己水平相当学习伙伴(4)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3、合作探究的形式
合作探究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比如分组讨论、全员合作、师生互动等,还可以将合作探究分为课前协作式、课内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而且不光是课堂上的,也可以使课后的竞赛、游戏中。

例如,横水镇初中的合作形式就是一帮一(同桌)、小组合作研讨、全班交流讨论。

[1]
4、合作探究操作的保障
(1)做好学生课内探究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A、学生课内探究活动的问题:题目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
B、学生课内探究活动的动机:心理因素和情感因素。

如兴趣、爱好、态度和理想等;
C、学生课内探究活动的实施步骤:学生分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讨论、展示交流、互评与教师点评。

(2)做好学生课内探究活动的评价方案
要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分阶段、分过程、多维度的评价,使评价更合理、公正、有效。

探究活动中的评价不是为了甄别和分等,而是为了促进科学探究的发展,激励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活动。

二、合作探究在地理教学中
1、地理教学
地理教育既是边缘科学,又是应用学科,作为一门应用理论学科,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学生,而地理所体现的是素质教育、终身教育
【2】,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能很好的展现地理的学科特点。

2、地理教学的学科特点
地理教学具有鲜明的特点:(1)空间性与区域性(2)科学性与人文性(3)综合性与生态性(4)实践性与参与性(5)具体性与形象性(6)边缘性与多样性。

【3】
3、如何展现地理教学中的合作探究
在考虑地理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程序、实施策略,以及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的方式,我现在采用“自主学习——探究释疑——合作交流——理解巩固——总结互评”的教学模式。

其中合作交流所占用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在各个环节都有体现,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合作探究尤为重要。

例如,湘教版七年级上《世界海陆分布》课例——课堂内小组合作学习。

(1)自主学习(交代学习任务)
教师对学生留有相应的学习任务:在世界地图中找到七大洲和四大洋,并了解它们的名称、轮廓、组成及它们在地球表面的位置,将地理填充图完成。

(2)合作探究(学生小组讨论)
A、学生用准备的地球仪和地图,将七大洲和四大洋合理的实现由宏观到微观、由立体到平面的转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走到各个小组中做答疑和指导)。

B、教师展示动感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大众和大洋及其组成部分——大陆、半岛、岛屿、海、海湾、海峡的意义。

小组讨论各个定义。

C、由问题“如果让你来描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你该如何来描述呢?”引发小组讨论,有多少种方法,看哪个小组方法最多、最好。

(3)展示交流(小组展示)
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发表意见,全班交流,总结出描述地理事物位置的一般方法: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而且在交流中加深了学生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的掌握。

(4)评价与反思
先由学生谈自己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的体会,也可以评价他人在小组中的学习表现,以及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个性化的总结。

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全面的总结,
表扬优点,提出不足。

在此案例中针对初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刚接触地理,教材内容宏观、抽象、难度大的现状,课堂上教师才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将目标逐项呈现,分阶段合作学习,是目标明确,任务清晰,学生合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容易达到教学目的。

而且让学生通过在组内和组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懂的尊重别人,倾听别人意见,同学间能够友好交往,共同进步。

4、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1)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自由民主的小组合作氛围;
(2)要做好潜力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大胆发言,用于说出自己的见解;
(3)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每个学生有力初步想法后在进行探究、交流;
(4)单独布置任务,任务要由易到难,提高学习兴趣;
(5)在组内安排潜力生优先发言,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4】
三、在地理教学中合作探究应规避的问题
1、合作小组成员不具备合作的心里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

2、有些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成为学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和表现的机会。

3、有些小组在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

4、有些小组合作的问题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的价值,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时间等。

[5]
结语
教师有效地指导和调控,有利于地理合作学习的实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使学习过程不仅是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还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认识与交往的过程,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符合新时期新课程对合作学习的要求。

参考文献
[1]、[4]《“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实践操作指南》,马玉玺主编P65---P74.
[2]、[3]《地理教育学》,袁书琪主编P3、P120.
[5]《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蔡京玉主编P136---P140.
作者: 陈瑞娟,工作单位:山西省大同市一中南校区本科学士
详细地址:山西省大同市城区睿和新城A5-2单元-2005
电话:158********
邮编:037008
马国斌,工作单位:山西省大同市机车中学本科学士
电话:139********
邮编:037038 邮箱:409179395@/doc/9618477849.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