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医专长综述和医术渊源证明要这样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藏】中医专长综述和医术渊源证明要这样写
民间中医热切期盼的《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考核转正实施细则,各省已在逐步实施,“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文件及正式文件正在相继出台,如:山西、山东、浙江、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陕西、宁夏、福建、天津、河南、辽宁、宁夏、云南等。
具体各种的政策解读可进入上方公众号,进行详细了解。
在各省的中医确有专长考核细则依据的文件——《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又称国家政策15号令)中,规定了参加考核者需要提交的材料:
中医医术专长综述,包括医术的基本内容及特点描述、适应症或者适用范围、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说明等,以及能够证明医术专长确有疗效的相关资料;
经多年中医医术实践的,还应当提供医术渊源的相关证明材料,以及长期临床实践所在地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五年证明,或者至少十名患者的推荐证明。
面对新的中医考核,关于中医医术专长综述,医术渊源等,很多人比较模糊。
好多考生不清楚专长综述怎么写怎么陈述?医术渊源证明材料又该如何查找?
华佗教育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以供大家参考,充分准备,早日通过考核。
中医医术专长综述
中医医术专长综述分师承和多年实践两种形式:
师承:老师的思路和经验+本人心得体会及应用
多年实践:文献流派的特色+本人心得体会及应用
文献流派(为自己的理论、技术找到依据)
专长综述:
1、医术基础内容及特色
2、适应症或适应范围
3、安全性
4、有效性
医术渊源证明材料
专长的医术渊源最大的禁忌就是:理论、技术完全自创。
我们必须为自己的理论、技术找依据,可以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脉络或者是家族行医记载记录或者是医籍文献,节选与医术专长相关的部分。
古代中医学术流派:
按代表人物命名:丹溪派、河间派
按学科命名:医经派、经方派、伤寒派
以观点或学说命名:补阴派、温补派
以地域命名:易水派、新安派、绍派伤寒
近代中医学术流派:国医大师、国家级名老中医、省级名老中医
下面有一篇综述作为例文,仅供各位考生参考:
【例】:
中医医术专长综述
李XX,男,1962年生,于1992年退伍。
因有在部队学习医学的经历,退伍后一直在家乡开中医针灸、推拿诊所。
因时有患者上门求诊,深感自己的不足,为此于1996.7—1999.7年在张市高等医学专修学校学习西医临床,同时在张市第一人民医院实习八个月。
2013.10—2015.10在解放军2051医院康复科进修针灸推拿。
医术渊源、专长及安全性
在解放军251医院进修期间能够运用推拿针灸的思路和方法独立处理病人,受到了老师的好评和患者的认可。
此番期约二年,面授六旬,长存感念之心,父子之情。
由于我的老师一直反对门派之说,从没问过老师这些问题,直到近日一个偶然的机会才知吴**老师早年在臧福科、刘XX前辈门下学习绰班推拿。
史上有诸多私淑、自学名医。
个人认为对民间中医确有专长者不应过多要求跟师亲灸。
但他们各有所长、所学和所依,非闭门造车。
我个人喜欢《医宗金鉴》的正骨思想和刘寿山大师“筋喜柔”观点,喜欢用“戳、拔、捻、归、合、顺、散”八法配合针灸“柔筋”。
从2017年上半年的接触病例看,腰间盘患者最多。
腰间盘突出症的病人逐年增加等现象分析看,是个现代文明病,和社会的发展、生活习性息息相关。
这个“时病”属于“刘寿山正骨经验”中的伤筋范畴。
刘教授一生忙于诊治,无暇著说,门人各有所会和发展,将中医骨科大师刘寿山教授开创的“宫廷理筋术”这一学术流派,进行了系统的传承与发扬,逐渐形成了以理筋术手法为基础的“臧式振腹术”、“孙氏松筋术”、“经络腿疗术”“清廷正骨”等各门。
各家的侧重点不同,但“筋喜柔”的观点不变。
筋柔才不走、不强、不结、不缩、不痿,筋柔骨才可以正,这就是大师“筋喜柔”的深意;这也是内经中强调的观点:“骨正筋柔,气血以同”“通则不痛”;这就是能治愈腰间盘突出症疼痛的理论依据。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尤其是单纯用手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时,深信不疑。
国内手法学者沈国权等报道,手法对腰间盘突出症的治愈率是60%,有效率95%以上。
我从2017年上半年来诊者的随访结果看,也接近这个数字!
眼下“推拿多系粗工,殊不可恃”感叹依旧!但《黄帝内经》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不是一人、一时、一方之作,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也是“辛温误入产生火热—伤寒不足孕育温热—逸寒有余促成火神……。
中医药就是在“三世” 经论的指导下用时方、时论在实践中
不断完善的天人科学”。
“宫廷理筋”这一学术思想也是遵循这样的科学规律下向前发展着!个人在多年中医实践中,治愈了不少病例,为一方百姓提供了一些便利。
觉得自己就是医海沙滩上的一枚小贝壳,虽弱小足能吹响、亮隅!望老师们考核察实!
特别提醒:要留意自己所在的省份的细则里边有没有对综述有其他特别的要求!
比如青海省的试行细则里边就有要求综述不少于3000字。
即:中医医术专长综述(不少于3000字),包括医术的基本内容及特点描述、适应症或者适用范围、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说明等;能够证明医术专长确有疗效的相关资料(提交反映所从事专长疾病诊疗过程的医案每年12份);
文中的范文是1000多字,所以如果是在青海省的话,这个范文是没有达标的了。
另外有些地方会将综述作为一个考题,所以需要掌握自己所写的综述。
所以由此可见,综述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
最好是自己动手开始整理,这样就会慢慢理清思路,不至于对综述不知如何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