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城市规划专业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加强城市规划专业建设
1.前言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使国内的城市规划事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从目前的城市化发展形势来看,由于我国城市规划事业上取得的进展,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为城市规划学科带来十分关键的发展机遇,但是就目前城市规划专业建设中存在问题来说,给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城市规划建设最初是为解决城市问题,但传统的城市规划,不仅没有解决城市规划中出现的问题,还将城市规划问题扩大。
如何积极推进城市规划学科发展,成为加强城市规划专业建设的首要问题。
2.现阶段国内城市规划学科发展以及城市规划专业建设
2.1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状况
国内早期城市规划专业是从土木工程和建筑学中发展出来的,只有个别的高等院校开设城市规划建设专业,但没有受到学院的重视。
近几来城市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社会对城市规划专业建设人才的需求增加,是的城市规划专业在城市化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目前的数据统计分析,国内设置城市规划专业的高等院校超过150所,遍布国内大部分省、市及自治区。
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高等学院城市化规划学科的教学体系已取得初步发展,由于受到高等院校的办学条件限制,导致城市规划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较低,国家应加强对城市化规划的重视。
2.2城市规划专业建设的发展
我国第一次开设城市规划专业是在1956年,距今50 多年,发展期间经过很多变故,在1978年正式恢复城市规划学科,距今也已30多年,设置城市规划学科的高校,已经由原来30 多所发展到如今的180 多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现阶段城市规划专业建设主要是分为三类,一类是在理工科建筑学基础上,建设城市规划专业高校,如清华大学;一类是在文科地理专业基础上,建设城市规划专业院校,如北京大学;另一类是在农业风景园林专业基础上,建设城市规划专业院校,如东北林业大学,各个院校之间的办学时间、与办学特色以及教学制度培养模式都大不相同。
3.城市规划学科与城市规划专业中存在的问题
3.1城市规划学科认知不全面
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城市规划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受多方面知识的影响,有一定的复杂性,导致学生对城市规划主体认识不全面,加大了学习城市规划学科的难度。
学生对很多的学科理论知识吸收较少,对城市规划主体的认识不够全面,对城市规划的核心领域和职业定位方面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让人们对城市规划职业定位产生很大的困惑。
尤其是在国内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城市规划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对城市规划学科的认知难度。
3.2城市规划课程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城市规划专业建设学科大部分是从建筑、理工以及农林类专业发展而来,而在城市规划学科课程设计上,主要注重对技能在微观形态的设计以及重视城市规划在操作技能工作上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在宏观上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
事实上,综合性是城市规划建设的一大特点,表明城市规划建设,需要相关人员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工程技术、自然地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但在实际的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计过程中,老师对规划建设课程体系的设置比较单一,并没有科学的分析与规划教学课程体系[1]。
3.3城市规划实践教学问题
传统的城市规划教育模式,主要注重理论问题的学习,而忽视实践教学问题。
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主要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但很多学校在开设城市规划课程时,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实施,实践教学课程的时间安排的比较少,再加上学校缺乏实验室教师、实验建设力度不到位以及资金不足等问题,学生在校外进行实践的成本比较高,导致学校难开展实践教学课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4.城市规划学科发展与城市专业建设的对策
在新形势下,社会对城市规划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多,在高等学校的教育中,城市规划学科发展需要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推进学科改革,培养出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
4.1明确学科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学科也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城市规划的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将城市规划学科与其他专业融合起来,是高等学院改革重
点。
针对城市规划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各大高校应为城市规划专业建设树立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延伸城市规划的内涵,将城市空间和相关学科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而扩大城市规划核心理念。
例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适当的加入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学,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为城市规划发展增添更多的活力;此外,还应从理性和现实的角度出发,推动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方向,使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进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4.2科学合理设置课程
高校的老师应该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教学目标,严格加强学生对城市规划专业技能的学习,使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变得综合和系统化。
与此同时,教师应根据学习的教学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课程计划,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学生自身的兴趣相结合,进而提高学生规划水平。
相关的高等院校应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增加优势学科,明确办学宗旨;学校在設置专业课程,应树立以人为本教学思想,具体研究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需求,为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此外,老师还应设置科学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自愿跟着老师的教学步伐认真学习,并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3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主要分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实践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验室是城市规划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城市规划教学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高校在加强建设学校实验室方面显得非常重要,学校应不断完善城市规划的实验硬件设备,加大对多媒体室的建设,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做出相应的物质保证,让学生更多走进实践教学中,切实的感受到城市规划专业的实用性[2]。
5.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规划科学与专业建设的内容将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城市规划事业也将得到较好的发展。
因此,高校应结合学校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结合时代的发展状况,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推动城市规划学科发展,提高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对城市规划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统筹考虑。
此外,学校还应该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城市规划专业人才,促进城市规划学科和城市专业建设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启龙.推进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强化城市规划专业建设[J].创新论坛,2013,10:323.
[2]李俊杰.浅析推进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加强城市规划专业建设[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5,7(7):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