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评审结合研究

合集下载

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运用探究

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运用探究

2019年8月第22卷第16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Aug.,2019Vol.22,No.160 引 言21世纪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对于一家公司来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许多企业在经济高速发展时都会面临风险增大的情况,如何有效规避风险或者控制风险是许多企业首先考虑的事情。

在这种背景下,风险导向审计开始逐渐成为内部审计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各个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都在试图积极探索和实践,采用风险导向加以内部控制的审计模式,期望可以减少风险。

1 风险导向审计的重要性很多公司仍然固守传统的审计模式,然而传统的内部控制审计仍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不能有效帮助企业减小风险带来的伤害,因此,为了有效预防风险,减小风险发生的频率和风险带来的影响,加强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以控制审计风险为起始点,运用各种方法评定风险的审计风险模型。

在公司日常审计工作中,对企业风险性进行一个合理评估,能够确保审计效果,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1.1 更好地识别和改善企业风险企业采用风险导向审计可以让内部审计人员更好地了解可能发生的风险,从而在日常监督中准确识别企业是否有发生此类风险的可能。

同时,采用风险导向审计能够更好地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综合评价企业可能出现风险的概率,提升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加有效地规避风险给公司带来的伤害。

1.2 增加内部监控手段,优化内部控制在内部控制评估中,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可以让内部控制结构更加合理,也可以改进评估中发现的内部监控不完善的地方,从而增加内部监控的方法。

在优化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识别风险,找到内部控制可能存在的薄弱点,然后进行优化,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

1.3 大幅度提高审计效率风险导向审计不同于传统内部控制审计手段,可以更好地通过分配审计资源来提高审计资源的利用率,以达到提高审计效率的目的。

风险导向审计在对风险评估的过程中,从小到大评估风险,根据结果确定一个相应审计范围。

风险导向论文: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评价中的应用探索

风险导向论文: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评价中的应用探索

风险导向论文: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评价中的应用探索摘要:本文以风险导向审计的意义,在内部控制评价中的应用为主要内容,着重论述了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对企业经营信息的搜集和经营风险的分析和评价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控制评价随着国家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发布,结合当前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实际,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将逐步成为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重点。

与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相比,内部控制评价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挑战更大,涉及企业经营的业务面更广,工作结果受到各方的关注度更高,因此,要想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做出适当的评价,就必须要用新理念、新方法来开展工作。

风险导向审计正是这样一个先进的工作方法。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意义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以评价和分析被审单位风险为基础的审计方法,以此为前提制定符合被审单位具体情况的审计计划,其特点是把风险评价的方法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之中,体现了现代审计的新思路。

(一)加快审计方式的转变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在实施审计之前就要对被审计单位的相关风险进行评估,并以风险为入手点,对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分析。

作为内部审计人员,应特别注重对企业日常经营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同时,在保持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参与到经营过程的重要环节中去,使审计工作关口前移。

(二)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近年来,内部审计工作所涉及的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其工作内容已涉及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

要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做出全面、客观的审计评价,就必须通过综合分析企业的经营风险来确定审计应关注的重点领域,并进一步确定测试的范围、时间和程序,从而使有限的审计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三)促进人员素质的提升要准确的判断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需要审计人员了解法律、市场、制造、技术等方面的业务知识,这对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审计人员若想用好这种方法,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同时,企业也需要创造条件,吸引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审计队伍中去,从而加速审计队伍整体知识结构的更新。

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运用研究

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运用研究

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运用研究一、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及特点风险导向审计是指以风险为导向,依据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进行审计,主要包括以下特点:1.基于风险评估的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主要根据企业的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以确保审计的最终效益。

2.注重风险管理:风险导向审计不仅仅是检查和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出风险防范和管理的建议和措施,以降低企业的风险水平。

3.综合使用多种审计方法:风险导向审计通常采用多种审计方法,如数据分析、样本检测、文件审查等多种手段,以尽可能地保证审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内部控制审计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审计报告:风险导向审计在审计结束后,及时出具审计报告,明确说明审计的结果、重点问题和建议措施,以及风险评估的结论。

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审计的效度和效用,更能够提高内部控制的水平和风险管控的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提高审计的针对性和深度: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通过对企业风险的评估和分析,确定审计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审计的针对性和深度。

2.提高审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风险导向审计采取多种审计方法,跨出逐项审计的狭隘局限,以确保审计过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四、结论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创新的审计方法,有着显著的优势和特点,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运用不断升级和深化。

通过对企业风险的评估和分析,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以提高审计的全面性和效度,在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企业应重视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运用,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评审的结合

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评审的结合

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评审的结合——建设银行天津审计分部课题组摘 要: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理念和审计方法,代表了现代审计方法发展的最新趋势。

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实务中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已趋于融合。

在内部控制评审中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关注风险变化形势,突出工作重点,提示关键性风险,评价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的效果,以促进企业优化风险管理,同时提高内部控制评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风险导向 内控评审 结合一、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一)风险管理框架扩展了内部控制框架要素内涵,更加强调关注企业的风险。

1992年,COSO发布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概念并将其划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个要素。

COSO提出的内部控制结构理论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成为内部控制领域最为权威的文献之一。

该框架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为:“内部控制是受到组织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的过程,用来为实现下列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和法规的遵循性”。

2004年, COSO对其1992年的内部控制框架进行了补充,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内部控制关注的焦点开始转向了风险管理。

该框架拓展了内部控制的范畴,将企业风险管理定义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内部控制框架 风险管理框架资料来源:友联时骏管理顾问.《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释义》张庆龙.《内部审计价值》从上图对比可以看出,风险管理框架将内部控制框架的风险评估要素拓展为四个要素: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以和风险应对,是对内控框架的包含与深化。

浅议内审工作中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评审的结合

浅议内审工作中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评审的结合

浅议内审工作中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评审的结合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薛昌保【摘要】由于风险识别和审计目的侧重点不同,内审人员在评审内控制度时,可以采用内部控制评审法或风险导向审计进法行内审.从实际审计业务开展情况来看,部分内审人员不能合理运用内部控制评审与风险导向审计两种方法,无法达到审计目的,造成审计资源的极大浪费。

本文探讨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以及怎样运用内部控制评审与风险导向审计这两种方法更好地开展内审工作,充分发挥内审机构的职能。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导向审计内部控制评审结合近年来,内部审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阶段,即实现了两个转变,一个是内部审计正由管理审计向风险评估转变,一个是由被动查出问题向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转变,这两个转变使内部审计的作用更具有前瞻性、咨询性。

这里,我们经常会用到两种常见的审计方法:内部控制评审与风险导向审计。

一、风险导向审计和内部控制评审的概念与基本特征风险导向审计是指以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为基础,综合分析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各种风险因素,并根据量化的风险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重点,进而进行实质性审查的一种审计方法。

内部控制评审是指审计人员通过调查了解被审计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并进行相关的测试,来对其健全性和有效性做出评价,据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重点和规模,进而进行实质性审查的一种审计方法。

这两种审计方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审计假定不同:内部控制评审是“无错推定”假设,而风险导向审计是“有错推定”假设;由于假设不同导致前期工作也有所不同:内部控制评审对被审计部门的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并进行相关的测试,来对其健全性和有效性做出评价,据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重点和规模;而风险导向审计是先对被审计部门的内控制度进行风险评估,综合分析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各种风险因素,并根据量化的风险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重点。

中后期的工作又基本相同:对确定下来实施审计的范围、重点进行实质性测试,给出审计建议,并跟踪落实情况.二、风险导向审计和内部控制评审在内审工作中的运用情况在内审工作中,对于不同的审计项目,往往因为不同的内审人员根据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审计方式:有部分内审人员对风险导向审计不了解,不熟悉,平常的内审工作,他们一如既往地会运用内部控制评审进行审计,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评价,导致工作繁琐,效率低下;有部分内审人员欣赏风险导向审计方式,了解并熟悉它,工作中凡是有审计项目都运用风险导向审计进行审计,不但会完成不了正常年度审计计划,占用大量内审资源,而且还因内审人员个人能力素质的参差不齐而形成了一种不可避免的检查风险;还有部分内审人员对不同的审计项目运用了不适当的审计方式,不但无法达到审计目的,而且造成审计资源的极大浪费,内审部门的价值无法体现。

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评审的结合

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评审的结合
在 内部 控 制 制 度 阶段 美 国 在 1 9 9 2年 反 欺 诈 性 财 务 报 告 委 员 会
再者 ,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 注重审计过程中内部控制的评价 。这给 风 险导 向审计和 内部控制评审的结合提供理论 的可能 。 ( 三) 风 险 导 向 审 计 与 内部 控 制 评 审 结合 的现 实需 要
模式 , 可表示为 : 审 计 风 险= 重大错报风险x 检查风险 。 在审计实务中 . 通 过 评 估 风 险 以确 定 重 大 错 报 风 险 。
( 三) 内部 控 制 与 审 计 发展 的 内在 联 系
( 一) 风 险 导 向 审 计 与 内却控 制 评 审 结合 方 珐 思 蓐 风 险导 向审 计 应 与 内部 控 制 相 结 合 的 思 路 .就 是 从 评 估 内部 控 制 的 目标 出发 , 分析企业的具体状况 , 确 定 企 业 面 临 的 各 种 风 险 并 按 大 小
进行排序 , 筛选出风险较大的项 目和部门 , 然后设计相应的 审计程序进
行评估 , 最 后 评 价 实 际 控 制 措 施 是 否 有效 。 下面 是 具 体 的过 程 : 从 宏 观 环 境 到 微 观 项 目。 风 险 导 向审 计 只 有 全 面 了 解 、 分析 企 业 所 处 的 内部 和外 部 环 境 , 才能确定企业面I 临 的风 险 , 找 出存 在 重 大 错 报 风 险 的项 目 。
首先 , 风 险 导 向审 计 有 助 于 改 善 内部 控 制 失 效 的状 况 。 风险 导 向审
( c os o) 发布《 内部控 制—— 整体框 架》 , 这是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阶段 的 最重要文件之一。 2 0 0 4年 c os o委员会发布《 企业风险管理—— 整合框

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运用研究

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运用研究

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运用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这使得内部控制审计显得越来越重要。

内部控制审计旨在保证企业的财务报告准确无误、合规运营和资产保护。

然而,传统的内部控制审计方法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无法充分考虑未知风险和无法提供足够的保障,因此需要新的审计方法来弥补这些不足。

风险导向审计被视为一种现代的审计方法,其核心思想在于将风险作为评估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风险导向审计不仅可以审核企业现有控制措施是否符合要求,还可以识别未知风险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而帮助企业提高内部控制效果和风险管理能力。

本文将探讨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的应用。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原则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以熟悉企业业务和内部控制系统的资深审计员为中心的审计方法。

其核心是将企业的业务过程和相关控制措施与潜在风险相结合,以确定在相关领域内的风险评估。

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原则如下:1. 风险评估:评估企业业务过程和内部控制措施的成熟度,包括业务风险和控制风险。

风险评估应该基于从业务部门和相关部门获得的信息。

2. 风险显著性评估:评估风险对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影响及其可能性,以便确定关注的重点领域。

3. 审计响应:确定审计方案和处理方式,重点关注高风险领域,并考虑在整个过程中采取适当的审计方法和程序。

4. 沟通:与企业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包括宣传审计的目的和范围、审计发现的结果和关注的领域等。

1. 适应企业变化:风险导向审计可以促进企业对风险的认识和理解,不断适应市场运作变化,监控风险的变化趋势并及时提出相关建议。

这有助于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定发展。

2. 提高审计效率:风险导向审计可以更快速地确定风险领域,并且可以更好地重点关注风险高的领域。

这有助于审计员在确定审计方案和程序时更加统一和高效。

3. 增强审计质量:风险导向审计可以根据风险评估和风险显著性评估的结果,及时调整审计方案,提高审计准确性和可靠性。

浅析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评审的有机结合

浅析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评审的有机结合

浅析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评审的有机结合作者:李琰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7年第19期摘要内部审计经过长期发展,已逐渐从传统的财务审计进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阶段,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也日趋紧密。

本文通过分析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评审的内涵、特征,阐述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评审的关系、结合方式;并以案例阐述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评审相结合的理念在公司内部审计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评审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及其特点(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全过程中始终关注风险,并根据风险程度合理选择项目,以降低风险为导向,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并进行监督和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风险,增加企业价值的一种方法。

现阶段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将审计计划与企业的风险相联系。

即内部审计计划应该反映企业的风险战略。

在制定内部审计计划时,应该在对可能影响企业风险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审计计划的范围和项目,并根据情况的变化对审计范围适时更新,以风险因素来确定审计业务工作重点。

二是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指出,内部审计人员应该通过检查、评价、报告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来协助管理人员和审计委员会的工作。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1.以内部控制评审为基础内部审计要对公司的风险管理加以评估与改善,首先必须通过内部控制评审,查找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风险点。

内部控制评审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进入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评估改善组织风险的基础。

2.以对风险的评估与改善为首要目标内部审计无论是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与改善,还是对公司治理程序进行评估与改善,都是以风险评估与改善作为首要目标,其一切活动都要以风险管控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运用研究

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运用研究
顺 内部控 制流 程 , 优 化 内部 控制 结构 。 同时通 过 风险识 别 , 发现 内部 控制的薄弱点 , 改进 内部控制监控手段。 ( 三) 有利于合理分配审计资源 , 提高审计资源 的利用效率 。风 险导 向审计是根据风险大小进行排序 , 从而确定审计范围。对于风 险较低的领域, 应依赖于 内部控制或分析 I 生 复核 , 对于风险较高的领 域应分配更多的审计资源 , 并大量实施实质性 测试。这样可有效利 用审计资源 , 降低审计风险, 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 同一 风 险项 下 的风 险事件 得分 汇总 , 乘 以权重 分数 , 填在 “ 风 险等级 评分”项中。根据风险等级评分项进行排序 , 按照风险的大小 , 找出 相应的业务板块 , 从而制定该单位进行实质性测试的重点环节及测 试策略 , 并确定审计范 围、审计重点及方法 。 ( 四) 利用风险评估结果, 确定内部控制审计重点。根据风险评估 结果 , 评估小组将本次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确定在高风险领域, 并在 编制 审计 工作 计划 时 , 有 意识 的加 大审 计力 度 , 增加 实质 性 测试 的 内 容。对业务板块的重点经济业务跟踪其流程 , 检查实际操作过程 。 由于审计资源配备合理 , 目的明确, 本次 内部控制审计收效颇丰, 特 别是审计重点范围内的销售业务板块和成本板块问题较典型。 1 、销售业务板块 。在进行风险测试时 , 我们发现销售风险中应 收账款子风险尤为高, 同时销售风险中市场环境变化 的风险也显得 较为突出。在进一步检查时发现 , 该单位近段 时间应收账款增 幅较 大, 且在对公司 “ 客户信用及赊销”相关 内控制度的执行上存在偏 差。我们将这部分不符合 “ 客户信用及赊销 ”规定的客户作为重 点, 查应收账款的形成。经检查销售发票、商品发货单 , 发现部分商 品发货单无收货 单位签字、盖章 。我们将这部分商 品发货单的收 货 单位 和产 品进 行 统 计 , 进 而 调 阅销 售 合 同和 出门条 。在 进 行 对 比

风险导向下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研究

风险导向下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研究

风险导向下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研究加强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对提供更为可靠和真实的会计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复杂,所面临的风险也难以预测,本文依据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的发展及现状,提出了开展风险导向下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必然性,以及在风险导向下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运用。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经历了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核和内部控制审计三个阶段,内部控制直接影响着企业对外披露的各种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间接影响着外部利益相关者依据内部信息做出的经济决策。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的发展由于美国爆发了一系列上市公司财务丑闻,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建立了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并授权美国证券委员会(SEC)对PCAOB进行监督,加大外部监管力度。

萨班斯法案规定上市公司的高管应对近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信息已经是美国上市公司强制披露的范围。

为了完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2004年PCAOB发布了第2号审计准则,该审计准则就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估报告进行审计做出了具体、详细的规定,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审计人员在财务报表审计时对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实施审计。

萨班斯法案的颁布,促进了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同时萨班斯法案也是国际社会开展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借鉴的依据。

萨班斯法案包括会计职业监管、证券市场监管等方面,所有在美国上市的公司,都必须遵守该法案,萨班斯法案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PCAOB于2007年发布了第5号审计准则,并取代第2号审计准则。

该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坚持风险导向审计,采用自上而下的审计方法,进一步完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准则。

PCAOB新制定的第5号审计准则,与被替代的第2号审计准则相比,存在以下几点变化。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中更加强调风险导向审计第5号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坚持风险导向审计基本原则,采用自上而下的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果、效率,降低审计成本,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运用研究

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运用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的市场竞争呈现愈加剧烈的态势,作为经济基本单位的企业为了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和收益,在经营中采取积极甚至冒险的手段和商业模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这种环境下,针对企业的审计失败的案例屡有发生,审计风险也随之提升,风险导向审计成为审计工作的趋势和方向。

2000年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联合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成立了“风险分析联合项目组”,开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研究,并陆续推出成果,逐步完善深入,最终形成了审计风险准则,于2004年12月5日正式实施。

我国注协对上述国际准则进行了消化吸收,在数个具体准则中对风险导向的审计模式进行了规范,基本上已与国际接轨。

当前,我们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加强认识和理解。

1 审计模式的发展审计从起初的账项导向审计到内控导向审计,最终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是一个逐步完善和深入的过程,也是适应企业管理方式不断变化的进程。

三种模式下的审计重点和方法都存在着区别。

1.1 账项导向审计模式账项导向审计在审计发展早期得以广泛应用,在现代,也有很多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基层企业广泛使用的审计模式。

这种审计模式的前提是认为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内容都是较为简单、透明,审计的目的主要是查错防弊,审计的基础和工作对象主要是会计的工作内容,通过对会计凭证和账簿的详细检查得出审计结论,在企业规模较大时,只要是业务简单,仍然可以通过抽样得出较为确实的结论。

1.2 内控导向审计模式在20世纪40年代,在西方的企业规模日益扩张,业务内容更为复杂,账项导向的审计模式已经越来越暴露出其局限性。

一是通过会计凭证和报表进行详细审计,其审计成本越来越高,庞大的工作量使得一些大型企业的审计成为不可能,需要更加高效的审计方式;二是由于企业业务的复杂性,传统的会计内容已无法完善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风险,需要新的方式来度量。

在业务实践中,审计行业逐步把重点转向内控,通过对内控的了解和评估,针对性地对审计环节和内容进行选择性抽样,提高了审计的效率和成功率,降低了审计风险,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从20世纪50年代起,以内部控制测试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得到广泛应用。

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运用研究

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运用研究

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运用研究风险导向审计是指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将风险视为核心,以风险为导向进行审计的一种方法。

通过风险导向审计,审计人员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风险状况和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风险管理能力。

本文将从风险导向审计的意义、方法与运用研究进行讨论。

风险导向审计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风险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素,只有通过评估和控制风险,企业才能保持稳定的经营环境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风险导向审计将风险纳入审计的核心内容,有利于审计人员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风险特征和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的实施情况,为企业提供更准确的风险管理建议。

风险导向审计的方法主要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三个环节。

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经营环境和业务活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潜在风险和已知风险的优先级和影响程度。

风险控制是指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风险监控是指通过定期的内部控制审计,对企业的风险状况和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和解决风险问题,防止风险的积累和演变。

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运用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内部控制效果。

研究发现,通过风险导向审计,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风险特征和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问题,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风险管理能力。

风险导向审计能够促进企业的内部控制改进和提高,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科学性和完善性,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风险导向审计还能够增加审计人员的工作价值和影响力,提高审计的专业性和客观性,更好地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建议和决策支持。

风险导向审计与内控评审工作在医院内部的应用探讨

风险导向审计与内控评审工作在医院内部的应用探讨

该 医 院 领 导 高度 重 视 内控 制 度 的 完善 .定 期 组 织 熏 点 部 门 召 开 会 议. 对 管 理 制 度 进 行 修订 完善 。例 如 , 针 对 政 府采 购 及 院 内 招 投 标 流 程 出现 的 问题 。 先后召集采购部门 、 纪检 _ 监察 部 门 、 内部审计部门 、 财 务 部 门, 进行会议讨论 , 制 定 完成 《 医 院招 标 管 理 制 度 》 。 通过修订完善 , 极 大 提 高 了 内部 控 制 制 度 可 操 作性 及执 行 力 度 。
的控制体 系只能反 映医院过 去的情况。阏此 , 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在 风险 环 境 中 不 断 观 察业 务过 程 , 提 出控 制 风 险 的建 议 , 从 而 为 医 院 增加 更 多
的价值。 二 、医 院 内部 控 制 存 在 的 问题 和 改 进 建 议
( 一) 存 在 的 问题 目前 . 我 国医 院 内 部 控 制 存在 的 问题 主 要包 括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 内部 财务管理混乱 、 部分信息失真。财务内部控制重要性得不到足够重视 ,
f 2 1 适 应性
检 验 评 价 内 控 制 度 是 否 与 医 院实 际情 况 相 适 应 。
( 3 ) 一 致性
内控 评 审 工作 相 结 合 在 某 医院 的 具 体 工 作 实践 情 况 , 为 同 行 业提 供
借鉴 。
检 验 评 价 内部 控 制 制 度 与 医 院 总 体 目标 的一 致 性 .评 价 医 院各 个 科室 、 部 门之 间 的 紧密 协 作 性 。
( 三) 积 极 进 行 信 息 系统 建 设 , 提 高 审计 效率
风 险 导 向审 计 必 须 全 面 了解 被审 计 单位 , 选 择重点审计领域 , 在 降

浅析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浅析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浅析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基于风险管理理念的审计方式,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是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而风险导向审计有助于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风险,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就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概念与特征风险导向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以风险为导向,根据企业内部控制的特定风险,对其进行评估、管理和监督。

风险导向审计包括两个主要方面:评估风险和评估内部控制。

评估风险需要分析企业外部和内部的环境和实际情况,评估内部控制需要分析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和相关流程,以便发现存在的问题。

风险导向审计具有如下特征:首先,以风险为导向,评估风险并评估内部控制。

其次,强调管理和监督,不仅关注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问题点,还关注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供改进建议。

再次,重点关注风险管理效果。

最后,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多个方面,如财务、信息技术、合规性等,都要被纳入审计范畴。

企业内部控制是保障企业正常运作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风险导向审计时,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1. 确认所有风险和相关控制点风险导向审计需要对所有与内部控制相关的环节进行详细的分析,以识别风险和可能的缺陷。

通过对企业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确认所有可能的风险和相关控制点,为审计提供参考,以便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

2. 评估内部控制风险导向审计需要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在评估内部控制时,可以通过检查流程和文件来发现问题,从而帮助企业进行改进和加强内控。

3. 识别问题并制定改进计划在识别问题时,需要考虑风险的类型和影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改进计划,包括对内部控制的加强和完善,以及对流程和人员的调整和培训,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和可靠性。

4. 监督改进计划的执行在改进计划开始进行时,需要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计划的有效执行和达成预期效果。

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信息技术革命和国际竞争加剧的形势下,世界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在面临机会和挑战的同时,面对的经营风险也大幅度增加,如何提高企业风险管理与控制,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在这种情形下便显得越发重要。

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风险成为了内部审计关注的重点,之前的审计任务更多的是如何快速救火,而此时的审计任务办成了如何更好的防火,减少企业的损失。

审计工作的关注点前移,提高企业应对变化环境的能力,保证企业的稳步发展。

风险导向审计作为现代审计方法,在审计工作中有着诸多优点,然而由于这种审计模式在我国起步较晚,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结果,所以仍处于探索阶段,实务方面仅仅停留于理论研究阶段。

本文主要针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相关理念与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进行一系列的讨论与分析。

探讨该种审计模式在企业中应用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使得审计效率与企业的管理效率得到双重提升。

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企业管理Abstract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the revolution of information t echnology,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situation,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world economic outlook,the enterprise in the face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face of business risks a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reduce the risks of enterprises,improv e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risk and control it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Enterprise want to gain a foothold must pay attention to risk management,and the function of internal au dit and pattern followed in favour of the risk,make the audit pay attention to how to fire,as a fire mission but let focus moved forward,help enterprises to cope with the changing environm ent,early warning function for risk management,ensur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 ise.As a modern auditing method,risk-oriented internal audit is still in the research stage of b asic concepts and basic theories in China'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ircles,and there is no sys tematic theoretical research result on risk-oriented internal audit.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concepts of risk-oriented internal audi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nterprise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unction of the audit mode in the enterpris e,and improves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enterprise,so that the audit efficiency and the m anagement efficiency of the enterprise can be improved.Key worlds:Risk management,Internal audit,Business administration目录1导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1.3研究内容与思路 (2)2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审计的相关理论 (3)2.1内部审计的定义 (3)2.2风险导向审计的定义 (3)2.3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应用的流程 (4)2.4风险导向审计的重要性 (5)3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应用存在问题的分析 (7)3.1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应用较少 (7)3.2传统审计制约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7)3.3企业风险意识较为淡薄 (8)3.4缺乏足够的风险信息数据库 (8)3.5企业不能构建良好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9)3.6内部审计缺乏一定的独立性 (9)4确保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有效的建议 (11)4.1.企业管理者要转化内部审计的观念 (11)4.2加快内部审计团队的建设 (11)4.3完善单位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12)4.4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风险信息采集库 (13)4.5与国情相结合逐步推行风险导向审计 (13)4.6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14)结论 (15)致谢 (16)参考文献 (17)1导论1.1研究背景二十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完善,企业管理环境发生巨变与知识经济的持续发展冲击着企业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能够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不仅是企业重要的管理手段,还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 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 、 风险评估过程 、 信息系
统与沟通 、 控制活动和对控制的监督等五要素。 由此可见 ,风险导向审计仍然离不开 内部控制评
审的支 撑 ,二者 的协 调 与配 合使得 企 业 可 以从 宏 微 观层 面 、 内外 部 着 手 , 免 审计 风 险 , 高 审 从 避 提
的更多外部风险的产生 ,而制度导 向审计模式所 采用 的内部控制测试与抽样审计相结合 的审计模 式很难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在此情况
下 ,注 册会 计 师职 业 界开 发 出 了风 险导 向审计 模 型 ,即 “ 审计 风 险= 固有 风 险 X 制 风 险X 查 风 控 检
企业的会计核算进行独立检查 ,以识别和规避经
的时 间 、 围和重 点 。由于制度 导 向审计 模式 缺乏 范

种 可接 受 的量 化 方法 ,经 常采 用 主观 判 断 的方

从 审计模 式 的发 展看 风险 导 向审计与 内部
法来确定 内部控制的内容、 方向和范围 , 这就使得 使审计资源不能恰当地分配到高风险领域 ,难以 有效降低或规避风险的发生。
风 险导 向审计 模 式 的 出现源 自于 经 营者 越 来
越 多关 注 快速 变 化 的环 境 以及 由环 境 变化 所 导 致
控 制评 审 的结合
审 计模 式 涉及 到 审计 的 目的 、 围和 方法 , 范 其 发 展演 进 与组 织 本身 的规 模 、治理 结 构 以及 组 织
面 临 的外 部环 境息 息相 关 。一般认 为 , 审计模 式 经
历 了帐 项基 础 审计 、制度 导 向审计 和 风 险导 向审 计等 三种模 式 。 帐 项 基 础 审计 模 式 出 现 于 审计 发 展 的早 期 , 由于企 业组 织结 构 简单 、 务 性 质单 一 , 册会 计 业 注 师对 企 业 的审 计 主 要 是 应 企 业所 有 者 的要 求 , 对
风 险导 向审计 与 内部控 制评 审结 研 究 合
柳 江 易新 星
近年 来 日益 增 多 的经 营风 险 ,使 得 企 业 内部
营者 ( 托人 ) 受 的违 规 行 为 。 由于 审计 的 内容 主要
审计关注核心从帐项 、 内部控制转向风险控制 , 风
险导 向审计 模式 应 运 而生 。审计 人员 开 始更 多 关 心组织 所 面 临 的风 险 , 通过 衡 量组 织 风 险 、 管理 风
以实 施 , 于是代 之 以抽样 审计 。然而抽 样 审计本 身
险控制实现 内部审计增值的 目标 。这种以风险管 理为核心 、 以组织未来持续健康发展为 目标 、 以环 境和战略作为主要考量 因素 的审计模式 ,促使审
计关 口前 移 ,避免 了制度 导 向审计 模式 下 事 后 审 计存 在 的缺 陷 , 越来 越 多受 到业 内人 士的关 注 。但
对企业而言, 仅仅关注风险导 向审计 , 而忽视对内 部控制的了解和测试 , 则必然会扭曲审计的本质 、 偏离审计的 目 。因此 , 标 探讨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 控制评审的结合 ,对于审计人员进行精确的审计 判断 、提高审计 的质量和效果 ,都具有积极的意
义 。本 文 探 析企 业 风 险导 向 审计 和 内部 控制 评 审 结 合 的思路 和模 式 , 提 出相应 的对 策 。 并
基 础 。现代风 险导 向审计下 的 内部 控制 , 是指被 审
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经营的 效率和效果 以及对法律法规 的遵循 , 由治理当局 、 管理 当局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
现 代风 险 导 向审计 不仅关 注 了被 审计 单 位 的风 险
从审计模式的演进可 以看 出,三种审计模式

以风险为核心 , 对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 ,
将 事后反 馈延 伸到事前 以及事 中。在这种 方法 下 , 审计 过程 就成 为一个 将 组织 环境 与组 织未 来 发展 战略 与 目标 联 系在一 起 的 、能够 真正 不 断克 服 和 降低 审计 风险 的过程 。
个 重要 组成 部分 ,在 现代 风 险导 向审计 中仍 是
是对会计凭证和帐薄的检查 ,因此被称为帐项审 计方法 。在这种模式下 ,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重心是 资产负债表 , 目的是发现和防止舞弊行为 , 为所有 者的资产保值增值服务。 制度导向审计模式是与组织规模扩大而广泛 采用股权投资方式有关 , 由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 经营活动和交易事项 日益复杂 ,使得详细因此 , 注册会计师将 审计 的视角转 向企业 的管理制度 ,希冀通过评估
企业 的 内 部控 制 来 探 析 企 业 控 制 的薄 弱 环 节 , 在 内部 控 制 较 薄 弱 的环 节 收 集 相 对 较 多 的 证 据 , 然
后根据对内部控制 的评审结果 ,确定 实质性测试
险” 。之后 , 又开发出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 即
审 计与 鲥 . 》
易■圈
“ 审计 风险= 大错 报风 险 X 查风 险 ” 重 检 。风 险导 向 审计 模 式 改变 了制 度 导 向 审计 事 后 评价 的缺 点 ,
确定 实质 性测 试 的性质 、 时间 和范 围 , 进而 对会 计 报表发 表意见 。这在 制度基 础审计 中是 必要 的 , 在 风险导 向审计 中也是不 可或 缺 的组 成部分 。 无 论 如何 ,内部控 制评 审作 为 内部控 制体 系
之 间并 非完 全 割裂 或者 不相 容 ,只是 在不 同 的环 境状 况下 , 审计 的侧重 点有所 差异 。风险导 向审计 称 为作 为一 种新 的 审计方 法 ,更 加注 重从 宏 观上
评估过程 , 还将对控制的监督作为重要的内容 , 认
把握审计面临的风险,对风险的分析从零散化走
向结构 化 。然 而对风 险 的关 注和 把握 并非 表 明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