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凌源市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凌源市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
王东坡
【摘要】The status of water resources in Lingyuan City were summarized in 2011 from the quantity of water resources,water quality,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etc.,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were propos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Lingyuan City,%从水资源量、水质、开发利用等方面总结了2011年凌源市水资源现状,并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以期为该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2(000)013
【总页数】2页(P223-223,225)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对策;辽宁凌源;2011年
【作者】王东坡
【作者单位】辽宁省东水西调工程建设局,辽宁沈阳1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
凌源市位于辽宁省的西部,区域范围为东经118°50′~119°38′,北纬40°35′~41°26′,地处冀、蒙、辽 3 个省(区)交界处。
全市总面积3 278 km2。
2010
年年末实有耕地面积4.94万hm2,总人口6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5万人,非农业人口13.5万人。
凌源市的地貌特征为低山丘陵,境内有大凌河、青龙河两
大流域。
其主要支流有大凌河西支、凌源东河、凌源西河、渗津河、西大川河、三十家子河和清水河等。
经过对凌源市水资源的调查,现将其水资源现状总结如下。
1 2011年凌源市水资源现状
1.1 水资源量现状
1.1.1 降水量。
2011年,凌源市的平均降水量为467.0 mm,折合水量为15.31
亿m3,低于该市的多年平均值,降低幅度为11.7%,与2010年相比,减少幅度为31.1%。
凌源市2011年的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且降水分布不均,局部地区的降雨量较多。
据统计资料记载,7月20日,四合当镇四合当站的日降水量最大,达到59.4 mm;四合当镇四合当站7月的月降水量最大,为266.7 mm。
全
年四合当镇四合当站的降水天数最多,为64 d,松岭子镇茶棚站降水量最少,为58 d。
2011年初到5月末,全市平均降水量48.5 mm,占全年降水量的10.4%,比多年平均值少37.6%,与2010年相比,减少的幅度为65.7%。
6月初至9月末,凌源市的平均降水量为400.7 mm,占全年降水量的85.8%,比多年平均值
少6.3%,与2010年相比,减少幅度为4.4%。
10月初至年末,凌源市的平均降
水量为17.8 mm,占全年降水量的3.8%,比多年平均值少25.2%,与2010年少84.9%。
1.1.2 地表水资源量。
凌源市的地表水资源量为16 00
2.9万m3,折合径流深
48.8 mm。
从流域分布上看大凌河为8 486.6万m3,与2010年相比多1.4%,
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少49.7%。
其中大凌河西支为566.0万m3,与2010年相比多26.7%,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少55.6%;黄金带河为777.7万m3,比2010年相比少3.7%,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少55.0%;凌源东河为1 012.3万m3,与2010年
相比多27.6%,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少62.8%;凌源西河为985.0万m3,与2010
年相比少2.9%,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少60.2%;渗津河为3 838.9万m3,与
2010年相比少9.0%,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少41.8%;西大川河为1 306.7万m3,与2010年相比多19.9%,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少37.1%。
青龙河为7 516.3万m3,与 2010年相比少 26.5%,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少54.8%。
其中青龙河(主干)为
4 295.9万m3,与2010年相比少24.1%,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少52.6%;清水河为1 424.6万m3,与2010年相比少32.4%,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少59.0%;三十家子河为1 795.8万m3,与2010年相比少26.8%,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少56.0%。
1.1.3 地下水资源量。
凌源市的地下水资源量为13 191.6万m3。
其中,山丘区、河谷平原区、山丘区和河谷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分别为10 750.33万、3 255.10万、813.80万m3。
1.1.4 水资源总量。
凌源市的水资源总量为19 16
2.3万m3,地表水、地下水、地表水和地下水重复计算的资源量分别为16 002.9万、13 191.6万、10 032.2万
m3。
其中地下水的资源量中,可开采的资源量为6 678.7万m3。
1.2 水质现状
2011年对凌源市的大凌河、青龙河、2处排污口及2处地下水的水质情况实施了
监测。
1.2.1 地表水水质。
大凌河枯水期:氨氮超标1.4倍,枯水期为劣Ⅴ类水质。
丰水期:各项含量均未超标,丰水期水质为Ⅲ类水质。
氨氮超标0.8倍,年水质为Ⅴ类水质。
青龙河的年度平均值:各项含量均未发现超标,年水质为Ⅱ类水质。
1.2.2 排污口水质。
2011年分别于枯水期、丰水期对凌源市污水处理厂入水口、
凌钢排污口进行水质监测。
2011年全市废污水排放总量为537.7万t,其中凌源
市污水处理厂入水口排放523.5万t,凌钢排污口排放14.2万t。
2011年全市主
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为5 384.2 t,其中凌源市污水处理厂入水口排放量为5 225.9 t,凌钢排污口排放量为158.3 t。
1.3 开发利用现状
1.3.1 用水量。
凌源市的总用水量为10 44
2.8万m3。
其中,林牧渔畜、农田灌溉、工业、城镇公共、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等方面的用水量分别为1 534.8万、5 71
3.6万、1 461.4万、178.0万、20.0万、1 535.0万m3,在全市总用水量中
的比例分别为 14.7%、54.7%、14.0%、1.7%、0.2%、14.7%。
其中,在居民生
活用水量1 535.0万m3中,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量达到650.0万m3,在总的生活用水量的比例为42.3%。
1.3.2 供水量。
2011年凌源市的总供水量为10 44
2.8万m3。
其中,地下水及地
表水的供水量分别为9 844.7万、598.1万m3,在总供水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4.2%、5.8%。
其中,在地表水供水量598.1万m3中,提水工程及引水工程的
供水量分别为111.4万、486.7万m3,在地表水总供水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8.6%、81.4%。
9 844.7万m3的地下水供水量全部为浅层的地下水。
1.3.3 耗水量。
凌源市的实际耗水量为7 593.8万m3,综合耗水率为73%。
其中,农田灌溉、林牧渔畜、工业、城镇公共、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耗水量分别为4 850.7万、1 397.8万、29
2.3 万、50.5 万、982.5 万、20.0 万 m3,在总的实际耗水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6
3.9%、18.4%、3.8%、0.7%、12.9%、0.3%,综合耗水率分别为 85%、91%、20%、28%、64%、100%。
2 水资源开发对策
针对以上对2011年凌源市的水资源现状的分析,为了对该市日益突出的水资源矛盾进行有效解决,应采取相适应的措施。
维护和挖潜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水利
工程,以促使其蓄水能力的提高,增加对地表水的存储量,有效地对降水的流失进行降低,以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改变,可在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的基础上进行[1-2]。
在对水资源的应用方面,应对节水机制进行健全,进而对其发展的理念进
行创新。
应改善水资源的利用方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逐步对水道和洁具进
行改造,减少生活用水中的漏失环节,减少浪费,节约水资源。
在农业方面,应全面地对资源型农业战略进行实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应选择以节水为中心,进一步对高效农业进行发展,大力推广一些节水措施,如喷灌、滴灌等,促使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对于北票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性的战略任务是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应依法做好地下水资源的管护和利用,最大限度地维持需水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平衡[3-4]。
3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贾海.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4):58.
[2]王丽敏,翟卫军.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资源配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4):94.
[3]崔继彪.汉源县水资源管理监控系统的建设与发展[J].四川水利,2012(1):75-77.
[4]任建立,于淼,孟志富.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J].中国科技博览,201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