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杭州会展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
题目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班(专)
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外经贸学院
基于SWOT分析杭州会展业发展
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会展业作为21世纪的新兴朝阳产业,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杭州作为浙江省十分具潜力的会展城市,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机会,但也存在着的劣势和威胁。
本文基于SWOT(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分析法,分别从杭州会展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进行全面剖析,其中也将杭州会展业与其他珠江三角洲城市的会展业进行的比较,总结了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为今后如何发展杭州会展业寻找对策。
关键词:杭州会展业;SWOT;对策研究
Research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in Hang Zhou Based on the SWOT Analysis
Abstract:Convention & exhibition industry which as a sunrise industry in the 21st century is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Hang Zhou as a great potential exhibition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with many unique advantages and opportunities,but there are also some disadvantages and threats .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SWOT analysis mainly to study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in Hang Zhou and come up with some problems as well as proposed solutions by comparing with other areas.
Key words: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of Hangzhou; SWOT analysis; Countermeasur
目录
一、引言 (1)
二、杭州会展业发展状况 (1)
三、什么是SWOT分析法 (1)
四、基于SWOT分析法,杭州会展业的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2)
(一)优势 (2)
1、地理位置区域优势 (2)
2、历史文化氛围优势 (2)
3、成功的品牌展会 (2)
4、相对完善的会展基础配套设施 (2)
5、政府大力扶持 (3)
(二)劣势 (3)
1、展会定位不明确 (3)
2、会展专业人才整体水平不高 (3)
3、会展场馆多而杂 (4)
4、产业基础差 (4)
(三)机遇 (4)
1、区域联动力加强,外资引进可望加速 (4)
2、后奥运经济带来机会 (4)
3、上海世博会的带动 (4)
(四)威胁 (5)
1、周边城市迅速发展,竞争激烈 (5)
2、外资企业的加入,增加了竞争的难度 (5)
五、提升杭州会展业的若干建议 (5)
(一)进一步明确杭州会展业定位 (5)
(二)大力培养高等展会人才 (6)
(三)综合规划、调整、建设一批符合国际标准的展馆 (6)
六、总结 (6)
致谢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8)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加快转型,现代服务业发展突飞猛进。
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会展业逐渐受到重视,会展业的发展提升了城市以及国家的形象,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促进了各地方的合作发展,还成为新思想,新产品的一个重要传播渠道。
二、杭州会展业发展状况
会展活动带动大量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文化流,促进城市的贸易、旅游、餐饮、酒店业的发展,是拉动经济强有力的助推器,是目前在第三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
杭州作为一个以第三产业为重心的城市,正在积极发展会展业。
目前,杭州的会展业已拥有自己的品牌展会——西湖博览会,并且也有知名展会——“国际动漫展”落户杭州,每年都吸引了很多国内外参展商,对杭州的GDP有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虽然已经有了比较高知名度的展会,但杭州会展业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展馆、会展人才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等。
杭州会展业的整体状况是很好的就是仍有许多小问题需改进。
三、什么是SWOT分析法
SWOT是一种分析法最早于1965年由肯·安德鲁斯提出,广泛运用于战略管理领域中,随着时间的推移,SWOT分析法被运用范围逐渐扩大,开始涉及到人力资源,产品开发(杭州会展业可视为一个整体产品的概念)等领域。
SWOT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
通常分析产品本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帮助战略管理者制定如下四类战略的重要匹配工具:SO战略、WO战略、ST战略、WT 战略,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战略分析的制定方法。
四、基于SWOT分析法,杭州会展业的所面临的优势、
劣势、机会、威胁
(一)优势
1、地理区域位置优势
杭州位于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以南,东临东海杭州湾,北接上海,南连福建,都是经济强区。
已经成为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和东南部的交通枢纽,沪杭甬高速公路,杭宁高速公路和杭金衢高速公路,实现了浙江省内的交通一体化。
随着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确立了杭州成为长江三角洲的交通枢纽地位。
这样的枢纽地位更为杭州的会展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杭州会展业在浙江会展业的地位不可动摇。
2、历史文化氛围优势
杭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我国八大古都之一。
许多历史名人都曾定居于杭州,文化氛围浓郁。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秘书长陈炎泽就曾经指出:文化是一种力量,她对行业的兴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
未来的会展文化必将是行业竞争的焦点所在,未来的会展业也因此才会机遇更多,前景更广①。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就是缺少了文化,所以杭州占了很大的优势。
3、成功的品牌展会
2008年西胡博会已经成功举办的了十届,西博会的成功,不仅提升了杭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更拉动了杭州经济的发展。
据西博会官方统计,2006年西博会主会场全部会展活动项目累计观众2765万人次,实现贸易成交额(营业收入)120.80亿元人民币和1.64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10.17亿美元,引进内资108.34亿元。
西博会的成功举办为其他展会开创的先河,有利于其他展会的开发。
4、相对完善的会展基础配套设施②③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有着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知名的旅
①资料来源:文化在会展产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摘自陈炎泽《会展经济需要文化营养滋润》
②平【平【】
游胜地。
根据杭州统计局统计,自2000年至2007年,杭州的国内旅游总收入由190亿元增长到548.6亿元。
旅游外汇收入由2.92亿美元增长到11.19亿美元④。
由此可见,杭州的发展模式是一个以旅游业为重心的产业链。
所以杭州的旅游业为杭州会展业的会后旅游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而会展业则可拉动旅游业的发展,可谓是旅游业与会展业的双赢。
由于杭州旅游业的成熟发展,带动了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例如酒店业、城市绿化、交通信息网、旅游景点的完善建设等,这些也将成为杭州会展业发展的一个有利助推器。
5、政府大力扶持
随着广州的广交会,义乌的义博会等展会的成功举办,杭州政府也关注到了发展会展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仅是间接的带动了本地的旅游业、酒店业、餐饮业的发展,最直接的就是为杭州的本地企业带来了许多商机,也吸引了许多外商的投资。
由此杭州政府也对杭州的本地品牌展会增加了扶持力度,例如2008年的西湖博览会、杭州国际汽车展等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这样的环境的杭州很难不成为一个会展名城。
(二)劣势
1、展会定位不明确
每一个人都会给自己一个定位,每一个城市也会有一个自己的定位,展会同样也是。
杭州的展会目前定位在“展览为主,会议为辅”,着重发展展览业。
虽然成功举办一个展览可以带来高效益的经济,大规模的宣传,深远的影响力,但商务会议却是成本相对较低,管理相对较容易控制,利润也不低。
所以我认为每个城市的展会都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明确定位,由于杭州临近上海,而上海会展业的知名度,品牌展会的数量,产业基础等都远远高于杭州,所以我认为杭州应该调整定位,以发展商务会议为主,展览为辅。
2、会展专业人才整体水平不高⑤
美国第一门会议管理课程于1978年在内华达大学饭店管理学院开设,在展览界
④数据来源:杭州统计信息网,2008年杭州统计年鉴
/web/ShowNews.aspx?id=sUqykY/7Lek=最后上网日期2010-05-10。
有较高知名度的德国瑞文斯堡大学会展管理系始建于1986年,而中国的高等会展教育最早开始与2001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开始的展览设计专业。
这意味着同国外相比,中国晚了近30年⑥。
中国会展高等教育起步晚,基础差,并且会展高等教育需要涉及的学科多,因此一个会展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很丰富的实践经验,灵活的应变能力,而中国又及其缺乏这样的专业会展人才。
3、会展场馆多而杂
杭州会展场馆呈现数量多,规模小,档次低的状态。
目前杭州有10个会展场馆,而10000平方米以下的场馆就仅有4个,100000平方米以上的场馆则根本没有。
展览面积超过60000平方米的场馆,其设施不齐,功能不匹配,设计不够人性化,在硬件方面就有了很多限制,许多大规模的品牌展会就难以落户于杭州⑦。
4、产业基础差
产业基础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以义乌为例,义乌会展业之所以能够蓬勃兴旺的发展起来,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有产业基础——小商品市场。
相比较而言,杭州着重发展的是服务业,没有很好的产业基础,这样无疑就是增加了某些展会的招展工作的难度,品牌展会也就难以建立。
(三)机遇
1、区域联动力加强,外资引进可望加速
长三角作为世界第六经济带,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充足的会展资源,有约的办展条件,但与相对成熟的珠江三角洲会展业相比,联动性方面还明显不足。
尤其在经济危机面前更应加强合作。
还应增强创新意识,例如创新办展方式,推进国内外联展、区域性联展、进出口联展、市与县(市)区联展、产业联展,不断扩大展会规模,拓展会展市场,加快形成多元化会展业发展格局。
2、后奥运经济带来机会
中国成功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中国风采,了解了中国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海外游客来中国观光。
杭州作为首批中国最佳旅
⑥资料来源:摘自刘大可《中国高等会展教育态势分析》,<期刊>(期),2007,5.
⑦数据来源:中国会展网,已对其基本数据进行统计得到
游城市来说,奥运后的旅游业无疑将会为杭州带来更多的客源,提升杭州在世界上的知名度。
3、上海世博会的带动
即将到来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将带来500个各类国际会展和1000余个国际会议,这么多的展览和会议并不是上海一个城市能够负荷的过来的,所以世博会的举办还需要长江三角洲的鼎力互助,就像奥运会的举办一样,将上海作为主办城市,而长江三角洲的其他城市作为协办城市支持上海世博会。
作为长江三角洲上海以外最具优势的杭州必将在2010年世博会发光发热。
(四)威胁
1、周边城市迅速发展,竞争激烈
会展业是发展迅速的朝阳产业,是一块诱人的蛋糕,各大城市竞相争取举办。
长江三角洲作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宁波、温州、福建都在大力发展会展业,并且有着许多杭州所不具有的优势。
例如宁波北仑港每天的吞吐量,温州的产业基础,福建的地理位置等等。
杭州必须加强自身的能力和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2、外资企业的加入,增加了竞争的难度
近年来,外资展览企业不断进入,带来较强的竞争。
如德国慕尼黑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是慕尼黑的国际工程机械设备、建材机械、工程设备和工程车辆博览会(简称BAUMA)的主办方,而BAUMA是全球建筑机械行业最大的贸易博览会。
2002年,在上海举办的BAUMA是德国BAUMA理念首次移植到中国。
这无疑就是开创了外国品牌展会移植到中国先河,紧接着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也加强了与中方的合作,并准备大力发展二线城市的会展业,并将成为杭州会展业的新一轮考验。
五、提升杭州会展业的若干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杭州会展业定位。
展会的定位准确与否是培育名牌展的关键所在,它决定着一个展览项目能否做大做强,而这种定位,在一个展览项目立项上马时就应该很清楚。
一个展览项目立项之前,项目策划组要对项目所涉及到的产业作一个深入的市场调查,包括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是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产业分布状况;产生的优势与劣势;与该产业有关的产业链的情况等等。
只有对产业现状作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才能决定是否上马该项展览项目。
当然,已经开办的同题材的展览项目即竞争对手的情况,也是决定项目是否上马的重要因素。
根据杭州的实际状况可以确定其会展业应定为在“会议为主,展览为辅”。
(二)大力培养高等展会人才。
由于全国范围内十分缺乏高等展会人才,为了尽力吸引人才,可以制定一些针对高等展会人才的优惠政策,或者给予一些优厚的待遇。
但是从本质上讲,仅仅吸引人才到杭州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最根本的还是要培养会展人才。
展览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企业和自身品牌展会的需求,与杭州的高等学府进行合作,订单式的培养所需的人才,这样既解决了展览公司的燃眉之急又可以减缓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三)综合规划、调整、建设一批符合国际标准的展馆。
展馆多而杂,缺乏符合国际标准的展馆。
一个城市的展馆在于精而不是多,可杭州的展馆却正相反,多而不精,这样就会导致很多展馆的使用率低,而很多大型的展会找不到合适的展馆,例如展馆停车场的容量设计就很不合理,往往不能解决参展商以及观众的停车问题。
所以杭州很急需建设一个符合国际高端标准的展馆。
六、结论
一个城市会展业成功发展的要素包括了产业基础,城市区位,经济实力,资源优
势,相关配套设施。
杭州是一个十分具有经济活力及富有文化氛围的城市,目前摆在杭州面前最好的机遇就是2010的上海世界博览会,除了解决人才紧缺,建设国际标准的展馆之外就是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吸引外资,结合自身的旅游文化优势使自己在协办上海世博会的同时好好宣传杭州自身。
致谢
本论文自始至终在导师刘斌老师的亲自指导下进行。
刘老师治学严谨,知识广博,对科学研究一丝不苟、锲而不舍,对于论文思考和理论分析都很深入,能很快抓住问题实质,并亲自逐字逐句修改论文,等等,都使我受益匪浅,将使我终身享用。
陈洁
2009年6月
参考文献
[1] 陈炎泽.会展经济需要文化营养滋润[J].参展商,2005,(12):25
[2] 刘大可.中国高等会展教育态势分析[N].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6(5)
[3] 刘大可.会展发展,理论先行[J].中国会展,2005,(15):66-67
[4] 薛婷婷.行业发展与协会、政府的互动关系[J].中国会展,2005,(5):40-42
[5] 黄子燕.杭州会展旅游业发展研究[N].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6] 刘大可.会展活动对饭店业的影响[J].饭店现代化,2005,(11):28-30
[7] 陈炎泽.会展文化概念辨析[J].参展商,2005,(14):25-27
[8] 余向平.基于SWOT分析的杭州会展业发展对策探讨[J].商业经济温荟,2006,(1):72-74
[9] 崔凤军.城市旅游的口角竞争与合作——关于杭州旅游接轨上海的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
与管理,2004,(3):44-48
[10] 李鹏军.世界性盛会对旅游业的带动作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5):60-64
[11] 吉方平.直面后奥运经济时代[J].近日工程机械,2008,(9):60-61
[12] 辛薇.主动接轨上海加快杭州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3):
22-24
[13] 丁萍萍.从城市特点看杭州会展业定位[J].今日科技,2003,(2):42-43
[14] 方蓉.关于杭州会展业发展对策的几点思考[J].Economic&Trade Update,2008,(2):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