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给水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
设计规模应根据供水范围内的最高日用水量(单位以/d表示),供水范围, 设计年限,用水人口及各种用水定额确定。 最高日用水量包括: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乡镇工业用水量、饲养畜禽最高日 用水量、公共建筑最高日用水量、消防用水量、未预见水量、管网漏失量。 设计年限可按15~20a计算。供水范围较大、经济条件较好、给水系统较为 复杂的工程宜取高值。 用水人口为设计年限末的规划人口,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P——设计用水人口总数(人); P。——现状人口总数(人);
5. 给水干管最不利点的最小服务水头,单层建筑可按5~10m计算, 建筑每增加一层,水头应增加3.5m。
给水管网管径计算:
基本公式: R 4Q
V
沿线流量:供给 管段两侧用户所 需流量。 传输流量:给水 管中流向下一管 段,没有在本管 段被用户取用的 流量。 集中流量:给水 管网中用大用户 的用水量
工业类别 制 砖 屠 宰 制 革 制 茶
用水定额 7~12 /万块 0.3~1.5 /头 0.3~1.5 /张 0.2~0.5 /担
畜禽类别 马 牛 猪
用水定额 40~50L/(头.d) 50~120L/(头.d) 20~90L/(头.d)
畜禽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羊 鸡 鸭
用水定额 5~10L/(头.d) 0.5~1.0L/(只.d) 1.0~2.0L/(只.d)
•
1 原水水质不得低于现行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关于Ⅲ类水域水
质的规定或《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的要求 。 2.选择地下水为水源时,其取水量应低于允许开采的水量;选择地表水 为水源时,其枯水期的保证率不得低于90%。 3. 取水构筑物的卫生防护范围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取水构筑物的型式 和附近地区的卫生状况确定。在防护地带及水厂生产区应设置固定的 标志,在水厂生产区外围10m范围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禽畜饲 养场、渗水厕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或铺设污水管 道,并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4.水源周围含水层的防护,在井的影响半径范围内,不得使用工业废水 或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持久性或剧毒性的农药,不得修建渗水厕所、 渗水坑、堆放废渣或铺设污水管道,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壤的活动。 粉砂含水层井的周围25~30m,砾砂含水层井的周围400~500m为防 护区。 5. 分散式供水的水源井周围20~30m范围内,不得设置厕所、渗水坑、 粪坑、垃圾堆和废渣堆等污染源,并建立卫生检查制度。 6.在取水点周围100m的水域内,严禁捕捞、停靠船只、游泳等任何活动 、应设有明显的标志和严禁事项的告示牌。
a——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n——设计年限(a);
备注: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量,可按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乡镇工业用水量、饲养
畜禽最高日用水量、公共建筑最高日用水量之和的15%~25%计算。
P1——设计年限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数(人)。
应选择最短线路; 减少拆迁、少占农田; 管渠的施工、运行、维修方便; 应充分利用地形条件,优先考虑重力流输水; 应尽量减少穿越铁路、公路、河流等障碍物; 应与当地规划结合,考虑近远期结合和分步实施的可能。 输水管道设计流量,应按本规范6.2.3条规定执行。 长距离输配水管道,应在隆起点和低凹处分别设置排(进)气阀和泄水阀。 地下管道排(进)气阀应设置在井内。泄水管直径约为输水管直径的1/3左右 。 9. 重力输水管道,地形高差超过40m,应在适当位置设置跌水井或减压井,以 保证供水安全。 10.农村水厂输水管线,可考虑单管输水。若输水距离较远,可在靠近水厂处修 建安全贮水池。 11.尽量缩短管线长度并遍布整个供水区,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12.配水管网一般设计成树枝状,必要时可设计成环状; 13.按树枝状布置,应设有分段或分区检修阀门,其末端应设泄水阀; 14.配水管网中的干管水流流向应与供水流向一致。干管应在规划路面以下,沿 村中主要街道布置,宜通过两侧用水大户。 1. 2. 3. 4. 5. 6. 7. 8.
硬聚氯乙烯(UPVC)管
聚乙烯(PE)聚丙烯(PP)管
式中i——每米管长的水头损失(m); Q——管段计算流量(L/s); dj——管道的计算内径(m)。 备注: 1.输配水管道的管径应按经济流速确定。 2.管道或管网的局部水头损失可按沿程 水头损失的5%~10%计算 。
• 1. 公共建筑用水量,应按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GBJ15 规定执行,也可按生活用水量的8%~25%计算。 2.消防用水量应接现行的《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的规定执 行。允许短时间断给水的集镇和村庄,在计算供水能力时,可不单列 消防用水量,但供水能力必须高于消防用水量。设计配水管网时,应 按规定设置消火栓。 3. 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5%~25%合并计 算。 • • 4.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应按《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 》中的规定执行。
节点流量:由沿线 流量计算得出的, 假定从节点被用户 从管段取用的水流 量。 管段中的流量为
Q=qt+1/2qL
集中于节点的流 量为该相连的所 有管段的沿线流 量的总和的一半, 并考虑加上集中 流量。
qL2 qL1 qn qL4 qL3
1 q n Qi q L 2
• 把沿线流量转换为节点流量后,每条管段所 通过的流量,即为其计算流量。对于树状管 网,管段上的流量为其后所有节点流量与集 中流量的和。
1. 2. 3. 4. 5. 6. 7.
8.
位于地质条件良好,不易受污染的富水地段; 近主要用水地区; 按照地下水流向,在村镇的上游地区; 施工、运行和维修方便。 取水头部在河床中的位置:侧面进水孔下缘一般距河床底部的距离 应不小于0.5m;顶部的进水孔,应高于河床底部1.0~1.5m。从湖 泊水库取水,距离(湖)底,不应小于1.0m。 进水孔流速:河床式取水头部进水孔流速,有冰凌时采用0.1~ 0.3m/s;无冰凌时,采用0.2~0.6m/s;岸边式取水头部进水孔流 速,有冰凌时采用0.2~0.6m/s;无冰凌时采用0.4~1.0m/s。 格栅间隙与孔口直径:格栅间隙应采用10~30mm,孔口直径应采 用10~20mm,总开孔(隙)面积,可参照本规范的允许流速计算 。 进水管:农村给水工程中,当取水头部与水泵吸水管相连接时,进 水管管径可按水泵吸水管流速计算。
总则 • 为指导我国农村给水工程建设,使农村给水工程设计科学化、规范化, 确 保供水的水质、水量,提高人民身体健康水平和促进农村的社会和经济发 展,特制定本规范。 • 本规范适用于集镇、中心村、基层村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永久性室外给 水工程设计和独立的乡镇企业永久性室外给水工程设计,包括集中式给水 工程与分散式给水工程。 • 农村给水工程设计必须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根据农村的经 济水平的管理水平,选择适宜技术,力求简单可靠,经济合理、操作维修 简便。 • 农村给水工程规划应服从当地乡镇的总体规划。以近期为主,近、远期结 合。合理利用水资源,优先保证优质水源供生活饮用。设计年限,以15a至 20a为宜,并应依据本地区发展规划、经济状况和水量需求,统一规划设 计,可分期实施建设。 • 农村给水工程设计中优先采用符合本规范的标准设计、标准设备。若采用 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必须经过工程实践和技术鉴定。 • 在地震、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以及其它特殊地质构造地区进行农村给水 工程设计,尚应按现行的有关规范的规定执行。 • 农村给水工程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标准和规范 的规定。
q5 Q1~2=q2+q3+q4 Q0~1=q1+q2+q3+q4+q5+q6 0 1 2 q2 q3 q6
q1 q4
• 管中流速越小,则管径越大 (建设费用高),管中水头 损失越小,水泵扬程与耗电 越小(运行费用低); • 管中流速越大,则管径越小 建设费用高) ,管中水头 损失越大,水泵扬程与耗电 越大(运行费用低)。
时变化系数 3.5~2.0 2.5~2.0 3.0~1.8 2.0~1.8 2.5~1.5 1.8~1.5 2.0~1.5 1.7~1.4
注:采用定时给水的时变化系数应取 5.0~3.2。
工业类别 榨 油 豆制品加工 制糖 罐头加工 酿 酒
用水定额 6~30 /t 5~15 /t 10~40 /t 10~40 /t 20~50 /t
给水设备类型 从集中给水 龙头取水 户内有给水龙头 无卫生设备 户内有给水排水 卫生设备 无淋浴设备 户内有给水排水 卫生设备 和淋浴设备
社区类别 村 镇 村 镇 村 镇 村 镇 庄 区 庄 区 庄 区 庄 区
最高日用水量 (L/人.d) 20~50 20~60 30~70 40~90 40~100 85~130 130~190 130~190
费用
总费用G+ty
t年的运行费用ty
建造费用费用G 经济流速ve 流速v
给水管经济流速表
0.60 0.70 0.80 0.90 1.00 1.10 1.20 1.30
1.40
Q(L/S) i(‰) Q(L/S) i(‰) Q(L/S) i(‰) Q(L/S) i(‰) Q(L/S) i(‰) Q(L/S) i(‰) Q(L/S) i(‰) Q(L/S) i(‰) Q(L/S) DN100 DN150 DN200 DN250 DN300 DN350 DN400 DN500 DN600 DN700 DN800 DN1000 4.60 10.40 18.60 29.20 42.40 58.00 75.00 8.62 5.05 3.48 2.61 2.05 1.70 1.40 5.40 12.20 22.00 34.00 49.60 67.00 89.00 11.55 6.76 4.73 3.45 2.73 2.21 1.91 6.20 14.00 24.80 38.80 57.00 77.00 101.00 14.89 8.70 5.90 4.40 3.53 2.85 2.42 6.90 15.80 28.40 44.00 64.00 87.00 113.00 117.00 255.00 345.00 453.00 703.00 18.15 10.88 7.58 5.55 4.38 3.57 2.97 2.23 1.76 1.43 1.21 0.90 198.00 282.00 384.00 501.00 783.00 2.75 2.13 1.74 1.46 1.09 216.00 312.00 423.00 555.00 861.00 3.24 2.57 2.09 1.77 1.31 237.00 339.00 459.00 603.00 941.00 3.84 3.00 2.45 2.07 1.54 255.00 369.00 498.00 651.00 1021.00 4.44 3.54 2.88 2.40 1.81 276.00 396.00 534.00 703.00 1101.00
• 在确定了流速之后,即可由下式计算出管径
4Q R V
•
1. 农村给水系统可分为集中式给水系统与分散式给水系 统。设计时应根据当地的村镇规划、地形、地质、水源、 用水要求、经济条件、技术水平、电源条件,综合考虑进 行方案比较后确定。 2. 集中式给水系统,设计时可根据当地情况,选择城市 给水管网延伸给水系统,适度规模的全区域统一给水系统 ,多水源给水系统,分压式给水系统以及村级独立给水系 统。 3. 分散式给水系统,设计时可选择深井手动泵给水系统 或雨水收集给水系统。
1 3 5 7
9
用水量、水质和水压
2
给水系统 取水构筑物 水泵与泵房
水源
设计规模 输配水
4 6 8 10
调节构筑物
水的净化 分散式给水
3
水厂总体设计
11 地下水特殊净化和深度净化 12
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 项目报建 项目审查 编制设计文件 勘察、设计招投标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审查 施工准备 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审查 施工招投标 设备材料采购 组织施工 施工许可 施工安装 生产准备 竣工验收 投产使用 试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