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减低阿司匹林胃肠道出血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减低阿司匹林胃肠道出血风险
阿司匹林是一种经常会被用到的药,但是是药三分毒,服用阿司匹林也可能会导致出现一些
不良反应,所以要求我们熟悉阿司匹林的常见不良反应,并且还要在用药的时候注意对患者
进行检测,来有效的避免不良反应。
一、了解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属于一种解热镇痛药物,常见的消炎药物中会有这个成分。
不过它主要的作用是抗
血小板聚集,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比如脑梗塞,心肌梗塞等等。
也可以作为突发
心梗的急救用药。
但是口服阿司匹林有很多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作为解热镇痛药物,常见的
不良反应有:1.胃肠道反应,2.过敏反应,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即水杨酸反应,4.肝肾损害,5.心脏毒性,6.对血液系统影响如可长期服用可出现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
二、阿司匹林致使胃肠道出血的原因
胃肠道症状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较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
因为药是吃到肚子里的,所以最先产生的是胃部严重不适,主要有饱胀感、泛酸、嗳气、呕吐、胃痛、烧灼感等,如果做胃镜检查可以发现有胃黏膜损伤,或者是十二指肠溃疡等问题。
而口服阿司匹林可直接剌激胃黏膜引起上腹不适及恶心呕吐。
长期使用易致胃黏膜损伤,引起胃溃疡及胃出血。
长期使用应经常监测血像、大便潜血试验及必要的胃镜检査。
所以应
用阿司匹林时最好饭后服用或与抗酸药同服,溃疡病患者应慎用或不用。
增强胃黏膜屏障功
能的药物,如米索前列醇等,对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有特效。
三、使用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有哪些
首先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中最常见为轻度胃肠道出血和胃肠道刺激症状。
阿司匹林引起轻度
胃肠道出血是与所服用的剂量有关的,因为患者还是要尽早到医院去检查好判断病情严重。
所以如果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可能会导致一些头痛,粘膜损伤,听力下降等不良情况。
阿司
匹林的副作用包括:1.胃肠道反应,服用者可以出现恶心、呕吐、胃痛或上腹部不适等;2.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服用者可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3.皮肤过敏反应;4.肝脏功能异常,
由于阿司匹林代谢需要通过肝脏代谢,对于原本肝肾功能较差的患者,有可能造成肝肾功能
的损害等。
因此,阿司匹林不可胡乱使用。
四、如何正确使用阿司匹林,降低出血风险
胃肠道反应是口服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长期服用会导致胃黏膜损伤,从而引起胃出血。
所以服用阿司匹林必须采取措施,可以在饭后服用,或者与抗酸药一起服用。
然后就是用药时要掌握正确服用阿司匹林。
在通常情况下,阿司匹林用来预防和治疗心脑血
管系统疾病,每天的剂量是一百毫克,常用的剂型为阿司匹林肠溶片,每天服用一次即可,
所以大家不需要纠结早上或者晚上服用阿司匹林,每天一次即可。
但是如果患者胃肠道症状
比较明显,比如说胃痛,胃部不适感等,可能需要更改服用的时间,如饭中服用,如果还是
有不适的症状出现,部分个体可以换用其他的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临床比较常用的为氯比
格雷,当然这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不要自行更改。
如果发生皮肤淤血,胃肠出血等严
重不良反应,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切忌自
行处理。
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服然后就是在服用阿司匹林时,应尽量避免同服其他非甾体抗炎
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美洛昔康等药物,以免加重对胃黏膜的损伤,长期与对乙酰氨
基酚(扑热息痛)联用时会引起肾脏疾病;在与其他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氯吡格雷同服时,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尽量减少出血风险。
最后,过敏及哮喘患者禁用阿司匹林会引起严重的过敏性哮喘,可危及生命。
所以有哮喘及
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应禁用阿司匹林,采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
五、用药时怎样保护肠胃
要知道,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多少会有胃肠道刺激的,所以如果有长期用药的情况的话,建议
首先要预防胃肠道刺激。
如果药物允许饭后服用的话,建议最好饭后服用,可以有效缓解对
胃肠道的刺激作用。
另外如果有明显的胃肠道刺激症状时,如出现恶心呕吐及腹痛等症状时,可以吃点保护胃的药物。
然后就是要变饮食习惯:按时就餐,坐着吃饭不要站立或蹲着。
戒吃辛辣、油炸、烟熏食物
如烧烤等,不吃过酸、过冷等刺激强烈的食物,不饮酒,少饮浓茶、咖啡等。
多吃素菜和粗
纤维食品如芹菜、香菇等。
总之保养好自己肠胃的关键问题是要注意饮食规律和饮食卫生。
现在的一些食品使用添加剂太多,虽然外部感官很好,但长期使用对人体有害。
另外,街头
小摊的食品卫生状况令人担忧,食品的生物性污染不容忽视,所以一定不要随便吃零食。
保
养好肠胃,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因为不良情绪也会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