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注释商补六例
《孔雀东南飞》注释错误指瑕
![《孔雀东南飞》注释错误指瑕](https://img.taocdn.com/s3/m/7c21d00576c66137ee0619d9.png)
日欲暝
,
愁 思 出 门啼
) 》 哀思
”
“ ”
页 《 诂丛 稿 古代 汉 语 词 义 札 记 ( 训
“
一
)》
又 此 条可 参 见 本 书 《 代汉 语 词 义 古
暂
”
条指 出 :
“
札记 (
‘
… …
一
条
。
: 乐 府古 辞 《 孔雀 东 南 飞 》
“
愁思
含 义 不 同于 现 代汉 语
,
应
府吏 闻此 变
,
; ◇
“ ” 《 改斋 漫 录 》引 作 “ ” 媳 能 息 ,5 9)王 氏的 话 大体 概 括 了 “ 新妇 ”的 用
”
,
,
鸡 犬相 闻
此处
“ ,
。
交通
”
即
.
“
交相 通 达
。
之
。
,
与 现 代汉 语 不 同 应 注
( 二 ) 上 下文 词义 不 同
4
、
“
”
.
,
当注
,
。
何意
“
”
。
课本两 见 :
“
、
,
。
新 妇谓 府 吏 :
,
‘
何 意 出此 言 Biblioteka 同”… …“
。
是被逼迫
“
君 尔妾亦 然
,
“
’
。 ”
。
”
“
”
“
”
。
女行无 偏斜
。 ,
“
3
、
交通 枝 枝相 覆盖
,
“
叶叶相交 通
孔雀东南飞译文 注释
![孔雀东南飞译文 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5b351ed8050876323112129d.png)
兰家女 ── 指书香门第的女儿。
不嫁义郎体 ── 义,此为体面的样子。体:此为邻近词义字的借称,即在此表示“这个人”,不要刻意解释为“身体”。〔注〕出于声调或音韵上搭配需求,在古代诗语言中常向邻近词义字来借称。
诺诺复尔尔 ── 连声应允承诺时的样子。
六合正相应 ── 中国古代阴阳家以月建与日辰的地支相合为吉日,即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总称六合。
交语 ── 这里指交相传递口信。
龙子幡 ── 刺绣着游龙的旗幡。
婀娜随风转 ── 婀娜:轻盈秀美。此句形容罩有彩色帘幕的精美的车子在风中运转的样子。有的注释中,把此句归为修饰上句的“四角龙子幡”,我认为不妥当。因为“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正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即前一整句描述的是船,此一整句描述的是车,下一整句描述的是马。若把“婀娜随风转”归入上句,那么“金车玉作轮”单句就孤立了。若硬要把“金车玉作轮”接入下面描述马的句子中,就有点佶屈聱牙了。
丞籍有宦官 ── 丞籍:指郡丞自己的家乡。宦官:这里指大户官宦人家。
娇逸 ── 俊美优雅。
否泰〔pǐ tài〕── 指世道盛衰,人世通
塞或运气好坏。 〔注〕《易》的两个卦名。天地交,万物通谓之“泰”;不交闭塞谓之“否”。后常以指世事的盛衰,命运的顺逆。
踯躅青骢马 ── 踯躅〔zhízhú〕:以足击地。这里指马踢踏而行的样子。青骢马〔qīngcōngmǎ〕:青白杂色的马。
《孔雀东南飞》注释拾补——恨恨行人寡妇
![《孔雀东南飞》注释拾补——恨恨行人寡妇](https://img.taocdn.com/s3/m/572468c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d.png)
《孔雀东南飞》注释拾补——恨恨行人寡妇孔雀东南飞,五百年前中国南宋时期文学家辛弃疾所作的这首词,以其豪放激昂的气势和深邃含蓄的意境,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然而,这首词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词语却一直备受争议,那就是“恨恨行人寡妇”。
下文将尝试对该词语进行注释拾补,以期更深入地理解这首千古传世之作。
在这句词中,“恨恨”二字对于行人寡妇进行修饰,呈现出一种强烈的情感色彩。
词中“恨”字纵观全词已有多次出现,辛弃疾通过短短两个字的重叠运用,使得词语更加直击人心,表达了作者深沉而不可言喻的心情。
那么,“恨恨”到底代表着何种情感呢?或许,“恨恨”可以理解为一种怅然若失的无奈与愤懑之情。
辛弃疾以“行人寡妇”作为描绘对象,将其寄托了一种对于时代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无力抗衡。
从整首词来看,辛弃疾以行人寡妇为缩影,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形势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与担忧。
“行人寡妇”一词,词义扩展开来,可以理解为失意迁徙的人群。
宋代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和地理环境的变迁,许多人被迫离开家园,四处流浪。
而这些失去了归宿的行人,则在词人的笔下化身为了“寡妇”,寓意着他们不再享有社会关怀和救助。
回头再来看,“恨恨”与“行人寡妇”的搭配,为整句词增添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恨恨究竟体现了怎样的情感?或许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这些行人寡妇命运的同情和无奈。
在这片草木萧疏的大地之上,行人寡妇们背负着犹如孤鸟失掉巢穴的沉重,流亡四方,而作者所表达的恨,则是对于时世艰辛和人生无常的愤怒和无奈。
但是,这还不足以解释词中“恨恨”二字的深意。
换个角度来思考,或许,“恨恨”还可以理解为辛弃疾对于自身命运的愤怒与懊悔。
时代变迁和个人遭遇的不公,使得辛弃疾深感命运的脆弱和无常。
他对于自己曾经的选择和对于江山的奉献感到了无尽的愤恨和懊悔。
在辛弃疾的人生中,恰逢雄浑的北国河山被异族占据,国家危机四伏,词人深感自身的无力和无奈,所表达出的恨也成为了他仅存的奋斗精神。
他通过对于行人寡妇的描绘,将个人悲剧与时代沉浮相结合,再现了自己对于命运波折的内心痛苦和无奈。
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 注音版 含注释
![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 注音版 含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e9ac751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f.png)
孔雀东南飞 注音版 含注释序x ù曰yu ē:汉h àn 末m ò建ji àn 安ān 中zh ōn ɡ,庐l ú江ji ān ɡ府f ǔ小xi ǎo 吏l ì焦ji āo 仲zh òn ɡ卿q īn ɡ妻q ī刘li ú氏sh ì,为w éi 仲zh òn ɡ卿q īn ɡ母m ǔ所su ǒ遣qi ǎn ,自z ì誓sh ì不b ù嫁ji à。
其q í家ji ā逼b ī之zh ī,乃n ǎi 投t óu 水shu ǐ而ér 死s ǐ。
仲zh òn ɡ卿q īn ɡ闻w én 之zh ī,亦y ì自z ì缢y ì于y ú庭t ín ɡ树sh ù。
时sh í人r én 伤sh ān ɡ之zh ī,为w éi 诗sh ī云y ún 尔ěr 。
kǒng què dōng nán fēi ,wǔ lǐ yī pái huái 。
•孔 雀 东 南 飞 ,五 里 一 徘 徊 。
shí sān néng zhī sù ,shí sì xué cái yī ,十 三 能 织 素 ,十 四 学 裁 衣 ,shí wǔ dàn kōng hóu ,shí liù sòng shī shū ,十 五 弹 箜 篌 ,十 六 诵 诗 书 ,shí qī wéi jūn fù ,xīn zhōng cháng kǔ bēi 。
孔雀东南飞原文及注释
![孔雀东南飞原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ef6ff3c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f.png)
孔雀东南飞原文及注释
《孔雀东南飞》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原文如下: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里一回头,白日不见眉。
这首诗描绘了孔雀的飞行情景,表现了孔雀的高贵和自由。
孔雀在东南方向飞行,每飞行五里就会停下来徘徊一下,十里后才回头,说明孔雀的飞行速度非常缓慢。
最后两句“白日不见眉”则是用来形容孔雀飞行的缓慢,也可以理解为孔雀的飞行距离很远,白天也看不到它的眉毛,形象地描绘了孔雀的壮丽和高贵。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深远,通过孔雀的飞行描写出了一种悠闲、高雅、超然的境界。
孔雀被视为吉祥、美丽的象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被用来寓意高贵和华丽。
该诗也被用来比喻人生的追求,表达了对自由和高远的向往。
总的来说,《孔雀东南飞》这首诗通过对孔雀飞行的描写,表
现了诗人对高贵、自由的向往之情,展现出了唐代诗人王之涣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孔雀东南飞》解词注释1
![《孔雀东南飞》解词注释1](https://img.taocdn.com/s3/m/8ea5d71203d8ce2f00662339.png)
交广市鲑(xié)珍
晻晻(yǎn yǎn)日欲暝
词类活用
1.仕宦于台阁(名词“仕”作动词:做官)
2.头上玳瑁光(名词“光”作动词:发光)
3.交广市鲑珍(名词“市”作动词:购买)
4.孔雀东南飞(方位名词“东南”作“飞”的状语:朝东南方向)
5.手巾掩口啼(名词“手巾”作“掩”的状语:用手巾)
20.贫贱有此女(形容词“贫贱”作名词,贫穷、没地位的人家)
21.理实如兄言(名词“理”作状语,按道理)
22.槌床便大怒(名词“槌”作动词,敲)
特殊句式
1.汝是大家子(判断句)
2.何言复来还(宾语前置)
3.誓天不相负(宾语前置)
4.仕宦于台阁(状语后置)
5.今日被驱谴(被动句)【以“被”为标记】
6.为仲卿母所遣(被动句)【以“为……所”为标记】
府吏见丁宁"丁宁"同"叮咛",嘱咐
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恨恨那可伦"那"通"哪"
奄奄黄昏后"奄"奄通"晻晻",日色昏暗无光的样子
古今异义
可怜古义:可爱今义:值得同情,怜悯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区区古义:小,此指见识少今义:数量很少,事物不重要
谢古义:告诉今义:道谢
7.杂彩三百匹(定语后置)
一词多义
为
为诗云尔(作;动词)
非为织作迟(是;动词词)
时时为安慰(作为;介词)
自名为鸳鸯(叫做;动词)
君家妇难为(做;动词)
为仲卿母所遣(表被动)
相
《孔雀东南飞》解词注释2
![《孔雀东南飞》解词注释2](https://img.taocdn.com/s3/m/14f4713f0066f5335a812139.png)
16.《孔雀东南飞》1.守节:遵守福利的规矩2.不堪:不能胜任3.驱使:使唤4.徒:徒然,白白地5.施:用6.白:告诉7.共事:一起过日子8.始尔:刚开始。
9.致不厚:招致不喜欢。
致,招致。
厚,厚待,这里是“喜欢”的意思10.何乃:固定格式,为何11.何乃太区区的区区:小,指见识短浅12.自专由:自作主张。
专:独断专行。
由,随意,任意13.贤:聪明贤惠14.可怜:可爱15.慎:千万16.伏惟:趴在地上想17.会不从相许的会:当然,必定18.举言:发言,开口19.卿但暂还家的但:只管20.迎取:迎接21.下心意:低心下意,受些委屈22.纷纭:麻烦23.进止:一举一动24.作息:原意是工作和休息,这里是偏义复词,专指工作25.伶俜:孤单的样子26.索:缠绕27.伶俜索苦辛:孤孤单单,受尽辛苦折磨28.谓言:总以为29.卒:完成,报答30.葳蕤:草木茂盛的样子31.遗施:赠送,施与32.会因:会面的机会33.严妆:整妆,郑重的梳妆打扮34.通:次,遍35.蹑:踩,踏,这里指穿鞋36.珰:耳坠37.野里:乡间38.兼愧:更有愧于……39.却与小姑别的却:从堂上退下来40.勤心:用心41.扶将:扶持,搀扶。
这里是服侍的意思42.感君区区怀的区区:这里是诚挚的意思43.若:如此44.录:记得45.若见录:如此记住我46.逆:逆料,想到将来47.劳劳:怅然若失的样子48.颜仪:脸面,面子49.拊掌:拍手,这里是表示惊异50.悲摧:悲痛,伤心51.窈窕:容貌体态美好的样子52.便言:很会说话53.令:美好54.非奇:不宜,不妥55.断:回绝56.自可断来信的信:使者,指媒人57.幸:希望58.宦官:即“官宦”,指做官的人59.娇逸:娇美文雅60.作计:拿主意,打算61.量:考虑62.否泰:这里指运气的好坏。
否:坏运气。
泰,好运气63.其往:其后,将来64.何云:这里指怎么办65.处分:处置66.要:相约67.渠会:同他相会68.登即:立即69.尔尔:如此如此=就这样,就这样70.交语:交相传话71.络绎:随从72.踯躅:缓慢不进的样子73.赍:赠送74.郁郁:繁盛的样子75.不举:办不成(事)76.暝:昏暗77.逢迎:迎接78.量:预料79.可以卒千年的卒:最终,隐身为存在80.恨恨:抱恨不已,非常无奈81.千万:无论如何82.故:有意,故意83.不良计:不好的打算(自杀)84.乃尔立:就这样决定85.黄昏:7p.m.~9p.m.86.人定:9p.m.~11p.m.87.交通:交错,这里指挨在一起。
孔雀东南飞译文-注释
![孔雀东南飞译文-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8a87ccd0aa00b52acfc7ca65.png)
【译文】孔雀东南飞〔译文〕作者:(建安时期)佚名译文:璞如子为焦仲卿妻作〔开篇辞〕孔雀向着东南飞,每行五里一徘徊。
“我十三岁能织素绢,十四岁学裁衣衫,十五岁能弹箜篌琴,十六岁把诗书诵念。
十七岁做您府吏媳妇,可心中却时常悲苦。
您既然从事府吏,我自当守贞节此情不移。
只是苦了为妻留守空房,相见日子常是寥寥无几。
鸡叫我便上机纺织,夜夜里都不得歇息。
三天就下机五匹丝绢,可婆婆仍然故意嫌我太慢。
不是我织得太慢啊,而是做您家的媳妇太艰难!既然为妻不胜任您家使唤,空留着也没什么施展。
您便可禀告公婆去,趁早把我遣送回娘家门。
”府吏焦仲卿闻听了妻子怨言,便到堂上向母亲陈述己见:“儿子命相中已没有高官厚禄,但所幸还能娶得像这样的媳妇。
我们是同床共枕的结发夫妻,死后也是黄泉伴侣相依。
我们共同生活才二三年,日子开始的时间还很短。
这位女子的品行没什么不端,不给以厚待又是为了那般?”焦母冲着儿子出言甚急:“你怎么如此没有出息!这个女子不懂礼数教养,一举一动都由着性子自作主张。
我早就憋了一肚子气,怎能让你这女子太随意!东邻居有个闺女很贤淑,本名唤叫秦罗敷;惹人怜爱又是体态无可比,就让母亲为你来求娶。
便可趁早赶这个女人走,赶她走千万千万莫挽留!”仲卿久久跪着相告求:“孩儿恭请母亲大人听清楚。
今天若是赶走兰芝女,我一辈子再也不另娶!”焦母闻听此言之后,捶床大发雷霆之怒:“你这小子竟然谁也不怕,怎敢帮着这个妇人说话!我跟她早已无恩义可讲,决不会依从你再留下她!”焦仲卿默默不敢吭声,再拜了母亲回到自家门户中。
开口对着妻子作陈述,早已是哽咽不成声:“我自己当然不会赶你走,奈何母亲逼迫难相争。
但请你暂时先回家,我现今也暂且打个招呼到府衙。
不多久我自当回家转,回转后必定迎你重归还。
就此约定放下心中虑,千万别违背我的叮嘱语。
”媳妇对着仲卿轻启口:“还是别再闹什么纷争的好!记得那一年的初春时分,我辞别娘家嫁到贵府门;谨慎做事一如公婆安排,举止投足哪敢妄自独专?白天黑夜一直劳作勤恳,道不尽的是孤苦和辛酸。
中学语文注释商榷两则
![中学语文注释商榷两则](https://img.taocdn.com/s3/m/7962798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0.png)
2015.11石亚荣一、“好自相扶将”再析高中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并序》有一句:“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课本注释:“(好自相扶将)好好服侍老人家。
扶将,这里是服侍的意思。
”由此注可知:中学课本解释为兰芝劝小姑要好好侍奉婆婆。
那么,“好自”“勤心”句语意重复吗?否。
“勤心”句着眼点在于兰芝先拜别婆婆,后于小姑话别,提出个人希望,希望小姑精心奉养婆婆;“好自”句的着眼点则是强调说,过去我(兰芝)服侍婆婆,如今被休而去,服侍婆婆只好转由小姑独自承担了。
因此,“好自”句与前句侧重点不同。
其次,“好自”句中的“自”字,犹“独”,副词。
如果把“自”字解释为“各自”,那么上下句的文意便相悖了。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好自”句中的“相”字,既不应解释为“互相”、“递相”,也不能解释为指代性副词,指代某一人称。
须知,“相将”本为一个词,犹“相与”、“相共”之义。
孟浩然《春情》诗:“己厌交欢怜枕席,相将游戏绕池台。
”令狐楚《春游曲》:“相将折杨柳,争取最长条。
”……是其例。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上册,第339页“相将”条。
)本句由于押韵(“床”、“长”、“将”、“忘”为韵脚),所以将“扶”字嵌入“相将”一词中。
“相扶将”义为“相与搀扶着”。
《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正是此用法。
“好自”句所解释的“服侍”,是用的引申义。
二、《捕蛇者说》中的“向”字解初中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柳宗元《捕蛇者说》有一句:“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前一句课本译注为:“假使我不当这个差。
向,从前。
”我认为此句翻译尚可,注释欠妥。
上述句子被许多语法书、参考书引用,而对“向”字的解释不尽相同。
一般有两种注释。
第一种,把“向”字解释为假设连词,作“假使”、“如果”讲。
例如《中学文言实词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第489页)《古汉语虚词手册》(吉林人民出版社,第418页)《中学文言文词典》(福建人民出版社,第385页)《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第266页)等等。
《孔雀东南飞》注释拾补——“恨恨”“行人”“寡妇”
![《孔雀东南飞》注释拾补——“恨恨”“行人”“寡妇”](https://img.taocdn.com/s3/m/7c1279fdba0d4a7303763a02.png)
的 用例 :
情 应 是 最 为 突 出 , 是 最难 割 舍 的 。 闺诗 》 行人 消息 断,空 闺静 复 也 :“
经传释 寒。 ”费昶 《 芳树 》 “ : 行人早旋 归, 以 下 是 一 些 唐 宋 时 期 文 献 中 这样理解 ,诚如清王引之 《
词 ・ 自序 》中所言:“ 揆之本文而 贱妾犹年 少。 闻人倩 《 日诗 》 ” 春 :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04版张世禄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罗宗强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版等均收寡人之于国也注释商榷两则察邻国之政不知检河南省南阳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张春雷录此文但对政字也都没有注解
( ( ( 1)彦 先来 ,相欣 喜 ,便 复 恋 不舍 ” 如 此 释 义置 于 以 上 各 例 读本 》 修 订本 ) 上海教育 出版社 中显然是既合理 又贴切 ,可见 “ 恨 20 版 ) 此 “ 06年 将 行人 ” 为 “ 子 , 释 游 分别 ,恨 恨不可 言。( 陆云 《 杨 与
彦 明 书 》 )
恨” 还有一种用法, 即用来形容亲友、 孤身远 游的浪子。多与思妇相对而
, 我们发现, ( 于 是 与 妇 言语 ,悲 喜恩 情 情人等在 离别时的依恋不舍之情 。 言” 无疑是十分精确的。 2) 再 结合 课 文 的 具 体 内容 来看 , 在 一 些表 现 思妇 、 闺怨题 材 的汉 魏 如 生。 良久, 鼓声, 9 1 恨恨 不能得住。
行人 ”一词 ,例 ( 干宝《 搜神记 》 卷二“ 营陵道 人” ) 焦仲卿与 刘兰芝此时正好是 离别在 六朝诗歌 中多见 “ 条 即 、 死意 已决 ,彼 此心 头 自然会 弥 如王元长 《 秋胡诗》 游禽暮知反。 :“ ( )或 得 要 道 之 诀 , 或 值 不 3
《孔雀东南飞》注释商兑一则
![《孔雀东南飞》注释商兑一则](https://img.taocdn.com/s3/m/63b16d08fe4733687e21aaf3.png)
龙源期刊网
《孔雀东南飞》注释商兑一则
作者:张小平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10年第09期
人教版高语第三册《孔雀东南飞》中有:“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书下注解把“便”解释为“敏捷”,“便言”解释为“很会说话”,“便”字注为biàn。
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便”有两种读音:读biàn时有“方便、便利、简便、就、即使”等意,读pián时有“善说,能说会道”之意,且该义项字典中直接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便言多令才”为其作注解。
再如,《明史·纪纲传》:“纲善骑射,便辟诡黠,善钩人意向。
”按《辞海》,“便”读biàn时有“方便、简便、熟习、大小便、就”等意,读pián时有“口才辩给”之意,如《唐书·魏征传》:“便侫之徒,肆其巧辩。
”
因此,据课文县令家有个三少爷口才很好这一句意及“便”的这几个义项来看,笔者认为文句中的“便”应注音为pián,解释为“善说,能说会道”。
(作者单位:安福中学)。
《孔雀东南飞》译文及注释
![《孔雀东南飞》译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87f7543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9.png)
《孔雀东南飞》译文及注释《孔雀东南飞》译文及注释《孔雀东南飞》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孔雀东南飞》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译文东汉末年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的妻子刘氏,被仲卿的母亲驱赶回娘家,她发誓不再改嫁。
但她娘家的人一直逼着她再嫁,她只好投水自尽。
焦仲卿听到妻子的死讯后,也吊死在自己家里庭院的树上。
当时的人哀悼他们,便写了这样一首诗。
孔雀朝着东南方向飞去,每飞五里便是一阵徘徊。
“我十三岁就能织出白色的丝绢,十四岁就学会了裁衣。
十五岁学会弹箜篌,十六岁就能诵读诗书。
十七岁做了你的妻子,但心中常常感到痛苦伤悲。
你既然已经做了府吏,当然会坚守臣节专心不移。
只留下我孤身一人待在空房,我们见面的日子常常是日渐疏稀。
每天当鸡叫的时候我就进入机房纺织,天天晚上都不能休息。
三天就能在机上截下五匹布,但婆婆还故意嫌我缓慢松弛。
不是我纺织缓慢行动松弛,而是你家的媳妇难做公婆难服侍。
我已经受不了你家这样的驱使,徒然留下来也没有什么用处无法再驱驰。
你这就禀告公公婆婆,及时遣返我送我回娘家去。
”府吏听到这些话,便走到堂上禀告阿母:“儿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幸而娶得这样一个好媳妇。
刚成年时我们便结成同床共枕的恩爱夫妻,并希望同生共死直到黄泉也相伴为伍。
我们共同生活才过了两三年,这种甜美的日子只是开头还不算长久。
她的行为没有什么不正当,哪里知道竟会招致你的不满得不到慈爱亲厚。
”阿母对府吏说:“你怎么这样狭隘固执!这个媳妇不懂得礼节,行动又是那样自专自由。
我心中早已怀着愤怒,你哪能自作主张对她迁就。
东邻有个贤惠的女子,她本来的名字叫秦罗敷。
她可爱的体态没有谁能比得上,我当为你的婚事去恳求。
你就应该把兰芝快赶走,把她赶走千万不要让她再停留!”府吏直身长跪作回答,他恭恭敬敬地再向母亲哀求:“现在如果赶走这个媳妇,儿到老也不会再娶别的女子!”阿母听了府吏这些话,便敲着坐床大发脾气:“你这小子胆子太大毫无畏惧,你怎么敢帮着媳妇胡言乱语。
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的“自”字》补释
![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的“自”字》补释](https://img.taocdn.com/s3/m/6ee840c3a0116c175f0e4884.png)
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的“自”字》补释读了张文虎、王积庆《〈孔雀东南飞〉中的“自”字》一文(载《语文教研》一九八四年十一期),觉得获益非浅,启发很大。
这里对某些值得商榷的字句做一些补充注释,以就教于张、王二同志。
“我自不驱卿”,张王二同志解释:“‘自’当训’自然’。
按:此’自’字如解释为’虽然’,表示转折关系,也说得通。
”我认为该句中的“自”字应作“本”解,“我自不驱卿”即“我本不驱卿”。
《广释词》中“自”作“本”解时,即引此句为例。
王训《度关山》:“好勇自秦中,意气本豪雄。
”“自”与“本”互文。
《陌上桑》中的“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自”皆作“本”解,即“使君本有妇,罗敷本有夫。
”“本自无教训”,张王文中解释:“‘自’训’即’,解释为’就’。
……’本自无教训’、’自可断来信’两句中,’自’都当训作’即’。
”我认为“本自无教训”中的“本自”为内动助词,作“本是”解。
曹植《七步诗》:“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自”一作“是”,有的版本即“本是同根生”。
颜延之《五君咏》:“中散(稽康)不偶世,本自餐霞人(即仙人)”,“本自”就是“本是”之意。
“自可断来信”一句中的“自”字解作“即”是对的,它与“本自”的“自”不同,我们不能说成“本即无教训”。
“葳蕤自生光”,张王二同志解释:“‘自’似当作’且’讲。
……’自’应为并列连词,可解释为’而且’”。
这样解释是讲得通的,但接下去说:裴学海《虚词集释》收有此种译法,并举《韩非子·说林》语为佐证“‘为人主者,诚明于臣之所言,则虽罼弋驰骋,撞钟舞女,国犹且存也,不明臣之所言,虽节俭勤劳,布衣恶食,国犹自亡也。
’句中’自’、’自’互文。
”我以为援引此句来作说明就欠妥贴了。
《韩非子·说疑》(按:不是《说林》篇,而是《说疑》篇,《说林》篇中无此文句,《虚字集释》一书中可能是刊误,作者也以讹传讹。
)篇中的“国犹且存也”、“国犹自亡也”,不是“且”、“自”互文,而是“犹且”、“犹自”互文,它们作“还是”、“仍然是”讲。
孔雀东南飞课文注释
![孔雀东南飞课文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d1eb686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a.png)
孔雀东南飞课文注释【原文】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雀东南飞》注释商补六例
作者:韩肖
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07年第09期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中《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注释,吸取了古今各家的研究成果,在浅显通俗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但笔者认为编注者对其中几个词语的处理似乎未尽完善,现提出来加以探讨,以就教于该诗的编注者、广大语文教师和专家们。
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三能织素”,教材翻译为“十三岁就能织精美的白绢”,句中“能”字,编注者直接以今义译之,盖以其字面普通,故未予注释。
其实不然,古籍中“能”字常用作“善于,擅长”义。
《玉篇·能部》:“能,工也,善也。
”《荀子·劝学》:“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杨倞注:“能,善。
”《管子·五辅》:“故善为政者,田畴垦而国邑实。
……不能为政者,田畴荒而国邑虚。
”句中“能”与“善”字互文见义。
后秦道略集《雜譬喻经》卷一:“时南天竺有一畫师,亦善能畫。
”同经又:“有一醫师,善能治病。
王即召来,令治己病。
”《齐民要术》卷六《养牛马驴骡》:“(马)股欲薄而博,善能走。
”“善能”连言,是同义字复用。
方一新、王云路先生《中古汉语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修订版)即认为这句诗中的“能”字当为“擅长”义,“十三能织素”翻译为“(我)十三岁擅长织精美的白绢”,更能突出刘兰芝的聪明能干。
2.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相见常日稀”一句,教材未注,不少译文把这句话翻译为“我们见面的日子实在少得很”,笔者认为不够准确。
“常日”是中古时期的常用词语,有“平日,平时;往日,以往”等义。
如《三国志·魏志·仓慈传》:“又常日西域杂胡欲来贡献,而诸豪族多逆断绝;既与贸迁,欺诈侮易,多不得分明。
”又《南齐书·高帝纪》:“常日乃可屈曲相从,今不得也。
”唐韩愈《贺太阳不亏状》:“虽隔阴云,转更明朗,比于常日,不觉有殊。
”皆其例。
故这句诗应该翻译为“我们平日见面稀少”。
3.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大人故嫌迟”,教材翻译为“婆婆总是嫌我织得慢”,其中“故”字,教材注释为“总是、老是”。
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也选录了此诗,该句中“故”字释为“故意”。
而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下册(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则释为“仍然”。
到底那一种解释更切合文意呢?细品此句,并参看下文“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笔者发现,若把“大人故嫌迟”解释为“婆婆总是嫌我织得慢”或者“婆婆还故意嫌我织得慢”,则文章不仅显得直白无味,而且也不符合刘兰芝这种聪明女子说话委婉含蓄
的特点。
若把“故”字解释为“仍然”,则前两句是质疑,是摆事实(我三天织了五匹布,那么快,婆婆仍然嫌我慢,为什么呢),后两句是答疑,是总结(其实并不是我织得慢,是你家的媳妇难做啊)。
这样讲,既前后逻辑严密,语意通畅,也符合说话者的性格。
而且中古时期“故”字作“仍然,还是”解多有其例,不是个别现象,如《史记·龟策列传》:“江淮间居人为儿时,以龟支床,至后老死,家人移床,而龟故生。
”又陶渊明《拟古》(其三):“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皆其证。
因而此句的“故”字,应该注为“仍然、还是”。
4.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恐此事非奇”,教材翻译为“恐怕这事这样做不合适”,编者注曰:“奇,似应为‘宜’,非奇,不宜。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郭锡良等《古代汉语》和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汉语读本》都认为“奇”字乃是“嘉,善,美好”之义,“非奇”就是“不佳,不好”的意思。
闻一多《乐府诗笺》亦曰:“奇事,犹佳事也。
”“奇”本义指特殊,稀罕,不寻常,《说文·可部》:“奇,异也。
”由珍异义引申出美好、美妙的意思来,此义古书常见,如《史记·殷本纪》:“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
”又《西京杂记》卷二:“梁孝王苑中……,奇果佳树,瑰禽异兽,靡不毕备。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上揭例句中“奇”与“美”、“善”、“佳”、“好”相对成文,其义显而易见。
教材中的“奇”字解释为“嘉,善,好”,正切合诗意,根本没必要以“宜”字来替换之。
况且遍查字书、韵书,未见“奇”字假借作“宜”字的用法;而且二字字形相去甚远,传抄笔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小,所以笔者认为编注者这样处理殊为不妥。
5.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卿当日胜贵”,教材翻译为“你将会一天比一天富贵起来”,郭锡良等《古代汉语》“日胜贵”注为“一天比一天更高贵”,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为“一天比一天贵盛起来”。
对于“胜”字,三书均未作特别交代,从其注释来看,也很难看出“胜”字到底是与哪个词语相对,故而下面作一些补充说明。
诗中“胜贵”当是同义并列,义指“显贵”,“胜”也是“贵”的意思。
古籍中“胜”有“美好,佳妙”之义,如胜会、胜侣、胜友中的“胜”字都是此义。
又由此引申出“有名的,上等的”之义,如《北史·白建传》:“男女婚嫁,皆得胜流。
”“胜流”即“上流”,“有名的,上等的”也就是“显贵的”。
“胜”“贵”二字中古时期经常连用,义指“显贵;显贵者”,如《晋书·郗鉴传》:“又沙门支遁以清淡著名于时,风流胜贵,莫不崇敬,以为造微之功,足参诸正始。
”又《全隋文》卷三三释彦琮《通极论》:“或胜贵经过,或上客至止,不将虚心而接待,先陈出手之倍数。
”皆其例。
有时也写作“贵胜”,如《魏书·故叟传》:“每至贵胜之门,恒乘看牸牛,敝韦挎褶而已。
”又《北齐书·邢邵传》:“尝有一贵胜,初授官,大集宾客。
”
6.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恨恨”二字,教材注为“愤恨到极点”,笔者认为不确。
“恨恨”这里当为“惆怅,忧伤”之义,此义中古常用。
如东汉秦嘉《重报妻书》:“车还空反,甚失所望,兼叙远别,恨恨之
情,顾有怅然。
”三国魏王修《诫子书》:“自汝行之后,恨恨不乐。
何者?我实老矣,所恃汝等也。
”西晋陆云《与杨彦明书》:“彦先来,相欣喜,便复分别,恨恨不可言。
”《隋书·孝义传·薛浚》:“但念尔伶俜孤宦,远在边服,顾此恨恨,如何可言。
”此皆其证。
联系上下文,焦刘二人最后相约以死抗婚,这是一种消极的非暴力的不合作态度,而不是咬牙切齿的无比愤恨的抗争,当时的情形应该是绝望,是无奈,是无比惆怅,而不是激烈的愤怒,况且无比愤恨也不合乎焦仲卿那种一向忍辱负重、懦弱无能的人的性格特征。
[作者通联:河北邢台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