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活动课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课活动课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一、总则
1.1 为了保障学生在体育课活动中的安全,规范体育课活动的进行,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本校所有学生参加的体育课活动,包括课内体育课和校际比赛等。

1.3 所有参与体育课活动的学生、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
2.1 学校设立体育课活动安全管理小组,由学校领导、体育老师和保卫处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并执行本制度。

2.2 学校领导是体育课活动的最高负责人,负责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和监督检查。

2.3 体育老师是体育课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

2.4 保卫处负责人是体育课活动的安全监督者,负责协助学校领导和体育老师确保活动的安全。

三、安全管理措施
3.1 前期准备
3.1.1 体育老师应提前对活动场地进行检查,确保场地安全无隐患。

3.1.2 体育课活动前,学校领导和体育老师应组织安全教育,向学生传达相关知识并演示相关操作。

3.1.3 学校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对体检结果不合格的学生要进行特殊关注和照顾。

3.2 活动过程
3.2.1 体育老师应对学生进行体检前热身,确保身体适应活动。

3.2.2 体育课活动时,体育老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动态,随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2.3 体育课活动期间应安排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3.2.4 强制性体育课活动中,严禁学生参加具备一定伤害风险的项目。

3.3 事故应急处理
3.3.1 体育老师和保卫处负责人应具备急救基本知识和技能。

3.3.2 体育课活动中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活动,迅速进行紧急救治,并及时报告学校领导。

3.3.3 学校应建立健全事故记录和跟踪处理机制,对事故进行彻底调查和处理。

四、学生教育
4.1 学校应开展体育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对体育课活动的安全意识。

4.2 学校应定期开展体育技能培训,提高学生体育技能水平,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4.3 学校应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比赛、运动会等活动,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五、安全检查与评估
5.1 学校领导、体育老师和保卫处负责人应对体育课活动进行定期安全检查。

5.2 定期对体育课活动进行安全评估,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

5.3 对体育课活动中的特殊项目,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范,并进行专门的评估与指导。

六、违规处理
6.1 对违反体育课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的学生,将按照学校规定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6.2 对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体育课活动,学校决定停止或暂时中止该活动,并进行彻底整改。

七、制度宣传与培训
7.1 学校应定期向学生和教职工宣传体育课活动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

7.2 学校领导、体育老师和保卫处负责人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八、后期记录与总结
8.1 学校应建立学生体育课活动的记录档案,包括活动安排、参与人员名单和安全记录等。

8.2 每学期结束后,学校应对体育课活动进行总结评估,并及时调整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九、补充条款
9.1 本制度未尽事宜,由学校领导进行补充解释。

如出现矛盾,以学校领导的解释为准。

本体育课活动安全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体育课活动课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二)
体育课活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学校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体育课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容和要求:
1. 教师安全责任:体育教师是体育课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该对活动安全负有直接责任。

他们需要具备相应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并定期接受培训。

2. 活动准备:活动前,教师应对场地、器械等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同时,需要对学生进行预防性体检,排除健康问题。

3. 安全警示和教育:在体育课活动开始前,教师需向学生介绍活动内容和安全预防知识,提醒学生注意事项和可能存在的危险。

在活动中,教师需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状况,并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 紧急救援:学校应设置专门的急救设备和急救人员,如常规医疗箱、AED除颤仪等。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如发生意外伤害,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5. 活动监督和考核:学校需要对体育课活动进行定期的监督和考核,以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应共同参与,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总之,体育课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年龄特点、体质情况和活动内容等因素,以确保学生在体育课活动中能够享受运动的乐趣,同时也能得到必要的安全保障。

体育课活动课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根据体育课教学的实际特点,为尽量避免学生在校参加体育活动及体育课上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尽量减小因伤害事故造成的损失,学校特做如下规定:
一、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及上体育课必须坚持“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天气、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尽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学校每位教职工都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要立刻给予制止和教育,如果遇到学生出现伤害事故,要及时给予救助。

三、学生到校外参加体育考试、体育比赛或其它体育活动,视具体活动内容,必须有学校领导、体育教师、校医、班主任等相关人员带队,并事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四、体育组每周对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进行一次安全检查,若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学校,学校要及时对体育设备、器材进行维修或更新。

五、体育教师上体育课要做到:
1、上课集合整队,记录考勤;切实加强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质较弱学生、特异体质学生和特体学生。

不能上体育课的特质学生必须和班主任沟通,并建立特异体质学生档案。

3、室外课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对服装、鞋不符合上课要求的学生要求其予以更换。

4、讲明动作要领,做出动作示范,提出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等,并加强安全保护。

5、发现有学生打闹或做出危险动作,要马上纠正或制止。

6、下课集合整队,做简单讲评;若发现学生身体有强烈的不良反应,要及时通知校医和班主任。

六、如果体育课上,发生学生呕吐、晕倒、受伤等突发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置措施:
1、迅速通知校医、班主任(相关领导)和学校领导。

2、校医对病(伤)学生做出初步诊断及必要的处置,事后要及时做好学生病(伤)情及临时处置情况的记录,并上报学校。

3、如果学生病(伤)情况较为严重,要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诊治或抢救。

4、班主任(相关领导)要及时将学生病(伤)情况通知到学生家长,学校领导视具体情况上报教委相关部门。

5、体育教师事后及时写出现场情况书面报告,并上交学校。

七、学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对学生在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中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善后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