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1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2021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共40题;共61.5分)
1. (1.5分) (2019高一上·应县月考) 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它具体反映了先秦时期的()
A . 宗法制
B . 分封制
C . 君主专制
D . 郡县制
2. (1.5分) (2020高一下·苏州月考) 季路问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敢问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的早期儒家思想()
A . 极为强调等级名分制度
B . 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人事
C . 大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
D . 积极宣传朴素唯物主义
3. (1.5分) (2019高一上·抚松月考) 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
材料中“分散性、松散性”的表现是()
A . 宗法制、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B . 宗法制、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较大独立性
C . 层层封授,血缘和政治隶属关系逐渐松散
D . 实现了国与家、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4. (1.5分) (2019高一上·六安月考) 下表反映了秦至南宋浙江地方行政区划情况。
据表可知()
时期秦代西汉三国西晋隋朝南宋
浙江区划1郡16县1郡23县2郡25县4郡33县6郡46县2府5州59县
A . 郡县制在浙江的实施始于西汉时期
B . 宋代浙江基层管理体制有本质变化
C . 秦代至南宋浙江经济逐渐得到开发
D . 浙江历代地方管理机构为两级体制
5. (1.5分)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
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 . 公平竞争
B . 以文治国
C . 分科考试
D . 学而优则仕
6. (1.5分) (2020高二下·青海期中) 某著作中写道:“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只选择”。
文中的“制”当指()
A . 世袭制
B . 禅让制
C . 军功制
D . 科举制
7. (1.5分) (2020高二上·大庆月考)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大明通行宝钞(纸币)的发行机构曾发生重要变化。
观察下图,这种变化产生的背景是,当时()
A . 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B .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C . 行政中枢发生变化
D . 赋税制度开始调整
8. (1.5分)英国史学家约翰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A . 雅典城邦
B . 斯巴达成邦
C . 罗马共和国
D . 东罗马帝国
9. (1.5分) (2018高一下·嘉兴期中) 有学者认为正是因为有了外事裁判官,罗马法才从封闭、狭隘的城邦法,最终发展成为开放、博大的“世界法”。
这里的“世界法”是指()
A . 公民法
B . 万民法
C . 习惯法
D . 自然法
10. (1.5分) (2017高一上·佛山期中) 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法令,宣布所有罗马帝国出身自由的男人将被给予完整的罗马公民权,同样,所有帝国自由出身的女人拥有与罗马女人相同的权利。
该法令()
A . 有利于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
B . 表明罗马法律体系走向成熟
C . 缓和了境内各阶级间的矛盾
D . 确立了男女平等的法律原则
11. (2分)下列关于英国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英国式最早实行议会制的国家
②内阁制、政党制在英国最先得到发展
③现代的英国首相不行使行政权
④18世纪初,英国内阁制开始形成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2. (1.5分) (2020高二上·黑龙江开学考) 读图,在①②③④处填写对应的机构,正确的是()
19世纪末以来英国君主立宪制示意图
A . 国王——内阁——上院——下院
B . 国王——上院——下院——内阁
C . 上院——国王——下院——内阁
D . 国王——下院——上院——内阁
13. (1.5分) (2017高一上·深圳期中) 英国有一句格言“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
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监督,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 . 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 .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 . 市民的整体素质
D . 革命的彻底性
14. (1.5分) (2019高一上·吉林期中) 1951年,英国议会大选,保守党战胜工党,其领袖丘吉尔再度出任首相,在白金汉宫接受伊丽莎白二世的任命。
1955年4月5日,丘吉尔因健康原因,按惯例到白金汉宫正式向女王递交了辞呈。
6日下午,他离开了唐宁街10号首相府官邸。
这表明英国()
A . 国王的权力影响着政党政治
B . 首相产生任免需要履行法定程序
C . 议会由选举产生并对国王负责
D . 资产阶级代议制获得进一步完善
15. (1.5分) 2019年12月13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通过表决,批准向众议院全院递交关于弹劾总统特朗普滥用职权和妨碍国会调查的条款,一旦获得众议院审议和多数支持,该弹劾案就将进入参议院接受审理,若获得至少三分之二参议员支持通过,特朗普就要被解职。
这段材料表明()
A . 国会是美国政治权力中心
B . 总统受国会监督并对其负责
C . 立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D . 分权与制衡是美国政治特征
16. (1.5分) (2017高二下·漯河期末)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
下表中关于三部法律或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
A . 特点
B . 制定机构
C . 颁布时间
D . 评价
17. (1.5分) (2020高三上·叙州开学考) “着火的房子”:1787年春天……第五章,领头羊弗吉尼亚:5月25日—6月1日……第七章,人类的五分三:6月11日……第十章,小州的胜利:7月11日—17日……第十九章,瑕不掩瑜:9月8日—17日。
下列对上述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 . “着火的房子”,反映英国与北美人民的矛盾激化
B . “人类的五分三”,指统计人口时黑人的计算方法
C . “小州的胜利”,调整了大州与小州的关系
D . “瑕不掩瑜”,说明颁布的宪法存在局限性
18. (1.5分)(2020·唐山模拟) 1877年5月,发生了法国共和派西蒙内阁打击教权主义的活动。
总统写信对西蒙进行指责,西蒙内阁被迫辞职,王政派的布罗伊便被任为内阁总理,众议院就此提出抗议,总统又将众议院解散。
材料反映出当时法国()
A . 政治力量对峙严重危及共和制
B . 宪法赋予了总统较大实权
C . 保皇派取得政治上的巨大优势
D . 具有强烈的专制主义色彩
19. (1.5分) (2018高一上·长春期末) 英国史学家彼得在《德国天才》中写道:“德意志帝国尽管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强国,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工业、科学与思想领域的成功之中,但德国仍然被一小部分传统精英所控制,其中包括土地贵族与军事领袖,而他们的首领正是皇帝本人。
”以下推断符合当时德国史实的是()
A . 帝国宪法规定的选举制没有实行
B . 帝国宪法没有赋予议会立法权
C . 在政治体制上仍然是君主专制
D . 经济崛起与政治滞后的错位现象
20. (1.5分)“在这种政体下,国家元首通常是世袭的,拥有某些最高权力,但是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确立这种政体的法律有
①《权利法案》②美国1787年宪法③《德意志帝国宪法》④法国1875年宪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21. (1.5分)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从政治经济结构看,德意志帝国(1871—1919)呈现的是“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是半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
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不包括()
A . 德意志工业化进程加快
B . 皇帝拥有主宰议会、创制法律等权力
C . 德意志皇帝是国家元首
D . 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
22. (1.5分) (2020高二上·怀仁月考) 1841 年,英军对广州发动进攻,所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三元里广大民众义愤填腐,击退来犯英军。
周边百余村的团练手持戈矛犁锄,“将方,圆两炮台四面围住,各处设伏”,使得英军“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
三元里抗英说明()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小生产者存在固有阶级局限
C . 战斗的意志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
D . 民众团结抗争勇于反击侵略
23. (1.5分) (2020高二下·黑龙江期末) 下面是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军费变化表,由此表可以得出()时间(年)18381839184018411842
军费(万镑) 1 280 1 260 1 380 1 240 1 440
A . 鸦片战争减少了英国对华贸易逆差
B . 英国通过鸦片战争减轻了军费开支
C . 鸦片战争使英国财政负担有所加重
D . 英国军队在鸦片战争中的损失较小
24. (1.5分) (2020高二下·鹤岗期末) 下表是学者对清朝前、后期的对外关系用语进行的统计(数量:个;比例:%)。
清朝的、后期的对外关系用语变化反映出晚清政府()
A . 熟悉国际交往规则
B . 外交观念转型艰难
C . 力图摆脱条约体系
D . 成为列强统治工具
25. (1.5分) (2020高一下·晋中月考) 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占十中之二”.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花”。
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则靠越南、缅甸每年输入百万石大米维持。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 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B . 传统手工业迅速发展
C . 自然经济统治地位丧失
D .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6. (1.5分)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式来解释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他把自然界对人的刺激和人对人的刺激统称为挑战,把人对自然挑战的反应和人对人挑战的反应统称为应战。
晚清中国所面临的挑战()
A . 推动清朝重建天朝体制
B . 促使中国全盘接受西方思想
C . 要求中国派遣驻外使节
D . 导致新式国际关系强制输入
27. (1.5分)《资政新篇》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舆论监督政府、选举政府官员,具有初步的民主法制思想。
这反映出()
A . 太平天国指导思想发生转变
B . 中国人对近代化道路的探索
C . 近代中国出现了民主制度
D . 太平天国性质发生了转变
28. (1.5分)有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
”太平天国的方案中对普通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A . 产品上交国库
B . 实行专利制度
C . 发展资本主义
D . 平均分配土地
29. (1.5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点有()
①割占中国领土②清政府巨额赔款③开埠通商④划定使馆界
⑤允许在通商口岸租地设厂
A . ②
B . ①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
30. (1.5分) (2020高二下·甘肃月考) 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卷十二》中,对近代列强在华不同时期投资第一位的相关数据统计(见下表)。
这些数据反映出()
A . 近代英国在华投资额不断下降
B . 近代美国在华投资额不断增长
C . 甲午战争后日本开始占据第一
D . 甲午战争后英国丧失绝对优势
31. (1.5分) (2017高一上·都匀月考)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在此以后”的“此”是指()
A . 《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
B . 《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C . 《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设厂
D . 《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32. (1.5分) (2017高一上·江西月考) 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辛亥革命
C . 义和团运动
D . 新文化运动
33. (2分)下列暴行,属于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是()
①火烧圆明园②旅顺大屠杀③南京大屠杀④潘家峪惨案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②③
34. (1.5分) (2019高二上·南宁期中) 孙中山的德治思想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唯物主义因素,懂得“仓廪实则知荣辱、衣食足则知礼节”,这与封建卫道士们让人民饿着肚皮空谈仁义道德根本不同。
下列主张符合孙中山德治思想的是()
A . 民族主义
B . 民权主义
C . 民生主义
D . 创立民国
35. (1.5分) (2019高一上·浙江月考) 孙中山说:“我国民要脱满洲政府束缚,要将满洲政府所有压制人民之手段、专制不平之政治、暴虐残忍之刑罚、勒派加抽之苛捐与及满洲政府所纵容之虎狼官吏,一切扫除。
”他意在()
A . 建立中国同盟会
B .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C .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 . 改善工农生活
36. (1.5分) (2020高二下·沧县月考) 民国时期一法律人士指出:“共和改创,孙不得不让位于袁以完成统一,而孙氏之党恐袁专擅,乃假手法约,设种种规定以束缚之,行政之权务求减削,立法之权事事扩张。
”据此可知,“孙氏之党”的行为()
A . 违背了民主共和的精神
B . 照搬了美国政治体制
C . 借助权力制衡维护共和
D . 结束了封建专制独裁
37. (1.5分) (2018高一下·汕头期中) “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孙中山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怎样回答他()
A . 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 . 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支持
C . 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者,建立和巩固政权
D . 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联合中共,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推翻帝国主义出中国
38. (1.5分)推动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最根本因素是
A .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B .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十月革命的推动
D . 无产阶级的壮大
39. (1.5分) (2018高二上·北京期末) 1919年,李大钊发文赞成“由人类以至禽兽都有他的生存权,依协和与友谊的精神构成社会本身的法则”的道理。
从人类互助进化的过程来看,他认为这是“由个人主义向协和与平等的方面走的一个长路程”。
1921年,梁漱溟发文,公开打出“东方化”和“新孔学”的旗帜。
这反映了()
A . 保守主义思想在中国迅速发展
B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 . 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国的道路
D . 新文化运动阵营开始分裂
40. (2分) (2018高一上·浙江月考) “日本强盗似狼贪,硬立民政官,止耻不能甘。
山东又要似朝鲜,嗟我祖国,攘我主权,破我好河山……”由“山东又要似朝鲜”引发的历史事件是()
A . 辛亥革命
B . 五四运动
C . 国民革命
D . 一二·九运动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共3题;共40分)
41. (15分) (2020高一下·天津期中) 读下图,回答问题
以上示意图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任选其中一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42. (14.0分) (2018高一上·杭州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第五章国务员第四十三条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
第四十四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第二十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修改宪法;(二)制定宪法;(三)监督宪法的实施;(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九)决定国民经济计划;……(十一)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划分……(十三)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该制度创建于哪个朝代?
(2)根据材料二概括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以及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
(3)材料三反映出新中国哪一重要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以及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
43. (11.0分)(2019·石嘴山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我国,特“祖国”比喻为“母亲”并形成一个固定的人格化的、女性化的隐喻结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的事情。
它最早出现于闻一多于1925年3月创作的《七子之歌》。
诗中将“祖国”比喻为“母亲”,将割让的殖民地比喻为“予出”,从此,“祖国母亲”的类比在全国的白话文中流行开来,也标志着“祖国母亲”这个概念隐喻的正式形成。
而经过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祖国母亲”的隐喻得到进一步的使用和引中,其影响也从文学领域扩散至政治社会领域。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祖国母亲”的隐喻得到进一步的强化,直到今天,它已然是我们语汇中的一种“超稳定结构”。
﹣﹣摘编自潘祥辉《“祖国”与“母亲”是怎样相联的:近代爱国主义话语的源流》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解读“祖国母亲”形象(要求:自拟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论证。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共40题;共61.5分)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考点:
解析:
答案:25-1、考点:
解析:
答案:26-1、考点:
解析:
答案:27-1、考点:
解析:
答案:28-1、考点:
解析:
答案:29-1、考点:
解析:
答案:30-1、考点:
解析:
答案:31-1、考点:
解析:。